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洲軍武通訊

    謝邀, 明朝的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但是明朝的政府依然能夠正常運轉,這主要和明朝實行的內閣制有關。

    皇帝如果不理朝政,那麼有可能這個王朝的大權會旁落。但是萬曆皇帝卻是個例外,他理朝政,明朝的大權不僅沒有旁落,反而明朝的權力被萬曆皇帝牢牢的抓在手中。

    主要有一下三點原因:

    一、皇帝不上朝並不不等於皇帝不理朝政。上朝的時候就是皇帝坐在龍椅上,大臣們站在皇帝的面前,大臣們向皇帝彙報國家大事,然後皇帝處理。

    上朝只是處理國家大事兒的一種形式。但是明朝的萬曆皇帝直接把這種形式去掉了,他讓大臣們直接到自己的皇宮中彙報國家大事。也就是說,萬曆皇帝只是將處理國家大事兒形式換了而已,從一個正式場所換到了自己家中而已,他透過召開小型的會議來處理國家大事兒,這樣大臣們就可以不用拘束了。而且這種形式皇權更容易掌握在皇帝手中。

    二、明朝的制度非常完善。明朝實行的是內閣制,設定內閣以後,閣員之間處理事務時互不干預。萬曆皇帝把國家大事交給內閣處理,那麼這自然就減輕了他的負擔。內閣處理國家大事以後,只要向萬曆皇帝彙報就可以了,而閣員們直接將重要的資訊彙報給萬曆皇帝,由萬曆皇帝決定就可以了。明朝的內閣制度是,主要是為明朝的皇帝懶政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身體有隱疾。萬曆皇帝死後,考古學家發現他的小腿有些扭曲,和正常人的小腿完全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斷定萬曆皇帝的腳有些跛。因為跛腳的原因,導致萬曆皇帝走路不方便,自然萬曆皇帝也不會上朝了,()他行動不便,(2)大臣們看到了會尷尬。如果一個大國的皇帝是跛腳,那麼自然會引起大臣們的嘲笑。

    總結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帝不理朝政卻總能掌控朝局不致大權旁落:主要是明朝實行的是內閣制,由此看見內閣制多麼強大,這也見證了明朝制度的先進性。

  • 2 # 綏綏默默

    大權不旁落說的是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雖說他們不理朝政,但是卻牢牢把控者朝政。表面是,他們什麼事都不管,實際上每一個首輔大學士都是在他們的控制之下,例如說嚴嵩,大太監劉瑾權利大的時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帝說要把他們治罪,他們沒有任何出路。

    我覺得這還要得益於朱元璋設立的政治制度,廢除宰相,雖說之後設立內閣,首輔地位等同於宰相,但是卻沒有宰相那麼大權力,另外六部尚書有一部分也是進入內閣,吏部尚書硬氣時也可以同首輔鬥爭。還有就是言官,他們雖說地位沒那麼高,卻有直接上書皇帝的權利。還有政治制度中相互制衡的很多措施,就不一一概述了。

  • 3 # 博士科普

    首先,如果皇帝不理朝政,大權必然旁落,明熹宗朱由檢專心幹木匠,結果魏忠賢獨攬大權;萬曆前十年,皇帝羸弱,張居正也是獨攬大權。皇權就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你不享用,總有人會冒險去享用。而我們所說的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動輒十幾二十年不上朝,這並不是說他們不理朝政,只是他們換了一種治理朝政的方式——透過內閣治理。

    所以我理解,提問者真正想要問的應該是:為何明朝的皇帝即便是不理朝政,國家依然能夠有序的運轉?在此基礎上,我的答案是:得益於明朝精巧的政治制度設計。

    明朝自朱元璋開始著手政治制度改革,朱瞻基時期基本走向成熟,這套政治體系下的精髓是:在鬥爭中尋求平衡。明朝的官場中最活躍的有三個群體,分別是內閣、宦官和言官。

    內閣始於朱棣時期,成員人數不定,官階也不定,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五品官,也可能是一個重要部門尚書,但到了後期一般都是身居要職,尤其是內閣首輔基本尚書官銜起步。內閣最大的權力的“票擬權”“封駁權”。

    宦官曾經遭到了朱元璋與朱允炆的瘋狂打壓,但是到了朱祁鎮時期突然又吃香了,到了中後期他們又被允許讀書識字,整體素質直線提升。他們最大的優勢是從小就天天陪著皇帝,私人感情深厚,拿到“批紅權”是他們實現躍升的關鍵。

    言官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一個群體,由一幫讀死書認死理的讀書人組成,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他們可以“上懟天下懟地中間對皇帝”,挑刺、罵仗成為了他們最主要的職業,而且他們擅長群戰、持久戰。

