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呆影視劇剪輯
-
2 # 皮蛋媽媽日記
實話這個問題有點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垃圾分類也代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有效的減少汙染和浪費。看新聞上海人被垃圾分類弄得焦頭爛額,催生了很多帶分垃圾的人。想說的是人的習慣都可以慢慢的養成,從剛開始等公交時的一擁而上,到現在的自覺排隊。從剛開始的禁塑令,到現在自覺攜帶環保袋。垃圾分類也是一樣的,剛開始可能會忙亂,但是養成習慣以後這件事情就非常簡單了~
愛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可以了。每一樣新鮮事物的出現,都會衍生出來新的行業,發揮各自所長共同為了一件事情努力!
-
3 # 凡人腳下的螞蟻
我只能說這個只能是假像!表面現象!垃圾分類,這可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鏈,而且這個產業鏈並不是吸金產出的產業。現在各大城市都準備實行垃圾分類可是後面的分類運輸!分類降解!分類製造業!尤其是製造業投入大可是產出的產品價值低!而現在只有垃圾分類!分類後的垃圾處理怎麼辦?一個城市一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需要幾個十幾個回收製造業的工廠?可是各大城市有幾個城市準備了這些工廠?!
-
4 # 陝甘寧賓士團隊
垃圾分類刻不容緩,減少傷害
是希望將垃圾處理導致的
垃圾汙染、水源汙染、空氣汙染……
降到最低
對自己,對家人,對華人,對世界,對人類,對整個生態系統……
-
5 # 粵創財經
還記得前段時間爆紅全網的“流浪大師”沈魏嗎?隨著網友們降他的身份扒出,今年52歲的沈魏曾是上海市徐彙區審計局的一名審計,因倡導“垃圾分類”每天撿拾收集廢品,被別人看成腦子有“病”被單位勸退病休,因為妻女車禍打擊下,選擇了去流浪。
自從他離開了原住址的破舊屋子,現在他搖身一變成為了知名的人物,在全國各地會見各路名人,可以說他現在的派頭已經有了一些大師的風範,不停地在各種知名的景點講述歷史文化拍攝影片傳播知識。
最近傳出很火的一句:以前沈大師在垃圾分類,全上海人在遊山玩水。現在沈大師在遊山玩水,全上海人在垃圾分類。
現在廣大上海居民感到壓力山大,一般在家外賣都不敢叫了,想了一下剩飯算溼垃圾,飯盒算幹垃圾。在公司逼不得已的時候點個外賣,為了不跑出去分溼垃圾和幹垃圾等,拼死也要全部吃完!
但是垃圾分類成了一座“圍牆”,有人拼了命想跑出來,但有人的想盡一切辦法去分這一塊“大蛋糕”。這是一個大商機啊!!!
垃圾分類這塊“大蛋糕”,有人已經開始分羹了
上海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新商機 有人已靠它月入萬元,在這場變局之中,垃圾桶賣家和生產商無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網上資料顯示,6月份,關鍵詞“分類垃圾桶”在天貓的搜尋量同比增長3000%以上,分類垃圾桶當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00%,僅淘寶和天貓平臺的個人消費者就在分類垃圾桶上花了2.5億元。淘寶企業服務平臺上,分類垃圾桶成交增長超7成。
“每秒賣1個垃圾桶。”淘寶極有家資料顯示,整個6月垃圾桶銷量達到300萬件,尤其是在6月24日到30日這一週,垃圾桶的銷量同比去年大漲五成,有商家由於銷量火爆不得不限購一人一件。
(還有部分店家開始了限購模式)圖三
另一方面除了分類垃圾桶,廚餘垃圾處理器(粉碎器)、分類垃圾袋、分類垃圾標籤、垃圾分類教學用具等相關商品也熱銷起來。資料顯示,6月份,淘寶“垃圾分類教學用具”的搜尋量環比大漲17倍還多。
再來一個新商機——代收垃圾,這也是一門新職業了,減少了中國就業壓力,這當中包含了代扔和垃圾分類的服務,因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起施行,“定時定點”扔垃圾、清運車輛乾溼分離。這也是一門暴利的職業,有的人已經過萬了
(圖上的價格並非實際價格、代扔參考價每月每戶320元)圖四
還有更高技術的就是APP開發
(這是部分app)圖五
新開發的APP除常規的搜尋查詢外,這些新晉開發者還普遍應用了平臺上的語音識別、影象識別、AR互動等開放能力。
當然除了APP還會有一些小程式是正規的垃圾回收公司開發的,他們是希望透過網際網路平臺獲客,可以獲得更多使用者;也有一些是程式設計師等個人開發的,在風口上流量來得容易,這樣就可以透過流量賺錢了。
風口來了,財富會在很多想象不到的地方遍地開花。
圖六
不寫了,我要去上海應聘了!衝啊!!!
