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釀松山閣舊主

    哥舒翰投降是在君命難違,出關打敗之後堅守潼關,被手下番將火拔歸仁綁了準備逃跑時,但不幸被安祿山叛軍趕到,火拔歸仁順勢也就投降了,哥舒翰是被脅迫投降。

    可他投降之後的表現讓人瞠目結舌,本來哥舒翰和安祿山關係很差,但哥舒翰居然跪在安祿山面前,伏地謝罪,還幫忙寫書信去勸降曾經的部下。然而哥舒翰的搖尾乞憐也沒多活多久,不久安祿山被他兒子安慶緒搞死,唐軍又迅速恢復山河,安慶緒逃跑之前,把以前俘獲的唐軍將領全部殺害,其中就有哥舒翰,此時離他投降不過一年多而已。

    哥舒翰肯定是不可能對安祿山另投新主的,他心裡絕對不可能把安祿山當主,他跪下求饒,可能也不過是捨不得人世間的榮華富貴,錢財酒色而已,單純的想要活著吧。所以他才會在唐玄宗的亂命之下慟哭出關迎敵,因為出關打仗,不一定會死,但違抗君命,他肯定會死,前面安西軍回來的封常清、高仙芝剛被唐玄宗拿掉了項上人頭,明擺著的前車之鑑。

    哥舒翰只是老了,人一老,就捨不得這世間的一切,誰不想好好的活著呢,只是有些人覺得有些東西比命更重要,有些人就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哥舒翰選擇了後者吧。並且安史之亂和唐玄宗咎由自取有很大的關係,本來就是一點星星之火,隨手可以撲滅,但他卻拆掉了房子去滅火,動搖了大好的江山基業。

  • 2 # 桓m3

    李白在其《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中,曾言及一位蓋世英雄:“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暢達萬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值一杯水。……”

    哥舒翰。大唐一代名將,四十歲因家道衰落,發憤改變志向前往安西投軍。勇武善鬥,受到大將王忠嗣所賞識。苦撥海抵禦戰中迎戰吐蕃三支人馬,手持半段槍逆其鋒而擊,吐蕃精銳騎兵無不摧垮,由此聲名大振。石堡城功堅戰。損失一萬人代價一舉奪下此地。 此後哥舒翰屢敗吐蕃,唐軍在河西、隴右的戰場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這時史書對當時的哥舒翰功勞的直接評價。

    安史之亂爆發,哥舒翰命運逆轉直下,率軍迎戰叛軍被俘叛變。一世英名化為烏有。一代名將,為何背叛大唐?

    一、受高、封兩人的影響。天寶14年,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封常清受命組建隊伍征討安祿山叛軍。鑑於叛軍氣勢正盛,高仙芝和封常清決定拒守潼關,監軍太監邊令誠因索要財物不成,向唐玄宗誣滅說:“封常清敗於叛賊,動搖軍心,而高仙芝拋棄陝地數百里,貪汙賜給士兵的公糧和賞賜。”受到小人的誣陷,最後二人死於非命。哥舒翰兵敗還朝,擔心和高、封二人一樣下場。

    二、和姦相楊國忠有隙。哥舒翰和楊國忠素來不和。自高、封人被斬後,哥舒翰奉唐玄宗之命出征潼關,在當時的情況下哥舒翰認為應堅守潼關為要,但楊國忠為了一己之私,不斷上奏玄宗要哥舒翰出師,唐玄宗急於求成,數次下旨催促哥舒翰出潼關作戰,靈寶之戰中埋伏兵敗,被屬下將領綁著投降了安祿山。假如哥舒翰兵敗回朝,楊國忠豈能放過這落井下石的好時機?基於此,哥舒翰和他的部將認為,若是再回到李唐一方,必遭處死。

    三、據《新唐書》哥舒翰傳"翰耆酒,極聲色‘’。哥舒瀚喜歡喝酒,可謂事嗜酒如命,身邊又常有美人相伴,這讓哥舒翰身體很虛。也許被綁到敵營之後,他對生活還有所欲求。抵不住生活的誘惑而投降。

    杜甫詩句後來寫道“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翰‘’以告誡後人。

  • 3 # 鄭桂軍zgj

    二者兼而有之吧。將死之人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哥舒翰並非兵敗直接投降,而是被部下抓住送給安祿山的,這時候他選擇的是投降,但最終被安慶緒殺掉前心裡肯定是濃濃的絕望加痛恨,玄宗老兒,不聽我的話,兵敗不說,還他媽害老子送命!

