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先生165438931

    公元783年,唐朝發生了一場災難性事件,即涇原兵變。783年8月,淄青節度使李希烈叛亂,率領數萬叛軍圍攻河南襄城,形勢非常危急。朝廷令涇原諸道兵馬援救襄城。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領五千兵馬趕赴援救,10月軍隊進入長安停留。因治軍不嚴,軍中士兵因朝廷犒軍不到位等問題不滿,發生譁變,大肆擄掠京師府庫財物,並圍攻朝廷,唐德宗李適為保命棄京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

    當時太尉朱泚剛被免去鳳翔節度使,在京城閒居,悶悶不樂。皇帝逃走後,譁變計程車兵欲擁立他為帝,他便想趁機竊取大唐江山,改朝換代。但他也知道這樣稱帝名不正言不順,屬竊國行為,所以想拉攏一些位高權重、有影響力的老臣為他助陣。他早知道段秀實的威望,而且當時段秀實也被免職,失去兵權,他斷定段秀實也肯定悶悶不樂,對朝廷不滿,於是便欲拉攏他為自己效力。他派數十人騎馬傳召段秀實。面對叛賊,段秀實當然不會助紂為虐,他閉門拒絕來使。但朱泚的人跳牆而入,用武力劫持了他。

    朱泚見到段秀實後高興地說:“段公一來,吾大事可成也!”朱泚向段秀實詢問治國安邦大計。但段秀實卻反勸應該效忠大唐朝廷,迎皇帝回宮。言外之意,你別想乘亂竊取帝位。朱泚碰了個釘子,心中不快,但他認為段秀實與自己都是被朝廷所罷免的,都不受朝廷信任,應該同病相憐,同時也不想同段秀實翻臉,還想利用他,所以還是對他很尊重,並不放棄。

    段秀實對大唐忠心耿耿,暫時被朝廷免職絕不會怪罪朝廷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很冷靜的。他早想阻止朱泚的反叛行為,但卻無力迴天。於是他想採取非常措施,行刺朱泚。他聯絡了自己所信賴的幾個人,準備動手。這幾個人包括左驍衛將軍劉海賓、涇原都虞候何明禮、孔目官岐靈嶽等,他們暗中策劃,刺殺國賊朱泚。

    之後朱泚派涇原兵馬使韓旻率精兵三千,以迎接唐德宗為藉口,進攻奉天。當時奉天的防守非常薄弱,皇帝處境危險。段秀實遂同岐靈嶽等商議,準備動手。因為朱泚所派去進攻奉天的是姚令嚴的軍隊,於是他就讓岐靈嶽去盜用姚令言的印符,命令兵馬使韓旻暫且回軍。

    韓旻果然回軍。段秀實與共同策劃的人說:“韓旻一回來,咱們就危險了。我自當直接與朱泚搏鬥,將他殺死,若不能成功,便一死了之,豈能當國賊的臣屬!”於是段秀實讓劉海賓、何明禮暗中聯絡軍中將士,準備行動。

    韓旻回軍後,朱泚和姚令言極為震驚,他們知道是岐靈嶽傳的假令後,當然就要處死他。於是歧靈嶽一人做事一人當,獨自承擔了罪名被殺,沒有牽連段秀實等人,所以段秀實的密謀沒有洩露。

    不久,朱泚傳召李忠臣、源休、姚令言及段秀實等人開會,商議稱帝事宜,段秀實知道機會來了,決定在開會時行刺朱泚。

    當朱泚正美滋滋地談到要稱帝,定國號大秦時,段秀實突然站起來,奪去身邊源休的象牙朝笏,猛地走上前去,用朝笏擊打朱泚,並口中大罵道:“狂妄叛賊!我恨不能將你斬為萬段,豈肯隨你造反!”朱泚舉手抵擋,朝笏只擊中了朱泚的額頭,鮮血淋漓。

