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汗
-
2 # 三石胡不平
這時李淵已經老了,況且他兩個兒子已經死了,就剩李世民了。如果李淵還想搞事情,有兩種結果,無非就是勝敗。
一是敗了的話,那一定會被李世民給殺了,念父子之情我放了你一次,但不想總是處在危險之中。
二是勝了,他要不殺了李世民,要不囚禁,如果殺了的話他就絕後了,就算能生,他也保不住這孩子長大,一定會被別人弄死,或成為別的家族傀儡,囚禁的話以後還是要傳位給李世民,這樣還被他記恨。
所以李淵不是蠢人,還不如安享晚年
-
3 # 安穩147258
玄武門之變是李淵的不幸,可能也是李建成李元吉的不幸,卻是大唐帝國的大幸。
大唐帝國迎來了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正是有了這位偉大的皇帝,海外華人才得以自豪的宣稱我們是唐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李淵是一個昏庸甚至有點猥瑣的老頭,其實歷史上的李淵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李淵就像一個了不起的操盤手,任憑大盤上下震盪,始終沒有脫離他的掌握。
李淵的人生頂峰,是在他當皇帝這段日子裡,他一方面控制著整個大唐帝國從勝利走向勝利,巨大的成功感包圍了他,他在生活上也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在當皇帝的不到十年裡,他的子女的數量呈幾何數量爆發式增長。
然而,隨著尉遲恭持著大槊渾身殺氣地站到李淵的身邊,李淵的幸福生活終於終結了。在看到尉遲恭的第一眼時,李淵就感到了心裡的刺痛。
當尉遲恭大大咧咧的告訴他太子齊王造反,秦王已經誅殺了他們的訊息時,李淵的心在流血,什麼造反,朕已經六十多了,還能有幾年,太子只要在等幾年,他就是皇帝了,他還要造反嗎?
二郎你是好樣的!
此刻他想到了很多人,想到了他的姨夫隋文帝,他的表弟隋煬帝,他心中一陣嘆息,歷史又要重演了嗎?這就是當年二郎勸我化家為國的代價嗎?這個代價也未免太昂貴了!
但這個念頭只能一閃而過,因為更重要的生存問題接踵而至,二郎會不會學他的表叔楊廣?不行,絕不行!無論如何我都要活下去!
李淵下定決心後,開始了他的表演,他用最大的能量平復震驚的心情,語氣平和的說著一些言不由衷的話,表彰著殺了自己愛子的儈子手尉遲恭,儘管他的內心在滴血。
為了生存,為了顏面,李淵識趣的退位了,李世民登基,李淵的住房也被重新安排,太極殿不能住了,他被強遷到了大安宮。
自此後,李淵開始了放飛自我,整天喝酒,造人,賭博,就如同所有紈絝子一樣。只是你不知道的是他喝酒,喝的是悶酒!他鬱悶,他失落,從在雲端的大國帝王變成一個被強迫退休的老頭,巨大的權利成了昨日黃花,圍在自己身邊的大臣們都趕著去抱二郎的大腿去了。
去吧,去吧,當年你們也是這樣拋棄隋朝小皇帝的,那小孩子算起來還是我的侄孫呢!好在還有裴三這個老東西能來陪我說說話,不過聽說他也要出京了,朕身邊的說話的人也要沒有了。唉!
他天天眠花宿柳,其實他只能在後宮中尋找到當年朝堂上指點江山的雄風。
他賭博,別人賭博是為了樂趣,他賭博卻是苦澀的,他是做給二郎看,二郎,爸爸已經是一個廢人了,爸爸已經不再把天下放在胸中了,你可以放心了吧。
二郎啊,當初你們兄弟五人(還有玄霸,智雲這是李淵五個最大的兒子),現在我只有你一個大兒子了,我都這樣了,你可不可以多來看看我!
李淵近乎於哀求的表現讓李世民徹底放心,但是李世民始終不願意多去見見自己的父親,幸好長孫皇后時常帶著承乾,青雀去看望爺爺,這也讓李淵灰色的生活有了一些亮色。
就這樣李淵不鹹不淡地過了幾年,突然一個訊息如同炸雷一般在李淵耳中爆開,二郎滅了東突厥汗國,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被活捉了!
