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清朝雍正帝與準噶爾汗國的戰爭,其實只是康熙帝晚期戰爭的延續。自準噶爾軍隊遠征西藏以來,清朝政府一面組織大軍進藏,一面在吐魯番地區發起攻擊,公元1720年清軍攻佔吐魯番後,在該地屯軍一萬一千餘人,與巴里坤成為,抵禦準噶爾軍的兩大堡壘。

    雍正帝繼位後,急於鞏固其統治地位,遂與準噶爾首領策旺阿拉布坦議和,將吐魯番城割讓於準噶爾,並撤走原住吐魯番的維吾爾人托克瑪木特部至肅州。公元1727年,策旺阿拉布坦去世,其長子噶爾丹策零繼位,兩邊關係又趨於緊張,1729年秋,清政府因索討藏匿在準噶爾的青海和碩特部反清首領羅卜藏丹津,久無結果,為逼迫準噶爾集團就範,清軍重新進駐科布多、巴里坤一線,對吐魯番形成壓迫之勢。

    第二年冬,準噶爾軍隊先發制人,以輕騎突襲清軍駐防的闊舍圖卡倫,總兵樊廷率部拼死搏殺,擊退敵軍,但駝馬被抄掠過半。1731年春,噶爾丹策零決定大舉出動,其兵分兩路,一路以部將色布騰率領,不斷襲擾吐魯番以東的清軍駐地,以牽制和疲憊對手;另一路是由準噶爾兩員名將大、小策零敦多布率領的主力,其目標是尋機殲滅北路的數萬清軍。

    當時北路清軍主力約四萬餘人,屯紮於以科布多城為中心的地區,由傅爾丹大將軍統一指揮,他自以為自己實力遠超對手,一直也在尋找一戰破敵的機會。六月初,傅爾丹從俘虜口中得知,對面準噶爾軍全數不過兩萬人,正等待後續部落軍的集結。於是,他決定趁敵沒有集中完畢,以優勢兵力一舉擊潰。傅爾丹從全軍中選出精銳一萬一千人左右,分為三隊依次出發,第一隊是定壽率領的熟悉草原地帶作戰的蒙古騎兵兩千人;第二隊是內侍衛大臣馬爾薩率領的兩千京師八旗軍;最後是他本人率領的主力,其中包括以彪悍、鳥槍著稱的黑龍江索倫、達斡爾騎兵。

    六月十八日,雙方發生遭遇戰,在前兩隊清軍的攻擊下,大、小策零敦多布率領的準噶爾軍連續後撤,將清軍逐漸吸引到阿爾泰山下的和通淖爾地區(和通泊),傅爾丹此時也感覺到地形與己不利,且四面圍攏上來的準噶爾軍也似乎不止兩萬之數,因此他下令定壽部斷後,全軍後撤。然而為時已晚,準噶爾軍已切斷歸路,斷後的定壽部蒙古軍首先遭到大策零敦多布主力的合圍,幾乎全軍被殲,定壽自盡。傅爾丹率殘部退到山上,企圖憑險自固,而準噶爾人將計就計,與他談判以拖延時間,六月二十五日,當噶爾丹策零汗的援軍到後,準噶爾軍以成排購自俄羅斯的火炮轟擊清軍營盤,本準備用於突圍衝鋒的索倫、達斡爾騎兵在炮火中被打垮,統將副都統西彌賴也是自裁謝罪。面對全軍崩潰的局面,傅爾丹也只得傳令各自分頭突圍了,幸虧京師八旗軍在突圍中起到了斷後作用,雖然包括統將達福(鰲拜的孫子)在內,最終全軍覆沒,但畢竟給傅爾丹等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使其率少數騎兵逃離了被活捉的命運,遠遁科布多城。

    和通泊之戰,清軍陣亡、被俘達七千餘人,副都統以上將領陣亡、被俘十餘人,是清準戰爭以來清朝方面的空前慘敗。此役後,在雍正帝和軍機處的嚴令下,清軍在全線暫取守勢。

  • 2 # 日小堯茗居

    準噶爾部是西北地區的一個強大的部落,主要地盤就是現在的新疆和中亞的部分地區。準噶爾部首領被稱為大汗,這個政權信奉藏傳佛教。前後經歷了噶爾丹、阿拉布坦、噶爾丹策零等幾代大汗,準噶爾部一直與清朝對抗。在清朝方面,從康熙朝一直對抗到了雍正朝。準噶爾部野心勃勃,依靠自己的優勢,希望重新建立當年的蒙古帝國。因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後期,準噶爾部曾經大舉進攻蒙古各部,甚至佔領了距離北京只有700裡的烏蘭布統,從而威脅了清朝的安全。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皇帝御駕親征,透過兩次大規模戰役,成功的擊退了準噶爾部軍隊,遏制了準噶爾部向東擴張的道路。 清朝在內蒙古地區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圍堵準噶爾部向東擴張。

