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洋蔥175507520

    漢以孝治天下。想做官可以舉孝廉。他們認為孝順父母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人才。所以皇帝,在諡號前都要加個孝字,以示此道。每一個西漢皇帝都是如此

  • 2 # 明心清流

    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

    北魏孝文帝開啟漢化改革,大力推崇漢族的禮儀文化,所以也模仿漢朝的諡號方式,自孝文帝起,多采用孝作為諡號。

    到唐宋之後,隨著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孝作為諡號成為了一種模式。

    要注意廟號與諡號的區別,如明朝有名的明孝宗朱佑樘,他的諡號是敬皇帝,廟號才是孝宗。

  • 3 # Zh上善若水W

    皇帝一般都有廟號和諡號,不過最開始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說漢朝的皇帝就不是人人都有。那個時候比較注重禮法,只有開國皇帝或者大功績的皇帝才有廟號,不像後來就開始亂了。雖然廟號不多見,但是每個皇帝還是有諡號的,這也給了我們現在稱呼他們的依據,比如說漢武帝諡號就是“孝武皇帝”,由於漢朝提倡孝道,所以諡號前面都要個“孝”字,現在為了方便就把這些共同帶有的“孝”去掉了,只有漢武帝、漢文帝之類的叫法,而不是漢孝武帝和漢孝文帝。

    因為漢朝皇室宣傳以“孝”治天下,目的當然是靠加強封建倫理道德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當時以“仁孝”為宣傳主線的封建倫理道德逐漸成為系統(成熟),統治者認為在家裡子女無條件地“孝”於父母,走入社會後自然無條件地“孝忠”於統治者,漢朝沒有科舉,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薦人才做官叫“舉孝廉”。當然,漢初孝惠帝、孝文帝既自身踐履孝道大義,又推廓至治國方略,開創了漢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其中,尤其以孝文帝為最著,無論是從《大學》的修齊治平,還是從《孝經》的天子之孝來講,文帝都完美的體現出傳統孝道的精神所在。 正因為漢朝以“孝”治天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開創了一個強盛,且相對穩定長久的時代,所以後來的歷朝歷代,都拼了命地自認以“孝”治天下,或者更牛B的號稱“以仁孝治天下”,雖然大部分畫虎類犬,把國家整的亂七八糟,像那拉蘭兒(慈禧),就被諡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真是倒足了胃口。

    一句話,因為漢朝號稱以“孝”治天下,所以死後,諡號前面均加一個“孝”字,以彰顯大漢朝的功德。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後來還被編進了24孝故事。 例如,除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外,漢代皇帝都以“孝”為諡號,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對朝廷的政治追求。

    除此以外,西漢也把《孝經》列為各級各類學校必修課程,還創立了“舉孝廉”的官吏選拔制度,把遵守、踐行孝道與求爵取祿聯絡起來,這成為孝道社會化過程中最強勁的動力。 中國古代正史中最早專門記載孝子、孝義的大概應屬於《後漢書》。《後漢書》是南朝劉宋時期范曄(396~445年)所撰寫。在《史記》、《漢書》的基礎上,此史書又向前發展了一步。雖然沒有用《孝子傳》這一名稱,但是三十九卷的《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為孝子專門作了傳記。這一卷專門記載了許多以孝子、孝義而有名聲的人物。漢安帝(107~125年在位)時候,汝南有一個叫薛包的,好學篤行,喪母,以至孝而有名聲。其父娶了後妻以後,開始憎恨薛包,逼他分家而居。薛包日夜號泣,不願離開,以至於被其父毆打。不得已,薛包就在宅外搭建一個小屋住下,每天早上仍過來灑掃;其父又發怒,驅逐他。於是他就在遠一點的鄉里之門處搭建一個小屋住下,但從不忘記早晚去父親那裡問安。這樣過了一年多,父母自己都感到羞愧了,就讓他回來居住。後來父母死後,薛包守喪六年,超過了規定的喪禮,因為按規定三年就行了。