    朱泚與段秀實相互搏鬥,他的侍從由於事出倉猝,竟不知如何是好。本來劉海濱在靴子裡藏有匕首,但事先被發現了,不能上前幫忙。最後在李忠臣的幫助下,朱泚得以脫身。段秀實知道大事已去,便對朱泚他們怒道:“我絕對不會支援你們反唐,殺了我吧!”眾人爭著上前殺段秀實,朱泚一手給自己止著血,一手製止眾人說:“段大人是義士,不要殺他!”但段秀實還是被殺死了,享年六十五歲。他死後,朱泚仍然覺得惋惜,痛哭一場,以三品官的喪禮埋葬了他。​唐德宗聽到段秀實行刺朱泚的訊息,大為感動,悔恨當初解除了他的兵權。不久,朱泚攻打奉天失敗,逃走途中被部下殺死。唐德宗回到長安。784年二月,德宗下令追贈段秀實為太尉,諡號忠烈。自貞元(785年—805年)年間後歷朝,但凡赦書褒獎忠烈,一定以段秀實為首。

    後來大唐中興皇帝唐憲宗李純,也對段秀實的忠義氣節大為讚賞,說他“氣全剛柔,節固金石”;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撰寫了《段太尉逸事狀》,記述了段秀實生前的事蹟,給當韓愈修史作參考。他評價段秀實為“太尉大節,古固無有”;南宋文天祥在其名作《正氣歌》中,也大力頌揚段秀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通過歷代皇帝和文人帶段秀實的評價,不難得出結論,段秀實是大唐最忠義最有氣節的名將!

    關於段秀實,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就是他平素生活極為簡樸,為官極為清廉,堅決不收賄賂。

    公元777年九月,段秀實被正式授任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和涇、原、鄭、潁節度使。他為人坦率,生活簡樸。依照當時的法律,官員身兼二職可拿兩份俸祿,可段秀實只拿一份。不是因公聚會,他絕不設宴喝酒,家裡也沒有樂妓和小妾,沒有多餘的財產。

  • 2 # 探尋歷史奧秘

    “茲朕不明,敗德招損,故列聖垂祐,儆戒於子,則泚之亂,所以懲既往,勖將來;禮教陵夷,風俗訛弊,故上帝元鑑,聳動於人,則段公之死,所以勵當今,傳不朽也。”這是唐德宗李適在名將段秀實死後為褒獎其執笏擊賊的義舉,親自為其提寫的《贈太尉段秀實紀功碑》中的一段話。

    段秀實(719―783),字成公,唐朝中期名將。涇原兵變時,在庭上用笏板擊叛賊朱泚,後被士兵所殺,遠在奉天的唐德宗得知後,非常悔恨當初沒有任用他,於784年追封他為太尉,諡號忠烈,並親自為他提寫《贈太尉段秀實紀功碑》。而段秀實也因這次行刺義舉而流芳百世。抗元名將文天祥《正氣歌》中所寫的“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說得就是段秀實。

    段秀實

    孝聞天下

    段秀實是個孝子,在他六歲那年,他的母親病重,他既著急又擔心,竟然七天不吃飯不飲水,直到母親病稍好些了才肯吃飯。(“秀實性至孝,六歲,母疾,水漿不入口七日,疾有間,然後飲食。”――《舊唐書》,有誇張之嫌)他對父親也很孝順,據《舊唐書》記載:“秀實父歿,哀毀過禮”,意思就是他父親死時,他非常傷心,悲傷超過常禮,甚至對身體有傷害。這說明他很愛自己的父母。

    正氣凜然

    段秀實是個充滿正氣,不歪不斜之人,做事坦蕩,剛正果決。在怛邏斯戰敗後,將士們士氣低落,夜裡有很多人在商談,都想逃跑,有的甚至想投降,就連平日裡十分勇猛的“神通大將”李嗣業也在其中,段秀實聽後十分憤怒,大聲斥責李嗣業道:“軍敗而求免,非丈夫也!”,一個士兵,打了敗仗就想逃跑保命,算什麼大丈天?李嗣業聽後十分慚愧,遂與段秀實整頓殘眾,從白石嶺殺出了一條血路,突圍而出。

    756年七月,肅宗在寧夏靈武即位。命當時的安西節度使梁宰發軍五千,並讓李嗣業領兵,協助平定安史之亂,粱宰想儲存實力,觀察形勢變化,不願出兵,與李嗣業商談,李嗣業也同意。當時李嗣業和段秀實同在梁宰手下,段秀實知道後,責李嗣業道:“豈有此理!天子告急,你不發兵相助,卻輕信浮妄之說,你平日總以大丈夫自居,我看也不過如此!”李嗣業聽後馬上去找梁宰,陳明利害,梁宰同意發兵,遂以李嗣業為主將,段秀實為副,前往朔方平叛,屢立戰功。