    哥舒翰,《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其列傳。《新唐書》的情節更詳細些。

    哥舒翰稱得上玄宗時期的名將,李白卻看不起他,把他和鬥雞之徒劃作同類。高適、岑參頌揚他,杜甫吹捧他,多次向他投干謁詩以求舉薦。

    哥舒翰,突騎施哥舒部落的後裔。父親哥舒道元,任安西都護將軍、赤水軍使,因此住在安西。哥舒翰少年時算是大款公子,倜儻任俠。嗜酒賭博。四十多歲時父親去世,三年客居京師。遭到長安尉的輕視,憤而折節,仗劍奔河西,投節度使王倕,王倕攻新城,派哥舒翰經略,初顯將才,震懾三軍。後又投奔節度使王忠嗣,補為衙將。

    哥舒翰好讀《左傳》、《漢書》,重義輕財,好賞賜,士兵都甘心歸附他。

    王忠嗣升哥舒翰為大斗軍副使,輔佐安思順(安祿山的堂兄弟),兩人互不服氣。

    王忠嗣派哥舒翰討伐吐蕃,副將對他傲慢無禮,哥舒翰一怒之下殺了副將。將士嚇得腿都哆嗦了。

    吐蕃侵佔唐邊境,哥舒翰率軍在苦拔海迎戰,手持半截矛奮勇殺敵,擊潰吐蕃軍,威名勇冠三軍。又被提升為武衛將軍、隴右節度副使、河源軍使。

    吐蕃在唐邊積石軍(今青海貴德縣河陰鎮附近)窺視,每年一到麥熟時,就來搶割,多年難禁。哥舒翰派王難得、楊景暉在山溝裡埋伏。吐蕃派五千騎兵入境搶麥。哥舒翰飛馬前來,吐蕃軍受驚逃跑,追擊時,伏兵殺出,將敵兵全部殺死,無一人能逃。

    哥舒翰擅使矛,神勇無敵,手下有個家奴叫左車,十六歲,力大無比。打仗時主僕二人配合默契嫻熟。哥舒翰追上敵兵後,持矛懸於敵兵肩上,一聲大吼,心驚膽戰的敵兵趕緊回頭看,矛尖正中咽喉,哥舒翰持矛發力,一下就把敵兵挑到空中五尺多高,跌落時左車上去一刀砍頭。

    王忠嗣被治罪,玄宗召哥舒翰進京,部下將領請他帶錢財去救王忠嗣,哥舒翰只帶行裝:“若我計成功,無需錢財,若不成功,有行裝就夠了。”

    玄宗和他談話,君臣非常投緣。任命他為鴻臚卿、隴右節度副大使。哥舒翰哭著為王忠嗣辯白,玄宗起身離去,哥舒翰一個勁兒流淚磕頭,玄宗答應將王忠嗣貶官免死。朝野都稱讚哥舒翰仗義。

    過了一年,他在青海湖邊建起神威軍,吐蕃攻破。他又在龍駒島建立應龍城。

    哥舒翰看到當地水土適宜畜牧,就派兩千名罪犯駐守,從此吐蕃不敢接近青海湖。天寶八年(749),玄宗命令哥舒翰率兵十萬攻打吐蕃石堡城。幾天沒攻下,哥舒翰怒打部將高秀巖、張守瑜,要殺他們,高秀巖請求給三天時間,按期攻下石堡。(這就是李白詩中說的:“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天寶十一年(752),又加封哥舒翰為開府儀同三司。

    哥舒翰一向與安祿山、安思順不合,玄宗想做和事老。召集他仨,命驃騎大將軍高力士設宴款待。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的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您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種族都一樣,我們應該友好啊。”哥舒翰說:“狐狸對著巢穴叫,不吉利,因為它忘了本。兄長既願和我交好,我敢不一心友好嗎?”安祿山以為哥舒翰譏諷他,發怒罵道:“突厥種竟敢如此?”哥舒翰想回罵他,高力士用眼色阻止,哥舒翰假託酒醉走了。

    玄宗又晉爵哥舒翰為涼國公,兼任河西節度使。攻下了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佔領了黃河九曲,設洮陽郡,建立神策、宛秀兩軍。又晉爵為西平郡王。

