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應該如何理解?
30
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是“不戰而勝”的王者之道。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是說,正因為不爭,因此得以深自砥礪,深根固本,躬行正道,終成大功,機遇來臨之時,已然不可戰勝,故而無人可以與之匹敵。一方面,因為不爭,故無災咎,“夫唯不爭,故無憂”;另一方面,雖然不爭,功德猶在,“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於兵法,此為“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故而,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進而“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此為“天長地久”的自然之道,亦為“不戰而勝”的王者之道。於例,上古帝舜,中古郭子儀,當今任正非。

    耕者讓其畔,澤者讓其居,器者不苦窳;盛德也,非爭也。

    【版本】

    本句,帛書本作“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夫唯不爭,故天下莫可與之爭”。帛書本以外,其餘各本均增加了“天下”二字,增強了語氣,但有畫蛇添足之感。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本文從帛書本,即“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釋義】

    “夫唯”:正因為。因果句式,用來強調前提的充分性,有“僅此前提就足以匯出彼結果之意”,如“夫唯大雅,卓爾不群。”夫,發語詞,用於句首,無實義,如《論語》:“夫仁者。”唯,本義為“”發語詞,無實義,亦隱含有隻有、因為之義。本義是答應聲,假借指單單、只有,義同“惟”,兼有表原因,指以、因為(because)。《玉篇》:“唯,獨也。”《集韻》:“專辭。”《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易經·乾卦》:“其唯聖人乎。”《詩經·小雅》:“唯酒食是議。”《呂氏春秋·慎行論》:“唯巨石巋然。”(2)以,因為。《國語·晉語》:“唯無德也。”《左傳》:“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3)用於句首,無實義。《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

    “不”:表否定。《荀子》:“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韓非子·喻老》:“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戰國策·趙策》:“老婦不聞也。”“爭”:爭奪。字形像兩隻手在爭奪者牛角之類的東西,本義是爭奪、奪取。《一切經音義》引《說文》:“爭,彼此競引物也。”《莊子·齊物論》:“有競有爭。注:對辯曰爭。”《墨子·公輸》:“爭所有餘。”《詩經》:“時靡有爭,王心載寧。”《國語·越語》:“爭者,事之末也。”故:因而,因此。莫:沒有人。可:可以,有能力。與:和。之:不爭之人,如聖人、君主。

    【簡評】

    所謂“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是說,正因為不爭,故得深自砥礪,深根固本,躬行正道,終成大功,機遇來臨之時,已然不可戰勝,因而無人可以與之匹敵。因為不爭,所以無需應對無謂的紛亂;因為不爭,所以無須擔心對手的掣肘;因為受國之垢,所以內心日益強大;因為受國不祥,所以華人愈發擁戴。一方面,因為不爭,故無災咎,“夫唯不爭,故無憂”;另一方面,雖然不爭,功德猶在,“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因此,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進而“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此為“天長地久”的自然之道,亦為“行勝於言”的王者之道。於例,上古時期,可舉帝舜;中古時期,可舉郭子儀;當今,可舉任正非。

    不爭故無尤,不爭功弗去;功德蓋無匹,令公誰侔比。

    上古可舉帝舜。雖然不爭,功德猶在,“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帝舜有大孝,“年二十以孝聞”,三十歲“四嶽鹹薦虞舜”。《史記·五帝本紀》有云:

    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之德智,於此可見一斑,以此天下歸心,因此“堯老,使舜攝行天子政,巡狩”。堯去世後,“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因此,舜得帝位,是功德使然,非爭之故。

