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一看到題主的問題,我立刻冒出的想法就是兩位太后都是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女人,作為女人能在歷史留名,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哈哈(對號入座哈)

    兩位太后的相似之處

    一、都是早年喪夫,苦撐社稷。

    孝莊太后乃是皇太極之妻,皇太極去世時候,孝莊太后只有30歲,作為皇帝的女人,她必須站出來有所擔當;慈禧的老公是咸豐皇帝,咸豐皇帝去世時,慈禧只有區區25歲,雖然說古代女人結婚成家早,但是25歲無論放在何時,都是一個很年輕的年歲。慈禧25歲喪夫後也挺身而出,輔佐自己的孩子,兩位太后都屬於狠角色啊!

    二、兩位太后都輔佐了兩位皇子登基稱帝

    孝莊太后主持大局時,當時皇位的有力競爭者是多爾袞和豪格,但是經過孝莊的運作,竟然皇位傳給了六皇子順治,可見孝莊極強的政治手腕,經歷過順治的任性妄為之後,孝莊又盡力輔佐康熙登基成長,可以說孝莊是將清朝帶入繁盛的女人!

    慈禧太后也是輔佐兩位皇子登基,分別是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同治身體不行,幹了兩年就死了,皇位傳給了侄子光緒。雖然輔佐力度沒有孝莊強,但是慈禧也算輔佐兩位皇帝的女人了,可謂是將清朝帶入滅亡的女人。

    兩位太后的不同之處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思維品質了

    孝莊可謂無私奉獻,寧願自身受辱也要盡力輔佐兩位皇帝治理朝政,並且在康熙即位後,孝莊太后完全放手,不插手朝政,只有在危機關頭拉康熙一把!同時孝莊太后一身節儉,算是為勤儉節約的好女人了!

    反觀慈禧,一上臺就把持朝政,生活奢靡,為了修建頤和園竟然挪用北洋軍費,一身充斥著買買買!!可謂是禍國亂政的壞典範!!!那句“以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簡直卑鄙無恥到極致!

  • 2 # 唏噓欷吁

    這兩位太后有太多相似之處了。

    一是都沒有做過皇后,孝莊是皇太極的莊妃,慈禧是咸豐的懿貴妃。

    二是都青年守寡,皇太極駕崩是孝莊年僅30歲,咸豐帝駕崩是慈禧也才26歲。

    三是兒子都是幼年即位,孝莊的兒子福臨,清世祖順治帝即位時僅6歲,慈禧的兒子載淳,清穆宗同治帝即位時不過5歲。

    四是兒子都早亡,順治帝駕崩時23歲,同治帝駕崩時19歲。

    五是都輔佐了幾代君王,孝莊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慈禧也是經歷了咸豐、同治、光緒三朝。

    六是政治手腕都很乾練,都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

    但不同都是孝莊時期的清朝百廢待興,國力一日強於一日,慈禧手中的大清江河日下,枉稱天朝上國。

    一是大局意識。孝莊很有大局意識,順治即位,她從中巧妙遊說,平衡了多爾袞、豪格兩大勢力集團,讓滿清皇室更加團結,讓正在強大的大清不至四分五裂。她教導順治、康熙步步為營、忍辱負重,大清才開啟了康乾盛世。康熙對她感情很深:“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終身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但慈禧不同,她更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搞團團夥夥,讓本身風雨飄搖的滿清皇朝更加搖搖欲墜。她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教導兒孫,反而為了一己之利多方掣肘,打壓皇權。

    二是權力慾望。孝莊攬權而不戀權,是一個懂進退、知分寸的人,對權力沒有佔有慾。對順治、康熙執政旨在指點而非干政。慈禧卻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其膨脹的人,為此她不惜內鬥,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選擇光緒即位也無非他是自己的親外甥,日後更好掌控,而非為了大清。在有人意欲觸及她的個人利益時,她竟說出“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之語,讓人慨嘆。她沒有扶大廈之將傾的能力和決心,也擋不住歷史的程序。

  • 3 # 風輕雲淡51055

    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在整部清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她們二人對滿清歷史或者說中國歷史影響深遠,她們二人的經歷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多。

    相同之處:

    二人都是在皇帝駕崩之後年輕寡居,扶持兩個年幼皇帝,都是手握重權的太后,對滿清歷史發展和延續起到重要作用的關鍵人物。

    不同之處:

    一、二人上位方法不同。孝莊太后是在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帝位繼承權互不相讓,滿清王公大臣和八旗各旗主支援意見不一,滿清政權面臨內亂危局,孝莊太后從中斡旋,讓爭執雙方接受折中方案,立孝莊之子六歲福臨為帝,並且在多爾袞作為集大權於一身的攝政王,時刻威脅順治皇位的複雜情況下,成功扶助年幼的順治帝一步步成長,成為孝莊太后進而逐漸鞏固政權的穩定和壯大的;而慈禧是在咸豐皇帝駕崩後立年幼的同治為帝,慈禧在恭親王奕訢的幫助下,鼓動慈安太后與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爭權,發動“辛酉政變”處死“顧命八大臣”,並在另一位慈安太后死亡後才當上了獨攬朝政大權的“慈禧太后”。

    二、二者專權程度不同。孝莊太后扶助二位年幼皇帝在皇帝成年後及時幫助皇帝親政,不貪戀朝政大權;而慈禧太后對朝政大權不願放手,以“垂簾聽政”的方式管理朝政,同治、光緒二帝實為愧儡皇帝。

    三、二人大局意識不同,孝莊太后更多地從朝廷大局出發,為了國家利益全盤考慮興利除弊,當親政後的皇帝做出重大決策時不多幹預。而慈禧則大不相同,她為了慶祝自己六十大壽不惜挪用北洋海軍軍費,間接導致日後中日甲午之戰戰敗;她極力反對光緒皇帝變法維新,殺害“戊戌六君子”,囚禁光緒帝,使滿清統治下的民貧國弱情況進一步加劇,慈禧太后的生活更是奢糜到了極點。如此等等,惡名昭著。

  • 4 # 我是越關

    清朝歷史上最出名的兩個太后,前一個是被攝政王帶領進入中原,掌握了國家權力,慢慢的把清朝推向繁榮。後一個是把國家權力交給了攝政王,最終把清朝推向了滅亡。

    兩個人的共同點

    先說一個大家知道的比較少的吧;孝莊和慈禧都特別討厭漢族女子,孝莊為此甚至說出了“漢族女子入宮者斬”的話,可見厭惡程度。究其原因是因為漢族女子多美貌,比滿蒙的女子漂亮很多,她們怕漢族女子入宮後影響自己的宮中地位。

    兩個人都是年輕守寡;孝莊太后30歲時皇太極暴斃。慈禧26歲時,咸豐去世。

    兩個人都靠著小叔子坐上了太后的位置;孝莊靠的的是多爾袞,慈禧靠的是奕訢。

    兩個人的親生兒子都不喜歡他們,而且兩個太后為兒子選妃時,兒子都不喜歡她們選的妃子。

    他們的兩個兒子都是英年早逝,正史記載順治24歲因天花而死,同治19歲也因天花而死。

    兩個人的不同點

    兩個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性。兩個人都曾權傾朝野,但是孝莊為人不貪權戀勢力,慈禧則恰恰相反。

    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墜馬身亡,14歲順治皇帝隨即便開始了親政。孝莊並未阻止,所以此時的順治是名副其實的皇帝。

    當順治駕崩後,孝莊又輔佐了一代聖君康熙,對康熙的親政也是極為支援,所以同樣是14歲的康熙開始親政。

    然而到了慈禧時,慈禧貪權戀勢。因為清朝慣例,選妃立後的成年皇帝才可以親政,所以慈禧一直拖延到同治17歲才為同治選妃,或許這也是民間傳說同治留戀八大胡同的原因。

    到了光緒更是一生都沒有掌權的機會。

  • 5 # 秋爽書齋

    清朝的孝莊太后與慈禧太后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對二人的對比中發現不同之處大於相同之處,而且正是她們的不同之處才是對清朝歷史影響最大的一面。現在著重說一下不同之處:

    1、入宮方式的不同:清太宗時的後宮是“滿蒙聯姻”的結果,孝莊入宮是為姑姑做代孕替補;而慈禧則是透過選秀入宮的。

    2、後宮地位的不同:孝莊入宮後是永福宮側福晉,與娜木鐘、巴特碼璪基本是同級,地位次於清寧宮大福晉和東宮大福晉;慈禧入宮時是貴人的地位。

    3、政治定位的不同:孝莊太后是輔佐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所以孝莊太后不存在歸政一說,孝莊始終在幕後幫助皇帝鞏固帝位;而慈禧是代政,剛開始是“兩宮垂簾,親王輔政”,到後來就直接代替皇帝獨掌朝政了。

    4、政治格局的不同:孝莊太后不貪戀權力,不抓權,輔佐皇帝時與皇帝能夠榮辱與共,始終是在幕後協助皇帝的立場而不干預朝政,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影響皇帝和朝局,所以皇帝成功背後有孝莊太后的身影;其次孝莊與皇帝站在同一立場去處理危機。再次孝莊從沒有廢帝的動機和念頭。

    慈禧則不是,慈禧貪戀權勢,透過發動政變,清除政敵,架空皇帝獨掌大權。其次慈禧與皇帝是對立面,處理問題時各幹各的,皇帝失敗了慈禧代替皇帝幹。慈禧有廢帝的動機。

    5、文化素養的不同:史書記載孝莊太后自幼喜歡讀史書,聰明多智,處事果斷。在皇太極執政時,她就“贊助內政,越既有年”。從這兒看出孝莊有文化,有學識,而且有政治經驗,也有政治歷練,這對她後面輔佐年幼的皇帝打下基礎。

    慈禧就不同了,慈禧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政治經驗,不會寫字,除了玩弄權術外想仿效歷朝皇帝向大臣賜字的傳統,常以自己所作的書畫賜給群臣以籠絡人心,但是慈禧本人沒有藝術才華,也不懂書法,但又想附庸風雅,於是慈禧便秘密請了代筆人,就是繆嘉慧,清宮中珍藏的慈禧書法和印有慈禧印模的書畫都是出自繆嘉慧之手。

    6、政治稱呼的不同:清初的清宮中,稱呼孝莊太后是“老祖宗”,“老祖宗”是對長輩的尊稱。清末的清宮中,稱呼慈禧太后是“老佛爺”,清朝的老佛爺是對皇帝的別稱,只有皇帝才能用這個詞,慈禧用“老佛爺”這一稱呼就是把自己等同於皇帝。現在的人們認為清朝的皇太后都是稱為老佛爺的,實際是受了電視劇《還珠格格》的誤導。

    8、生活作風的不同:孝莊太后為人低調,不貪財,生活儉樸,待人平和,不貪圖享樂。而慈禧正好相反,慈禧貪圖享樂,挪用公款,生活奢侈。

    9、治國成效的不同:順治和康熙皇帝在孝莊太后的輔佐下清朝逐漸走向鼎盛,最終開創了康熙盛世。清朝末年,慈禧統治下的清朝政治更加黑暗,奢靡之風沒有收斂反而加劇,財政更加惡化,民生凋閉,清朝的處境更加艱難,導致清朝逐漸衰亡。

    10、歷史評價的不同:清朝皇帝和現代歷史對孝莊的評價多是正面的(順治帝對孝莊評價不好),皇太極評孝莊為賢內助,康熙評價孝莊為“頗具政治才能的皇祖母”,史學家評價孝莊為“女政治家”。而慈禧就不同了,評價多為負面的。

    另外是相同之處:這二人都是早年入宮,在皇帝駕崩之後年輕寡居,扶持兩個年幼皇帝。

  • 6 # 馮國華的發言

    毛主席說: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人民給的。再看兩個太后的權力是誰給的?在這個意義上,兩個太后的所有細節差別都可忽略不計。

    談論歷史,僅僅是滿足於知道些細枝末節的事例,還是從這些現象中,找出問題的癥結,用於指導歷史應當前進的方向!

    一百個人看歷史,有一百種看法。我覺得,讀歷史可以有休閒的心態,也可以有哲學家的心態;可以有娛樂的心態,也可以有憂國憂民的心態。所有的心態都關乎著自己後代們的生活質量,就像我們前人的心態決定著我們現在的生活質量一樣!

