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書瓶

    老有人問,黛玉和寶玉那麼相愛,到底是誰阻礙了兩個相愛的人?

    賈母地位最高,又是黛玉的親姥姥,她到底怎麼想的?

    讓我們捋一下吧。

    首先,寶玉和黛玉真心相愛,按照我們讀者本真的心,當然希望他們在一起。

    但是寶玉的媽不這麼想。像天下所有的婆婆一樣,希望自己的兒媳婦哪哪都好。黛玉性格不好,愛生氣、愛調歪,愛刻薄人;身體也不好,病秧子一個。寶釵性格好,穩重大方,會做人;身體健康,能幹。你說,作為婆婆,你會選擇誰?如果沒有高超的品格和灑脫的人格,大部分凡胎肉身都會選擇寶釵吧!所以,王夫人中意的兒媳婦是性格好、身體健康的寶釵。何況寶釵還是自己的外甥女,對自己也更貼心!

    我們再看賈母的意思。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賈母當然願意孫子媳婦的首選是黛玉。但是,另一方面寶玉又是自己的親孫子,所以不能不顧及寶玉的利益,考慮到黛玉身體和性格上的兩個弱點,賈母也是左右為難,不敢貿然定下黛玉。

    當時的情形是,雖然賈母有著超然的地位,但是已經不當家了,家裡的大事小情都要由王夫人定奪。記得那次,王熙鳳說,冬天天冷,園子裡的姑娘們跑來吃飯,吹了冷風就不好了,不如就近在園子裡另起鍋灶做飯。賈母聽了非常贊同,說自己早有這個意思,怕給她們添事, 不體貼當家人,所以才沒說。這個事說明賈母已經放權靠後、退居二線了。何況在寶玉婚事上,自己是隔輩人,人家才是父母啊!如果王夫人不樂意娶黛玉,賈母非要做主,若結果好還好,若是結果不好,比如說成親後沒兩天黛玉去世了,你說賈母的老臉往哪擱!

    基於以上種種考慮,賈母才遲遲不給出明確的態度。

    我們知道,對寶玉所有的事情,包括寶玉將來的姨娘及身邊的丫鬟,王夫人都是很緊張的,不容許出半點差池,何況是寶玉的終身大事。所以在對選擇兒媳婦這件事上,王夫人是非寶釵不可。

    王夫人手段之老辣,看怡紅院丫鬟被攆那回便知了。怕賈母萬一插手此事,將黛玉給了寶玉,所以王夫人必然防備。女兒元春就是最好的克敵制勝的法寶,王夫人應該是或以探視或以書信的方式和元春通了氣,母女連心,共同抵黛迎釵,為金玉良緣造勢。

    這就有了元春端午節賞禮,禮物是寶玉和寶釵一樣,林姑娘同賈家姐妹一樣,以貴妃的立場,站出來選擇寶釵。讓有心的人,比如黛玉、比如賈母收收心,靠邊站吧!

    這樣說並非主觀臆斷、聳人聽聞。

    寶玉聽到自己的和寶釵的禮物一樣,笑道:"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 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如果只是禮物相同或者不同那麼簡單,寶玉就不會這麼敏感發問。

    對此黛玉說:"我沒這麼大福禁受,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 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如果只是禮物相同或者不同那麼簡單,黛玉就不會這麼灰心。

    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還是那句,如果只是禮物相同或者不同那麼簡單,寶釵也不可能想到姻緣。

    所以,我們看大家反應,就知道元春絕非單純送禮那麼簡單,絕對是有用意的,那就是為了促成金玉良緣。為了母親王夫人達到目的,元春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 2 # 平姐悅書

    賈府的這些兄弟姊妹中,元妃最疼愛的是寶玉。入宮前教寶玉讀書識字;入宮後時常惦念寶玉的教育和成長。隨著寶玉一日日長大,除了學業、身體外,作為長姊的元妃還會為寶玉的親事暗暗籌劃的。

