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少女的時間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種“勢力均衡”和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所謂“勢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平衡制約,宗教與世俗勢力的平衡制約,國家內部各階層(包括國王、教士、貴族、市民、農民等之間)的平衡制約,以及同一階層內部的分權制約等等,不讓其中一方的勢力獨大,大家互相牽制,這已成為西方文明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表現在歐洲史上的國際關係上,哪一個國家力量過大,哪一個國家表現出過強的慾望,就會受到群起而攻之。在歐洲史上,多次發生過國家集團之間的大混戰,從17世紀的德意志30年戰爭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止,參戰國家在五個以上,甚至十多個、幾十個的大型國家集團大混戰至少有六七次,在這些戰爭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兩個國家集團的力量總是差不多相等,換句話說,如果出現一方明顯壓倒另一方的情況時,通常就會有其他國家加入到較弱的一方。還有一些戰爭,本身就是為了制約某個力量過強的國家,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拿破崙與反法同盟的戰爭、克里木戰爭等。而一旦戰爭分出勝負之後,戰勝國集團中某個有可能撈取最大利益的國家,又會遭到戰勝國集團其它國家的聯合抵制,這也決定了每一次大型國際戰爭之後的和平會議,都是錯綜複雜的。歐洲的小國向來有極強的生命力,這與西方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在一次次戰爭過後,先後有一些夾縫中的小國獲得公認的中立地位。

