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譚觀世界
-
2 # 菸灰如雪
每個朝代都在華夏,哪些城市代表,那就是:
夏朝是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
商朝是在朝歌,今河南淇縣,
周朝是在鎬京,今西安長安區西北,後來東遷到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陽,
秦朝主要是在咸陽,今天的西安渭河北岸
漢朝時期西漢的國都在長安,今天的西安,東漢時期在洛陽。
西晉國都在洛陽,東晉國都在建康,今南京,
隋朝建立時的定都大興,今天的西安,陪都洛陽,
唐朝同隋朝。
宋朝北宋時期是汴京,今天的開封,南宋時期是臨安,今天的杭州。
元,明,清三朝都是現在的北京,明朝開國時期是在應天府今天的南京,朱棣靖難後遷往燕京
-
3 # 大秦鐵鷹劍士
中國歷史上有12箇中央集權朝代,分別是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每個朝代的領土都有擴大或者縮小,如果要用一個城市代表某個朝代,只能以國都定論。夏朝首都在陽城,也就是今天的登封市;商朝首都在朝歌,也就是今天的鶴壁市;西周都城在鎬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東周都城在洛陽,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市。
秦國曆史上先後在雍城、櫟陽、咸陽建都,秦朝的國都是咸陽,也就是今天的咸陽市。西漢國都在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東漢國都在洛陽,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市。西晉國都在在洛陽,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市。東晉國都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市。隋唐兩朝的國都在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北宋都城在東京,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市;南宋都城在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元、明、清三朝國都在北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
西安自古為帝王之都,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洛陽的歷史跟西安一樣悠久,很多時候西安和洛陽同為國都,也就是二京制。南京號稱六朝古都,也是一個帝王之都。北京在周朝時為燕國國都,元、明、清三朝都在北京定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合稱中國四大古都。
-
4 # 郭Sir侃
先看下中華上下五千年都有哪些朝代
模仿周杰倫《菊花臺》,我們來看下朝代順序表順口溜:
你的課堂,歷史中流淌;夏商的事悠悠,開來繼往。 周朝太長,一分成了雙;春秋在竹簡上,戰國忙打仗。 秦滅六國,長城曾輝煌;就因為那暴政,二世而亡。 漢在遠方,西元前後傷;隨風飄散,新的模樣。(新:王莽新朝)三國殘,兩晉殤,胡人模樣已泛黃;北方人斷腸,天蒼蒼,野茫茫。 吳晉偏,宋齊梁,陳的江山被剪斷;六朝胭脂粉,在何處成雙。隋朝太短,唐落了燦爛,凋謝的絲道上,五代不堪。 宋朝渡江,南北拆兩半,怕遼金上了岸,江山在搖晃。 元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明朝的戎裝,呼嘯滄桑。 清軍入關,天朝輕聲嘆;一聲巨響,如此難堪。 歷史書,滿是殤,你的容顏已泛黃;讀書人斷腸,傷心事,靜靜淌。 北風亂,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斷;徒留我孤單,落下淚兩行。來一個簡版:
最後我們來看下每個朝代的位置和現在的關係:
夏:
(約前2070年/2030年—約前1600年)是中國傳統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部族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其主體部族或民族稱夏人。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器時代初期
夏的首都在陽城、陽翟、也就是今天河南禹州、登封等地 。
商:
又稱殷、殷商(約前1600年—前1046年[注 2]),由商人建立的國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這標誌著中國歷史離開了傳疑時代。商朝前期屢屢遷都,直至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以後再沒有遷都。商代出現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於青銅器上,亦稱“銘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元號。中國傳統歷史學關於商朝的詳細文獻記載資料多來自於其一千年後的記錄,主要有東周的《竹書紀年》和《尚書》,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國方面的觀點大多認為: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朝代,是由原夏朝東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後經歷17代30王的統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從西方崛起的周人統治者周武王率領聯軍擊敗而亡。
商朝的首都,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為公認的都城,主要遺址有位於今日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和商城遺址,鄭州的二里崗遺址,安陽的殷墟遺址等。
周朝:
介於商朝與秦漢之間的朝代,分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由周武王所建。
周朝分為兩個時期:西周和東周。西周定都於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部);由於周朝後來將都城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稱東周周的都城。
秦: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嬴姓,趙氏。史記秦本紀主要根據為秦人所自述歷史。據史記秦本紀,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其封於秦,作為周朝分封國。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周朝給其封地在今甘肅河東地區到陝西一帶。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今甘肅天水到隴南一帶)建都近300年。雍城遺址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華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朝定都在咸陽今西安一帶
漢: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秦朝後出現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漢朝分為兩個歷史時期,西漢(前202年-9年)與東漢(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還有季漢(又稱蜀漢);亦有以東漢與西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
西漢第一位皇帝是漢高帝劉邦,建都長安;東漢第一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定都雒陽。
晉: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國,下啟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馬晉。晉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6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合稱“兩晉”,共154年。
西晉為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東晉為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過渡
隋: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
首都長安大興城581年-605年,東京洛陽605年-619年
唐:
唐朝(618年-907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國祚共歷289年,23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國之一,封為唐國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晉陽(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
唐朝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武周時期,定都神都洛陽。
宋:
宋朝(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國君姓趙,又為區別於南北朝時期之南朝宋,故亦稱“趙宋”。
北宋首都在汴梁,今開封;南宋首都在臨安今杭州臨安
元:
國號全稱為大元,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1260年,忽必烈稱帝,自立為第五代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國號大蒙古國為大元大蒙古國。
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
明: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注 1])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定都:
• 1368-1421 應天府(今南京)• 1421-1644 順天府(今北京)
清:
(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號為大清,是中國歷史上由滿族建立的一個大一統朝代,亦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統治者為起源於明代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清朝定都在順天府(今北京)
-
5 # 玉佛緣345
中華上下5000年,從人文始祖黃帝開始到現在,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朝代的更迭和變遷,那也是太多了,說的就太長了,簡單些吧!