    一、元妃暗暗為寶玉選寶二奶奶

    元妃省親,一方面是探望親人,同他們敘舊;另一方面是看看姊妹們的生活狀況。其中還隱藏著她的小心思,留心表姊妹們中有誰與寶玉相配。她一開始就注意到了寶黛二人,十八回中有這樣一句話,可知元妃心中已在作打算:

    元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

    這時候,元妃還是很看重林黛玉的。她中意於黛玉。

    在面試眾姊妹所作詩詞後,元妃發現寶釵與黛玉的詩詞水平相當,難分勝負:

    元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一首詩,讓寶釵黛玉同時進入了元妃的眼中。這樣一來,元妃就會在釵黛中間,物色一個最適合做賈府的寶二奶奶人選來。

    二、元妃心中有了最佳人選

    一旦有兩個候選人的話,元妃心裡就會有了比較。雖然元妃身在宮裡,但是她對賈府的事是清楚的。因為皇上恩准宮裡嬪妃才人等父母可以進宮探望女兒,每月逢二六日期,便是進宮看望的日期。每次看望時必會少不了一番問候,也會少不了家長裡短的話題。其中寶玉必是話題的中心。聊到寶玉便會牽出寶釵與黛玉來。

    王夫人本就中意寶釵,特別是“金玉良緣”的說法傳開後,她心裡更是有了主意。因薛姨媽平日裡對王夫人等提過金鎖要配玉的才能成婚。再加上薛姨媽是她一母同胞的姊妹,在感情上自然而然就會偏向寶釵。這樣,“金玉良緣”的婚姻說法也會傳到元妃那裡。

    當然,這種說法還只是其中的一個理由,身為宮裡的妃子,元妃會全面地去看問題:

    1、身體條件要好,健康是關鍵。而黛玉總是藥不離身,身體不及寶釵好。

    2、待人處事要穩重平和。而黛玉偏愛耍小性子,寶釵處事不慌亂,是理家的好手。

    3、要比寶玉成熟,才能協助寶玉完成事業。而黛玉偏任性又多心,常在寶玉面前鬧些小孩子氣,寶釵會察言觀色,會忍耐,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

    綜合考量一下,元妃就會選定寶釵,不會選黛玉做她的弟媳。既然認定了寶釵,她就會對寶釵另眼相待。所以,這次送出的端午禮,便不同於省親那次眾姊妹們一樣。這一次,有了級別親疏上的區分:寶玉和寶釵的一樣;黛玉的和迎春她們的一樣。

    三、曹雪芹有意設定的一筆

    曹雪芹寫了這麼一個送禮情節,實際上是為後面寶玉和寶釵有緣成為夫妻,寶玉和黛玉無緣做夫妻,埋下了伏筆。向我們說明了“金玉良緣”是現實,會成就今生;而“木石前盟”是虛無,會追溯前世。也告訴了我們現實與理想之間會存在著難以融合的矛盾。

  • 3 # 朵朵佬爺

    我草草翻閱了前面幾個大神的回答,幾乎都是說,元春選定了寶釵作寶玉妻子,只是在道理上各有不同,有的人還說賈母退了二線,不管事了,叫人哭笑不得。古代都是終身制,哪有退二線的?在寶玉擇偶問題上,賈母一言九鼎,這個,連賈璉的小廝興兒都知道。要弄懂這個問題,必須知道曹雪芹的寫作方法,即間色法。寶玉和黛玉是全書主人公,這個應該沒什麼分歧,又叫正色,寶釵、湘雲、妙玉、寶琴皆為間色,又叫干擾項,這樣可以攪動黛玉的心緒,使愛情顯得驚濤駭浪,又峰迴路轉。黛玉《葬花吟》裡“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指的就是這些風言風語對黛玉心靈的折磨。我感到,初戀,就是一種互相折磨,若即若離,又甜又苦,曹雪芹把這種感覺寫的十分到位。從道具來看,有寶釵的金項圈,還有湘雲的麒麟,更有妙玉的玉杯。元春送的禮品,其實也是干擾的一個道具。即使元春有此意,也是徒勞的,賈母是皇權的象徵,權威不容挑戰。

