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諺財經科技
-
2 # 吉月文
儒家思想當然是有價值的。否則怎麼可能成為中國近2000年時間裡邊的正統思想呢?
儒家思想有沒有價值?這是一個問題。在清末的時候,有沒有必要繼續維持儒家的正統地位,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廢除科舉,又是另外一個層次上的問題。
首先看儒家思想的價值。從當代社會來說,儒家思想依然是有價值的。最主要的體現在儒家構建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這套體系雖然有一部分內容不太適應當代社會,但大部分還是和當代社會相容的,構建了華人的基本道德秩序。
其次,在清末的時候,之所以有些人開始否定儒家的正統地位,是為了推進中國的近代化改革。背後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並不能為當時的中國社會近代改革提供幫助,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阻力。民國時期,很多人在反思中國的衰落的時候有錯誤的,把所有的責任或者主要的責任,強制的放在了儒家的身上。這也是不合理的。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復興,實際上也是中國社會在發展之後,民族自信逐漸恢復,儒家思想正在逐步迴歸其正常社會形態和地位。公允的說,儒家思想,在近代的時候,確實不能為近代改革提供幫助,但本質上也不必然成為阻礙力量。而儒家思想,也不是導致中國近代衰落的主要原因。
最後,清代廢除科舉,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清政府需要利用一些行政改革的方式來體現新政的存在。但是在實際政治改革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類似於科舉,這樣相對比較容易操作的內容進行調整,以安撫社會情緒。科舉本身並不是一個落後的制度,透過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實際上直至現在依然如此。關鍵問題在於考什麼?清政府在廢除科舉之後,並沒有推出相應的替代政策,導致了漢族知識分子的離心離德,再加上之後皇族內閣,使得漢族精英階層對清政府徹底失望,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就迅速倒臺。有少部分學者認為,廢除科舉,對於之後清政府的倒臺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反過來看,就當時的情況而已,廢除科舉其實不如改革科舉。不過就當時清政府的實際運作情況而言,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政治改革,所以這也是個奢望。綜合來看,廢除科舉和否定儒家正統思想之間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一個政治操作。
-
3 # 文刀沐子
儒從巫出而勝於巫。儒術,作為一種超級流氓巫術,本質上就是″裝神弄玄搗鬼騙人外加耍流氓"的邪術。這東西不僅沒有一點實際用處,而且禍國殃民,遺害無窮。
儒術的範疇,原本只涵蓋周禮中適用於王室貴冑的吉禮和凶禮,大致相當於《禮記.曲禮》所載的內容,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鬼神,埋死人占筮吉凶禍福的規範和程式。實際上是一部分靠迷信和恐嚇來維護的,原始氏族社會向男權奴隸制社會過度時期的習慣法和自然法。
本來,到了春秋時代,隨著文明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特別是戰爭的洗禮,儒術已經走到禮崩樂壞的窮途末路,但是,這時偏生碰上當時的大流氓孔二好儒術,他利用流氓黑老大的勢力,網羅了一大批因禮崩樂壞而失業,衣食無著的巫覡之徒,對來自廟堂的奴隸制社會的禮法進行改造,使之世俗化,實用化特別是流氓化,將巫儒之術變成了百足不僵的變色龍,遺禍萬年的思想細菌和毒蠱。
追本溯源,巫儒的本職就是利用人們向神的天性和信仰本能,透過祭祀天地鬼神和死人的繁瑣而威嚴、恐怖的儀式和規程,來恐嚇和影響活人,使人心甘情願地服從統治者的意志。總起來說,這個行當對於社會政治而言,還是一種外化的力量,說穿了就是用演鬼戲的方式嚇唬人,使人恐懼,賓服,近而服從當政者的統治。原先老奶奶哄小孩,就用這一招:孩子不聽話,就扮鬼臉嚇唬,還直呼:″你不聽話鬼就把你捉走"。趙麗蓉老先生演得小品《英雄的母親》中,就有這一折。
其實,在人類的童年,統治者也玩這裝鬼的把戲。不同的是,統治者搗鬼比老奶奶扮鬼戲要複雜的多,至少裝神弄玄扮鬼戲的角色就需要很多。巫儒之徒,就是這鬼戲的編劇,導演,樂隊和演員,以及二醜和幫閒。
孔二們對巫戲的改造如下:
1,把鬼戲祭祀的物件由鬼神祖宗死人為主,改為以信奉老天爺為主,併發明瞭巫儒的最高原旨:″天命"。天命,成了巫儒的本體論,世上萬事萬萬物,都是老天爺安排的,是天命使然。
2,假戲真做,把原本透過演鬼戲騙活人禮法,弄成了世俗規範,把活人帶入鬼戲中,讓人都按鬼神的模態生活,並把鬼神化的人稱為″聖人",終結了中國歷史的神話時代,開啟了中國歷史的造聖時代也就是″聖人時代"。
在造聖過程中,奠定了巫儒的人生觀或社會觀,即:天命,天子(聖上),聖人三位一體政治機制和意識形態。
在巫儒的政治體系中,尤其是神化了君主,把君主變成天子,天的兒子,天是老大他是老二,也就是世上法力最大的鬼神。
巫儒們這麼幹的目的主要是透過拍馬屁,把君主抬到天上去,好讓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張,進而撈到好處。
3,由於要把巫觀世俗化,把周禮實用化,巫儒們利用人你向神向善,渴望和諧美好仁愛環境和生活的願望,把巫儒之術和人性中的天緣:仁,義,禮,智,信…等連結,硬說仁愛孝忠等人人都有的,社會關係的天然產物,是它們發明的,並藉此蠱惑人心,欺人欺心欺天!
特別指出的是,巫儒孔二的這招特別陰損,仁愛忠孝等天緣,和假醜惡悖等地緣,共同構成人緣。人緣中的仁愛和假醜,必須共生共存人才能活下去。在這個人獸共存,弱肉強食的世界上,不分條件和場合,一味地講仁愛忠孝…實際上就是死路一條。這不是由人自身的善良願望而決定的,而是由殘酷的生存環境決定的。不信,你天天行仁愛孝慈…不鬥爭,不反抗,不悖逆地試一試,就是在家庭內部,你也很快淪為大家瞧不起的廢物,在社會上,你很快就毫無立身之地。
人是動物出身,現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動物本能支配 ,代表真善美的神緣和代表假醜惡的獸緣必須處在對立統一的機體中才能實現人的本質。這一點《道德經》有論述,辯證唯物主義有答案,很值得大家學習。
待續
-
4 # 德厚致遠
儒家學說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揮了很大的歷史作用,首先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是集結上古文化之大成者,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值春秋亂世時期,周室勢微,禮崩樂壞,社會動盪,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時代。子弒父、臣弒君,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更有不能保全其國家社稷者逃亡在外的諸侯王不計其數。孔子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面對的是上至中央的周天子,下及列國的諸侯們,都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都是內乏涵養的品性,外無利民的德行。只會爭權奪利、殘暴恣睢、窮兵黷武、窮奢極欲。正因為如此的紛爭社會亂象,因而孔子以悲天憫人的心情著述立說,周遊列國,總結上古聖賢的治國理政經驗,希望各國統治者能追隨古聖先賢的高風亮節,建立豐功偉業,使人民達到安居樂業的理想生活。其實,儒家思想是孔孟對歷史總結和理想再現。孔孟之道就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也是提倡堯舜禹的治國理政經驗,效法周文、武王的禮義文明制度。堯舜率天下以仁,已欲立而立人,積善成德,內聖外王,內具聖人的才德而外施王道。積善累功,德洽百姓,而民從之,順天應人。
孔子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著《春秋》,形成了儒家思想體系,發揚了中華傳統文化信念和社會倫理觀念。孔子的為政篇就說:為政以德,道之以政,齊之以形,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在此說明用法律去統治百姓,用刑法懲罰百姓,只能避免人們犯罪,並不能讓人們樹立起廉恥之心。但是若用道德教化去引導百姓,用禮樂制度來約束百姓,不但能讓百姓生出廉恥之心,還能讓百姓遵守正道,人心歸服。道德理念作為社會規範,是人們遵循的行為準則和應有的品德操守,容易形成明確的意識形態和良好的價值觀念。良好的風俗習慣和品德修養得益於文明的禮樂制度,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父子,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漢武帝時期首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使得專制的思想作為主流意識,與政治上的強化中央集權制度成為密切配合,實現封建統治者獨自攬權裁斷,實行專制統治。 利在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
