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術追夢人
-
2 # JIER劉ser
每當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心裡很失落更加遺憾。人類最忠誠的夥伴。可惜你不在了。。。
記得第一次見你應該是我第一次去老婆的老家,在路上老婆跟我說,我家有條狼狗很兇的,你去了可小心點,別招惹它。。。我心想到沒想就說,放心吧你們家的狗見到我就像見到親人一樣,一聲也不吭,更不會咬我。媳婦就在那哈哈大笑,說你少臭美了,咬你的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說時遲那時快,轉過路口就到村口了,心裡莫名的緊張(不是因為害怕狗,而是第一次去媳婦家裡,畢竟還沒訂婚),“醜媳婦總要見婆婆的”,停好車帶著東西就準備進她家,她爸媽在門口等我們呢,簡單寒暄後,畢竟開了四個小時的車,渾身痠疼,第一次開那麼久的車。由於憋了一路都沒有去衛生間,忙問媳婦洗手間在哪,媳婦一指那就是,我轉過過堂,毅然看到那很壯的黑貝狼狗,當時就傻了,不敢動了,令人意外驚奇的一幕出現了,它看到我後搖頭擺尾的想上我這來,沒有一點兇相,就像多年的朋友又重逢一樣,我頓時心放了下來,我回頭就跟媳婦說,快看你們家狗狗好像認識我唉,連她爸媽都覺得不可思議,平時這狗可兇了,鄰居來串門都咬半天狂吠,這時岳母說話了,哎呀俺這狗可真是好狗啊,沒白養,知道是自己人,一聽這全家人都笑了起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看到狗沒有拴著,就出屋門去逗逗它,果然它看到我後朝我跑來,搖頭晃腦一個勁的往我身上蹭,我撓撓它它就趴到地上,果然是一隻好狗狗。
時光飛逝約過了一年多我們兩個要訂婚了,商量在媳婦老家那邊訂,我們一行開了兩個車,就趕往媳婦家,在路上我們就說起了這件事,感覺不可思議。畢竟不是城裡養的寵物犬,農村養的狗就是看門護院的。等我們一行人到她家後,我急忙去看它,它已經被圈在柵欄裡了,可能他們怕今天人多出狀況,它看到我後依然是搖頭晃腦的跟我打招呼,用爪子扒柵欄,似乎想出來,等我爸他們進門後,狗狗表現的更鎮定,一聲也不吭,乖乖的趴在那,等快入席時他們的鄰居過來了好多人大人孩子,岳母就吩咐我快去端糖盒,岳母說他們這是相女婿的,來看我的。。我緊忙招呼,等他們一進來狗狗立馬跟變了一個狗似的,很兇的狂吠,岳母吼它也不聽就是叫。這下我可見識到了,他們見狀,拿到糖果看了一會就走了,我立馬過去說狗狗別叫了他們走了,它就跟聽懂了一樣,停下了,我扒了一塊糖扔給它,我說我和咱們家的公主訂婚了,你也沾沾喜氣,看它吃起來似乎是在祝福我們。
好景不長,據岳母說這狗生病了,她說養了十多年了,說白了就是年紀大了,毛病就出來了,沒有多少天狗狗就沒了,當聽到它不在的時候心莫名的難受,多好的狗狗,沒有見到你最後一面真的很遺憾!!!!