    不久弟弟要求分財產並分居,薛包沒能勸止,就平分財產。分人的時候,薛包要那些年老的奴婢,說:“與我一起的時間長了,而你使喚不了。”分田地房產時,他又要那些荒廢的,說:“我年輕時經營過的,情意有所留戀。”分器物的時候,他又要那些舊而損壞的,說:“我一向所使用的,已經用慣了。”後來他的弟弟數次家產破敗,薛包常常給予救濟供給。漢安帝建光年間,公車官署特地徵用薛包,官拜侍中。但薛包生性恬淡虛懷,聲稱自己有疾病,不去做官,而只求一死。於是朝廷下詔,優準他保留官職而告歸養病。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漢代重孝的具體情況。一,後世的人、特別是今人,往往習慣從功利的視角去觀察,懷疑當時的孝子是在作偽、作秀,或是些沽名釣譽之徒。薛包,或許能讓後人看到一個實在的、純真的孝子的形象。二,他的孝行,在父母的生前表現出來,在父母的死後也表現出來,在分家的時候再次表現出來,甚至在朝廷讓他做官的時候尤其凸現出來了。三,漢代統治者對孝子非常重視,加以提拔,委任官職,甚至根據孝子的要求與具體情況,保留官職而又遂其心願。這種做法,對社會和諧風氣的營造可以想見。漢王朝如果真全是封建落後得一塌糊塗,漆黑一團,歹徒橫行,沒有好的社會氛圍,王朝能夠綿延四百多年嗎?這一點也是值得後人好好體會的。

    這個孝子的孝行,對後人也很有影響。比如北齊的顏之推在著名的《顏氏家訓》中還特地引用了這一段,置於《顏氏家訓·後娶第四》中,用以教育後代。

  • 4 # 青蛙依諾

    中國古代帝王除一般都有廟號、諡號、尊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的特殊稱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有貶。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帝王將相的諡號在西周時開始出現,秦朝曾被廢除,到漢代又恢復了,一直延續到清末。

    縱觀歷代帝王的諡號:

    在唐以前,還是以一字或兩字為主,而採用“孝”為諡號的主要是兩漢、兩晉和北魏,其他都較少用“孝”字。

    在唐以後,從李淵開始諡號就開始變得特別長,多達十幾個字。到清代就更長,已經多達二十餘字了。而這麼長的諡號,當然是為了把皇帝的美德和文治武功全部加上去了,這其中當然不能少了“孝”字,所以在唐以後的冗長諡號中,缺“孝”的寥寥無幾。

    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用“孝”作諡號呢?

    那當然是因為中國統治者最喜歡的“仁孝治天下”,“孝”在儒釋道佛中都是被倡導的禮法和善行,是深入各階層人民的大善。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帝王的諡號中帶“孝”字,彰顯的是統治者的功績,代表統治者以德治世的成功。你看,最開始用“孝”的漢朝,不就開創了一個強大且相對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盛世嗎?漢武帝親嘗湯藥的故事,甚至編入了二十四孝故事集。

  • 5 # 中國歷史故事

    除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外,漢朝共有24個皇帝, 22個在諡號前加“孝”。漢代皇帝都以“孝”為諡號,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這表明漢代統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

  • 6 # 走遍中國的利哥

    中國歷史悠久,從秦皇開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皇朝,出現眾多的皇帝。其中不乏開明優秀的,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的帝王。如:說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武帝劉徹,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明太祖朱元璋等等,都是其所在朝代的代表人物。

    前面提到的太宗.太祖,其實是皇帝的廟號,是皇帝死後入太廟供奉享有的稱號。而尊貴的皇帝只擁有廟號,顯然是不夠的。還要給皇帝加一個對其一生功績總結的美稱,這就是諡號。

    諡號起源於商朝,是對每位皇帝生前功績蓋棺定論性的評定稱號。

    在漢代以前(包括漢代),諡號很短,僅一兩個字。到唐代初時,也不過十餘字。但女皇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美詞,即自己定諡號的先例。其實質由後人客觀評判,變成自我吹捧的極美稱號。自那以後,諡號字數越來越多,稱號也越來越長。至明朝皇帝諡號已達十六字,至清朝更是達到二十三字之多。

    既然諡號作為溢美之號,那就要選一些好字來表達,如:文.武.端.莊,明.景.孝.康等字眼,就被歷代帝王作為首選。

    而其中孝字,最為帝王推崇。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帝王諡號中,都有很多孝字出現。據考,皇帝諡號中使用孝字,最多的是唐朝。唐朝所有二十一任皇帝,自唐高祖始,至唐哀帝末,諡號中均有孝字。兩漢王朝居其次,除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外,其他各帝諡號中均有孝字。及致後世朝代帝王諡號中,孝字也屢屢出現。

    那麼孝字為何備受推崇?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孝文化產生的根源。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提倡的“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便是孝義。中華民族提倡的“百善孝為先”,為人立世第一德,便是孝。同時,孝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愛的延伸,是一切愛的基礎。明孝義.行孝道,是為人類所具有的根本品質。自古以來,忠.孝.節.義,禮.儀.廉.恥,都是人們一貫遵循的道德準則。齊家.治國.安天下,必須把孝字放在第一位。