  • 7 # 有得觀史

    孝莊和慈禧是兩個對清朝有著巨大影響的女人,兩個人的政治能力都很強。這是他們的相似之處。相似之處還有很多,挑主要的說,就是這些。

    下面主要說一說,他們兩個的不同之處。

    首先是文化素養不同。孝莊從小學習文化,知書達禮,素養很高。慈禧小學五年級沒上滿,字寫得歪歪扭扭,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有慈禧親自起草的解任肅順等人的詔書為證,全文237個字,其中錯別字12個,共16處。沒文化的慈禧和有文化的孝莊比,政治眼光就差很多。

    其次是品德不同。孝莊為了順治能坐穩皇位下嫁多爾袞,為康熙親政操碎了心,為培養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嘔心瀝血,她的所作所為,除了付出還是付出。她是一位奉獻者。再看慈禧,國家財政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大肆鋪張辦壽宴,國庫沒錢,他不顧國家安危,挪用軍費。八國聯軍進北京,她不顧百姓只管自己,逃跑比誰都快。孝莊和慈禧品德不同,後世名聲完全相反。

    第三施加影響的方式不同。孝莊在幕後,慈禧在臺前。孝莊秉持女人不幹政的祖訓,以個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對政壇人物施加影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慈禧靠政變掌握權力,靠垂簾聽政行使權力。孝莊把兩個皇帝推到臺前,慈禧想法把兩個皇帝拔到身後。在孝莊扶持下,順治十四親政,康熙十三親政。在慈禧阻止下,同治十八親政,光緒要變法,被慈禧囚禁。

    第四收到的結果相反。在孝莊的培養和扶助下,順治和康熙不但坐穩了皇位,而且開啟了大清盛世。慈禧不培養皇帝,還把持朝政,打壓皇帝,結束了大清王朝。我們不能把中國的衰敗全歸到慈禧頭上,但至少慈禧加快了清朝的滅亡,她執政的四十八年阻礙了中國的進步。

  • 8 # 歷史茶坊

    有人說清朝是始於太后,終於太后,可見太后對於清朝的影響有多麼深刻。清朝前後期,皇帝繼位時大多非常年幼,因此太后的關懷和教育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整個王朝興亡。始於太后說的是孝莊太后,孝莊一生輔佐三代帝王,皇太極的妃嬪,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孝莊太后奠定了清朝根基,培養了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和一代聖君康熙,被稱為一代賢后。終於太后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了,慈禧一生也輔佐了三代帝王,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光緒帝的“親爸爸”。慈禧太后死後三年,清朝便宣告結束,不少人稱之為一代妖后。

    相同之處

    兩人都曾輔佐過三代帝王,都有著高超的政治手腕,都是皇帝妃嬪出身,母憑子貴,在兒子繼位後被尊為太后。孝莊太后是皇太極的莊妃,因兒子福臨繼位為帝,被尊為聖母皇太后,皇太極的皇后,同時也是自己的姑姑博爾濟吉特氏被尊為母后皇太后,兩宮並尊,但沒有垂簾聽政,而是由攝政王多爾袞掌管朝政。慈禧是咸豐帝的懿貴妃,因兒子載淳繼位為帝,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咸豐帝的正宮皇后鈕祜祿氏被尊為母后皇太后,兩宮並尊。咸豐帝駕崩前委任顧命八大臣輔佐小皇帝,卻被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取權力,實行垂簾聽政。

    不同之處

    兩人民族不同,孝莊太后是蒙古族人,博爾濟吉特氏。慈禧太后是滿族人,葉赫那拉氏。

    兩人的權力慾望不同,孝莊太后通常在幕後掌控大局,朝議政務都由皇帝自己決斷,只在關鍵時刻出面指導和處理善後。慈禧則喜歡大權獨攬,事事都要由她親自決斷。兩人的教子方法不同,孝莊太后是蒙古族人,在草原上出生和長大,遵循物擇天競的自然法則,在教育兒孫們時只講清楚利害關係,卻不插手具體事務,讓皇帝按自己的意見決斷,培養擁有獨立自主意識的皇帝。慈禧太后則一味嚴苛要求兒子們,缺少母性關懷,致使同治帝從不喜歡與生母親近,到光緒帝時對慈禧更多的是懼怕。在撫養光緒帝成長的過程中,慈禧的權力慾徹底壓制了光緒帝的心性,變成一個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傀儡皇帝。孝莊太后與慈禧太后都是對清朝影響非常大的著名太后,歸根結底來說,她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對權力慾望的不同和時代機遇的不同,孝莊太后明白要想江山永固,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

