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1781年10月19日,北美大陸軍和法軍聯合取得了獨立戰爭開始以來的最關鍵一戰的勝利:成功的讓被圍困在約克城的康華利將軍及其麾下7000名英軍舉手投降。

    據說在受降儀式上,放下武器的英軍在法軍和美軍的監視下魚貫走出戰壕,美國軍樂隊興高采烈的吹奏著《揚基調》,英國樂手和鼓手卻在演奏著一首名叫《世界顛倒過來了》的樂曲,這首樂曲原有歌詞,歌詞是這樣說的:

    “如果花兒追著蜜蜂跑,如果船兒飛馳在陸地,教堂在大海,如果母牛被草吃,人被駿馬騎,貓被耗子追的團團轉,媽媽為了一分錢把孩子賣給老鴇,春天變秋天,夏天變冬天,那麼,世界就顛倒過來了。

    |這幅表現約克鎮受降儀式的油畫中沒有法軍

    今天,歷史學家多半將英軍的這一舉措當作對殖民地反叛國王和英格蘭政府行為的暗諷。

    不過這裡面可能還有第二層意思,讓英華人感到世界倒錯的原因是:為什麼在1756年~1763年的英法戰爭裡受到英格蘭全力保護的北美十三殖民地,竟然在勝利後十幾年,就和舊日的敵人法國攜起手來,攻擊對自己有過大恩的宗主國呢?這難道不是世界顛倒的證明嗎?

    01

    七年戰爭中的北美大陸

    1756年到1763年的那場戰爭,被英華人被稱作“七年戰爭”,它是18世紀大規模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的後半程戰事。

    這場造成百萬傷亡的“準世界大戰”幾乎把歐洲的主要國家都捲入其中。而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擁有海外殖民地的國家,還在各自相鄰的殖民地大打出手。

    由於國家的客觀條件不同,在殖民地戰場各國選擇了不同策略。法國陸軍強而海軍較弱,將注意力主要放在歐洲戰場。英國陸軍弱海軍強,將戰爭的重點放在了海外戰場。

    由於戰爭策略的不同,導致戰爭最後的結局幾乎一邊倒的有利於英國。

    法國在歐洲戰場和普魯士軍隊糾纏不清的同時,英國軍隊在亞洲和美洲四面出擊,奪取了法屬加拿大、西屬佛羅里達和法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領地。從戰前的歐洲強國一躍成為世界性的殖民帝國。

    |七年戰爭中英國艦隊圍攻西班牙哈瓦那港

    其中,北美殖民地是海外戰場的核心區。甚至在英國和法國還未公開宣戰的時候,雙方在北美的軍隊就已經兵戎相見。一方面是法國在俄亥俄河沿岸修築了一系列小堡壘,用於維護自己對密西西比地區的主權主張,另一方面是英國殖民地的軍隊和民眾力圖突破法華人的堡壘防線,將移民點擴張到這個地區。雙方的摩擦和對峙在戰前就已經十分頻繁。

    1754年5月28日,當一小隊法國軍隊護送一名使者前往弗吉尼亞商討緩和局勢的對策時,被一名魯莽的弗吉尼亞地方民兵指揮官所誤會並率軍伏擊,使者被當場擊斃,這場小戰鬥成為了七年戰爭在北美地區的開端。

    1755年,英軍佔領法國殖民地阿卡迪亞,並在喬治湖擊敗法軍。次年,加拿大法軍大舉反攻,攻克了紐約殖民地的奧斯維格堡和威廉亨利堡。英華人雖然在海上戰場佔據了優勢,並在區域性地區有所進展,但陸軍主力16000人卻在卡里隆堡附近被4000名法軍所擊退。

    雖然英國在陸戰中不斷受挫,但英國海軍掌握了北美大陸海岸的制海權,戰爭越延長,北美地區的法國軍隊面臨的局勢越加困難

    |沃爾夫爵士在亞伯拉罕平原戰役中戰死,可以說這場戰役是七年戰爭中北美戰區的關鍵一役。整場戰役一共持續了30分鐘,在前10分鐘,訓練有素的英軍連續實施了3次排槍齊射,法軍在前兩次齊射中損失約1200多人。巨大的傷亡讓法軍戰線開始崩潰。

    1759年起,北美地區的英軍發動了對法華人的全面攻擊。在魁北克附近的亞伯拉罕平原,詹姆斯·沃爾夫爵士率領的5000名英軍以聞名世界的“歷史上最震撼的一次齊射”擊潰了魁北克守軍,奪取了法屬加拿大首府魁北克。