李淵聽到這個訊息,不禁老淚縱橫,二郎,好樣的!朕的屈辱,我華夏男兒的屈辱終於被你用鐵與血洗刷乾淨了!
李淵遙想當年晉陽起兵為了爭取東突厥支援,李淵卑辭厚幣向突厥稱臣,這是李淵心中永遠的痛,這就像一座大山,在每一個午夜夢迴壓得他透不過氣,終於有一天他的寶貝兒子為他移走了這座大山!
這一次,在慶功宴上,李淵開心的像一個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孩子,他彷彿重又回到了幾年前,用不可質疑的口吻命令頡利為大唐皇帝跳舞祝壽,他看著漠北的雄鷹如同一隻溫順的小雞一樣在手腳不協調的跳著舞,努力取悅自己的樣子。
他終於和自己的兒子和解了,也和自己和解了,二郎,你真是一個好皇帝!你真是朕的好兒子!大唐交給你朕真的很放心!
他老淚縱橫的摟住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也緊緊抱住自己的父親,就像小時候一樣,此時所有的猜忌,防備,不甘,屈辱,小心翼翼都成了過眼雲煙,太上皇與皇帝面對面唱著,跳著,其樂融融,開心之極,這兩個人的心結終於開啟。大唐的兩位最尊貴的人的手再次牢牢地拉在一起。
從此以後,李淵這才做回了自己,他才感受到了太上皇的富貴與尊嚴,他平穩度過了人生最後兩年,最終沒有任何遺憾的告別了這個世界。
或許在另一個世界,他會去向李建成懺悔,大郎,你不該怪二郎,二郎他不是一個好兄弟,但他是一個亙古未有的好皇帝!
我知道你做皇帝也應該不錯,但是爸爸瞭解你,你不可能達到二郎的高度。其實錯在爸爸,爸爸不應該在當年給了二郎希望,又親手毀了這個希望,這就種下了你們兄弟失和的種子,其實我不應該立你做太子的,如果立二郎,我相信他的胸懷,你們可以活得很久!
-
4 # 最愛歷史
唐朝貞觀九年,五月庚子日。這一天是公元635年,陽曆6月25日。唐帝國的開國皇帝、69歲的李淵,在風燭殘年中,終於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這是一位老來英雄,卻最終孤獨至死的開國皇帝。
千百年來,人們從來都只關心他那位英雄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卻沒有多少人關注過,在玄武門之變後、日漸蒼老和衰竭的李淵,因為歷史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今天,最愛君就要帶大家來看看一位孤獨的君王:李淵。看看他在玄武門之變後的痛苦和悲涼,以及孤獨落寞的晚年。
這一切,都要回溯到李淵去世前的九年,公元626年的那個玄武門之變的上午。
玄武門之變:恐懼在此前的一個晚上,李淵心裡震撼。因為二兒子李世民對他說,太子,也就是他的大兒子李建成,以及他的四兒子、齊王李元吉“淫亂後宮”,史書記載,“愕然”的李淵從震撼中回過魂來,說,你們明早三兄弟,一起來當面對質。
他哪裡知道,這是李世民為了血腥政變,所埋下的一個惡毒狠招。
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前的夜晚,作為父親的李淵睡得怎麼樣,反正第二天早上,他應該起的很早。當李世民的手下第二天一大早,已經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人頭時,李淵正在長安城的太極宮裡面,召集裴寂、蕭瑀、陳叔達等重臣一起,在皇宮裡的海池裡泛舟。
▲作為父親和皇帝: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惶恐憂懼
或許是為了排解抑鬱的心情,又或許是並未意識到事態的超級嚴重性,反正,當李世民手下的大將尉遲敬德渾身是血,穿著鎧甲、握緊長矛衝進太極宮時,李淵這才知道,出大事了。
尉遲敬德闖進皇宮時,李世民的手下,仍然正在同忠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軍隊四處混戰,隨後,李淵被尉遲敬德脅迫寫了一道手諭,要求所有軍隊全部接受秦王李世民指揮。
