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唐朝的“藩鎮之禍”可以說是唐朝衰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對於唐朝藩鎮之禍的形成,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後唐太宗時代藩鎮形成、安史之亂後藩鎮擴大和黃巢起義後藩鎮惡化三個階段,藩鎮形成乃是唐朝戰略需要,而兩次大規模的叛亂,則直接導致唐朝中央政權被持續削弱,再也無法對藩鎮實施有效控制。

    △唐代藩鎮割據示意圖

    藩鎮出現:唐朝的戰略需要

    唐太宗在位時,唐朝對外基本採取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由於擁有一支比遊牧民族更為精銳的騎兵部隊,唐太宗經常採取長途奔襲、出其不備的方式,對周邊的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數民族進行打擊,而在唐太宗去世之後,唐朝周邊的軍事態勢卻發生了改變。

    △唐太宗李世民

    由於少數民族起兵不斷襲擾唐朝邊境,唐朝的軍事進攻戰略開始逐漸被戰略防禦所取代。從長壽元年(692年)開始,唐朝開始在容易遭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尤其是隴右、河東和東北一帶構築防禦工事,從景雲年間便開始將節度使任職長期化、職權轄區化、鎮所固定化、官銜正式化,從而元件邊防重鎮,並在開元五年(717年)開始恢復都督府,部署大量軍隊,到開元十年(722年)時,駐守邊疆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六十多萬。

    而為了應對遊牧民族來去如風的靈活戰法,唐朝又開始設定擁有龐大集團軍的邊防重鎮,再加上府兵制的不斷崩壞,以募兵制為主的常備兵開始形成,從開元二十五年(737年)開始,各鎮節度使以下的軍隊基本都變成了募兵。由於這些士兵的身家性命全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這使得節度使開始擁有了軍權。

    △唐玄宗李隆基

    由於邊境地區的駐軍數量過多,為了保證這些駐軍的後勤供應,朝廷又不得不對後勤供應制度進行改革,起初的方式是採取軍屯制度,使各地軍隊一定程度上實現自給自足。不過,一開始的屯田產出是由中央政府統一支配的,但由於這種制度往往使各地將領不能及時解決防區內的後勤供應,從而影響軍隊戰鬥力,於是朝廷又不得不將防區的財政權力逐步轉移給各地駐軍將領。就這樣,各地節度使又逐步掌握了一定的財政大權。

    △天寶十節度使分佈圖

    我們知道,唐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道,然後經常臨時派出觀風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撫使、存撫使、採訪處置使等到各道巡察,對地方官員進行監管。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各道的採訪使已經成為常設機構,負責檢查本道刑獄和監察地方州縣官吏,處置使則有便宜從事的大權。而從天寶年間開始,為了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軍事行動的影響,開始改由節度使兼領採訪使,例如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天寶年間的他除了充任范陽節度使外,還兼任著河北採訪使和河北道採訪處置使。如此一來,節度使又擁有了其轄區數州的行政權。

    △安祿山

    可以說,從後太宗時代到天寶年間,節度使已經成為了坐擁軍、政、財大權的一方軍閥,雖然此時他們依舊聽命於朝廷,但實際上已經為後來的藩鎮割據埋下了伏筆。

    藩鎮擴大:安史之亂後內外均衡的需求

    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爆發的“安史之亂”,不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更使得藩鎮割據局面開始出現了雛形。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一方面嚴重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削弱了封建集權,朝廷權利的喪失便已經為藩鎮做大提供了客觀條件。而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之時,奉命追擊的特勒族將領僕固懷恩,因與唐王朝有矛盾,便有意將叛軍舊部力量儲存了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著河北地區。

    由於僕固懷恩的有意為之,叛軍舊將田承嗣便佔據魏博、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佔據成德、李懷仙佔據幽州,因他們已經全部投靠朝廷,故而又先後被任命為節度使,如此一來他們反而成為了把握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的一方軍閥,形成了所謂的“河北三鎮”。