    到1764年戰火熄滅時,英國和北美十三殖民地在北美地區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戰果。他們併吞了包括法屬加拿大、阿卡迪亞在內的大片法國殖民地領土,從此,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北美大陸全部落入英國一國之手。

    但讓英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北美殖民地和英軍並肩浴血奮戰的七年戰爭的勝利及其巨大的戰果,會成為撕裂大西洋兩岸盎格魯-撒克遜社會聯絡的一道魔咒

    02

    十三州獨立的開始

    應該說,從北美殖民地設立的時候起,殖民地社會和英國之間的聯絡就不像其他國家的海外殖民地那樣緊密。

    相比起從國內派出精幹的官僚集團建立起殖民統治機構的西班牙和專注於殖民地商業而鮮少展開大規模移民的法國,專注自由傳統的英國採取的是第三條殖民道路:即充分鼓勵本國居民移居到新大陸去,又不使用強力政府對殖民地居民進行直接管理,作為替代的,是由當地的移民團體選舉出議會進行自我治理。

    |從五月花號商船帶來的移民開始,英屬北美殖民地一直保持著高度自治的傳統

    從實際效果來看,英國採取的這一辦法在充實殖民地人口和從殖民地獲取利益之間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衡。既沒有增加海外領地的治理成本,也能保證各殖民地的穩健成長。

    但按這種模式成長起來的殖民地,除了和英國保持著緊密的經濟聯絡外,很難說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國國王及其統領下的英國議會有著什麼血脈與共的聯絡。

    用美國獨立初期的一個常用說法就是:“除了英華人以外,這個殖民地還擠滿了德華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他們可和英格蘭的議會沒什麼關係。”殖民地人民認為他們和彼岸的英國本土都是英國獨特的高度自治傳統的產物,兩者間唯一的政治聯絡不過是擁有“共同的首腦和國王”而已。

    殖民地仍然派駐有宗主國派來的總督,駐紮有少量來自英國本土的軍隊,而威斯敏斯特的議會透過的決議,一般來講殖民地也並不反對,但這並不代表殖民地無條件的同意從倫敦發出的任何指示

    關於這一點,直到戰爭爆發前才被英國議會充分了解。

    一直到18世紀中期之前,英國對海外殖民地的這種“無為而治”的態度,在英國和殖民地之間高速增長的貿易加持之下,都被十三殖民地的人民所認可。但和法國爆發的大規模武裝衝突改變了這一切。要和陸軍強國法國在陸上一決雌雄,即使是在遠離Continental數千裡的海外戰場,也必須徵召或輸送大量士兵和物資,組建一支強而有力的大軍。

    |小威廉·皮特(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1783年,時年24歲的他獲任首相

    當時的英國首相威廉·皮特認為,除了從本土派軍隊到北美地區之外,殖民地自己也應該徵召一部分兵員,協助正規軍對法國作戰。

    對於徵召地方民兵一貫依靠自願原則、面對的威脅不過是小股印第安人騷擾的殖民地來說,這份大規模徵召令多少帶有一點君主國家的專制色彩。

    各個殖民地對徵召令的執行不是那麼積極主動,而這被倫敦的新聞報紙大肆渲染,增加了普通英華人對殖民地的惡感。在軍隊裡,奉行自願且平等原則的殖民地民兵部隊也和習慣了歐洲大陸殘酷軍令的正規軍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英國指揮官抱怨“這些殖民地的鄉巴佬衝鋒的時候慢的像蝸牛”,而殖民地本地報紙同時在埋怨穿著紅衣服的英國正規軍態度傲慢,行事粗暴。

    |北美七年戰爭殘酷異常,雙方都有印第安部落助陣

    更糟糕的是英國國內的新聞界在戰爭期間煽動起的民族情緒。他們指出“沒有軍事素養的殖民地民兵在對抗法華人方面根本幫不了國王的陸軍什麼忙。”“十三殖民地與其說在戰爭中出了力,不如說是成為了英軍取得勝利的累贅。”“因為十三殖民地一直沒有中斷和法國之間的貿易,在源源不斷的給北美地區被封鎖的法華人輸送戰爭物資。”

    與此同時,殖民地居民也有自己的理由。

    英國向來對殖民地管制寬鬆,只要殖民地商人遵守《航海法案》,英國基本很少過問他們和誰做生意。有的殖民地商人甚至在總督的默許下大肆收買加勒比海盜搶掠來的贓物,只要沒人舉報,英國議會和殖民地當局都當作沒看見。而今戰事雖起,該做的買賣也不能耽誤。