    宰相楊國忠也討厭安祿山,因此和哥舒翰結交。不久,又晉升哥舒翰太子少保。

    哥舒翰長期嗜酒好色,淘空了身子。年齡一大,患了風痺,難以行動。因病殘疾後,回到京城閉門養病。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反。之前深信這個“胡兒”不會反的唐玄宗,大夢初醒,倉促之間派封常清、高仙芝兩員名將上陣抵擋,由於打的無準備之仗,丟了洛陽,被迫退守潼關,堅守不出。

    潼關古來就是關中平原的的戰略門戶。國難當頭,唐玄宗如果有戰略眼光,聽得進屬下的話,應該先固守潼關,保住長安。然後調集全國兵力,對叛軍形成合圍之勢,可能就會反敗為勝。多數朝臣也如此判斷。

    然而,自認為堂堂大唐天子的唐玄宗,既對自己深信不疑的“胡兒”反叛怒火攻心,更無法接受政府軍出師不利的敗績。對封常清、高仙芝躲在潼關做縮頭烏龜極度不滿。而派去監軍的宦官邊令誠,乘機再三向封、高二人索賄,均遭拒絕,邊令誠竟然告訴玄宗:“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

    正在火頭上的唐玄宗也懶得分辨真假,將兩人同時賜死。

    接下來咋辦?唐玄宗想起手下還有一員名將哥舒翰,該他出場了。

    立即任命他為太子先鋒兵馬元帥,率十二部二十萬大軍出師潼關。殊不知哥舒翰已是廢人一個,自己行動都困難,堅決不想幹。玄宗不聽:趕著鴨子上架,不幹也得幹!

    部隊剛向東出發,打旗的傢伙不知咋回事兒,竟把先鋒大旗碰到了城門樓子,注旄墜地,旗杆折斷,眾軍一看,哎呦,不祥之兆啊,如何是好?哥舒翰更是害怕。

    玄宗到勤政樓送行,下令哥舒翰繼續前進,過城門不用下車,群臣到郊外餞行。哥舒翰苦苦哀求說自己一個半癱子,難以勝任。玄宗不聽:出發!

    哥舒翰行動困難,難以料理兵事,將軍中事務交給田良丘管,又命王思禮主管騎兵,李承光主管步兵。三個傢伙互不服氣,軍令亂出,軍心不穩,軍紀廢弛。

    玄宗深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升任哥舒翰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安祿山派兒子安慶緒進攻潼關,初戰還不錯,哥舒翰指揮打跑了安情緒。

    安祿山造反之前,安思順揣度他必定反叛,多次提醒玄宗預防,因此安祿山反後,安思順沒遭連坐治罪。

    哥舒翰既討厭安祿山,又恨安思順。此時到了潼關,兵權在握,乘機上奏請求治安思順的罪,玄宗正在用人之際,猶豫著想遂他願。哥舒翰火上澆油,派人假冒安思順給安祿山送信,讓巡邏兵士抓住送信者獻上。上疏列舉安思順七條罪,催請玄宗斬安思順。

    玄宗下詔殺死了安思順和弟弟安之貞,流放了他們的家屬。楊國忠開始害怕了。

    有人勸哥舒翰說“:安祿山起兵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誅殺奸臣楊國忠。我們不如留三萬兵守潼關,率精兵回長安殺死楊國忠,這是漢朝挫敗七國叛亂的辦法。”王思禮也勸哥舒翰。哥舒翰猶豫著沒有行動。

    楊國忠聽說了大驚,進宮求見玄宗說:“兵法雲,居安思危。大軍在潼關,京城空虛,萬一作戰失利就危險了。”於是招募牧兒三千名,日夜訓練,讓劍南將領們分別統領。又招募一萬兵力駐紮灞上,派心腹杜乾運任主帥。

    哥舒翰也不傻,知道楊國忠這是擁兵自保,圖謀自己。便上奏請求將杜乾運的軍隊劃歸他統率。召杜乾運商議軍情,杜乾運一到潼關,立即被斬首示眾,哥舒翰吞併了他的軍隊。

    楊國忠更害怕了,對兒子說:“我恐怕死無葬身之地了。”

    哥舒翰也是閒的蛋疼,快踏上黃泉路了,還有心思窩裡鬥,何不好好備戰,勸玄宗認清形勢,先固守潼關,伺機反撲叛軍。

    成功害死了安思順,打破了楊國忠的自保夢。哥舒翰才開始謀劃自己了。

    他多次上奏“:安祿山雖然佔據了河朔,但不得人心,應徐圖之,堅守潼關,待叛軍難以堅持時,可兵不血刃而擒之。”

