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棄

    竇建德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他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在隋末群雄中是比較厲害的一支起義軍,後來建立了大夏政權,但最後李淵剪滅群雄鬥爭中,竇建德兵敗被殺。

    竇建德是一個仗義的人。同鄉有一個人父母去世,無人安葬,竇建德主運掏錢安葬了他的父母,因為有鄉親們心中廣有聲望。他的父親去世時,一千多人主動送葬,但竇建德卻不收一分錢的禮,因此人心歸附。

    竇建德又是個很有謀略的軍事統帥。他率眾起義後,大敗涿州通守郭絢、右翊衛將軍薛世雄、

    僭越稱帝的宇文化及等人,成為一方霸主。並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擁護。

    竇建德的人是仁義之人,師是仁義之師。其他義軍對於投降的隋朝官員,一般報仇雪恨,但竇建德不濫殺無辜,對於隋朝的官員,能用則用,不用譴散,因此隋煬帝死後,得到了隋朝許多餘部的擁護,得以建立一國政權,稱霸一方。

    但竇建德也有他顯而易見的缺點,他缺乏政治遠見,並非一代雄主,錯殺忠臣宋正本、大將王伏寶,自毀長城,人心離散。後來又試圖三足鼎立,錯誤地聯合王世充與唐朝為敵,最後兵敗被俘。慘遭殺害。餘部為免百姓受苦,投降了李淵。竇建德雖然失敗了。但他不失為一名傑出的農民起義將領,他起義期間,百姓擁護,他去世以後,百姓紀念,雖為大盜,亦為盜亦有道的典範。

  • 2 # 傅斯鴻

    竇建德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之一,所謂的十八路反王裡,竇建德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竇建德的主要地盤在河北,建立的政權稱為大夏,竇建德自稱大夏王。

    竇建德雖然出身草莽,卻也有幾分草莽英雄那種俠義好爽之氣,在河北老百姓眼中頗有些聲望。隋煬帝大業七年,竇建德被招募征討高句麗,任二百人長。此時,山東發生了水災,竇建德的同鄉孫祖安家財被沖毀,老婆孩子皆餓死了。然而縣令仍然要招孫祖安入伍,孫祖安於是殺了當地縣令,投奔竇建德。竇建德便給孫祖安招募了幾百人,進入高雞泊為寇。

    此時,東海公高士達也招募了一千多人在清河一帶反隋。由於竇建德的俠義在這些人中間早已傳開,因此,孫祖安也好,高士達也罷,都不去竇建德的家鄉騷擾。這樣一來,反而讓當地官府懷疑竇建德與匪寇勾結,殺了竇建德全家。於是,竇建德率領手下兩百人投奔高士達,有接收了孫祖安手下幾千人,隊伍迅速壯大。

    此後,高士達被隋將楊義臣所殺,竇建德接管了高士達的人馬和地盤,並自稱長樂王,正式稱為一方首領。隋煬帝在揚州被殺,河間郡丞王琮宣告百姓,竇建德也派遣使者入城哀悼,並接受了王琮的投降,任命王琮為瀛洲刺史,築金城宮,準備建國。唐高祖武德元年,竇建德在金城宮就位大夏王,建立大夏國。

    此時,宇文化及率軍北返,在魏縣僭位稱帝,建立許國。竇建德聽說之後,認為宇文化及敢殺皇帝,已為天下公敵,於是出兵攻打宇文化及,並將宇文化及父子三人於大陸縣正法。竇建德還派人去洛陽,尊王世充所立的楊侗為新君。

    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派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率兵攻打王世充。王世充以唇亡齒寒為由,請求竇建德支援。竇建德此時打起了如意算盤,他認為王世充要是被打敗,他就趁機奪取洛陽,與唐軍對峙。如果唐軍要是被打敗,他就聯合王世充攻打長安。可惜,他遇到的對手是李世民,竇建德怎麼也沒想到,李世民竟然分兵在武牢關先打他。結果,竇建德大敗,在牛口渚被俘。

    李世民以囚車押竇建德於洛陽城下,王世充見竇建德被俘,知道大勢已去,於是開洛陽城投降。回到長安之後,大唐朝廷為竇建德是留是殺爭論不休,最終李淵以王世充為隋朝官員,竇建德一介草寇為由,決定留王世充,殺竇建德。竇建德被斬於長安市,終年49歲。竇建德死後,河北軍民自發為其弔孝,並在大名縣為其修建了竇王廟。