    △河北三鎮

    而安史之亂的另一個重要影響,便是中原各地又新設立了許多藩鎮。在安史之亂前,“惟邊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復用” ,也就是說當時只有變陣設立有重兵藩鎮,而中原地區因為身在腹地,故而並不設立。但是,安史之亂的爆發卻使得朝廷認為,這種內外不均的方式反而是造成安史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再中原各鎮繼續保持足夠兵力,那麼僵形成一種內外牽制的均勢。故而對於安史之亂期間在中原設立的藩鎮,在戰爭結束後不僅沒有予以撤銷,甚至在要害之地新設了許多藩鎮。

    △藩鎮割據日趨嚴重

    安史之亂後,朝廷這種尋求內外平衡的做法,雖然一定程度上使得各藩鎮之間形成了相互牽制的局面,但卻為最終的藩鎮滿天下的局面埋下了禍根。

    藩鎮惡化:朝廷對黃巢之亂的無可奈何

    雖然在唐憲宗至唐武宗時期,朝廷一度意圖削藩和削兵,但卻收效甚微,甚至還爆發了多次節度使叛亂事件,不過卻也使得藩鎮割據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然而這種向好的局面很快便被終結了。

    △唐武宗李炎

    時間來到唐僖宗即位之後,由於社會矛盾的持續激化,爆發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這場霍亂天下的動亂不僅嚴重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更使得藩鎮割據的局面進一步惡化,並最終變得不可收拾。

    由於這時期唐朝中央的權勢已經大不如前,面對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只能徵集各鎮兵力進行圍剿,並委任都統、副都統予以統帥,然而由於各個藩鎮之間互不統轄、又各自權利頗大,實際上的指揮並不統一。而趁著天下大亂的機會,許多藩鎮更是充分利用時機擴充自己的實力,全國上下逐漸開始出現了許多割據勢力。

    △唐末農民戰爭

    廣明元年(881年)1月,黃巢攻破長安,唐朝中央政權更是全面瓦解,原本對各藩鎮極為有限的管理也最終喪失殆盡,全面的藩鎮割據局面至此徹底形成,這其中有的是之前本就存在的節度使,例如高駢等;有的則是在自己形成一個武裝集團後,朝廷無奈之下授予的節度使,例如楊行密、董昌、錢鏐等。

    黃巢起義最終雖然失敗,但割據一方的藩鎮卻空前增多,而唐王朝也最終喪失了對這些藩鎮的統轄之權,此後數十年間,這些藩鎮之間相互兼併的戰爭持續不斷,天下陷入大亂之中。直到天佑四年(907年),名存實亡的唐王朝被朱溫篡奪,最終演變為五代十國的亂局。

  • 2 # 人文行天下

    藩鎮割據是唐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在唐朝後期始終存在。

    藩鎮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藩鎮出現的前期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後期隨著政府權勢的下降,一些藩鎮產生叛離之心,直到黃巢起義之後藩鎮割據大規模爆發,導致唐朝滅亡。

    一、藩鎮出現的背景

    首先,均田制的破壞

    唐朝建立後在全國範圍推行均田制。唐朝用於均田制的土地主要是國有無主荒地,並不觸動所有權明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隨著土地兼併的日趨激烈,土地迅速向各類地主手中集聚,國家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農民授田不足的情況進一步發展。從武周以後,均田制的破壞已經十分嚴重。

    瘋狂的土地兼併奪走了廣大均田農民的有限土地,有的淪為貴族、官僚、地主、僧侶及富商巨賈的莊客、僱農、僱工,有的成為無家可歸、四處漂泊的流民。這樣以均田制為基礎的租庸調製遭到破壞,使國家收入銳減。

    其次,府兵制的破壞

    唐朝實行府兵制,這是以均田制為前提的。均田制推行較好時,農民有一定數量的土地,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兵役尚能勉強維持。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佔有的土地越來越少,或者根本喪失土地,沉重的兵役就無力負擔了,於是越來越多的農民想方設法逃避兵役,府兵的兵源就漸漸枯竭,府兵制自武周開始廢壞,到玄宗時走到盡頭。