    乾元二年(756年)正月二十八日,李嗣業因在養傷時聽見發令的鐘鼓聲過於激動,大喊殺敵,致使在攻打鄴城時的傷口破裂,流血過多而死。段秀實聽聞後,給白孝德寫信讓他將李嗣業的靈柩送到河內。並用自己的錢給李嗣業舉辦了喪事。

    威震吐蕃

    大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派大將贊磨率兵十萬攻涇州、邠州等地,涇原節度使馬璘與朔方兵馬使渾瑊一同抗敵,馬璘與吐蕃在鹽倉大戰,不利,涇原兵馬使焦令諶與諸將只知逃跑,不管馬璘,馬璘遭蕃軍圍困,一直未歸。段秀實見焦令湛狼狽逃回,對他們說:“《兵法》雲:失將,麾下當斬。你們知逃跑,就不怕死嗎?”焦今湛十分恐懼,請求戴罪立功。此時,吐蕃兵臨城下,段秀實召集城中未出戰的兵士與敗退之軍,在東原佈陣,欲與吐蕃拼死一戰,吐蕃軍見狀,不敢上前一步,在僵持一陣後撤軍。夜半時分,馬璘回到了城中。

    馬璘去世後,段秀實於大曆十二年(777年)九月被授任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北庭行軍以及涇、原、鄭、潁節度使。在位三四年,吐蕃不敢來犯。

    多次平叛

    大曆三年(768年)十二月初九,代宗命馬璘由邠寧節度使改任涇原節度使,開將邠州、寧州、慶州歸屬於朔方。由於馬璘手下的軍隊常年征戰,調動頻繁,軍中怨聲一片,大家都不想去涇州駐防,此時馬璘正在修涇州城,段秀實任邠寧節度留後。刀斧將王童之趁機作亂,引誘士兵發動叛亂。王童之想以打更為號,在半夜四更時發動叛亂,不料有人此事告知段秀實,段秀實立刻找來打更人,讓他每到一更就向他彙報,每次彙報都延長几刻,四更畢天已亮,王童之的叛亂無法進行。次日,那人又報,王童之又想以火為號,以救火為名,發動叛亂。段秀實得知後,命人嚴加警戒,夜半起火後,段秀實下令,救火者斬。王童之在外營請求入內,段秀實不許。次日,將王童之與同夥數人斬殺,下令說:“膽敢推遲遷移的人滅族處置!”,部隊順利遷往涇州。

    大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十三日,馬璘去世,為防止發生叛亂,他嚴加防範,據《舊唐書》記載:“璘卒,而軍中行哭赴喪事於內,李漢惠接賓客於外,非其親不得居喪側,族談離立者捕而囚之。”,又有都虞候史廷幹、裨將崔珍張景華啟圖作亂,段秀實得知後,立即奏報朝廷派史廷幹入朝宿衛;又讓崔珍移軍駐守靈臺,將張景華補任外職,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叛亂。

    嚴明軍紀段秀實對軍紀十分重視,軍中凡有違紀者,絕不故息。廣德元年(763年),吐蕃攻佔長安。唐代宗逃至陝西。白孝德改任邠寧節度使,段秀實為太常卿、代理支度營田二副使。白孝德至奉天后,糧倉空虛,餓急了計程車兵四處劫掠,白孝德無力制止。段秀實私下裡說:“如果我做軍侯,不會如此之亂。”司馬王稷得知後,向白孝德報告,於是白孝德命段秀實為都虞候。段秀實上任後,嚴明軍紀,違者必罰,很快就使軍隊安寧下來。

    大曆元年(766年),馬璘接替白孝德任邠寧節度使。當時有位士兵犯了盜竊罪,但因為其力大,能拉開二十四石弓,所以馬璘不忍心處罰,想將其赦免,就去問段秀實,段秀實說道:“將有私愛,則法令不一,雖韓、白復生,亦不能為理。”馬磷聽後,點頭稱是,於是將此士兵按罪斬殺。

    段秀實任涇州刺史時。唐代宗覺得只有白孝德守邠州不太安全,又命郭子儀之子郭晞領朔方兵在邠州城外。郭晞部下目無法紀,四下掠奪,甚至隨意殺人,郭晞也並不管束。白孝德礙於郭子儀面子,不敢過問。段秀實聽後大怒,自請降級為邠州都虞候,管束軍士。

