回覆列表
  • 1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春秋末期,在中國的東南方,上演著兩個國家幾代的恩怨情仇——吳國和越國兩個東南大國之間爭鬥了上百年,終於分出了勝負。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率全部精銳殺向越國,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迫屈辱求和,自己和夫人到吳王宮中做苦役。但是吳國卻不是最後的勝利者,最好的勝利屬於越國。

    在侍奉完吳王之後,勾踐被放回越國,歸國之後勾踐臥薪嚐膽,並且給夫差送去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西施,從此吳王夫差沉浸於美色而不能自拔。

    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越國的國力大增,屢次攻打吳國,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取得了對吳國的決定性勝利,吸取了教訓的勾踐不同意夫差的求和要求,將其流放,不甘受辱的夫差自殺身亡,立國700年的吳國被滅國,而夫差也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戰國時期。

    然而,作為春秋的最後一任霸主的越國,到了戰國時期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戰國的歷史上很少看到越國的身影。

    公元前334年,越王無疆在位,在位期間舉兵伐齊,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攻擊齊國的好處不如楚國大,結果越王無疆被說服了,真的調轉槍頭去攻擊楚國了,但是楚國當時是楚威王當政,楚威王調集大軍迎戰越國軍隊,結果大敗越軍,無疆戰死,越國吞併的吳國的土地都被楚國奪走了。

    因為無疆出征之前並沒有立王位繼承人,所以在無疆去世之後,王室成員為了王位產生了內訌,最終越國分崩離析,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分裂成幾個小的國家,都成了楚國的附庸。

    之後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些小的國家也成了秦朝的一部分,後來天下不堪秦朝的暴政紛紛起兵反抗,最終兩位越國的後世君主無諸和搖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無諸和搖分別是越王無疆長子和次子的後裔。

    公元前202年,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統治原來的閩中地區,延續越國的香火。到了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3年),朝廷認為搖也在建立漢朝的時候也立下很多功勞,於是封搖為東海王,都城在東甌,於是他也被稱為東甌王。

    到漢武帝時期,這兩個國家的臣民都陸續搬遷到漢朝去了,於是越國到此就正式從歷史上消失了。

  • 2 # _嘉遇820

    越國沒有成為戰國七雄的原因,第一是綜合國力本來不如中原,春秋末年能夠稱霸原因是中原處於變革時期。第二是統治者缺乏戰略眼光,沒有蓄意改革,反而將文種這種賢臣殺死,之後仍然沉浸在稱霸的夢裡。所以越國在公元前306年被楚懷王滅亡了。

  • 3 # 世界人文通史

    越國的國力是可以位列戰國七雄之一的,但是它在戰國中期就消亡了。雖然越華人的殘餘力量一直延續到秦朝統一,但是作為一個主體的諸侯王國已經不復存在了,因此史學家不把他列為戰國七雄之一。

    越國是夏朝的後裔建立的國家,一直活躍於東南地區,與吳國相鄰。春秋初年,齊、晉、楚等大國先後稱霸,而吳、越等小國則因為國力弱小,偏居於以南。這種情況到了春秋後期發生了質的變化,原先的齊(諸子內亂)、晉(六卿專權)等國都因為內亂出現了衰落,楚國則因為擴張過度根基動搖,吳國率先崛起,問鼎於諸侯。公子光即位以後,厲兵秣馬,擊敗了強大的楚國,他就是有名的吳王闔閭。闔閭的兒子夫差當政時期,強盛的吳國最終被越國所滅。

    越王勾踐滅吳以後,將越國擴張到淮水流域。越國雖然在地理上偏居東南,而且綜合國力不如齊、晉、楚等諸侯,但是越人以好戰而聞名侯(春秋戰國時代的吳越一帶是民風剽悍的地區之一,並不是後世印象中歌舞昇平、文章錦繡的江南國度)。戰國中期的孟子對曰:今天下好戰之國唯齊、晉、楚、越耳。從這裡可以看出,越國還是一個積極擴張、侵略性很強的諸侯國。