一夜之間,唐王朝已經變天,他的二兒子李世民,在殺了兩個同父同母所生的親兄弟,同時又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個兒子全部斬盡殺絕後,已經掌握了長安城內外的絕對軍權和政權,在屠刀之下,連李淵這個當父親的,也感覺到了內心的震撼和恐懼。
奪權:架空他非常懷疑李世民,很可能會趁機殺了自己。
李世民政變成功後,跪下來撲在李淵懷裡痛哭,不管是真哭還是假哭,李淵心裡都是戰慄恐怖的,他對李世民說,今天以來,我幾次都有想“投杼”的感覺。
投杼,說的是坊間傳言孔子的弟子曾參殺了人,許多人都來說,曾母最終恐懼逃跑的典故。而對於李淵而言,他從51歲起兵,52歲創立唐帝國當上皇帝,此後九年間他的兒子和部下已經分別平定天下,眼看著人生已經功德圓滿,卻不料家庭內部卻發生瞭如此的驚天血案。
他內心感覺孤獨、淒涼、莫名的恐懼,短短几個小時之間,他的兩個兒子、十個孫子全部死於非命,而製造這起血案的兇手,也是他的親生兒子。
▲李世民依靠血腥政變,成功上位
在痛苦還沒來得及消散的時候,李淵就被迫在玄武門之變的當天,下了一道詔書,裡面的內容,是大肆斥責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說他們罪行累累、死有餘辜,而在另外一道《立秦王為皇太子詔》中,則極力讚揚秦王李世民是“氣質衝遠、風猷昭茂”、“遐邇屬意,朝野具瞻”。
作為受害者的兒子被極端侮辱,而作為兇手的兒子卻恬不知恥。
他已然全被架空,迫不得已下旨:以後所有的大小國事,統統交由新太子李世民處理,然後再報給皇帝我聽聽。
老皇帝已經被架空,報不報其實都無所謂了。
奪位:李世民的怨恨玄武門之變後兩個月,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逼迫自己的老父親“心甘情願”地退了位,國事紛雜,由於李世民政變,逼得李建成的盟友、廬江王李瑗也起兵反叛,不久,突厥也趁著唐朝內亂,率領十萬大軍直逼長安城下,儘管戰火相繼平定,李淵的內心仍然是不自安的。
這位出身大貴族家庭的官宦子弟,七歲就襲封唐國公,作為隋煬帝楊廣的表哥,李淵聰敏,但也仁慈猶豫。母親去世時,他赤腳行走20多里路葬母,以致腳底磨破、鮮血淋漓;李世民對皇位虎視眈眈,李建成、李元吉與李世民勢同水火,他早有耳聞,只是在作為一個皇帝和一個父親之間,他始終猶豫不決,最終釀成了一宗子女骨肉相殘的千古慘案。
而李世民對於這位父親,心裡也是懷著憤恨的。
在李世民看來,儘管他英明神武,但父親卻一直堅持正統的嫡長制,“偏袒”著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因此政變成功後,李世民開始大肆安排自己的部下進佔要職,為自己的登基做好準備,隨後,他又開始一次次緩慢地“制裁”報復自己的父親李淵。
▲在奪權後,李世民一直記恨李淵
李淵雖然英雄,但也好色,在起兵攻進長安後,短短數年間就跟一堆妃子們,生下了20個小皇子,並且他喜歡到處徵召宮女。當皇帝的時候,自然沒人敢說什麼,可老皇帝一退位,李世民的手下們,就開始冒頭來攻擊李淵這位太上皇了。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雨水比較少,於是中書舍人李百藥就上書說,這是因為太上皇徵召了太多宮女,皇宮裡“陰氣鬱積”,才導致乾旱的。
於是李世民很快下了一道詔令,將李淵身邊的宮人裁減了3000多人,全部逐出宮中,按照李世民的說法就是,你們都各自去追求幸福吧,“任求伉儷”。在李淵看來,這是兒子對自己的一次示威,當然,宮女們少就少一點,退了位,能忍就忍了吧。
識相:老皇帝的悲哀這事還沒有完。
當了皇帝,自然要一個個治治以前那些不聽話的人。對此李淵信任的老臣裴寂,也成了李世民整治的物件了。在玄武門之變前,裴寂一直支援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的當天,李淵惶惑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身邊的蕭瑀、陳叔達紛紛拍馬屁,說秦王人心所向,都是太子、齊王太險惡才導致被殺的,對此裴寂卻不予評論、默默不言。
