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這是一對浪漫的美學概念,出自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代表作——《人間詞話》,王國維先生將其視作兩種藝術境界。

    

    其實,這對概念是很好理解滴,簡單地說,“有我之境”可以理解為“我”的感情充分地表露於外的境界,而“無我之境”則指“我”的感情極其平淡、含而不露、物我合一的境界。

    用王國維先生的話來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仔細想一下,是不是能夠體會到?

    舉個例子來說。何為“有我之境”?“淚眼看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就是有我之境。花為何“不語”?是因為作者“淚眼”,作者傷心,所以看到的花、“亂紅”都呈現出一副悲傷的狀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也是有我之境。看到花為何“濺淚”?是因為作者有“感”,聽到鳥叫為何會覺得“驚心”?那是因為作者“恨別”。

    

    所以說,有我之境其實就是寓情於物,因為人的情緒有波動,所以物也變得有了感情。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教過我們賞析詩詞,有一類詩詞應該這樣分析:“以寓情於物的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xxxx的思想感情”。如今想來,這類詩詞應該就是王國維先生所說的“有我之境”了。

    

    瞭解了“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也就容易理解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無我之境,為什麼說它是無我之境呢?仔細想想,你能在這句詩裡面找到一個“我”嗎?你能在這句詩裡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波動嗎?在這句詩裡,菊就是菊,山就是山,菊花和南山不會因為“我”而悲傷或愉悅,一切是那麼的平和、淡然。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也是無我之境,同樣的道理,你可以在這句民歌裡找到一個“我”的存在嗎?天就是天,草就是草,牛羊就是牛羊,當你讀到這句民歌時,心中是否會有一種開闊、高遠的感覺?這不就是草原給我們的印象嗎?

    

    這就是“無我之境”的高明之處,將風景本來的樣子還原給我們,既不寓情於景,也不物哀,既不澎湃,也不矯情。那麼,“無我之境”裡就沒有人的存在嗎?有的啊!人就在景色之中啊,人就在這個世界裡!在無我之境中,人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這個自然世界一個渺小的組成部分。所以,跟有我之境相比,無我之境似乎更加平淡,更加舒暢呢!

    

    其實,大多描寫景象的詩詞都可以區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下次再讀杜甫的詩、王維的詩、陶淵明的詩、柳永的詞、李清照的詞、辛棄疾的詞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哦,將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思考進去,似乎更能體會詩詞所營造的美妙情境呢!

    參考文獻:

    李小慧:《王國維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理論內涵與審美特徵》,《安徽文學》,2015年第10期。

  • 2 # 水寒雅芙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王國維

    什麼是“有我之境”。詩詞中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字句皆以情牽。如李清照的那首《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不知多少愁在這聲聲慢中向我們訴說著,讀者的心也沉浸在這冷冷清清、悽悽悽慘慘慼戚之中,誰堪憐?正因為愁腸百結,雁過傷心似舊時相識,往事不可追矣。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不帶作者的私人感情色彩。如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中,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誰入此深山之中,山空無人卻又人語響。詩中沒有王維的身影,可不入此景怎提筆如行雲流水,令人回味。

    也許,真因為王國維感慨古代詩人的鬼斧神工,才驚歎詩人們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神奇之處。

  • 3 # 第五宏闊

    初讀,我亦有惑。"悠然見南山"不是我看到的嗎?以我觀物不是應該歸到有我之境嗎?

    再讀,發現我忽略了有我之境中的"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中,物並未著我之色彩。所以,按照王國維的說法,應該是無我之境。

    有惑而再讀自解,不亦樂乎!

  • 4 # 亦有所思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意,常規的區分方法是檢視這一句是否有主體,也就是“我”或者“某個人”,並且所描寫的事物帶有明顯的情感,比如愛,恨,愁,怨等等。

    如果存在主體,並且事物帶有感情,那麼就是有我之境。比如

    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這個主體顯然是作者本人,而那個“血”字和“哀”字又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那麼,這一句就是有我之境。

    比如杜公《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以及其原型——李白《渡荊門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都算得上是客觀的風景描述,若論情感色彩,僅僅是山水本身的雄曠氣勢。這就是無我之意。

    同樣,杜公《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個濺淚,一個驚心,或許是擬人,總是作者賦與了花鳥以情感。那麼,按王靜安先生的話說,這就是“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因為作者的悲傷,所以在作者眼裡,花鳥也變得哀愁起來。而李白《秋浦歌》裡有一句“猿聲催白髮,長短盡成絲”,同樣也是把沒有明確情感的猿聲定位成精準的悲傷之意,而且強行地和年華老去結合起來。

    這就是有我之境。

    顯然,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可能存在質疑的結論,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最大的區別不是有沒有主體,而是所描寫的事情有沒有被作者賦與情感。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未必正確的論斷,所有純粹寫景,寫事的詩句,都可以是無我之境。比如“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應當是無我,而“白花簷外朵,青柳檻前梢”卻帶有一絲清新之意,所以可以納入有我之境。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同樣一個事物,比如梅花,那麼純粹寫景就是無我,比如“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如果帶有個人情感,就是有我,比如“零落……香如故”。

