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eadliner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我記得當時看這本書只用了5個小時,倒不是囫圇吞棗,是難得的“名著”中光靠情節就可以吸引人讀下去的書。看完後也就只記得了這句名言。“六便士”是金錢,是現實,“月亮”是追求,是理想。顧名思義,大部分人只是為了生活奔波,忘記了自己的理想。

    書中塑造了一個過了40年“六便士”的生活,在生命剩下的15年卻拋棄一切身份、地位、金錢、榮譽、社會關係、物質文明,去追尋“月亮”的主人公。當然這不是本勵志小說。沒有普遍認知的“六便士”型別的成功,主人公查爾斯的“月亮”只會給他帶來不斷的噩運。他身染重疾,雙目失明,終於畫出了自己的“月亮”,那副巨幅壁畫,卻囑咐自己的土著妻子,在自己死後付之一炬。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月亮”似的傳奇。

    毛姆寫出這個故事,相信也是在構建一個理想中的自己,能夠不被任何世俗所束縛,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藝術。並能怡然自得。可問題是,作者自己也為“六便士”所累。何況我們芸芸眾生,大部分人不是看不到月亮,誰心裡沒有理想,但月光始終照不進現實,因為你得活著,你得有六便士。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多的不提,一個房子遮住了多少理想的月光。哪怕是主人公查爾斯,追逐月亮的過程中貧困潦倒,2次差點死亡,之所以能倖免於難繼續看月亮,還不是用的朋友的“六便士”。

    所以我不太希望看完這本書的讀者矯枉過正,嚷著詩與遠方,放下一切該去承擔的責任,去追尋自己所謂的夢想,那是逃避現實。六便士很重要,他是看月亮的基礎。

    本書於我的價值,是讓我有一種新的思考方式,透過一個脫胎於現實原型的虛擬人物查爾斯,讓我看到原來真的存在這種對理想瘋狂的熱烈。能夠喚醒我心中沉睡的月亮,能夠警醒自己,低頭撿六便士的時間夠長了,該抬頭看看月亮了。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不是小說主人公那樣純粹的藝術家,普通人就得考慮生存,其次才是生活。但我們的時間是有冗餘的,我們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在撿六便士,還有大部分的時間你既沒有看月亮,也沒有看六便士,而是看著你的手機、朋友圈、遊戲等等。我們可以把這部分時間拿出來一點去看月亮。

    時刻提醒我撿六便士的同時,是可以抬頭看月亮的。這就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

  • 2 # 樂感日記

    《月亮與六便士》——抵達自己的內心深處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大多數人將它理解為對詩和遠方的追尋。當大多數人只是在等待戈多,故事裡的作者已放下他的中產生活,去追逐了他的理想。

    這本書於1919年出版,在這本書出版的前兩三年,作者自身也去了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嶼,據說曾經去那的還有拋棄現實生活的高更,因此也有人說這本書是以高更為原型創作的。

    寫這本書的時候,世界正處於工業化革命的浪潮中,相對於傳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一邊圇於傳統對生活的定義,希望穩定。另一方面,為了搶佔更多財富,資本擴充套件掠奪肆無忌憚的進行。

    於是,作者筆下的多篇小說以英法等國為題材,揭露了人性的諸多弱點和善惡面。而面對工業化革命一面給人類帶來的進步,及其發展的不可逆轉性。作者決定將自己的人物脫離社會複雜的關係中,選擇逃離,而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超然物外,因此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對造成自身孤獨的外在世界也冷眼相看,追求孤獨的完美。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篇小說中,沒有接受過一天美術教育的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放棄衣食無憂、有望躋身上層社會的經濟人身份,年近四十歲隻身拋棄家庭和孩子,一人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

    而有趣的是,人們對他逃離本身的猜想,尤其是來自於他妻子的猜想,是他一定外面有了新的人,才拋棄現下安逸的生活。沒有人相信他單純的只是為了去畫畫,這在正常人的思維中不可思議。

    而同樣有趣的是他的畫也並不為人欣賞,唯一欣賞他的畫,忠實擁護他的是另一個畫家查爾斯·斯特里克蘭,而這個畫家的寫實派才是當時人們欣賞的風格。如果說這部小說的原型是高更,而為人們最熟知的抽象派畫家就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他們經歷都類似,在生前幾乎都沒有人欣賞他們的風格。反而是死後一畫難求,被重金拍賣。

    塞尚的畫都顏色都很鮮明,用色大膽。在那個與工業社會隔絕的小島上,他不僅身體和內心重歸了自然之境。並且也找到一位相伴的人,那是一個對他完全沒有束縛的人,不像前面兩個以愛想綁架他的形象。