-
6 # 小大哥88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自從上海開始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後,在上海工作的林小姐每天都要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按照規定,扔垃圾需要定時定點,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她,往往下班後已經錯過了時間,垃圾還要留到第二天。上海的夏天悶熱潮溼,幹垃圾還好,很多溼垃圾根本沒法放很久。
和同事交流後,她發現,很多人和她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丟垃圾煩惱。被“逼瘋了”的林小姐告訴燃財經,自己寧願付費來讓別人提供垃圾分類或代丟垃圾服務,而且,付費意願十分強烈。但她搜尋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創業公司能夠解決她的問題。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也就是說,不要暗自竊喜,你的城市正在上線的路上。
那麼問題來了,你對垃圾分類的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的城市也實施垃圾分類,你有哪些應對之策?你期望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來解決你的不便?
此次,燃財經採訪了7位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朋友,他們頂著被垃圾分類弄崩潰的神經,一個個腦洞大開,打算開始圍繞垃圾分類創業。不僅想好了商業模式,有朋友甚至連設計圖都做好了......下面分享給大家,提前做好預備功課。
智慧樓道系統入戶,刷臉就能扔垃圾。
雖說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是7月1日,但我們小區提前一週就開始實行了。6月23日晚上,也就是垃圾分類實施前夜,我動員全家人集中扔掉了一波垃圾,現在想想真是機智,因為我們家最近幾天沒少為扔垃圾的事吵架。
我們小區一共有1000多戶,原本各單元門口的垃圾桶已經撤掉,改成了12個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點,和2個過渡期間的誤時投放點。之前我岳父岳母去小區遛彎時順手就把垃圾扔了,但現在這個工作必須由我協助才能完成。一些宣傳冊上沒有寫到的類目,我得用手機一項項查,比如說“指甲殼”我就不知道屬於哪一類,查半天才知道是幹垃圾。費時費力,弄錯了還要被他們訓,真是委屈。有時候他們讓我去扔,但是我也怕大媽問我:儂是啥垃圾?
這個新型系統可以每家或每層樓配備一個,安裝可觸控液晶顯示屏,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扔垃圾之前,居民刷臉認證,在液晶屏上選擇要扔的垃圾型別,然後通道開啟,垃圾扔進去,直接運輸到樓下,分類到不同的垃圾桶中,由垃圾運輸車定時收集。採用人臉識別的好處是可以防止亂扔垃圾,起到監督作用。如果系統能更智慧一些,實現垃圾自動分類就更好了。
這個智慧運輸系統不僅能扔東西,還能收東西,比如中小件快遞、外賣、訂的書報、牛奶等等都可以直接從樓外放入系統中再運送到家裡,使用人臉識別驗證投遞人,載入安檢模組確保物品安全。甚至以後寄快遞,也可以直接透過這個系統在家發出,快遞小哥定期在樓下攬收就好。
這是個大工程,前期投入會很多,資金問題一方面可以和政府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和各大電商平臺、垃圾處理企業合作,居民也需要按月負擔一部分。
我們現在有了網際網路、物聯網,這個系統我不知道該叫啥網,但是我覺得這能夠提供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從瑣事中解放出來,專注做自己的事情。
當然,在這個系統還沒實現之前,我還是先去手動垃圾分類了。
第一天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我還不知情,提著垃圾下去發現之前的兩個垃圾桶都不見了,又趕去小區總回收站,一堆叔叔阿姨穿著志願服,掛著條幅在那等候,當場就教育了我一番,說怎麼沒收到通知,要在家裡提前分好類。我只能把手裡的垃圾一點一點用手捏出來放進去,場面十分尷尬。
塑膠袋是幹垃圾,已經放進袋子裡的溼垃圾還要倒出來,再把袋子放到幹垃圾裡,弄髒了的手也沒地方洗。垃圾分類實施後,我們都是吃飯十分鐘,分類半小時。就“粽葉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我跟老公還爭了一陣。按理說它屬於溼垃圾,容易腐爛,但實際上它是幹垃圾,因為比較結實,在垃圾處理時可能會對機器產生干擾。最後我們自己總結了一個規律:廚餘垃圾裡面,咬的動的是溼垃圾,咬不動的就是幹垃圾。
閒魚、德邦快遞以及支付寶有回收舊衣服的業務,滿多少公斤可以免費上門回收,送一些小禮物,我覺的還挺好,舊衣服回收也減輕了垃圾分類的負擔。