    《紅樓夢》節選:有人向寶玉提親,賈母聽到這裡,不等說完便道:“這斷使不得。我們寶玉別人伏侍他還不夠呢,倒給人家當家去。”邢夫人道:“正是老太太這個話。”賈母因向王夫人道:“你回來告訴你老爺,就說我的話,這張家的親事是作不得的。”

    聽出賈母的口氣沒有,完全是下命令,賈政也只有聽宣的份了。

  • 4 # 桃小妖讀書

    關於元妃的端午節賜禮,其實爭議很多,有人甚至認為所賜之禮並非元妃本意,而是被人“掉包”過的,也有人認為是元妃賜婚之意,讓我們一一進行分析:

    一、端午節賜禮是否被王夫人掉包?

    元妃的端午賜禮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連賈寶玉都有些“意外”,一度認為是下人們弄錯了,所以,有的紅迷朋友就認為是王夫人掉包了,把給待遇的那份給了寶釵,藉此向老太太“挑明態度”。

    但是,我個人認為,王夫人沒有膽量掉包這個賜禮。雖然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兒,但彼時她已是皇上的妃子,她們的關係從元春進宮時,就由母女關係變為了君臣關係,掉包賜禮一旦被發現,並不是普通人家母女吵一頓就能解決的,而是定罪的,所以,作為賈府的管家人,這點輕重,王夫人還是拿的準的。

    二、元妃賜禮究竟何意?

    個人認為,元妃端午賜禮,其實就是在向賈母暗示,對於寶玉的婚事,她和母親在一條戰線上,都支援金玉良緣。 畢竟元妃是跟著老太太長大的,如果公開站出來支援金玉良緣,既是對老太太的挑釁,也不符合她作為長姐的身份。所以想透過暗示的方式,讓老太太主動妥協,至少大家面子上過得去。

    同時也在提醒老太太,“金玉良緣”派手上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指婚。如果老太太一直強硬反對,那麼他們也會不得不亮出王牌,希望老太太知難而退。

    三、賜禮是否是元妃的真是意圖?

    黛玉和寶釵到賈府之前,元春已經進宮,表姐妹之前並不認識,更別說瞭解了。 但是元春省親時,卻主動問到了黛玉、寶釵,說明元春對他倆還是有所耳聞的。

    那麼這些耳聞從哪來呢?想必一名是她的母親王夫人。 書中寫道“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可以推斷,王夫人在入宮看視時,寶玉的婚姻大事肯定是娘倆常聊的話題。 因為喜歡薛寶釵,不喜歡林黛玉,王夫人對二人的評價,帶走很強的主觀色彩,所以元妃根本瞭解不到真實的黛玉和寶釵。金玉良緣也是王夫人強行灌輸給她的。

    由此推斷,端午節禮是元春所賜,但表達的是王夫人的意願。雖無賜婚之實,卻也暗含賜婚之意。

  • 5 # 正史風雲

    值端午節之際,元妃娘娘賞賜禮物,寶玉得到的賞賜是: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寶玉見了,喜不自勝,問:“別人的也都是這個?”襲人道:“老太太的多著一個香如意,一個瑪瑙枕。太太、老爺、姨太太的只多著一個香如意。你的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從這裡可以看出,唯獨寶玉和寶釵的禮物相同。其實元妃的意思很清楚了,她透過賜禮的微妙暗示,表達了自己希望寶玉和寶釵在一起的心意。

    然而寶玉仍然矇在鼓裡,傻乎乎地問襲人:“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召到襲人一頓數落,那禮物上分明都貼著標籤,怎麼能錯!

