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暢

    在職場上浮浮沉沉,感到焦慮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尤其是在現代這個生活節奏飛快的社會,一邊拼命努力一邊擔心不夠優秀會被別人淘汰。

    巨大的心理壓力常常讓職場人苦不堪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只能和焦慮為伴。

    為什麼會焦慮呢?是因為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是因為對自己前程的不確定。

    它是一個心理過程,生生折磨人的靈魂。

    老闆交代的任務,在心理上預期了一個不錯的結尾,一旦過程中有哪一步走錯了,自己又沒有辦法去解決,焦慮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有壓力有期許,人就會有焦慮感。

    比如即將參加一次考核,無法預知考核的內容,擔心考核不透過的後果,引發了一系列心理活動。

    所以我們總希望自己一下子強大起來,可以不用害怕一切問題,也就不會焦慮了。

    但焦慮並不都是壞的,大部分的焦慮其實在人們克服之後反而可以成為助力。

    焦慮其實說明一個人在對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時候態度是積極的。

    急於去完成它,並且要完成得很好。

    在這個過程中必定會促進這個人想更多的辦法去解決出現的問題。

    這不是助力是什麼?

    正面去看待和處理人產生的焦慮感,本身也是一種強大。

    對於不確定的未來,多做一些實事永遠比多想一些虛的更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因為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卻想擺脫消極的情緒是不可能的。

    要做一些事情,然後讓這些事情的結果告訴自己,焦慮是沒必要的。

    最後就是好好吃飯睡覺,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心理上也就會輕鬆許多。

    規律的生活作息對工作中遇到的壓力和焦慮會起到一個非常好的緩衝作用。

    保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妥善應對好自己的焦慮,這樣才能在自己的職場生活中游刃有餘。

  • 2 # 職業規劃師王靜

    我們對焦慮和抑鬱的一些誤解:生活中我們常因為開會遲到而緊張,因為和同事發生爭執而沮喪,因為同事升職加薪而焦慮等等。但事實上,並不是生活帶給我們的種種挑戰導致了我們的焦慮或抑鬱,而是我們面對挑戰時所作出的反應,導致了我們的焦慮或抑鬱。

    也就是說:焦慮,是一種習慣!

    焦慮的原因是你從未真正的瞭解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所以才會被未知,恐懼和不確定所動搖,亂了自己的心。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於看重外在的因素,以為是那些因素導致我們壓力過大,進而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焦慮。比如:我要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我要賺了更多的錢,我要買了大房子,我要換了更貴的小汽車等,但實際上,即便比實現了這一個又一個的願望,你依然擺脫不了焦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焦慮的產生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你缺乏安全感。焦慮只是我們對身邊一切事物的過度想象而已。

    我認為緩解焦慮的主重要的是四個字“少想,多做。”

    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焦慮不見的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讓你意識到你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心態擺正,積極的發現問題並且去解決,焦慮,可以成為催你上進的動力。

    不過還是給幾個小的建議:

    1:經常深呼吸。讓身體放鬆;

    2:接受這種焦慮的狀態,因為焦慮是一種情緒,情緒本身沒有好壞。接納自己;

    3:關注當下。聚焦當下能幫助我們提升應對危機的能力;

    4:反思自己的想法;

    5:關注一些更有意義的活動

    另外,如果出現焦慮的情緒,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這個擔憂是真實的嗎?

    *加入最壞的結果發生,會怎麼樣呢?

    *我能處理嗎?

    *我能怎麼做呢?

    *如果不好的事情發生的話,對我意味著什麼呢?

    *我能準備點什麼來應對將來的事情呢?