    從17世紀的荷蘭、瑞士,到二戰後的芬蘭、奧地利等。所謂公認的“中立”,就是說如果有大國膽敢入侵它們的話,這個大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之所以加入到協約國集團作戰,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德國公然入侵中立小國比利時,這直接造就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結局。在歐洲,有些袖珍國家,如盧森堡、列支敦斯登、摩納哥、安道爾等,這些微小的國家歷經幾百年仍然在頑強地生存著,這種情況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難以見到的。相比之下,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就缺乏這種平衡制約的思想,通常是一個國家成為霸主,馬上就會有一班尾巴國追隨。春秋戰國時代國際間的平衡只會是幾個霸主之間力量的平衡,這與歐洲扶助弱國打擊強國的平衡是不同的。歐洲獨特的地理特點,西北部是一個島國——英國,東部是深不可測的東歐大平原,由一隻雄壯的北極熊——俄國佔據著這個地帶。正是這兩個國家的存在,造成了歐洲不能夠統一。英國是歐洲大陸“勢力均衡”的最積極維護者,長期扮演著鋤強扶弱的光榮角色,誰力量過大就打擊誰。而俄國有著遼闊的大後方,敗了可以不斷後退,可以花費比對手多出數倍的代價來打一場消耗戰。在歐洲歷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經扮演過爭霸者的角色,但他們偏於一隅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更多的作為。曾經強大的奧地利帝國雖然地處歐洲的心臟地帶,但他只是一個內部分崩離析的雜和體,經過打擊終於土崩瓦解了。在歐洲大陸的中心真正有稱霸實力的國家只有法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的確也產生過有志於統一歐洲的野心家——拿破崙和希特勒,他們也的確曾經打遍歐洲無敵手。但這兩個霸王的共同特點是,首先是海上英國的存在使他們無可奈何,然後當他們對俄國(蘇聯)發動最沉重一擊的時候,他們自己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既然英國和俄國的存在使其他國家不可能統一歐洲,那麼這兩個國家本身呢?英國的島國身份決定了它的島國文化特徵,儘管它的海軍勢力曾長期雄霸於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陸軍勢力在19世紀之前一直只是歐洲二流水平。那麼俄國呢?說實話,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美洲新大陸的存在,讓歐洲歷史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下去的話,那俄國是最有可能統一歐洲的國家。俄國與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非常相似,都是從落後的“蠻夷之地”崛起,都透過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強國之路,都有著廣闊的大後方,都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但軍事超前發展等,更為關鍵的一點,俄國不受歐洲文化中固有的“勢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遠填不了的領土慾望。實際上,彼得一世和葉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訂過雄心勃勃的吞併全歐的計劃,只是因為時間所限,還來不及實施。二戰過後,如果不是因為來自新大陸的美國的制約,從蘇聯產生出一個“秦始皇”來已經為期不遠了。讀世界歷史,覺得最過癮的有兩段,一是中國春秋戰國史,一是歐洲近代史(從15世紀到20世紀上半段),一樣是強國林立,局勢紛紛擾擾,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外交、戰爭;一樣是名君、名臣不斷湧現,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樣是新思潮、新技術不斷湧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裡順便說明一下,我不贊同中國歷史教科書將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歐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的說法,認為歐洲近代史應該從1500前後算起)。我認為這兩段歷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國的面積與整個歐洲大致相等。中華文明的發展水平在三代時要落後於古埃及、古巴比侖、古希臘,與古印度差不多,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五的位置,但經過春秋戰國的大發展,躍上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同樣,歐洲中世紀的愚昧、落後也是人所共知的,但經過近代五百餘年大發展之後,成了整個世界文明的征服者。但這兩段歷史也有不同之處,除了歐洲近代史由於站在更高的歷史高度之上,因而成就也更加顯著之外,春秋戰國時代經過幾百年的強弱分化,最後演化出一個超強個體—-秦國,來統一六合四海;而歐洲近代史同樣經過幾百年的演化,卻一直維持著某種程度的平衡,始終沒有超強個體的出現。其原因何在呢?我認為,不是因為阿爾卑斯山的雄峻,也不是因為萊茵河、多瑙河的壯闊,而是因為歐洲固有的“勢力均衡”的思想和歐洲獨特的地理特點。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種“勢力均衡”和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所謂“勢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平衡制約,宗教與世俗勢力的平衡制約,國家內部各階層(包括國王、教士、貴族、市民、農民等之間)的平衡制約,以及同一階層內部的分權制約等等,不讓其中一方的勢力獨大,大家互相牽制,這已成為西方文明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表現在歐洲史上的國際關係上,哪一個國家力量過大,哪一個國家表現出過強的慾望,就會受到群起而攻之。在歐洲史上,多次發生過國家集團之間的大混戰,從17世紀的德意志30年戰爭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止,參戰國家在五個以上,甚至十多個、幾十個的大型國家集團大混戰至少有六七次,在這些戰爭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兩個國家集團的力量總是差不多相等,換句話說,如果出現一方明顯壓倒另一方的情況時,通常就會有其他國家加入到較弱的一方。還有一些戰爭,本身就是為了制約某個力量過強的國家,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拿破崙與反法同盟的戰爭、克里木戰爭等。而一旦戰爭分出勝負之後,戰勝國集團中某個有可能撈取最大利益的國家,又會遭到戰勝國集團其它國家的聯合抵制,這也決定了每一次大型國際戰爭之後的和平會議,都是錯綜複雜的。歐洲的小國向來有極強的生命力,這與西方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在一次次戰爭過後,先後有一些夾縫中的小國獲得公認的中立地位,從17世紀的荷蘭、瑞士,到二戰後的芬蘭、奧地利等。所謂公認的“中立”,就是說如果有大國膽敢入侵它們的話,這個大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之所以加入到協約國集團作戰,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德國公然入侵中立小國比利時,這直接造就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結局。 在歐洲,有些袖珍國家,如盧森堡、列支敦斯登、摩納哥、安道爾等,這些微小的國家歷經幾百年仍然在頑強地生存著,這種情況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難以見到的。相比之下,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就缺乏這種平衡制約的思想,通常是一個國家成為霸主,馬上就會有一班尾巴國追隨。春秋戰國時代國際間的平衡只會是幾個霸主之間力量的平衡,這與歐洲扶助弱國打擊強國的平衡是不同的。歐洲獨特的地理特點,西北部是一個島國——英國,東部是深不可測的東歐大平原,由一隻雄壯的北極熊——俄國佔據著這個地帶。正是這兩個國家的存在,造成了歐洲不能夠統一。英國是歐洲大陸“勢力均衡”的最積極維護者,長期扮演著鋤強扶弱的光榮角色,誰力量過大就打擊誰。而俄國有著遼闊的大後方,敗了可以不斷後退,可以花費比對手多出數倍的代價來打一場消耗戰。在歐洲歷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經扮演過爭霸者的角色,但他們偏於一隅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更多的作為。曾經強大的奧地利帝國雖然地處歐洲的心臟地帶,但他只是一個內部分崩離析的雜和體,經過打擊終於土崩瓦解了。在歐洲大陸的中心真正有稱霸實力的國家只有法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的確也產生過有志於統一歐洲的野心家——拿破崙和希特勒,他們也的確曾經打遍歐洲無敵手。但這兩個霸王的共同特點是,首先是海上英國的存在使他們無可奈何,然後當他們對俄國(蘇聯)發動最沉重一擊的時候,他們自己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既然英國和俄國的存在使其他國家不可能統一歐洲,那麼這兩個國家本身呢?英國的島國身份決定了它的島國文化特徵,儘管它的海軍勢力曾長期雄霸於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陸軍勢力在19世紀之前一直只是歐洲二流水平。那麼俄國呢?說實話,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美洲新大陸的存在,讓歐洲歷史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下去的話,那俄國是最有可能統一歐洲的國家。俄國與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非常相似,都是從落後的“蠻夷之地”崛起,都透過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強國之路,都有著廣闊的大後方,都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但軍事超前發展等,更為關鍵的一點,俄國不受歐洲文化中固有的“勢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遠填不了的領土慾望。實際上,彼得一世和葉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訂過雄心勃勃的吞併全歐的計劃,只是因為時間所限,還來不及實施。二戰過後,如果不是因為來自新大陸的美國的制約,從蘇聯產生出一個“秦始皇”來已經為期不遠了。 還有兩點,我認為也和歐洲不能統一成一個國家有很大關係: 一是新大陸的存在,將歐洲各國君主的一部分野心和慾望引導到新大陸去冒險了,從而減輕了歐洲國家自身的碰撞。 另一點,自從1789法國大革命以後,歐洲各國民眾的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到1848革命以後,歐洲各國先後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權力轉移到議會手裡,民眾的意向對國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民眾不像君主那樣具有不斷征服和擴張的野心,他們更關心的是國內的建設。中國歷史,是一個從分裂到統一,到統一程度不斷增強、範圍不斷擴大,中央集權不斷加深的幾乎“單向發展”的歷史(中間雖有反覆,但總的趨勢不變)。而與中國面積大致相同的歐洲的歷史,則是統一與分離兩種趨勢此消彼長,時而統一的趨勢佔上風,國家數量減少,時而分離的趨勢佔上風,國家數量增加,兩種趨勢長期共存,誰也吞滅不了誰。這是中國歷史與歐洲歷史的顯著不同之處。唯物主義哲學的“矛盾的兩個方面”、中國“合久必離、離久必合”的樸素觀念在歐洲歷史的演變上能找到更多的佐證。當然,二戰後歐盟的出現和不斷髮展,使和平統一歐洲成為可能。也許,好多年後,當“歐洲聯邦”將出現在世人面前,那時侯,歐洲人民的集體意志,就成了統一全歐的“秦始皇”了。多國林立的中世紀歐洲,容易產生混戰(即使有教皇的存在也避免不了爭權奪利),各個君主國為了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和獲得儘可能多的財富,鼓勵在國內發展工商業,估計進行海外貿易,所以歐洲商品經濟發展迅速,並最終發展成了近代資本主義。在封建的中華帝國,已經形成了一種超穩定的社會狀態,財富已經透過賦稅制度、土地制度掌握在皇帝、貴族、民間出身的官僚集團、鄉村士紳手中,大家不必透過戰爭來改變財富(這裡主要是指土地)的分配結構(即使是農民戰爭或者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改朝換代只不過是這種財富分配方式的複製),社會逐漸失去了活力而固守於土地所帶來的財富分配,這樣就強化了封建小農經濟,使得中華帝國直到1840年開關後仍然是一個封建帝國。