    慈禧太后卻無法擺脫權力的誘惑,始終把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其實就是個擺設,一點用處都沒有。再加上她倆面對的時代機遇不同,結果大相徑庭,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 9 # 夕陽下的晚楓

    清前期的孝莊與清後期的慈禧,可謂是有清一代最受關注的兩位女性,也是對清王朝影響最大的兩位女性。她們的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卻也有本質區別。

    早年喪夫,中年喪子,孝莊和慈禧都是兩個命苦的女人。

    清入關前的皇太極與清後期的咸豐帝,都是英年早逝,而孝莊和慈禧,也紛紛成了年輕的寡婦。身處帝王之家,雖然無衣食之憂,卻也始終被各種潛藏著的危險所籠罩。

    皇太極死後,在多爾袞的扶持下,孝莊撫養著年僅六歲的福臨繼位,成為順治朝的皇太后;而慈禧則是母憑子貴,作為同治皇帝的生母,當上了聖母皇太后。如此,兩個年輕的寡婦,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年幼的小皇帝身上。

    然而,順治和同治,卻也未能長命,同樣患天花英年早逝(一說同治系因感染花柳病而亡)。早年喪夫,中年喪子,這種痛苦無疑是巨大的。

    ↑影視作品中的孝莊與順治

    孝莊和慈禧,同樣都是撫育了兩位皇帝的女人,具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手段。

    在順治和同治去世後,孝莊和慈禧又分別輔佐了康熙和光緒,再一次由幕後走到了臺前。

    拋開歷史功過和個人情感不談,孝莊和慈禧,確實都是一代才女,具有常人難以匹敵的政治遠見和政治手段。也正因如此,無論是順康初年,還是同光新立,都未曾引發明顯的動盪。

    四朝新君初登大寶時,都是幼童,但政局卻依然穩固,不得不說,其中有孝莊和慈禧的功勞。

    ↑影視作品中的慈禧與光緒

    從客觀的歷史影響來看,孝莊是清王朝的功臣,而慈禧卻成了歷史的罪人。

    孝莊與慈禧,在人生經歷和個人見識上,卻有極大的相似之處。但相較而言,慈禧卻少了孝莊那樣坦蕩的胸懷和舍我的精神。

    權力原本是無罪的,但如果掌權之人有了私慾,那就容易貽害無窮了。而慈禧,就是一個被權力吞噬了心智的人。

    ↑慈禧太后

    孝莊在眼見康熙心智成熟後,便放手退居幕後,任由這位少年天子去闖蕩;而慈禧在看到光緒有了主見後,卻進一步加緊了控制,甚至不惜以政變的形式幽禁了試圖改革的光緒。

    可以說,儘管戊戌變法很難擺脫大清亡國的命運,但卻也未嘗不可一試。然而在慈禧等頑固派的阻撓下,這場救亡圖存的運動竟在百日而亡。不得不說,其中自有慈禧的罪惡。

    ↑影視作品中的慈禧

    因此,即便孝莊與慈禧多有相似之處,但畢竟一個是清朝的功臣,一個是歷史的罪人,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 10 # 風塵講歷史

    太后是封建社會中皇帝母親的尊稱,可以是嫡母、可以是生母、也可以是養母。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母親,太后在國家政治格局中有相當特殊的地位和權力,在皇帝年幼時朝政大事都由太后說了算。有清一代,共有11位太后,分別是孝端文太后(順治帝嫡母)、孝莊文太后(順治帝生母)、孝惠章太后(康熙帝嫡母)、孝康章太后(康熙帝生母)、孝恭仁太后(雍正帝生母)、孝聖憲太后(乾隆帝養母)、孝和睿太后(道光帝嫡母)、孝靜成太后(咸豐帝養母)、孝貞顯太后(即慈安太后,同治帝嫡母)、孝欽顯太后(即慈禧太后,同治帝生母,光緒帝養母)、隆裕太后(溥儀嫡母)。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了,她們二位一個處於清朝早年,一個處於清朝末年,這也是清朝最有權勢的兩個女人,有很多可比之處。