    正常情況下,明朝政治體制下的決策模式是,大臣上奏——內閣提出建議——皇帝表明態度——宦官批紅——內閣商議——大臣執行,而言官則每天盯著這個決策鏈,只要發現一點漏洞,立刻群而攻之。整個過程中,內閣很重要,宦官也很重要,但是又都單獨無法完成整個決策過程,言官雖然不參與決策,但是每個環節他們都有權說話,被他們抓到把柄,能夠罵到你懷疑人生。三大群體以皇帝為中心,相互牽制。

    再來看看如果皇帝不理朝政的話,明朝的決策決策過程:大臣上奏——內閣提出建議——XXX——宦官批紅——內閣商議——大臣執行,言官則每天盯著這個決策鏈,只要發現一點漏洞,立刻群而攻之。可以看出其他環節都不變,唯一有變化的是皇帝這一環,新的局面是:內閣強勢則內閣說了算,宦官強勢則宦官說了算,但是雙方都會不讓對方輕易說了算,而言官則是誰出頭罵誰。換句話說,一般一個強勢後,另外兩個就聯手,週而復始。

    所以大家可以看明白了吧,皇帝雖然不理朝政,但是決策鏈中制衡並沒有消失,只不過由皇帝判斷勝負,變成了自己當裁判,加上言官外圍的瘋狂輸出,不管是誰佔上風,都無法取得壓倒性的優勢。這也意味著明朝這個國家的雖然會動盪,但是始終能夠一條中心線震盪。

  • 4 # 寒武紀的寒冷

    在說明這一問題之前,不妨將視野延伸。

    宰相與皇帝

    李斯是中國君主專制制度下的第一代宰相,在幫助秦始皇鞏固國家統一、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制度中起了重大作用。但當二世重用趙高之後,則鬱郁不得志,終至身首異處。

    周勃在平定諸呂中功推第一,又主議迎立代王劉恆為帝。但漢文帝一旦傾意於陳平,則不得不辭去相位。

    唐代宰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但姚崇、宋璟為相均不過三、四年即罷,而“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卻居相位達十八年之久。

    可見,在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下,宰相個人的進退及其權力的大小,從來就取決於皇帝的信任與否,並非明代的特殊現象。認為相權可以不受皇權控制的看法,顯然是忽略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基本特點。

    問題還在於,雖然皇帝的信任程度並非穩定且時時出現轉移,但相權仍然客觀存在,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興替離合,以及明代中書省的廢除和內閣制度的形成、清代內閣名為宰相實為閒曹而軍機處為實際上的宰相府即說明了這一點。

    首輔,真宰相

    回到明朝,內閣的出現並形成制度,是明朝廢除中書省後中央決策系統權力結構演變中的重大事件。隨著內閣制度的形成,人們開始將內閣視為政府,稱首輔為“真宰相”。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張璁宣稱:“今之內閣,宰相職也。”世宗皇帝自己也認為:“此官雖無相名,實有相職。”

    但明代內閣的地位和作用,完全取決於皇帝對內閣、對首輔的信任程度。《歷代職官表》的作者將這一看法表述得異常清楚:“總之均衡近地,職參密勿,其事權之屬與不屬,原不繫乎宰相之名,而惟視人主之威柄以為操縱。”

    司禮監

    明朝成化以後的皇帝,除少數例外,多處深宮,極少召見大臣,內閣卻無法左右朝政,更不用說出現威脅皇權的權臣。因為司禮監經常作為皇帝的代表,到內閣議事,或監臨外廷。綜合起來,正統以後,司禮監的權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皇位交替之時,司禮太監與閣臣同受顧命。這是永樂以來宦官參與皇位更替機密的進一步發展。如英宗朝司禮太監牛玉、孝宗朝的司禮太監戴義,都和勳臣、輔臣同受“遺旨”;穆宗則在遺詔中正式命司禮太監馮保與閣臣同受顧命;神宗死前諭內閣,命與司禮監協心輔佐太子。

    二、出鎮內臣的派遣和調動亦歸於司禮監。從永樂到正統,出鎮內臣均由皇帝直接調派。景泰時,內臣出鎮遍於全國,調派之權逐漸歸於司禮監。至嘉靖時,世宗竟說:“各地的鎮守太監都是司禮監提交名單,我只是簽字同意而已。”

    三、會同三法司審錄獄囚。仁宗時,曾特命大學士楊士奇等同三法司會審重囚。英宗正統時,始命司禮太監同三法司堂上官審錄獄囚,以後成為定製,謂之大審,每五年舉行一次。

    對柄機要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將內閣和司禮監進行了比較和對照,長期在內府任職的劉若愚也將司禮監太監同內閣大學士進行比較:“最有寵者一人以秉筆掌東廠。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視總憲兼次輔。其次秉筆,其次隨堂,如眾輔焉。”