    勾踐死後,越國也並沒有衰落。公元前5世紀末,越國接連攻滅滕國、繒國,與北方的強國齊國相互攻伐。當時的齊國大夫田和篡位(田氏代齊),齊國陷入內亂,越國軍隊也一度入侵齊國。然而公子翳即位越王以後,越國陷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內亂中。

    就在越國因為內亂而自顧不暇的時候,齊國與楚國、秦國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齊威王、秦惠王、楚威王是戰國中期三位比較有作為的三位雄主。越王無疆為了改變國內的頹勢,先攻強齊,後攻強楚,均一敗塗地。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的兒子楚懷王攻滅越國,殺害越王無疆。越國的主體瓦解,只剩下諸公子的殘餘力量延續,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為。同時期的宋、中山都是中等強國,越國的國力還要強過它們,但是卻先於它們滅亡,因此對於戰國後期的局勢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力了,故而不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中。

  • 4 # 林屋公子

    越國的結局在古本《竹書紀年》、《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等有記載,大概就是說勾踐之後傳了幾個王,然後發生了幾次內亂,然後不得不從琅琊南遷回姑蘇。到末代國王無彊的時候,受了齊華人的挑撥去進攻楚國,結果被楚軍反殺,越國滅亡。這年大約是前306年。從滅亡時間來看,當然就沒有資格做戰國七雄,畢竟秦之外的六雄都是前230—前221這十年被滅亡的,而越國早在七八十年前就被楚國滅亡了。

    至於為什麼越國這麼早就滅亡,主要還是和沒有迎上改革有關。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先後稱霸,其實不是中原實力不如吳越,恰恰是中原正在醞釀一起大變革,之後就有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包括秦楚都先後走上改革道路。但越國還沉浸在霸主夢裡。越王勾踐僅僅滅亡吳國,就殺死文種,逼走范蠡這兩大人才。沒有外來人才的越國,當然只能慢慢衰弱,最後一戰被楚國滅亡, 無緣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

  • 5 # 使用者94738516596

    越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越國在下夏朝的時候就建立了,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一直到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軍降越君,置會稽郡,當然這個時候越國還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滅亡。 漢武帝時,東甌和閩越餘部完全歸入漢朝,遷到了江淮。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越國到了秦始皇時期下投降,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呢?其實在戰國初期的時候,越國被楚國是滅了的,但是越國雖然被滅了,越國也是分崩離析,但是越人又是建立了國家,東越,閩越等等。所以說越國就不能算是戰國七雄。因為被楚國滅了之後,越國基本上算是滅國消失了,之後雖然建立起一些小國家政權,但是對於整個戰國來說都是已經無足輕重了。

    越國在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肯定就是勾踐了,對於後世的人來說肯定都是聽過臥薪嚐膽的故事了,就是說的勾踐。勾踐也是春秋最後一個霸主,滅了吳國,而且帶領越國向北擴張,越國一直到打了齊魯大地,東臨東海,西到安徽,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勾踐在位的時候已經是春秋末期了,勾踐死了之後,越國發生了三代弒君事件,導致越國國力嚴重衰落。

    越國作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國家,在勾踐之後的幾代君主都是一致窮兵黷武,依靠自己的實力到處打仗,到了無疆的時候,也是想一舉恢復越國當時的霸主地位,所以帶兵伐齊,本來是去打齊國,卻被齊國勸說的去打楚國了。想想這是多麼奇葩的君主。這個時候的楚國已經不是越國可以打敗的了,而且楚國早就有了滅越之心。楚威王主動派軍攻打越國,殺死了無疆。這個時候其實越國只要是上下一心的話還有機會的,但是無疆沒有指定繼承人,也就導致了越國的各個公子都是互相殘殺,有點實力的都建國。這個時候越國就退出了戰國的舞臺了。所以越國也就不能登上戰國七雄的寶座了。

  • 6 # 左說春秋

    越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及其結局如何問題?許多網友已答,簡要回答應該是這樣:越國應該是春秋五霸之末霸,進入戰國時己經衰敗,楚、三晉和田齊勢力增強時,越國已失去霸主地位。淪為一般諸侯,無緣七雄之列。

