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禾田

    《伯德小姐》這部片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伯德小姐與她的個朋友關係的一個線索,尤其是和同期的《奇蹟男孩》中的姐姐的朋友是有很相似的一個發展路徑。

    青春軌跡裡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就是朋友關係,很多時候,朋友能不能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青春時期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很多人一輩子最好的朋友都是青春期時候發展出來的,比如高中時期大學時期,這兩個時期的朋友,如果是,志向相投,很容易成為很鐵的一個關係。那時候大家一起從青澀到成熟,從無知到慢慢有知。

    在《伯德小姐》裡面,我們看到伯德小姐,因為想要追求個性,然後慢慢疏遠了原來的胖妞朋友,選擇了比較有個性、很酷的、早就有性經驗的那個朋友。

    (欺騙了伯德小姐第一次的玩樂隊的酷男孩)

    但事實上,卻並沒有融入的那群朋友裡面,到最後再去舞會的路上,她終於認清自己內心真正的友情歸宿,決意做回重新做回自己。於是就回頭找到前段時間被自己冷落的那個胖妞朋友,兩個很快冰釋前嫌,然後兩個人在舞會上,玩得徹底的釋放自我,沉溺於二人世界,而不管旁邊都是成雙成對地秀狗糧,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兩個疏遠後的爭吵)

    胖妞好友

    這讓我們想起當年的那些中學同學,一起在艱難迷茫的日子一起走過來,一起討論女同學、一起幹壞事兒、一起逃課、作弊⋯⋯,這種友情到現在都是一輩子最寶貴的記憶。大家十多年,散居全國各地,見面很少,但每年回老家見面,依然是歡樂如故,無話不談。所謂的青春,這才是真正的內涵。

    而這部片中主要敘述的母女關係的從緊張到和解,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這個張力。因為這種片子我們也看過很多,事實上不是說從高中生到大學,在某個時刻就能夠達成和解。這樣的和解往往需要十幾二十年以後,要工作以後成家立業了,才能慢慢體會到父母的艱辛(父子、母女),然後慢慢甚至會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父母的陰影,或者說擺脫不了他們的影響,成為另外的一個翻版的他們,他們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地深入到我們的生命力。

  • 2 # 張義謹

    青春期的各種彆扭和擰巴

    第一點,來自於地域上,這一點,主要針對絕大多和我一樣,來自小地方的人,北京上海這些生在大都市,得天獨厚的小孩,怕是很難體會到那種,首都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嚮往。而且,就算是北上廣深的孩子,同樣會野心達到,覺得自己成長的地方承擔不了自己的野心,總想去遠方多看看多走走。就像電影中的鳥小姐,為了離開家鄉去紐約,懟天懟地懟家長簡直要和整個世界鬧翻了。

    第二點,是朋友,雖然我們在二三十歲的時候,總是叫囂著上學時的友誼才是真的友誼。其實那時候,我們也並沒有那麼單純,也總是幻想著跟校草校花做朋友,因為那樣會讓自己覺得有面子,就像電影中的鳥小姐,會嫌棄自己橫向發展的朋友,而轉而去跟最受歡迎的女生做朋友。

    第三點,初戀,很多人多年之後回憶起來,初戀各種青草水果味,其實當時有新鮮有荷爾蒙,其實也是有很多糟糕和遺憾的。

    第四點,跟母親,這個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吧,也不知道哪裡來的憤怒,杯碗相碰都是想爆炸的憤怒,跟父母說翻臉就翻臉,意見永遠都不能統一,但是離開後,最想的還是父母,在遠離家鄉的大學宿舍裡,蒙著被子偷偷抹淚的經歷,分分鐘擊中。

    總之,不管是甜蜜還是苦澀,叛逆還是激情,是回憶還是永不提起,青春期永遠都是明明是自己特有的經歷,卻又總是能夠找到共鳴。

  • 3 # 旅行廚男

    這部電影看得又哭又笑,我超喜歡。

    看之前我就知道,這肯定是我最喜歡的那類電影。我沒猜錯。這是很生活化的電影,笑點渾然天成,帶著點小狡黠。對白很多,看似沒有重點,卻塑造出了人物特點和相互關係。在不經意的細節中,散落著一些可愛的金句。

    它讓我想起格蕾塔自己演的《二十世紀女人》,讓我想起林克萊特的《各有少年時》,也有一點點像去年海莉演的《成長邊緣》。這部電影集合了Saoirse Ronan, Lucas Hedges, Timothee Chalamet,新生代裡最強的幾乎聚齊了,選角眼光超神了。每個人都很好,但最耀眼還是羅南,看著她,你不會聯想起她任何其他角色,她就這樣變成了Lady Bird本人,百分之百。

