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雛菊西瓜Peterpan
-
2 # 國際觀察員
美國是獨裁的天敵,美國發動戰爭是為了打擊獨裁政權,讓該主權國家建立民主生活。——不少朋友同意該論斷。
美國所攻打的國家,確實一般都處於獨裁,例如越南、科索沃、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國,人民生活確實不那麼民主。
然而,這是發動戰爭的理由嗎?——明顯是胡說!以伊拉克為例,發動海灣戰爭,進行經濟制裁讓伊拉克迴歸"原始社會",直到海灣戰爭後21年,伊拉克戰爭後8年才回復1989年的人均GDP水平,美粉居然說是帶領伊拉克人民走進了民主,伊拉克戰後GDP增長8倍是民主的功勞?別人當年的人均GDP可是比土耳其還高!現在的伊拉克和土耳其差多遠?
美國發動的戰爭,一是搶奪經濟利益的需要,二是和蘇俄明爭暗鬥,爭奪勢力範圍的需要。一旦打下來,優先把能源和銀行等關鍵經濟進行控制,再假惺惺為該國扶植一個控制不了局面的"民主"政府,讓該華人民永遠處於戰亂之中,一直依賴美軍。獨裁固然可怕,但天下烏鴉一般黑,民眾更要的是穩定和安全。
以利比亞為例,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擁有免費的教育、醫療和用電,國民享受無息貸款、50%買車補貼、每公升0.98元便宜如自來水的油價、免費的農田、農舍、農具、種子和家畜,利比亞石油銷售所得很大一部分直接進入民眾帳戶——這些利益都是卡扎菲當年趕走歐美財團,為敘利亞人民爭取到的,可惜現在又重新失去。
那攻打越南和阿富汗等能源少的國家呢?不必著急,只要控制了銀行,讓該國在國際結算時用美元結算,該國軍備購買來自美國,美國會持續性給你扒皮。且不說窮國,即便是美國的"盟友"日本和南韓,也受不了美軍駐軍高昂的駐軍費,更受不了還沒事就對日韓兩國自家政事的指手畫腳。
美國,虎狼之國也,實不可信!
-
3 #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如果要按戰爭編年史的方式來羅列美國在二戰後發動的戰爭,幾句話也就回答完畢了,但如果要講清楚戰爭的起因,後果與影響,估計得用《辭海》那麼厚的一本書,而每一場戰爭由於背景的不同,性質與結論也就不同,縱觀二戰結束後所發生的戰爭,單用“邪惡”與“正義”來甄別其性質,就看你身處哪個陣營,如果想客觀評價這些戰爭,就必須將自己的靈魂強行拔高一個層次而就事論事!
根據題目所回答,美國在二戰之後所發動的戰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冷戰前與冷戰後!
冷戰之前!由於東西方陣營的劃分,雙方都從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制定了嚴格的清規戒律,為了爭取更多的國家加入自己的陣營,雙方陣營幾乎都有用武力支援的形式“干涉”過他國內政,其原則是:如果自己的盟國遭到敵對陣營的威脅,陣營之內的大國必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援助,而幾乎所有的爭端,都與意識形態有關!
1958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埃及與敘利亞合併成一個新國家: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艾森豪威爾政府擔心,這次合併一旦成功,蘇聯將控制中東以及中東所有的阿拉伯國家,1952年,親美的卡爾.夏蒙為了謀求連任而修改憲法,導致民眾反對並發展為武裝鬥爭,在雷蒙的求助之下,美國將第6艦隊派往地中海並進入戒備狀態,但最終由於雷蒙宣佈不再謀求連任,局勢基本上也就平定下來了,
但此時的伊拉克推翻了費薩爾王朝,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國對黎巴嫩不依不饒,命令在黎巴嫩的部隊繼續支援人民武裝的反抗活動,黎巴嫩再次陷入危機,美國提請讓聯合國出動緊急部隊以替換美軍,被蘇聯一票否決,美軍只好從地中海撤軍,嚴格地說,這只是一場戰爭威脅,蘇聯陣營贏了一局!
在越南戰爭中,南北越分別由美蘇支援,在東方派系的支援之下,北越胡志明政府首先發動戰爭進攻南越政府,美國為了保住親美的吳庭豔政府,出兵對抗北越政府,蘇聯雖然沒有出兵,但透過其他方式支援北越,而美國是直接出兵,從而陷入戰爭泥潭,這場戰爭雖然是美蘇爭霸的結果,但發動戰爭的是北越而不是美國,從大局來看,美國,南越,北約全都是輸家,贏家只有一個:蘇聯!