    只是這番道理在被戰爭折磨的焦頭爛額的倫敦市民那裡根本說不通。

    不管倫敦的紳士們怎麼看,這場十三殖民地建成以來經歷過的最大規模戰爭確實悄悄的為日後的獨立戰爭打好了基礎。

    七年戰爭為十三殖民地培養了一大批有戰爭經驗的將校。喬治·華盛頓和托馬斯·蓋茨這樣的年輕殖民地軍官得以實際體會和觀摩數千乃至上萬規模的軍隊是如何集結、行進和部署的。

    要知道,在戰爭之前,他們參加的戰鬥規模多半不會超過一百人,如果有三百民兵參戰,就已經算是大戰了。

    同時,1758年有2.3萬名民兵被徵召服役,十三殖民地不但要負責他們的裝備和後勤,還要給英國正規軍提供後勤保障。對大規模戰爭的支援讓各個殖民地都擁有了物資籌集、調配和輸送的經驗

    另外,英國正規軍在面對法軍時表現平平也讓殖民地居民看到了國王軍隊不是那麼令人畏懼

    不過,殖民地即使透過戰爭有了上述的人才和後勤經驗增長,也不代表著獨立戰爭一定就會爆發。殖民地和英國的分道揚鑣,是從處理七年戰爭的勝利成果開始的。

    03

    “擁有一個為自己利益代言的議會”

    有的歷史學家認為,英國吞併法屬加拿大地區是七年戰爭結束時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儘管這個地方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很具有開發前景。但吞併法屬加拿大這件事本身對英國和殖民地關係的鞏固卻是不利的。

    因為趕走了法國這頭在臥榻邊虎視眈眈的惡獸,十三殖民地和英國就失去了共同的敵人,彼此之間不再有團結對敵的需求。兩者就一定會陷入到連綿不絕的經濟和政治糾紛中。

    舉例來說,七年戰爭後,英國政府將哈德孫河流域的毛皮貿易專營權全部交給了由英國商人組成的哈德孫公司,這讓北美的個體毛皮經營者就非常不滿。而兩者之間的另一個矛盾是有關新佔領地區的開發權

    七年戰爭剛剛結束,英國又陷入和北美印第安部落聯盟的龐蒂亞克戰爭。為了安撫印第安部落的反英情緒,英國國會下令十三殖民地的居民不得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向西侵佔印第安人的活動地區。

    |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經濟作物菸草極為耗費地力

    這對於急需新土地進行開發的殖民地居民無異於當頭一擊。如果不能得到在七年戰爭中奪取的大片法國殖民地,十三殖民地支柱產業菸草種植業就會面臨無以為繼的局面。這樣一來,就連傳統上最親英國的群體弗吉尼亞菸草種植園主們也和英國政府和議會對立起來。

    然而,促使北美殖民地社會和英國政府徹底分道揚鑣的最終還是金錢的問題

    七年戰爭是英國面臨的第一次世界級別大戰,為了獲得最終勝利,英國在外交和軍事上傾盡全力。戰爭結束時,英國揹負的國債已經高達1.3億英鎊。

    如果是在以前,戰爭結束後英國會盡量縮減不必要的開支,並利用戰爭紅利償還一些短期債務,將欠債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七年戰爭結束後,政府的開支不但沒能縮減,反而有所增加。

    如何透過調整財政保住七年戰爭的勝利果實,是英國第一次面臨世界性帝國的難題

    |1764年英國的勢力範圍

    戰爭結束時英國不但擁有北美殖民地,還擁有非洲、加勒比和印度等地的廣闊領土,想要在敵人的威脅下守住這片橫跨幾個大洲的土地,就必須建設一支比過去更加強大的軍隊。

    七年戰爭裡北美殖民地民兵的糟糕表現,讓倫敦的大臣們確信除非在北美部署一支足夠強大的正規軍,就像在愛爾蘭的英國軍團一樣,否則在下次戰爭裡英國根本守不住新奪取的土地。而駐紮在愛爾蘭的英國軍隊的費用全部由愛爾蘭的納稅人支付。

    問題很快就擺在了檯面上,新成立的美洲軍團,需要的錢由誰出?