李世民當然是記在心裡,因此先是將裴寂免官“遣還鄉里”,接著又將他流放到位處今天四川阿壩一帶的靜州,活活就是要搞死這位李淵信任的股肱老臣。
這一切,李淵一直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作為太上皇的悲哀:李淵非常“識相”
他是識相的,兒子李世民當上皇帝三年後,李淵從太極宮中搬到了大安宮居住。大安宮低矮狹小,夏天非常悶熱,但李世民卻經常不管不顧自己的老爸,自己則經常在大夏天跑到隋煬帝留下的九成宮裡避暑,對老爸卻不予過問。
對此有的官員看不下去,便上書建議李世民說,老皇帝年歲已高,陛下你卻經常不去看望,並且你經常自己跑去避暑乘涼,卻把老爸扔在長安,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好像不太好,但李世民對此並未予理會。
但李淵心裡是清楚的,作為一位被逼退位的老爸,他心裡知道該怎麼做。一直到貞觀八年,李世民在當上皇帝八年後,或許心裡也釋懷了一些,於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邀請老爸李淵在夏天去九成宮避暑,但李淵的回話是,隋文帝楊堅就是在那裡死的,而坊間紛紛傳言當時是隋煬帝楊廣殺了他,李淵“惡之”,最終推辭說,我就不去了吧。
孤獨:晚景的掙扎此時李淵的生命,已經剩下不了多少時間了。
玄武門之變後七年,唐帝國在他那個血腥上位的兒子手中,形勢越來越好,並且攻破突厥,平定了讓李淵心中一直隱憂的大患。這一年,李世民在漢朝原來的未央宮舉行宴會,李淵難得地放鬆了一回抑鬱多年的心情,讓降服的突厥頡利可汗起來跳舞,又讓南蠻的酋長馮智戴詠詩助興,非常高興地說“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於是李世民趁機拿著酒杯上前給李淵祝壽,說,以前劉邦曾經在未央宮這裡,諷刺過他的老父親,劉邦妄自尊大,兒子我不跟他那樣子,我給您祝祝壽!
也不知道李淵此時,該是作何感想。
但隨著時間流逝,李世民心中的憤恨和惱怒也開始慢慢沉澱下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而李淵日漸衰老,在他看來,時日已經無多。就在去世前的一年,68歲的李淵(按照古人的虛歲演算法,李淵當時是69歲)宴請西突厥的使者用餐,李淵再次又感慨起來說,“如今蠻夷都降服了,這是自古未有的事情。”
▲李淵和李世民:晚年的父子仍然心結重重
而李世民則不知道為什麼留下了眼淚,他給老父親李淵敬酒祝壽,說,“父親,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我也是遵從父親您的教誨啊。”隨後,李世民又和長孫皇后一起,向李淵進獻了御膳和衣物,《資治通鑑》對此的記載是:至此父子倆才“一同家人常禮”,一直到了父親李淵人生中的最後光景,這對父子,心裡才算解開了一些不可言說的心結。
而李淵已經老了,太老了,儘管他心中也有恐懼、怨恨,儘管在玄武門之變後的歲月裡,他一直孤獨的、寂寞的、隱忍的生活著,但兒子畢竟是兒子,貞觀九年五月庚子日,公元635年,69歲的李淵臨死前交代了自己的遺囑,他說,我死之後,就跟漢朝的皇帝一樣薄葬就可以了,皇帝(李世民)也沒必要太遵循古人守孝三年的死規定,就用一天來代替一個月執行就可以了,至於陵墓,一切儉約從事。
這位一生奢華的父親,到老了,也不知道是為兒子著想,還是知道自己的尷尬地位,很識趣地安排了自己的後事。
因為一切都無關緊要了,儘管他是開國皇帝,但他在政變中走向帝位的兒子卻更加光耀奪目,生命既然走到了這個終點,那就平靜地接受死亡好了。
而李淵也不例外,自古至今,一切的君王都不例外,儘管他是開國皇帝,但孤獨,卻成了他最後的終點。
回覆列表
這不是主觀接受,而是被動接受,他被囚禁了。
以前跟隨他的關隴門閥都轉投到李二那裡了,那是李淵的根基,李淵用李建成聯姻中原世家,李世民聯姻關隴貴族,關隴貴族自然支援李二了,且李二又得到了山東起義被收服勢力的支援。
所以說,李淵根基已失,無人支援,且人老了,不去生孩子還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