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暗語
-
2 # 表哥的故事
諸葛亮是被神話了的,諸葛亮的確很有才能,但被塑造得“多智而近妖”,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文韜武略、運籌帷幄,可謂無所不精、無所不能,甚至還可以向天借命,呼風喚雨,還可以“死諸葛嚇退活司馬”。不過,這也只是小說裡的加工,我不信諸葛亮真有這麼神;古往今來也沒有一個。
孔明足智多謀,一生忠心耿耿,成為歷代臣子的楷模,也慢慢成為百姓心中的神人,代代人口口相傳,最終由元末明初的羅貫中經過藝術加工慢慢刻畫出來。甚至還有許多相關歇後語:
1.諸葛亮彈琴——臨危不亂
2.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3.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計
4.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5.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6.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7.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8.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9.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10. 諸葛亮徵孟獲——收收放放
-
3 # 月瞰資訊
摘要: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以其忠貞的品格、治國安邦的能力和軍事智慧而被歷史所銘記。自諸葛亮去世之後,上層文人品評,下層百姓追念,這個人物形象便進入到了文學作品中。在離諸葛亮生活年代較近的魏晉時期,時人對其褒貶不一,這種現象恰恰表明了諸葛亮形象的真實性,也正是在這種爭議中,諸葛亮形象的“智慧”漸漸凸顯,成為其形象的主要特徵。與此同時,諸葛亮形象中的神異色彩也逐漸加重。從大暢巫風的漢末開始,諸葛亮的故事就染上了神怪色彩,到了元代《三國志平話》中,諸葛亮形象的神異化到達頂峰。
-
4 # 徒途M
首先這句話是魯迅對諸葛亮的評價,源自於孫劉聯盟時期,《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放火。
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孔明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於爐,注水於盂,仰天暗祝。下壇入帳中少歇,令軍士更替吃飯。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
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瑜出帳看時,旗腳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
這就是諸葛亮借東風的經過,其實《三國演義》的主旨思想是尊劉貶曹,無視東吳,對於諸葛亮形象的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其餘諸如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猶如提線木偶一般,走到哪兒開啟一個錦囊妙計,走到下一個地方再開啟錦囊妙計,殊不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格局瞬息萬變,為將之道在於臨機應變。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那是藝術加工後的戰爭,諸葛亮促成孫劉聯盟,舌戰群儒,這外交才幹確實厲害,但是小說為了好看往往會塑造出比較鮮明的個性,借東風本來是想突出諸葛孔明之智。
魯迅讀後,才有了這句狀諸葛多智而近妖。
羅貫中作為諸葛亮的鐵桿粉絲,有很多張冠李戴甚至子虛烏有的章節,什麼火燒新野,火燒博望,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
《三國志》作為西晉統一之後五年陳壽所著,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趙藩之“攻心聯”雲:“能攻心,則反側自銷,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視,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5 # 江雨燕
一說到諸葛亮,讀者朋友們的腦海裡浮現的出就是一個手執羽扇,頭戴綸巾的能夠“呼風喚雨,推演未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仙人版”的諸葛亮。
及至明朝時,又有一個“神機妙算劉伯溫”,如果再往前追溯,又可以推舉出“封神姜子牙”,於是形成中國歷史上三大神級謀士天團,而在民間更是廣為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但實際上,這三個人的形象都是在明朝時期被推上神壇,明朝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巔峰,這一時期湧現了我們熟知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又有《金瓶梅》、《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醒世姻緣傳》等等優秀古典小說。
諸葛亮的形象最終在明朝定型,並被推上民間崇拜的巔峰,其影響持續至今,那麼諸葛亮近妖的形象是怎麼演化過來的呢?