    在英華人民看來,這筆錢理應由北美殖民地自己來出。在過去的戰爭裡,英國的納稅人除了承擔了本土防衛的所有財政經費,還慷慨支付了大筆資金給同盟國普魯士,讓它牽制大陸上的敵人。

    在戰爭結束後數年裡,他們還要支付資金挽救經營狀況惡化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他們看來,和自己一樣同樣流著盎格魯-撒克遜血液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理應為這個光榮的世界帝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但他們很快發現自己想錯了。

    殖民地居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反對英國政府在北美地區增加財政收入的兩個法案----1764年《歲入法案》和1765年《印花稅法》。

    |紐約反對印花稅法案的示威

    就像我們熟知的那個段子一樣,北美的吃瓜群眾們把象徵稅款付清的印花票用柏油粘在收稅員身上,押著收稅員走過城市的每條大街小巷。

    殖民地社會著名的口號“無代表不納稅”,倒真不一定是對過高的稅收有什麼不滿,而是因為威斯敏斯特的英國議會之前透過的一系列對十三殖民地不利的法案讓人們真真切切的感覺到在英國的最高代議機構缺乏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北美老鄉們的訴求用通俗的話來說其實很簡單:“不能收了我們的錢,再來打我們的臉”。

    但英國議會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卻尤其強硬。他們接二連三的推出了《湯森稅法》和《北美駐軍條例》,將殖民地官員薪水和北美駐軍的食宿費用也攤折到殖民地財政中。

    在英國議會看來,七年戰爭後的英國必須改變過去“英國負責打仗、殖民地自己散養”的海外政策,將海外殖民地的財政資源、人力資源和後勤資源統一起來集中配置,才能維繫橫跨上萬公里的海外殖民體系,並且不至於將英國本土納稅人壓榨到羅掘俱窮的地步。

    1773年的《茶葉法案》一般被認為是直接觸發北美獨立戰爭的導火索。其實只要對這段時期的英國財政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明白這個法案其實是英國議會在北美殖民地頒佈的一系列旨在增加財政收入的法案中最為溫和的一個

    該法案試圖一次性解決英國東印度公司經營不力和北美殖民地稅款增收兩大難題。具體做法是免除東印度公司的北美地區茶葉進口稅。

    這樣,殖民地居民既能買到便宜茶葉,東印度公司也能增加收入,海關還能多收幾個子兒的茶葉稅。

    |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4年,因這部法案而利益受損的北美茶葉走私商人聯合憤怒的波士頓市民,將東印度公司商船上的茶葉傾倒入海,製造了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如果這個案件發生在平時,不過是一樁簡單的公共治安案件。但在殖民地居民的眼裡,能喝到便宜的茶遠遠不及擁有一個為自己利益代言的議會那樣重要

    1774年,為了聲援波士頓人反對茶葉法的鬥爭,北美各殖民地在費城召開了大陸會議。駐北美英軍和殖民地民兵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戰爭準備。

    1775年,衝突在波士頓附近的萊剋星敦爆發。次年,各殖民地代表簽署《獨立宣言》,北美獨立戰爭就此正式打響。

    結語

    七年戰爭是英國從地區強國邁向世界性的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在英國議會看來,成為帝國的一份子而付出相應的成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實際操作中,大英帝國的形成不但沒能給北美殖民地帶來利益,反而成為束縛殖民地發展的繩索。

    在殖民地人民看來,與其為了成為日不落帝國的一份子而犧牲個人利益,不如為了捍衛個人權益走上獨立發展之路

    選擇從“人”的視角而不是從“帝國”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或許就是北美獨立戰爭的真正意義所在。

    最後,由循跡講堂出品的《第零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三部分《鐵血新秩序:七年戰爭》已經上線。

    這場發生在1756年到1763年間的戰爭,波及了大半個地球。整個歐洲中部全部淪為了戰場,大西洋、北美和印度也被波及。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世界上除了與世隔絕的大清,其他大國都捲入了這次戰爭

    這場戰爭起因於我們在《女王的棋局》中講到的奧地利的特蕾莎女王。她立志於奪回屬於自己國家的西里西亞。

    因此,她四處遊說,謀求建立一個全歐洲反對普魯士的大同盟。普魯士的腓特烈見狀便極力同英國結盟,並試圖先發制人,七年戰爭就此爆發。

    這場戰爭除了成為了對立雙方的奧地利與普魯士的歷史轉折點,也對雙方陣營中的其他國家、乃至沒有加入戰爭卻被波及的國家都產生了極大深遠的影響。

    英國從此佔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國的全球佈局被徹底打破,印度也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在北美的部署也在當地引起了強烈的反抗,為獨立戰爭埋下了種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金庸小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