  • 3 # 傲嬌的小農人

    歷史上能夠當上皇帝的,並不見得都是最有能力的英雄,也不見得是最順民意的君主,這裡面其實夾雜著諸如機緣、運氣以等複雜因素。比如在隋朝末年的時候,就有一位叫做竇建德的英雄,如果單論個人能力以及治國理政水平的話,李淵還真的不是他的對手。然而笑到最後的是李淵,他也被寫成了隋唐演義中的一路梟雄,最終敗在了李世民的手下,不僅皇帝沒有做得長久,反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然而他當初建立夏國的河北,他死後很多年,很多人都一直在祭祀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竇建德儘管是在河北建立的政權,但他卻是一個地道的山東大漢。他出生在一個富庶的地主之家,從小就急公好義,因此在鄉間有著很好的口碑,也被推為了當地的里長。然而當時正值隋朝末年,他家裡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這個時候的皇帝已經不是楊堅,而是他的兒子楊廣,他渴望著建立像秦始皇一樣的功業,因此就像贏政一樣,徵調民夫到遼東為他打仗。竇建德也落得了陳勝吳廣一樣的下場,被派去押送民夫。

    當時有很多人都不想去當民夫,就半路逃跑了。然而竇建德卻不敢逃跑,因為他家裡有房有地有產業,更重要的是還有妻兒老小。別人跑了官府也找不著人,他跑了家裡的人就要遭殃了。然而儘管他老老實實地帶著民夫們趕路,卻傳來了一個不幸的訊息。他家裡人讓官府給殺得乾乾淨淨。這又是因為什麼呢?說來還是因為他的朋友孫安祖,他雖然也被徵為了民夫,不過他家裡就他一口人,所以他敢跑。

    然而他出來以後無路可走,就跑到了竇建德家裡避難。竇建德以前經常和江湖俠義之士來往,因此也是見多識廣,就給孫安祖指了一條道,告訴他可以到高雞泊去當綠林響馬。要說那兒真是個好地方,那裡到處都是蘆葦,河流又深,官府根本不敢到那裡去。孫安祖就帶著很多不願意去當民夫的壯丁,跑到高雞泊扯起了反旗。按理說他這跑了以後和竇建德就沒關係了,怎麼會惹火燒身呢?

    原來孫安祖當上了強盜自然要出來打家劫舍,然而他念及竇建德的好處,旁邊的村子都被洗劫一空,偏偏空下了竇建德的那個村子。官府一查就查出問題了,然後就把竇建德一家給咔嚓了,這下竇建德沒有了念想,就無所顧忌地舉起了反旗,也跑到高雞泊去了。後來孫安祖戰死以後,竇建德就把這些部下整合到一起,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義軍首領。面對前來征討的隋朝官兵,竇建德卻認為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因此抓到以後是安撫有加,使得很多人都投奔了他。

    就這樣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仰慕前來投奔的人也越來越多,他也先後在征討中打敗了包括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在內的很多勢力,自己建立了大夏國。儘管他當上了皇帝,生活卻是十分的儉樸,吃的是糙米,穿的是布衣,宮裡只有一個皇后,其它丫環奴僕加起來都不到十個人。他對治下的百姓也十分親善,鼓勵他們發展生產,使得老百姓在亂世之中,過上了較為安穩的生活。與他相比之下,李淵一進了長安,就開始驕奢淫逸,後來還全盤接收了隋朝皇宮裡的宮女,從個人能力和品行來看,李淵是完全不如他的。

    然而李淵的祖上有著高貴的出身,他很容易就得到了當時的門閥勢力支援。竇建德儘管也是一個地主出身,但庶族身份使得他的支持者為數甚少。面對李世民的討伐大軍,他幾個月之內就沒有懸念地被打敗了,此後就被大唐軍隊給押送回了長安,此後還被斬首示眾。其實他在之前與唐軍作戰的時候,也抓到過唐朝公主,甚至連大將軍李勣的老父也俘虜了,但他在審問以後,還是把這些人給放回去了。

    大唐王朝卻以暴政來對待他的寬厚和善待,實在是太不應該的。其實當時的李唐已經意識到,竇建德在河北一帶有著良好的口碑,因此根本不願意把他留下來。後世人說竇建德堪比項羽,不論戰力如何,單從人品來說,項羽完全是不如他的,他留給世人的是善良和寬厚,而項羽卻是殘暴和無能。如果沒有李淵的家族,如果他能夠當上皇帝的話,也許會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好皇帝。也許正是因為他在河北期間的所作所為,使得後世人們一直對他念念不忘。