    待之而來是募兵制。到玄宗開元年間,政府軍隊基本上被募兵制所代替。募兵制下,士兵的軍器、衣梁均由政府發給,他們長期服兵役,是被征服僱傭的職業兵。

    第三,邊境危機加劇

    從中宗、睿宗起 ,北方民族勢力逐漸發展起來 ,東突厥、契丹、渤海國以及代替東突厥而統一漠北的回紇 ,都對唐王朝形成了威脅。在西部與西南邊境 ,又有吐蕃的興起及南詔的發展 ,他們也在不斷抄掠邊境 ,向唐王朝進攻。

    面對此況 ,為了加強對周邊少數民族的統治與壓迫 ,自睿宗景雲元年 ( 710)到玄宗天寶元年 ( 742) ,在沿邊設立了十個節度使。直到天寶初年 ,邊境兵力增加到 60餘萬 ,使“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 ,中國無武備” ,邊兵重於內兵。

    這樣,先前府兵制下“內重外輕”的軍事格局已被“內輕外重”所代替,唐王朝喪失了擁重兵居關中以馭天下的軍事優勢。

    二、藩鎮的權力

    藩鎮的問題主要出在權力過重, 沒有制約,朝廷失控。

    唐初藩鎮僅僅掌管所屬地區軍隊( 不是全部) 。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 兼管一部分軍隊; 同時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 分別負責考察官吏, 視察戰亂或受災地區, 管理財政, 主持屯田, 調運糧食等。

    不久, 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 都由節度使兼任; 不但如此, 節度使還管轄所屬各州刺史。於是, 境內全部軍隊都歸節度使掌握, 並握有政權、財權等各項權力。他們在境內任意擴充軍隊, 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報戶口, 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 徵收賦稅。

    這樣,節度使的權力不斷擴大,不僅領兵,而且把本地的民政、財賦等權力也抓在手中,節度使就掌握了所轄地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他們“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很快發展形成割據之勢,成為唐中央統治的離心力量。

    三、藩鎮的型別

    唐朝的藩鎮可分為四種類型:

    (1)河朔型藩鎮:藩鎮中勢力最大,為患最烈的。由成德、魏博、盧龍三鎮,以及淄青鎮、淮西鎮、滄景鎮等組成。他們各擁強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賦稅不供中央。節度使的職位也父死子繼,或由部下擁立,中央只能事後追認,不能更改。

    (2)中原型藩鎮:主要有宣武、武寧、忠武、河陽、澤路、義成、河東、陝虢、河中、山南東等鎮。從地理位置來看,控扼河朔,屏障關中,對河朔叛鎮起防範作用,所以在這裡駐有重兵。河朔鎮叛亂,唐政府主要從中原藩鎮調兵馬進行討伐。唐政府從東南地區剝削的財富,須經過武寧、汴宋、陝虢境內的漕運線運抵關中,所以中原型藩鎮還負有保障中央財源的作用。

    (3)邊疆型藩鎮:西北主要有鳳、邠寧、鄜坊、涇原、振武、天德、銀夏、靈武等鎮;西南主要有山南西、西川、東川、黔中、桂管、容管、邕管、安南、嶺南等鎮。主要是為防遏周邊民族政權的入侵而設定的。

    (4)東南型藩鎮:主要有浙東、浙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嶽、福建、湖南、荊南等鎮。東南地區養兵少,軍費低,地方稅收大部分上供中央,是唐王朝重要的財賦來源地。唐代藩鎮割據主要表現在河朔,而河朔割據又集中在三鎮。此外絕大多數藩鎮,其節度使的調任和派遣基本上由中央決定,不是割據性藩鎮。