    相同點:都長期掌握國家核心權力,處在政治中心

    首先這兩位太后都十分高壽,都歷經四朝。孝莊太后生於1613年,卒於1688年,享年75歲。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朝,這四朝是清朝開創之時,立國未穩,國家在軍事、政治、經濟等領域都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卒於1908年,享年73歲。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這四朝是清朝迅速衰落的時期,內憂外患不斷,國家同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其次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能夠掌握權力都是透過與小叔子合作的方式。孝莊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莊妃,並不得皇太極恩寵。但世事難料,皇太極駕崩時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其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就對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誰也不讓誰。孝莊太后審時度勢,籠絡小叔子多爾袞,讓多爾袞支援皇太極九子,即孝莊太后親兒子福臨繼位。最終年僅6歲的福臨繼承大統,成為清朝第二位皇帝,即順治帝。多爾袞在順治一朝權力達到巔峰,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孝莊透過與小叔子多爾袞的政治聯合使本沒有資格繼位的福臨承繼大統,自己也走上了政治舞臺,在順治、康熙兩朝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慈禧太后是咸豐帝的懿貴妃。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只有載淳一個兒子,即後來的同治帝。由於新帝年幼,咸豐帝臨終前特意指定了顧命八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輔佐載淳,而咸豐帝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卻被排擠在權力中心外。此時的慈禧憑藉同治帝生母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太后,但掌握權力的顧命八大臣根本不把這位太后放在眼裡。慈禧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怎麼忍心被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於是與同樣被排擠的小叔子恭親王奕訢一拍即合,發動了“辛酉政變”,扳倒了“顧命八大臣”。從此以後清朝的最高權力就掌握在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手裡,這對叔嫂組合雖然後來反目成仇,但此時的他們就是最好的搭檔。

    不同點:歷史評價截然不同

    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雖然都長期處在國家的政治權力中心,但畢竟所處的大環境不同,參政方式不同,個人品性也不同,所以歷史上對於這二人的評價也是有非常大差異的。

    首先,孝莊太后所處的歷史背景是清朝從區域性王朝轉為大一統王朝的過渡階段,國家的國力是在上升的。而慈禧太后所處的歷史背景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清江山雪上加霜,清朝國力在迅速下降,國運也已衰敗。孝莊太后所做的是讓清朝更上一層樓,歷史評價自然好;慈禧太后就算做的再好,也只能延緩清朝的衰落,無法扭轉衰落的趨勢,況且慈禧太后做的還不好,歷史評價差也是正常的。

    其次兩人參政方式不同。孝莊太后沒有大權獨攬,而是盡心盡力地輔佐自己的兒子順治帝和孫子康熙帝,為了兒子和孫子殫精竭慮,操勞一生。可慈禧太后的權力慾望極其強盛,不會甘願做輔佐皇帝的人,而是直接在朝堂垂簾聽政,獨攬大權,讓皇帝沒有說話的份。縱使後來同治帝和光緒帝都有短暫的親政,但只要觸及了慈禧太后的利益,她就會立刻收回權力,所謂親政的皇帝還是擺設。

    再者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私德完全不同。孝莊太后品行高潔,德高望重,想著的是大清江山永固,最後功成身退名留青史。慈禧太后則驕奢淫逸,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惜動用軍費,完全不管國家的情況。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割點地賠點銀子都不算什麼,最後只能含恨而終遺臭萬年。

    清朝也是有趣,“興於孝莊,亡於慈禧”,一國之運竟被兩個女人所左右,這也可以看出古代封建王朝的侷限性,統治者英明神武國家就能繁榮昌盛,統治者驕奢淫逸國家就只能迅速衰落,令人嘆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稱帝之後,又是如何封賞自己的親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