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老蛇正宗

    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冬至是每年陽曆12月21日~23日,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6點23分。冬至別名:冬節、長至節、亞歲、數九、小年等。

    冬至白晝最短、冬至黑夜最長、冬至正午太陽最低、冬至北半球太陽輻射最少、冬至節後一陽生。冬至這一天,北京地區白天時間只有9小時20分;《載敬堂集》:“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天地陽氣回升。但是,從冬至節開始,過九天為一九,過二個九天為二九…三九…九九。三九、四九是冬天最嚴寒的日子。

    唐宋時期,冬至日,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祖宗尊長祭拜。宋朝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此習俗到了明清時期更盛,除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外,百姓也要祭祖先和神靈,而且還要聚餐。所以,明清兩代把冬至節稱為小年。

    而現代,冬至是中國百姓祭拜祖先,祭祀神靈的重要節日,稱為冬祭。而清明也是祭拜祖先的重大的傳統節日,稱為春祭。

    把冬至當作節日,是從漢代開始。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也就是說周曆的正月是現在農曆十一月,所以那時候拜歲和過冬至並沒有什麼區別,到漢武帝時採用了夏曆,才將正月與冬至分開來。專門過“冬至節”,是漢代始有,盛於唐宋。

    冬至時節天氣趨冷,冬季為人體養精蓄銳最佳時節。可以早睡晚起。晨練者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

    冬季可以進行食補保健強體,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介紹如下:

    1,溫補型,如:雞、羊、牛肉,鯽魚等,但不可大吃特吃,因為補過頭了會上“火”。

    2,平補型:,如:芡實、蓮子、苡仁、赤豆、大棗、燕窩、銀耳等。

    3,滋補型: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 2 # 知足常樂0724

    冬至節氣的文化和養生意義有哪些?

    答:冬至是中國農曆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一天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基本上都是在公曆12月20~23日左右。

    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由於地域遼闊和文化有一些差異,有些地方稱之為“冬節”、“長歲節”、“亞歲”等等。根據資料查閱,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聰明人祖先們就利用土圭方法來觀測太陽☀,測定出這一天太陽的黃經處在270°位置。

    冬至這一天雖然是太陽離地球最矮,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但是它不是最冷一天。民俗規定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就可以“數九”,即每九天為一個九。因為在冬至後面還有“小寒”“大寒”兩個節氣。故人們根據幾千年的自然規律得出“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觀天象技術無與倫比,舉世無雙。小的時候聽老人們常說“冬至晴年必雨”,等到如今的我老了,也知道其中的一點鳳毛麟角了。

    實話實說,過去古代的人們沒有現代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節奏生活壓力沒有現在的大,所以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過冬至節。時過境遷如今年輕人基本上對傳統文化在逐漸淡化了,人們為了適應社會生活壓力,根本都沒有更多時間來玩它了。

    再者,說冬至開始要養生和談養生的意義,這個本人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人。對於大部分有錢,有時間的人,冬至開始養生的確不錯,本人給他們一百個贊。

    說起養生,本人內流滿面,環境汙染、反季節蔬菜、高科技的食物新增劑、防腐蝕劑、殘留農藥等等,防不勝防,你養生養得過來嗎?

    所以平時不按照自然規律來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或適用應自己運動的方式,就單單靠冬至開始養生,完全是一個笑話。說到這裡肯定有許多人不贊成我的觀點而反對,反正我覺得是對的,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凡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東西,都是不可取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難免胡說八道 ,僅供娛樂。

    知足常樂2018.12.21日於上海

  • 3 # 福自福地來wjf

    冬至有三化(象):物侯節氣之象。民俗文化之象(飲食與風俗)。冬至養生之象。冬至: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日,它為冬中之氣。也是一個傳統民族民俗節日。

    古有云:冬至大如年。周朝以前,年節為農曆十一月冬至時為春節。此時,天地已開始正式寒冷,外界人已不能出手,加上歲年,是以在外漂泊的遊子們要回家越冬過年。也即年終有個歸宿,是為冬至。兩層含義:一是冬季寒冷已至,二是歲年子歸來之至。

    古時,有冬至一陽生,即冬天的寒冷正式從今天開始,冬天過一半之時,即歲(熱冷)交之時,陽氣從今天也開始慢慢回升了。

    此時,地球位於近日點,執行速度稍快,它造成了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短八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短一些。農村所謂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即是此理。過罷冬至,開始天長夜短。

    古人說,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移,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迴圈熱冷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陽升者,即屬物極必返之象,陽中含陰,陰中含陽,一年中冬至時最寒冷的時節裡,地中間也正孕育著熱能的生成,此時,寒氣壓封閉地表,結冰地凍壓迫地氣不能上升,物極必返者即此也。你越壓迫,它越用力往外行,待熱氣熔化地表,地溫透出,是為春生。也就是說,從冬至日起,地下溫度開始生髮(井內有熱氣噴出),以後逐天往地表拱,到打春時,已拱破地表,即氣溫回升,開始暖和。到驚蟄時,地溫已熔化大地,萬物復甦,百物抬頭,蟲鳥出洞(動)了。