    寶玉傻乎乎的不知道這裡面的深意,但是黛玉和寶釵卻冰雪聰明,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隱意。

    先看看黛玉的反應。

    寶玉派人把自己受賜的禮物送給黛玉,讓黛玉隨便挑揀,但是黛玉為了這事正在心裡難受呢,哪裡肯接受。《紅樓夢》第28回寫道:林黛玉昨日所惱寶玉的心事早又丟開,只顧今日的事了,因說道:“我沒這麼大福禁受。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這句話已經充分描述了黛玉心中的酸意。她知道元妃已經站在了寶釵一邊,明明自己和寶玉才是兩情相悅的呀,怎麼元妃卻中意寶釵呢,我想她的心裡一定是百轉千回總也繞不過去吧!所以,說起話來,也酸溜溜的。

    再來看看寶釵的反應。

    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話,所以總遠著寶玉。昨日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幸虧寶玉被一個林黛玉纏綿住了,心心念念只掛著林黛玉,並不理論這事。這句話說明了兩層意思,一是在寶釵的心中寶玉並不是理想丈夫的人選,她的理想夫君應該是“讀書明理,輔國治民”的君子,而不是整天只知兒女情長的寶玉,所以,雖然有和尚的預言,她還是躲著寶玉;二是她對元妃的刻意安排是不喜歡的,因為自己不愛寶玉,寶玉又愛著黛玉,元妃卻偏偏想把自己和寶玉拴在一起,所以,心裡越發覺得沒意思。

    從黛玉和寶釵各自的反應中,明顯能夠看出,她們都敏感地發現了元妃的意圖,然而兩人都不開心。

    那麼為什麼元妃希望寶玉和寶釵在一起,而不是黛玉呢?婚姻大事向來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深宮內院裡尊貴的貴妃娘娘,她又為什麼非要管這個事呢?

    一、情感偏向上看

    賈母和賈政應該是更喜歡黛玉的,因為黛玉是賈政這邊的姑舅親,而寶釵是王夫人這邊的姨娘親,黛玉生得傾國傾城之貌,又有曠世詩才,靈氣十足,從賈母日常對待黛玉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賈母喜歡黛玉比寶釵更甚,賈政應該也是喜歡黛玉多一些的。只有王夫人更喜歡寶釵。

    二、個人條件上看

    黛玉和寶釵,從門第、容貌、才氣上看,基本上差不多,但是黛玉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身體沒有寶釵好,整日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病如西子勝三分,時常咳嗽、經常吃藥,整個一個藥罐子。從這一點上說,寶釵的優勢就要大得多了,因為古時的人,特別是官宦大戶,最講究延續香火,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黛玉這樣的病怏怏的身體,不說命長命短,單說傳宗接代,估計都很有問題,這也許就是寶玉和黛玉婚姻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沒有嫡出,是不能被接受的。

    三、王夫人借省親之機說服元妃

    王夫人知道賈母和賈政喜歡黛玉多一些,但是黛玉的身體條件,確實不適合當自己的兒媳婦,但是她又不能明面上和賈母、賈政說出自己的心思,惹得大家不高興。所以,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女兒元春,因為元春貴為貴妃娘娘,透過她表達出來,賈母和賈政也不得不重視。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要談婚論嫁,賈母和賈政也不一定會選黛玉,因為黛玉的身體確實不適合。然而,寶玉只愛黛玉,王夫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該出手時就出手,到了要統一認識的時候了。

    當時皇帝為了體現人道主義精神,規定“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所以,王夫人能夠每月十二日的時候進宮去看元春,這就給了她足夠的時間自己的想法向元春傾訴,元春經過權衡和再三思考,覺得是時候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了,於是才有了賜禮時微妙的暗示。

    元春這一暗示大家都看在眼裡,眾人的心思也都有了微妙的變化,直接影響了眾人在寶玉婚姻上態度,基本上形成了統一認識並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是後話!