    沈德符和劉若愚以明朝人論明朝事,都指出了內閣和司禮監“對柄機要”即在國家事務決策中所構成的雙重負責制。但從記載中,更可以看出司禮監其實是一個龐大的辦事機關,它不僅僅是與內閣“對柄機要”,而是幾乎可以和內閣、部院為首的整個外廷相抗衡。秉筆、隨堂太監們並非是“照閣票批朱”,而是在對內閣票擬的依據即各衙門的奏本、題本進行認真的閱讀以後,才進行批紅,實際上是對外廷一切事務進行審批。並且,這種審批是以最高統治者皇帝的名義進行的,故而具有極大的權威性。

    說內閣與司禮監“對柄機要”,其實是抬高了內閣的地位而沒有真正認識到司禮監的權威,或者說,是因為文人的“面子”思想而使他們不願意面對司禮監壓制內閣的事實。

    一家不得獨大

    對於國家政務,內閣只是“共理”,司禮監才是“掌行”。但與此同時,司禮監也受著內外兩個方面的制約。按明制,司禮監掌印一般不得兼掌東廠,以免權勢過重;一旦司禮監官掌內廷出納文書機關文書房,則須轉銜內官監,以免司禮監同時掌批紅和文書出納而專權。雖然司禮監在內廷地位獨尊,但御馬監、內官監等在制度上仍具獨立性,時常與司禮監抗衡,汪直之設西廠、劉瑾之殺王嶽、範亨,實際上反映了內廷對司禮監的制約。

    對於司禮監的越權干政,內閣可執奏,六部、六科可復奏;對於違法內使,諸衙門均可依律懲治。因此,雖然明代宦官權重,卻也只能“為亂”而不能“為變”。而實際上,由於明代對宦官所進行的較為成功的道德教育,司禮監宦官(除極少數如魏忠賢者外)對於維護明朝君主專制制度,倒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整個宦官系統,其實已是明代國家權力結構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正是有這樣的內在牽制、妥協、合作,明朝皇帝即便不上朝,也能時時掌控權力,收放自如!

  • 5 # 辣評歷史

    頂層設計決定了這一切

    首席頂層設計師——朱元璋

    這位頂層設計師對權力很敏感,所以他舉起了屠刀,誰想奪權老子就砍誰!

    歷朝歷代的大權旁落,無非是權臣,外戚,後宮和宦官。

    大權落到這四類人手中,皇帝基本就完了。

    這一點,朱元璋太明白了。

    所以他設局誅殺了胡惟庸,為廢除丞相制度掃清了障礙。

    (老朱狠,讓胡惟庸癢癢死的)

    另外,老朱還設立錦衣衛,讓他們監視百官。

    權臣冒頭就把他們請到昭獄談話喝咖啡,這樣一來,權臣也基本不太可能出現了。

    (張居正除外,人家搞定了皇太后。且個例不在談論範圍。)

    頂層設計到了這一步,就該朝著自己人下手了。

    朱元璋立下鐵律,後宮不得干政,這樣外戚也就消停了。

    不過老朱還是不放心,所以加了一條,我死,你們陪著。

    你們是誰?皇帝的女人……

    對,殉葬。

    老朱這麼幹大概是鐵了心,斬禍根!

    一個真正的狠人。

    最後就是宦官問題

    元朝宦官亂政,朱元璋親眼目睹,深惡痛絕,但光靠制度能防著這幫閹人嗎?

    老朱想了想,大概不能,所以他想了一條毒計。

    洪武十年,朱元璋下令:禁止宦官子弟讀書寫字。

    毒不毒?讓你沒文化,因為鬧事兒的都是文化人,沒文化的不怕。

    (老朱自己也沒文化,但老朱知道,敢鬧事的,學了文化就很可怕。)

    瞧:

    這個時期的朱元璋已經敢鬧事了,但他還沒文化,正在渴求文化。

    這個點子,估計就是那時在朱元璋心裡種下了種子。

    這條關於文化的制度完成後,老朱還是不放心。

    嗯,還是得來點兒硬的。

    洪武十七年,老朱特製作一塊鐵碑掛在宮門上。

    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亮刀子,還是有必要的!

    現在,我們的頂層設計師完成了他的設計,也耗盡了他的一生。

    他想,接下來的子孫皇帝們,只要按照他的設計框架去工作就可以了。

    可惜,繼承人朱標死得太早。

    朱元璋無奈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並希望於他,去做守成之君。

    為什麼?