對很多人來講,最大的痛點就是分不清楚到底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所以我最需要的是一個手機軟體,查一查或掃一掃就知道它屬於哪類。我同事閒著沒事的時候,拿拍照識花的APP,自己P了一張圖。
這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點子,但是APP背後程式的精準識別調教難度比較大,同時做一個APP容易,但很有可能會被更有錢的公司PK掉,需要非常大的資金和流量做後盾。
我很支援垃圾分類,雖然生活當中會遇到一點小麻煩,但是非常有意義。同時,我們也應該從小寶寶抓起,讓他們從小就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上海作為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希望之後會越來越完善。我們小區的垃圾分類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乾溼分離階段,還沒有細化到四個種類。也沒有具體處罰,還是以教育勸導為主。但他會勸導你很長時間,起碼要十分鐘,因為上海是一個比較重視規則的城市。聽說真正實施以後,垃圾分類做得不合格還會被扣分,直接影響積分落戶。所以扔對垃圾、會扔垃圾,變得越來越重要。
雖然垃圾分類是好事,但短時間內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有一次我吃外賣沒吃完,過去可能就把盒子封一封,直接扔掉。現在多了好幾步。首先要把沒吃完的食物倒在袋子裡,然後把外賣盒洗一洗。再把外賣盒扔到幹垃圾,袋子裡的剩餘食物扔到溼垃圾。最後還得把袋子衝一衝,再扔到幹垃圾。我有好幾次想點小龍蝦和奶茶時都忍住了,就怕到時候阿姨讓我拆解垃圾。
鑑於這麼崩潰的體驗,我要創業首先就做個智慧機器人,克隆我自己,透過深度學習幫我完成垃圾分類並自己扔下樓。其次,溼垃圾不適合放在家裡太久,這個很適合網際網路改造,機器人可以在樓道里穿行,自動收集使用者放在門外的垃圾。
我與周圍人探討後發現,其實現階段最大的痛點集中在垃圾分類識別上。如果真得創業,機器人專案太重了,難落地。短期內,做個垃圾分類識別小程式,或者嵌入支付寶之類的工具型應用裡是個不錯的選擇,透過簡單的掃一掃,立馬解決“儂是什麼垃圾”。
三個月內,垃圾分類估計會引來一波小的流量高潮,他會像小程式或小遊戲一樣受到快速關注。基本不用怎麼推廣,自來水使用者就可以,從流量和曝光邏輯講是沒問題的。
我住的小區現在有定時定點的垃圾點,目前來看還沒什麼太大改變,暫時還沒遇到不方便或者被處罰的情況。
我最近出差比較多,垃圾分類對我影響沒那麼大。另外,我出門扔垃圾時,小區垃圾站裡的大爺大媽人都很好,會跟我說,你放那就行了,我們來就好。看到網上大家關於垃圾分類的吐槽,會覺得他們簡直就是天使。
其實在沒有推行垃圾分類之前,我自己平時在家就會對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分成幹、溼、廚餘三類。但真正實行起來,垃圾分類的條目,細化到讓人絕望。
在我看來,還有一種更實際的解決方式是,在小區物業費裡面加上垃圾分類的服務條目。這樣我們只需要下樓扔垃圾,物業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垃圾分類,每個月多收50-100元的物業費,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的。對物業服務人員來說,會增加新的工作量,包給專門的第三方服務公司,會更可行。
總之,對於我這種工作繁忙、又比較懶的人來說,怎麼方便怎麼來是最好的。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平時經常飛國外,這次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之後,丟垃圾的很大一部分責任就落到了我室友頭上。我們小區現在有三個站點,扔垃圾的時間分別是上午八點到十點,晚上五點到到八點。而這個時間點,我和我的室友不是在趕去公司的路上,就是還在加班,完全匹配不上。
垃圾站的大爺大媽會登記門牌號,那段時間我們可能實在是倒的次數太少了,門上就被貼了一個公告,怕我們還不知道地點和時間,週末還有工作人員專門上門來做問卷調查。有一次我和室友還被一個保安大叔攔下來,桌上放了垃圾分類的垃圾桶,他給我們一些卡片,就跟教小孩子一樣,讓我們把那些卡片放在對應的盒子裡,投錯了就被教育一番。
我感覺現在全世界都在跟我講垃圾分類,以至於我的同事們都說,如果有個男生跟你說以後家裡的垃圾分類都由他來做的話,請你馬上嫁給他;還有一個同事的女朋友生日快到了,他決定送幾個乾溼分離的垃圾桶給她。
說到垃圾創業,我媽媽其實給了我一個啟發。我媽愛在陽臺上種一些朝天椒、小番茄之類的蔬菜。因為上海的天潮溼悶熱,其實廚餘垃圾很難隔夜放,會臭。我可以做一個智慧發酵垃圾桶,直接把廚餘垃圾粉碎之後做成肥料,可供大家在家種一些有機蔬菜,政府可以統一發放種子,做到節能減碳。這樣可以換取積分,之後憑藉積分到小區服務站換一些米麵油等用品。
現在很多垃圾回收的創業更多是在處理如何分類上,其實人沒有那麼懶,只要度過了適應期,就會熟練起來的。更多的應該是透過垃圾分類倒推我們的消費和製造行為,比如生產或者進口可降解衛生紙,或者利用可再生材料生產餐具餐盒。
