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風拂檻
-
2 # 愛的頂點
明朝的南北卷制度,其實和明朝開國之初,又恢復了科舉制度,又是使廣大學子有了當官的途徑,但是由於南北教育的差異,南方受教育的程度要遠遠高於北方,使南方的錄取名額成壟斷態勢,這就產生了南北之間的矛盾。
朱元璋時期發生了“南北榜”事件,是南北卷的誘因,洪武三十年會試,所錄取的考生52名,都是南方考生,北方學子在南京城內發生騷動,使朱元璋龍顏大怒,要求徹查,但是經查,南方學子確實是真才實學,但是北方學子還是不死心,認為調查不實,最後朱元璋從新調查,使主考處死,南方狀元等人一併處死。不久後,朱元璋從新組織考試,此次錄取的全是北方學子。其實“南北榜“事件是一個歷史冤案,南方經濟發達,較北方受教育程度高,朱元璋是知道的,他這麼做只是平衡厲害,為了籠絡北方士族的人心,讓主考和南方學子做了犧牲品。
到了明仁宗洪熙元年,為了解決矛盾,大學士楊士奇提出按地區錄取學子的辦法,最後設立了南北卷制度。令大臣們討論“自今科場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的方案,按規定,南捲去十分之六,北卷取十分之四。宣宗的時候又分出中卷,中卷取十名,南五十五,北三十五。
隨著明朝科舉制度的完善,學子們在各自的地域範圍內競爭,使北方學子們大大提高了入士的機會,使北方的教育得到了繁榮發展,平衡了南北教育差異,對後代也有一定的影響。
-
3 # 雲談青史
洪武三十年二月,正值丁丑年會試,朱元璋以當世鴻儒、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官,主持此次科舉掄才大典。
會試考試結束,劉三吾等考官共選拔了51名舉子中式,待三月初廷試後,這51名進士名次排定,以陳安、尹昌隆等為前三甲,是為“春榜”。
可令人意外的是,“春榜”張榜不過五六天,就有會試落榜的舉子到禮部鳴冤,狀告主考劉三吾等徇私舞弊,偏袒南人。
為何這麼說呢?只因此次春榜上的新科進士無一例外全是南方人!
北方落第的舉子本就有怨氣,再看到無一北地舉人上榜,登時都炸開了鍋,紛紛聲討此次科舉不公。金陵城大街上到處可見北地士子攔轎喊冤,京師首善之地科舉舞弊的謠言四起,御史們聞風而動,將事情如實反映到朱元璋面前,要求徹查情弊。
不光北地舉子們鳴冤,連朝中北方籍官員也紛紛鼓譟不平,事情鬧得這麼大,朱元璋自然要慎重對待,他命侍讀張信等12人複查考卷,並要求將落榜的考卷中每人重新挑出十份評閱,以錄取北方士子上榜。
可張信等人複查後上報朱元璋,稱北地考生的試卷多文理不通,甚至還有犯禁忌的話存在,根本不能上榜,這次考試是公平的,應該維持原榜。
這樣的結果並不能平息輿論,再次引起北地官紳譁然,都認為是複查的張信等人串通主考徇私,故意挑差的試卷評閱。
沒辦法,面對愈演愈烈的朝野輿論風暴,朱元璋大怒,不在複核,直接將主考和此次複審一干人等全數收監治罪。當年五月,主考劉三吾被冠上“藍玉案”餘黨的帽子,本要處以極刑但朱元璋念其高齡免死,改發配西北充軍,但其他人就沒這麼好運了,同考官白信蹈、複查的張信都被處死,而奉命參與複查的新科狀元陳安也被車裂,其餘榜上進士皆被除名。
六月,朱元璋親自主持考試,重新選拔了61名進士,這次無一例外全是北方人,故和上次全是南方人的春榜並稱“南北榜”,便是轟動一時的“南北榜案”。
史書上將此案定性為科考舞弊案,可事實上,當今史學界普遍認為這是朱元璋一手炮製的冤案。
首先主考劉三吾當世鴻儒,德高望重,犯不著自墮名聲;再者“藍玉案”才結案沒多久,大明官場上下被殺得是血流成河,百官無不為之膽戰心驚,考官和複核的官員這時候敢去捋虎鬚,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最重要是,元末中原戰亂頻繁,十室九空,社會經濟嚴重破壞,遠不如南方富足、文教昌盛,整個洪武朝歷屆科舉,南方人的佔比往往超過七成以上,所以出現中第者全是南方人一點也不奇怪。
朱元璋之所以從快從重處理劉三吾等人,主要還是為了籠絡北方士子的心,事實對錯已經不重要了,國家的大局穩定才是根本。
雖然科舉在洪武時代就出現了南北分取的先河,可並沒有形成南北分榜的確切制度,在“南北榜案”次年,朱元璋駕崩,之後的建文、永樂兩朝依舊是南北同取,南方人在科舉錄取的比例一度達到八成以上,北地士子很難從考試中出頭。
洪熙元年,鑑於科考南北的巨大差異,大學士楊士奇建議南北分卷,“南卷取十之六,北卷取十之四”,得到仁宗皇帝的準可。
隨後明廷又在南北分榜的基礎,將全國劃分為“南、北、中”三大區,並定下各省名額。宣德二年,南北分榜制度正式付諸實施,之後各省錄取額雖有變動,可這項制度卻一直沿用下來,直到清末廢除科舉乃止。
根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的統計,有明一代共89科狀元,而南方籍就高達75人,北方和中卷地區計程車子僅有14人,這還是分榜之後的所有統計,若是不分榜恐怕狀元盡是南人,也可以看出當時南北科舉教育的差異有多大。
如果不分榜取士,哪還有北地士子生存的空間,只會嚴重損害北方士子科舉的積極性,愈發拉大南北的文教不均衡的態勢,造成更為嚴峻的文化分裂。