武帝獨尊儒術的政策,在當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從漢初七王之亂的鬥爭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七王之亂就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皇權專制之間的矛盾而爆發的,中央集權的鞏固和加強,可以讓漢武帝充分協調各種資源,如果沒有統一的管理,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各個方面出現了不協調的問題,都很難徹底擊敗匈奴,平定內亂外患。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優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先進的文化具有良好的普適性,智慧的理念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儒家思想也有其智慧的光芒,穿越了歷史烽煙的檢驗,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以儒家學說為正統思想而開創的強漢盛唐等繁榮昌盛的盛世,中國歷史上也經歷過多次改朝換代和異族入侵,但都被中華文明同化了,也被中華文化漢化了。五胡亂華時期,北魏鮮卑族孝文帝拓跋宏仰慕漢族文化,推行漢化政策,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透過一系列漢化改革,推動了北魏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加強了民族融合。
金國靠武力滅亡了北宋,到金世宗完顏雍推翻海陵王完顏亮,被擁立為帝,也因尊崇儒學,勤政選能,輕賦重農,修德政,肅綱紀,務悅民心,推動金朝轉入和平發展軌道,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局面,華人推為第一,人稱小堯舜。
蒙元滅宋,蒙古軍進入中原之後,統治方式仍然儲存著草原奴隸制因素,尤其表現在剝削方式上採取直接掠奪,使漢地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後來蒙古統治者不得不向儒士請教古今興亡成敗的道理,出現了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的大問題,耶律楚材和劉秉忠等人對此曉之以理,蒙古統治者因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忽必烈推行漢化改革,採用進步的漢族政策,改革舊制,重用漢族儒生,謀求治國理政之道。
滿清入關,開始時也實行剃髮易服制的殘暴統治,結果引發漢人的反感而抗爭,最後也不得不實行漢化政策,啟用漢族儒生,然而滿清貴族對漢人的不信任,推行起文字獄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束縛了人們的進步意識,思想漸趨保守與僵化,科舉的八股文制度也成為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又趕上世界的工業革命浪潮,科舉制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科舉制的廢止也就勢在必行了。
-
5 # 初心穩立
一個以封建禮教的教育思想和封建禮教的獨裁官僚士大夫封建思想,以及帶有極落後迷糊的封建禮教的巫神祖先崇拜的信仰來治國理政能成功嗎?
仁義禮智信而獨缺法治,且輕視科學技能的思想體系,若能在當今法治社會,科技大潮中獲得國家青睞和弘揚,那是逆社會而動,這樣的國慶必定會被世界所遺棄的。
-
6 # 呵呵說吧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傳承到現在仍舊有保留,特別在頂天立地的有道德為人方面,自然有它的道理。
說清末廢除科舉,還不如說廢除的是八股文。“五四運動”,反封建不如說反的是封建迷信,只是“禮”的扭曲的形,早就沒了“理”。因此有破除封建“壓迫”,打破封建“枷鎖”一說。
現代社會同古代比較,明顯的不同,是教育對所有人的普及,這不是過程,而是有了個階段性的結果,成為了客觀事實。自由平等,獨立自主,開放包容,民主法治不再是寄託在某個勢力之上,而是有了民主政權的現實基礎。
可以想見,理想的提出的確很偉大,但理想的實現更加的了不起。能夠有千百年的理想堅持,能夠有千百年的文化傳承,本身就具有意義。因此,總結華人的特點,具有艱苦奮鬥頑強不屈的精神,本身就代表著一貫的,穩定的性格特點,可以稱為“秉性”。
現實基礎的這個結果,除了複雜的外部因素,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因。隨機事件引發的決定性路徑,可以說仍舊是自主的選擇,對考驗的經歷。
因此,說傳統文化,不僅是對儒學思想,需要考慮的,還是得要有“時代性”。不變的是基礎,改變的是需要因時因地對人的適宜。
-
7 # 學國學網
