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自由的靈魂丶

    我們都知道大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大清王朝經歷了大約200多年的歷史。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康乾盛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創造這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在位時,一共是七下江南!有人說乾隆皇帝是因為心愛之人在江南,也有人說乾隆皇帝是因為喜歡江南的景色……這諸多原因都是為了夠了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的原因。那麼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到底是為了什麼?真的如傳說所言是為了去見心愛之人嗎真的是如傳說所言是為了去欣賞江南的景色嗎?其實都不是,乾隆皇帝之所以七下江南,我認為主要是一下三點原因。

    第一點,乾隆皇帝為了體恤民情。

    看過有關乾隆皇帝電視劇的歷史朋友們想必都知道乾隆皇帝每一次去江南時都是微服私訪去的。如果乾隆皇帝真的去欣賞風景的話完全可以大張旗鼓大搖大擺的去,而乾隆皇帝每次前去都是微服私訪。這說明乾隆皇帝每一次前去都是為了體恤民情,瞭解百姓疾苦才會選擇微服私訪去到江南。我們在佩服乾隆皇帝的同時,也能夠明白為何在乾隆皇帝期間能夠將大清做到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鼎盛時期,那就是康乾盛世。因而乾隆皇帝為了體恤民情是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的第一個原因。因為古代的江南是魚米之鄉,對於當時重農輕商的時代,農民顯得尤其重要。

    第二點原因,江南有江南織造局,專門負責皇家用品。

    我們都知道江南織造局從康熙皇帝起就一直都是專門為皇家提供衣服的地方。因而這對於乾隆皇帝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因為江南織造局弄出的衣服是給王公大臣穿的,而這一切都關乎著皇家顏面。因而這也惹得一向注重禮儀在意細節的乾隆皇帝的重視,因而每次乾隆皇帝都會選擇悄悄的微服私訪順帶檢視一下織造局的辦事能力。因而江南有江南織造局,專門負責皇家用品是乾隆皇帝選擇七下江南的第二點原因。

    第三點原因,江南人才輩出,乾隆皇帝有意在此選擇重臣。

    我們都知道從江南四大才子以來,就已經給人定位了江南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無論是從古代還是到現代,江南之地的人才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因而對於一向愛惜人才的乾隆皇帝來說,江南之地正是自己發掘和了解的一個地方。在這裡自己能夠了解到更多宮廷外生活的同時,乾隆皇帝還能與江南人更多層次的交流。學習江南人帶給自己的智慧與此同時從江南之地發掘人才,讓人才得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能夠為國之重用。因而,江南人才輩出,乾隆皇帝希望找到更多的人才是自己七下江南的第三點原因。

  • 2 # 青年史學家

    乾隆下江南一直為民間所熟知,也為人們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關於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原因,一直以來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認為乾隆皇帝下江南是為了尋找他的生父(坊間傳聞乾隆實際上是漢人,他的生父是浙江的陳閣老),有的認為乾隆帝是為了親自去挑選一些江南的美女納入後宮。

    這些原因聽起來都有些吊人胃口,乾隆皇帝下江南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當然不是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乾隆是一個政治智慧非常豐富的皇帝,乾隆皇帝的一生都是非常精明的。

    乾隆時期,江南是一個腐敗的高發地,同時還是一個反清勢力的聚集地,而這兩個問題一直是乾隆皇帝的心病,因而他想透過親自下江南的方式去實地考察。

    因為江南地區是全國賦稅所在,也是全國的糧倉所在,所以乾隆帝一直非常重視江南,不僅自己去江南,還在江南設定了長期的秘密調查機構,所謂的蘇州製造實際上就是乾隆帝在江南設定的秘密調查機構。