    於是在這個島上,作者安排了主人公找到了自己最終的歸屬之地,既有無法簡單用語言描述的自然之美,也有人們淳樸的感情,對於藝術家來說,在這裡應該就是他的理想之地。以至在生命的瀕危之際,那一滿牆讓人震撼的畫被創作出,他又毫不可惜的讓人在他死後摧毀它。

    外物於他而言,名利於他而言都隨著最初那次出走被拋下。剩下的漫長的這一路都是對自身的追尋。

    而這對於一個真實的社會人來說太難。

    這種極致的簡單和極致的純粹,看起來非常真實,但在一言一行中,當你在他面前時,他會撕開你言語背後的那些虛偽和假面,也是因為這些,很多人都覺得他怪異而無法理解。 用赤誠去面對自己的藝術,把所有的熱情注入到自己的繪畫之中,現實之中,他也只能活成藝術。

    而說到底,人們往往很少能抵達自己的內心深處,並以最簡單和最炙熱的方式出發。也許正是因為無才渴望有,才會生出嚮往。

    或許如作者言,我們每個人都孤獨地生活在世界上。誰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憑一些符號與人交流,但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所以它們的意義模糊不定。我們可憐地想把心靈的珍寶傳遞給別人,但他們卻無力接受,因此我們只能踽踽獨行,雖然緊挨著,卻並不真正在一起,讀後感既無法瞭解別人,也不被別人所瞭解。我們就像身在異國他鄉的陌生人,對他們的語言知之甚少,想表達那些美妙而深刻的事物,只能侷限於會話指南上一點平庸的詞句。

    所以人生的孤獨不言而喻,無論是追求理想的人,還是困於現實的人。只是遠方聽起來總給人美好的期待和嚮往。

  • 3 # 專業行走

    1. 我總是比較幸運,總能在在合適的時間,碰見一本合適的小說。就像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把它買回來的,放在書架上已經那麼多年了,都沒有從來沒有去碰過。,直到前天,實在沒書看了,我才把它撿起來,只用了兩天多的時間,就一口氣讀完了。

    2. 這是一本好小說,正是我這個年齡應該閱讀的小說。如果我年輕一點,也許會讀不懂他講的是什麼內容?如果年紀大一點,我也不會覺得這本書有什麼好。不惑之年,正是40來歲的時候,讀這本關於人生的小說,關於夢想和藝術的小說,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3. 單單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這本書講故事的套路雖然有點老套,但這可是100年前的作品。從英語世界到漢語世界,上千萬的讀者都閱讀過這本書,都被他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我不過其實其中之一。

    4. 知識性閱讀和娛樂閱讀是完全不一樣的,知識性閱讀比較沉重,有時候會很累,但這種娛樂性閱讀人會比較開心。讀這本書的過程,是被它的情節所深深的吸引,特別期待知道下一步主人翁的命運,所以讀書的過程中,眼前的每一個字都讓人很快樂。

    5. 很難想象,一本小說中居然有那麼多的名言警句,有那麼多值得深刻思考的說法,能讓你覺得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個哲人對話一樣。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說法,這是一本兒很有指導意義的書籍,能夠讓你對你目前的生活有新的看法。

  • 4 # 一紫

    英國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是對我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書。可以說,兩年前我辭職過上如今的生活,也是受了這本書的影響。

    我看的是徐淳剛的譯本,他的語言精簡而優美,不會像有些名著讀起來需咬文嚼字很艱澀。

    先來聊聊書的內容。

    講的是一位家庭和美,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紀人-- 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忽然之間,拋妻棄子,遠走他鄉。

    到底是什麼?讓他如此離經叛道,背離道德,責任,放棄一切孤勇不回頭?

    為了畫畫。

    我想啊,任是誰聽了都覺得好笑,他一定是瘋了!

    他從倫敦去了巴黎,窮困潦倒,貧病交加,差點死在了那個破舊的小閣樓裡。朋友斯特洛夫把他接去家裡,和妻子布蘭奇一起照顧,總算是救回他一條命。

    但,他卻奪走了朋友的妻子和房子,鳩佔鵲巢。

    他對家人,朋友以及一心愛著他的情人,都異常地冷酷無情,毫無良知!亦無感恩與愧疚!他嘲諷這個世界的一切,只沉浸在他的畫作裡。

    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來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島嶼,娶妻生子,最終,得了麻風病,雙目失明。死之前,他叮囑他的土著妻子將其傾盡一生的鉅作付之一炬!