    同樣是花和鳥,杜甫心情悲傷的時候是“濺淚”和“驚心”,可是當杜甫自信的時候卻是“春來花鳥莫深愁”。高興的時候“花徑不曾緣客掃”,痛苦的時候“花近高樓近客心”,如果是寫實,還有“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若是有我無我之間,還有“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李商隱《無題》“蠟炬成灰淚始幹”顯然是有我,而“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便更傾向於無我。

    李易安《聲聲慢》“雁過也,正傷心”肯定是有我,而“梧桐更兼細雨”便是無我。

    有我無我的核心就是

    有情無情!

    以上僅為小可個人觀點,畢竟讀《人間詞話》還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不喜勿噴。

  • 5 # 詩詞那些事

    《人間詞話》第三則說: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這一則說境界分兩種: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傷春悲秋屬於前者,物我兩忘屬於後者。

    所謂“有我之境”是指作者帶有濃厚的主觀情感去描寫客觀事物, 景物都被染上了明顯的主觀色彩, 即物被“人化”了。

    而“無我之境”是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中把自己的意趣隱藏得很深, 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的主觀感。

    譬如我們認識一個蘋果,兒童看到美味,畫家看到美色,蘋果園的主人看到了財富......

    每個人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以主觀偏好看待外部世界,這便是"以我觀物";

    倘若一個人可以陶然忘機,拋下所有的主觀偏好,才有可能看到這隻蘋果的全貌或全部特性,這個蘋果映在他心中的影象如同映在清澈無波的水面上的倒影,這便是"以物觀物"。

    “ 以我觀物 ” 和 “ 以物觀物 ” 這兩個片語原出自宋人邵雍的 《 皇極經世緒言 》 : “ 以物觀物 , 性也 ; 以我觀物 , 情也 。性公而明 , 情偏而暗 。”

    邵雍這裡不是談審美問題 , 被王國維借來談審美之後恰到好處 。

    詩詞創作,往往有感而發,悲傷時看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欣喜時看到"紅杏枝頭春意鬧",

    一切原本與人類情感無關的事物都在"以我觀物"的過程中沾染上觀察者本人的情感,美學上稱之為“移情作用”。

    似乎人就是由自然景物散發出來的氣質,不需要濃墨重彩,好似一個人高興便要狂叫,悲傷便要哀號一樣。

    可以看出王國維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樸素之美,莫與之爭。

    能夠像陶淵明這樣物我兩忘、以物觀物的人從來罕見,只有當一個人徹底擺脫七情六慾的困擾,以恬淡而純粹的審美心態吟風弄月、寫詩填詞,才可以真正地超脫出來。

    佛家有三境界,第一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用佛家境界的觀點來理解,有我之境可以說是第二境界,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後的世界。

    無我之境則是超脫之後的返璞歸真,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能達到無我之境的大師很少,所以在詩詞的歷史上,寫有我之境的作品遠較寫無我之境的作品為多。

    再來說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不僅僅是對詞的理解,在任何文章中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說話,講故事,寫文章都是一種表現自己的方式,既然是表現自己,又怎麼會不著自己的色彩呢?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正是作者感情強烈的流露。

    只有痛過的心才會對狂躁的風雨格外敏感。

    那是"雨橫風狂三月暮"的季節,她在黃昏時分掩上了等他歸來的門,彷彿也將黃昏的物象盡掩在門外似的。

    這是時序的黃昏,難不成也是她與他愛情中的黃昏。明媚的春光與甜蜜的廝守從何時起淪為久遠的往事呢?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美好的春光以及一切和春光一般美好的事物竟離去得那樣決絕,只剩下"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無限的傷心與不甘無法訴與人知,便只有痴痴地訴與花知,而花兒竟也不肯在枝頭上稍稍駐留片刻以聽自己把話說完,一味地隨風亂飛,不載走半點愁緒,只載走逝水流年。

    這些文字皆是表現作者的大悲大喜之情,作者將我們平常生活的喜怒哀樂用最精準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們讀後會對作者的心情理解,會對作者的遭遇同情,甚至在某一刻我們會產生共鳴,這便是“有我之境”。

    像這樣的文字只要多加練習,在一定文字基礎之上是不難實現的,我們初中學過《香菱學詩》,香菱上學不多,熟讀了一些詩詞,在林黛玉的指導下,也學會了寫詩,其中不乏讓林黛玉驚歎的好詩,便是這個道理。

    但這些都是匠心,就像王國維所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這樣的文學,有太多的人間煙火在裡面,你會隨著他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可是即使文字再能觸動你的心,文字也是躁動的,變化的,不能給人以安靜,以及人生的祥和平靜。

    物我兩忘的境界是飽含著哲理的人生大智慧,悟透生活的人才能夠真正把握生活,享受生活,這樣的人,少了些功名利祿的憂愁,多得是清心寡慾的悠閒。

    圖片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

    [1]李小慧.王國維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理論內涵與審美特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10):55-56.