70年代,由於畢曉普總理默許了蘇聯和古巴對格瑞那達的滲透,導致當時的格瑞那達已經成為輸出恐怖行動和顛覆民主的基地,同時也威脅著美國在加勒比海的運輸線,後來由於畢曉普態度的轉變,遭到了親蘇派政變者奧斯汀的軟禁,後被支援的群眾救出,但當天就重新落入政變者之手並被殺害,介於加勒比海7國對蘇古的恐懼,集體請求美國出兵解決危局,在格瑞那達1000多名美國公民的安全,也讓里根總統擔心會發生79年伊朗人質事件,美軍聯合加勒比7國進攻格瑞那達,以速戰速決的戰法,結束了戰爭,美,格,古死亡人數不到兩百人,(如果這也叫戰爭的話!目前比這更大更殘酷的戰爭,每天都在發生)
美國入侵巴拿馬,無疑是為了爭奪巴拿馬運河的利益,但1983年,諾列加透過政變自任國防軍總司令,實際掌握軍政大權,透過操縱大選,暗殺政敵的方式,建立軍政府,並宣佈與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將之前的經濟制裁直接轉化成一場真刀真槍的戰爭!美國錯在損害他國利益,諾列加錯讓美國抓住了把柄,,,!
由於蘇聯對利比亞的支援,利比亞在80年代就被稱為“蘇聯在地中海的武器倉庫”,卡扎菲長期支援世界性恐怖主義,1985年,利比亞針對美國實施多起恐怖活動,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利比亞的導彈基地幾乎全由蘇聯人控制,基於種種不安,美國在1986年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襲,,,(但此戰並沒有遏制卡扎菲的恐怖行動,2年後又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
冷戰之後!如果說冷戰之前的戰爭,大家都是用意識形態的偽裝來擴張勢力,攫取利益,那麼冷戰後的格局,就是在秩序之下的另一種搏殺!
冷戰結束後,由於美國的強勢,不可爭議地成了維護國際秩序的“世界警察”,但其所發動的每一次戰爭,無不存在著兩種對立的形態:一,維護自身利益!二,打擊邪惡國家!因此,美國也給世界留下了亦正亦邪的雙重形象!
1980年,薩達姆悍然入侵科威特,聯合國授權美國發動了“盾牌”與“風暴”行動,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1999年發生的科索沃戰爭,從結果來看,俄羅斯勢力被徹底擠出巴爾幹半島,大量資本被迫湧向北美,戰爭過程的慘烈程度和結果也令人痛心,但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在這之前,塞,阿兩族的民族仇殺到了何種程度,毫不誇張地說,這種民族矛盾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涉,這隻火藥桶將再次被點燃,,,!
911事件直接引發了針對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恐怖分子是全球的公敵,這場戰爭無可爭議!
2003年對薩達姆的打擊,雖然繞過了聯合國,但如果清規戒律不被“強行突破”,伊拉克人民將繼續被薩達姆迫害,大規模武器將繼續生產,石油經濟秩序將繼續被踐踏,,,
對敘利亞戰爭,大家也許有個誤區,雖然屬於戰爭狀態,從聯合國原則上講,敘利亞問題目前仍然是政治事件,美俄雙方也都沒有直接以戰爭參與者的身份進入敘利亞,說白了,就是多方勢力支援之下的代理人一場戰爭,戰爭的後果無法預測,但戰爭的起因無可置疑:由於阿薩德的暴政引發反對派與政府的衝突,進而招致大國參與,成了多方勢力競技的舞臺!
而實際上,美國在參與這些戰爭的同時,其他地方也在發生著烈度不同的戰爭於屠殺,總之,有利益就會有爭奪,有爭奪就會有戰爭,這是人類的共性,也是國家的特徵,這種特徵每個國家都有,只是實力沒有到達力壓群雄的能力,如果這個世界的強中之強不是美國而是其他國家,誰能保證這個世界就會因為沒有戰爭而一片和諧呢?
-
4 # 霧中悟
客觀地講,二戰後,美國發動的戰爭就其性質和目的而言,應該說,有私心、有利益,也有正義,而且正義是主流。總體而言,美國發動的戰爭是為了遏制邪惡國家,維護世界和平。世界上沒有無私心的正義,但有無正義的私心,這就是邪惡。不承認美國發動戰爭有私心,就是不承認國家利益的自私客觀性,不承認美國發動戰爭是維護和平,就是不承認美國遏制邪惡的客觀真實性。
-
5 # 風華史
二戰後美國發動的戰爭和目的是什麼?透過現象看本質,我為您分析:
北韓戰爭(1950年6月~1953年7月)美國為遏制北北韓,特別是給中國畫地為牢,陸上糾集16個“聯合國軍”,入侵北北韓。是毛主席與周總理力排眾議,此戰不得不打,打出幾十年和平!