  • 6 # 浮生漫讀

    元妃賞端午節禮,原本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只是因為某些讀者的個人意願,為之賦予了新的含義,想想真是可笑。

    為何可笑?說元妃賞節禮是她對寶玉婚姻的表態,結合全書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至少有兩個方面可說明不可能。

    其一、全書的背景:

    大背景,第五十五回,明確指出:“當今以孝治天下”。第十六回也指出,元春能有機會省親,是因為“如今當今貼體萬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

    “孝”是當時社會所極力推崇的。

    小背景,賈府以詩禮傳家,其中的禮就包括孝道,賈政的孝執行得非常到位,對賈母無有不從,一言一行都遵循孝道,不敢稍有逾矩。

    正是因為賈府的家教,才培養出了“才孝賢德”的元春,其中“孝”是元春的一個標籤,正符合朝庭所推崇的價值觀,所以順利入選為女史,並因表現突出而晉封賢德妃。

    賜端午節禮,距元春封妃不到一年,她怎麼可能大膽到不顧孝道以公開的方式剝奪父母的權益?也就是說,即使元春屬意於寶釵,也只能私下表示,絕不可能透過太監來傳達,這不是授人以柄嗎?

    “二十年來辨是非”的元春,有什麼理由突然做出這種大逆不道自毀名節陷家族於不義的事?

    其二、寶玉的婚配選擇:

    元春賜節禮的時候,寶玉才十三歲,沒到急著定親事的時候。元春剛剛封妃,寶玉的舅舅王子騰正就任九省編制,位高權重,以榮國府的社會地位,無論是從家族利益考慮,還是從寶玉的未來著想,寶玉的婚姻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反而寶釵和黛玉都不可能進入備選名單。難道試過寶玉之才的元春,認定這個弟弟是個廢才,沒資格與王公貴族聯姻,只能在寶釵和黛玉中二選一嗎?

    除非元春想故意傷害寶玉,否則,對這個唯一的親弟弟,她更應該深謀遠慮,為他選擇一個對他的前途有幫助的妻族。

    以上兩點,都足以說明:元春沒有屬意寶釵並公開表態的理由。

    那麼,元春為何對寶釵和黛玉區別對待?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黛玉已經是和三春一樣的自家妹妹,而寶釵是親戚。

    總有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認為黛玉也是親戚。

    沒錯,從血緣來說,黛玉確實是親戚,但是,從黛玉進入賈府那一天開始,賈府就把她當家人了。

    第二十二回,賈母給寶釵過生日,已經寫得明明白白,“只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釵是客,餘者皆是自己人”。看清楚,黛玉不在客單裡,而屬於“餘者”類別,也就是“自己人”類別,也就是賈母嘴裡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之一。

    把自家妹妹和親戚區別開來,抬高親戚,這正是元春的懂禮之處。如果一定要偏心歪解,那就陷元春於無德不賢不孝了。

    作為讀者,擁有上帝視角,還是要把格局放大一點,不能向黛玉的小心眼看齊。明明享受著賈府的最高待遇,卻總哀嘆寄人籬下,黛玉不但不懂禮,而且連基本的感恩之心都沒有。即使才華再高,也是無德之才。

  • 7 # 知止靜安

    暫且去除書裡的各種描繪不表,從親近關係中,寶釵是元春之母王夫人屬意的,王家尤其王夫人為了在賈府中的地位,將王熙鳳娶到賈家另一支系賈赦為媳,並在王夫人的支援下管家,而王熙鳳畢竟是別家兒媳婦,又有自己的小算盤在,王夫人還是要培養一個自己更為親近得力的人的,而這個人既要跟王夫人關係親密,還要有能撐起賈府家業的能力,寶釵是其中的最好人選,黛玉自幼失恃,雖然在賈母寶玉跟前賺得一些小任性,但是處理賈府錯綜複雜的關係還是有些難為她了,所以元妃無疑是挺釵派的一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柔性屏異形屏的質量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