  • 4 # 尚宮女史

    隋末唐初出現了數支農民起義軍,但大部分領袖都是隋朝舊臣,真正的農民領袖是建立大夏政權的竇建德。竇建德實際上與當時的亂世是格格不入的,他是一個豪俠,卻在亂世的裹挾下成為起義軍的領袖,最終因為格局不夠而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大夏政權被李世民所滅。年輕時候的竇建德是一個重諾言講義氣的豪俠,同鄉曾有窮苦之人死了父母無力下葬,竇建德聽說後就放下手中的農活送去足夠的錢財讓那人安葬父母。他做過里長,很為人信服,後來犯了事逃走,遇到朝廷大赦才回家。

    611年開始,朝廷因為要攻打高麗而大範圍徵兵,同鄉的孫安祖驍勇善戰,於是被要求入伍,只是孫安祖不願意去,說服不了縣令後將其殺死,然後逃到了竇建德家裡。竇建德和孫安祖商量去落草為寇,聚斂財務和人馬,在亂世中幹一份大事業。然後兩人召集了數百人,以孫安祖為首領搶劫往來客商。

    雖然當地盜匪遍地是,但竇建德的家鄉卻沒有盜匪光顧,朝廷因此判斷竇建德也是盜匪,就把竇建德全家老小給殺死了。這更激發了竇建德的反叛之心,隨後投了高士達,並得到了實際的軍權,統領大軍,竇建德和高士達合演了一齣戲,騙過了來平叛的郭絢,致使郭絢大敗而且丟掉了性命。竇建德也因此立了威,後來高士達被殺,竇建德聚攏舊部,重新做了老大,竇建德待部下很好,而對隋朝的官員也不錯,即便是對待俘虜,他也是以禮相待。很快就使隊伍達到了十幾萬人。之後他打敗了薛世雄,接收了投降的王琮,吞併了魏刀兒的地盤。

    618年,竇建德建立大夏政權,並出兵討伐弒君稱帝的宇文化及。當時的宇文化及因為剛和李密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爭,兵力大減。宇文化及逃到魏縣,並毒死了楊浩,自立為帝。竇建德數次攻打宇文化及,終於將其打敗,殺處死了宇文家族的人,又派人護送蕭後去了突厥。

    很快,竇建德就成了河北的老大,他還曾俘虜了徐世勣和李淵的妹妹以及李神通,可以說是實力相當不錯了。但竇建德這個人雖然對部下很好,但剛愎自用,對人缺乏足夠的信任,容易聽信讒言枉殺忠臣。納言宋正本和大將王伏寶都因此被殺。

    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世充,王世充派人向竇建德尋求支援。而當時的中書舍人劉斌也勸說竇建德形成所謂的三足鼎立之勢,應該出手援助王世充。竇建德當時正在攻打孟海公,就先派人去長安請求李淵撤兵。等孟海公攻下之後,竇建德讓孟海公的軍隊也跟著一起去支援王世充。但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竇建德雖有數倍於李世民的兵力,卻還是節節敗退。這不得不提到竇建德犯的一個大錯,他雖然有不少軍力,但完全是雜牌軍,收編一支力量就直接編進隊伍中,所以軍心很散,一遇到強敵只能潰散。

    凌敬建議軍隊不要和李世民硬碰,而應該北上渡過黃河,奪取河東之地,以最少的兵力牽制住李世民,這樣王世充之圍自然就解了。但竇建德最終不肯聽從這樣的建議,甚至也不肯聽從前來勸諫的妻子曹氏。

    最終竇建德在牛口渚被唐軍活捉,押赴長安,被處斬首。大夏滅亡。竇建德的格局決定了他不可能帶領大夏政權笑到最後,但他的豪俠氣質卻又很吸引人,讓人深深懷念。後來,竇建德被殺後,其餘部又重新聚攏,以劉黑闥為首叛亂,折騰了不短的時間,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曾出兵平叛過。

  • 5 # 才子八怪

    竇建德(公元573—公元621年),貝州漳南(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隋末唐初群雄之一!竇建德地主出身,曾在家鄉擔任里長一職。後因犯法出逃,遇到朝廷大赦天下的契機才得以回鄉。竇建德為人豪邁俠義,很受同鄉百姓尊重,其父去世時,有一千多名同鄉主動前往弔唁送葬。

    公元611年,隋煬帝徵兵攻打高麗,竇建德被任命為200人長。他的同鄉孫安祖因為驍勇魁梧,也在徵發的隊伍中。但孫安祖因為不願當兵,被縣令責罰,孫安祖一怒下殺死縣令,逃到了竇建德家裡。竇建德定計讓孫安祖拉起一支隊伍在高雞泊自立,孫安祖採納了竇建德的建議!