    冬至:

    別名:數九,開始交九,進入寒冷時段。冬節,長至節,亞歲(次於春節之意)。

    寓意: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陰中生陽也。

    氣候特點:大雪,暴雪,低溫,寒冷,冰凍。

    季節:第四季節,冬天。

    時間: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農曆的十一月中旬中氣。打春早晚冬至節氣都出不了十一月中旬。

    太陽位置:達至黃徑270度。

    前後節:前是大雪節,後為小寒節。

    風俗活動:姜飲,水餃,湯圓,羊肉湯。此屬民俗與飲食文化。寒冬已臨,天氣大寒,人畜難以承受冰寒之苦,所以,畜上圈,人閉屋,是以保暖越冬。冬天,人的四肢僵硬,氣血不活,肌肉收縮,脈管易塞,人易感冒和咳嗽,頭疼,寒痢等。所以民間多以薑湯,水餃,湯圓,羊肉湯等用以增熱保暖,活血舒氣等。並且吃餃子有增熱防凍掉雙耳的寓意。湯圓均以暖胃增熱,羊肉以大補大熱活血通絡。且薑湯可活血理氣去溼止疼護毛髮等,民俗上還有此日吃撈麵,以示次年打麥揚場順風之意。

    冬至的屬性: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一月中旬(中氣)。

    蘊含:陰陽交割,萬物之寂,生機禁閉。此日,寒氣始來而地下陽氣也開始增長。此時萬物之靜,鳥無聲,蟲不動,樹不青,百物眠而不長。

    冬至的起源:來自古代天象與物侯變化的訂製。

    三候:蚯蚓結(蟲不動),麇角解(去舊換新,製藥佳日)。水泉動(地下水生機,充元素能量之時)。古有冬至物象佔:

    此日遇壬(十天干中的壬字日)次年主旱千里。冬至第二日遇壬日,則次年小旱。三日遇壬大旱。四日遇壬五穀大熟豐收年。五日遇壬小水(雨多),六日遇壬大水(連陰雨天)。七日遇壬河水決流。八日遇壬江海翻騰,發大水。九日遇壬大熟年豐。十日十一日十二日遇壬五穀五成,多風寒冷。人安。此日東風人災,乳牛多死,南風谷貴。北風歲稔,西風禾熟人安。此日早有青雲從北方來,主大吉,來年豐。無雲主兇。紅雲主旱。黑雲主大水。白雲主人疾病,黃雲主興水水石土工程等。

    冬至來臨,天寒地凍,人不能出屋。因冷而多病。那我們如何過冬,如何防病,如何養生呢?

    建議:出門腳手臉耳不能凍著凍壞,要有防凍措施。不能喝涼氣,不能站風口吹,不能熬夜,有寒不散步,早冷少跑步,蓋被不可過厚。穿襖不可過捂,少暖不可減衣。一天五杯白開水,夜晚用醋水泡腳,多喝姜蔥湯,多喝蘿蔔,梨,綠豆,冰糖或紅糖茶。或蒲公英茶,板藍根茶,多吃甘蔗。是以滋肺化痰止咳去溼利尿去火暖胃養腎為主,銀耳,百合,大棗,枸杞,紅蘿蔔,白羅卜,蓮藕,生薑。小米,紅米,紅豆,八角,薏仁,羊肉,豆製品,紅薯,雞蛋,魚等為主,以滋補,營養,活血,理氣為要。

    關鍵的問題是養生靠季節,如冬病夏治,夏病冬防(養)是其理也。如夏季風溼疼,麻木,頭暈頭疼胸悶胃疼等皆以冬天來理療方阻病源。所以冬天不能光治冬病。中醫養生以四季五行陰陽生克為底本,此也為表裡兼治陰陽雙修之要。冬夏兼治最為合理。所以冬天裡,夏病靠冬養,冬病即冬治。冬天裡,首要滋肺,肺活而氣旺,呼吸道易安,不咳不喘是為平。二為心,保護好腳手不涼不凍就是護住心了,心安則神穩,神穩血則平,血平氣絡通,身即暖不疼。三是腎。寒冬腎為要,冷不冷在腎精,腎精旺而骨堅硬,骨堅而髓熱,髓熱又生精。冬為收藏之本,萬物歸倉,血歸溫室而再出。精歸腎宮而聚油,人無精不神,無精不力,無精不暖。所以,冬至寒來時固精保本為要。一要補腎壯陽,藥物,食物,水果,蔬菜等要以腎心肺調製為上,多進熱能食物與滋補。二要護頭手腳腹不被凍著,這是養腎之表。三是節省能源,冬至至打春前,要暖腎,益精固精,儘量不外洩,儘量不做愛,只有這樣,才能強身健體,精血旺盛,才能越冬。

