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強888
-
2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第一個獲得文宗廟號的皇帝不行。
先說說諡號跟廟號,一般來說這兩個都是在人去世後才有的,之所以說一般,是因為有例外在生前給自己預備好了,那就是魏明帝曹叡,他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上廟號烈祖。
諡號屬於普適品,起源於西周,在某個地位較高的人去世後,用一兩個字高度概括其一生,以作蓋棺定論。這種地位較高的人,包括君主妃嬪、諸侯大臣等貴族,不過後來氾濫的比較嚴重,一些大家族的先人也能獲得子孫上的諡號,君主的諡號更是延長到二十餘字,且均為美諡。
美諡是諡號三大類別之一,表明這個諡號是對逝者讚揚的,除此之外還有表惋惜的平諡和表貶義的惡諡,惡諡的存在有一定的監督作用,使得君主在生前不敢亂來,生怕得個惡諡,可惜後來君權加強,沒人敢給前任君主上惡諡,這個功能也就喪失了。
廟號原本屬於稀缺品,起源於商朝,專屬於君主,是逝去君主神位供奉在太廟中所稱呼的名號,最初只授予有功或有德的君主,有功稱祖,有德稱宗。
功指開創之功,如建立王朝,德指守成之德,如創造盛世,到諡號越來越才且均為美諡的時候,君主自然都是盛世之主,廟號也就成了普適品,每個君主都有了。
諡號在秦朝被廢除,廟號在周朝即被廢除,但漢朝建立後,把兩者都拿起來用,從此沿用兩千餘年,至清朝結束。
其實從漢朝開始,廟號就出現了氾濫趨勢,兩漢二十餘位皇帝,曾有廟號的近一半,商朝留下的“太、中、高、世”四個廟號嚴重不夠,那就只能新創。
怎麼創呢?從諡號裡邊借字,作為普適品的諡號數量遠大於廟號,在廟號數量不足的時候,從諡號裡邊拿字補充是再適合不過了。
諡號是有規則的,有一套《諡法表》作為參照,凡是符合某個諡號釋義一條或者多條的人,就可以獲得這個諡號。
兩漢新創了統宗、元宗、顯宗、肅宗、穆宗、恭宗、敬宗和威宗這些廟號,除顯宗、肅宗,其餘六個廟號被廢了,算是漢朝最後的掙扎。
漢朝之後的魏晉南北朝可不客氣,一上來就是三個祖(曹魏太祖、高祖、烈祖),三四百年亂世紛爭,政權更迭頻繁,廟號要多亂有多亂,皇帝非祖即宗。
由於魏晉南北朝和隋朝的政權都很短命,漢朝留下的廟號還夠用,新創的不多,可唐朝不一樣了,唐朝近三百年,而且還是虛榮心暴漲的三百年。
唐朝皇帝很多,漢朝出現的新廟號不夠用了,唐朝人就自己照著廟號繼續創,文宗這個廟號就是此時誕生的。
“文”在諡號裡邊屬於頂級諡號,如果不是漢朝新創了一個“高”(功最高)的諡號,它就是最好的諡號了,周朝的奠基人就是周文王,其子周公旦諡號周文公,還有春秋五霸之晉文公、漢朝漢文帝,都是有為之君,就是唐朝,李世民也是初諡文皇帝,只不過後來加諡加到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那就只好叫唐太宗了,以諡號稱呼皇帝的習慣改成了以廟號稱呼皇帝。
用“文”入廟號得出來的文宗,也應該是頂級廟號吧?可惜不是,因為第一個獲得文宗諡號的皇帝——唐文宗不行啊。
唐文宗李昂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為人恭儉儒雅,博通群書,十八歲繼位。
在位初年,李昂勵精求治,放宮女、斥鷹犬、省冗員,很有一番大作為的意思,只不過此時已是中唐,藩鎮和宦官兩大痼疾困擾著唐朝,李昂本人就是被宦官擁立的,頗受掣肘,為了收權,他聯合大臣李訓、鄭注等人,發動“甘露之變”,企圖消滅宦官勢力,卻以失敗告終,就此淪為宦官手中的傀儡,最終鬱鬱而終。
廟號原本就是英明君主才有的,自然都是褒義,只不過後來氾濫了,各個君主水平不同,諡號也因此分出了三六九等,比如中宗,那是最原始的廟號,能說他貶義嗎?可從唐中宗以後,再也沒有中宗了,因為唐中宗的表現實在令人不敢給先帝上這個廟號。
相對而言,文宗要好點,怎麼說唐文宗也是努力過的,所以這個廟號不是純粹的貶低,但多少有點明褒實貶的味道,之後的元文宗(在位五年)、明文宗(南明紹武帝)和清文宗(咸豐帝)都不是什麼英明之主。
另外唐朝之後還有另一個特例,那就是宋朝,宋朝時間也很長,也有不少廟號是新創的,但創的方法跟唐朝不同,不是按照諡號,而是按照字面意思,如仁宗取自“仁者聖人”、英宗取自“三代之英”、哲宗取自“世有哲王”,它們都很少在諡號中出現,宋朝也沒有文宗廟號。
-
3 # 帝國烽火
廟號和諡號都是後世會皇帝的稱呼,首先需要了解廟號和諡號的意義。
諡號是開始的對一個人逝去以後用最精煉的文字對其進行蓋棺論定的方式,就是總結這個皇帝的一生。