    一日,郭晞手下的十七名將士到城中喝酒,喝醉後不僅不給酒錢,還刺傷賣酒的老翁,搗毀酒具和店門。段秀實聽後,派人將其抓獲,立即將他們斬首示眾。訊息傳到郭晞軍中,郭晞全軍大怒,準備找段秀實算帳。段秀實不慌不忙,讓一跛腳老卒牽馬,親自來到郭晞軍營前。士兵一見到他,立即披甲執銳一湧而出。段秀實笑道:“殺一我老卒,何需這麼多人?要殺,請便。”,眾士兵見狀,大驚。段秀實乘機說道:“郭尚書哪對不起你們?副元帥對不起你們嗎?為什麼要如此敗壞郭家的名聲?”。此時,郭晞從軍中出,段秀實又說,“您父親功勳蓋世,而您卻放縱手下,恣意作惡。若事情鬧大,皇帝追究下來,將罪及您父親怎麼辦?亂由您而起。人們會說,您依仗副元帥,恣意妄為。這樣,您父親的一世英名將毀於您手,請您好自為之吧!”郭晞聽後,慚愧不己,次日,二人一同到白孝德處,郭晞向白孝德謝罪,並保證以後不會再這樣了。

    赤膽忠心建忠四年(783年),德宗命涇原兵前往襄城,解襄城之圍,不料涇原兵發動兵變,攻陷長安,並欲擁立朱泚為帝,朱泚心裡沒底,就想得到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援,段秀實也在其中,士兵翻牆而入,將段秀實帶至朱泚面前,朱泚非常高興,說:“公來,吾事成矣。”段秀實卻勸朱泚開導將士,說明禍福,迎接聖上回宮,朱泚心中不快,沒說什麼,仍對段秀實很尊重。

    段秀實暗中與大將劉海賓、何明禮,孔目官岐靈嶽密謀殺朱泚。朱泚派涇原兵馬使韓旻率精兵三千人,以迎接德宗為名襲擊奉天。當時奉天的防守十分薄弱,段秀實很著急,他讓岐靈嶽想辦法盜用姚令言的印符,以令韓旻回軍,假稱與大隊人馬同時出發。由於岐靈嶽盜取失敗,段秀實冒險盜用司農卿印符,又招募了擅長奔跑的人去追趕韓旻。韓旻行至駱驛,得到印符後即刻回軍了。段秀實與共同密謀策劃的人們說:“韓旻一回來,我們恐怕無一倖免。我定與朱泚搏鬥,不成功便成仁!”。韓旻回軍後,岐靈嶽獨自承擔罪名而死,沒有暴露段秀實等人。

    不久之後,朱泚一意孤行,召李忠臣、源休、姚令言及段秀實等人商議稱帝之事,段秀實猛然站起,奪過源休的象牙朝笏,走上前去,往朱泚的臉上吐口水,大罵道:“狂妄逆賊!我恨不能將你千刀萬剮,怎能隨從你一同造反!”抄起朝笏猛擊朱泚,朱泚用手擋,朝笏擊中了朱泚的額頭,血花四濺。朱泚與段秀實相互搏鬥,他的侍從由於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劉海賓不敢上前助陣,乘著混亂逃走了。李忠臣前去幫助朱泚,朱泚這才得以脫身。段秀實知道事情己失敗,便對朱泚的黨羽說:“我絕不和你們一起造反,殺了我吧!”眾人一傭而上去殺段秀實,朱泚趕忙制止眾人,“他是義士!千萬不要殺他。”可惜為時己晚,段秀實慘死叛賊手中,享年六十五歲。德宗在奉天聽到段秀實的死訊後,萬分悔恨當初沒有任用他,涕淚橫流。

    段秀實死後,德宗於興元元年(784年)追封段秀實為太尉,諡號忠烈。並賜五百戶之賦稅,莊園及府第各一座。長子封三品官,其餘為五品。德宗回到長安後,親自祭拜段秀實,親提碑文《贈太尉段秀實紀功碑》,併為其樹碑立廟。可惜為時已晚,若當初德宗能聽取段秀實意見增強禁軍,也就不會在涇原兵變之時無兵可用了!

