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元正
-
2 # 章先生57205102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 PD),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徵性運動症狀,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還會伴有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整個神經系統出現退化,因此家裡有這樣子的老年人要時時有人在身邊看著。
-
3 # 天命難為福臨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中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2018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白帕金森病被收錄其中。[1]
西醫學名
帕金森病
英文名稱
Parkinson’s disease,PD
所屬科室
內科 - 神經內科
發病部位
頭部
傳染性
無傳染性
疾病簡介
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對此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鬱、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症狀及體徵。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製劑仍是最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雖然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有效的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PD患者的預期壽命與普通人群無顯著差異。
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年人中PD的患病率並不高,因此,年齡老化只是PD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PD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自90年代後期第一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PARK1)的發現以來,目前至少有6個致病基因與家族性帕金森病相關。但帕金森病中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還是散發病例。遺傳因素也只是PD發病的因素之一。
環境因素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Langston等發現一些吸毒者會快速出現典型的帕金森病樣症狀,且對左旋多巴製劑有效。研究發現,吸毒者吸食的合成海洛因中含有一種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的嗜神經毒性物質。該物質在腦內轉化為高毒性的1-甲基-4苯基-吡啶離子MPP+,並選擇性的進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內,抑制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活性,促發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學者們提出,線粒體功能障礙可能是PD的致病因素之一。在後續的研究中人們也證實了原發性PD患者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活性在黑質內有選擇性的下降。一些除草劑、殺蟲劑的化學結構與MPTP相似。隨著MPTP的發現,人們意識到環境中一些類似MPTP的化學物質有可能是PD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是在眾多暴露於MPTP的吸毒者中僅少數發病,提示PD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其他
除了年齡老化、遺傳因素外,腦外傷、吸菸、飲咖啡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或降低罹患PD的危險性。吸菸與PD的發生呈負相關,這在多項研究中均得到了一致的結論。咖啡因也具有類似的保護作用。嚴重的腦外傷則可能增加患PD的風險。
總之,帕金森病可能是多個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病理生理
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即路易小體(Lewy body)。出現臨床症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統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非多巴胺能系統也有明顯的受損。如Meynert基底核的膽鹼能神經元,藍斑的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腦幹中縫核的5-羥色胺能神經元,以及大腦皮質、腦幹、脊髓、以及外周自主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下降與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出現密切相關。中腦-邊緣系統和中腦-皮質系統多巴胺濃度的顯著降低與帕金森病患者出現智慧減退、情感障礙等密切相關。
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抑鬱、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主訴,它們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超過運動症狀。
靜止性震顫(static tremor)
約70%的患者以震顫為首發症狀,多始於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手部靜止性震顫在行走時加重。典型的表現是頻率為4~6Hz的“搓丸樣”震顫。部分患者可合併姿勢性震顫。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一隻手經常抖動,越是放著不動越抖得厲害,幹活拿東西的時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動的時候也抖得厲害,睡著了就不抖了。”
肌強直(rigidity)