越南戰爭(1961年~1973年)同樣是遏制北越,給中國關上南大門,此戰中國付出很多,提供大量武器補給支援越南,並幫助北越打敗了美國。
格瑞那達(1983年10月25日~11月2日)格瑞那達獨立後畢曉普政府由親蘇聯和古巴的人士組成,主張恢復一切公正和自由的選舉,建立人民參政的國家。
美國認為此舉嚴重威脅加勒比海地區安全,為限制蘇聯與古巴思想擴張,悍然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手,遭到包括美國的西歐盟國在內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致反對。
巴拿馬(12月20日-1990年1月3日)巴拿馬運河聯絡兩大洋,對美國重要性不再多說。當埃及人民收回蘇伊士運河後,巴拿馬人民也迫切想收回這條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運河,可惜他們遇到的是美國而不是相對較弱的英國。美國發動巴拿馬戰爭,重新控制運河區。
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灣戰爭是二戰後一場區域性戰爭,大多數國家對此支援。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兩伊戰爭,美國支援伊拉克,海灣戰爭薩達姆獲取到美國表示無意干涉的默許態度,但打下來後卻出爾反爾。
海灣戰爭本質是美國增強自身已經在中東衰弱的影響力,和控制中東、不能出現一個強權及具有強話語權的國家,關係美國石油美元霸權的戰爭不得不打。不然印度一樣吞併不見美華人說,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就冒出來了。
海灣戰爭美國611億美元軍費開支,盟國支付了530億,戰後賣武器賣了600億美元,生意國家,利益至上,無關其他。
還必須要說明的是,當時也正是中美蜜月結束後,國內輿論並不是支援美國。
轟炸南聯盟(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鐵托逝世後,後來領導人沒有足夠高的威望與手腕掌控南斯拉夫各加盟國,科索沃地區要求獨立,遭到南聯盟反對,雙方爆發衝突。
北約繞過聯合國,轟炸南聯盟。目的讓巴爾幹火藥桶持續分裂便於控制,建立親歐盟的政權。
科索沃戰爭更深沉次上卻是美國和歐盟在博弈,是一場美元打擊歐元的貨幣戰爭。
美國政府與媒體先是指責南聯盟殺害9萬阿族人,事後證明是謠言,卻觸怒歐盟。當時歐盟剛成立一個超級共同體,意氣風發,也順勢想要驅除俄羅斯勢力,把巴爾幹半島納入歐盟體系,此戰基本以歐盟為主。美國先鼓動歐盟參戰,後反而是順應歐盟要求出兵。
歐盟猜到開頭沒猜到結局,巴爾幹歐洲腹心,空襲造成近百萬難民衝擊歐元區,嚴重破壞歐洲投資環境。
1999年1月1日歐元成立與美元匯率差不多等比,歐盟甚至比美國經濟體還龐大,而戰後歐元跌幅30%,美國卻及早抽身,科索沃問題卻嚴重阻礙歐盟發展,從此一蹶不振。
有句話叫北約不瓦解,歐盟不獨立,與美國玩,歐盟嫩了點。
現在來看科索沃獨立後,非但沒有公正與自由,連生存都困難,失業率高達50%以上,有37%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5歐元,如此自由!
當時間定格在臺北時間5月8日清晨5點45分,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
紀念邵雲環、許杏虎、朱穎三位烈士!
911後美國著手反恐戰爭。美國反恐,但並不是所有組織都反美,最大的組織輸出國反而是美國最大金主國,只能說美國太黑,強權面前所謂組織也只是工具,911不過是被反咬一口。
阿富汗戰爭(2001年10月7日至今)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並不單純為了反恐,阿富汗地處中亞,左接伊朗,右連中國,其上跨過中亞五國就是俄羅斯,地緣太過於關鍵。在此處埋入一枚釘子不僅四處開花,威懾伊朗,還可培養自己組織到處滲透。
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美國以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可美國為什麼不以自由為藉口?不以為伊拉克人民帶來幸福生活為藉口?不以反恐為藉口?值得一些叫囂美國就是好的人去認真思量。伊拉克是世俗國家,能和組織湊一塊?
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是因為薩達姆動了美國的蛋糕。
美國霸權基礎是美元霸權,美元霸權的基礎是石油美元體系。
石油美元體系簡單理解就是美國可以過著直接印鈔票的好日子。
當年薩達姆卻做了件犯美國大忌的事,準備用歐元取代美元來結算伊拉克石油貿易。
動搖石油美元體系,在這點上對美國來說哪怕歐洲親兄弟都不行。
先不說伊拉克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儲存國,如果其他國家跟著有樣學樣,整個石油美元體系就會崩潰。
現在伊拉克的石油相當一部分是咱們國家在開採,美國沒拿走一滴油。
但這重要嗎,更重要的是美國需要伊拉克石油貿易用美元來結算!