從炎黃開始說起,從渭河源頭甘肅天水起,大部分經過陝西境內直到河南省!經歷了華夏九族,商,周,秦,漢,唐,宋,大的朝代軍在陝西,河南兩省建立都城。到了元,明,清直到現在首都北京。
中間很短的朝代啊!在其他地方也有建都城,如南京總統府!
要想詳細瞭解,請翻中國歷史書!
-
6 # 王懷成退休教師身份證
這是史學家們研究的問題。不用說元朝,清朝的彊域,就以現在中國的疆域研究歷史,以中原漢族為主,還有很多少數民族小國,他們的首都各在哪裡?又比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代十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更有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東周列國時期……
如大致記住西京長安(西安)是西漢與唐朝,東都洛陽主要是東漢時期,北都北京主要是元明清時期,南都南京主要是明朝前期和民國時期,這些都城佔相應的朝代外,其實瀋陽,山西大同,河南開封,浙江杭州,四川成都,重慶,都或長或短作過都城或陪都,有的甚至是幾年或幾月,還有農民起義的定都……還有同一都城,歷史上名稱有不同……
以我看,不是作專門研究,大致知道點就可以了,史如浩瀚之海,再知道多了,沒用。
-
7 # 東方評史
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大致來說是在今甘肅省的下部以及今山西省,若在往後一點的話就是今河北省和河南省了。
也就是說,中華民族是圍繞著陝西省、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發展而來。
到秦王朝統一華夏之時,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逐漸的發展到包括南到兩廣北到長城一帶、東至山東和江蘇,西到陝西省和甘肅省的一個統一文化、統一號令的龐大帝國。
不管是在君主制時代,還是在民主共和制時代,選都的地址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風水學是不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我不太清楚,但我卻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但凡一個強大而長久的朝代,大都是在關中地區建都,而中興的王朝一般大多在中原地區建都。
而有些地區看起來很是富庶繁華,但卻不適合把都城建在那裡。
在小說《說岳全傳》的第四十五回,李綱曾有這麼一段話:自古中興之王俱起於西北的關中地區!
這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秦王朝、西漢王朝、隋朝、唐朝等這些強盛的王朝的都城都在西安或者是西安附近。
次為洛陽,這也是一塊好的風水寶地,東漢、三國時的魏國、西晉、也都在洛陽建都。
隨著歷史的不斷變遷,先前的長安和洛陽開始變得衰敗,於是新興的開封和北京地區也成了建都的寶地。
開封在戰國時代是魏國的都城,當時叫大梁。
在唐王朝滅亡之後,隨著五代十國群雄爭霸,它則成為了當時的一個政治中心,圍繞著汴梁不斷的更換一個又一個的政權,最終由趙匡胤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宋王朝。
而北京發展的則較晚,它在春秋戰國時代是燕國的都城,後來大金國把它作為都城,叫做中都。
後來元明清三個朝代也把它作為都城。
除了上述這些比較有名的都城之外,其它的如南京、杭州、武漢等也曾做過一些朝代或者是一些小國的都城存在過。
但是這些地區就不行了,不是沒有什麼名氣、就是風水不夠吉利。
一般在此建都或者是臨時作為都城的,不是一個很弱勢的王朝就是一個壽限很短的王朝。
以南京為例,在歷史上孫權、洪秀全和明初的朱元璋都曾把它作為都城過,但下場都一般很短或者是很弱勢。
以GUO /MIN /ZHENG/FU 為例,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之下,把它作為一個都城,註定會失敗。
個人見解,以中國歷史上的都城而言,上為長安、洛陽和北京。
中為開封和武漢,下為南京和臨安。
-
8 # 使用者67724358697
以西安為例。
中國古代朝代最多的是西安,以合計二十朝高居榜首。
1、周、秦、漢、隋、唐傳統五朝;
2、再加上篡位朝,王莽新朝一朝;
3、再加上逃難朝,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兩朝;
4、再加上胡人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五朝;
5、再加上起義朝,綠林更始帝玄漢、赤眉劉盆子、黃巢大齊、李自成大順四朝;
6、再加上游牧朝,犬戎故都、吐蕃李承宏兩朝;
7、再加上避難朝,慈禧清朝一朝。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從長城的走向也可以看出來,遼寧有山海關,河北(北京)有居庸關,山西有雁門關,甘肅有嘉峪關。
陝西是長城在此斷開,漢地十八省北方為數不多沒有長城關隘的省份。
因此,西安(陝西)對抗北方遊牧部落侵略,具有天然劣勢。
西晉是西安十三朝之一,因為末代晉愍帝,導致五胡亂華。
而在西安十三朝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五朝,均為胡人朝。
在西安十三朝中,胡人朝代的比例破天荒地高達40%左右,將近一半。
眾所周知,秦皇、劉邦、李淵父子,故鄉均與陝西無關。
唯一的陝西人朝代,隋朝又是怎麼樣呢?