    一件名垂畫史的傑作就這樣化為烏有。

    這便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整個故事。月亮代表遙遠縹緲的理想,六便士相當於人民幣六毛錢,深陷在泥土裡,代表世俗的生活。

    茫茫宇宙,花錦世界。

    有人匍匐在泥土裡,喘著氣,拼著命,四處伸手抓著六便士。

    有人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糾結掙扎,一生心有慼慼矣,鬱郁不得歡。

    又有幾個人,能夠一頭扎進理想裡持修數年,做自己喜歡的事,以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過一生?

    請問,我們僅有的一生,短暫的一生,到底在追尋什麼?到底該追尋什麼?

    看完這本書,我第一次認真地問自己,我的心之所向是什麼?我想過怎樣一種生活?

    活了幾十年,我竟然無知無覺。我在心裡暗笑自己,前半生過得如此寥寥草草。我似乎看到了斯特里克蘭那種嘲諷的笑,很扎心。

    好,此刻,就現在,讓我們遮蔽掉周遭的干擾喧囂,來一場與自己心靈的對話。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倘若跳出父母的期望,世俗的眼光,攀比虛榮,以及任何來自外在的聲音,只問你:來這世上一回,你最想做什麼? 你想過怎樣一種生活?

    不要逃避,不要禁錮,請正視你心中閃閃發亮的焰火!它會讓你血脈僨張,生機勃勃!

    如此,我看到了我的心之所向,找到了我最喜歡的那一種,生活的樣子,在心中清晰起來。我想朝著它狂奔而去!

    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珍貴的禮物,或者說光亮之一。

    理想,固然是昂貴的。

    你得捨得做減法,打破安穩體面生活的窠臼,丟掉身份,地位,財富等等這些外在牽絆,去踏上一種全新的生活,義無反顧,破釜沉舟。

    當然,恰好你現在的生活與理想不衝突,得以兼顧,那就再好不過了。

    理想,也必然是穿荊度棘,千難萬險的,以及,前途未卜。

    斯特里克蘭在決定畫畫前,並不知道他是否有著驚世駭俗的天賦,甚至他在夜校學畫的一年,顯得很笨拙,毫無基礎。

    但他不在意,他享受那種超然物外,全神貫注作畫的過程,畫完就不再在意結果以及世人的評價。

    以及,在他漂泊的後半生,過得相當落魄潦倒甚至於說悽慘,但他依然很享受,不在意生活的品質,只在意內心的召喚。

    這是很高階的一種人生了。極少有人能做的到。

    你要知道,奔赴理想的道路上多的是風霜雪雨,顛沛流離,你是否能承受的起?對於這些艱難,以及任何結果,你都可以不在乎嗎?記住,你可能會一無所有。

    這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二個光亮。

    毛姆的厲害之處還在於對人性的剖析和鞭撻,辛辣而直接。

    比方說他會告訴你: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靈中。

    此處我想再盪開一筆,來聊聊愛情。

    我知道,現實中有很多痴男怨女,為愛瘋癲為愛痴狂。在這本書中,毛姆以冷眼旁觀的筆觸,清醒地告訴我們愛情的真相。

    那些正在為愛情流淚失眠抑鬱絕食要死要活要跳樓的人,請你翻到這本書的177頁-179頁。

    請你看看,在布蘭奇為她和斯特里克蘭的愛情自殺後,斯特里克蘭的反應。

    他說:當我的慾望滿足了,我就會去忙別的事情。

    他說:女人除了愛情什麼都不懂,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荒謬。實際上,這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只知道慾望,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病。

    他說:女人是我取樂的工具,我沒耐心讓她們當我的什麼助手、搭檔、伴侶。

    他說:布蘭奇自殺,並不是因為我離開她,而是她太蠢。我們說她已經夠多了,她是個完全不重要的小人物。走吧,讓你看看我的畫。

    天哪!那個女人為他死了!死了!!但你聽聽他說了什麼!?

    而作者毛姆在書中極其殘酷地告訴我們:布蘭奇為愛自殺這件事,它發生了和沒發生幾乎一樣,世界已然繼續,沒有誰因這件事而活得更慘。

    如果你正在為愛犯傻,請你看看這本書。

    它給了我富有啟示性的價值分析,使得我對人性,對愛情的真相,有種撥雲見霧的視角和深思。

    這是第三個光亮。

    在我以為,好的文學作品,它的偉大之處在於,不止於內容的精彩,文采的裴然,更重要的是給人以啟示和光亮。讀完它,你感覺,哇,你以往心中陰暗或迷茫的地方,有了些許光亮。前行的路上,你會因這本書有所改變,有所堅守。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它做到了。

    當然,我只讀過一遍,很淺薄的一點見解,未能參透更深層的精神追問。以後,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未來,我們再一起探討。