  • 2 # 歷史硝煙

    地形上多山地、丘陵、島嶼,這直接導致在歐洲出現了大量不同文化的民族,而這些民族又組建了各自的國家,大多是以城邦的形式出現。

    也由於歐洲地理上的開放性、破碎性,所以難以統一,才會形成諸如此多的國家。歐洲本身就是一個大半島,又可分成許多小半島,各地區很容易從海上獲得聯絡。一個國家和地區容易處於多個國家的勢力角逐中,發生矛盾,並締結同盟。一個弱勢國可獲得包括遠方來的支援因而有聯合合縱,同盟對立並變化的快。另外歐洲的封建化,也決定了強大統一的勢力不大,而半島地形的破碎也有利於封建自立各個小王國。

  • 3 # 櫻桃番茄GO

    聖馬利諾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南部,義大利半島東部,整個國家被義大利包圍,是一個典型的國中國。

    聖馬利諾小國面積僅有60.75平方公里,人口還不足三萬,一天就可以遊覽完整個國家,這個國家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但卻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經濟實力遠遠超過中國的首都北京。

    這麼一個特殊而富裕的國度,這裡的人民應該都很喜歡旅遊吧,畢竟他們步行分分鐘就可以出國來到義大利。

    聖馬利諾市依山而建,古堡、教堂、房屋高低錯落,掩映在濃綠的樹林之中。聖馬利諾雖然很小,但是旅遊業也是很發達的,今天晨小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這個異域小國的美吧~

    切斯塔要塞&瓜伊塔要塞

    切斯塔要塞與瓜伊塔要塞是蒂塔諾山高處的兩個堡壘,塔內有兵器歷史博物館。

    這兩個堡壘地勢險要,可以俯瞰整個市鎮,若天氣晴朗能見度好時,向東眺望可以直接看見義大利裡米尼海灘。

    市政府大樓和自由雕像

    市政府大樓是聖馬利諾最著名也是最中心的建築,面前的自由廣場上的自由女神雕像,象徵著這個古老小國對自由的嚮往與憧憬。

    聖馬利諾大教堂

    聖馬利諾大教堂是安放聖馬利諾市創始者聖徒馬力諾遺骸的教堂,它位於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市貝盧齊街附近,這裡寂靜偏僻,環境幽雅。