    所以,治國必須強調孝,以孝治國。而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更要強調孝。無論是為江山社稷著想,還是為後代基業考慮,孝都應該是第一位的。諡號孝是對一個開明盛世好皇帝的無上褒揚。這也就是歷代帝王諡號孝的根本原因所在。

    附:諡號孝皇帝的幾位代表

    東漢-孝愍皇帝劉協

    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

    宋-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

    明-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清-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

  • 7 # 漫遊影像

    以孝治天下,孝是最大的德,無論從皇帝,還是到平民百姓。皇帝以孝做標榜,天下人自然效之,自然會擁護當今天子。

  • 8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看朝代。

    諡號制度起源於周朝,其作用是蓋棺定論,在一個人去世後,後人用幾個字來評價他的一生,這幾個字就是諡號。諡號按寓意分為三種,表褒義的美諡、表批評的惡諡和表同情的平諡,因為惡諡的存在,所以諡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督君主的作用,不好好執政,將來就給你定個惡諡!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廢除了諡號制度,漢朝重新啟用,此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不過,隨著皇權的不斷增強,到唐朝以後,幾乎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是美諡,而且越來越長,諡號的監督作用已經完全喪失了。

    雖然西漢是第一個使用諡號的帝制王朝,但其規則還是沿用周朝,諡號的取用也是依據《諡法》,只要逝者的生平符合某個諡號的一條或多條解釋,他就有可能獲得這個諡號。

    “孝”就是一個諡號,按《逸周書·諡法解》記載: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慈惠愛親曰孝。周愛族親。秉德不回曰孝。順於德而不違。協時肇享曰孝。協合肇始。

    從這些釋義來看,“孝”是個美諡,所有釋義都是褒義,先秦時期那些以“孝”為諡號的人物,如周孝王、秦孝公、趙孝文王等,多是有為之君。

    就以上四條釋義,前兩條重在侍奉親老祖先,跟我們現在理解的“孝”意思相同,燕孝王這類碌碌無為的君主,取的就是這種;後兩條則把“孝”當作一個廣博的德行,表示能夠以德行和諧四方,不僅孝順親祖,還能以大德治國,並取得國富民強的功業,秦孝公等有為之君,便是這種。

    可漢朝卻是個例外,漢朝皇帝的“孝”字是前者,而且是程式化標配。

    在春秋戰國時期,“孝”漸漸具體化血緣化,善事父母為孝的寓意日趨普及,這才有了孝子一說。到西漢建立,孝成了德的一部分,而不是德的最高階,與“忠”可謂平級,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提倡以忠孝立國,就連皇帝的諡號裡面,也要加一個字表示表示。

    這項傳統從漢惠帝開始,以示孝惠皇帝尊順父母、繼承大統,此後一直到漢獻帝,除那些被廢或不被承認的皇帝以外,只有漢光武帝因再造漢朝的功業,沒有加孝,以示他的天下不是繼承來的,剩下的漢朝皇帝,諡號全都有個“孝”字。

    漢朝滅亡後,這個傳統就斷了,後面帝王諡號裡面的“孝”,可能是釋義中的任一種,但並不如漢朝皇帝這般有硬性要求。

  • 9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一個諡號,最著名的莫過於西漢時期的梁孝王劉武了。這位漢景帝劉啟的胞弟,因為“兄終弟及”的問題與胞兄漢景帝鬧得非常不愉快。最後,觸怒了漢景帝的劉武連驚代嚇,居然“鬱鬱而終”了。在劉武死後,漢景帝給了他一個“孝”字作為諡號,這是一個美諡,也算是漢景帝給這位胞弟一個最後的交代了,但漢朝皇帝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漢朝皇帝的諡號

    提問者說到了漢朝皇帝的諡號問題,還列舉了孝文、孝武作為例證並言及漢朝皇帝以孝為諡號的問題。這裡必須說清楚一點,孝並不是漢朝皇帝的諡號!不可否認,漢朝皇帝的全諡中都有一個孝字,如孝景皇帝、孝宣皇帝等等。但是,在這套諡號系統中,景、宣等等才是諡號的核心部分,孝僅僅是一個“批發”的字首而已,與後面的皇帝是一樣的。漢朝所有皇帝人手一份,並沒有特殊指向。換言之,諸如惠、文、景、武、昭、宣……這些才是漢朝皇帝的諡號,孝不是!整個漢王朝只有諡孝的諸侯王,沒有諡孝的皇帝,否則便成了孝孝皇帝,非常彆扭不是嗎?