今天我就來扒一扒。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諸葛亮的形象演化成書於西晉時期的正史《三國志》是這樣評價諸葛亮的: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在正史中,諸葛亮是一個忠賢良臣,三顧茅廬,白帝託孤,諸葛亮北伐;這些真實的歷史情節都為後來諸葛亮被神化提供了足夠的基礎條件,尤其是白帝託孤這一事件和《出師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更讓諸葛亮被視為古代忠直的文臣代表形象。
當我們要去讚美一個人的時候,必然會抓住對方的優勢進行無限誇張的放大,正如缺點都像星星,優點的太陽一出來時,所有的星星都黯然失色了。
出眾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品性為諸葛亮提供了被神化的條件,也迎合了古代士大夫階層“修身,治國”的人生理想。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創作蔚然成風,加之流行清談玄學以及志怪類的創作也開始興起,諸葛亮的形象也隨之悄然發生變化。
魏晉時期諸葛亮的形象並沒有被美化,直到南北朝時劉宋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注時,開始主要突出諸葛亮忠賢的正面形象,弱化他的負面形象。這是因為在此之前諸葛亮的形象還是飽受爭議,譬如王隱所著《蜀記》曾言:
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滎陽橫隰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於時譚者多譏亮託身所非所,老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可見,在魏晉時期,諸葛亮的形象沒有被過多美化,反而受到否定,而且在魏晉朝看來,諸葛亮屬於逆賊。魏明帝曹叡的招降書中更是說:
諸葛亮棄父母之國,阿殘賊之黨,神人被毒,惡積神滅。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 貪專擅之實……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為 亮仇敵。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削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而 亮懷李熊愚勇之志,不思荊度德之戎,驅略吏民,盜利祁山。在當時的政治形態中,諸葛亮並沒有受到推崇。但隨著政治上的貶低是文學上的推崇,在東晉史學家孫盛的《晉陽秋》中利用一種魔幻現實般的手法描寫了諸葛亮去世時的徵兆說:
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在還,往大還小。俄 而亮卒。而羅貫中正是根據孫盛的這一段描寫刻畫了“損大星漢丞相歸天”的故事情節。
如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讚美諸葛亮說:
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宣王戎服蒞事;使人觀武侯素輿、葛巾、持白毛 扇,指麾三軍……宣王聞而嘆曰:可謂名士矣!這個描寫對諸葛亮“白紙扇,頭戴綸巾”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條件支援,也把諸葛亮定義為名士。此外這部記錄了魏晉時期的趣聞軼事的合輯錄對曹操的形象也有一定的貶損,大致有了“尊劉貶曹”之風。
除了史學家們對諸葛亮的認可和欣賞,特殊的時代背景也推動了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演化,從漢末以來,時局動盪,晉朝雖然經歷了短暫的統一,但是很快又陷入到分裂之中。
而諸葛亮作為一個志在匡扶漢室,收復中原的人物形象,也就迎合了時代和民眾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演變,出現瞭如“七擒孟獲”的民間傳說。
隨著隋唐的到來,諸葛亮的形象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平靜,但“賢相”的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陷入動盪之中,山河破碎,許多文人仕子都渴望報效國家。這時候,諸葛亮作為一個特定的精神寄託出現了。
在數萬首唐詩中,與三國有關的唐詩有136首,其中多以歌頌諸葛亮為主,其中尤以杜甫所做最多,對諸葛亮的人物形象美化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寫下有《蜀相》、《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詠懷古蹟》等等大量和諸葛亮有關的詩歌。