    在向東無望的情況下,準噶爾部又向南擴張,佔領了遼闊的西藏地區,並且準備進一步染指四川等地。康熙皇帝只得命令老十四胤禵率領大軍遠征,同時命令岳鍾琪率領軍隊反擊準噶爾部。準噶爾部僅僅控制了西藏3年時間,清朝從東方和南方對準噶爾部形成了包圍的姿態從戰略佈局來說,準噶爾部已經先後了死局。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此時的清朝根本無力一口氣滅掉準噶爾部。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接過了權力,開始調整父親的部署。 雍正皇帝渴望在自己的手裡消滅準噶爾部,因此制定了嚴密的計劃。在自己的皇位穩固之後,雍正皇帝命令採用穩紮穩打的方式,逐步向準噶爾部縱深推進。其實,如果大家瞭解宋朝歷史,就會發現當年宋朝對付西夏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這種方式自然正中準噶爾部的要害,準噶爾部的新大汗噶爾丹策零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想到了一個誘敵深入的好辦法。當時,清朝軍隊分為南北兩路。南路軍的統帥是嶽鍾琪,手下有3萬多軍隊,以綠營兵為主。北路軍的統帥是傅爾丹,手下擁有4萬多軍隊,其中有一半都是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精銳。公元1731年,準噶爾部採用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手段。 在外人看來,似乎準噶爾部沒有什麼了不起,而且兵力也不多。在一系列假象的迷惑下,北路軍的統帥傅爾丹判斷失誤。

    傅爾丹集結了1萬多最精銳的滿蒙騎兵,由傅爾丹親自率領,計劃直撲準噶爾部的老營。但是在大軍行進到和通泊地區時,發現了大股的準噶爾騎兵。原來準噶爾部早就知道了清朝軍隊的行動,準噶爾部集結了3萬多軍隊以逸待勞,傅爾丹的1萬餘清軍精銳正好進入了準噶爾的埋伏圈。這次戰役沒有任何的懸念,以多勝少加上以逸待勞,傅爾丹率領的1萬多軍隊損失慘重。最後,傅爾丹率領不到2000人突出了包圍圈,這次戰役是雍正皇帝在位時期最大的慘敗。

    從數量來說,清朝軍隊損失了不到9000人,對於泱泱大國來說,這不算什麼。但是,這些軍隊都是清朝最精銳的部隊。按照現在的話說,自己的王牌主力軍幾乎被全殲,這對清朝的打擊非常大。雍正皇帝隨即放棄了進攻準噶爾部的計劃,清朝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在和通泊戰役中,準噶爾部的小策零敦多布立下了赫赫戰功。雍正皇帝放棄了對外戰爭,清朝對準噶爾部的戰略改成了以防禦為主。清朝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截止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才結束,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的故事。

  • 3 # 小舟侃侃侃

    清軍自入關後,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中原各地區。經過幾十年的征戰,清朝已成功征服併成功控制了東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然而,正當清王朝崛起之時,在西北地區的準噶爾部也日漸強盛起來。公元1723年,雍正帝繼位,在穩定內部後,他再次將注意力轉向西北邊境的強大鄰居。清軍攻打準噶爾部落敗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準噶爾部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的長子策零繼承漢位。雍正帝準備趁其新王即位,內部不穩時對準噶爾部發動致命打擊。然而,沒想到的是在東亞大陸威風八面的清軍,卻在和通泊遭受到歷史上的最大慘敗。

    公元1729年十月,雍正帝下決心發兵征討準噶爾。清軍北路統帥為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其部所轄有京師八旗兵,車騎營等共計2.3萬精銳主力。以統領巴賽掌振武將軍印,禮哈、岱豪等人任參贊。

    1731年五月,清庭出兵征討噶爾丹策零叛軍,噶爾丹策零以小股部隊拖住清庭西路軍,並派出士兵向清軍詐降,稱準噶爾部目前在察罕哈達有一支部隊正孤立待援,誘使清軍離開其科布多大本營,孤軍深入到瀚海之中,然後圍殲。