    不久後,鄰邊縣有個叫高士達的人也拉起一支隊伍,四處劫掠,唯獨沒有去竇建德的家鄉騷擾。官府因此將竇建德定罪,認為他與盜匪們有所勾結,將其家人全部殺死。急了眼的竇建德率自己部下的200人,投靠高士達,被高士達任命為司兵。後來,孫安祖被高雞泊內另外一位匪首張金稱殺死,他的幾千兵馬又全部投奔了竇建德。竇建德和高士達以高雞泊這片易守難攻之地為根據地,積極發展實力。他仗義疏財,不斷有人前來投奔,隊伍發展到一萬多人。

    隋朝見竇建德這支人馬不斷壯大,就屢屢派兵攻打。在這過程中,高士達因不聽竇建德勸告,與朝廷軍隊死磕,結果被隋軍陣斬。竇建德因威望、謀略過人,成為這支兵馬的領導者。因其禮賢下士,所以勢力不斷擴充,部下精兵強將達到10多萬人之眾。

    公元617年,竇建德自稱長樂王,擊敗隋將薛世雄,定都樂壽。

    公元618年,竇建德登基稱帝,國號“夏”,年號“五鳳”。同年,竇建德假意與魏刀兒交好,設計吞併了他的全部勢力,魏刀兒被殺。次年,竇建德擊敗僭越稱帝的宇文化及,將宇文化及及其兩個兒子梟首,並捕殺了參與殺害隋煬帝的其他大臣。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盤踞河南的王世充。唐軍人強馬壯,王世充的軍隊不是對手,王世充的城池不斷被攻佔,只剩下洛陽一座孤城。因竇建德曾與王世充交好,所以王世充派人到虎踞河北的竇建德處求援。

    竇建德發兵援鄭(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國號“鄭”),被唐軍在虎牢關一帶阻擊,夏軍久攻不下,又被唐將王君廓率輕騎迂迴到後背偷襲,奪了糧草,夏軍軍心渙散。

    後唐將竇軌率領巴蜀兵馬與唐軍會師,李世民定計,準備趁機將王世充和竇建德一網打盡。

    這時,王世充的洛陽城已經斷糧,唐軍的主要對手是竇建德軍。公元621年5月,李世民留一部精兵在虎牢關固守,自己親率大軍向北渡過黃河,進逼廣武。夏軍傾巢而出,列出一字長蛇陣,與唐軍對峙。雙方派出小股部隊互相騷擾,但唐軍始終固守不出。久而久之,列陣的夏軍逐漸露出疲態,士兵飢渴難耐,搶著喝水,陣型大亂。李世民趁機親率精騎,大軍緊隨其後,涉汜水撲向夏軍。李世民身先士卒,率領一班精兵猛將猛殺猛砍,夏軍一觸即潰,被唐軍一路追殺三十餘里,夏王竇建德與夏軍五萬人被俘。

    五月初九,走投無路的王世充獻城投降。七月,竇建德被押往長安處斬。

    竇建德治國理軍頗有建樹,一生擊敗了宇文化及、李神通、羅藝、孟海公等多位對手,且為人賢德,善於抓住人性的弱點,很受眾人愛戴。但竇建德在用人、採納勸諫方面有所欠缺,軍隊戰鬥力大也不如唐軍,故而被唐軍迅速滅掉。放在其他亂世,竇建德還有機會脫穎而出。可惜生不逢時,他遇到的對手是不世出的英才李世民!