    中古可舉郭子儀。因為不爭,故無災咎,“夫唯不爭,故無憂。”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剿滅僕固懷恩,威服回紇,捍禦吐蕃,虎狼懾服,群兇束手,窮奢極欲,毀訾不行,壽逾孔孟,家族顯耀,可謂古今一人,令人歎為觀止,以至於唐史臣裴垍贊曰:“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知貶。”為何如此?是因為郭子儀有大功,而從不驕矜:敵軍數倍,身退回紇;兵權被奪,從無怨言;祖墳被挖,反而自責;被封太尉,反覆辭謝。郭子儀作為大唐中興之臣,可謂有功;窮奢極欲,為免皇帝猜忌;與晚節不保的李光弼相比,“完名高節,爛然獨著,福祿永終”,“其子孫多以功名顯”,可謂盛德,可謂大智,於人臣為極致。其得善終,以其不矜;如若驕矜,則另一李光弼也。郭子儀力挽狂瀾,大唐中興,功高無比,卻也窮奢極欲,以為自汙之道,從始至終,從未有爭,“以其不爭,故無憂”,得以八十五歲高齡善終,可謂富貴福壽,人間至極!

    千錘百煉乃素王,鐵血軍魂度滄桑

    當今可舉任正非。爭是不爭,不爭是爭;深根固本,不戰而勝。華為的任正非先生,曾經是一名共和國軍人,深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因此華為的生存之道,便是一部兵法之道。更為準確地說,是要加大研發投入,佔領未來科技制高點,鑄就核心競爭力,從而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孫子兵法·形篇》有云: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華為的研發優先戰略,便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爭的不是外在的形式,不是一朝一夕的得失,而是內在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展大勢的制高點。因此,華為已在事實上成為全球電信領域的翹楚,5G乃至6G的王者,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也就無需大驚小怪了。這是企業經營發展戰略之王道,而非依靠打壓遏制對手,以謀求短期發展,只顧眼前利益的霸道。

    所以,《道德經》是自然概論,也是王道概論,這一王道,既可以指治國理政之王道,也可以指企業經營之王道;既可以指家庭經營之王道,也可以是修心立身之王道。愚以為,人生成功有三要,一是明確的目標,二是持續的努力,三是關鍵時挺住。俗話說“千咕嘟豆腐,萬咕嘟魚”,能熬住,才能成功;“宰相肚裡能撐船”,能受得了委屈,才能喂大格局。“夫唯不爭,故無憂”,而“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知行合一,行勝於言,努力做事就是了,該來的,麵包和牛奶,都會有的。“老虎抓雞,不是山中王”,有鴻鵠之志者,又何必甘於與鳥雀爭鳴呢?

  • 2 # 康康的西居筆記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意思是說,只有處事不爭,才無人能與之爭。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困難重重。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在這裡我想先探討下對事物的認知,想必每個人多少都會有所感觸。人在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對以前的觀念進行重新整理。在農村的孩子長大,小時候想必是過著青山綠水,與世無爭的生活,有著心中那份對大自然的淳樸。而隨之城市化擴張,慢慢接觸到外界的生活,發覺人生中還可以做很多事,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體驗和享受,燈紅酒綠淹染人心,心中那份淳樸漸漸消磨。此時回頭一看,卻對小時候無比嚮往,但時光卻難以回溯。其實讀書也好,為人處事也好,對待事物不能夠固定下來去認識,而是要在個人成長中不斷探究。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實爭鬥心在社會中的表現尤為嚴重。而人的爭鬥心其實往往伴隨著妒忌的存在。妒忌也是人心的一大弊端,對他人的成就、名利而眼紅,對自身卻不加以反思,致使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憤憤不平。

    《彖傳上·謙》中講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如果人對自身的不足能夠很好的認識,並且加以改進豈不是更好,那麼也許會有人提出,在競爭中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產品與產品之間因為競爭才做得更好?

    其實老子所講指直人心,人在你爭我鬥間,所產生的念頭都是私心,都是為了滿足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所想得到的名利等等。而當人拋棄私心,無私無我,先他後己,表現出來的會是另一番和諧的景象。

  • 3 # 菊仁老葉

    馬雲也說過類似的話,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其實是一個意思。

    老子說無欲則剛。

    爭的原因是慾望,有欲而為是有為。

    那什麼是無為?

