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和天下影視庫
-
2 # 嶺南人文歷史
相傳古代有一個放牛娃叫牛郎的,父母早逝,經常受哥嫂的虐待,只有那隻老牛跟他相依為命,孤獨時經常找老牛聊天。
牛郎慢慢長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哥嫂一點兒也不操心他的婚事,倒是老牛常常記掛這這事。有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天上的七仙女將要下凡洗澡,你到那天到河邊去……如此這般對牛郎做了交代。
憨厚的牛郎成功將織女追到手牛郎按老牛的吩咐,悄悄的守在河邊的蘆葦叢中,果然,只見清清的河中有七個貌若天仙的女孩在河中游泳,嬉鬧,追逐,河邊堆了很多漂亮的衣服。牛郎二話沒說,抱起其中的一堆衣服就跑。
七仙女見有人偷衣服,花容失色,趕忙上岸穿衣服迴天庭了。只有織女的衣服被偷走了,無法上岸。牛郎見狀,將老牛的話告訴仙女,並懇求織女嫁給自己。織女被牛郎的誠意打動,與牛郎結為夫妻。
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兩人成親以後,恩恩愛愛,你耕田來我織布,還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娃娃,日子一天過得比一天好,羨煞旁人。老牛快死的時候,告訴牛郎,自己死之後,你剝下牛皮,以後有急用。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將老牛埋葬了。
天上的玉帝和王母娘娘得知後大怒,神仙絕對不能跟凡人成親,於是派天兵下凡捉拿織女。天兵趁牛郎出去耕田時,捉拿了織女。牛郎回來後,發現織女被抓走了,於是披上牛皮,挑上一兒一女趕緊飛上天空去追織女。
織女被抓,牛郎織女只能七夕相會眼看要追上時,天上的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銀簪,在銀河中一劃,瞬間銀河波浪滔天,牛郎和織女之間隔開了一條大河,牛郎怎麼也過不去了。就這樣硬生生的把牛郎和織女拆散了。
可是,牛郎和織女的心還連在一起,牛郎織女只能眼淚汪汪,隔河相望,天長日久,玉王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牛郎和織女的真摯感情,終於被打動了,於是允許他們每年在7月7日當天在銀河相會。
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間的喜鵲就要飛赴銀河,為牛郎和織女搭橋,供織女和牛郎相會。有老人傳說,7月7日當天晚上,如果到葡萄架下乘涼,能聽到牛郎和織女在柔情蜜語的說著情話呢。
牛郎織女的故事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愛情文化,古代喜鵲飛臨預示著男女好事將近,而詩詞的詞牌名“鵲橋仙”也出自這個典故。後來為紀念牛郎和織女,歌頌美好的愛情,後人就將7月7日定為七夕節。就文化內涵來說,西方的情人節,遠遠不如中國的七夕節來的韻味深長。 -
3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七夕是“龍頭節”“道節”“情人節”即交情丶交換、票決等的節日,也是保護隱私權日。情人婦妻團聚只是其中一項內容。
現中國的旅遊標誌、東漢銅奔馬"馬踏飛鵲"(郭沫若命名為燕是不正確的,飛燕尾是V形,與喜鵲長△不同)是節徽,“七夕”的意思是馬驚險的跳躍,保護夜間隱私,不能像喜鵲報喜丶公開,其只能當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摘自拙著《大眾龍學》《解密紅樓夢真味道》《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這是中國七夕、乞巧節的真正內涵。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孩子,讓其知道,發揚廣大。因為,文化是共同遵守的法則,像交通規則一樣,一個人知道遵守不行。
-
4 # 桓m3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曲《虞美人》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最後一位國君。南唐滅亡後,被宋太祖俘至汴京,封為違命侯,李煜始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過著清苦的日子,好在有皇后小周後相伴,總算增加了他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
隨著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稱帝后,一切都改變了。趙光義廢除掉李煜的爵位,由違命侯改封為隴西郡公。面對著太宗時常的言語侮辱他常強顏歡笑,而內心卻感到無限的傷痛。
最讓李煜痛心疾首的是,小周後跟他降宋後雖然被封為鄭國夫人,但自己卻無力保護。聞名於天下的絕色美人小周後每次被召入宮後,都要在宮中好幾天。李煜無奈之下只好一首又一首地填寫思念故國的詞曲,來表達自己喪國之痛又寄託愛妻受侮辱之恨的詞曲。這些充滿亡國之痛的詞賦傳遍了江南,廣為南唐故國百姓傳唱,每唱一遍,對故國的思念和舊主的眷戀便加了一分。
對故國的思念終於讓太宗起了殺機,趙光義深知李煜才華實在過人,隨著那些動人心絃的詞話四處流轉,有李煜在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穩一天。
公元978年的七月七日。恰好是李煜的四十二歲誕辰,淪落在異鄉受人凌辱到幾乎麻木的李煜勾起了對不堪回首諸多往事的苦思苦戀,胸中的悲憤,一起傾瀉出來,由此也誕生了中國詩詞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虞美人》。趙光義派來監視之人聞知後,立馬報告。令趙光義勃然大怒,頓起殺機。賜毒酒一杯,毒殺了李煜。小周後悲憤難禁,不久便自殺身亡,追隨李煜而撒手人寰。
李煜生在七月七,死在七月七。雖死,精魂猶在,後人銘記著李後主的德才,詩詞、文賦、書法,以文辭而不朽!
