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曾愛菊
-
2 # 程寶貝
我的想法是:如果孩子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三歲前學一些古詩也不錯。[笑]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小朋友,比我兒子小八九個月吧,經常跟我兒子一起玩。現在他三週半左右還沒入園,已經會很多古詩了。每天睡醒和睡覺前都要看書,已經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啦。
我家寶貝說話晚。入園前基本不會背古詩,我也沒強求。我念給他聽,或者放音訊給他聽,就當磨耳朵了。入園後,老師偶爾教古詩的時候,學的也很快。看到別的寶貝學的時候,也能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這個階段的寶貝們,學習能力非常強哦。
現在我教他背誦唐詩的時候,也不是單純的讓他背下來。我讀一句詩,再講一遍古詩的意思,不管背不背的下來,先讓他知道古詩詞是很美的,是有意境的東西,增加他的學習興趣。給我的感覺是古詩詞很適宜親子共讀,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現在我家寶貝是個很愛學習和閱讀的小傢伙啦。
背誦古詩詞有特別多積極的意義,例如可以增強記憶力,培養學習興趣,培養自信心,培養耐性等等。建議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孩子喜歡,就學一學。
-
3 # 雲的記號
我覺得不需要。我家在幼兒園的時候,真的是過得開心每一天。週末要麼爬山,要麼去公園。等到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讓買《三字經》,老師說一年級要背《三字經》。我們就買回來了,結果就帶著他背,理解給他聽。一個學期不到,背了三本國學。都是每天早上起來,吃完早飯就背,每天背到上學。等到二年級的時候,他自己就喜歡上了國學,自己把上面的那些小故事都看完了。在小學期間背了八本國學。其中包括《三字經》《弟子歸》《增廣賢文》《笠翁對韻》《大學》《中庸》《三十六計》《論語》等,還背了五百多首古詩,在小學期間曾榮獲《區語文讀寫大賽》一等獎。現在上中學,由於小學基礎打得好,成績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在幼兒期間。他若感興趣,就帶他背背,若不感興趣,就讓他盡情地玩吧!
-
4 # 去玩吧爸爸
背古詩的作用是什麼,這個父母一定要清楚,否則就只是盲目跟風,一般主要有以下原因:
1.身邊的朋友們都在讓孩子背古詩詞,我怕孩子落下,跟風去背一背。
2.有點印象,好像大家都說不錯,我也去試試,反正沒壞處。
以上問題的核心,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有點盲從和無知。其實,孩子情況不同,所以應該視具體情況來定,自家孩子到底是不是適合早早地背古詩。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引導。因為某些原因,自家孩子剛好對古詩詞特別感興趣,每天自己時不時會不自覺的背一兩段,家長就要注意,孩子很可能正是對古詩詞敏感時期,應該抓住時機給予更多引導,陪孩子一起背起來,孩子喜歡的東西是不會覺得枯燥乏味的。多買相關有趣的好書,記住圖一定要多要精美。
2.不強迫。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不比鄰居孩子差,不甘人後,明明自家孩子喜歡動手的遊戲,父母逼孩子詩歌背誦,甚至言語訓斥甚至威逼利誘,往往適得其反。
3.不要定任務。父母應該引導為主,主要是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用詞精妙,不宜非得每天五首詩詞的量去規定,父母太過功利化的,孩子走不遠。
現在談談,孩子還小,背古詩詞有沒有用,答案是肯定有用。中國文化幾千年流傳至今,肯定是精華中的精華,從小誦讀古詩詞可以積累詞彙量,培養文化底蘊和文化素養,厚積薄發對寫文章大有裨益。所以,總結一下就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自家的娃,父母最清楚,適當引導,積極鼓勵才是好方法。
-
5 # 官官玩具
不用刻意背,但是可以接觸。古詩兒歌韻律感強,有很多好處。
我是從兒歌開始,然後到古詩,孩子現在2歲半。有時間時花15分鐘左右給他讀幾首,沒有讓他背,他自己跟讀了。有時還不讓我念,他會的他要自己單獨念。
我的想法很簡單:不求提高素養跟人格修為,只是想他以後說話溜,提高表達能力。
意外收穫:1.增強記憶力,兒歌古詩簡短好學韻律強,讀上三兩次他可以跟得上詞尾了,後面學其他古詩兒歌速度更快了。2.擴大認知面,認識很多動物植物。3.詞彙量增加,不到2歲說:“亂糟糟”這個詞,讓我好驚訝。4.增強聯想能力,看到認識的事物有時順口就把知道的兒歌說出來了。
視訊是看其他書時,他看到考拉隨便錄的,兒歌:小考拉,光腳丫;整天抱著個大樹杈;吃飽了就睡覺;(真是一個懶娃娃)
沒有刻意背,但是他說出來時自己很開心,說得完時表情自信滿滿。我建議從小接觸,但沒必要讓他生硬去背跟理解什麼意思。
-
6 # 林中小憩031
不需要了,孩子在他娘肚子裡早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現在應該背些《四書五經》、《三十六計》之類的,如果時間允許把四大名著背一下。
-
7 # 草原鷹國畫欣賞
小孩子接受能力很強,只要教很快就能學會。先不說學古詩是希望將來怎麼怎麼樣,我們就把一些優美的小詩當兒歌一樣地教給孩子,那也是快樂的事情。何況現在的那些供兒童讀的詩詞都配有奇妙有趣的畫面,生動活潑,只要大人教,孩子是非常願意學的。這或許也是培養興趣。