    [2]胡元坎.試辨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J].學術論壇,1990(01):93-95.

    [3]人間詞話圖解精析[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鴻恩主編, 2017-04.

    [4]人間詞話精讀 [M].湖南文藝出版社 ,蘇纓著, 2015-02.

  • 6 # NN梅泠

    續上 : (問題二)《王國維的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如何理解?》 王國維先生 在他的名著《人間詞話》中,對《境》《境界》等詞彙注入了新的詞義,成為他文學藝術評論的術語。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寫真景色,寫真感情者謂之有境。否則就是無境"。 這較易理解。他還說:"境界有大有小。 這也好理解。在讀書方面,他認為讀詞、讀詩是一樣的,"詩詞皆然" : 要經歷三種境界。他甚至還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免不了要經過三種境界″。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但他認為: 《境界》可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這頗為費解。其中《無我之境》更難理解!他在《人間詞話》中解釋之:"有我之境,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色彩。″這較好理解。不過,我覺得還可以增加內容:1)創作者立足於第一人稱 `以"我"的身份進行創作,"我"的主體情感,表達很明顯。"我"的情緒渲染較濃厚。思想感情顯露較清晰。甚至揚溢於字裡行間、直接影響讀者!例如:(南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年功名塵與上,八千里路雲和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作者"我"的情感強烈、高亢昂揚,悲憤悲壯,躍然紙上!十分明顯!) 又例如:(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作者臨江懷古,感情深沉滄桑,雄渾悲壯,"我"的感情色彩濃烈!) 2)創作者“我"的主體身份淡化,甚至刪除!"我"的情感表達隱晦,甚至空白!但"我"狀寫的埸景:恢宏壯觀!對事物的形容:超倍,濃墨重彩!我認為:凡符合此特徵的,也可視為《有我之境》。歸入《宏壯》或《壯美》之列。而不是《無我之境》的《優美》!例如:(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此詩,創作者"我”主體身份淡化、弱化,近乎完全刪去,似乎"無我"!然而,作者狀寫的埸面壯觀!對明月江天景色的形容:淋漓盡致。我認為:此類詩詞也應視為《有我之境》!) //王國維大師的《有我之境》,其相反的是: 《無我之境》。他在《人間詞話》中,是這樣解釋的 : "無我之境是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人惟以靜得之。”這就有些玄虛了!大師還選擇了兩首五言詩,並摘錄了各兩句,作為《無我之境》的示例。1,(魏晉)陶淵明《飲酒.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北魏)元好問《穎亭留別》:"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而不是以全詩(或詩的大部)作例,未免有斷章取義之嫌。因為陶淵明這首五言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等句子,一問一答,"我"的影子是明顯的。他厭倦官場,歸隱田園、淡薄名利、追求雅潔的思想在詩中流露。而元好問的這首五言詩共16行。作者"我"的露現更為明顯。這兩首五言詩歸入"無我之境",更令人費解!據悉:王大師的《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的論述,曾引起 "詩詞評論界″的質疑。至今仍爭議不休,特別是《無我之境》說。//我個人認為:《無我之境》應具備下列的特徵(至少須具備其中的一種)。(1)無我之境不是以"我"觀物。作品不是創作者以"我"(第一人稱)的筆法寫成。作者應如同"攝像機",以平實、公允、客觀的心態反映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之心"記錄”事物,反映事物。例如:(唐)駱賓王《詠鵝》: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又例:(唐)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又例:(唐)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聞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又例:(唐)王賀《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柏影斜春社散,家家掩得醉人歸。(以上例詩,作者"我" 已經淡化、弱化,甚至刪除。不沾染作者的任何感情色彩。我認為:這就是"無我之境",作品可稱《優美》) (2)創作者描述的事物、埸景,不是宏觀、壯觀的埸景。創作者棄用"濃墨重彩”的筆法。其描述的事物常是細小、柔弱的事物或單純的事物(或景物等)。例如:(唐)王維《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例如: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 見牛羊。又例如:(女詩人)《x叫楚》....隨手種下大豆和芝麻/我的土地在什麼時候都可以生根發芽/你什麼時候來都風調雨順//(此現代詩,雖出現"我",但採用"土地"擬人化。姑且也歸入:無我之境)。我認為以上數首例詩,都可視為《無我之境》的詩。屬於《優美》!//題外話:我認為:文學藝術的美 是多方面的!除了: (宏壯之美)壯美、優美,應該還有悽美、醉美、醜美、傻美、病態美...等等,正在等待著文藝理論家們去研究、去探討、去理順、去歸納,並昇華為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民為何把皇位傳給懦弱無能的李治?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