  • 3 # 張小生讀史

    本人總結四點原因:

    2:體恤百姓疾苦,受百姓愛戴,為人清正廉潔,一身正氣。

    3:不畏強權,從斬殺郭子儀之子郭晞部下十七人,並勸服其改過,就可看出他的氣魄。

    4:忠君愛國,以實際行動證明用笏板擊殺朱泚而失敗被殺。在國家危難之際,這種行為實屬難得,這也是對朱泚政權的一次沉重的打擊和動搖。被朝野稱讚為“自古歿身以衛社稷者,無有如秀實之賢”

  • 4 # 地圖大師

    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段秀實自幼熟讀經史,長成習武,為人謙恭樸實厚重且中正耿直。在他六歲時,母親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一直等到母親病情好轉,這才肯去吃飯,被時人譽為“孝童”。

    段秀實曾經對朋友說,你不顧天災、重責無罪之人、冒犯長者,還收下仁義之士的穀子,使人家連出門的馬都沒有,象你種人,怎麼去面對天地?你不覺得臊得慌嗎!”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宗在奉天聽到段秀實的死訊後,悔恨當初聽信讒言,負了段秀實,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了好久,下令追封段秀實為太尉,諡號“忠烈”。

  • 5 # 微史春秋

    段秀實流芳百世是因為節操,“自古歿身以衛社稷者,無如秀實之賢。”

    在《舊唐書》中,段秀實和顏真卿同列一傳。

    之所以兩人同列一傳,是因為節操,忠君愛國的典範。

    “二君守道歿身,為時垂訓,希代之士也,光文武之道焉。”

    段秀實還位於顏真卿之前,可見他的事蹟比顏真卿更加壯烈。

    段秀實早年在西域戰功赫赫,和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等在西域捍衛邊疆多年,是大唐將星的代表之一。

    安史之亂,段秀實等安西都護府的兵馬前來救援,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可惜的是老戰友李嗣業和老上司高仙芝都死在了這場叛變之中。

    安史之亂後,段秀實因功升官,在任內做的那是一個好字,無論是治民,還是治軍,抑或鎮守邊境抵禦吐蕃,段秀實都是一把好手。

    這樣的功績已經足夠讓史官為他立傳,他載入史冊了。

    段秀實一生中最壯烈的時刻發生在涇原兵變中。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發生譁變,德宗逃到奉天,叛軍打算擁立幽居在京城的朱泚為帝,朱泚心動了。

    當時的段秀實也被解除了兵權,任司農卿一職。

    段秀實做過大將,在涇原軍中有威望,朱泚“以秀實嘗為涇原節度,頗得士心,後罷兵權,以為蓄憤且久,必肯同惡,乃召與謀議。”

    段秀實假裝順從朱泚,暗中卻與自己昔年提拔過的大將劉海賓、何明禮等人“同謀殺泚,以兵迎乘輿”。

    然而計劃是好的,執行的時候卻出了些問題。

    當時朱泚派手下韓旻率軍追擊唐德宗,一旦事成則天下大亂。事情緊急,段秀實讓人去盜令印,召回韓旻,沒有成功。危急時刻,段秀實只好將司農印印符倒過來用,假冒兵符去召回韓旻。

    韓旻軍中的人“亦莫辯其印文,惶遽而回。”

    韓旻一旦回來,真相大白,段秀實等人就徹底危險了。

    段秀實對劉海賓等人說:“旻之來,吾黨無遺類矣!我當直搏殺泚,不得則死,終不能向此賊稱臣。”

    幾人商量暗殺朱泚,計劃是段秀實和劉海賓一起動手,何明禮率人在外策應。

    第二天,朱泚召集段秀實等人議事。

    秀實戎服,與泚並膝,語至僣位,秀實勃然而起,執休腕奪其象笏,奮躍而前,唾泚面大罵曰:“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我豈逐汝反耶!”遂擊之。泚舉臂自捍,才中其顙,流血匍匐而走。兇徒愕然,初不敢動;而海賓等不至,秀實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殺我!”兇黨群至,遂遇害焉。

    段秀實的壯烈在於他是親自動手去刺殺朱泚這個亂臣賊子,何其剛烈意氣!

    逃出去的唐德宗聽聞此事後,哭了很久。

    事後,唐德宗下詔表彰段秀實,說“守人臣之大節,見元惡之深情,端委國門,挺身白刃。誓碎兇渠之首,以敵君父之仇,視死如歸,履虎致咥。”

    唐德宗給與段秀實極高的褒獎,《舊唐書》記載:“自貞元后累朝凡赦書節文褒獎忠烈,必以秀實為首。”

    而他的故事在民間也極為流傳,備受百姓愛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s通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