-
3 # 蒼穹水邊的深淵
這裡是大連西郊棠梨溝公園,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每天來到這裡躲避城市的喧囂,讓人忘掉煩惱和憂愁。獨自走在林蔭小徑,陪伴自己的只有鳥鳴和幽靜中的一絲涼意……
-
4 # 寒水向北
石燈幢,唐代渤海人遺留下的佛教用物石雕。亦名“石燈塔”或“石浮屠”。在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上京遺址(東京城)南大廟(興隆寺)內,置於大石佛左前方。由多層玄武岩雕件疊築,高近6米。幢頂為八角攢尖式,尖部環以7層疊輪,下接鏤空8窗16孔燈室,燈室下是仰蓮花形石託,下為園柱形中柱,底部是覆蓮花式幢座和礎石。造形奇特,亭亭佇立,質樸剛健,對研究中原石雕藝術對渤海石雕的影響,具有重要價值。
-
5 # 久戈芳草
我為父母蓋新房
這張圖在常人的眼裡,其實看不出什麼故事情節。充其量可以從表象上看到,這是一處農家宅院,兩位老人站在門口留影,一人在房頂看起來像是在蓋瓦。如果就這些元素而言,這張圖片並沒有多大故事情節。
但是,於我而言,故事頗為悠長,值得一生回味。
父母生養我們兄弟姐妹四姊妹,而今,三個進城住進了商品房,就連還在農村的弟弟,也在老屋前面蓋起了一棟樓房。唯獨父,母年逾花甲,勞了一輩子,卻依然住在四十年前修建的土坯房裡。
老人的記憶與鄉愁銘刻於心,這棟老房還是父母年輕時,透過艱苦努力才創辦起來的家業,這棟老房,儘管年久失修,低矮潮溼,但老人卻不願意離開。
前幾年,為了為父母改善居住條件,我在縣城給父母租了一套兩居室套房,從裝修到應有的所有傢俱,全部安頓好了,用車把二老接到城裡居住。
結果,才住了三年,老人說城裡人多車多,行動不方便,不僅一塊菜地沒有,甚至連能夠在一起擺條的熟人都很少,每天在城裡都覺得不好耍,不習慣 ,執意要鬧著回鄉下老家。
我不同意,但是,夫親跟母親一商量,叫來一輛機動三輪車,把自己的衣服連同我給他們買的一臺小冰箱拉了回去,根本用不著跟我商量,就這樣一走了之。
我們這些做子女的,雖都住在城裡,可是,心理卻無論如何放不下年邁的父母。但是,每一家又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工作,不能隨時隨地回老家陪伴父母。即使節假日姊妹相約,孫兒仔女一大幫回到老家,由於現在的小孩子城裡住習慣了,而老家的房屋堪憂,環境不好 所以都不願意在農村久呆,就更別說能讓他們住一天兩天,在鄉下陪陪老人了,最多也只是在家吃一頓、兩頓飯的功夫。很多時候,老人喜歡的熱鬧場面,都是隨著一頓飯的結束而結束,孩子們就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裡,老人依然是老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想到了一個主意,重新給父母蓋新房,讓老家的居住環境得到改變。我想以此來吸引這些在城裡住慣了的子孫們多回家,多給老人一些暖心的陪伴。
可是,父母知道我的想法後,一股腦兒的反對。一來老人年事已高沒有積蓄修新房,二來其他子女也有各自家庭的負擔,沒有多餘的錢提供。
我說我出錢修,老人還是不同意,說我愛人因病而去家庭變故,遭遇的壓力也大。就這樣一拖又是一年。
今年春季,村委會書記楊勇給我打電話,說國家“脫貧攻堅”有政策,對老舊土坯房進行改造有適當的補助。
於是,遠在省外的我 立即動身回到老家,把這個好訊息告訴父母和姊妹。結果,父親問“國家能補助幾個名堂,你曉得修房要好多錢,哪來的那麼容易”?母親說:“我們都這麼大年紀了,活不到幾年了,將就這個房子賴完了事,沒得必要折騰了”。姊妹們也有顧慮,擔心國家能給的“補助”,只是建房的零頭,杯水車薪,各人在各自的地方也有住房,而且戶口又不在老家了,以後父母百年過後就無用了,再花錢建新房不值得,毫無意義。
但是,我卻不這麼想。我考慮到的是,父母越來越老,越來越需要子女們陪伴和照顧。而家裡的老房確實有點“住不下人”的味道,既然他們不願意到城裡,非要留在土生土長很接地氣老家不可,那我就要借東風,想辦法給老人改善住房條件。哪怕國家補助很少,哪怕我自己都掏腰包貼上,也要修,而且還要修好。修好了,環境改善了,子女們回去有地方落腳,有地方吃住,陪伴老人的機會多了,老人的開心也會越來越多。