吐槽歸吐槽,此次實行垃圾分類,可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迫切,我們該為地球環境負責了。
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垃圾該如何分類,同時表示,公司會在每層樓放兩個垃圾箱,一個是幹垃圾,一個是可回收垃圾。具體的監督和罰款,1號之後開始逐步落實。
網上現在有很多吐槽垃圾分類的梗,調侃背後反映出垃圾分類門檻之高。首先什麼垃圾屬於什麼類,有一定學習成本。其次執行起來也會比較困難,拿外賣為例,我們公司有食堂,所以吃外賣的比較少,再加上倒剩飯剩菜的箱子可能味道會比較大,公司就把這個垃圾桶安排在了一樓。如果要吃外賣,吃完就要先把餐盒內的剩飯先扔到1樓的垃圾箱內,再上樓把餐盒丟入幹垃圾桶內。一來一回需要跑很久。
目前垃圾分類方面的創業,最待解決的就是如何讓大家為垃圾分類付費。本來隨手就能扔掉的垃圾,並沒有什麼成本,現在想要獲得相關的服務,需要付服務費,這種改變雖然有政策的推動,但可能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讓我創業,我希望做一家垃圾分類服務公司,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企業提供服務。企業的員工數更多更集中,垃圾分類的難度會更大,政策對違規的企業罰款金額也比個人高很多,企業的付費意願也會更強。
我會配備兩到三個人負責一個公司、一棟樓或者一個小區,連成點線面,搭建垃圾分類網路。前期我會僱傭一些人,採用人工分揀的方式,同時培養一批專業的垃圾分類專家;後期我會做技術研發,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分揀,實現真正的垃圾自動化分類。
目前新的垃圾箱還沒到,但其實我們學校在更早之前(我剛來到華師大時就有)就有垃圾分類投放試點,放置了不同種類的超大垃圾箱,標明每一種垃圾應該扔在哪裡,不是強制性的。
這次新政實行後之後,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的態度很積極,因為這代表著環境正在慢慢變好。我的日本和南韓同學也很支援垃圾分類,但是各國的標準好像有點不一樣,對於漢語水平不高的同學來說,解讀起來有點困難,不知道學校有沒有發英文版本的垃圾分類手冊。
為了方便垃圾分類,我們宿舍準備了四個垃圾桶。每天把垃圾丟進不同的垃圾桶內。如果讓我去創業,我會選擇設計一款家用的分類垃圾桶。
這款垃圾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能同時放四個垃圾袋,然後在塑膠袋上標清楚這是什麼型別的垃圾,一個種類一種顏色和logo,方便我區分,同時垃圾裝滿了能幫我自動打包。其他的功能都比較次要,只要有這個功能,再把定價定的大眾一些,我相信很快就能成為家家必備的分類神器。
之後還可以設計一個高配版,搭載一塊小螢幕,內建垃圾分類小百科,也可以語音詢問垃圾的種類,方便更多的群體使用。
回覆列表
垃圾分類催生了一個新行業:餓了麼、支付寶等平臺紛紛推出代扔垃圾、垃圾回收等新服務
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實行,能夠將剩飯剩菜等分解、並排出下水道的廚餘垃圾處理器走紅,安裝工也因此供不應求,“只要努力就能月入過萬”。廚餘垃圾處理器確實讓家庭更方便了,但是城市現行的管道系統能否支援大規模的應用,還有待於檢驗。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8日報道,上海本月起邁入垃圾分類時代,要求居民和單位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回收。面對“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條例”,上海民眾陷入一場垃圾分類的集體焦慮。一些問題也引發熱議,比如:“核桃肉是溼垃圾,核桃殼是幹垃圾,夾著核桃肉的核桃殼算什麼垃圾?”“為什麼雞骨頭是溼垃圾,大棒骨是幹垃圾?”“喝剩一半的珍珠奶茶要丟進哪個垃圾桶?”
根據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上海的住家和單位必須把垃圾分為溼垃圾、幹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類。未做分類的個人會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被罰款50元至200元;單位和機構最高可面對數萬元罰款。
例如養狗人士反映,小區實施垃圾分類後,遛狗時產生的狗屎成了問題。有物業人員建議狗主把糞便帶回家中投入馬桶,再把包過狗屎的塑膠袋丟入幹垃圾桶,但複雜的操作讓養狗人士直呼不方便。
垃圾分類催生了新行業,餓了麼、支付寶等平臺推出代扔垃圾、垃圾回收等新服務。電商平臺上各種分類垃圾桶銷量近期也大幅飆升。京東資料顯示,6月下旬,京東在上海地區的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搜尋資料,同比分別增長358倍、437倍,銷量同比增長106倍、6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