檢查者活動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幹時可覺察到有明顯的阻力,這種阻力的增加呈現各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類似彎曲軟鉛管的感覺,故稱為“鉛管樣強直”(lead-pipe rigidity)。患者合併有肢體震顫時,可在均勻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如轉動齒輪,故稱“齒輪樣強直” (cogwheel rigidity)。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肢體發僵發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時肌強直不易察覺到,此時可讓患者主動活動一側肢體,被動活動的患側肢體肌張力會增加。
運動遲緩(bradykinesia)
運動遲緩指動作變慢,始動困難,主動運動喪失。患者的運動幅度會減少,尤其是重複運動時。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運動遲緩可表現在多個方面。面部表情動作減少,瞬目減少稱為面具臉(masked face)。說話聲音單調低沉、吐字欠清。寫字可變慢變小,稱為“小寫徵”(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細動作可變的笨拙、不靈活。行走的速度變慢,常曳行,手臂擺動幅度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步距變小。因不能主動吞嚥至唾液不能嚥下而出現流涎。夜間可出現翻身困難。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將運動遲緩誤認為是無力,且常因一側肢體的酸脹無力而誤診為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因此,當患者緩慢出現一側肢體的無力,且伴有肌張力的增高時應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訴為:“我最近發現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勁,不如以前利落,寫字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打雞蛋的時候覺得右手不聽使喚,不如另一隻手靈活。走路的時候覺得右腿(或左腿)發沉,似乎有點拖拉。”
姿勢步態障礙
姿勢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現,患者不易維持身體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訴為 “我很怕自己一個人走路,別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個小石子都能把我絆倒,最近我摔了好幾次了,以至於我現在走路很小心。”姿勢反射可通過後拉試驗來檢測。檢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後,囑患者做好準備後牽拉其雙肩。正常人能在後退一步之內恢復正常直立。而姿勢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後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攙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時常常會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稱為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經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現凍結現象,表現為行走時突然出現短暫的不能邁步,雙足似乎粘在地上,須停頓數秒鐘後才能再繼續前行或無法再次啟動。凍結現象常見於開始行走時(始動困難),轉身,接近目標時,或擔心不能越過已知的障礙物時,如穿過旋轉門。患者典型的主訴為:“起身剛要走路時常要停頓幾秒才能走的起來,有時候走著走著突然就邁不開步了,尤其是在轉彎或是看見前面有東西擋著路的時候。”
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顫和行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外,還可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症狀。疲勞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症狀。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感覺身體很疲乏,無力;睡眠差,經常睡不著;大便費勁,好幾天一次;情緒不好,總是高興不起來;記性差,腦子反應慢。” [2]
診斷
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症狀及體徵。根據隱襲起病、逐漸進展的特點,單側受累進而發展至對側,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和行動遲緩,排除非典型帕金森病樣症狀即可作出臨床診斷。對左旋多巴製劑治療有效則更加支援診斷。常規血、腦脊液檢查多無異常。頭CT、MRI也無特徵性改變。嗅覺檢查多可發現PD患者存在嗅覺減退。以18F-多巴作為示蹤劑行多巴攝取功能PET顯像可顯示多巴胺遞質合成減少。以125I-β-CIT、99mTc-TRODAT-1作為示蹤劑行多巴胺轉運體(DAT)功能顯像可顯示DAT數量減少,在疾病早期甚至亞臨床期即可顯示降低,可支援診斷。但此項檢查費用較貴,尚未常規開展。
英國腦庫帕金森病診斷標準見表1。帕金森病的嚴重程度一般可採用H&Y(Hoehn & Yahr)分級來評估(見表2)。
表1 UK腦庫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準
第一步:診斷帕金森綜合徵
運動減少:隨意運動在始動時緩慢,重複性動作的運動速度及幅度逐漸降低
同時至少具有以下一個症狀:
A 肌肉強直
B.靜止性震顫(4-6Hz)
C.直立不穩(非原發性視覺,前庭功能,小腦及本體感覺功能障礙造成)
第二步:帕金森病排除標準
反覆的腦卒中病史,伴階梯式進展的帕金森症狀
反覆的腦損傷史
確切的腦炎病史
動眼危象
在症狀出現時,正在接受神經安定劑治療
1個以上的親屬患病
病情持續性緩解
發病三年後,仍是嚴格的單側受累
核上性凝視麻痺
小腦徵
早期即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受累
早期即有嚴重的痴呆,伴有記憶力,語言和行為障礙
錐體束徵陽性(Babinski徵+)
CT掃描可見顱內腫瘤或交通性腦積水
用大劑量左旋多巴治療無效(除外吸收障礙)
MPTP接觸史一種阿片類鎮痛劑的衍生物
第三步:帕金森病的支援診斷標準。具有三個或以上者可確診帕金森病
單側起病
存在靜止性震顫
疾病逐漸進展
症狀持續的不對稱,首發側較重
對左旋多巴的治療反應非常好(70-100%)
應用左旋多巴導致的嚴重異動症
左旋多巴的治療效果持續5年以上(含5年)
臨床病程10年以上(含10年)
符合第一步帕金森綜合徵診斷標準的患者,若不具備第二步中的任何一項,同時滿足第三步中三項及以上者即可臨床確診為帕金森病。
表2 帕金森病H&Y分級
0=無體徵
1.0=單側患病
1.5=單側患病,並影響到中軸的肌肉
2.0=雙側患病,未損害平衡
