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知識堂

    因為19世紀末崛起的德國已經發現,他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被英法瓜分的差不多了,已經沒多大發展空間了。再加上德國只是軍事崛起,在文化軟實力上抗衡不過英國的全球資本輸出。

    19世紀末在德皇威廉二世和脾斯麥首相的輔佐下,普魯士王國透過普法、普奧和王朝戰爭等相繼統一德意志帝國並獲得部分歐洲霸權。此時不滿足現狀的德國發現全球第一大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廣佈世界,各殖民地為英聯邦提供了幾乎取之不盡的勞動力和經濟利益,崛起後的德國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但是此時英國不僅掌握著大面積的殖民地而且透過在這些地方輸出資本和文化開始穩固殖民統治,德國於是開始就爭奪殖民地,自然這就觸及到英法的殖民利益,歐洲除了奧匈帝國幾乎全和德國過不去,因此一戰、二戰德國被群毆元氣大傷,也就喪失了爭奪霸權的實力。

  • 2 # 冷透的時光

    實際上二戰爆發前,英國和德國的實力總體上是勢均力敵,只是德國的戰爭準備更充分,但是由於海軍的發展不是短期能夠提升的,使得德國海軍一直就無法和強大的英國海軍相比。因此德國就像是一個無腿先生,無法走出歐洲大陸,不能進行遠洋作戰,北非已經是德國的作戰極限了,在歐洲本土之外,英國依靠海軍優勢,可以切斷德國的任何補給和摧毀德國任何規模的艦隊。而且不列顛空戰,德國又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因此無法征服英國。不只是二戰,從歷史上看德國就從來沒有戰勝過英國(是從整個戰爭的結局看),英國一直就是壓著德華人就像是中國足球一直讓南韓壓著),不只是德華人,近百年世界級大戰中,英國都沒有輸過,強大的拿破崙也是被英國聯合盟國所以絞殺(主要是什麼原因:就是英國海權太強大,強大的海軍使得英國能夠成立全球性帝國,並且主導世界秩序,也因此獲得了各種資源優勢和國際政治優勢(盟國優勢,貿易資源優勢),因此一個新崛起的國家,如果要想從武力上擊敗老牌強國,即使比他強大都不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因為你沒有這麼些資源可用,所有的這些資源都是舊體系內的,反對你破壞這個體系的。目前英國的霸主地位(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強國),只有美國取代成功,而且是透過和平方法取代而不是透過挑戰它。

  • 3 # 香腸派對白日

    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雖然德國在19世紀末強勢崛起,但直到一戰爆發前,英國的實力仍然要強於德國。一戰前,英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一戰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都是英國的,來自加拿大的小麥、澳洲的羊毛、加勒比的糖、南非的稀有金屬等都源源不斷的運往英國,支撐著英國繁榮的經濟和貿易。這是德華人不能比擬的,因為資源匱乏一直是德華人最頭疼的問題。德華人挑戰英國的主要原因就是想獲得英國的殖民地,獲得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所以從殖民地這一點上講,德華人實際上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 4 # 不正經的軍棍

    不是德國搞不過英國,是德國完全和英國沒法比。

    德國崛起是在19世紀末期,19世紀中期,德意志仍處於四分五裂的一個狀態。打了幾十年戰爭,德國才逐漸統一完整。即便是統一之後的德國,還是不如英國。最直觀的就是,德國打輸了一戰。

    德國從1971年統一,到1918年一戰戰敗,前後不過47年時間,的英國已經殖民海上二三百年了,手裡攥著大把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向英國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英國那會兒作為世界第一強國,一點問題沒有。

    說英國到一戰時還是世界第一,這沒問題,而且他這個世界第一還延續到了二戰時期,不過這會兒卻是苟延殘喘了,即便是苟延殘喘,最後還是比德國要強。這是啥?底蘊,英國的底蘊、根基太深。

    ▲1914年英國海軍閱兵

    德國崛起之後,主要是軍隊教育方面要領先一些,尤其是教育,為德國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德國的文盲率是遠低於英法的。即便是這樣,依舊沒法比。英國控制著全世界1/4的土地,而德國的殖民地其實就那一點。

    殖民地少,得出的結論就是,德國得到的資源少,而英國的資源越來越多。一戰時期,打的那個消耗戰,德國其實根本就拼不過英國,而且,英國的盟友,法國也是老牌殖民強國,後來又加入個美國,德國更難對付了。