    因為朱元璋清楚,他的兒子們沒一個能做守成之君,這個國家剛剛恢復元氣,不能再折騰了。

    所以老朱決定冒險,傳位給了孫子,而不是兒子。

    不過老朱同志想錯了,因為史上最能折騰的皇帝前三名之一,朱棣登場了。

    次席設計師:朱棣

    這位大哥很兇猛,且一片雄心要幹大事兒,他也確實幹成了。

    面對朱元璋留下的頂層設計,朱棣很滿意,因為他只要守成就夠了。

    不過,朱棣不是守成之君,相反,他比絕大多數的開國之君,都猛。

    因為朱棣乾的事兒,隨便挑一件出來,都能叫千古一帝。

    1,修《永樂大典》——古今第一圖書整合。

    康熙和乾隆《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都是閹割過的東西,跟《永樂大典》沒法比。

    2,五徵漠北,五徵……

    3,平定交址之亂,擔心猴子還亂,索性將其併入版圖。

    (交址——今越南。不配圖了。)

    4,遷都北京。

    今日大京城,朱棣修建的。

    最早的北京人,也是朱棣從全國各地遷來的。

    備註:朱棣不僅蓋了故宮,還重新翻蓋了整個北京城。另外遷入的人口,富人居多。

    5,派鄭和下西洋,以後便有了萬國來朝。

    (萬國來朝這一點,史上唯李世民和楊廣辦到過。)

    就這麼個皇帝,22年間幹了這麼多事兒,他又沒個宰相,咋辦?

    這位老兄根據他很忙的實際情況,對朱元璋的頂層設計做了補充。

    建立內閣

    一套專門服務於皇帝的秘書班子,成立了。

    皇帝可以把政務統統丟給內閣,內閣根據各類政務,擬出自己的意見和辦法,皇帝一看,批個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有得甚至都不看,留個太子監國也就OK了。

    (西方的內閣制度,是學習的明朝。)

    那麼,問題來了,內閣專權怎麼辦?

    不怕,內閣是一套班子,不是一個人,他們彼此制衡,大多時候是相互不服的。

    史實也證明,內閣大學士們打架,是敢於動手的。

    不過還是不保險,朱棣這麼想

    所以,這位次席設計師,又成立了東廠。

    他,給了宦官權力。

    東廠的登場,標誌著明朝三權鼎立的局面形成。

    他們彼此制衡,互不統屬,卻又不得不相互配合,維繫著帝國的運轉。

    從此,一切權力緊緊握在了帝王手中。

    哪怕帝王不上朝,不上班兒,甚至不早起都行。

    因為,活兒有內閣領導下的文官集團在幹。

    錦衣衛們,可以盯著文官。

    東廠的太監們,又盯著錦衣衛。

    就這樣,明朝的兩位設計師,完成了頂層設計。

    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在這套制度下,開始運轉起來。

    可惜,朱棣之後的皇帝,都稱不上是設計師了,他們頂多算個打補丁的裁縫。

    東廠權力大了,就設立一個西廠,西廠權力大了呢?再來了內行廠。

    最後,明亡。結論:不幹事兒,不變通,就要滅亡。

    點亮小心心,去幹你的事業吧!

  • 6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這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內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在明朝初,朱元璋針對前朝封建管理體制做了內閣改制和完善,將皇帝從繁忙的國政中解救出來,而後逐步又做了相關改進。即使皇帝再怎麼無作為甚至荒唐,內閣都能正常運轉管理國家,按照各自職責很好的去處理事情,因此,明朝的皇帝才這麼閒散荒誕。

    二,形成了很好的監督體制

    為了防止“胡惟庸事件”的再次發生,造成內閣重臣專權獨攬,甚至到最後顛覆國家,明朝逐步形成了獨有的體制——宦官牽制。如錦衣衛,六扇門,東西廠等特務機關直接對皇帝負責,能夠對內閣大臣權利形成牽制,相互制衡,避免專權的發生。

    而且還有完備的文官制度,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及時上報,皇帝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部署,對隱藏的危機進行快速處置,一切盡在皇帝的掌控之下。

    因此,明朝皇帝即使不上朝,內閣或者說是文官就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代替皇帝對國家進行有效管理,以此來保證整個國家機關的正常運轉,也就形成了大家表面所看到的皇帝無作為甚至荒唐,但是國家卻正常運轉而不滅的現象。

    當然所有的事情並不是絕對的,正因為大臣和宦官的相互制衡,因此使得他們的爭權奪利十分緊張,慢慢形成了黨爭。從明神宗後期開始,明朝的國勢便開始走下坡路,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號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隨即率軍進入山西,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便打到北京城下,兵部尚書張縉彥便獻城投降,使得京師就此陷落。當日,崇禎帝走投無路,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身亡,明朝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怎麼保護自己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