  • 3 # feier贏在心態

    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會有各種焦慮,在學生時代會焦慮成績不夠好,在求職過程中會焦慮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當了父母后會焦慮小孩可能生病,等等。總之,焦慮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見得是壞事,你焦慮,證明你有上進心,你想往高處走。同時,也不能焦慮過度,我們要把焦慮的情緒保持在自己的可控範圍之內,過度焦慮會讓我們心理失衡,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因此,要學會適度地放鬆自己,給自己減壓。當然,僅僅是焦慮是沒用的,在焦慮的同時我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一是向單位的領導學習,向優秀的同事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每個領導能走到今天,都是不容易的,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他們身上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注意觀察他們的做事方式、處事風格,對人對事的態度,擔當精神,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向他們看齊,用他們的標準要求自己,日積月累,有一天你也會像他們一樣優秀。同樣的道理,我們很多優秀的同事,他們身上也有很多優點,從每個人身上學一點點,聚集起來,投射在你身上,會讓你變得很強大。二是端正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在工作中要事事想在領導前面,注意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把你的能力充分展現出來。達到目的地最快捷的路是認真,只有認真,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收穫,有所成長,即使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認真對待,慢慢你會形成認真的習慣。三是多動腦筋,多思考,多總結。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有挑戰性的事情,沒有現成的方法與經驗可以借鑑,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尋找合適的方法去解決。不管成敗,事後我們都要去總結,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自己有哪些失誤,哪些錯誤,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我們有怎樣更好的方法;成功了,我們有沒有遺憾,有沒有什麼不足,下次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四是平時多衝電,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我們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天都會有新事物,新方法,新技能出現,我們必須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不被社會所淘汰。

  • 4 # 基層醫療醫藥第三終端

    分享一下閱讀《逆商》的讀後感,希望對這個問題有所啟發

    01 關於習得性無助感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開啟,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也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習得性無助是指透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透過大量的人類觀察實驗,心理學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確實會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或者各種挫折和失敗,有的人內心深處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從而深陷習得性無助的消極心理狀態之中。

    這種心理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自己給當事人設定阻礙,告訴他,你不行,你處理不了,你不會成功的等等,不是向外探索,而是更多的暗示自身能力不足,改變不了現狀,不如破罐子破摔,所以有時候真正毀掉一個人的可能就是長時間深陷“習得性無助”的負面情緒漩渦裡不能自拔。

    在這裡讓我想起了我初二時候不喜歡數學的情景,可以這樣講,至今我對初二以上的數學還是各種不會,緣起也在於我的自我主動放棄。當時我的文科和物理化學學習得都挺好,唯獨數學不好,我覺得原因之一在於我不喜歡教數學的女老師,她說話很刻薄,讓我幾次覺得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打擊。

    另外就是一次次考不好,她就會變本加厲的在課堂上批評我,導致我增長了厭學情緒,最後我就沉浸在習得性無助之中,認為我把其他科目學習好,爭取多考些分數來彌補數學,也導致了後來的行為就是上數學課我就學習其他的科目。

    結果就是數學到今天我都不會,這個問題我後來參加工作也思考很多,我心算還是挺好的,初一之前的數學都比較好,也可能不是我笨或真的學不會,就是當時自己的主觀因素覺得自己不行,所以自我放棄導致的,直到今天讀《逆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叫“習得性無助感”。

    迴歸到工作職場,相信大家也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工作環境複雜,不好融入;上司脾氣太壞,不好相處;甲方客戶要求太苛刻,不好對接;996的去工作,bug依舊改不完等等。

    有沒有解決之道呢?

    (1)學會客觀理性地為當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找到正確的歸因

    分析導致事情出現偏差的因素有哪些?逐一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的去分析,再針對問題列出可行性方案,一個個去進行推演。

    (2)提升元認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

    元認知:美國心理學家J.H.弗拉維爾提出的概念,即對認知的認知。指對於自己的感知、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本身的再感知,再記憶、再思維,這個過程就是元認知。

    自我評價一定要積極,由於先天基因、後天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等導致好多人不能給予自身客觀的評價。還是拿我舉例,我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上小學時候沒有覺得自卑,因為上的村裡的小學,同學們家裡的條件都是一樣的,而且我媽媽一直對我和弟弟學習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倆在班裡的學習成績都是數一數二,我倆也很自信Sunny。