  • 4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今天是冬至。標誌著冬天已過一半。也是九天的開始,在這裡祖國大部地區,都有用吃餃子來慶祝冬至日。由於,冬至過後從氣候上,雖有陽氣上升,也是最冷天的開始,民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抬頭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楊花開之說"。有些人們要問,冬至為什麼要用吃餃子來慶祝?傳說是,"九至冬最冷,為了不讓耳朵冷掉,這天,人們包上餃子,弄上幾個菜,外加一壺老酒來個全家樂。互道一聲注意防寒"。(多吃一些防寒食物,羊湯,老鵝湯)等,可不要把耳朵凍掉了,有意思吧。再說二句,諸葛亮借東風,新增一下吃餃子味道。冬至大家都在忙著過節,吃餃子。可諸葛亮確忘掉了冬至,正在為自已,在三日內許給周瑜十萬枝狼牙箭而發愁?當年的冬至,諸葛亮正在江邊,稻田埂上散步,謀求取造狼牙箭之法。雖有Sunny明媚,也是江水冰冷。在步行中不小心滑下了田埂,當諸葛亮腳踩下稻田時,突然在旁邊的一汪積水中,冒出來的氣泡。此時諸葛亮萬分高興,掐指一算,今天是冬至。冬至是陽氣上升,陰氣下墜之日。三天之內必有大霧東風出現。諸葛亮胸胸有成竹,回去吃周瑜給他包的餃子,對酒皆歡。三日後,就有了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之說。對獻了十萬狼牙箭。淺談冬至之傳說,不足指正。

  • 5 # 領悟世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至23日,從即日起,每隔九天為一個“九"稱“交九”或“數九",共九個"九",九盡便是楊花開,春天的到來!

    從冬至過後,便進入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期,故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之說,冬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傳說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冬至"。過了冬至,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冬至叫“一陽生",民間也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之說,古人對冬至是這樣解釋的: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節,原於漢代,盛於唐、宋,延續至今,《清嘉錄》還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可見古人對冬至節的重視。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自然轉化之時,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和希望,在漢代就有冬至節氣時舉行儀式,稱“賀冬",例行放假,在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以此記載,便能讓人們想到,冬至過後是休身養體之佳期!

    冬至以後就有著冬補三九之說,《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陽氣蓬勃生髮,能最大化的發揮滋補功效,尤其是陽氣虛弱者與易患冬病者最該在冬至進補。

    中醫雲:“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應之。”古人認為,冬三月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其實冬至後從交九至三九,在這個最冷時期,滋補說是最佳時期,正反映了它符合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的儲藏都在於冬,只有這個時期的滋補,才能為來年的健康打下一個好的基礎。下面有個順口溜送給朋友:

    冬至夜長晨轉陽,

    防寒保暖添衣裳,

    收得一身陽氣在,

    來年萬事皆順暢,

    節慾護膚重養生,

    事半功倍為健康,

    戶外納陽常鍛鍊,

    忌辣燥熱堅果嘗。

  • 6 # 奇堯最棒

    冬至日期是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今年是二十二日),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迴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的長了起來。正可謂“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是數“九”的開始,每9天為一“九”,81天后天氣開始轉暖。數“九”的第一天冬至,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著否極泰來,值得慶賀。冬至也是祭祖的日子,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以後,中老年人養生尤為重要,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在寒冷的冬季更應注重養生,精神上暢達樂觀、心理上自我調節、飲食上更要調養。

    古人認為,“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

    提倡,食宜多樣、清淡、溫熱熟軟、食宜少緩。但“開運菜”羊肉燉蘿蔔這道“皇家御膳”卻是“冬至”的首選菜餚。(白蘿蔔、羊肉、加佐料)此菜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 7 # 四季第二隨筆

    今天是冬至,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真誠地祝福朋友們:冬至快樂!

    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是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時節,各地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南方一帶的人們,冬至吃湯圓,“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也有團圓的內涵。冬至這一天,有些地區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人們開始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時,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對這一節氣都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把冬至作為節日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已是人們心中的一個重要節氣。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因為“氣始於冬至”,從冬至開始,生命活動由衰轉盛,由靜轉動,人們食慾大增,腸胃消化功能強盛,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體力。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化,要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肉類、蛋類、水果、蔬菜要合理搭配。

    冬至過後,陰寒之氣漸盛。人們在養生期間,要順從陰陽之變化,切不可違背自然規律,而削弱體內元真之氣。要多穿衣服,特別要注重足部的保暖,且不可為了風度而不講溫度!冬季運動,也要避免寒邪的侵襲,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達到安身靜體,氣定神閒的境界!

  • 8 # 咕咚健康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現簡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7月,夏至為6月22日,表示最熱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別稱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分兩半,因此也有據此來解釋春分與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穀雨: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小滿: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當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單純看果實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哪個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