    我也喜歡電影對顏色的運用。粉色是Lady Bird的代表了,生動活潑、率性扎眼又有點小可愛;藍色是她的對手們,酷、神秘、傷害和打擊,溫柔。在這兩個冷暖色調的碰撞之中,偶爾會出現一抹溫暖的明黃色,那是她命中應得的愛與柔軟,是摯友的睡衣,是媽媽的信。

    這是一部看完心靈能得到寧靜的電影,羅南姑娘無論怎麼演都是討喜,甜茶的臭屁小鬼完全是我十來歲時喜歡的壞男孩型別。

    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青春的青春片:母女之間的矛盾總有父親調解;為了和看上去招人喜歡的女孩套近乎拋棄以前的好友最終也會發現其實三觀不合與舊友重歸於好;青春期躁動遇上的男孩永遠不會是好男孩;全篇的不懂事也會在最後幾分鐘成長。唯一好玩的幾個點:開啟車門就跳,廁所裡撞見的一吻,十八歲生日拿著身份證去便利店買香菸和色情雜誌。

    看完影評才發現,電影最重要的一句話——“如果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我自己了呢”好像被我神奇的忽略了。想想或許真的是這樣,小時候覺得自己長大會成為厲害得不得了的人,會埋怨父母、環境以及所有阻礙自己往更大地方前進的東西。然後慢慢明白,做個最普通的人就已經很辛苦了。

    喜歡羅南的髮型和藍色的眼睛。影評高度有水分,除此之外是值得一看的片;同樣講“成長”題材的電影我更推薦《壁花少年》。

    總之,推薦大家去電影院觀看一下!

  • 4 # 左電視右電影

    《伯德小姐》最讓人有回憶跟共鳴的地方,對我個人而言,影片中所講述到的親情,會是比較多的。

    我之前看過某些網友的評價,其中有些跟親情相關的內容,讓我覺得他們並沒有很真實的生活情感,甚至可以說,我跟他們之間,有著一道非常寬廣的鴻溝,彼此都無法去靠近去觸控。不得不說,這是功利型社會中的一種尷尬境況,有些人身處其中,感覺到相當地無奈,比如我。

    《伯德小姐》的女主角因為年紀還太小,所以並沒有權利或者說能力,去選擇自己要在哪個地方居住生活,這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針對這樣子的劇情,放到我的身上,剛好是反過來的,我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老家就讀,父母工作上面也沒有什麼調動,尤其是父親,他為了這個家,確實在升遷上面犧牲頗多,原本他是可以去外省工作的,為了家他選擇留在原地。這一點我到現在還是心存感恩的,每次跟父母聊天的時候,談及此處,所講出來的話還是不變,父親總是一副淡然的的模樣,他認為,有孩子的地方,才象個家。

    我慶幸自己沒有遭遇到象《伯德小姐》的女主角那種境況,我的高中生活,因為考到離家有些遠的市裡,母親本來是打算讓我自己一個人去讀書生活的,父親認為自己需要女兒在身旁,所以第一家搬家發生在了那個時候,父親的工作還是沒有調動,他每天就是開車兩頭跑。象克里斯汀這種情況的人,確實是相對較多的,小的時候因為父母的關係,不得不面對換環境、改變學習生活環境,我們生活當中是有些人正經歷這些,不過,對於我來講,父母的遷就,或者說父母的疼愛,確實給予我較為完整的家庭和諧氛圍。

    寫在這個問題的最後

    我以後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親情的呵斥上面,肯定也會象父母這樣子,而不是讓孩子遭遇克里斯汀這種無奈、無力或者說無助。

  • 5 # 吾評吾劇

    影片《伯德小姐》細膩地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那是一段美好單純、叛逆乖張、充滿濃烈情緒的時光,對未來、對自我、對家人、對朋友、對故鄉,都多了一份審視、糾結和決擇。

    因為,青春的主題,就是逃離和迴歸。

    女主角“伯德小姐”是一名高中生,她想逃離她在加州沙加緬都的一切:“克里斯汀”的本名、“鐵軌錯誤的那邊”經濟拮据的家庭、總是數落自己的母親、平淡無趣的教會學校、還有熟悉得知道每條街每個拐角的城市……

    她嚮往著如自畫像“人頭鳥身”那般,思想自由、行動自由地飛到紐約讀大學,到外面未知的世界去闖蕩。

    而母親瑪麗恩,因丈夫失業又患抑鬱症,承受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只能負擔得起女兒在本地的大學費用,更因為中年得女,愛女心切,不想孩子離開自己。

    克里斯汀知道母親雖然嚴厲,卻深愛著自己,對此她從不懷疑。然而在生活中,因選擇學校、雞蛋沒煎熟、晚回家、睡前要疊好衣服等瑣事,克里斯汀經常和母親針鋒相對,她甚至在爭執中跳過車、大嚷過會掙錢“清算”母女情份……

    印象最深的是,在試衣間外面,女兒和母親有一段對話:

    “你愛我,但你喜歡我嗎?”“我只希望你成為最好的你。”“如果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克里斯汀十八歲生日的那天,她憑身份證買到了煙和色情雜誌,作為自己的“成人禮”。但成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她迫切需要的是來自母親的肯定。而母親一貫以自己的方式毫無保留地愛女兒,卻難以開口對女兒說“無論怎樣,我都會愛你。”

    當克里斯汀終於來到了夢想中的紐約,她從母親的信中、教堂唱詩班的歌聲中、開車穿梭於故鄉街道的回憶中,終於明白,自己對母親濃厚的愛和對家鄉無盡的牽掛。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每個人都能從影片《伯德小姐》中,看到自己和母親的影子。

    對母親,我們依戀、敏感、在乎、索取、爭執、感悟、反哺……種種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就是我們和母親真實的寫照。

  • 6 # 影評寶寶

    伯德小姐:我們會如此感動,只因為我們曾都是Ladybir

    《伯德小姐》在爛蕃茄網站得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分數,又囊括了美國多項大獎以及分別被《時代》雜誌及美國國家評論協會選為年度十大佳片,好評之勢可謂如排山倒海。在沒進場觀賞本片前,看到大陸那邊還一度傳出片名將被譯為《不得鳥》的訊息,心裡還在想「若是此事為真,那是在翻個什麼鳥?」。沒想到看完之後,我的天呀!真的是「不得鳥(了)」啊!《伯德小姐》乍看之下平平無奇,然而成長主題貫穿全片,以最真實的刻劃來打動人心,既熟悉又溫暖,餘韻更是無窮!

    《伯德小姐》在升學、交友、戀愛、叛逆和家長互動等青少年成長過程各面向的著墨,不但一應俱全,且深廣兼具。重要的是,本片故事之所以如此渾然天成又令人動容,乃是因為編導自始至終完全沒有置入灑狗血煸情的元素,以強化女主角遭遇生活難題的張力和母女間因代溝而產生的劍弩拔張氣氛,反而敘事自然平穩,透過會讓觀眾產生熟悉感的情節代入,以及慢慢堆疊的情緒牽引,製造劇情張力及心理共鳴。

    有趣的是,《伯德小姐》將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心理言行描繪得微妙微肖,這從Christine對內對外皆自稱"Ladybird"即可看出。Lady這個單字不論是翻譯成淑女或女士,皆帶有「成熟、得體」之意,所以和bird連結一起,則強烈暗喻著「Christine自認為是成熟獨立的個體,並急欲脫離家鄉牢籠的心態」。這和一般叛逆期青少年因生理日漸成熟而產生自我獨立意識,進而使用各種手段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以免其獨立性遭他人忽略或否定的現象如出一轍。

    此外,《伯德小姐》裡青春校園的互動不但極具既視感,且針對「那一年她們所幹過的大事」的描寫更毫無刻意設計的鑿痕,反而自然到有如看到「自已年少輕狂又天真積極的過往」被再現似的。整體風格刻劃入微又輕鬆幽默,甚至母女之間的你來我往也非全然的嚴肅沉重,兩人唇槍舌劍中有藏不住令人莞爾的詼諧調性。因此,《伯德小姐》不但令人看了備感親切,加上前述幽默逗趣的「快人快語」,更讓全片呈現「輕鬆幽默中有寫實問題的深度探討,深度探討中有令人熟悉又觸動不已」的氛圍!

    主題方面,私以為《伯德小姐》是個有關「以和解方式達到成長」的故事。我不禁在想,《伯德小姐》會如此動人,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曾是Ladybird,但有天我們終將(已經)成為Christine」的原因吧。對此,本片給我的感觸有二:

    (1) 電影片頭的那句英文" Anybody who talks about California hedonism has never spent a Christmas in Sacramento "實在很有意思,精準地對應了Christine「將未來寄託於想象中的美好」的心態,雖然其出發點不能說沒有可憐之處,但先不論最後到紐約的恍然大悟,她在學時對交友和初夜的態度其實已反應出這種心態的不健康,結果也和想象差距甚遠,只不過真要到了最後才能完全體驗箇中三味,原來過往的不耐厭煩中實有令人窩心的親切和溫暖在裡頭。

    而且,這更有隱含「美好願景並非遠在天邊,而是一直都在自已甚少注意的眼前」的喻意,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只是我們常因為過於糾結某些事物,放在身旁的美好不珍惜,不體會別人的苦心,只看到對方不好的一面,所以反而去追求遠方「自已認定」的更加美好,結果非得品嚐過「理想總是很美好,但現實總是很殘酷」的事實才能覺醒。只是,女主角算很幸運,因為有機會叛逆,到最後還能真正成長的人,是很受上天照顧的人。對於這點,我是十分觸動的!