    安祿山也是老兵油子,對玄宗朝的那些事門兒清。派崔乾祐帶一些老弱病殘兵駐紮陝郡,偃旗息鼓,誘唐軍來攻。

    探子向玄宗報告:“叛軍沒有防備,可以進攻。”玄宗相信了,下詔命哥舒翰出潼關討伐。哥舒翰報告說:“安祿山長期帶兵,熟悉兵法,又剛剛稱帝,不可能沒有備戰,他是在引誘我們出兵。叛軍從遠處來,利在速戰。我軍只應堅守,不能輕率出關,這是上策。況且各地軍隊還沒集中,應該觀察局勢,不能速戰。”

    其實此時的安祿山雖然攻佔了河北、洛陽,但所過之處殺戮太重,天怒人怨,很長時間沒能再攻佔一點地盤。加上郭子儀、李光弼的軍隊已奪回了常山等十多個郡。安祿山開始後悔不該反叛了,準備到幽州固守。

    郭子儀、李光弼也向玄宗報告分析:“哥舒翰年老病弱,叛賊都知道。哥舒翰部下各軍都是匆忙集中的,戰鬥力不強。現叛軍用精兵南攻宛洛,而用剩餘的軍隊守衛幽州,我們直攻幽州,搗毀其巢穴,將叛軍的親屬抓住招降叛軍,安祿山的頭顱就可到手。如果哥舒翰的軍隊出了潼關,京城失去屏障,天下就危險了。”極力請求令哥舒翰固守潼關不要出兵。

    但楊國忠擔心哥舒翰算計自己,極力勸玄宗催他出潼關收復陝州、洛陽。玄宗取勝心切,聽了楊國忠的話,接連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使者一個接一個,後邊的幾乎踩著前邊的腳跟。哥舒翰被逼無奈,率軍東征,大哭著出了潼關,駐紮在靈寶縣的西原。

    出潼關七十里,路險且窄,路南是山,路北是黃河,叛軍派幾千人埋伏在險要地方。哥舒翰坐船在河中觀察情況,認為崔乾祐的軍隊少,催軍進擊。窄而險的山路,前進著隊伍就亂套了。叛軍從山上推下岩石,砸死很多士兵。哥舒翰和田良丘登上河北岸,率兵三萬隔河擊鼓,王思禮率精兵在前,其餘十萬軍隊跟在後邊。崔乾祐佈陣,一行十人,一行五人,有的後退,有的前進,將五千精銳長刀手藏在陣後。

    唐軍見叛軍陣容混亂,紛紛指著嘲笑:抓住叛賊再吃飯吧。”

    開戰後,崔乾祐的隊伍軍旗歪歪斜斜,做出欲逃狀。唐軍上當鬆懈。叛軍伏兵突然殺出近戰,個個拼命。哥舒翰用毛氈蒙著馬車,上面畫著龍和虎,裝飾有金銀的爪子和眼睛,想驚嚇叛軍。士兵拿著戈和箭準備進擊。叛軍用柴草塞路,順風放火燒車,烈焰沖天,黑煙滾滾,唐軍難辨敵我,自相砍殺,死傷累累。同時丟掉鎧甲跑到山谷裡和掉到河裡淹死的有一、兩成。黃河中有運糧船一百多艘,士兵們搶著上船,船都壓沉了,甚至有人把長矛盾牌綁起來坐著渡河,哭喊聲驚天動地。叛軍乘機進攻,唐軍都逃跑了。先前,潼關關口挖了三道戰壕,寬兩丈,深一丈,人和馬逃跑時都跌了進去,一會兒就填滿了,後到的人就踏著死屍逃進關內。

    戰敗後,哥舒翰率幾百名騎兵渡過黃河回到軍營,殘兵敗將只有八千人。回到潼津,歸攏散兵再來守關。崔乾佑追兵接著攻城,這時火拔歸仁等人把哥舒翰騙出關外,哥舒翰說:“有什麼事?”

    火拔歸仁說:“您率二十萬軍隊,一天就丟光了,帶這點軍隊回哪裡去?您不知道高仙芝等人的下場嗎?”