就這樣一個理念的支撐下,我不管不顧,毅然決然,放下手中的事,專門騰出時間和精力,自己動手測量,自己設計,自己投入資金,辦手續,請木工泥工,選材料買材料,從拆舊房開始,每天從城裡到鄉下來回的跑,連續整整兩個月多點的時間,按照新農村建設標準,一棟嶄新的民俗風格的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前陽臺後院落的新房蓋好了。
粉刷,地板,天花板,門窗、廚衛,所有設施一應俱全,就連花草我也佈置了,還栽種了一些時令水果,弄出一兩塊小地用於父親栽種蔬菜。
一個月前我邀約姊妹一起,將二老安頓在新房子住下。
昨天當我我再次回到老家看望父母說時候,父母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還在我修整的兩塊小地裡種上香蔥和蒜苗這些,我栽植的紅心柚,玫瑰花,夜來香等花草也長勢良好。
我老爸老媽看到我回去,開心的合不攏嘴。我媽滿意的對我說:“我就知道我的娃兒最有孝心,讓我們這麼老了還享受這樣的好福氣”。
我問老爸住新房的感覺咋樣,他說:“真是沒有想到,我們老兩口老都老了,還能住上這麼舒服的洋房”。
看到老人家這麼開心愉快,我也很開心,雖然累了,花錢了,但我覺得很值。我覺得,能讓老父老母安享晚年,才是做兒女最大的孝道和福氣。
過幾天,就是姐姐的生日。姐夫和外甥都在省外,姐姐的孫子也在讀書,平常就一個人在家。我想好了,姐姐過生日,我們帶上酒菜,回老家同父母一起,為我年近六旬的姐姐過生日。這是老姐自打出嫁以後,第一次回老家與父母、姊妹一起慶祝自己的生日。我相信姐姐會很高興。早上,當我把這個想法打電話給姐姐說了,她真的很開心,欣然同意了。而當父母聽到我的這個安排,也十分高興。
真的,這個時候我真正的感受到,老人在年老的時候,需要自己的孩子的陪伴。其實,我們將來也一樣。所以,我要做好表率,帶好隊伍,我就希望我們的子女等我們也老了的時候,多效仿,都能傳承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
6 # 夜裡歡講故事
我給大家分享《貓咪後院之家》 的故事:
夏日的某天清晨,風鈴的聲音伴隨著夏天的風,小時候的佐久本在家睡著懶覺。他說:睡眠有助於身體健康,那時候我嗜睡。我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睡,我僅僅是為了睡而睡。迷迷糊糊間,佐久本在別人的呼喊下醒了過來。他是一名作家,憑藉著自己的處女作得到了最佳新人獎。
剛得到獎的他,作品到了瓶頸期,這時候兩位編輯跟他正在開著會,男編輯討論著讓佐久本換個寫作的型別,他們說佐久本現在的作品沒有什麼影響力,需要一個戲劇化的轉折。他們建議把小說裡的男主變成殭屍,因為這是最近流行的一種型別。但對於適合寫作日常清新的小作家,佐久本顯然有點不知所措。回家路上他看見了跟他一樣的作家,北風的巨幅廣告,現在的北風好評無數,這讓瓶頸期的佐久本壓力山大。這時女主編來到了佐久本家裡,她告訴佐久本,她並不喜歡殭屍的主題。她希望佐久本能夠找到新的方向。佐久本走在大街上,迷迷糊糊撞上了欄杆。對著欄杆上面的反光鏡,他看見了一個憔悴的殭屍。這時他看見了一位老奶奶並詢問到,此時的他迷失了對生活的方向,找不到寫作的靈感,或許應該搬個家,藉此詢問很想聽聽老奶奶的意見,而這位老奶奶雙眼呆滯的看著佐久本,告訴他:章魚,佐久本卻聽成了“多古”。隨後左久本來到了名字叫多古的一個小鎮上,這個小鎮有著他童年的樣子。剛進多古的房子,就看見屋頂上有隻傲嬌的橘貓。左久本沒太在意,把行李搬進了房間收拾了起來。白天他在田園小路上悠閒地騎著腳踏車,看著遠方發起了呆。盛夏的蟲鳴聲充斥在空氣裡。佐久本在家拿著電腦寫著沒有靈感的書,忽然醒一了過來,看見庭院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顯然是一個流浪貓。他告訴這個流浪貓這裡現在是我的家。流浪貓沒有理他就跑了。為了能讓自己的作品裡,有個新的轉折。佐久本翻閱了許多關於恐怖殭屍的書籍。正在看的起勁,他突然聽見一聲嘶喊,就被偷偷來到這裡的女編輯給嚇到了。佐久本詢問女編輯怎麼找到他的,女編輯說社交媒體看到別人發的照片找了過來。可是後來無論佐久本怎麼寫都寫不出以前的靈感,由於女編輯的催促,他只能一通亂寫,勉強搪塞過去。他正在為寫稿子的事焦慮的時候看見女編輯在庭院裡用小鏡子的反光逗貓咪,覺得很好奇。女編輯告訴面前這個倔強的佐久本,應該向貓咪學習釋放自己。夜晚的時候,佐久本因為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和女編輯產生了爭執,但是因為截止日期女編輯也沒有辦法,拿著不夠完美的作品走了。