如在《謁先主廟》中寫“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 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屯”,在《諸葛廟》中寫“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翊戴歸先主,併吞更出師”,更是在《詠懷古蹟·其五》中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如李白在《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寫“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宋代陸游在《書憤五首·其一》中寫“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為了凸出諸葛亮的智慧形象,還把周瑜拉出來做陪襯,如李九齡在《讀三國志》中寫“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閒”,這一風氣對羅貫中寫“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情節起到了推動作用。劉禹錫又在《蜀先主廟》藉助劉禪來襯托諸葛亮的形象,“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像賢”。
而這些詩歌其實都包含了詩人們“以古喻今”的目的。
隨著“安史之亂”拉開了唐王朝走向沒落的大幕,時局的動亂和政治的腐敗,以及文人仕子渴望報效國家,多方面的因素結合,讓諸葛亮的形象在這一時期得到了一定的推崇。但是這時候對諸葛亮的形象主要還是集中在“賢、良、忠、直”的品德和智慧的美化之上,並沒有對其進行藝術性的神化。
從宋到明諸葛亮人物形象演變在史學家中,“帝魏寇蜀”的觀念一直長久存在,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鑑》時以魏國來繼承漢朝,可見蜀國並沒有被承認是繼承漢朝的正統王朝。也表明在宋代時期,蜀國包括諸葛亮都沒有被視為和“正統漢朝”有關。
宋朝是商業經濟高度發達的一個朝代,文學事業也極度繁榮,民間戲劇逐漸興起,另一方面是傳統的“尊曹貶劉”的史學觀念在南宋時期發生了變化。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當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時又把儒家傳統觀念“三綱五常”和自己的理學觀念結合到一起。
於是,諸葛亮作為一個盡忠職守的“忠臣賢相”無疑迎合了朱熹的人倫道德的需求,因此諸葛亮的美化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迎合了需要強調君臣倫理關係的需求。這就導致朱熹在編撰《通鑑綱目》時,直接把蜀國列為了正統,從此“帝魏寇蜀”的史學觀念發生了悄然的變化。
應該說這是對劉備政權的地位性作出的重新定義,而官方對於諸葛亮的推崇也沒有停止,從晉朝開始就加封為武興王;唐朝時追封為武靈王,並賜廟;宋也賜“英惠廟”,加稱“仁濟”;連沒有什麼文化底蘊的元代統治者也追封他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
但是不管官方和史學界對諸葛亮如何推崇,都僅僅是利用他“忠心輔佐劉氏家族”這一因素對其進行利用,而史學家和文人們對他的推崇也侷限在“賢、良”這些品質之上,並沒有擴大到其能“呼風喚雨”的神化地步上。
因此諸葛亮的藝術人物形象是由藝術作品完成的,由於這些通俗讀物或戲劇表演具有的巨大傳播性和獵奇性滿足了民間老百姓的心理需求,諸葛亮便成為了那個能夠呼風喚雨的諸葛亮。而隨著“靖康之恥”之後,南宋社會普遍開始瀰漫悲觀的氣息。
諸葛亮於是再次登上舞臺開始為文人們廣泛歌唱,其實就是藉助諸葛亮北伐中原的事情抒發他們渴望收復北方的心情,可見諸葛亮這一形象的登場每一次都是迎合了當下的某種需求。而在元代時,隨著戲曲的興起,歌頌的諸葛亮的也非常多。
如阿魯威在《蟾宮曲》中寫“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周文質在《時樂新》中寫“ 千里獨行關大王,私下三觀楊六郎。張飛忒煞強,諸葛軍師賽張良。暗想,這場。 張飛莽撞,大鬧臥龍崗,大鬧臥龍崗。”
但對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演變最重要的卻是元代雜劇,在這些雜劇中,諸葛亮的形象已經不在侷限於“人”的範圍,而是趨於“奇人能士”的範圍,在歌頌諸葛亮的聰慧的同時,又給諸葛亮賦予了一些魔幻的能力,如呼風喚雨,料事如神,預測未來。
在元雜劇《兩軍師隔江鬥志》、《黃鶴樓》、《博望燒屯》中,當諸葛亮登場時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平凡的諸葛亮了,而是一個能夠呼風喚雨的諸葛亮。而且最有趣的是,元代雜劇中的諸葛亮並不是那個“手執羽扇,頭戴綸巾”的文儒形象,而是一個道士的形象。
在另一個元代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中,這位無名作者以強烈的“尊劉貶曹”的思想觀念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一個神仙級別的軍師形象,這對後來《三國演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歷史為脈絡,虛構了大量的情節。
正是因為這些雜劇話本是面對普通老百姓,所以需要追求情節上的趣味性和獵奇性,不同於士大夫階層只是把諸葛亮當成一個精神寄託的介質和載體,以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情感。民間諸葛亮的形成更多的是以主觀意願和情感為基礎進行改造的。
而《三國演義》看似是在改編三國紛爭這段歷史,但實際上它是一部徹頭徹尾歌頌諸葛亮的小說,諸葛亮這個人物從始至終貫穿整部小說,成為了《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中心人物,或者說整部小說就是以他為中心點進行展開的。