當薩達姆已表明態度,對美國來說,就不得不打。
圖:反美先鋒的上臺表明了伊拉克人民的態度
圖:伊拉克戰爭孤兒,小女孩孤單的躺在媽媽懷抱裡
利比亞戰爭(2011年2月17日-2011年10月20日)歐洲有個地中海聯盟計劃,利比亞和敘利亞都在地中海線上,當然地緣這是次要原因。
利比亞戰爭原因很多,卡扎菲政府將石油利益掌握在自己手中,利比亞人均收入達13000美元,是北非最富裕的國家,是世界第八大石油輸出國。
西方國家一直有推翻卡扎非政權,打擊利比亞的方案,控制利比亞石油,而正好美國支援的反對派武裝出現並壯大,英法也順水推舟支援。
卡扎菲政府本來是堅持反美,但不堅定,先親俄後又親美親歐,和中國關係始終非常差,左右搖擺不定,美國與英法兩國正好趁卡扎菲親西方期間打利比亞,中俄投棄權票。
卡扎菲想法太多,一是大阿拉伯國家夢想,衝這美國得打他;二是非洲合眾國夢想,衝這法國得打他;三是想當老大。
還是國力太弱,只有600萬人口,以前利比亞反美,美國不打,是打不打無所謂。而2011年,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勢力大不如前,正好找只小雞殺殺抖威風。
正應中國一句古話: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現在的利比亞可慘了。
圖:利比亞戰前與如今
敘利亞戰爭(2011年3月15日至今)本質無非是地緣和敘利亞反美親俄,敘利亞和伊朗始終是美國眼中釘。
有後臺的和沒後臺的始終不一樣,打敘利亞兩大國投反對票。從15年9月俄羅斯受邀介入,基本是全力以赴武力支援敘利亞政府軍,從不足20%領土打到80%。
美國在裡面扮演支援反對派武裝和某些組織的角色,又以反恐的名義打擊敘利亞政府軍。當政府軍節節勝利組織沒用時,美國就主動消滅了,不要把美國想得很光輝。
圖:敘利亞戰前與如今
圖:躺在父母間的小男孩
二戰後美國發動這麼多戰爭也可以看到,美國從海灣戰爭時的如日中天到現在勢力大為收縮,特別是從前一大票盟友支援到現在敘利亞只是友情喊喊口號,歐盟給整怕了,敘利亞難民第一個災區就是歐洲。而美國也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我們中國要做的就是立足自身,努力發展,一個力不從心的美國才好,到時有很多事就可以做了......
短短几十年間,從越南戰爭,再到伊拉克,阿富汗,南聯盟,敘利亞等國戰爭,美國四處放過,唯恐天下不亂,美國就是一臺戰爭機器,是人類和平的最大阻礙!
回覆列表
美國對外發動戰爭或者武裝衝突都是利益驅動:美元、資源、地緣優勢、市場。只要維持住美國的霸權地位就能保證美元的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現在的中東地區就是美國為維護自己利益體系最明顯的地區。
1950年6月27日,美國第七艦隊進駐海峽區地。
1950年9月15日至28日仁川登陸,聯合國軍正式出兵北韓半島,1953年簽署停戰協議。
1958年7月,美國第六艦隊配合4.5萬名美軍士兵入侵黎巴嫩。
1961年4月17日,豬灣事件,美國策動逃亡的古巴人和僱傭兵對古巴實施入侵,最終失敗。
1961年4月,美國派出軍事顧問介入越南,1965年3月2日美國以滾雷行動直接出兵參戰越南戰爭,1975年美國撤離越南。
1983年10月25日,美軍入侵格林達納。
1986年4月15日,黃金峽谷行動美國對利比亞實施空襲,理由是打擊恐怖主義。
1989年12月20日,2.4萬名美軍突襲巴拿馬。
1991-1993年索馬利亞行動,1993年10月3日發生黑鷹墜落事件。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迴應薩達姆侵佔科威特。
1994年7月,美國出兵海地,解除海地軍事政權。
1999年3月24日發動科索沃戰爭,南聯盟解體。
2001年10月7日發動阿富汗戰爭,理由是迴應911事件打擊阿富汗基地組織。
2003年3月20日發動伊拉克戰爭,理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11年3月19日發動利比亞戰爭,美英法等國空襲利比亞,卡扎菲政權被推翻。
2017年4月,對敘利亞使用50多枚導彈發動空襲,理由是化學武器。
2018年4月,對敘利亞使用110多枚導彈發動空襲,理由是化學武器。
上述的是一些主要的部分,還有一些地區衝突和CIA策劃的政變行動。其中2000年後的軍事打擊基本上都繞開了聯合國,至於CIA策劃的都是背後見不得光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