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天逛一逛

    一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國力強盛,同時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制定了以中國為核心的大陸政策,

    二是大清朝閉關鎖國,國力衰弱,成了一頭病了的獅子,任人宰割,令帝國主義垂涎三尺;

    在這兩者基礎上日本發動了戰爭,令清朝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以及白銀二億兩,

    從此日本可在華投資設廠,發現經濟,加重了中國負擔,但是使日本經濟國力飛速發展。

  • 2 # ww3721王建文

    甲午之戰,是華人民對曰本帝國主義第一次中曰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在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始,到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簽署喪權辱國條約。在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結束。

    是中國和日夲之間,為爭奪北韓半島的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從陸海戰失敗開始,到陸戰潰崩結束。因在甲午年間發生,年史稱甲午戰爭。

    1894年7月25日,日夲人突襲中國運輸回國艦船,使華人損失殘重。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爆發全面戰爭,日軍攻下北韓的平壤城,在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在趕跑曰夲艦隊。北洋水師也犧牲巨大。被清統治者李鴻章大肆為求和,貶低勝利。之後大傷軍民扺抗求勝信心。日本又擴大侵略攻下中國旅順,威海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逼使中國的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割地賠款。使中國更加衰敗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國家開始走向,清朝滅亡,軍閥混亂,分裂割據時代。也是華人覺醒要團結起來,國家從此 邁向爭取平等,自由,獨立富強的新中國中進步。

    日本獲得鉅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快速強盛成為軍勢強國,卻走向大規模對外擴張之路。最後卻第二次大戰中,徹底失敗。成為美華人的奴才。

    中國在雅片戰失敗後,清朝統治集團內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號召,在科學技術方面向歐美學習,清朝國內出現暫時同治中興的富裕景象。建立北洋水師,號稱亞洲最為強大的海軍。歐美列強也放緩了對華侵略腳步。

    同治中興假象,並沒有改變大清政治腐敗,人民困苦,官場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軍隊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似個迴光返照即將死去老人的帝國形象。

    曰本透過明治維新,要脫亞入歐。組和歐美帝國發動對華戰爭,締結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大佔華人便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家遂步進入強盛,還進行工業革命,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使一個本為島國,本來資源匱乏市場挾小。加之各種矛盾突出尖銳的國家。以天皇為首統治集團,發動要兼併中國藩屬北韓戰爭。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日夲參謀部制定,以侵略中國為中心,制定了大陸計劃。設計了攻佔臺灣,吞併北韓,進軍東北,滅亡中國,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的為目的。實現極其野蠻戰爭擴張的八紘一宇計劃。

    甲午中日戰爭,就是這個計劃中,開始實現大陸政策的首要步驟中重要一環。以實行以戰養戰策略,來達到計劃遂漸執行。由兼併北韓開始,到吞併中國,到亞洲的目標。

    當時歐美國家更是由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國家過渡。日本成為其走狗,他們要其牽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並透過日夲侵略中國之機,透過締結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奪取在華新的利益。支援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藩國北韓有極大的佔有野心,歐洲方面戰爭尚未結束,和未對華準備就緒,對日本侵略擴張,未對本身侵擾,也未採取干涉政策,使日本侵華的行動肆無忌憚,實施侵略計劃,變得有利無恐。

    首先1872年兼併中國附屬國琉球。1874年又準備以琉球為跳板,大舉進攻臺灣。但當時日本和中國國力軍力懸殊.加上日軍在臺灣水土不服,日軍在臺灣作戰失利。在美英國調停下,日本還是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逼使清廷承認日軍侵略臺灣是保民義舉,使清朝間接地承認琉球是日本的,才從臺灣撤軍。

    由於清廷軟弱無能,中國附屬硫球國成為沖繩縣,又開始把魔爪指向中國藩鎮國北韓,以武力打擊北韓,強迫北韓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北韓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把中國宗主國地位排斥在外。日夲要佔據北韓野心暴露無疑,在後來日本人制造事件中,日本人同清朝訂立了《濟物浦條約》《天津會議專條》使日夲軍人取得有與中國在北韓共同行動的權利。

    這兩條約就為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打響,點燃了導火索。

    北韓是中國附庸國,中國落後耐打,北韓在封關自守大清控制下更加落後,國內政權風雨飄搖,日夲人加強在北韓統治勢力,並透過一系代理人手段,力爭要北韓獨立。在中國在越南北部忙於中法戰爭時,日本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推翻保守派政權,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新政權。