    哥舒翰說:“我寧願像高仙芝那樣去死,你們放了我吧。”火拔歸仁不聽,把他抓住投降了叛軍,戴上刑具送到洛陽,長安震驚,玄宗西逃。

    安祿山見到哥舒翰後責問他說“:你不總是瞧不起我嗎?現在怎麼樣?”哥舒翰跪拜認罪說:“您撥亂之主。國內尚未平定,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為臣可替皇上寫信招降他們,三處都可以平定了。”安祿山大喜,就任命他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把火拔歸仁綁起來斥責:“你背叛主人不顧道義,我容不得你。”殺了他。

    哥舒翰寫信招降眾將,眾將都譴責他不守節而死。安祿山知道招降不能成功,就把哥舒翰關押起來。洛陽收復後,安慶緒帶著哥舒翰渡過黃河,戰敗後殺了他。

    哥舒翰對人嚴苛,不愛惜士兵。軍隊行動時不體恤士兵飢寒,有人吃了百姓的桑葚,他就鞭笞辱罵。士兵們米糠都吃不飽。皇帝命宦官袁思藝慰軍,士兵訴說軍服破爛,玄宗命拆宮中多餘衣服,制戰袍十萬套,賜給哥舒翰的軍隊,他藏到倉庫裡,及至戰敗還原封未動。(這個記載與前頭矛盾啊!《新唐書·哥舒翰列傳》開頭可是說他:“疏才,多施予,故士歸心。”難道是哥舒翰大官做久變心了?)

    哥舒翰丟失潼關,華陽、馮翊、上洛郡的官員都逃跑了。玄宗派劍南將領劉光庭等人率新招募的一萬多軍隊增援哥舒翰,還沒到達,哥舒翰已被綁架走了。

  • 4 # 嗔痴歷史觀

    哥舒翰兵敗投降絕對是對朝廷絕望,可是至於另投新主一說,還是有待商榷。

    哥舒翰,大唐一代名將,驍勇善戰,打過無數勝仗,為何最後在安史之亂的時候一出戰就吃敗仗還被安祿山俘虜殺害呢?他兵敗投降究竟有何隱情?不妨聽我跟你細細分析!

    (哥舒翰影視形象)

    一、自身身體不適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去平叛安祿山的時候,哥舒翰大將軍臥病在床,本來無法參戰,是唐玄宗李隆基非要逼迫他應戰,哥舒翰才不得已去率兵出征。

    大將身體不適,本來打算以防為主,可是偏偏李隆基聽信楊國忠愚昧思想,派哥舒翰主動進攻安祿山,帶病堅持的哥舒翰不得已只能聽從命令。

    我想那個時候哥舒翰就應該對李隆基以及朝廷失望透頂,不僅戰術混亂,還一點人情味沒有,這樣的朝廷根本不值得信賴。

    重病在身的哥舒翰,打起仗來自然沒有以前勇猛,再加上失去有利地勢,根本不是安祿山的對手,哥舒翰很快全軍覆沒,只剩下自己一個大將苟活於世,他只能任由安祿山處置。

    二、前車之鑑

    哥舒翰大將軍是第三個奔赴戰場的老將,他前邊朝廷派去平叛安祿山的名將有高仙芝、封常清,兩人也是大唐名將。

    高仙芝和封常清根據長安易守難攻的地勢,做好的戰術就是以防為主,只要守住潼關,安祿山想要跨進長安,根本不太可能。

    可是李隆基估計年老人昏,盡聽信楊國忠的指揮,可惜楊國忠又是一個毫無能力的傢伙,只要指揮作戰,從來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楊國忠建議高仙芝與封常清放棄潼關易守難攻的優勢而主動出擊,結果被安祿山打得落花流水,兩人吃了敗仗回到朝廷。

    楊國忠為了剷除異己,建議李隆基斬首兩名吃了敗仗的將軍,李隆基毫不手軟,直接將兩人斬首示眾。

    (高仙芝形象)

    哥舒翰自然是知道也清楚這些事情,我想在他應徵出戰的時候,肯定就已經做好吃了敗仗以死殉國的準備。

    至於他為什麼投降安祿山,其實根據當時情況,投降安祿山有一絲希望安祿山會重用他,這樣也能免於一死,可是他了解安祿山,肯定會殺死自己。

    但是與其回到朝廷受萬人嘲笑最後處死,還不如直接戰死沙場,讓敵方處決來得痛快,至少酣暢漓淋!

    結語

    要不是無路可走,誰又會選擇死亡這種最壞的結局呢?只有當一個人已經心無掛礙、失望透頂的時候,才會選擇一死,我想哥舒翰當時的心情大概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希望在《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中加入哪些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