2.5=輕度雙側患病,姿勢反射稍差,但是能自己糾正
3.0=雙側患病,有姿勢平衡障礙,後拉試驗陽性
4.0=嚴重的殘疾,但是能自己站立或行走
5.0=不能起床,或生活在輪椅上
鑑別診斷
帕金森病主要需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綜合徵相鑑別。帕金森綜合徵是一個大的範疇,包括原發性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徵。症狀體徵不對稱、靜止性震顫、對左旋多巴製劑治療敏感多提示原發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疊加綜合徵
帕金森疊加綜合徵包括多系統萎縮(MSA)、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和皮質基底節變性(CBD)等。在疾病早期即出現突出的語言和步態障礙,姿勢不穩,中軸肌張力明顯高於四肢,無靜止性震顫,突出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對左旋多巴無反應或療效不持續均提示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的可能。儘管上述線索有助於判定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的診斷,但要明確具體的亞型則較困難。一般來說,存在突出的體位性低血壓或伴隨有小腦體徵者多提示多系統萎縮。垂直注視麻痺,尤其是下視困難,頸部過伸,早期跌倒多提示進行性核上性麻痺。不對稱性的侷限性肌張力增高,肌陣攣,失用,異己肢現象多提示皮質基底節變性。
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
此綜合徵是由藥物、感染、中毒、腦卒中、外傷等明確的病因所致。透過仔細的詢問病史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此類疾病一般較易與原發性帕金森病鑑別。藥物是最常見的導致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的原因。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的神經安定劑(吩噻嗪類和丁醯苯類)是最常見的致病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使用這些藥物治療嘔吐等非精神類疾病,如應用異丙嗪止吐。其他可引起或加重帕金森樣症狀的藥物包括利血平、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鋰等。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ET)
此病隱襲起病,進展很緩慢或長期緩解。約1/3患者有家族史。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即身體保持某一姿勢或做動作時易於出現震顫。震顫常累及雙側肢體,頭部也較常受累。頻率為6~12Hz。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可加重,靜止時減輕或消失。此病與帕金森病突出的不同在於特發性震顫起病時多為雙側症狀,不伴有運動遲緩,無靜止性震顫,疾病進展很慢,多有家族史,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生活質量幾乎不受影響。
其他
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徵往往伴隨有其他的症狀和體徵,因此一般不難鑑別。如肝豆狀核變性可伴有角膜色素環和肝功能損害。抑鬱症患者可出現表情缺乏、思維遲滯、運動減少,有時易誤診為帕金森病,但抑鬱症一般不伴有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對稱起病,有明顯的情緒低落和快感缺乏可資鑑別。
-
4 # 求如何獲得健康的答案
帕金森病是腦功能受損的一種病情。200年前,英國的一名內科醫生帕金森在自己樓上觀察到了幾個鄰居有肢體顫抖、動作緩慢等奇特表現。鄰居後來去他的診所,在獲取了第一手資訊後,他意識到這是一種新的疾病,並促使他完成了系列病例報道,他將此病命名為震顫麻痺。
大約40年後,另一位法國的著名神經科醫生歸納了“震顫麻痺”的四主徵,即運動緩、震顫、肌僵硬和姿勢怪異,他將“震顫麻痺”改名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症狀讓人很容易記住,然而直到100年後,人們才知道它的病變部位。
黑質,位於腦幹的富含黑色素細胞的核團。這種黑色素細胞能夠產生黑色素,因此在腦幹上顯示出兩道眉毛樣形態,而帕金森病病人由於黑色素細胞減少,眉毛顏色變淡。與此同時,類似眉毛的結構中,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結構,被稱為路易小體。後來發現,這些路易小體中,異常聚集了蛋白質,這被公認為帕金森病的病理學標誌。
病理的認識進步並未立即帶來治療上的突破。
50年過去了,醫學家們發現了黑質細胞能夠產生多巴胺,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質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胺,因此出現了症狀。而補充製備多巴胺的原料——左旋多巴,則可以對治症狀。左旋多巴也從此成為本病最重要的治療藥物。
-
5 # 倦懶白衣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多發生在 60 歲以上人群。患者主要表現為手腳或身體其他部位震顫,肌肉變得僵硬、不靈活,動作遲緩。
回覆列表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神經細胞變性疾病。在患者的大腦中,缺乏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就像大腦中的特殊傳令兵,負責把神經系統發出的命令,適度準確地傳送給肌肉,指揮肌肉工作。缺少多巴胺,神經控制命令不能正確傳達,就會出現手腳不聽話的現象。
大多數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早期症狀是手不由自主地抖動,這個症狀患者較易發現。其特點是以拇指和食指為主,表現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然後擴充套件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通常最後出現。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早期可出現手抖之外的其他症狀,例如,手腳開始變得僵硬,翻身、起床、行走、轉彎等動作緩慢。面部表情減少,給人一種反應遲鈍的感覺,嚴重時面無表情(即所謂的“面具臉”)。繫鞋帶、扣扣子等動作顯得很困難,字也越寫越小。患者的平衡能力越來越低,走路時容易身體向前衝,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止,容易跌倒。到了疾病晚期,患者往往不能獨立行走,甚至臥床不起。大多數帕金森氏病患者死於感染、心衰、褥瘡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