    但到了初中我的這種自信Sunny慢慢的消失了,初中我們需要騎車去鎮上的學校上學,有一些城市邊邊的同學也在這裡上學,他們的父母因為沒有土地,所以都以廠裡上班謀生,見識各方面就比我父母他們多一些,包括給孩子買的東西衣服各方面都有些差別。

    漸漸的我發現我的性格由於環境的變化自覺生出了自卑,現在我可能會想的很開,這屬於社會上的不同職業,職業不分貴賤。但當時正值青春期,更在乎的東西是來自外界的眼光。

    再談談自我控制,我覺得自我控制就好比自律的去做運動,去閱讀,去寫作,嚴格的控制前期一定不是舒服的,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等到習慣養成了,慢慢的意識會主導行為,就不會覺得它是痛苦的事情。

    就像我堅持閱讀和堅持寫作一樣,每天都會有一個意識在提醒我,要看書了,要寫讀書筆記了,大腦還會在走路時候迸發出寫作素材以及文字的組織。所以我很相信那些靈光乍現的存在,只是我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段位,暫時還沒有發生。

    02 關於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由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20世紀末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關鍵理念,正在被廣泛應用於醫療保健、管理、運動以及諸如發展中國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來極為棘手的社會問題等領域。它同時也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橫掃心理健康領域的“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運動的主要特徵。“積極心理學”的重點發展性格中的優勢,而不是減弱不良特質。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一個人在特定情景中從事某種行為並取得預期結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個體自己對自我有關能力的感覺。自我效能也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培養自我效能有方法嗎?

    (1)設定合理的目標,提升內驅力

    在從事營銷管理工作中,我們每個月都會針對終端業務團隊定銷售回款目標,過程中常常是目標過大導致好高騖遠,業務經理實現不了,會造成深深地挫敗感,很容易導致團隊計程車氣低落。目標太小,沒有起到業務能力提升和促進,伸伸手都能夠著和翹翹腳也夠不著都不太合適,不定目標團隊自由發展,結果就會一盤散沙,因為不是直營團隊扁平化管理,也就增加了渠道管理的難度。

    因此目標要設定的明確合適,針對過往每月的回款指標,及市場現狀,再結合會前的調研再設定,然後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發現業務經理們的積極性和接受度都沒有問題了。

    (2)永不言棄,再多堅持一會

    多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是一直用的這個方法,遇到事情不要焦慮不安,先試著冷靜下來,再思考解決方案。

    永遠多堅持一會,無論是上學時候參加運動會長跑,還是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我都會比其他人選擇多堅持一會,有時候真的就像那樣,堅持的過程中自然產生了解決方案,有的是自己找到了方法,有的是事情出現了轉機,但如果不堅持,早早的放棄,是不會體會到這種感覺的。

    (3)不斷向自我發出挑戰

    每個人的人生節奏和定位不同,向別人學,和自己比,這是我給自己的暗示。哪裡不會不要緊,學就是了,同時不要懼怕嘲笑,勇敢的說出我不會,我覺得一定保持內心坦誠,儘可能的不要說謊。

    因為謊言會導致我們深陷自我營造的假象之中,這會引起我們的退步和繼續前行的節奏。同時不斷給自己設定挑戰,多嘗試,多開展有意義的工作和人際關係對於個人快速成長也很重要。

    喜歡讀書就加入讀書的圈子,寫好寫作就與擅長寫作的夥伴多交流,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才會覺得舒服,當一個環境你覺得痛苦,說明環境與自我價值觀出現了偏差,從而導致不能融入的真實原因。

    要麼去透過自身積極向上的性格去影響去引導,要不就獨善其身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最差的方法就是什麼也不做,即不積極尋找解決之道,又抱怨環境不能滿足自身需求,最後就會深陷“習得性無助”的負面情緒漩渦。

    你只有足夠優秀,才會被世界溫柔以待。

  • 5 # 九姑娘聊社群

    之所以會焦慮,就是因為不夠強大,就是因為對未知充滿了不安與恐懼。

    那如何在這種焦慮下讓自己變得強大呢?