    四、藩鎮的影響

    一方面,藩鎮的存在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發展。

    中原、邊疆、東南型藩鎮深刻影響著整個藩鎮形勢的發展。具體說就是,東南型從財力上支撐朝廷,邊疆型(西北)從武力上奠定了關中,中原型從軍事上鎮遏叛鎮。

    政治上,在藩鎮轄區,唐朝的政策法令亦有施行。科舉制、兩稅法都在藩鎮轄區進行推廣。

    經濟上,藩鎮勢力積極從事經商活動,並制定了些保護商業經營的政策。

    另一方面,藩鎮的存在嚴重破壞國家統一、民眾生活安全。

    節度使所控制的割據勢力 ,以安史之亂為起點 ,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 ,軍事勢力迅速發展。由於利害一致 ,經常聯合反唐。

    節度使產生後形成的藩鎮割據給人民帶來極大痛苦。 主要表現在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連年戰爭上。更有甚者 ,有些節度使曾採取高利貸的辦法剝削人民。

    五、藩鎮割據帶來的教訓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藩鎮的出現是歷史趨勢,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給國家、民眾帶來沉重災難。最終,成為唐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痛定思痛,要引以為戒。

    第一, 軍隊應由中央政權直接地、牢牢地控制, 不能變成將領的私人軍隊, 不能變成將領的親兵。

    第二, 將領的權力不能過大, 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

    第三, 將領跟軍隊, 應有合有分。不要一支軍隊始終歸一位將領統領,一位將領始終掌握那一支軍隊。將領在一地也不能呆得過久。

    第四, 要慎擇將帥。在委任將帥問題上, 就是要實行“疑人不用”。不能委派不可靠的人鎮守一方, 獨擋一面。

    第五, 朝廷要掌握軍事將領的任免權, 此權不能假人, 不能旁落。要做到不管什麼人, 不管他是節度使還是經略使, 一紙命令就能將其調動, 或將其免職。

    第六, 軍事將領也要有監督。文武官員參用, 以文制武, 或者不失為古代的一個可行的方法。

  • 3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整體上講,唐朝後期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一、藩鎮自身制度

    唐朝的藩鎮,有幾個很鮮明的特點:一個是兼職問題,就是原本應該由不同的人分別擔任的支度使、營田使、觀察使等職務,均由節度使兼任;一個是州縣管理問題,原本應該由州刺史、縣令管理州縣,但是,在節度使體制下,節度使的幕僚,代替刺史縣令,履行了管理州縣的職責,刺史和縣令反而成了擺設;一個是地方軍人集團問題,玄宗開始推行的世襲兵制,經過數十上百年的發展後,在各藩鎮衍生出了盤根錯節的地方軍人集團,節度使的廢立,在很大程度上由地方軍人集團左右。

    以上幾個問題,共同造成了藩鎮的獨立性、獨裁性和頑固性。因此,除非唐朝朝廷能夠集中重兵,花費相當長時間,消耗大量錢糧,才能剿滅藩鎮,而且剿滅以後,必須徹底改變藩鎮制度,才能防止藩鎮死灰復燃。而這些,唐朝都無法做到。

    二、朝廷力量有限

    唐朝自玄宗開始,就出現了朝廷弱、藩鎮強的局面。據《資治通鑑》記載,玄宗天寶時期,藩鎮兵力達到49萬人,而朝廷直屬兵力不過8萬多人。

    安史之亂髮生後,朝廷在進行平叛時,也是採取了用藩鎮對付藩鎮的做法。因此,安史之亂結束後,藩鎮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增,雖然這些藩鎮,有相當一部分聽命於朝廷,但它們在基本的組織結構方面,與河朔三鎮沒有本質區別,也是軍民財大權獨攬,只不過朝廷還能進行任命和調動而已。

    朝廷自己手中掌握的直屬軍隊,神策軍,只有十多萬兵力,還經常掌握在宦官手中。這十多萬兵力,維持統治倒還可以,制衡其他藩鎮也還頂用,但是,想要徹底削除藩鎮,那唐朝後期養兵百萬,大多是藩鎮兵,神策軍的力量就不夠用了。