因此南北分榜的出現,是打破了以往天下共一榜的弊端,穩定了北方士人之心,為北部、中部的文教興盛起到極大的促進,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科舉的取士的相對公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4 # 愛看影視的小哥
這一年是洪武三十年,大明王朝迎來了三年一度的會試,被稱為丁丑會試。朱元璋任命85歲高齡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官,主持這次會試。洪武十八年,73歲的劉三吾被推薦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對劉三吾很滿意,讓他做了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人慷慨正直,胸無城府,自號“坦坦翁”。焦竑的《玉堂叢語》中說,當時的人給予劉三吾很高的評價,說他:
文章不如宋濂,而渾厚過之,先見不如劉基,而直亮過之,勇退不如詹同,而事功過之。
按理來說,有劉三吾這樣忠厚之人主持會試,本不會出什麼岔子,偏偏這次會試鬧出了震驚全國的“南北榜案”。
原來,放榜之日大家發現,這次會試的進士全部是南方人,連一個北方人都沒有!因此被稱為“南榜”。偏偏主考官劉三吾是湖南茶陵人,也是南方人。這種情形在歷代科舉中從未發生過,於是北方計程車子們不願意了,他們認為其中一定有貓膩,一定是劉三吾偏袒南方人,故意只錄取南方人。所以他們聯名上書,指責劉三吾等考官舞弊。
明太祖朱元璋本就對於官員徇私舞弊、貪汙腐敗十分痛恨,他看到北方士子們的上疏之後,大為憤怒,立刻組織人重新閱卷。呂毖的《明朝小史》記載:
(朱元璋)命儒臣再考落卷中文理長者第之。於是侍讀張信、侍講戴彝、贊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長史王章、紀善周衡、蕭楫及、昌隆、仕諤各閱十卷。
同時朱元璋還命令此次科舉的狀元陳安協助調查、閱卷。這些人不敢怠慢,重新閱卷後得出結論:本次科舉的錄取結果是公正的。而且他們不敢擅自做主,而是選取了一部分試卷進呈朱元璋,上呈的試卷確實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
就在大家都以為塵埃落定的時候,北方士子們卻又掀起了波瀾。他們說,這是由於劉三吾授意張信等人,故意挑選了一批低劣的試卷進呈給皇帝。《明史·劉三吾傳》記載:
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實屬之。
朱元璋更加惱怒了,居士我猜想,他組織人員重新閱卷,可能想讓他們多少錄取幾個北方人,以平息北方士子的怨言,沒想到這些人完全沒有領會他的意思。不管朱元璋是不是這麼想的,總之他狠狠處罰了有關人員,判處考官白信蹈、調查人員張信和狀元陳安阝等人死刑,劉三吾因為年老,免於一死,被髮配邊疆。《明通鑑》記載:
上益怒,信與信蹈及陳安阝等皆論死,三吾以老,與宋琮同戍邊。
朱元璋重新組織了會試,這次錄取的六十一個人全是北方人,榜上連一個南方人都沒有,被稱為“北榜”。這就是明朝初期震驚天下的“南北榜案”。
現在看來,這個“南北榜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冤案。劉三吾是個很正直的人,並不會在科舉閱卷中徇私舞弊,而且也並沒有必要這麼做。所以明惠帝朱允炆繼位後,便將劉三吾徵召還京,官復原職。
那麼為什麼第一次錄取的全是南方人,沒有北方人呢?這是因為北方經過長期戰亂,文化傳承不足,各地文化斷層現象嚴重。南宋以來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遠比北方富庶,而且南方遠離戰爭的破壞,文化發展繁榮。南方人在科舉方面優於北方人,並非難以理解之事。實際上整個明清兩朝,南方人都比北方人擅長科舉。
據日本學者檀上寬統計,從明惠帝建文元年至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之間的九次科舉,一共錄取進士 1398名 ,其中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這些南方省籍進士達1621名佔總數的83.6%;而北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北方省籍進士總共有225名 ,僅佔11.6%。可見洪武三十年的丁丑會試,第一次錄取的全部是南方人,完全是一種巧合而已,並非徇私舞弊。
不過,作為皇帝的朱元璋,考慮的可不僅僅是科舉的公平性。他認為北方人被元朝統治的時間更長,心念元朝。所以朱元璋希望在科舉中兼顧南北,以此籠絡北方人,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鳳洲雜編》記載:
方人士服屬於元較久,慮遺民猶有故元之思,頗欲以假科舉名以籠絡之。
可惜劉三吾等人沒有領悟朱元璋的意思,才招來了這場大禍。
南北榜案的第二年,朱元璋便駕崩了。其後的朱允炆、朱棣因為“靖難之變”、“五徵漠北”,也沒有精力去考慮科舉中兼顧南北的問題。直到明仁宗繼位時,才開始重新考慮科舉考試中區域公平的問題。