-
5 # 環球知識科普
關於七夕的傳說一:七夕節的來歷與七夕節的傳說故事
在三四千年以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有關牛郎和織女的記載很早就有了。古代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牛郎和織女,認為東西南北方向都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在夜晚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華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在很早以前,南陽有個放牛的小夥子,父母早亡,跟著哥哥嫂子生活,嫂子為人狠毒,一天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他趕著牛進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不知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對他說:“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找到了那頭病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等老牛病好後,牛郎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關於七夕的傳說二:與愛情無關的七夕傳說
古人吟七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如今的七夕,已經找不到這古詩中的浪漫,而只留下商家忽悠的"中國情人節"了。
人們甚至忘了七夕還有"乞巧"的習俗,就更別說"曬書"、"拜魁星爺"了。
倒是李商隱這首《七夕偶題》還能讓人想起很多: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而且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而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就把七夕叫"魁星節 ",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關於魁星爺,還有一些傳說故事: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甚至還寫了一首打油詩取笑他的長相。但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很滿意,就錄取了他。
而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則有點悲傷,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昇天成了魁星。
"曬書"的習俗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是在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李商隱詩中的"方信阮家貧",則另有其他的意思,說的是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 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關於七夕的習俗很多,希望這些傳統習俗不要在我們的手中失傳。
關於七夕的傳說三:"七夕"的發展
節日是一種文化現象,不管它的產生有多少個理由,如果不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就會被無情地淘汰。"七夕"能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存在並發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上層統治者的參與和提倡。七夕正式定為國家節日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朝廷宣佈在全國實行夏曆,並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並明確: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陽及春秋社日、冬祭臘日等為節日,形成定製。七夕在漢代是個重要的慶祝日,因為漢武帝的生日是乙酉年(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誕生與漪蘭殿。又傳說元封五年(公元前110年)時,王母娘娘曾到皇宮會見過漢武帝,更給七夕加上一層神聖的光環。
(2)神話故事的嵌入。牛郎織女故事起源何時,口頭傳說時期的事目前不好確定,就是古代所指的牛郎星、織女星究竟是哪顆星星,爭議也是比較多的。從現在據有的文獻資料看,把牛郎和織女說成相互愛戀、結婚、生子、被銀河分離、七夕相會形成完整故事是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社會震盪,傳統的儒學受到衝擊,學術思想比較自由,民間文學非常發達。國家分成南北,戰爭使人民妻離子散,人們渴望統一安定的生活,於是牛郎織女一對恩愛夫妻被人為分割大河兩岸的悲劇引起同情,越傳越廣,越傳內容越豐富,以至進入許多文人的作品中,使七夕從漢代以宮廷為主的歡慶節日,演變成以民間為主的情感節日。七月七日的民俗活動更加生動具體,傳說也越來越貼近平民百姓,如織女可以使婦女手巧,黃牛可以使人致富,神仙可以下凡接人上天離開人間苦難......為了延長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時間,有的地方甚至出現這樣的習俗:七月七日白天殺公雞,以免打鳴驚醒正在相會的牛郎織女。有人說西方節日以宗教為主,中國節日以親情為主,是有道理的。
(3)祭祀和宗教內容的滲入推動節日民俗發展。南北朝以後,唐朝統一了全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在唐宋時期,牛郎和織女進一步神化,由被人同情的拆散夫妻而變成能主宰天下耕作和織繡的神仙,成為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共同祭祀的神靈。唐朝皇宮內白天用陽起石染輕彩,作連理花千餘朵,當午散於庭中,隨風而上為"渡河吉慶花";晚上以錦彩結成樓閣,列花果酒炙,設坐以祀二星。宋代時又把牛郎、織女這一對神仙和佛經天龍八部中的“摩 羅”聯絡起來,每到七夕把牛郎、織女製成土偶泥人形象,擺在桌上供奉。供奉摩 羅代表牛郎、織女到明代仍很盛行,不過除了泥制的還有木雕,甚或還有金銀製品。到了清代,七夕的民俗活動更加成熟,豐富,除了沿襲歷代流傳下來的供"五子"、賀雙星、求靈巧、水浮針、看巧雲、拜魁星......以外,還增加上演《天河配》、《長生殿》節令戲,使七夕成為娛樂性很強的傳統節日。
回覆列表