    「全文完」

  • 5 # 書影生香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帶給我的是思想上的掙扎,原來人生還能像男主這樣過。可惜我沒他自私,更沒他忘我,我成不了他,只能過著普通而平凡的生活。

    01先來聊一聊故事梗概:

    男主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存在感比較低的人,性格有點木訥,不善言辭。他是一個典型的證券經紀人,工作和收入都很穩定,有不錯的社會地位。另外呢,他娶了漂亮的老婆,還養育了一雙活潑的兒女。按通常的標準來說,他過的挺幸福。

    但是,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思特里克蘭德留了一封簡短的家書就一個人遠走巴黎了,沒有說明原因。他的妻子茫然不知所措,但很快振作起來,開起了打字社,養活自己。

    到了巴黎之後,他常常忍飢挨餓,食不果腹,還差點病死,但他一直堅持對繪畫夢想的堅持,不論面對何種困境,始終堅定不移。最後,他來到了塔希提島,和一個土著女人愛塔結了婚,生下兩個孩子,生活平靜,自給自足。在這裡,他終於把內心看到的情景描畫出來,實現了畢生的理想。最後,他染病而死,結束了不凡而備受爭議的一生。

    02自我感想

    有人說思特里克蘭德自私,也有人說他忘我。其實,毛姆筆下塑造的就是這樣一個備受爭議的主人公。

    離家出走前,他為世俗眼光而活;離家出走後,他為自己而活。他很自私,很冷漠,不只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對待理想,他是狂熱的,堅定不移的。我討厭他的自私,又欽佩他的忘我。他的後半生,活出了自我。

    我們絕大多數人,或因為缺乏勇氣,或礙於別人的眼光,或迫於家人的壓力,做著自己不太喜歡的工作,一邊抱怨,一邊繼續現在的生活。終將在日復一日中,漸漸蒼老,結束平庸而普通的一生。

    一點胡思亂想,分享給有緣的你。

  • 6 # 悠然閱讀

    永恆的現在才是重要的

    毛姆因《月亮與六便士》為廣大中國讀者所熟悉,我最先讀的毛姆作品是《刀鋒》。與《月亮與六便士》相同的是,毛姆以第三人的角度講述,作為故事中的旁觀者、記述人,作家身份的毛姆與書中的主人公做朋友,見證他們的生活、記錄他們的點滴。

    毛姆本人或許並未能改變故事的結局,但卻因毛姆與主人公的交流互動,讓我們能夠更加立體清晰地瞭解主人公的人物心理,《刀鋒》的拉里·達雷爾如此,《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查爾斯·史特利克蘭亦如此。

    查爾斯·史特利克蘭是一位年近四十的證券經紀,他本人少言寡語,他的妻子熱情好客。毛姆最先熟識的是史特利克蘭的妻子史特利克蘭太太。有一天,史特利克蘭毫無徵兆地留下字條離開了家,眾人紛紛猜測是史特利克蘭與女人有染,史特利克蘭太太也對此深信不疑,只是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是什麼樣的女人會讓自己的丈夫舍家棄業。

    毛姆受史特利克蘭太太去巴黎尋找史特利克蘭,意圖透過勸說讓史特利克蘭迴歸家庭。直到這時,史特利克蘭離家的直相才被眾人獲知——史特利克蘭想要畫畫。毛姆在書中寫道——我好象感覺到有一種猛烈的力量在他內心奮力掙扎:我感到這種力量無比強大,可以征服一切,牢牢地控制住了他的意志。也正是這猛烈強大的力量,讓史特利克蘭從毛姆最初認識的那個品行病正的好丈夫好父親,一個誠實的人變得了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瘋子”。

    從常理上來講,史特利克蘭無疑是一個不通人情,冷酷的人。但是,他又是一個完全超脫的人,正如書中講到的那樣,超然物外!史特利克蘭不在科自身所處的環境,對一切物質的東西完全是漠然的態度,他把有限的金錢幾乎全部用在了繪畫上面。

    《月亮與六便士》人物語言對話幽默直白,比如史特利克蘭常常毫無遮攔地說出:“滾你的蛋!”“我不害臊”等等,這讓我們在走近史特利克蘭的時候,除了感受他的冷漠無情之外也體會到了他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物個性。

    史特利克蘭在毛姆對於他四十歲年齡開始學畫的質疑時回道:“所以我才著急啊,再不開始就太晚了。”

    確是如此,永恆的現在才是重要的,找到自己的方向,何時都好,重要的是心無旁騖地去前行,即使最後到達不了彼岸,也會因一路的風景而刻骨銘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套種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