    乾隆親自去,一方面是警告那些拿著高官厚祿的官員不要動貪念,另一方面也是想給反清勢力以震懾。

  • 3 # 壹號人

    肯定不是呀,乾隆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眼光不可能那麼短淺的。我覺得應該還有以下目的,我粗虐說一下我的看法,有不足的,希望大家幫忙修正,多謝。1,“蘇湖熟,天下足”,從這句諺語大家就應該知道江南在乾隆一朝的重要性了吧。江南地區經濟發達,土地肥沃,是清政府的糧倉,這麼重要的地方,皇帝肯定要重視啊,既然重視,南巡也在情理之中。2,穩定江南乃至穩定整個社會的需要。清初,江南地主階級和部分士紳不滿清軍南下屠城和剃髮政策,曾經進行了大規模反抗,有的還和農民軍餘部合作;另外,有些著名學者比如顧炎武等拒絕為清庭服務,到乾隆朝反清勢力仍活躍,乾隆南巡,能檢查地方官,也能檢視各地反清勢力活動。也是為了籠絡江南的知識分子和士紳的支援。3,“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南巡也是為了勘察水情,解決水患。乾隆年,江南水災時有發生,乾隆沿著京杭大運河南巡,考察大運河本身的管理、維修、賦稅徵收情況等,既能沿河體察民情,查班貪官,又能保證運河的正常和維護,保證皇家和老百姓衣食供給的命脈的正常。

  • 4 # 歷史另眼看

    乾隆微服私訪,七下江南,並且詳細記載的只有江南,除了他說的四大任務:督察河務海防、考察官方戎政、瞭解民間疾苦及奉母遊覽,以盡孝心之外,我想還有其他他沒有說出來的原因。

    一、籠絡江南人心,充分利用其資源

    江南是“魚米之鄉”,自古就是富饒之地,江南又泡在水裡,有利於水利工程的建設。這麼好的一個地方,乾隆當然要好好利用,鞏固自己的盛世。所以,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會特別考察水利工程、體察老百姓並給予關懷。有一次他看見一個河堤旁土有鬆動,立刻叮囑手下修繕,加上護欄。乾隆也多次減輕江南賦稅。這些表現不只是體貼民情,也是為了籠絡江南人心。

    二、想與康熙比高下

    康熙統治時取得的成就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一顆耀眼的明星,不可忽視。在清朝的皇帝中他也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高峰。乾隆在位時一直兢兢業業,追求完美,還自稱“十全老人”,在他心中,一定也和康熙在暗暗較勁。康熙曾六下江南,考察民情,乾隆下江南可能也受康熙的影響,他在與康熙的較量中無意中模仿了這個爺爺。

    三、真的愛江南

    在最近播出的《上新了,故宮》中,見識了還未開放的乾隆的“秘密花園”――寧壽宮花園。這是乾隆為了自己老年修養建的一座花園,裡面全部都是仿照江南的風景,可見乾隆對有多麼喜歡江南的風景。

  • 5 # 草原上的大衣哥

    不在山水不在美女,在乎的是國家社稷,在乎的是稅收,江南稅費關乎和準格爾部的戰爭,揚州一地稅收就佔了全國的四分之一,這是南巡主要目的。

  • 6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大明鄭和才七下西洋,大清乾隆是六下江南,這個先澄清一下。滿清自詡12帝,以中華正統觀念來看,努爾哈赤、皇太極不能算中國皇帝,只能稱為八旗王。自入關順冶帝始計,共十帝。除了無所作為的囚帝光緒和遜帝宣統外,也就剩下8帝。作為漢人,小編對異族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觀感不錯,也實在找不到茬,相信大部份稍客觀的漢人也是一樣哈。但乾隆皇帝給小編的印象是很不好的,特別是乾隆6下江南,糜費民資、徒增勞役,紙醉金迷、狂蜂逐蝶。花費超過一億多兩白銀,每次花銷近2千萬兩,給國家和江南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按理說康熙帝也6次南巡,甚至連秦始皇、漢武帝、隋煬帝,唐宋元明各帝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巡幸,難道他們出巡,就不需要耗費民資、就不增加百姓的負擔麼?問題一定不在巡幸耗費上,而是漢人本就對滿清異族,沽名為大明覆仇竊國而不滿,不過康雍兩帝在中原的經營實在不錯,既拓展了疆域也讓國力上升,故觀感還算可以。漢百姓的國民性脫胎於農耕社會,都挺實在,也十分會算計。你把國家經營得家大業大,怎麼說也是好皇帝、好領導,即便是異族治國、壓我頭上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我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兼收幷蓄,異族最終還得按中華文化的主流——漢文化的規矩來,賺下的家業田產,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既然家業跑不了,也就不計較你是什麼族了。反正56個民族是一家唄。