    清代靖邊將軍傅爾丹有勇無謀,選拔了其中近半數精兵,沿科布多河西進,在博克託嶺、和通泊等地遭遇伏兵,損失近八成兵力。到了七月初一,清軍僅剩下2000多人逃回科布多大營。

    裝備精良的準噶爾軍隊

    準噶爾汗國是中國西北的霸主,地理位置優越,技術貿易往來十分便利。這使得清軍所面對的這支強大的蒙古軍隊與過去宋、明代所遇到的完全不同。除了遊牧民族的特點外,準噶爾部還從西亞與中亞大量引進了新的火器技術。

    準噶爾是遊牧民族,草原騎兵是其主要武裝。但與傳統遊牧騎兵不同的是,除了傳統的冷武器和弓箭之外,他們裝備了使用了火繩槍。

    1677年-1678年,噶爾丹部採取多種舉措更新其武器裝備,並在其軍隊中大量使用火器用以加強其戰鬥力。此外,由於準噶爾境內富含銅,鐵,硝石和硫磺的礦產資源。

    在中亞和西域國家的指導幫助下,它很快就具備了製造槍支,火藥和鉛彈丸的能力。因此,在康熙時期的清軍面對的就是一支裝備了大量火繩槍的準噶爾軍隊。雙方交戰時,準噶爾部經常是先用步槍射擊,然後發射弓箭,最後進行在進行肉搏戰。

    1722年,俄軍溫科夫斯基大尉領命出使準噶爾,在他的隨行日記中記載著:當時準噶爾軍有精兵6萬,預備兵力隨時可以徵兆擴充。騎兵是其主要兵種,武器裝備主要有弓箭、長矛、火繩槍、馬刀等,還能熟練的使用自制火藥。

    無論是漢代的八旗步兵還是綠營,前明朝的大量本土火器都在一百年內被消滅。從1540年起,軍隊逐步裝備一種被稱為鳥槍的火繩槍,雖說這時當時的最好選擇,但相對於準噶爾軍隊來說已經落後了。

    清軍不僅熱武器相對落後,而且在其部隊中還存在著比例較高的冷兵器。值得一提的是,準噶爾軍隊使用火槍也比一般由清軍繼承的明式霰彈槍好。

    雖說歐洲的射線槍技術很早就已經傳入中國,但清軍裝備的明式鳥錯實際上是早期大航海時代,葡萄牙Nautilus帶到印度與日本的早期產品。然而,準噶爾的火繩槍卻起源於時刻都在戰爭中的奧斯曼帝國,其武器效能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 4 # 秋媚讀史

    西北的準噶爾部,自崛起之後,一直都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康熙在位時,曾三次御駕親征,雖打敗了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但沒能徹底解決準噶爾問題。

    噶爾丹被平定後,準噶爾部的權力由策旺阿拉布坦掌握。策旺阿拉布坦是噶爾丹的侄子,但其野心絲毫不亞於噶爾丹,他無視清廷的警告,多次製造邊境爭端,禍亂西域,於是便有了康熙晚年派遣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之事。但康熙採取的是防禦性策略,結果就是胤禵只將準噶爾勢力逐出西藏,威脅沒有解除。

    雍正剛繼位時,對外的重點是處理與羅卜藏丹津的矛盾,對準噶爾問題也暫時放到一邊,還將防守準噶爾的軍隊撤回內地。策旺阿拉坦也表示出誠意,派遣使者進京談和,形勢有所緩和。

    雍正二年,羅卜藏丹津兵敗後,逃往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將其接納,這就使西北問題複雜化了。雍正既擔心羅卜藏丹津東山再起,又擔心準噶爾利用羅卜藏丹津再次反叛並趁機入侵西藏,更擔心他們聯合沙俄擾亂西北。

    雍正派遣使者索取羅卜藏丹津,策旺阿拉布坦拒不交出。因為這件事,清朝與準噶爾關係再次惡化,雙方繼續對峙。

    隨著內部的穩定,國庫逐漸充盈,胤禵、胤禩等對手也被清理,雍正有機會騰出手來,專注解決準噶爾問題。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噶爾丹策零繼位,向雍正申請入藏為其父“設供”。雍正非常擔心噶爾丹策零有不法舉動,因而將其拒絕,雙方的矛盾也公開化。