洪熙元年,大學士楊士奇提出按地區錄取進士的辦法,得到了明仁宗的認可,明仁宗認為,往年科舉北方人錄取太少,導致北方士子不肯努力讀書,如果能分南北取士,則可起到激勵北方人的作用。《明史記本末》記載:
楊士奇曰:“科舉當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學問遠不逮南人。”士奇曰:“長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雖有才華,多輕浮。 ”仁宗曰:“然則將何如?”士奇曰:“試例緘其姓名,請其外出‘南’‘北’二字。如當取百人,則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材,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往年北士無入格者,故怠惰成風。今如是,則北方學者亦感奮興起矣。”
從此,明朝開始實行南北方分開取士的南北卷制度。
-
5 # 小竹葉青歷史
矛盾初顯
洪武三年,大明王朝開啟了國家建立之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對於天下的讀書人來說,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自元朝滅宋以來,科舉制就形同虛設,元朝統治近百年,透過科舉選拔做官的讀書人不足百人,而且還都是翰林一類的文員,沒有任何實權,可以說是讀書人最為憋屈的朝代了。
這一次的科舉的結果也瞧出了一些日後發生的事的端倪,南方士子的答卷整體質量要比北方士子好上不少,南方士子中舉的人數比起北方也要多上許多,但是這個問題在當時還不算十分突出。
洪武三十年,這一次的科舉考試發生了一件比較重大的事。會試的時候,兩名考官所取的進士全都是南方士子,北方士子怒不可遏,覺得兩個考官因為自己是南方人,就故意包庇南方士子,打壓北方士子。朱元璋拿到會試結果和北方士子上書,覺得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埋藏著巨大的矛盾。
根源求索南北之間的教育資源傾斜其實從晉朝便已經能夠瞧出一些苗頭,西晉統一之後,中華文明的經濟文化政治重心都在北方。但是西晉皇室自己作死,在北方胡搞亂搞,終於引來了外族踐踏中土,北邊胡人大規模進入中國北方地區作亂,永嘉年間,皇室南渡,建立東晉政權。無法在北方生存下去的人也都紛紛遷往南方。
北方的先進農業技術帶到了南方,加上南方適宜的土壤氣候,江南一帶就已經成為了天下著名的糧倉。農業發達帶來的是物質基礎的極大豐盈,不缺吃不缺喝的上層人士,又開始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
而這個時候的北方,五胡橫行,漢人處境危險之極,活著就已經拼盡了全力,還侈談什麼精神文明建設?整個南北朝,大致的趨勢都是北方打打打,南方樂樂樂。北朝的王權更迭更多體現在軍事征服,而南方的政權更迭則更多的表現為政變,流血事件大多都發生在頂層人物之間,與下層百姓倒是沒有什麼關聯。
時間來到唐朝,這個時候,江淮一帶已經是整個唐王朝的糧倉和稅收的主要來源。天寶時期,安史之亂爆發,李唐王朝倉皇西逃,長安陷落叛軍之手。但是江淮重地一直沒有落入叛軍手中,這也成為了後來李唐王朝收復長安的經濟基礎,江淮重地的財政支援和糧草支援可以說是李唐王朝最後的支柱了。
很有爭議的將領張巡,就是扼守睢陽保衛江淮立了大功。
南北易位從這件事的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時的南方經濟發展其實已經超過了北方。而且李唐王朝手中能掌握的力量其實大多就是南方諸鎮,而北方的軍閥則是和皇室時打時和,整個北方地區,根本就沒有發展的餘地。
李唐王朝結束之後,又是漫長的五代亂世。全國各地都是亂紛紛的,歷史的程序也暫時陷入了停滯。這期間有一件事情十分重要,石敬塘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給了契丹人。這個事件影響了後來宋朝的很多方面。
宋朝建立之後,宋太祖趙匡胤還沒來得及收復燕雲十六州就駕崩了,後來的君主也一直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導致宋朝註定先天不平衡,沒有長城阻擋北方的遊牧民族,良好的養馬場也在異族手中,宋朝的對外戰爭就只能是被動的防禦戰。而戰爭的開銷相比求和的開銷,要小上許多。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宋朝幾乎沒有動輒北伐的強勢時刻,更多的是求親求和。
南方發展而在宋朝,由於宋朝實際掌控的地區都在南方,所以發展重心也就放在了南方。這是經濟重心第一次由北方來到南方。在宋朝,也曾經發生過南北榜之爭的事情,不過那個時候,還是北強南弱。宰相寇準,主考科舉之時,一個江西計程車子奪得了當年的狀元,但是寇準認為南方人是下等人,不適合高居榜首,所以去掉了江西士子的狀元,轉而取了另一個山東人為狀元。