    漢朝帝諡為何孝字先行

    前面說到了,孝字本身並不是漢朝皇帝諡號的核心部分,那麼為何漢朝的帝諡要以孝字起頭呢?這裡面涉及到一個“以孝治天下”的國策。不要小看了這個孝字,它不僅僅是讓人們孝順自己的父母,在孝字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在裡面。

    何為孝?“父母之命大於天”、“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是為孝也!與之相伴隨的則是著名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才是強調孝的核心所在,漢朝皇帝是想以孝為突破口,建立一套以“忠君”為核心的道德體系,強調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強調上下尊卑,作為臣子,你必須像孝順父母一樣忠於君王!如果連孝順自己的親生父母都做不到,難道還指望這個人會忠誠於君王嗎?這就是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的原因所在。既然是“以孝治天下”,自然要處處體現孝道,在皇帝的諡號中加上孝字是最好的“廣告”,不是嗎?皇帝都強調孝,你還能不忠不孝嗎?其實不僅漢王朝強調“以孝治天下”,後世王朝絕大部分也在強調這個問題,這是核心道德,關乎王朝存亡,必須強調!

    後世王朝帝諡中為何沒了孝字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準確。誠然,在漢之後的絕大多數王朝,帝諡的核心部分基本也沒有出現孝字,如清朝的高、文、章、仁、憲、純、睿、成、顯、毅、景,都沒有孝字。但孝字並沒有徹底消失在帝諡之中, 唐王朝的帝諡中雖然不是以孝起頭,卻全部都以孝結尾,如唐太宗的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高宗的諡“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等等。除此之外,在後世越來越冗長的疊加累諡中,通常情況下也仍然會出現孝字。仍然以清朝為例,清太祖累諡“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定業高皇帝”、清世宗累諡“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等等,雖然不是核心部分、孝的位置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有孝字。所以說,後世王朝帝諡中沒有孝字並不準確,只不過是核心部分沒有孝字而已。

    除了帝諡之外,清王朝的後諡依然是孝字起頭,除清聖祖的孝誠仁皇后起初諡“仁孝”之外(雍正初年改諡孝誠),清朝的後諡基本都是孝字起頭,如孝莊、孝聖(崇慶、“甄嬛”原型)、孝貞(慈安)、孝欽(慈禧)。與漢朝的帝諡類似,孝其實也不是真正的諡,只是人手一份“批發”的通用格式,莊、聖、貞、欽這些才是後諡的核心。與此同時,明清開國之君的帝陵也以孝字為名,如明孝陵、清孝陵(清世祖是大一統清王朝的“開國之君”)。換言之,孝字非但沒有從後世帝王的諡號中消失,而且一直存在到了最後一位擁有廟諡的帝王清德宗死後!清德宗累諡“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諡號中同樣有個孝字!

    諡號和廟號的區別

    諡號是對帝、後、臣下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是對一生的總結。廟號是帝王專屬,起於商周,後世一直沿用,主要涉及宗廟祭祀問題,說白了就是皇帝在宗廟中的“代號”。當然,這個代號同樣涉及蓋棺定論。漢之前,廟號的使用非常謹慎,如西漢皇帝,只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等少數幾位皇帝擁有廟號。魏晉之後,廟號開始放寬,開啟了“批發”模式、逐漸變成了人手一份,已故皇帝只要進了太廟,都有廟號。當然,進不了太廟自然是沒有的,如建文帝朱允炆,他在明朝就沒有廟號,連諡號都是清朝給上的……

    伴隨著後世對帝王諡號的濫用,皇帝一長串累諡都是美諡,諡號本身已經失去了蓋棺定論的作用,反倒是廟號還更能蓋棺定論一些。畢竟廟號中只用一個字給已故帝王下結論,後世帝王必須謹慎,所以廟號雖然也傾向“美化”,但比諡號要更能反映一些真實情況。如明神宗的“神”字,比起那一長串溢美的累諡,多少還是反映了一些現實的。

    最後再次強調一下,廟號是廟號,諡號是諡號,二者不是一回事。所謂以孝為諡,歷朝歷代帝諡中大多會出現孝字,主要是為了政治需要、彰顯“以孝治天下”。但漢朝帝諡中的孝字準確說並不能算作諡號的核心部分,它只是一個“批發”的東西,人人有份。包括後世如唐朝、清朝皇帝累諡中出現的孝字,算作諡號勉強也可以,但同樣不是核心部分,大多還是屬於“批發”性質。只有皇帝給臣下的諡號中,孝字才是核心部分,如西漢的梁孝王劉武,他的諡號就是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為何送諸葛亮雞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