    可是,如果你異族在中原經營得不好試試看?那就國仇家恨齊湧心頭,扯舊帳不噴死你,也要黑死你。剛好,大清自乾隆朝開始衰落,以致於不久之後,陷中華民族於西方烈強的輪番欺凌之下。然後,漢人便對乾隆帝憎惡起來了。甚至認為其下江南就是去玩樂,就是追美女,濫用人民的苦力錢,卻沒去辦啥正事,反致幾十年後,國家到處受列強欺負。你乾隆一個外族敢自作孽,等著瞧,然後乾隆名聲,就成現在民間這個樣子了。小編也是小漢民一枚,難逃漢人國民性的侷限。但作為歷史創作者,又必須儘量客觀,按捺厭惡的情緒,去挖掘一下乾隆下江南到底為了啥?為啥乾隆的名聲會那麼差?

    據史料載,乾隆在位60年,共有6次南巡,5次去五臺山、5次在曲阜祭孔廟、6次祭明太祖陵、3次到泰山。乾隆六下江南的時間分別是: 乾隆16年(1751)、乾隆22年(1757)、乾隆27年(1762)、乾隆30年(1765)、乾隆45年(1780)、乾隆49年(1784) ,所走的路線是,從陸路先到河北、山東,然後在江蘇宿遷一帶改走水路,沿大運河南下,在揚州過江到蘇州、杭州等地。最後再沿來的路線返回。 看其經過的路線,是盡往南方的好地方跑,如南京、蘇州、杭州、揚州府,後4次還巡幸了浙江的海寧。其中游山玩水、吃喝玩樂、招蜂引蝶肯定不少。以他附庸風雅、講求排場的性情,說他耽於玩樂、給國力、百姓增加負擔勞役,也是很有道理的,畢竟費用擺在上邊呢。

    但僅以費用等表面的理由,就指斥乾隆是“昏君”,是違反歷史直覺的。因為乾隆不是個簡單的富商,也不是鄉里富農,他是個中央集權制的核心——皇帝,是大國塔尖上的政治人物。應以辯證和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他對江南的巡幸。所謂的“巡幸”,是指皇帝離開京城外出活動的總稱。方式有巡視地方、檢臨河工海防、祭祀天地、觀民察吏等活動,從廣義上說狩獵遠征、沿途免賦降稅、加恩士紳、培植士族、檢閱軍兵等,也算巡幸之應有之義。天子巡幸不只是滿清這個馬背上民族才有的特色。自古及今,天子巡幸初由軍事活動為發端,漸變為以政冶、社會、經濟意義為主的高階內政行為。目的在於培育中央權威、敦促諸候或地方官員效忠皇帝,維繫封建中央集權制的遂行。可不光象百姓所理解的那樣,光是吃喝玩樂、追美女、搭排場。“巡幸”是要去幹浩繁無比的政事的。

    自秦漢至隋唐,產生一個新的階層,那就是“士”,然後,由戰國計程車慢慢演變成的隋唐的“士族”,後來又變成為明清時期計程車紳階層即官僚階層。也就是說,官僚階層越來越在國家的政冶架構中,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作為皇帝,顯然不可對其視而不見。更為痛苦的是,作為滿清的皇帝,自入關推翻大明之後,不僅要埋順與八旗的同族士紳的關係,還要面對佔絕對優勢,對其抱有敵意的前明漢族計程車紳階層。也就是說,率十多萬八旗兵入關的後金王,要面對遠比漢人皇帝更為複雜的階級矛盾。除了原有漢皇要面對的的階級矛盾之外,還要再加上一個民族矛盾,兩者還會雜揉在一起。如果,皇帝在站邊上稍有不慎,遠了八旗士族,便會落個“忘本”的埋怨;遠了漢人士族,等於與6千萬前明子民為敵。這個代價,是僅擁有1百萬滿民的滿清皇族,所無法忍受的。

    舉個例子,當初清人就自以為,勝了大明即可君臨天下,可以遠漢子民、輕漢士族。所以,作死釋出了“剃髮易服”這一項文化壓迫運動,使得漢士族帶領大批的漢民群起而拒之。滿清一連殺了30多年的漢人,才初定中原、卜統全國。為此造就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血洗廣州、四川之屠等慘絕人寰、不計其數的大屠殺,中原6千萬人被殺到僅有1900萬人,滿清八旗對漢民族犯下累累的罪行,當然,滿清八旗自身也是死傷眾多。如果蠻荒文化再對中華文化進行壓制,出一新的么蛾子,小編敢以你的支付寶餘額擔保,滿清八旗,一定會被趕到關外去。甚至被漢人滅了。