白天佐久本來到書店,看到自己的對手北風的書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諷刺。回家的時候他因為把自己作品裡男主變成了殭屍而受到廣大差評,因此他非常難過。這時他突然看見庭院裡的流浪貓,貓咪可愛的樣子吸引了佐久本,他也拿起女編輯逗貓用的鏡子逗起了貓咪,貓咪天性傲嬌,所以沒怎麼理他就走了。佐久本閒來無事,就跑到超市買了些貓糧帶了回去。又是一個午後,他把貓糧放進庭院的碗裡吸引貓咪來吃,一轉眼打盹的功夫,貓糧已經全都不剩了。他就又在庭院裡多放了幾碗貓糧,在他又準備打盹的時候,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流浪貓來吃貓糧。他頓時興奮起來,拿起相機對著小貓咪一陣亂拍,他想記錄這美好的樣子,相機的聲音卻嚇跑了小貓咪。又過了一天,左久本來到了貓咪雜貨店,買了一些貓咪用的玩具,坐墊。貓咪雜貨店的老闆娘對於左久本的一無所知,多少有些奇怪,就告訴他,不要失望,別去追貓,貓和女人一樣。在你皮笑肉不笑的時候,貓咪可以看透一切。老闆娘的這句話,頓時激起了左久本對貓咪更強烈的興趣。回到家的他到處放著貓咪的玩具。
因為女編輯的到來,他又把那些玩具踢翻了。裝作正在寫稿子的樣子。不一會流浪貓又來了,它們玩著佐久本買的玩具球。佐久本又拍起了小貓咪,這次的他可以直接餵給小貓咪吃,小貓咪們也沒有跑。佐久本幸福地笑了。到了夜晚,女編輯告訴佐久本把作品男主寫成殭屍的確是個餿主意。然後激勵他小說男主活了過來不一定非要復仇還有別的事。佐久本若有所思,之後看見小貓咪躺在他買的墊子下,他非常開心。第二天又去貓咪雜貨店買了一大堆東西,女店長問他是不是被貓完全迷住了,佐久本屬於嘴硬心軟。女店長就告訴他,如果貓咪把你當做親人,它們就會用身體來蹭你。回到家的佐久本興奮地佈置著貓咪的“家”,等著貓咪的到來。果然沒過一會一大群小貓咪都來了。他開心地拍著照,拍著貓咪的日常生活,正在他寫作的時候,一隻橘貓跑到他的身邊,蹭了他一下。他感到了無比的成就感,也感到了無比幸福。後來女主編來找佐久本完結自己的小說,不過這時的他已經不在意這些,這時的佐久本只在意流浪的貓咪。一直沒放棄佐久本的女編輯在回去的路上流出了眼淚,原因是他已經恢復了寫作靈感。
如今佐久本的家被佈置地完全是個貓咪天堂,這些天他一直跟貓咪和諧相處。可是因為不再寫稿的他交不起房租就被貓咪雜貨店的老闆收留,白天在雜貨店幫忙,傍晚回去照顧貓咪的生活讓他十分享受。轉眼到了聖誕節,女編輯找到了他告訴他自己真實的想法,原來她從小就是佐久本的書迷,是他的作品一直指引她的人生。佐久本聽後十分詫異和欣慰。佐久本問女編輯,第一本書裡出現過貓嗎?女編輯微笑說他在內心深處肯定會記得的。
回到家的他翻箱倒櫃,翻到自己第一本作品。他打開了它,序章上寫著:人們常說睡眠有助於孩子的健康,那時候我嗜睡,我躺在門廊上從午後醒來,發現一隻貓做在我面前,它正在融化的刨冰裡溴藍色的糖水,我想,我似乎聽到這隻貓對我說這就是時間,我知道,我是時候該醒來了。看到這,佐久本幡然醒悟,他把他跟貓咪的故事寄給了女編輯。又是一天午後,佐久本睡醒,伴隨著風鈴的聲音,他彷彿又看到那隻嗅著糖水的貓咪。
這個故事,第一感覺貓咪救贖了對人生迷茫的男主角佐久本。劇情自然有種兒時午後,在家懶懶散散看電影的感覺。人生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對於那個女編輯來說,佐久本的書就是她的人生方向,而對於拿到新人獎瓶頸期的佐久本來說,貓咪就是他最初心靈的方向。貓咪的出現讓佐久本知道自己不能這樣放棄寫作的初衷,不忘初心,不會迷失人生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
7 # 敘舊芳華
我想分享的是一群熱愛足球的人,我們這裡是個很小的小城,我記得十幾年前在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個地方在哪?