    保守黨人向大清守衛將軍袁世凱的清軍請求支援。以保護北韓政府為名,二幹人清軍聲討亂黨,攻入王宮,開化黨的頭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逃跑。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個日夲人被殺。日本人接到竹添急報。立即派兵入朝,清政府也派欽差大臣率領陸軍和軍艦到北韓進行中日對峙。中日都感到軍事打仗,沒有作好十分準備,不足以開戰。因此沒有采取軍事行動。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軍人,在感到軍事力量不足,提出主張國家“連節冗員,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他是以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北韓問題 。以多次要以回國,拿軍事解決要挾,李鴻章那時還以大國大臣大怒道”北韓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外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最後日夲人蠻纏多日,還是簽訂的《天津條約》。曰本仍取了有向北韓派兵的權利。條約簽訂,清朝重視袁世凱為總領北韓事務,加緊了控制北韓。日本在加強經濟滲透,擴軍備戰,同時等待時機。發功了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以國運相賭,要全力擴充軍力的準備戰爭的運動。從此有了一支一萬三幹人常備兵,機動軍隊二十三萬預備兵陸軍,海軍全面超過了北洋海軍。

    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經濟有所改變,軍事對抗能力也有提高,還打了幾場勝仗。洋幾艘炮艦,好象也能應付,不好時代好象過去了。所以飄飄然無憂,更是感到歐美無意吞併中國,既使要通商要金銀財寶,也是國大民多財厚。就更加放鬆軍備意識。

    東鄰日夲一系列備戰現象,要士名人多次提起。當權者只當又來添麻煩,並沒有當事。

    北洋海軍在1888年正式建軍,有大小十二艦,三萬四幹多噸,一百八十門火炮,己經遠遠落後於日本艦隊卻沒有更新。

    日本海軍有當時先進的速射炮二百七十三門的艦隊。速射炮每炮發射速度是大清後裝炮的六倍。日本艦隊的火力己相當於北洋艦隊火力的三倍。更有當時航速最快,達二十三節四幹噸巡洋艦吉野號。在甲午海戰,中為日軍打仗發揮極大戰力。

    北洋海軍,有兩艘7335噸定遠,鎮遠。再是6艘三幹噸以下,艦有經遠,來遠是2900噸。致遠,靖遠,濟遠是2300噸,平遠是2100噸。還有超通,揚威,廣甲,廣丙等艦都幹噸多點艦。所有軍艦都慢速十五節軍艦。在1891年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又被慈禧慶生曰,挪用修了頤和園。

    戰前曰本擁有軍艦32條艦。魚雷艇24條排水量總達7萬2幹噸,遠超北洋水師´。還有兵力二十四萬多人。

    戰爭從9月12日,雙方陸軍大規模在三個地方展開,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骨少將率領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負傷下令退卻。曰軍主攻方向是玄武門外,曰軍集中優勢兵力,由立尚見文少將和佐藤正大佐率領第十旅和第十八聯隊擔任主攻,曰軍分三路總攻平壤城。

    發起攻擊後,戰鬥異常酷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立在玄武門上指揮,左寶貴在血戰中不幸中炮犧牲,部下三位營官也同時陣亡,午後玄武門被日軍攻破。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頑強阻擊。又退守玄武門外。從晨七時,野津道中將親率日本二十五師團大隊,也從平壤西南由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清軍由馬隊進行反擊,曰軍都沒有得手攻進城中。至中午,就仃止攻擊。退回駐地。但清軍總指揮葉志超。於午後四時,樹起白旗,停止抵抗。下令全軍撤退。六天內,清軍火速狂奔五百里,到鴨綠江邊回國。

    曰軍佔領北韓全境。9月17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入侵黃海,鴨綠江出海口西大東溝合擊北洋水師,運兵艦隊。爆發世界首次海戰,更是中國唯一海戰。

    日軍有十二艦,北洋艦隊為十艦,由於是從北韓運兵回來,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專門為尋戰而來,艦隊以排成A形尖峰陣,下午一點。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於較快,加上指揮不當,日軍右側艦隊被打殲滅。丁汝昌的之旗艦,也被曰艦炮擊中,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戰的總指揮丁汝昌,從二樓炸飛,摔到艦甲板上,左手臂骨損斷成重傷(戰後用右手撥槍自裁)致遠號艦長,鄧世昌接手指標,下令全部戰艦,都集中火力,重點炮擊日本艦隊司令艦吉野號,二點 ,吉野號中彈多處。因為清炮彈火藥不足,沒有擊沉吉野號。