    國家崛起歸崛起,但是長期的消耗戰,拼的是家底,拼的是底蘊,這點上,德國還是太年輕。

  • 5 # 天天BIG楽透

    英國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本身早已領先於德國發展了數十年,當大英帝國的戰艦和軍隊縱橫全球搶佔殖民地原料和市場的時候,當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之際,德國還處在前身普魯士的初步崛起階段,德意志都尚未統一,後普魯士在1864年至1871年經過三次王朝戰爭才統一了德意志,此時的德國早已是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因而統一之後的德國大力發展教育,所以德華人當時的文盲率遠低於英國,而軍隊素質遠則高於英國,高度重視教育也為後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

    到了19世紀下半葉,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標誌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德國由此開始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工業發展重心由輕紡工業轉向重型工業,德國的重型工業迅速發展,軍工實力膨脹。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工業產值比重逐漸超過農業產值比重。

    但是光有人才是不足的,戰爭拼的還得是堅實的資源基礎。作為後起之秀的德國在解決完國家統一的問題後驚奇的發現,世界上的主要殖民地都已經幾乎被瓜分殆盡,剩下的零散未被殖民的地區無非市場狹小或原料缺乏。而英國則擁有著世界上最廣闊的殖民帝國,其廣闊的殖民地甚至佔到了世界的1/4,同時作為一個傳統的海權國家,英國的海洋霸權佔絕對地位,德國這樣一個陸權國家,陸軍再強大也無法與英國的海軍所抗衡,雖然德國一戰前的海軍實力已經是僅次於英國,但實力差距仍然很大,在日德蘭海戰後德國艦隊只能蝸居港口,只留下潛艇在海中游曳。

    其實如果將德國單單對比英國本土的經濟,毋庸置疑的是德國已經超越英國,在1913年,德國的經濟總量約為120億美元,英國為110億美元,德國的工業份額佔到了世界總份額的14.8%,而英國的工業份額佔世界總份額的13.6%。但這是沒有算上英國殖民地的經濟,而德國那些少的可憐的殖民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英國的殖民帝國裡不乏有強大實力的地區,如果算上英國廣闊的殖民地,英國的綜合實力可以說是遠超德國,因而在戰爭後期英國越打越強,而德國卻只能陷入困境。

  • 6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要不是隔著英吉利海峽英國都不知道被滅了多少回了,但也是這一道不寬不窄的海峽卻給了英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從大航海時代以來英國就一直髮揮著“歐洲攪屎棍”的角色,誰的力量強就打誰,與中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與遠交近攻的戰略是一樣,就是不允許一個擁有能統一歐洲強大實力國家的出現,一旦有發現就必須打壓,將它扼殺在搖籃裡。所以法國拿破崙和德國希特勒每次面對這英吉利海峽時都只能望洋興嘆。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至始至終都只是海軍實力強大而已,其他不對可以說是很一般,並且擁有著高超的政治攪屎棍的實力。雖然英國只是作為一個島國,但是它在世界有人的各大洲擁有著殖民地,這一點對英國能贏得戰爭很重要,平常時將殖民地作為本國商品的市場,但是戰時就是強大的資源保障供應地,除了各種物資以外還有人也可以來補充軍隊的。二戰時期澳洲、紐西蘭、印度、埃塞爾比亞等英屬國家都派出遠征軍幫助英國作戰。

    跟何況德國作為一個新興強國,沒有龐大的殖民地,而且出海口就在英國家門口對面,所以一個陸權強國要跟一個海權強國比軍事力量是不可能的。而且德國在政治上也沒有英華人那麼老套,就是一個愣頭青,威廉二世以為自己有了幾斤幾兩就可以就跟英國叫板,而此前一直是俾斯麥一直更英法等國打太極,所以德國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威廉二世就放棄俾斯麥這種看似低聲下氣的外交政策,在政治上更人家叫板,在軍事上跟人家競爭。但是玩這些德華人還嫩了點。

  • 7 # 李建秋的世界

    德國其實在20世紀初,整體工業產值已經超過英國,德國的問題不是出在自身實力的問題,而是出在外交方面,德國外交是有名的愣頭青,瞻前顧後,不夠果斷,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去看一下德國在一戰和二戰的盟友就很清楚,究竟有多失敗的外交才會導致被人圍攻的局面?

    普法戰爭以後,德華人把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從法華人手裡拿走,這導致法華人對德國恨之入骨,這段故事甚至連華人都知道:

    《最後一課》描寫的就是普法戰爭以後,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割讓給德國以後,德國下令不許在這些地區再教授法語,法國復仇情緒非常高漲,這時期德國首相俾斯麥的首要目標就是孤立法國,為了孤立法國,德國和俄國,義大利簽訂了三皇同盟條約。

    德華人最恐懼的就是雙線作戰,坦率的說,俾斯麥外交做的相當的不錯,但是太過於複雜,以至於這個外交除了俾斯麥就沒人玩得轉,俾斯麥的號稱是“能雙手玩六個球”,但是威廉二世上臺後,其政治理念和俾斯麥發生衝突,導致俾斯麥被迫離職,取代俾斯麥的卡普里維可沒有俾斯麥那種雄才大略,由於企圖降低關稅,對俄國進行經濟妥協,觸怒了國內的容克貴族,直接導致卡普里維的倒臺。