    經過兩年的儲精養銳,雍正任命傅爾丹為靖便大將軍,率兵三萬兩千出師北路,進攻阿爾泰;任命川陝總督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率兵三萬六千人出西路,進軍巴里坤。兩路大軍,於雍正五年五月啟程,拉開了雍正征討準噶爾的序幕。

    西北用兵,比拼的不僅是戰場勝負,對後勤也是一個巨大考驗。遊牧民族騎兵作戰,機動性比較高,戰爭消耗比較小,甚至可以以戰養戰。

    對農耕文明而言,後勤的成本遠高於遊牧文明,司馬遷曾記載,漢武帝運三十石糧食去西域,只有一石可以當作前線士兵的糧餉,因為來回時間長,大多都被運輸人員消耗。雍正朝的軍糧運輸問題,也好不到哪兒。

    在宣戰前,雍正還只能“低調”地運送,他命令田文鏡準備三千匹駱駝和騾子,交給嶽鍾琪。但是,用駱駝、騾馬運送糧草,又容易被對方機動性更高的準噶爾擷取。嶽鍾琪就提議用車戰,即建造長五尺、寬二尺的戰車,一個人推送,四個人護送,行軍時車上裝滿補給,駐防時用車作為軍營屏障。雍正採納其建議,對此表示滿意。

    經過排兵佈陣,軍糧運輸,雍正認為準備好了,可以找準噶爾攤牌了,就在雍正七年二月釋出聖旨,對準噶爾一通亂罵,說噶爾丹策零如何忘恩負義,絲毫沒有悔改之意,出兵討伐是為了完成康熙未竟的事業,如不將其徹底平定,將來危害甚大。

    這時,叛逃的羅卜藏丹津想謀害噶爾丹策零,但最終失敗被抓。噶爾丹策零是一個十分狡猾之人,他利用這件事拖延時間,派遣使者去京城,告訴雍正,已將羅卜藏丹津抓獲,願意獻給大清,希望朝廷不要出兵。

    嶽鍾琪對噶爾丹策零的誠意表示懷疑,但雍正卻認為事情可信,就下令先不要進軍。準噶爾乘機出兵兩萬,進攻科舍圖的清軍,奪走牲畜無數,清軍主帥查廩倉皇出逃。

    此戰,清軍損失慘重。參贊大臣紀成斌準備處決查廩,幸虧被及時趕到的嶽鍾琪救下。但查廩恩將仇報,反咬一口,上密摺彈劾嶽鍾琪。

    科舍圖遇襲,雍正開始不信任西路軍,甚至懷疑嶽鍾琪。雍正九年三月,任命都統伊里布為副將軍,開始監視嶽鍾琪;五月,再派石雲倬前往西路軍,進一步牽制嶽鍾琪;後又派查郎阿取代嶽鍾琪川陝總督的位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前線主帥被雍正處處掣肘,將領頻繁更換時,必然會出現軍心不穩,進一步削弱戰鬥力。

    噶爾丹策零得知西路軍缺乏牲畜,後勤保障出問題,一時半會難以主動出擊,於是,他僅留少部分兵馬牽制西路軍,親率三萬兵馬,進攻北路軍。

    北路軍統帥傅爾丹聽信噶爾丹策零散佈的假情報,以為準噶爾內部分裂,來的只有一千多老弱病殘,倉促應戰且孤軍深入,結果被準噶爾“包了餃子”,丟盔棄甲而逃。

    這時,軍機處的弊端暴露無遺,將領沒有相機行事之權,更不能隨意出兵。嶽鍾琪請求進攻烏魯木齊,以分散敵人勢力。雍正批准後,嶽鍾琪從巴里坤出發,兵分三路進攻烏魯木齊,還好大獲全勝,稍微扭轉戰局。

    雍正十年二月,準噶爾進攻哈密。當時的嶽鍾琪駐守巴里坤,得知訊息後馬上下令出擊,並命石雲倬切斷敵軍後路。石雲倬對嶽鍾琪的命令不以為然,進展緩慢,等他到達時,被擊退的準噶爾軍早已逃脫。