  • 6 # 秦右史

    竇建德出身於河北普通地主家庭,也算是隋末一個梟雄,只是他的對手李唐家族乃北朝顯貴,楊廣親族,四世三公,比出身布衣的他更厲害,《舊唐書》中說建德數不利,人情危駭。歷史的選擇有時候很微妙,唐高祖李淵兵出太原,定都長安,收拾群雄,建立大唐。竇建德最終在虎牢關一役中,被秦王李世民擊敗並被俘,最終李家天命所歸,成就一代霸業。據《舊唐書》中的評價:

    建德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

    一開始,隋煬帝徵高句麗時,竇建德就寄於軍旅,做了百夫長,見世道不寧,從此起了反心。由於自己性格豪爽,少年有志,號稱丈夫不死,當立大功,在家鄉河北故城縣頗有號召力。而且,祖上門閥大族,經歷輝煌,竇建德自稱是東漢大司空竇融17世孫,遼東宣王竇拓玄孫,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實力,成了標準的河北一哥。《新唐書》稱為:

    李密因黎陽,蕭銑始江陵,竇建德連河北,王世充舉東都。

    在經略河北幾年之後,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了夏國,一度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初步形成了王世充,李密,蕭銑,薛舉等天下反王格局。故而,房彥藻評價他:

    公逸氣縱橫,鷹揚河朔,引蘭山之驍騎,驅易水之壯士,跨躡燕齊,牢籠趙魏,好通戎夷,聲振華夏。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東,皆所奄有,築宮金城,立國布號,嶽峙虎踞,赫赫乎當時之雄也。

    軍閥紛爭割據,竇建德的政治眼光確實不行,沒有打好自己的籌碼。況且,到了一定地位優柔寡斷,無法根據自己的實力,做出最佳化選擇,618年在樂壽稱王,與李淵分庭抗禮,導致一代梟雄魂斷長安,失去了歷史給他的最後機遇。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竇建德決意救王世充,為了避免唇亡齒寒,貿然南下援鄭,謀臣凌敬卻認為:

    請自滏口之道,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以自救,此則鄭圍解矣。今頓兵武牢之下,日月淹久,徒為自苦,事恐無功。

    竇建德不從,失去了一搏的機遇。秦王李世民遣將軍王君廓領輕騎千餘,以奇計斷其糧運通道,大勢已去。不久,竇建德在牛口渚被俘押赴長安。

    李淵以竇建德越界而來,冒犯大唐軍士鋒銳處死了他,年僅49歲。竇建德失敗,反王劉黑闥又開始了他的星辰大海。

  • 7 # 尚武菌

    竇建德是隋末河北義軍首領,在唐初的爭戰中,曾在黎陽俘虜過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還抓住了李唐宗室李神通以及李蓋等大臣。他先後釋放了同安公土與李蓋,李神通雖然沒有釋放,但竇建德也待之為上賓。竇建德鼓勵自己的手下忠於自己,同時也鼓勵敵人的大臣忠於對方。出於這種想法,他俘獲唐朝軍將、大臣往往不殺,有的甚至釋放回去。

    唐、鄭、夏三方洛陽決戰後,王世充的鄭國自然灰飛煙滅,竇建德的夏國雖然未受戰火波及,但其主力部隊已經被殲,竇建德本人又被俘繼而被殺,無奈之下只好舉國投降。群雄逐鹿的局面發展到此本應結東,但由於李淵的一系列錯誤處置,終於激反了本已解甲歸田的竇建德舊部,河北重新燃起戰火。

    李淵對竇建德舊部的處置十分奇怪,他先是毫不留情地處死了竇建德,接著又縱容派到河北的接收大員欺壓迫害竇建德的舊部,還下令“請”竇的主要將領到長安“見面”。

    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竇建德又一向得河北人心,李淵步步進逼,終於引起強烈反彈,竇建德舊部在劉黑闥、徐圓朗領導下於武德四年(621)七月揭竿再起,聲稱為竇建德復仇,河北豪傑紛紛殺掉唐朝的接收大員起而響應。

    李淵是十分老練的政治家,為什麼會以德報怨,殺掉竇建德呢?主要是因為竇建德在河北一帶影響很大,而竇本人又頗有政治才幹,為了鞏固唐王朝的統治,李淵只能殺死竇建德,以絕後患。

  • 8 # 中孚鑑

    竇建德是東漢竇榮之後。年輕時很有俠義,一次別人家中死了人,沒能力安葬,他直是嘆息,放下手中的農活去幫助別人。

    本來他在家鄉是做里長,因為犯法,逃跑在外,後來天下大赦才回到家中。

    隋煬帝時,朝廷徵兵去攻打高麗他看到百姓因為戰爭代來的痛苦,拒絕徵兵而開始反隋。

    後來開始嶄露頭角。有了一定的實力,攻打宇文化及,攻孟海公等人。有一天大會官員,天空飛來五隻大鳥,有人以此現象是夏朝時出現過,於是建國為夏。

    後來為了幫助王世充對抗大唐李世民,兵敗後被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馭途大皮卡怎麼樣,是否達到了國六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