    而如果用藩鎮兵去討伐藩鎮兵,打多少仗,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吐蕃長時間掣肘

    安史之亂髮生後,吐蕃趁機進攻唐朝,佔領了河西、隴右、安西大片土地,逼近到距離長安很近的地方。唐朝不得不在京西、京北設定大量藩鎮、部署大量兵力與吐蕃對抗。

    如果唐朝試圖集中兵力削平叛逆藩鎮,吐蕃就會趁機進攻,因此,唐朝只能利用與吐蕃關係緩和的時間,暫時調動兵力去進攻叛逆藩鎮,一旦西線與吐蕃戰事再起,對叛逆藩鎮的進攻往往半途而廢。

    以上幾個因素共同作用下,藩鎮割據成為了晚唐的三大痼疾之一。

  • 4 # 看遍山川

    唐朝政府對藩鎮的決策失誤和姑息縱容,就像打開了潘多拉之盒,讓“藩鎮割據”這個“惡魔”伴隨著唐王朝的衰弱殘喘直至滅亡。為了遏制和撲滅安史之亂,唐廷飲鴆止渴分授各地觀察使和節度使,全面負責一方的行政、經濟和軍事大權,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質。

    為了鎮壓叛亂,授於地方大員以軍政財權柄,本屬中央的地方軍隊逐漸成了藩鎮將領的私人武裝(這和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而允許團練,湘軍崛起成曾氏私兵一個道理)。而中國自古就是傳統小農經濟,只給自足,所有社會運作都可以不依賴外界在體內迴圈。因此一處地方長官如果有了全面的軍政大權又有覬覦的野心,很容易採取手段閉關自守,和朝廷離心離德,造成割據局面。

    唐代中後期就是出現瞭如此狀況,先是河北諸鎮割據形成,然後山東和江淮地區紛紛仿效,一時間黃河兩岸長江南北藩鎮林立。藩鎮就是古代的割據軍閥,其首領接替繼承都由父子兄弟或部將擁立,朝廷已經沒有插手藩鎮任何事物的權利。藩鎮間有的聯合對抗朝廷,有的相互兼併,造成社會嚴重動盪戰亂,唐政府的威信喪失殆盡。

    只有在唐憲宗“元和中興”時,唐廷得力削藩,大震國威,各地藩鎮俯首稱臣,但憲宗朝的成就只不過是唐朝徹底衰弱前的迴光返照,之後藩鎮逐漸死灰復燃和唐廷進入相持階段。

    此時的唐朝政府已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似外表還光鮮的稻草人一般,如果沒有外來力量的介入,唐廷就可以和諸藩鎮繼續相持下去,因為他們兩者都沒有相互替代的能力。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天沒有再給唐朝以機會,唐末爆發的黃巢起義摧枯拉朽地扳倒了唐王朝,割據的強大藩鎮又似助燃劑般將已成“殭屍”的唐王朝徹底地焚燬。

    唐廷為了鎮壓黃巢農民起義,被迫給予藩鎮更多的權利,出現了統治數鎮兵力的節度使元帥,這就是唐末的大藩鎮。從此按下了黃巢這個葫蘆,浮起了朱全忠那個跋扈強大藩鎮的瓢,唐廷在組織消滅黃巢義軍的同時,實際也在“培養”自己的掘墓人。

    當黃巢等農民起義軍被剿滅後,中州大地出現了藩鎮混戰的場面,唐朝的皇帝成了軍鎮大佬們的玩物,成為當時政治舞臺上的跑龍套,大唐帝國終於分崩離析,大廈將頃。唐昭宗和唐哀帝先後都被朱全忠所殺,唐朝因平安史之亂造就了藩鎮,憑藩鎮之力滅了黃巢起義,最終反而被藩鎮所吞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運動裝時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