    威廉二世志大才疏,到處煽風點火,擴大海軍引發了英國的恐懼,又不肯為了安全對俄國妥協,導致三皇同盟淪為一紙空文,俾斯麥19年的外交成果被威廉二世斷送,德國只拉來了奧匈帝國和義大利作為盟友,而這兩個盟友之所以願意和德國結盟,主要是因為奧匈帝國恐懼俄國,義大利恐懼法國。

    到薩拉熱窩事件以後,德國的情況惡化已經無可避免,德國還是很能打的,東線按住俄國,西線打擊法國,問題是兩線作戰本來就不智,最奇怪的是,在一戰結束以後的二戰,德國居然又重蹈覆轍,又一次兩線作戰,只不過這一次失敗的更加徹底-----直接被蘇聯給打爆了。

    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德國,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國家路線,一邊想孤立法國,一邊想建立大海軍,還一邊想“擁有Sunny下的地盤”,還不肯對俄國讓利,其結果是既得罪了法國,又得罪了英國,還得罪了俄國。

    回首一下頗為感嘆,德國工業能力和軍事能力如此強大,卻長期屈居於第二。

  • 8 # 爾朱少帥

    很奇怪,看近代史,就會有一個驚人的發現,一直是海島國家欺負陸地國家。

    【西方島國——英國】

    在西歐,自從英國一步步滅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歐洲大陸的國家跟英國對抗中基本都吃癟。也許英國幹不掉德國,甚至陸地上德國陸軍的風頭蓋過英國。

    但是,看看他們交手的記錄,無論德軍、法軍如何囂張,你會發現,從來只有英軍登上德國的土地、英軍登上法國的土地。而從來沒有出現德軍或法軍登上大不列顛島的土地。即是在法國的拿破崙時代;在德國的俾斯麥時代;在德國的希特勒時代——這個現像一直沒被打破。

    【東方島國——日本】

    在回頭看看東方——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大多數華人看不起歷史上的日本。但是仔細看雙方交手的記錄,吃虧的一方一直是大中華,而不是小倭寇。

    號稱無敵的元朝,硬是損失幾十萬大軍都沒能站在日本島上。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讓大明朝鬧心了百十年。最後,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直接耗光了大明朝的元氣——而倭寇之所以退兵,並不是打不動了,而是豐田秀吉掛了,一時間沒有帶頭大哥了。

    到了清朝就更不用說了,日軍佔領朝韓半島,日軍佔領琉球,日軍佔領寶島,日軍佔領旅順,日本一直在清朝頭上撒尿……啥也不說了,說起來都是淚……

    【為什麼東西方島國吃香?】

    美國軍事家馬漢19世紀末的《海權論》一出,引起世界轟動。得制海權者,得霸權。17世紀以後,英國能夠逐漸取得世界霸權,得益於英國海軍一直維持著世界霸主的地位。

    在看,彼得大帝和葉捷卡琳娜時代的沙俄雖然沒有制海權的說法,但是沙皇俄國也是隱隱約約感覺沙俄需要優良的港口,從而有了拼命要把國土擴張到有海岸線的地方的動力。雖然至今俄羅斯的海岸線仍然不理想,不過無心插柳,倒是不小心弄下諾大領土。

    是的,近代以來,世界進入了海權時代,英國海軍造就了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海軍曾經在一戰、二戰中保證了英國本土的安全。但是在航母時代,美國開始引領世界,直到現在。

  • 9 # 歷史風暴

    德國雖然崛起了,但他的實力和英國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畢竟英國經營了這麼多年,就算是沒有增量,僅靠過去的積累也不是德國能夠輕易追上的。另外,德國的地緣環境極為惡劣,他位於歐洲中部,西南是強大的法國,東邊是強大的俄國,南邊的強大的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北邊一出海就得面對英國的封鎖,這樣的環境讓德國比一般國家面臨更多的外交難題,說實話要不是19世紀後期德國出來個鐵血宰相俾斯麥,這個國家連統一都費勁,更不要說崛起了。

    所以,德國在19世紀末期雖然強勢崛起,還是沒有辦法打敗英國。

    看似強大的德國在20世紀初期的海軍軍備競賽中輸給了英國

    統一之後的德國其實也想複製英國的崛起之路,但這條路註定不會順利,就像當初英國的崛起要面對強大的西班牙帝國一樣,德國的崛起首先就得面對大英帝國的圍堵。

    好在19世紀末期德國的工業產值已經逐漸接近英國,並且藉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跨越式發展,這個後起之秀曾經一度在發電量上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就連當時的世界第一工業國美國都位於下風,這讓德國有了挑戰英國的實力。