而這也主要是因為古典小說在進行文字構建時,必須要設立一條主要故事情節(匡扶漢室,收復中原),也要塑造幾個或一個主角人物(孫劉曹、諸葛亮),而諸葛亮因為劉備之間那段堪稱傳奇的故事,以及個人的優良品質。
也就當仁不讓的成為羅貫中筆下的主要人物和歌頌物件,他在搜尋前幾代的資料和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因此創造出了《三國演義》,同時也遵從民間喜好和“尊劉貶曹”的史學觀念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了一個志在“匡扶漢室,收復中原,料事如神”的神仙級別的軍師形象。
自此,諸葛亮的形象也就在明朝定型了,《三國演義》的成功也讓諸葛亮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也逐漸脫離了他的真實形象,以一個藝術性的人物形象存在著這個世界上,乃至於說歷史上。
小結諸葛亮的形象從晉朝以後開始以階段性的趨勢不斷受到推崇,在晉朝以前,諸葛亮的形象還是飽受爭議,至少在吳國和魏國看來,諸葛亮是一個並不怎麼受歡迎的人物。而在史學界的觀念中,“帝魏寇蜀”的觀念一直到南宋時期才轉變過來,並在元代形成“尊劉貶曹”的風氣。
而對於諸葛亮的推崇,上層文人和下層民間藝術作家之間呈現完全不同的驅使,上層文人因為其特殊的政治追求以及個人品性的緣故,對於諸葛亮的推崇也僅僅侷限在其“忠、良、賢、直”這些個人品質,以及他和劉備那種和諧融洽的君臣關係。
而這些都是上層文人所尋求的人生狀態,能夠為君王賞識,自己也能夠為君王效力,同時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性也迎合士大夫階層的喜好。所以上層文人對諸葛亮的推崇更多的是把他當成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而下層的民間藝術家們因為面對的物件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他們所尋求的就沒有那麼陽春白雪,為了滿足老百姓的喜好,諸葛亮也就慢慢的被塑造為一個奇人異事,一個料事如神的神仙人物。而這實際上展現的是文人階層之間不同的趣味和追求。
但不管上層文人還是民間藝術工作者,對於諸葛亮的這場造神運動實際上其內在核心展現的都是中國文人和民間百姓對於“忠誠、智慧、情義”的追求和推崇,只有在這樣的訴求下,諸葛亮才能被樹立起來,就像西方樹立的“唐吉坷德”一般。
參考文獻:《論諸葛亮形象的演變》·董文雅;《諸葛亮現象成因論》·李明山;《杜甫對諸葛亮形象的完美化及原因》·符麗平;《三國志》·陳壽
-
6 # 代祖言濤
羅貫中用了一個“三顧草廬”的故事,顛覆了公務員入職的組織程式。應聘者不是去人事部門考取工作,而是用人單位到家中拜訪,透過談話來考察諸葛亮有沒有真才實學。“隆中對”讓劉備認識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分天下有其一,給了劉備無限希望。此番隆中對也為小說後半部分故事的走向埋下伏筆,更為諸葛亮的閃亮登場作出鋪墊。
劉備集團錄用了諸葛亮,併為其辦理了入職手續,提了幹(軍師),諸葛亮也不能不露兩手給劉備瞧瞧,尤其是劉備的兩個兄弟,認為諸葛亮一介書生無用,但是羅貫中隨之安排了新野和博望坡的兩把火奠定了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諸葛亮的新官上任才用了二把火就把劉備三兄弟佩服的五體投地,劉備更是和諸葛亮抵足而眠,奉為老師。
接下來的東吳之行,更展示了諸葛亮的外交口才:舌戰江東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壇向天借東風等故事,讓諸葛亮的外交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此行說服了孫權決定在赤壁迎戰北面的曹操,正是因為有了赤壁一戰,天下才得以三分,戰後有了劉備集團的一席之地。
從此,諸葛亮的威望如日中天,賴著荊州不還,取西川,收漢中,助劉備在成都稱帝,到後來的六次北伐,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家都知道,小說是尊劉貶曹的,姑且不論《三國志》等一些客觀史料對三國那段歷史的記載如何,咱們就書中來看諸葛亮的形象之演化,無疑是成功的,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一個正派的諸葛亮吸粉無數。
-
7 # 建築魔師50044298479
百姓心藏一智神,
手持羽扇令三軍,
七擒孟獲傳佳話,
罵死王朗 真舒心!
回覆列表
在《三國演義》中,其實是有三絕,分別是關羽的“義絕”,曹操的“奸絕”,還有諸葛亮的“智絕”,而這些是作者羅貫中虛構的。尤其是諸葛亮,特博學多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其形象無疑是塑造最為成功的,影響力最為深遠,一直以來,都被群眾們所喜愛。
諸葛亮被美化成三國中第一謀士,而司馬懿,周瑜他們卻變成了對手,很多人都覺得正史中的諸葛亮也是如此多智,料事如神。
其形象演化首先將諸葛亮神仙化,可以增強其故事情節有趣味性,使讀者,觀眾都喜愛,再是諸葛亮塑造出來的這一角色,會使得諸葛亮在民眾心中更加深刻,高大,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諸葛亮在民間的形象大大的益於《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