    很簡單,九姑娘給你分享幾個有效的步驟:

    1.正確認識自己,重新申視和麵對自己。搞清楚自己是誰,能做什麼,工作中最擅長做什麼。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一定記得:揚長避短!知道自己的優勢,也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個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才是自信和強大的開始!

    2.專注和聚焦。

    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專注發力!持續不斷地疊加能量和頻率。做到心無旁騖,做到不被任何雜念干擾。

    3.去行動!不要想,要做!

    行動,立刻行動,馬上行動!

    4.用時間來累積,強大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不要指望一天就變強大。不要指望有個世外高人突然把自己修煉幾十年的內功在半小時之內就傳給你。

    強大需要耐力和堅持,別無它法!

  • 6 # 富v能量

    透過大量的人類觀察實驗,心理學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確實會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或者各種挫折和失敗,有的人內心深處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從而深陷習得性無助的消極心理狀態之中。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

    焦慮的原因是你從未真正的瞭解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所以才會被未知,恐懼和不確定所動搖,亂了自己的心。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於看重外在的因素。

    正確認識自己,重新申視和麵對自己。搞清楚自己是誰,能做什麼,工作中最擅長做什麼。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一定記得:揚長避短!知道自己的優勢,也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以上分享的內容都是個人的觀點的看法。同時也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老四愛理財

    在職場這個世界,焦慮是常有的事情,焦慮的內容真的有很多方面,自己深有體會。怕不能完成任務,怕事情做不好被老闆批,怕不能晉升到期望已久的職位......有人說的好,焦慮的原因恰巧是不夠強大,對你所做的工作業務不熟練,對未知的問題缺乏應對的策略。那麼面對這些焦慮,如何從容應對,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呢?建議如下:

    1、專注和深耕

    在自己所處的行業和職業努力提升,專注自己的事業,而不是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也不能為了迎合熱點或者某人而做。在自己的領域深耕才能夠做出成績,這樣遇到任何相關的問題才能夠得心應手,而不是手忙腳亂。

    2、認清楚自己的方向,保持良好的心態

    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因為自己不夠完美而焦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比如自己軟體設計做的好,而硬體和管理不行,那是沒有必要焦慮的,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要做一個完人。現在的職場是講求團隊協作,而不是超人。只要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內心將會很強大。

    3、努力和堅持

    還有就是,很多成功不是一時半時能夠完成的,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循序漸進。比如自媒體這個行業,就算你很專注,也不可能是幾天就有效果,而是要經過一兩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有好的成績。只要堅持下去、持之以恆你才能變得成功和強大。

  • 8 # 瑞哥三板斧

    現在職場焦慮症到處都是,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要減輕甚至消除焦慮,除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外,最重要的是自身。

    首先,你要學會保持平靜,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有很多,而能夠時時保持一顆平靜的內心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有的時候它給別人的印象就是沉穩。而你練就了一個平靜的心態,會非常有效的幫你抵禦焦慮。

    而你要鍛鍊平靜,有一個前提是要有強大的內心,在職場上,最容易讓你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的,就是在工作能力上變得強大,當你專注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會發現你內心越來月有自信,越來越強大,於是你就會越來越平和,越來越不會焦慮。

    除了專注工作的提升能力,強大內心然後保持心態平靜之外,你還需要找到工作之餘放鬆自己的方式,無論是打球,看電影,聽音樂等等都可以,為自己工作上的壓力進行排解,壓力總是能排解出去,也就不會在工作時那麼焦慮了。

    祝工作順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皇帝的個人歷史是不是被滿清故意歪曲和抹黑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