    一、越起於微末,臥薪嚐膽滅吳稱霸中原

    越國早在夏朝少康時封於會稽,為大禹守陵,少康庶子封越之後世守會稽。商代情況不詳,周初封為子爵,相鄰於吳。吳越兩家爭鬥很多。越事見諸《春秋》《左傳》始於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之後漸多。吳越楚三國互有攻伐。越攻吳失敗勾踐被俘,入吳為奴。獲釋後臥薪嚐膽,終於趁吳晉爭霸之機滅吳。被周天子賜胙封伯,稱霸於中原。前468年北遷琅邪,都吳地琅邪90年。稱霸期間,威脅齊晉。勾踐遷都琅邪4年後死去。之後發生3次奪位內鬥,勢力漸衰。於前379年遷都回蘇州。勾踐第4代越王朱勾有點作為,自琅邪一路西戰,削莒,滅郯、曾、邾、滕4國。勢力達到山東滕縣一帶。算是遷都後最強盛之時。但已沒有勾踐稱霸諸侯之盛。勾踐稱霸中原,號令齊晉楚之勢不再。

    二、無強自大伐楚,被楚殺死

    傳至越王無強時,本欲興兵伐齊。齊威王派使說無強:齊弱楚強,勝齊不武,勝楚才能稱霸。越王無強不自量力,誤中齊威王計,改伐楚結果大敗被殺。不僅琅邪一帶飛地丟失,連本土也丟失。越人四散入江海間。餘部或稱君長或稱侯,與百越混,退出戰國初期政治舞臺。百越中或有君主延續,已無足輕重。此後楚、齊、秦、魏、趙、韓、燕七國稱雄於戰國。

    三、越國自勾踐復國到滅吳稱霸不過30年,其興也勃,其敗也忽。屬春秋末戰國初曇花一顯,水上作為很大,但陸地中原爭雄不是強項。加之諸子兄弟之間和父子之間自殘奪位,陷於長期內耗,焉有不敗之理。至於無強的自大無知,更加速了越國滅亡程序。勾踐滅吳後,猜忌心態作祟,走范蠡,誅文種,人才流失也埋下禍根。諸種因素促成越國勝後速敗而亡。

    而戰國初,田氏代齊、三晉稱侯、楚國鯨吞、秦國變法等迅速走上擂臺,越國固步自封,已經大大落後。不僅無緣稱霸,連自保都難。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越國其實在春秋時代還是很強大的,越王勾踐也是春秋五霸中最後一個。然而進人戰國後,由於各種原因,越國逐漸衰弱並在戰國末年被楚懷王完全吞併,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越國消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越國的內亂。

    《竹書紀年》中有過這樣的記載,"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勾立",也就是“越人三弒其君”,越國三代連續的最高統治者都是弒君奪位而得王位的。自“諸咎之亂”後,越國王室中不斷上演弒君弒父的悲劇,越國各種勢力之間的互相殘殺,搞得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經濟倒退,越王勾踐開創的霸業也走向衰落。

    其次是越國的國策

    坦白的說,越國所處的江淮地區在戰國時期開發不夠,民風彪悍,越王勾踐之後,歷代越王拒絕接受中原文化,轉而用武力攻打各國以得到財富,越王翳發兵攻齊,越王無疆發兵攻打楚國就是最好的例子,連年征戰耗盡了越國國力,由於楚威王事先得到訊息,領軍進攻越國,大敗越軍,殺死無疆,越國上下為了爭奪王位,各自為戰,越國自此分解成了很多小國,直到被楚懷王完全吞滅。

  • 8 # 歷史倪說

    據歷史記載,越王勾踐滅吳國之後,趁勢領兵北上,渡過淮河,不但“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還主動“致貢於周”。當時的周天子周元王立即派人“賜勾踐胙”,並“命為伯”。自此越王勾踐的霸主地位得到周天子認可,據記載,“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當霸主了,即有霸主的派頭,越王勾踐對鄰國大施恩惠,“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