那會沒有這麼好的草地,這都是開發商來開發給鋪的一塊5人制場地,還有一個大場地也是捐的,現在那塊大場地的草都磨沒了,膠粒沙子都出來了。一直再也沒有人給捐場地,即使這樣他們依然在傷痕累累的草地上狂奔,依然熱衷足球。最開始他們沒有球隊,只是因為大家喜歡足球又有了新的草地,大家每天早上都會自覺的來到場地組織一場開始踢球,慢慢的喜歡來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樣大家開始慢慢的分批開始組足球隊,一個小小的縣城有6,7個球隊也算很好吧。他們這隻球隊比較特殊些,因為他們這隻球隊年齡最大的52歲,超過40歲的就有5個左右。也只有這隻球隊堅持每天早上踢足45分鐘。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每天早上從不間斷,憑的就是自己的熱愛!所以他們把自己的球隊名稱定為清晨隊,隊標是一隻早起的雄雞。
-
8 # 這個剪輯不太壞
喬碧蘿殿下是鬥魚的一位女主播,平時直播時會用圖片把臉擋住,聲音非常甜美,平時也會經常發一些照片,從她發的照片可以看出長相和身材都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很多觀眾粉絲都以為喬碧蘿殿下是一個人美聲甜加超級無敵可愛的蘿莉主播。
然而就在喬碧蘿殿下與另外一位女主播連麥PK時用來擋臉的圖片突然就不見了,但她自己卻並不知情,看到喬碧蘿殿下的真容後很多觀眾一時難以接受心裡的反差。
喬碧蘿迅速釋出多條資訊證明自己的顏值,並稱被“水軍”黑了。不過網友似乎並不買賬,給她刷禮物刷了30多萬的榜一大哥,心態已經完全崩了,他不能接受這樣的殘酷事實,他直接把鬥魚號給銷了。
-
9 # 週六六
我來分享一張照片,講述一段故事。
這是1994年,我到北京以後的第二年夏天。北京勁松西口,著名的勁松職業高中院裡,那是第一個走出國門辦學的職業高中,入讀這個學校,可以有很大機會作為交換生去德國留學。
那時候,經常有德國友人來這所學校交流、參觀、學習。
每當傍晚時分,未及弱冠之年的我經常在寂靜的校園裡吹奏一曲。雖然我並沒學過音樂,但是我吹笛子無師自通。
那時候,照相機算是奢侈品。
一天傍晚,一群德國友人在校園裡看到吹笛子的我,一下子聽入了迷,一曲終了,大家熱烈的鼓掌…
一位高大的德國老人家端著相機過來,蹲在地上給我拍了張照片…
幾天以後,老人家把照片送給了我一張…
看到照片,我驚呆了。那個時代不像今天,相機有美顏功能。那段時間我的身高還在發育,絕對想不到一米六五的小矮個看起來有這麼高大,居然能夠頭頂兩層樓…
不得不說,那個青澀年華很值得回憶。而那位德國老人的照相技術也不錯,他蹲在地上拍照,使我看起來能夠更高一些…
以後我再也沒見到過那位德國老人了…
回覆列表
這是一張1982年拍攝於江蘇沛縣沛城煤礦的照片,右邊為著名畫家傅抱石女婿雕塑家葉宗鎬,左邊為當時的煤礦工人現為書畫家馮錦屏。葉宗鎬與當時有個劉教授一起去煤礦體驗生活,恰巧煤礦辦公室安排愛好書畫的馮錦屏陪他們下井。後來劉教授說小馮就是個健壯的小夥子,完全能體現煤礦工人的形象代表。後來兩人輪流跟我照相。這張照片就是在井下幾百米深的坑道拍攝,後來他們回南京給我寄過來的。給我留下了一點美好回意。他們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三十多年後馮錦屏會獲得聯合國世界和平教育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