隋朝丞相重用胡人宇文化及,說明文化上認同自己為胡人,那麼就更應該是胡人政權。
隋文帝楊堅,是北周將軍,屬於篡位朝代,得國不正,也不符合漢人傳統文化。
因此隋朝才會在短短五十年不到的時間中,人心盡失而亡國。
此外,還有其他朝代:
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唐朝,西安(長安)關中地區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國都六失”。
西安(長安)唐朝年間行政區劃就屬於吐蕃。並由吐蕃扶持唐廣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長安)稱帝。
西安(長安)關中地區唐朝年間就被吐蕃攻破,成為唐朝年間最大的笑話,“天子九逃,國都六失”。
因為不能“長治久安”,唐以後宋代“長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從未攻佔拉薩,而吐蕃攻佔了西安(長安)關中地區。
回覆列表
夏:斟鄩(河南洛陽偃師西)、陽翟(河南禹州)、帝丘(河南濮陽西南)、夏邑(今河南商丘東)、安邑(山西夏縣西北)、原(河南濟源西北)、老丘(河南開封東北)、西河(河南安陽東南) 。
商:亳(河南商丘)、西亳(河南洛陽偃師西)、囂(河南鄭州西北)、相(河南濮陽北、安陽內黃南;一說今河南安陽洹水北)、西亳(河南洛陽偃師西)、奄(山東曲阜)殷(河南安陽)、朝歌(河南淇縣)。
西周:鎬京(陝西西安長安西北)、成周(河南洛陽)、犬丘(陝西咸陽興平東南)、南鄭(陝西渭南華縣)
東周:雒邑(河南洛陽)
秦: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西漢:洛陽(河南洛陽東)、櫟陽(陝西西安臨潼東北)、長安(陝西西安西北)
東漢:雒陽(河南洛陽東)、長安(陝西西安西北)、許昌(河南許昌)
三國時期:【魏】許昌(河南許昌)、洛陽(河南洛陽東)公元221年--公元265年【蜀】成都(今四川成都)【吳】建業、建業(江蘇南京)。
西晉:洛陽(河南洛陽東)長安(陝西西安西北)。
東晉:建康(江蘇南京)
隋:大興(陝西西安)、洛陽(河南洛陽)。
唐:長安(陝西西安)、武周神都洛陽(河南洛陽)、洛陽(河南洛陽)。
北宋:東京(河南開封)
南宋:南京(河南商丘)、臨安(浙江杭州)
遼:上京臨潢府(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金: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東城東南)、中都大興府(今北京城西南)、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歸德府(今河南商丘)。
元:大都(元京師,北京)
明:南京 (江蘇南京)、北京(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清:興京(遼寧新賓西)、遼陽(遼寧遼陽)、盛京(遼寧瀋陽)、北京(北京)。
擴充套件資料:
長安與洛陽的角色互轉
漢朝是劉姓王朝,有劉邦(高祖)建立的前漢和劉秀(光武帝)建立的後漢之分,後世史學家習慣將前漢稱為“西漢”、後漢稱為“東漢”,此叫法即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來。
公元前206年,劉邦受封“漢中王”。在“楚漢相爭”中,劉邦打敗了項羽,於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當年2月28日,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初都洛陽,群臣擁護,認為“其固足可恃也”。
但不久,劉邦改變了想法,將洛陽設為陪都,而定長安城為首都。原來,謀臣張良的分析起了決定作用。《漢書·張良傳》記載,張良認為洛陽“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長安則“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到了建武元年(公元25年),洛陽終於迎來轉機,由“著名陪都”轉正為東漢的“著名首都”。這年冬十月,劉秀與王莽的更始政權決裂,在鄗(今河北高邑)登基稱帝,為表明自己的劉姓正統和漢家重興,仍以“漢”為國號,此即東漢。劉秀確定洛陽為首都(東都)後,設長安為陪都,稱為“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