    勾踐去世以後,越國曆經王鼫與、王不壽、王翁、王翳、王之侯、王無強數代君王。到戰國之初的時候,越國已經控制了北至琅琊的東部沿海地區,直接與齊國接壤。

    越王無強在位的時候,制定了北伐齊國,西征楚國的戰略計劃,試圖與中原諸侯列國一爭高下。正當越國準備討伐齊國的時候,齊威王派遣使者前來。顯然,齊國提前得到訊息,為的是做戰前外交斡旋。

    齊國並非不能戰,而是為了避免與不可一世的越國此時交鋒,且為防止與越國交戰其他鄰國收漁翁之利。齊國雖然剛剛由姜齊更替為田氏,但實力不可小視。

    比如,齊桓公田午五年的時候,秦國、魏國聯軍大舉進攻南韓。至於秦、魏兩國出兵南韓的原因,歷史上沒有記載,我們也無從考證。南韓雖然驍勇善戰,但是難以抵擋國富兵強的魏國,以及以彪悍著稱的秦國。正當南韓招架不住的時候,南韓君臣將目光轉向東方大國齊國,立即派遣特使向齊國發出請求。田氏齊國立國不久,即以“許韓出兵,韓以為得齊之救,而奮力抗擊,以自救,引楚、趙起兵而救”的高超手法,在國際舞臺上完成首秀。

    越王無強竟然被齊國特使一番陳詞鼓動的熱血沸騰,“遂釋齊而伐楚”。

    令越國上下難以想象的是,楚威王嚴陣以待,“興兵而伐之”,結果越國戰敗,最悲慘的就是勝券在握的越王無強被殺。楚國大獲全勝,“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齊威王派特使至越,雖然避免了與越國交鋒,但卻遭到楚國的攻擊。

    更可憐的是越國,“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至此,越國分崩離析,諸族子弟各自為政,紛紛自立為王,並臣服於楚國。

    一代霸主越王勾踐建立的霸業經此一役蕩然無存。越國在戰國爭雄過程中即被吞併,無緣位列“七雄”。

    令諸侯列國想象不到的是,本來處於弱勢的楚國奮力一搏不但除掉了心腹之患,還極大地拓展了疆域範圍。

  • 9 # 布夫舟

    越,猛虎也!

    眾所周知,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透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消滅了自己的老對手吳國,成了春秋最後一個霸主。

    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遷都琅琊,開始參與到中原爭霸之中。為什麼要遷都琅琊榜呢?因為越國要在海上與齊國進行稱霸,雙方不斷爆發衝突。至於說越國的都城琅琊到底指的是現在哪個地方?目前來說是存在爭議的。通常認為琅琊是在山東的著名景點琅琊臺,不過2005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琅琊極有可能是位於江蘇連雲港的九龍口古城。

    山東的琅琊臺距離當時的齊國位置太近,越國不可太可能以此作為自己的國度,當地現在也沒有與越國相關的文物出現,而九龍口古城周圍有大量與越國相關的考古發現,所以越國的國都琅琊更有可能位於江蘇連雲港,而非山東。

    遷都琅琊之後,勾踐以禮義與周天子和中原諸侯相處,很好的維持了自己霸主地位。比如當時衛國、魯國內亂,越國展現了自己的實力,收留了當時的魯哀公。

    勾踐去世以後,越國的繼承人相繼為越王鹿郢、越王不壽、越王朱勾。越王鹿郢、越王不壽繼承了勾踐的政策,延續了越王的霸主地位。越王朱勾則是戰國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君主,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楚越相爭

    這個時候的越國,在消滅了吳國以後,又出現了一個敵人,那就是楚國。楚國原本是越國的盟友,二個國家共同對付吳國。不過隨著吳國的滅亡,雙方關係惡化,最終為了爭奪江淮地區而進行激烈的戰鬥。

    雖然當時楚惠王是勾踐的外孫,但是雙方不斷疏遠,最終反目成仇。同時,由於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楚國的實力已經完全恢復過來,有了爭奪大國地位的資本。