    (2) 片中成長的人除了女主角Christine之外,我認為包含她媽媽在內。如果說Christine因為對現實不滿而對未來投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那她母親可說是因為出於愛女之心而對其加諸過多的期待,這從"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那句話即可得知。而且,不管是「幻想」還是「期待」,都是「訴諸於與現狀相反的未來願景」,所以兩人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不同。結果,因為如此,那種期待形成了管教上的限制,而規矩多多,加上個性強悍又不善言辭,所以對女兒的愛心,常成為讓彼此傷心。

    其實,《伯德小姐》很多地方都很可看出她母親雖然規矩多多,然而不少細微之處卻顯現她對Christine無微不至的愛與關心,例如在購衣時問「你是不是累了?」 、最後挑選的衣服也是女兒最喜歡而不是自已鐘意的,以及Christine哭泣時給予心疼的擁抱與安慰等。如同學校那位修女教師所言,愛和關心若要硬分到底又有何分別?只有極度關心一個人才會處處於細微之處予以注意,但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會擔心,

    但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愛之深,卻不一定要責之切,適度地給予尊重與信任,將孩子當作獨立個體,支援孩子含有渴求獨立的活動嘗試。這不僅是對兒女,我想對於平常的待人處事也一樣。有句話說:「細水長流,語緩人和」,語言並不只是溝通的媒介而已,本身亦極具力量,它可以撫慰心靈的暖洋,也可以是摧枯拉朽的暴風。因此,即使對方知道你有多愛他,但不是每個人飽受你言語摧殘後還念著你的愛,沒有人會拿自已的情緒、自尊,甚至是生命,去承受有意無意的語言傷害,友情、親情和愛情都一樣。

    不過,畢竟Christine才是《伯德小姐》推動故事的主體,當她終於從受困的家鄉牢籠,化為飛向自由天際的鳥時,才有如醍醐灌頂般的領悟,當時所厭惡和所逃避的一切平庸,從這一刻時,顯得如此可貴。此外,被母親揉成一團的信件和最後那通無人接聽的電話可謂「前後呼應」,缺乏面對面的溝通,卻充滿了母女和解的「真正完成」之意,也代表兩人心境的雙雙成長。

    因此,《伯德小姐》最令人觸動的意義在於:Christine拋棄了Ladybird名號,等於放下了「過往嫌棄出身和不懂體會苦心的自已,體會了母愛關心和麵對事實」;母親接受了女兒羽翼已豐而終將離巢的事實,而感受到自已對其的深愛原應有更好的表達!幸運的是,她們的人生依然長得很,往後還有很多彌補和珍惜的機會,要不然恐將品嚐愛爾蘭作家王爾德所說的人生第二種悲劇(尤其對Christine而言)。

    總而言之,《伯德小姐》將青春成長中的不同面向做了很到位的描繪,家庭磨合的情節更是令人熟悉,Christine和母親容或有不小衝突,但終究是溫暖圓潤的。和解與成長的結局不但令人看得心裡暖暖的,而且我認為本片相當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欣賞。因為你若是青少年,有天也將為人父母;若已為人父母,或許也有類似教養問題。本片都可以提供不同社會位置的人找到對照、感觸與省思。

    原本觀看本片之前,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中,個人將《意外》與《水底情深》並列最佳,但如今本片取代後者與前者並列,成為今年看過的入圍作品的個人唯二最愛!

  • 7 # 幽夢陳酒

    在電影院看幾遍trailer,想不起這個眼熟的女主是誰演的,加上一直感興趣成長題材的電影,就拖著朋友去看了。雖然有些細節很能引起我的共鳴,但全程比較平淡的看完,反而是被我拖去的朋友在lady bird和母親對手戲上哭了,她淚點一直很低就是了

    Lady Bird不喜歡自己的名字,不喜歡自己城市,努力想擺脫Sacramento這個標籤,努力逃離這裡熟悉又無趣的地方。想fit in,結交更酷的朋友,然而朋友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最終去到扭腰後,燈紅酒綠的生活後還是會懷念遠方的家,開車路過的橋,走過的小巷。和父母爭執,努力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獨立,其實還只是幼稚的小屁孩。當lady bird拿著筆記本質問母親,“養我你們用了多少錢,我賺錢還給你們”,我彷彿看到了我自己,當然我是絕對沒有勇氣也不會對我媽做出這種事的

    想到中二時期的我,覺得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當然也沒這麼誇張,就是厭倦土生土長的城市,覺得渾身上下都是家鄉的油煙味,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霧霾。

    後來我終於離開了,越走越遠,幾乎是這麼多年一去不回,卻開始想念那座城市的陰天,晴天,雨天,突然覺得過去和父母的爭執真的幼稚的可笑。

    What made my life so lame wasn"t life itself but myself.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中心城市住房的剛性需求在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