    無為並不是無作為。

    而是無慾而為,不夾雜個人慾望,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我去做了,我努力了,而且我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慾望,對結果沒有任何期望。

    所有的結果我都能接受。

    這樣,就是無執故無失。

    沒有執著的渴望成功,所以你從來就不會失敗。

    你認為失敗了,是因為你對結果有期望。

    比如你種了一顆棗樹,肯定以果樹成活,開花結果為成功。

    假如棗樹沒有成活,或者沒有開花結果,那麼就是失敗了。

    但是你放掉對結果的期望,我只是種了一棵樹而已,並沒有指望它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等等任何期望,也就沒有所謂的失敗了。所以無執故無失,無為而無不為。

    同樣的道理,眾人都在爭一樣東西,你不去爭,從心裡就沒想過要爭,那何談爭搶失敗呢?

    因為不爭,對於我已獲得的東西,是既得的,別人從來就沒有機會去搶,因為在別人眼裡,我已經成功得到了。

    因為你沒有個人慾望,無慾而為,得到也不以為得,失去也不以為失。

    你從來就沒想過要去爭,別人怎麼爭的過你呢?

  • 4 # 吉誠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語出於老子《道德經》。許多人意譯為:唯有不爭的處事態度,天下才會沒有人能與之抗衡。

    夫:句首語氣詞,表示發議論。

    唯:副詞,解釋為“唯有,只有”的意思。

    這句話可稱為老子的名言,一直流傳至今,有較深的思想蘊涵。老子透過大江大海能容納百川的道理,闡明瞭若要成為聖人和王者,必須要有廣闊的胸襟,只有以民為先,處於民下,天下的人才會樂於推崇,尊為聖人和王者,以這種不爭的處事態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之抗爭。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是因為江海能處在百川之下,故能成為百川之王。聖人之所以能身居民眾之上,是因為其對民眾謙虛卑下。聖人之所以能領導民眾,是因為其把自身的私利放在民眾之後;聖人在民眾之上,民眾沒有重負;聖人在民眾之前,民眾沒有受害。

    天下民眾樂於奉獻而毫不厭倦。因為他不與人相爭奪,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跟他相爭奪。

    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哲學思想。老子所謂“不爭”,不是放棄一切,而是要以不爭反立於不敗之地。後世流佈的“難得糊塗”、“吃虧是福”等思想意識,與老子所謂“不爭之德”都不無源流關係。

    古訓說道:人生有欲,欲而不止則爭,爭則亂,先王惡與亂,故制禮儀而養人慾。後來經過歷代諸多文人的加工發揮,延伸出很多精彩的話語,如: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幹為,為無為,則天下無不治。此一理論到了宋朝由朱熹發揮到極致,即禁人慾聽天命。

    對這句話的理解,我說一點不同的意見,有人把不爭和無為看成是老子對人心性修養的兩個基本主張,但我覺得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最初的意思,這個“不爭”是對於天而言,而不是對於人而言,人只不過是要效法於天,遵循於天,服從於天。所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應為:天從來不和什麼去爭,可天底下也從來沒有什麼能與它抗衡!

  • 5 # 小馬談古今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意思是說,只有處事不爭,才無人能與之爭。

    可譯為: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才沒人與之爭。

    唯有不爭的處事態度,天下才會沒有人能與之爭。

    這句話可稱為老子的名言,一直流傳至今,有較深的思想蘊涵。老子透過海納百川的道理,闡明瞭若要成為聖人和王者,必須要有廣闊的胸襟,只有以民為先,處於民下,天下的人才會樂於推崇,尊為聖人和王者,以這種不爭的處事態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之抗爭。

    老子這句話直指人心,人在你爭我鬥間,所產生的念頭都是私心,都是為了滿足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所想得到的名利等等。而當人拋棄私心,無私無我,先他後己,表現出來的會是另一番和諧的景象。

    但是爭鬥心在社會中的表現尤為嚴重。而人的爭鬥心其實往往伴隨著妒忌的存在。妒忌也是人心的一大弊端,對他人的成就、名利而眼紅,對自身卻不加以反思,致使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憤憤不平。