    (描寫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德國的畫面)

    在鐵血宰相俾斯麥下臺之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容克軍官團的建議下開始準備和英國爭霸。於是,從1900年代開始德國與大英帝國開啟了建造無畏艦的競賽。從1900年到1914年,德國海軍從28.5萬噸的總噸位增加到了130.5萬噸,增加了將近4倍,可見隨著德國工業的崛起,賦予了德國強大的船舶製造能力。

    英國為了保持對德國海軍的絕對優勢,決定德國造一艘無畏艦英國就造兩艘,不過顯然這個策略對英國來說有點勉為其難。但是,英國海軍在1900年到1914年之間還是獲得了長足發展。1900年,英國海軍的總噸位是106.5萬噸,到了1914年總噸位已經增加到了271.4萬噸,增加了1.5倍多。但是,從絕對值來看英國海軍增加了165萬噸軍艦,相當於德國造船速度的1.6倍。所以,無論從海軍總噸位還是造船能力,英國仍然對德國保持了絕對的優勢。

    可見,雖然德國的工業發展迅速,這個時候挑戰英國的能力還是不足的。

    除此之外,德國地緣政治上的劣勢,讓他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對陸上對手的防備上。

    德國和英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就已經很吃力了,但與英國可以全力和德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不同,德國由於地處四戰之地,他所面對的對手不僅有英國,還有歐洲的陸地強國。

    南方的奧匈帝國和德國關係密切,可以作為德國在南方的屏障,但是他和西南所面對的法國和東面所面對的俄國卻是極為緊張。

    面對東西兩大強國法國和俄國陸軍的急速擴張,德國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資源用來擴充陸軍。到1914年, 德國陸軍常備軍達到了81.2萬人,但是法國和俄國的常備軍已經達到了217萬人,遠超德國陸軍。

    最終,德國所面對的對手是:海軍總噸位遠超自己海軍的大英帝國海軍,陸軍人數遠超自己陸軍的法俄陸軍。

    這種數量上的絕對差距,讓德國雖然在質量上有一些優勢,但仍然難以取勝。

    所以,德國失敗的必然的。

  • 10 # 歷史系旅法師

    雖然藉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春風,美德崛起,工業產值超過了英國,而英國也因為南非的布林戰爭停下了擴張的腳步……

    但是,當時的大英帝國仍舊是世界主導勢力,掌握著最高話事權---可以說用兩次世界大戰,才讓英國失去了世界級帝國的影響力。

    而德國四分五裂,統一的太晚了,正正好好撞上了英國最巔峰的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的英國軍艦和商船遍佈四大洋,殖民地遍佈五大洲---“在我的帝國裡,太陽永不落下。”

    就好比太平天國起義時的清朝,雖然政府都爛了,但是清帝國的殼子架子還在,暫時還掀不翻。放到十九世紀末的德國這裡就是,英國雖然走了點下坡路,但是別說殼子架子,就是裡面的硬實力還是那麼強,換誰來單獨懟一懟也弄不過。

    一方面是英國實力太過強大,且家底夠厚,二是德國犯了最要命的問題---混亂的外交政策。

    美德同時崛起,但是德國是Continental樞紐,四戰之地,比不得美華人的天選之地,美華人可以坐擁北美偷發育,大不了搞個孤立主義,德華人不行啊。

    必須要有盟友。

    剛統一那陣俾斯麥的政策還是可以的,就是面上硬剛法國,和英俄奧都交好。

    當時是俄羅斯人口爆炸時期和再度擴張時期,英法都煩俄羅斯這個“歐洲憲兵”,害怕他突破黑海到中東,甚至聯手發動克里米亞戰爭制裁俄國。

    而英國奉行的戰略一直是防止Continental出現強大勢力,比如拿破崙帝國,所以德國擺出和法國撕逼的態勢是符合英國利益的,雙方倒也相安無事。

    但是之後的末代皇帝威廉的政策就不太行了,在世界已經瓜分完了的情況下他想著爭海外殖民地,不停觸動英華人的神經,直接把英華人推到了法華人一邊,而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緊張關係直接讓德華人又選擇了文化更為親近的奧匈。

    可以說一戰中的協約國就是德國一手促成的,一戰一開打,德華人那點海外殖民地成了無根之水,海上整個被英華人封鎖,重金打造的公海艦隊成為了存在艦隊。

    要我說,別爭那些有的沒的海外殖民地,外交政策就一條,孤立法國穩住英國。別弄得到最後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帶著一個二五仔和三個快要散架的盟友硬生生懟了半個世界,最後屈辱戰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馬龍2:4爆冷輸給王楚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