有關於七夕的歷史典故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典籍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神女,不可求死。”這些記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這幾句話描述了織女沒有織布,牽牛不拉車,顯然,此時描繪的織女星和牽牛星主要還是作為帶有農耕文明和家庭手工業文明的象徵的兩個星宿出現,並沒有出現傳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關係和相關情節,這時的織女與牽牛並沒有產生男女關係。後來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東漢時期,演繹成織女七夕渡鵲橋的傳說。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橋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史記》裡也有記載:“四星在危面,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佔日: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賦》裡,才確定了牛郎織女的夫妻關係。而作為夫婦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大致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遷。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由此可見,對牛郎織女二星的歌詠,從週末經春秋戰國,再由漢初至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流傳數百年間,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而那時候的七月七日已經是規模不小的歲時節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剛開始時只是作為一個節令。從歷史文獻來看,七夕節起源時間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與星象、物候密切相關。
據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據明代羅頎《物源》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與所載時間相隔太遠,恐不足信。關於七夕乞巧風俗最早的記載當數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文中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愛連’。” 又載:“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開於襟褸。”這兩條記載都可以說明,西漢初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漢代這些風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記載。由此可見,七夕並非是牛郎織女傳說所衍生出來的歲時節日。
關於七夕節的起源,我們可以從七夕風俗中去探尋。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星神,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士記》:“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此處的河鼓和織女,指的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是視為穀物神,織女則傳說是天帝之女桑蠶神,穀物神和桑蠶神都是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先民極為重視的神袛。那時的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星宿。至於在七夕拜牽牛和織女二星,是因為兩星的執行七月顯得最為突出。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所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漢魏時把這一天作為集會遊樂的日子。這一天還是天宮神仙們聚會的日子。《續齊諧記》記載:“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七數在民間表現為時間上的階段性,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完滿。因此,在七夕風俗裡,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風俗,都是源於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豐收美滿之意。對時間的崇拜,也延伸到對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風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風俗。楊琳在研究七夕節的起源時,結合民俗學相關原理、結合類書、文人筆記、地方誌等相關記載資料,對七夕節的起源問題作了詳細的辨析:七夕節的成因在於“七在古代文化中是個具有生殖魔力的數目,古人將七月七日作為節日是崇拜七這個神秘之數的結果,其實質是對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為了提高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在七夕節這天往往會進行乞子的活動。
七夕節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結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時期,百姓長期處於戰亂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願望在現實中很難實現,於是便向傳說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並與七夕節相互融合,七夕節成為普遍的節日。除了乞巧的習俗外,七夕節在此期間還多了乞求富貴、長壽、生子的習俗,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也成了人們的情感寄託。由於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在封建社會又通常被視為繁衍後代的工具,生下男嬰因而成為女性為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為七夕節民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透過分別對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和七夕節的探源可見,七夕節的起源主要來自古代人民對星辰、對自然以以及時間的崇拜,其起源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毫無關係的。但隨著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發展演變及其故事中傳達的人類情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逐漸融合交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