閻肅老師在去逝前還再三叮囑讓孫子孫女一定要好好背唐詩。這應該是他老人家的深切體會,感受到唐詩的魅力無窮,學會它有太多的益處。所以說只要有條件肯定要讓該子學背古詩詞。
-
8 # 阿離77
我覺得這方面不需太刻意,如果剛好你也喜歡古詩詞,可以時不時的在孩子面前讀一讀,就像講繪本一樣,不用讓孩子一字一字的去背,小孩子的記憶力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好。
沒有孩子之前,聽別人講孩子兩歲多可以背古詩,覺得真的太厲害,那麼小的孩子都可以背古詩。
後來自己有了孩子,快兩歲的時候晚上不讀繪本的時候就給她讀詩聽,然後突然有一天她就自己就說了出來,就覺得這些東西在幼兒時期不用刻意去教,平常把它當做繪本讀給孩子聽就行了。
-
9 # Coco與Domi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三歲多的孩子會背古詩,已經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了,但是三歲的孩子畢竟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只是自己,記著諧音背下來的,所以也會記不準,如果不天天背的話,很快就會忘了,同時也不知道古詩的意思,等於沒背,不要強求三歲或者以下的孩子背古詩,要看他們的興趣,如果孩子對古詩很感興趣,那可以讓他適當的背一下,如果孩子不感興趣的話,不要強迫著他,等上了小學,老師會給他進行專業的教育,這樣他就可以理解古詩的意思,來背古詩了,所以如何教三歲小孩背古詩這類的問題,一定要看孩子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的話,是背不成的。
-
10 # binGZ
沒必要這麼早,即使會背,但不懂其含義有什麼用?孩子大腦發育所處階段決定了他們接受不了這些知識,如果將孩子無法理解的知識強加給孩子,長此以往,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就會消失,以後只會按照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
-
11 # 小林子啦啦啦
很多人都會問我一個問題:小孩到底什麼年齡段該背詩詞?背詩詞的作用到底有什麼大?朗讀詩詞的作用又到底有多大?
其實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你的孩子是什麼年齡段的才是最重要的問題,這個是重中之重。
如果是六歲之前的孩子,倘若你讓他把詩詞都理解清楚,給他講詩詞的含義,用處大嗎?不大。因為詩詞這個東西,雖然是在傳統萌學的範疇裡,但它是高度成人化的東西,其內反映的,大都是如男女之情、社會變遷一類的話題,孩子怎麼可能理解呢?
詩詞文化的教育意義,自然是要區分不同的年齡段。如果你的孩子現在處於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中,你需要給他講解的需是詩詞裡說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是五六歲的低齡兒童,就需要背、要讀,讀和背的功能要遠大於理解,因為即使你想讓他理解,他也很難理解。
詩詞對低齡兒童的第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跟著讀、跟著念,他不一定非得背下來,當然能背下來更好,因為古典文化你若是背不下來,基本上就跟沒學沒什麼兩樣。
詩詞中讀的功能是最重要的,中國的文字與英文、拉丁文有著極大的區別,它的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朗讀。
在朗讀過程當中,孩子需要找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叫母語的語感。比如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它是韻文;“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母語的魅力,知道起承轉合平、平上去入以及音階的變化。
如此一來,孩子在說話,包括在與大人、朋友說話的時候,也更加富有韻律感,富有漢語的美。他知道說話的節奏在哪兒,春眠不覺曉,春眠、不覺、曉,二、二、一,處處聞啼鳥,這是二、一、二。
孩子在咿呀學語的時候,經常會含糊不清,他沒有高低音,也沒有邏輯重音。詩詞朗讀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找邏輯重音、找表達的點。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會說,我跟領導、跟朋友說話語無倫次,再有人家經常說,你再說一遍,我沒聽清楚,這是缺少邏輯語感的訓練。
人家都說好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這話也說明講話這個東西實在太重要了,而詩詞對訓練孩子講話又太重要了。包括你背誦語文課文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讓你背誦,你可能會說:我能寫出來還不行嗎?非也,只因我們多數時候跟人皆是用嘴溝通,不是透過文筆,現在社會更是如此。
對低齡兒童的基本功訓練,說白了,詩詞就是在訓練語感。所以,我與大紅媽媽做這個節目、講詩詞的時候,大紅媽媽要領讀的原因。