    公共宮殿

    公共宮殿是聖馬利諾中心蒂塔諾山上最重要的公共建築,在內部可以俯瞰到自由廣場。

    這個袖珍小國竟然可以容納這麼多有魅力的建築,真是大開眼界了。

    這與歐洲的地理環境有關,與歐洲的歷史推進文化繁衍有關。

  • 4 # 日暈三更雨

    歐洲國家並沒有中國那樣的大一統觀念,相反,歐洲國家就有點兒類似春秋戰國時候那樣的相互制衡。

    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勢力均衡”和“弱者本位的思想”。

    所謂“勢力均衡”,即宗教與宗教之間、宗教與世俗勢力之間的平衡,國家內部各階層的平衡,它們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會讓其中一方勢力獨大,它們相互牽制,成為西方文化不同於中國文化的顯著特徵之一。因此,只要有一國強大,它們就會群起而攻之。

    在歐洲歷史上,除了各國之間的爭霸戰爭,還有許多“集團”式的戰爭。

    從17世紀開始,德意志30年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種參戰國在5個以上的大混戰有六七次,這些戰爭都有一個共通特點,兩方集團勢力要相當,當雙方實力發生傾斜時,會有國家加入到弱的一方,以此來保持平衡

    對強國的抵制

    歐洲國家會聯合起來制止一個強大的國家,如西班牙繼承者戰爭,反法同盟等,關係錯綜複雜。

    歐洲的小國向來有極強的生命力,這與西方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在一次次戰爭過後,先後有一些夾縫中的小國獲得公認的中立地位,從17世紀的荷蘭、瑞士,到二戰後的芬蘭、奧地利等。所謂公認的“中立”,就是說如果有大國膽敢入侵它們的話,這個大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之所以加入到協約國集團作戰,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德國公然入侵中立小國比利時,這直接造就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結局。

  • 5 # 聽瀑軒

    這可以和地理、文化、宗教是分不開的,比如說梵蒂岡,是一個非常小的袖珍國,而且還是國中之國,但因為是天主教羅馬教廷所在地,所以他的地位是不可挑戰的,其次是地緣政治,它能起到大國間的緩衝作用

  • 6 # 大楊先生日常

    第一,歐洲民族。

    歐洲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民族成分很多,有德意志人,日耳曼人,法蘭西人等很多強悍民族。而且很多民族內部繼續分成更小的民族,如斯拉夫人,分成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還有烏克蘭人等。歐洲的民族雖不多,但越分越小,民族分支多,導致想獨立的民族增加。

    第二,個人價值。

    在歐洲地區自古強調個人的價值,主張自由,因此,在西方的歷史上總是各種的英雄。在這種思想下,過分強調了地方,城市,個人的權力,因此,出現對中央不太滿意的地方,都時刻準備著獨立,這也就是歐洲為什麼那麼多地方鬧獨立和那麼多袖珍國的原因。

    第三,文化的向心力。

    在歐洲的歷史上從來無法形成統一的文化思想,每個民族的向心力都不大,都有自己的那一套。所以沒有哪個民族能夠同化統一對方。

  • 7 # LEON0095

    中西方歷史的轉折點出在阿拉伯帝國的興起。阿拉伯帝國佔據了過去羅馬帝國南部的中東,埃及,北非,伊比利亞等地區。原來的羅馬帝國領土上出現了3種不同的宗教文化——拜占庭,天主教,蘭斯伊,這種對立持續到了現在。。。英法德相信基督新教,意西相信天主教,東歐相信東正教,中東,北非相信蘭斯伊,統一成1個國家才怪。。。

    中國同時期是隋唐,漢人再次掌權,阿拉伯帝國雖然也向東方擴張,但在中亞打敗大唐聯軍為止沒有繼續東進。吐蕃、突厥也屢次進攻隋唐,但最終都被漢人各種謀略擺平了。

    之後的1000年更為錯綜複雜,中國也被少數民族佔領了好幾回,但無主流信仰的漢族與外族沒有那麼多的宗教情結,能夠和睦相處。而西方天主教狂熱的十字軍東征,異教審判,在內部都發生了分裂。歐洲繼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再度分為2派,新教與天主教,於是歐洲在2的平方分裂後,國家越變越多,特別是神聖羅馬帝國與義大利,上百個小國。

    宗教信仰對歐洲人的根深蒂固影響遠大於自由與民族的價值,所以美國這種主流信仰單一的國家反而能借自由的口號統一在一起。

    例如德國喊出上帝已死的尼采被當作狂人,而同期中國也沒見誰因為不知道上帝而變成瘋子,宗教是奇怪而可怕的東西,不信仰上帝使人變得瘋狂,就像現在外華人看上去比華人不正常得多,就是因為什麼無聊的是否存在上帝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告訴我055大驅和075兩棲攻擊艦哪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