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就是廟號是用來放在廟中供奉而用的名稱,一開始情況下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因為在諡法裡“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用來精煉成為一個人的一身的話,是最高等級的褒諡(“高”除外),是古代只有立有極大功勳的君臣才能得到的美諡,比如隋文帝(楊堅),唐文帝(李世民)等等。
以“文”為諡號的古代君臣眾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他們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在歷史上的評價都不低,立有極大功勳,後世以“文”、“武”諡之,以示褒揚。
“文”在廟號裡,是絕對的貶義。廟號一開始採用商朝所用的“太高世中”這幾個字就行,漢朝恢復之後的廟號還算嚴格遵照原義沒有濫上,只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才有廟號。但是隋朝以後,廟號氾濫,所有做過皇帝的不出意外都有廟號,“太高世中”這四個字就不夠用了,所以以前用於諡號的文武等等字就被用在廟號上了。
歷代帝王用“文”作為廟號的皇帝,都是不咋地的皇帝,比如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都不算有作為的君主而顯得文弱或受制於人。所以用上“文”字作為廟號是一種高階黑,就是轉個彎說而已,把“懦弱”說成“文靜”,把“無能”說成“謙讓”,這樣就能使用“文”作為廟號,所以“文”做為廟號,其實是說明皇帝無能、軟弱、毫無作為。
-
4 # 古今眾談
諡號的規定
諡號,是古代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簡而言之,對其一生的評價。
(清朝鮑康編撰《皇朝諡法考》)
在諡號形成的歷史程序中,形成了一套約定體系,就是諡法表。
也就是說,古代人已經規定好了框框,後人只需要根據皇帝的生前表現套用諡號表即可。
翻開諡法,可以發現關於“文”字諡號的定義: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可以看到在諡法表中,“文”字更多的體現是知識淵博。
所以,在評價一位皇帝時,如果給予的是“文帝”諡號,說明這位皇帝在位期間,與民和善、國家穩定。
接下來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帝三人組劇照:
除了第三位朱棣,後人更為熟悉的是他的廟號:明成祖。這個主要是由於從唐朝以後,諡號逐漸字數增多,人們更喜歡用廟號來稱呼皇帝。
接下來談廟號“諡號”是對於皇帝的過往一生評價,那廟號則是某位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相比於諡號,廟號更多的還包含有德行和地位。
注意:在中國歷史隋朝以前,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資格能夠享有廟號!
也就是說:廟號的獲得比諡號更為嚴格,諡號每個皇帝都會有,但是廟號非大功者並不能擁有。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諡號是科學論文中的省級期刊,那麼廟號就是SCI期刊,兩者的影響因子不能相提並論。
這也就決定了廟號的評價等級比諡號更高,類似於普通班級裡的成績好學生“文”到了尖子班裡面,“他”就不再突出,甚至排名吊尾。
在“諡號”中屬於美諡的文字,在廟號中就顯得不足夠稱的上分量,單獨的“文宗”廟號,就是說明作為皇帝,你個人還可以,但是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不夠明斷英武,大權甚至旁落。
簡而言之:皇帝的廟號相比於諡號,增加了對皇帝對於家天下的考量。所以,文字在廟號中明褒實貶也是能夠理解的了。
-
5 # 胖哥侃歷史
古代官員死後,一般皇帝會封給諡號評定其一生,所謂蓋棺定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皇帝死亡後,除了加以諡號,還會加封廟號,供奉於宗廟,承受後世香火。大臣的諡號中,“文正”可以說是諡號的定點。生當為太傅,死當諡文正,可以說是古代知識分子畢生的追求了。
“文”這個字在諡號中是個美諡,但是在廟號中可就不是這個意思了。這裡的“文”,甚至有文弱、懦弱的意思。
同一個字,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大的差異呢?