    曰軍旗艦指揮伊東中將司令,立即更換座艦吉野號。在清軍左側背指揮艦艇致遠,中彈多處,一邊滅火,一邊攻擊,指揮艦,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曰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致遠鐵甲艦。清多艦也被重炮所傷,曰艦都紛紛脫逃戰場,清軍還是追擊,下令為擊沉先鋒艦吉野號猛衝 ,致遠號在沒有彈藥情況下,要與敵人同歸於盡時,不幸中敵方魚雷。二百多人犧牲。

    五點,曰艦遠去,清軍下令停上追擊,致運號官帶留學英國鄧世昌,同艦同沉海底,忠烈殉日,軍隊傷亡六百多人。日軍也傷亡三百多人。北洋艦隊損失了巡洋艦5艦,受傷4艦。日艦傷5艦。

    打仗率先逃跑等於失敗情況下。曰夲人卻不說失敗,先行撤離戰場了,反說曰本勝利,大造輿論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國家要擴大戰爭野心。

    大清的統治者,則不顧打跑侵略者,誇大損艦失敗,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極大傷害將士求戰必勝信心。慈禧太后主和,也漸趨明朗化,後來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戰爭和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都因投降路線干擾崩潰,隨著清軍節節敗退 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而下。以後成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防禦戰 ,成為北洋艦隊對日最後一戰。

    1895年1月20日,日本大山岩大將指揮第二軍共兩萬五幹人,在曰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欣島登陸,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臺,清守軍三幹人,在營官周家恩率領下,守衛摩天嶺陣 地,他 英勇血戰壯烈犧牲,曰軍也死傷累累,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擊斃。但雙方軍隊兵力懸殊,南幫炮臺被日軍攻佔,曰軍又佔領海衛城。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 。曰軍水陸兩路相互配合。猛烈向劉公島後義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都被清軍艦隊擊退 。

    曰夲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享勸丁汝昌投降。遭到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了水炮臺使用,繼續戰鬥,10日,彈藥告罄指揮劉步螈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

    11日總指揮丁汝昌,在洋人船員和威昶海營務外提調牛昶昞等人主將脅迫下,拒絕投降。被迫自殺。洋員和牛昶昞又推署領遠艦管帶楊田霖出面主持投降,也被楊田霜拒不從命,自殺殉國。

    12日美籍人浩在義起草投降書,偽託丁汝昌名義,送到曰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享簽訂《劉公島降約》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上炮臺,及其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曰軍。劉公島被曰軍佔領登陸,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日軍攻破清軍防線後,佔領風凰城岫巖,海城等。清軍兩江總督劉坤,帶領吳大冷和宋慶等官兵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曰軍又從海城出發, 攻佔牛莊,取營口,得田莊臺。僅十天時間清朝大小百餘軍營,六萬多人大軍,便從遼河東岸潰退散去。

    戰場失敗。使清政府無力迴天。卻加緊了乞降活動,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與日夲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傳文,及外務大臣內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主要內容,中國承認北韓是日本殖民地。中國將是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曰本。中國賠償曰本軍費二億兩。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曰夲在各口岸有領事常駐,日夲輪船得到駛入各口岸,搭客裝貨。商人有從事商貿,上岸存貨,買賣加工生產,並免徵一切雜稅的權力。日本佔領威海衛,還得中國付給佔領費五十萬兩。

    《馬關條約》使帝國主義國家入侵紛紛效仿,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各國在中國各地紛紛劃分勢力範圍,長城以北屬俄國所有。長江流域屬英國的,山東半島被德國佔領。雲南,兩廣屬法國的。福建屬日夲的,美國在華沒有勢力範圍卻利益均,佔更得利益大頭。使中國從此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國家,走向更深重的災難。鉅額戰爭賠款,相當於清當時三年財政收入。國家更無力承受,又向帝國國家貨款,又把海關,稅收,財政收取的權力作扺押給人家。總之,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進入深重民族危機,面臨生死存亡是關頭。當然是華人,民族開始覺醒,志土前赴後繼團結尋求真理救國,奮發圖強要強大起來的時候。

  • 3 # 桓m3

    2014年習總書記的一番講話"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華民族國力孱弱,導致臺灣被外族侵佔。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給兩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至今猶在耳旁,稱甲午戰爭對於中華民族為剜心之痛。讓我們再次回顧那段慘痛的歷史,揭開當年的日本狼子野心。

    日本彈丸之地,諸島組成,自然災害頻繁爆發,地理的位置決定了國內原材料缺乏和市場狹小的問題日趨明顯,而中國卻是一個地大物博,並且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當時清政府日益腐敗,目光短淺,不思進取。日軍自然會首選中國作為侵略物件。