也就是說,地域歧視這種事情自古有之,那麼朱元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更不應該搞地域歧視,以免激化矛盾。所以朱元璋接下來的手段,就是十分強勢地先將矛盾鎮壓下去,具體的措施就是平息北方士子的憤怒。朱元璋將兩個考官處死,甚至將兩個考官點的幫手也一併處死。轉而提了五十一個進士名額,都是北方士子。
但是朱元璋的手段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地緩和矛盾,並不能根本地解決矛盾,所以太祖皇帝又實施了其他的措施。因為在查處兩個主考官的舞弊案中,其實並沒有發現他們有徇私舞弊的行為,也就是說,實際上南方士子答的考卷就是要比北方士子好很多。太祖皇帝開始思考這背後的原因。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南方的發展已經超過了北方。有元一朝,蒙古人對於南方的控制較弱,而且其統治也與王道統治大不相同,在人才的晉升渠道上,是比較復古的世家大族世襲制,有些類似於中國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他們也習慣於將人區分三六九等。北方生活的漢人沒有絲毫話語權,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了學習經史的熱情。
迎刃而解那麼太祖應該如何解決南北之間的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呢?
我們今天,仍然存在著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尤其體現在東西發展不平衡。那麼我們的國家是怎麼做的呢?分卷,針對不同的地區分不同的試卷,這樣可以儘量照顧到每個地區的發展現狀。但是這一手段卻不是我們現代人首創的。
實際上,當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是這麼做的。南方地區分南卷,北方地區分北卷,還有一些地區單獨分了中卷,這些地區大體上就是雲、貴、川這些西南地區,在當時,這些地區也是教育十分落後的地區。
那麼從南北卷的施行結果來看,的確是大大緩和了當時南北方士子之間的矛盾,也有利於國家選舉人才,這也是我們的老祖宗因時因事運用智慧解決問題的體現。直到今天還在沿用,說明其獨有的解決類似問題的價值,而不用分卷的時候,也許就是我們國家教育已經十分發達的時候了吧。
回覆列表
明朝建立之後,恢復了由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再次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重心。但是因為不同地區的社會文化水平發展的差異,出現了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長期壟斷錄取名額的現象,因此形成了南北地區之間的矛盾,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在明太祖統治時期發生的“南北榜”事件是南北卷的起因。洪武三十年(1397)的會試考試,考官劉三吾和白信蹈所錄取的五十二名進士皆是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認為錄取有所偏頗,於是親自閱卷,定了六十一名進士,皆為北方士子,史稱"南北榜之爭",亦稱"春夏榜之爭"。雖然當時事件被明太祖用鐵腕手段解決,但是矛盾依然存在,同時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
到了仁宗洪熙元年(1425),朝廷以南北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規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為,南方士子佔六成,北方士子佔四成。 宣德年間,又從南北卷中分出中卷,規定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雖然在景泰年間一度廢除南北卷制度,但是因為觸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而遭到強烈反對,於景泰五年再次恢復南北卷。
南卷的範圍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五省,以及南直隸的應天、松江、蘇州、常州、鎮江、徽州、寧國、池州、太平、淮安、揚州和廣德州。北卷範圍是山東、山西、河南和陝西四省,北直隸的順天、保定、真定、河間、順德、大名、永平、廣平和延慶州、保安州,以及遼東、大寧、萬全三個都司。中卷範圍是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四省,以及南直隸的廬州、鳳陽、安慶和徐州、滁州、和州。其間各卷的數量有小幅度的調整,到正德年間成為定製沒有再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