    公元前447年,楚國消滅依附於越國的蔡國;

    公元前445年,楚國又滅掉了越國的同姓國杞國,這也引發了楚越之戰。

    由於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出現了很多新的技術,楚國抓住了這次機會,利用新的武器裝備在長江水戰中擊敗了越國。

    公元前431年,楚國滅掉了越國的依附國莒國,楚軍逼近琅琊,而越國開始退向沿海地區。這場戰爭的結果自然是結束了勾踐以來越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楚國為什麼不趁勢追擊,一口氣滅掉越國呢?原來當時魏國在魏文侯的領導下,透過變法使得國家強大,因而成為楚國在北方最大的敵人。

    越王朱勾以後,越國的繼任者是越王翳。越王翳在位時間是公元前412年到公元前376年,他是越國從強盛走向衰落的一個重要君王。公元前379年,越國都城由琅琊遷往姑蘇。歷史上琅琊作為越國的都城共計89年,這一時期是越國非常強盛的時期。越王翳在遷都姑蘇三年後,越王翳被太子謀殺。主要原因還是越王翳過於昏庸了,聽信弟弟的讒言,親手殺了自己的三個兒子。為此,太子為了自保不得不先下手為強。三個月後,太子也被誅殺,之後越國大夫寺區平定了內亂,立無餘為王。這就是莊子所說的“越人三世弒其君”。

    齊越之戰。

    前面提到過越王勾踐遷都琅琊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與齊國爭霸。特別是楚越戰爭失敗以後,越國開始集中精力與齊國進行爭鋒。早期的齊越之戰,越國是處於上風的,根據《呂氏春秋·順民》的記載,齊莊子想要攻打越國,問於和子,和子說:

    先君有遺令曰:無攻越。越,猛虎也!

    在越王朱勾和越王翳時期,越國不斷兼併山東一帶的小國,積極擴張自己的版圖。比如公元前415年,越王朱勾消滅滕國。

    這一時期,發生了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那就是三晉伐齊。由於齊國內亂,三晉趁機對齊國進行大規模的進攻,大敗齊軍,並且還俘虜了齊康公。

    作為齊國的敵人,越國在這次伐齊的過程中,也迫使齊國割讓建陽,巨陵的領土,並且還要求齊國為越國提供奴僕。在越王翳與齊國、魯國的會盟過程中,魯侯親自為越王翳駕車,齊侯為越王陪乘,說明當時的越國和齊國作戰還是佔據上風的。

    越國滅亡。

    公元前333年,楚國和齊國爆發了戰爭,也就是齊楚徐州之戰。最終齊國戰敗,喪失了孫臏、田忌時期取得的霸權,而楚國則到達頂峰。

    這一時期,齊國的日子非常艱難。公元前313年,趙王得到秦國、魏國的支援,幫助南韓攻打齊國。齊國空前孤立無援,被迫撤出燕國。越王無疆在恢復國力之後,趁機攻打齊國,然而齊國透過使者說服越國攻打楚國。

    楚國當時的國王是楚懷王,他受到張儀的欺騙,因而憤而進攻秦國。楚國先後在丹陽、藍田慘敗,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越王無疆會轉而進攻楚國的重要原因。

    不過越王無疆對形勢作出了錯誤估計,這個時候楚國雖然打不過秦國,但是對付越國還是綽綽有餘的。最終戰爭的結果便是越王無疆被楚軍擊殺,而越國的軍隊也損失殆盡。此後又過了五年,楚國完全奪取了江東地區,並設立了江東郡,越國走向滅亡。

  • 10 # 不問來由只爭朝夕

    越國在勾踐之後實力依然很強,在春秋戰國之交時末代越王無疆受人蠱惑,以舉國之力攻楚,結果大敗,無疆也戰死了,但他的兒子極多,據說有一百多人,而且無疆沒有立太子,加上越國世家的叛亂,形成了百越,秦統一天下後,派趙佗平定百越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新機發布幾個月後,為什麼還要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