原來,一開始廟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有功的皇帝才配的上廟號,被後世的子孫永遠銘記。所以一般廟號只有“高祖”“太祖”“太宗”這幾個而已。只是後來每個皇帝都想配一個廟號,於是廟號就氾濫了。而好的名字都被祖宗們佔下了,只能選幾個意思好的漢字如“孝”“文”“武”“德”等等。這些本來都是褒義詞。只是皇帝畢竟也是有優劣之分的,所以漸漸的廟號也就分出了好壞。後來一般“文”字就開始隱喻為“文弱”,“武”就開始隱喻為“好戰”。相比於諡號,廟號一般是後繼有人的君主才會享有,所以很少有“厲”“煬”這樣不好的字眼出現在廟號中。
-
6 # 藤樹先生
諡號
一般認為,中國的諡號制度,起源於西周。
諡號,指的是根據一個人的生平,加以總結,而後根據諡法,做出諡號。諡號分為美諡和惡諡號。當然,一般來說,能有諡號的人,除了帝王將相以外,一般也都是當世名流。
在古代,除了天子之外,其他人的諡號都由天子來確定——比如民國初年,前清的慶親王去世,宣統帝認為大清的崩潰和慶親王有直接關係,於是打算為慶親王上惡諡。至於天子的諡號,則由專門的大臣來議定。
歷史上,秦朝曾廢除諡號,因為秦始皇認為天子有諡號是臣議君,屬於大不敬的情況。此外,最後一個有諡號的人是民國時代大學者王國維——民國十六年(西曆1927年),北洋軍閥政府垮臺。新掌權的南京國民政府讓王國維十分不接受,於是王國維投湖自殺。王國維屬於清朝遺老,因此宣統帝為王國維上了諡號——一般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有諡號的人。
“文”的差別古代帝王在諡號之外,還存在廟號現象。不過,在唐朝之前,只有少數帝王有廟號,大多數帝王都沒有廟號。有廟號的君王,往往被視為有功績的君王——比如商朝的武丁,因為隊商朝有中興之功,故而被尊為“商高宗”,劉邦因為有開創漢朝天下的業績,被漢朝後來的帝王尊為“漢太祖”。
唐朝以後,廟號開始普及。在唐朝,除了唐殤帝以外,幾乎所有帝王都有廟號。之後歷朝歷代,除了廢帝和末代皇帝之外,也幾乎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廟號。廟號同諡號一樣,也是根據帝王的生平功績來確定廟號稱呼。
讓人感到不理解的是,同樣的“文”字,在諡號裡,屬於美諡,有“文”諡號的君王,也都是英明賢良之輩——比如周文王、漢文帝。但是,在廟號裡面,“文宗”卻讓人有種明褒實貶的感覺?
文宗的悲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文宗為廟號的,是唐文宗。
唐文宗在位期間,大唐的內政被宦官把持,而地方上,藩鎮早已經不把文宗皇帝放在眼裡。唐文宗不甘讓大唐處於這樣的狀態,於是,唐文宗計劃發動政變誅殺宦官,不料被宦官識破,文宗的大臣反而遭到宦官的報復殺害,歷史上,將這一事件稱之為“甘露之變”。
唐文宗的遭遇,給了後世帝王對“文宗”產生了較為不好的印象、在中國歷史上,唐文宗之後,還有元文宗和清文宗。
元文宗謀殺了自己的哥哥元明宗,臨終前懊惱不已,於是還皇位給元明宗之子元寧宗、元順帝兄弟。元文宗在位期間,朝政大權在權臣燕帖木兒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元文宗和唐文宗有相似性,都屬於較為闇弱之主——不過,元文宗的許可權,要遠遠大於唐文宗。
清文宗既著名的咸豐皇帝,慈禧太后的老公。比起咸豐,清文宗這個稱號讓人感到陌生。咸豐帝和唐文宗、元文宗不同,咸豐帝是一個實權帝王。但是,咸豐帝在位期間,先有太平天國起義,後有二次鴉片戰爭,給人一種執政無能之感。
歸納一下:文宗皇帝大多有執政無能的共同特點,之所以將執政無能的君王尊為文宗,一定程度上和唐文宗的文弱,讓後世有了“文宗”參照物有關。
-
7 # 長了鹿角的兔子
為什麼“文”在諡號中屬於美諡,而在廟號中屬於明褒實貶呢?
