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Top10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當時的列強殖民地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歐戰”。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比利時、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亞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刺殺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羅斯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戰線等等),其中以西線最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鉅額賠款,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雖然俄羅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戰爭,德國再不用東西兩面受敵,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在1918年9月開始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初與協約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是保加利亞,在協約國於瓦爾達爾馬其頓的成功推進後,保加利亞於1918年9月29日簽訂停戰條約。奧斯曼土耳其受英國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勝勢所迫,亦於1918年10月30日簽訂停戰條約。11月首周,在意大利於維托里奧·維內託取勝及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及匈牙利分別簽訂停戰條約。

    1918年8月至11月間,協約國發動所謂“百日攻勢”,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連續的軍事失利使德國國內動盪加劇。1918年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不死心,意圖利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社會民主黨領袖菲利普·謝德曼宣佈建立共和國、宰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了維持國內穩定,宣佈廢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與普魯士國王封號,威廉二世本人則於11月10日流亡荷蘭。

    由於國內情勢混亂,德軍在11月11日與法國求和,與法國簽訂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在英國立場方面,他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原因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張不嚴懲德國。受創最重的法國則急於復仇,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處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決策者。 而賠款過重的凡爾賽合約反而為20年後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火種。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奧斯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林、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安那託利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 2 # 初酒

    第一次世界大戰約造成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

    戰爭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戰爭,儘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

    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宣言》,德、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3 # 雪中行1987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分贓不均引發的戰爭,除塞爾維亞是衛國戰爭,總體上說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戰爭雙方是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同盟國,雙方武器裝備先進,戰況殘酷慘烈戰火蔓延全球,從1914年到1918年四年戰爭共造成一千多萬人喪生,兩千多萬人受傷。

  • 4 # 谷老師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場上死亡1000萬人,受傷兩千萬人,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和痛苦。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搶佔殖民地。展開激烈的廝殺,其血腥程度前所未有。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軍國主義極端化的結果,德國的核心是普魯士,普魯士透過1864年的丹麥戰爭。一八六六年的普奧戰爭,1870年的普法戰爭,最終完成了德國的統一。統一後的德國。軍人在國家中佔有突出的優先地位,普通民眾狂熱崇拜軍人,青年人以當兵為榮,軍人以臉上有傷疤為榮,軍人下飯店只收取半價,軍人所到之處要受到民眾的禮讓。軍國主義教育使民眾要求用戰爭解決國家生存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專制主義極端化的結果。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德國皇帝是國家權力的核心,立法機構分上下兩院,上院叫聯邦議會,下院叫帝國國會。帝國國會採取平等直接無記名投票,有財政審議權,但透過的決議必須經聯邦議會批准,皇帝有權否決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的決議。這樣。立法機構對皇帝不構成權力,至於皇帝可以獨自判斷是否發動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綜合作用的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許多技術發明,如汽車飛機,現代潛艇,內燃機作動力的軍艦,坦克無線電技術等,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和軍事改革的發展,也給大國領導人發動世界大戰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力。在生產關係方面,由於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產生壟斷,既為追求利潤而強烈要求戰爭,又為戰爭提供支援。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民族主義情緒極度膨脹的產物,德國宣揚“泛日耳曼”主義,俄國宣揚“泛斯拉夫”主義,各主要大國宣傳本民族的優越性,宣揚本國利益高於一切,鼓動民眾的情緒,使人們陶醉在戰爭勝利的夢幻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英國長期推行的歐洲大陸勢力均衡政策的延續和變種。200年來。英國要努力防止歐洲大陸某一國對英國構成致命威脅,以前的荷蘭法國就是在這種政策下衰落的。1905年,面對德國的迅猛發展,英國向法國建議,兩國向德國發動一場預防性的進攻,意圖削弱德國實力。法國由於自身實力不足而拒絕了這一建議。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既給德國提供的機會,更給英國提供了機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歐洲幾百年來傳統政策合乎邏輯的結果,自1648年《威斯特伐里亞合約》簽訂以來,歐洲就形成了傳統的做法。即兩國之間如果發生爭執,先由兩國外交官進行協商,如果達不成協議,兩國在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照著這種邏輯爆發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大國領導人和民眾智慧在不理智的情況下爆發的。大國領導人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過低的估計了對手的實力,對自己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優勢和限制條件估計不足。普通百姓則盲目的相信政府的宣傳。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順理成章的演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敗,受到應有的制裁。凡爾塞合約的苛刻條款成為鼓動德意志民族報仇雪恨的理由,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5 # 閒史

    首先我來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

    具體死亡情況如下:

    一戰共有3000多萬人死傷,其中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

    同盟國士兵的傷亡: 3,382,500 奧匈帝國: 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國: 1,770,000 奧斯曼帝國: 325,000