孩子跟著她讀,能訓練孩子的語感。而之後,我為什麼要做幾分鐘的解讀呢?這是針對小學高年級的和初中生,聽到解讀能明白詩詞的真正意義,我一直覺得教科書所言,它只可能是根據一個層面,來講詩詞意義,但是寫詩詞的人,卻絕對不是一個層面的意義,好的藝術作品它一定是復調的。比如說《二泉映月》、《命運交響曲》,不同年齡段聽之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詩詞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偉大藝術,它一定是復調。如果我們只用一種方式解讀詩詞,就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是歌頌野草生命力,但太膚淺了,這同樣是講王朝更替過程當中,對於外族委屈求和,一年又一年,見不到希望。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詩人在這裡邊,也有多重意味。
我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孩子們,從來不要用一條道來解讀詩詞,要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也是複雜的。
更重要的,我希望讓家長和老師聽到這些,知道應該怎樣去教孩子。
說實在的,我們中小學的多數語文老師不見得合格,因為語文既不是政治課,也不是工具課,它是審美課,它告訴一個孩子,你的母語是多麼美。你也能透過母語,汲取到哪些民族文化的養料。
我們揹負著五千年的文化,腳站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我們要汲取什麼樣的傳統養分是特別重要的,所以才會有前面的領讀、後面的解讀,這大體就能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了。
這樣,我們也能豐富立體的把握中國傳統的詩詞藝術,而不是從一個角度單一維度地去理解中國的詩詞。
我接觸古詩詞特別早,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背,那個時候沒有任何概念。孩子的世界壓根不懂背這個東西的意義在哪兒,但是背完之後,我現在說話,別的不敢說,但我想說服你什麼事,起碼我的語氣一定是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
我剛才說這話,其實是想讓你聽清楚我說的什麼道理,又為什麼這樣說?透過手勢跟語氣的配合,它其實就相當於詩詞裡的高低起伏。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我反對背詩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進人物,進場景,你就是進城市賣蠶絲的人。
戲劇化的表達是一體化的,不是說學詩詞,你就不用學表演,你就不用看戲劇,你就不用進人物感情,這是一回事,藝術都是通著的,我們不能厚此薄彼,說小孩學詩詞多高雅,唱什麼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過去就是詩詞。
李白、杜甫寫的是什麼?李白寫的就是我們今天的微博、朋友圈,他其實是抒發個人感情,不要以為它是高大上的東西。在那個時代,它就是我們今天哼的流行歌曲,就是我們今天的民謠;杜甫在成都短時間居住那段時間,他寫的“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就是今天趙雷唱的《成都》,其實是一回事,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這是生活當中的必需品,也是陶冶情操、理解生活、打通和溝通世界的一個必需品,它並不是你學了之後,你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了,遠沒那麼高尚,人人皆可學,人人都有這個機會以這個渠道,優美地、深深地跟世界溝通,使你的生活變得詩情畫意,更有情調。
詩詞改變人的一生,是從情調上改變的,並不是說你有了這個技能,你就能考上大學,你就獲得了什麼職稱,與此無關,但它會讓你一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人如果在感情上乾癟,這一生都豐富不起來。
詩詞是什麼?是從母語的汲養上、從傳統裡尋找審美的情趣,尋找你感情豐富的一個源頭,你的孩子倘若熟讀於心,在將來跟人溝通時就會發現,生活是有品位的,感情世界是有樂趣的。
你如果把這個事情看得跟高考、教科書一樣,那就沒意思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回覆列表
親,可以,但不刻意。
(順帶說一下: 十年前的我認為“不太可以”哈。)
分析【反對的原因】,一般如下:
1.認為孩子太小,無法理解古詩的意思,只是機械性記憶。
2.家長自己有比較心❤️,認為別人家孩子可以滾瓜爛熟地背誦古詩,就盲目刻意而為,沒有考慮自家寶寶的感受,強行而為,這個不可取。
【建議】
如果執意想讓寶寶背誦或學習,請你務必注意方式方法,至少讓寶寶感覺好玩有趣。
【贊同的理由】
1.《父母的語言》一本書裡指出,孩子的詞彙量一般在3歲之前就已經拉開了距離,它取決於父母跟孩子之間能否有愛並溫柔地交流。
注意兩個關鍵詞:一是“有愛”,二是“交流”,是相互的,不是單一的。
2.有資料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可以讓ta聽外語磁帶,但不苛求非得會講,讓t他們的腦細胞裡接受一些這樣的“詞彙”,等到長大後真正接觸或需要時,再調動它們會顯得比較容易。
同理,很小的時候,背記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詩,也不是非得理解它的意思,只是類似“詞彙”在大腦中的一些儲備。
3.第三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寶寶在背記或學習的時候,父母在做什麼,或者做了什麼,或者應該做什麼,請您務必記住要做到“有愛”“溫柔”且與寶寶同在,讓寶寶感受到背古詩或學習其它知識的樂趣。
否則,請您放過寶寶和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