    可見,改造中華文化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種代價,滿清皇族一看,再曲指那麼一算,小臉“刷”的就白了,接著“撲通”面南一跪,趕緊通盤接受並師習起中華文化來,什麼孔孟文化、儒家經典、連恨之入骨的死敵——大明皇帝的陵寢,也挨個轉著圈給拜了起來。一邊縮頭縮腦為明末帝崇禎還靈到明十三陵,一邊還心虛膽顫地打出剷除李闖叛亂,為大明覆仇的沽名口號,等到滅了李闖和南明之後,發現大明也沒皇帝了,只得不好意思忝坐皇位、虛令九洲。再後來想想還是不放心,乾脆,去拜拜大明的總瓢把子、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墓。瞧,關係都拉到大明皇帝的總祖宗那裡了,這個,你中原漢民總得認帳和原諒我吧?什麼,明孝陵在南京,路途遙遠!在天上也得去拜呀,別可惜這些小錢,沒看到龍椅正差著一隻椅腳,坐得穩麼?南巡吧。

    當時,康熙帝當朝,康熙大帝6次南巡、5祭明孝陵。曾有滿臣鼠目寸光地認為,大清業已一統全國,不必對前朝朱元璋如此禮遇。遭康熙痛斥,並下令修葺明孝陵,欽賜“冶隆唐宋”御匾懸之。當然,康熙帝透過南巡這種靠近漢士族的站邊,解決了滿清政權的生存問題。站邊重心的改變,影映著滿清皇帝已從八旗王這個區域的首領,向一統中國的皇帝龍椅靠近的偉岸身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定位訊號,康熙是中國的皇帝,而不再是屈身佝僂於東北的八旗王。

    這種定位,暗示著這個馬上民族,不願再過皇太極般撈一把就走的生活,下馬冶國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該為華人開疆拓土了。然而這還是不夠的,滿清還想寄寓於南巡,求得滿漢關係的全面發展。但康熙朝由於戰亂頻仍,忙於開疆拓土,急於開啟中華民族優裕的生存空間,想發展顯然是沒精力的;雍正朝又忙於改革內政、積蓄國力,也冷落了巡幸;等到乾隆接手之後,財庫充盈、國泰民安為其創造了南巡的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其實,乾隆南巡有著更深層的政治含義在裡面。 滿清王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自從入關後到康熙朝,蠻荒的女真文化與宏博的中華文化經過了殘酷的決鬥。僅就滿清在“剃髮易服”的子專案上的勝利,滿漢兩族為之便付出沉重而血惺的代價,如果再強推一個子專案,這個代價是會讓滿清皇族噤若寒蟬的。因為,滿清皇帝既定位自己是中國的皇帝,這種文化的對決,無論如何也是一種愚蠢的自殘行為。所幸生存問題——統治的正統性,已被康雍解決了,乾隆只需要向縱深發展就行了。

    然而,滿漢合體也不是你滿清想合就合的,前面說過,士族階層作為政冶架構中越來越不能忽視的一極,已成長為與皇權爭奪控制帝國權力的強大力量。八旗士族屬比較嫩的,又與滿清皇族有同族或血緣的關係,因而有著共同的對手,無法也不願與皇權抗衡;但是漢士族就不同了,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到明朝時,內閣制度和勸諫言官制度,讓文官系統強大到可以與皇帝當庭對擂,被廷杖流放殺剮,反倒是一件榮耀門楣的事。大體明朝皇帝為了躲避文官們嘰嘰歪歪的勸諫,以防自己氣出病來,都藏進深宮人未識。養鳥的養鳥、煉丹的煉丹、開豹房的開豹房、做木工的做木工,反正就是副業比正職幹得還歡,別人幹副業養人,皇帝幹副業養生。