    協約國士兵的傷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洲: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紐西蘭: 16,000 南非: 7,00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715,000 法國: 1,240,000 法國殖民地: 114,000 希臘: 5,000 義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羅馬尼亞: 336,000 俄羅斯: 1,700,000 塞爾維亞: 450,000 美國: 50,600

    另外,還有650萬平民死亡。

    對這場戰爭的評價:

    自1914年戰爭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戰爭結束。在三年多的時間裡,這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大打出手的爭霸戰,由一開始的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最後發展成為波及38個國家,15億人的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

    這場戰爭帶給人類深深的寒意,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不斷進步,工業飛速發展,在人們沉浸於其所帶來的美好生活時,這次戰爭讓他們感受到了科技工業文明發展的副作用。歐洲列強全民皆兵,舉全國之力投入這場瓜分世界,重造世界秩序的戰爭。這場戰爭幾乎打光了所有的歐洲年輕一代,損失幾千億美元。

    圖為:一戰後歐洲局勢

    這場戰爭的血腥殘酷史無前例,號稱結束一切,但是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它結束的只是人類的生命,卻沒有結束生者的惡念與貪婪。它雖然最終結束了,但卻是一場更大浩劫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沒有確立真正穩定的世界秩序,相反因為勝利者滅絕失敗者國格,肆無忌憚的分贓,但沒有徹底拔掉失敗者的獠牙,終於在1939年引來了復仇者仇恨的怒火。

    前因: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與後起之秀德日美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世界基本已經被老牌帝國瓜分完畢,而新興帝國想要發展就必須虎口奪食。恰好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週期性經濟危機襲來,導致各國社會躁動不安,急需將內部矛盾轉移,而擴充軍備,發動戰爭也就隨即而生了!

    後果:

    1918年,德國投降,宣告協約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戰後統計,各國經濟損失達1700億美元。

    同盟國戰敗,德國被迫割地賠款,德意志、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慘被瓦解;英法雖然是勝利國,但是實力一落千丈。

    要說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可能只有美國了,美國大發戰爭財,一戰過後,美國成長為世界第一金融強國,屬於美國的時代即將到來了。

  • 6 # 棟樑151

    二戰世界大約死亡五千多萬人,是人類史上的最大災難,經濟損失為天文數字,西特勒及東條英機等戰犯自殺或被處絞刑,多行不義必自斃,人類的和平文明進步得到了保障,全世界人民應聯合起來打敗任何霸權主義,推遲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維護世界和平是五洲人民義不容辭的職責,消滅一切侵略者,人民必勝,正義必勝,和平必勝!

  • 7 # 百科學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和勢力範圍產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20世紀初,世界已被英國,美國,俄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資本主義列強瓜分殆盡,而德國和美國崛起,經濟已經趕超英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卻在殖民地等資源上與英法差距過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舊的世界秩序基本已經廢棄,新資本主義列強想要重新主導劃分世界秩序和勢力範圍,引發了這場大戰。

    大戰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科技技術水平的提高,這場戰爭也促進新式武器的發展,例如坦克,飛機,遠端大炮,這是曾經不敢想象的,客觀上促進科學技術和現代化軍事的發展,戰爭的激烈,給世界各國軍事上了一趟甚有意義的課,第一次大戰後,各國的科技軍事等實力大大加強,也促進了人權的發展

  • 8 # 黑龍江邊的沙子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當時的列強殖民地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歐戰”。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比利時、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亞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刺殺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羅斯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戰線等等),其中以西線最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鉅額賠款,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雖然俄羅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戰爭,德國再不用東西兩面受敵,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在1918年9月開始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初與協約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是保加利亞,在協約國於瓦爾達爾馬其頓的成功推進後,保加利亞於1918年9月29日簽訂停戰條約。奧斯曼土耳其受英國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勝勢所迫,亦於1918年10月30日簽訂停戰條約。11月首周,在意大利於維托里奧·維內託取勝及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及匈牙利分別簽訂停戰條約。

    1918年8月至11月間,協約國發動所謂“百日攻勢”,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連續的軍事失利使德國國內動盪加劇。1918年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不死心,意圖利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社會民主黨領袖菲利普·謝德曼宣佈建立共和國、宰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了維持國內穩定,宣佈廢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與普魯士國王封號,威廉二世本人則於11月10日流亡荷蘭。

    由於國內情勢混亂,德軍在11月11日與法國求和,與法國簽訂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在英國立場方面,他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原因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張不嚴懲德國。受創最重的法國則急於復仇,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處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決策者。 而賠款過重的凡爾賽合約反而為20年後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火種。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奧斯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林、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安那託利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 9 # 山菏定天王

    約有6500萬人參戰,超過3000萬人傷亡,最後協約國陣營取得勝利。該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將大和號戰列艦上的各類大小防空炮全更換為同期美軍艦用的防空炮,那麼作戰效果會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