首先,必須先解釋諡號和廟號的區別。
第二,諡號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進行高度地概括性的評價,褒義用的字樣比如:文、武、明、睿、宣、懿等等,而貶義的則有:厲、煬、靈等,平庸一點的可以用:惠、思,還有特殊的比如少殤的用:質、少、衝等。
第三,諡號的範圍,這點其實相對而言,理論上所有人都可以用,但是一般來說,根據不同時代,不同時期,是有限制的,但一般都是階層相對“高”的人,才能用;
第四,諡號的種類,其實這點,也有時代的“侷限”,例如,在漢代時,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幾乎所有的皇帝或是德高望重的大臣們,諡號都會帶孝字,如孝文、孝景等;然後,要分類的話,分為上諡、平諡、下諡(惡諡)、私諡等,“文”就屬於上諡了,也可以說是美諡。
第五,根據《逸周書·釋法解》中,對諡號用“文”: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2.廟號:廟號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封號”。
最大的原因是“祭祀”需要:大概從商開始,每一任君王死後,都會建“廟”,而後越來越多之時,為了祭祀的需要,就會毀一部分,留一部分,為了合併祭祀的需要;
那麼,這樣一來,“優勝劣汰”,可以留下來的“廟“自然是生前擁有“功績”和“貢獻”的君王、帝王,才能留下“廟”;
從商開始,幾廢幾立之後,就確定了在諡號之前的“強概括”的地位,用詞很固定,比如太宗、太祖、高宗、孝宗之類的,一般後代定的廟號都是有特定的“意義”的,如開國皇帝一般為“高祖”、“始祖”等,所以,廟號被定為“文”的話,一般來說,這個皇帝的在位就沒有明顯的“意義”,用以“文”來概括,其實偏“保守”,簡單來說就是“軟弱”,沒有建樹等等。
不過,實際上,我認為,其實這個也是時代的侷限性,每個時代,朝代,大部分作為承上啟下的皇帝,就很容易得到“文”的廟號,有時候挺無可奈何的。
總結:“文”在諡號中屬於美諡,大部分是根據《逸周書·釋法解》中關於“文”的諡號意義而這麼認為的,而在廟號中,因為大部分廟號,都有固定的“位置”和“意義”所在,在不同時代中,很多“不上不下”的皇帝,沒有明顯的“位置”,就容易被定為“文”的廟號,相對而言,其人都偏“保守”,所以,看起來就屬於明褒實貶了。
-
8 # 郭一噸
文 與 文某最大的區別就是後面那個字上。
後面那個字能顯示 在政治生活中的一些行為
而單諡文的話,正好說明,在政治上無所作為
-
9 # shadowzerro
要看朝代,唐以前,文依舊是頂級諡號,並沒有明褒暗貶的意思,周文王,漢文帝,晉文帝都是如此,唐開始,一是廟號氾濫,還有就是中唐後大多皇帝闇弱無能,對外無法管控節度使,對內時常被宦官廢立,對帝王諡號也就沒有那麼強的評價作用,唐文宗就是個例子,慢慢的,文就變成臣子的頂級諡號,到了帝王這多少有點陰柔的意思,真到了文治輝煌的帝王,後人也更愛用仁這樣的諡號去褒獎
回覆列表
簡單談談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諡號,廟號開始的時候是受漢文化影響的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而諡號才是開始的對一個人逝去以後用最精煉的文字對其進行蓋棺論定的方式。能得到文這個諡號的都是平生功業,人望較高的。因為在諡法裡“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
廟號起源與商,但周到秦接近1000年不實行廟號,諡號起源於周,但秦朝也不實行。漢朝開國之後,廟號諡號都恢復了,但廟號還算嚴格遵照原義沒有濫上。只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才有廟號。所以當時諡號是評價一個皇帝平生的主要方式。而廟號只是對有大功的皇帝永遠祭祀用的。
後世廟號氾濫,所有做過皇帝的不出意外都有廟號,商朝所用的“太高世中”這些字就不夠了,所以以前用於諡號的文武等等字就被用在廟號上了。
正好歷史上廟號文宗的有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都不算有作為的君主而顯得文弱或受制於人,所以文宗這個廟號給人的感覺就不好了。
其實給逝去皇帝上廟號也會受很多先例的影響,本來中宗是最開始的四個廟號之一,中興者曰中,可唐中宗之後就無人廟號為中了,了。因為再叫中宗就感覺自己做皇帝也就跟唐中宗李顯一個水平。
文宗這個廟號也是一樣,前有開頭之後,後世皇帝感覺跟前面的文宗處境差不多的就跟著上文宗廟號了。從而強化了文宗給人文弱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