    清朝全盤地接受了明制,自然也惹不起這群漢文官。康熙皇帝最早一次的巡幸,曾遭到理學名臣熊賜履為首的漢官的勸諫,理由無非就是出巡安全無保證、騷擾地方、花費巨大、無法按期祭祀太廟、不能盡人子之孝等。而且,還建議成立起居注機構,由儒臣記錄皇帝的每天活動。康熙心想,這不是被正統儒學監視居住麼?我得罪誰了,竟有如此無言的結局等著我。悔不該當初爺爺皇太極太貪心打進關內,老爹順冶也覺得當中國皇帝太坑爹,便出家當和尚去了,這就是吃滿漢全席的代價(當然,這些都是小編的瞎扯)。

    3年後,起居注機構成立,初次南巡也泡湯了。1671年得行的初次東巡盛京,借得是向祖宗宣告統一大業完成之孝道,才讓文官們同意給開了個路條。換句話說,沒有符合儒家理念的“仁、義、孝、忠”,康熙大帝是哪兒也別想去。否則,就要冒與漢士大夫們決裂的風險。而這顯然是康熙乃至滿清士大夫們所無法承受之重。於是,戎馬倥傯的康熙,選擇了對漢文官們的妥協和服軟。也因此在歷史上,給漢人留下了蠻好的口碑,要知道史筆拿在漢文官的手上,而漢士族有為儒家正統隨時獻身殞命的衝動,以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傳統。

    這個無解的矛盾,被乾隆強行解開了。崇尚馬背冶國的乾隆是個惟滿族至上的君王,加之最緊要的財政收入大量的盈餘和滿清社會國泰民安的環境,再加之和坤斂財、行政能力的雙突出,以及仿效康熙南巡的方式,建立帝王威望的渴望等原因,鑄就了乾隆可以與漢文官系統放手一博的勇氣。1758年,御史孫灝上疏反對其巡視索嶽勤濟山的計劃,理由也無非與康熙朝漢文官一樣的提法,再加上對他前二次南巡,認為乾隆是貪圖江南美景、美色的行為提出了批評。乾隆為此專發上諭,對孫灝的奏疏進行逐條的批駁,並以奉太后出遊南巡的“孝道”來護住命門,以免激發漢士大夫的眾怒。

    實際上,乾隆的南巡的積極意義還是有的。比如加強與揚州鹽商的合作,既借重鹽商的大把大把的捐助,來打造滿清財政的發動機,以及滿足戰事的需要;同時給予江南商業界優惠的政策特權來培植商人,以增強江南財賦重地的地位;再一個透過南巡加強與江南士紳的互動,透過士子們的獻詩和考試賜舉,來激發江南才子為國入仕的動力。要知道,全國才子一半在江南,籠絡江南才子,增加國家的人才儲備意義極為深遠,這也是滿漢合體拓展縱深的要求。

    說到滿漢合體,乾隆實際要得到的是,滿上漢下的合體,他對康熙年間,便已蛻變成不堪大用的八旗兵提出要求,要求八旗將領一律騎馬,無論是圍獵還是南巡,不得坐轎。籍此提高八旗兵的備戰能力。他認為,八旗兵之所以在入關短短几十年就急速墮落,與管理無關,僅與沾染漢習、貪圖安逸有關,必須加強八旗兵的滿族價值觀的教育,也就是要在滿族中釐清滿漢分野。這幾乎是從帝國的上層建築方面,確定了滿族凌駕於漢族之上的治國理念。

    這實際上是一種倒退的惟滿獨尊的觀念。與康雍主張的滿合融合是背道而馳的,勢必會激起漢士族的心中反感和暗中反擊。雖然乾隆在各次南巡時,對江南各地的稅賦各有減免,也博得江南漢民的擁護,更使中國的人口取得了大幅增長。但是一定要明白,漢士族才是維護二千多年以來儒家正統文化的中堅力量。3億百姓不僅不會與同族士人相抗衡,而且還會聽從漢士族在謀人處世上的指引,筆永遠要比刀厲害。於是,乾隆耽於享樂、追風逐蝶、附庸風雅這類帝王常有的通病,漢士族根本不大願意替他遮羞避諱。雖然從正史上不敢大做手腳,但各類出自漢士紳之手的野史秘聞,會留存於後世,所以,他的名聲在漢人中一直不太好,也就不太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甲醛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