    所以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困難重重。這樣的社會很難實現。但不能作為我們不做好自己,不肯捨去各種私心,慾望的藉口。

    有人說: 無慾無求?那還是人嗎?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6 # 何必強求

    《道德經》富含豐厚的辯證法思想。在現代,老子哲學和古希臘哲學一起形成了人類哲學上的兩座不可比擬的高峰,老子也因為他深奧的哲學思想而被後世尊稱為“中國哲學之父”。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無為而為,道法自然。

    無為,就是放下,而放下,並不代表會失去,而是要讓自己達到最好的自然狀態,讓自己的天賦潛能激發出來,從而,在正確的時間地點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正確的做事。 摒棄後天各種世俗的薰染和不合理的慾望,找到正確的方法和出路,順勢而為,這樣,就可以雖無為,而無不為,雖不爭,但天下莫能與之爭,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道德經》通篇都是圍繞中心思想論述的,這句話當然也不例外。“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可現實中爭鬥心的表現尤為嚴重。而人的爭鬥心其實往往伴隨著妒忌的存在。妒忌也是人心的一大弊端,什麼你踩我我踩你,誰都不服誰。 眼紅他人的成就、名利,對自身卻不加以反思,致使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憤憤不平。你看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多少人詆譭他。但這有用嗎?

    《彖傳上·謙》中講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如果人對自身的不足能夠很好的認識,並且加以改進豈不是更好。

    老子所講意在人心,人間你爭我鬥,所產生的念頭都是私心雜念,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想得到的名利等等。而當人拋棄私心,無私無我,先人後己,則表現出來的會是另一番和諧的景象。 有的人說,不可能。 是,我也承認這樣的社會很難實現。但這不能作為不做好自己,不肯捨去各種私心、慾望的藉口。

    無慾無求?那還是人嗎?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普通老百姓沒那麼高深的理解能力,爭強好勝很客觀,符合人性貪慾的本質。但作為掌握了先進理念、熟讀道德文章的達官顯貴,若在放不下,那不真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高尚” 痞子了。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7 # 歡笑時空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也就是說白了一個道理:萬事皆要順其自然、順應天道。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命不凡,尤其一些小有成就的人兒,總覺得自己可以對待事可以在自己非凡的意志下做出一套天衣無縫,十全十美的方案、對策。即對於一些事情,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覺得肯定能夠達到目標,件件事都以為自己可以做的十全十美,的確很多事表面上似乎取的時候了一定的效果,這樣可能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這種成果卻不知不覺的把自己人們帶進了極左或極右的田地。因為過分的添加了個人意志卻不知敬畏天道,順應自然。這種違背客觀規律的處事方式無疑埋下巨大的隱患,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凡事都應該遵從自然規律,順應天道,處事不應過分的添加個人意志於其中,相反人的意志只能微之又微,甚至達到忽略不計的程度,更不能臨駕於天道之上。這其實就是“不爭”。不爭即為順應自然,合乎天地之規律,這樣即使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 8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此為帛書《道德經》版本,故句中沒有“天下”兩字)這句話聯絡第二十二章的整個章句,其意思是:因為只有聖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與他爭。那麼,為什麼說“只有聖人不與人爭”,這是因為聖人(即至高無上的道者)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天下萬事萬物自身固有的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本質一樣,在哲理上是客觀公正的,不需要與任何人爭,也沒必要與任何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與他爭。這揭示的是真理一元論,即在同一條件下,對同一客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能一個,而不可能有多個。這就是說在同一條件下,對同一客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聖人正確了,天下就沒人與他爭。強調的是客觀真理,即真理內容具有客觀性。正因為這樣,所以本章的中間才有“……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之說。

    嚴正宣告:

  • 9 # 水近道非道

    大人,得天地之道,得道者,行於天地莫敢存私。所以不爭,不爭,則行天地大道,天下誰敢爭於天下大道?所以無能與之爭者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裡脊肉新做法,怎樣才好吃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