    北部戰線這邊,喀爾喀蒙古親王會同順承郡王錫保夾攻敵人,準噶爾大敗,但北路軍新任統帥馬爾塞卻不配合出戰,導致噶爾丹策零逃脫。

    雍正十二年,準噶爾已無力再戰,遣使求和。朝廷勞師糜資,收效不大,雍正只好同意議和。

    秋媚說:這場戰爭,看似平局,從損失上來看,清廷是失敗的。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雍正,他不明敵情,結果中了敵人的緩兵之計。他成立的軍機處,雖然起到皇帝集權的作用,但如同一頂將領頭上的“緊箍咒”,排兵佈陣都需要皇帝同意,前線將領的自主權也因此而喪失。此外,雍正本人對前線將領的不信任,安排嶽鍾琪卻又讓人制衡他,導致戰爭效率低下,難以及時把握戰機。

  • 5 # 無根樹花正孤

    準格爾部落是眾多蒙古部落的一支分支,他們的主要勢力就是現在的新疆和巴爾喀什湖等中亞地區,屬於衛拉特蒙古,由著名首領葛爾丹在康熙年間打敗其盟主額齊爾圖汗後建立起來的集權草原帝國。

    葛爾丹建立起來的草原帝國嚴重威脅到中央帝國的權威,從康熙年間三次征伐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準葛爾部篤信藏傳佛教,從葛爾丹統一部落之後就一直和清朝中央政府對抗,雖然說多次失敗,但是他們屢敗屢戰,前後經歷了葛爾丹,阿拉布坦,葛爾丹策零等幾位大汗。

    康熙年間,準葛爾部初步統一之後變雄心勃勃,想要建立四百年前成吉思汗的事業,恢復那個逝去的大元大蒙古帝國,因為當時清朝忙於消化和鎮壓南方漢人起義和三藩之亂,給了準葛爾部壯大的機會。 準葛爾部極盛的時候,多次進攻東方發喀爾喀蒙古,多次取得勝利之後曾經打到離北京只有七百里的烏蘭布通,這在古代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蒙古騎兵最多二天就可以兵臨北京城下。 面對準葛爾部的這種挑釁,康熙皇帝先是聯姻拖住時間,準備消滅南方叛亂之後再解決這個問題,而準葛爾部也因為沒有準備好和清帝國全面開戰的準備便欣然接受,後面真正到決戰的時候反而上準葛爾部的劣勢了,康熙皇帝三次親征,逼死了葛爾丹,扼止了準格爾西進的計劃。 康熙皇帝只是暫時解決西部蒙古統一問題,到雍正年間爆發了大戰 精心謀劃的七萬大軍卻損失慘重。

    準葛爾部東出計劃受損之後,又調整策略,開始向南擴充套件,這裡不得不說準葛爾部的聰明,並沒有跟清朝死嗑,這才存活稱霸了這麼久,因為西藏早已經是佛教的天堂,準葛爾部便很輕鬆的佔領了這塊土地。

    清朝不會坐視西藏被吞,很快派兵收復了西藏,並且從東方,南方包圍了準葛爾部 看似完美大計劃其實是準葛爾部的誘敵西進策略,因為葛爾丹策零汗知道正面不是清軍的對手,便只能偷襲。 當時清軍分為兩路包抄準葛爾,南路是著名將領嶽種旗,率領綠營漢軍三萬多人,駐紮在青海,蘭州一帶,北路統帥是滿族勇士傅爾丹,率領滿蒙騎兵四萬多人,駐紮在嘎順洛爾一帶,形成合圍之勢。 穩紮穩打,逐步褪進的戰略因為傅爾丹的輕敵冒進慘遭失敗。

    雍正皇帝制定的策略是一步一步的修建營寨,三十里一寨把西北土地可蠶食了,等的就是準格爾耐不住性子主動進攻,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滿洲兵卻先動了。

    當時準葛爾部落派遣少量士兵與傅爾丹部交戰,假裝失敗,丟下幾百具屍體之後西逃,傅爾丹見對方人數不多,便親率一萬多滿蒙聯軍西追,想要一個人獨吞消滅準格爾的戰果,哪知道落入了埋伏和幾萬準格爾大軍的埋伏之中。 準格爾部總兵力三萬多人,清朝方面一萬多人,準格爾部以逸待勞,等待了很久,清軍長途奔襲一天多,人困馬乏,再加上面對埋伏的恐懼心理,這次戰役毫無懸念的是清軍失敗了,清朝方面丟下了近萬具八旗勇士的屍體倉皇逃跑。

    雖然說死掉9000多人不要緊,可是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滿洲勇士,當時整個清朝滿洲軍隊也就只有十幾萬,相當於一下子損失了近十分之一,你說清朝皇帝能不心疼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捨本逐末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