    日本發動戰爭蓄謀已久。

    在軍事上,日本學習西方更徹底,更完善。到甲午戰爭前,日本已編成7支近代化陸軍師團,總兵力達12萬人,為發動戰爭做好了準備

    情報工作上。日本間諜小本太郎喬裝打扮成華人,潛入北洋水師駐地威海衛刺探情報。在此期間,他連續寫了16封密信向日本海軍彙報,使得日本海軍能夠掌握北洋水師的活動規律,為其制定戰略提供了重要參考。甲午戰爭前日本在中國設立了龐大的間諜機構,收集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理概況等各方面的資訊。

    上下同心 士氣高漲。戰前全民捐款購買軍艦,日本天皇不僅把自己的30萬日元的內帑拿出來, 還下令全體官員10%薪水也捐出,國家財政開支的60%用於全力發展海軍。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總噸位達到7萬多,已經遠遠超過了北洋水師。對於這場戰爭是作了充分的準備,都把能將大清打敗作為國家的最高榮譽。

    機會終於來臨。1894年,北韓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誘使中國出兵,藉口保護在朝日本人利益,出兵北韓,挑起戰爭。

    戰爭第一階段。清軍陸軍自平壤敗退鴨綠江,黃海之戰日海軍奪得黃海制海權。

    戰爭第二階。段旅順口失陷,日本製造旅順大屠殺。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從此,渤海灣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於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戰爭第三階段。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覆滅,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等先後自殺殉國。

    甲午中日戰爭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中國近代史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失敗最慘、影響最深、後果最重、教訓最多的一場戰爭。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華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嚴重損傷中華民族自尊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反思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就是要痛定思痛,放眼未來,甲午戰爭的硝煙雖然已經散盡,但甲午戰爭的警鐘卻在長鳴。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為了捍衛和平,中國時刻準備著!甲午戰爭的慘劇決不能重演!甲午戰爭的恥辱也決不會再現!

  • 4 # 漫談世紀風雲

    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外來文明,學習和接受的能力比較強。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最後以清政府戰敗告終。當這個訊息傳到日本後,震驚了日本朝野。在他們看來,一個泱泱大國,居然會敗給了一個同為島國,而且還比日本還小很多的英國。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同時也讓日本人不安分的心,變得更加躁動起來。

    受到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 ,日本也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體制變革運動,這個千百年來,無論是從文化、政治、還是經濟都對東方大國頂禮膜拜的島國,不遺餘力投入了西方的懷抱。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一直致力於海軍的發展,然而瘋狂的造艦計劃,卻讓日本政府的財政不堪重負,儘管如此日本仍然積極擴軍備戰,其目的只有一個,打敗大清。

    日本對清庭的仇恨,可說是由來已久,1884年,爆發於北韓的 甲申政變,清軍出兵干預,武力掃除了當時的親日派,並在衝突中焚燬了日本公使館。當時出於對北洋水師的忌憚,面對清政府不得不放低姿態。但此後這一事件一直讓日本耿耿於懷。1885年北洋水師出訪日本,水師提督丁汝昌,特意在日本內海大秀肌肉,展示鐵甲神威,這一舉措,讓當時裝備落後的日本聯合艦隊顏面掃地。當時,聯合艦隊總司令伊東佑亨,說出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丁汝昌這是把日本的內海,當成了北洋水師的妓院了。”

    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在第二次組建內閣之後,曾經提出一個十分激進的增兵法案,用6000萬日元建造一支包括四艘鐵甲艦在內共計73600噸的艦隊。當時這一提議得到了明治天皇的大力支援,明治天皇當年便宣佈,“以後6年內,每年拿出皇室經費的十分之一用於擴充海軍,並命令各級官員拿出薪水的10%用於補貼軍艦的建造。”日本如此的上下一心,擴軍備戰,其目的不單單是為了一雪前恥。更是為了能在西方列強刮分中國的“運動”中。能分得一塊蛋糕,由此可見,其用心之險惡,蓄謀之深遠。

    1894年日本國內局勢日益嚴峻,日本財政近於崩潰,日本感到必須儘快與大清進行一次對決,並一舉擊敗中國才能緩解國內的矛盾,和財政壓力。於是日本再次謀劃對北韓出兵,清政府無奈之下,派兵干預,怎知這也正是給了日本一個對中國開戰的絕佳理由。於是有了後來的甲午大海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知道汽車短途行車會影響電瓶壽命,可是具體到多少里程,才算影響電瓶壽命的短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