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設進士科,一般將其視為科舉制真正的產生,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科舉制度經歷了將近1300年。
而在這1300年間,跨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然而儒學一直在科舉中佔絕對主導地位。沿襲科舉制發展,可以看出,儒學在科舉考試內容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大。無論是貴門子弟或寒門後生,也不管對儒學有無自覺而又真誠的信仰,只要其想仕進升遷,富貴榮達,最重要的途徑便是苦讀聖賢之書。
最初隋唐時期,儒學內容就居於核心地位。然而統治者也兼備釋、道家思想,隨後,儒家思想內容不斷增加,至明清時期,八股取士成為科舉制度,八股文成為科舉文體。八股文除了將格式、字數固定外,還固定了內容範圍,一般為《論語》、《孟子》等儒家作品,甚至連語氣都有所規定,規定必須用孔子、孟子的語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
儒學之所以從漢代至“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兩千多年時間裡,一直佔據文化主流地位。甚至今天儒學也佔主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科舉制度。然而,在這兩千多年內,中華文化卻沒有得到發展,而在中華文明百花齊放的三大時期,儒學都並非作為統治地位。
戰國時期,百家學說齊放爭鳴,是中華文明、思想第一個大繁榮時期;魏晉時期,儒學式微,釋家道家扶搖直上,形成中華思想的第二個大繁榮;清末民初,科舉制度廢除,儒學從至尊座位上被拖下,各式思想再次出現,再次鑄造中華文明史上的黃金年代。
一種思想、主張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將使得人們喪失創造力,但會有益於鞏固統治地位。科舉制度之前的朝代更迭速度要遠大於之後,從1905年的科舉廢除到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其間雖不能說有直接的關聯, 但科舉的廢除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滅亡應該說不是一種誇大其詞的說法。
實行科舉,直接並非是為了推動儒學的發展,或者鞏固統治,而是如唐太宗價說是要使“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然而,如今天的應試教育一般,用考試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是英雄是否恰當?科舉考試更多是考驗一個人的“才”,很難考驗一個人的“德”。有才無德的人很多,有德無才的也有不少,但是德治是否低於才治,依舊很難說。
-
8 # 待曉兒
科舉不因儒家而產生,其被廢止也和儒家沒有關係。儒家在社會上真正的作用是在精神上框定了中國的社會。
科舉不是儒家的產物,而是政權的進步。儒家思想發源於春秋時期,經歷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最終到漢代董仲舒“春秋大一統”而成為了正統思想,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了。
而科舉的產生晚得多,是在隋朝才開始的,但由於遇到了一個短命王朝,其實質是在唐朝發展起來。
從儒家正統確立到科舉制度成型,兩者差距超過七百年。
科舉設立之後,也不僅僅是考察儒家經典,有明經、進士、算科、法科等等,據說有五十餘種,主要是為國家選拔各類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目裡面首重時務策論。所以和儒家關係並不是很大。
在此之前,漢代的徵辟制度、魏晉的九品中正的分類都有很大弊端,導致朝廷上黨爭激烈,故而變革選士制度,在家族權力與皇權之間再融進第三股勢力,以此來緩衝,不至於相拼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科舉實際上是因為國家政權需要平衡的力量而產生的,但其對中國歷史的客觀影響更為顯著,使得其政治用心背忽略。
科舉被廢除,也和儒家沒有關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魯迅的文章逐漸退出中學課本,我們能說魯迅的思想無用了嗎?只是任何思想都有一定的時代性,中學生的水準可能不太能理解魯迅的思想,在大學裡面學習會更好一點。
科舉也是如此,1905年被廢止,不是說這種方式就不好,而是不太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罷了。
透過考試選拔人才,高考如此,公考也如此,其內在沒有太多變化。
把科舉和儒家分開來看,這是兩種事物,一個是為國選材的手段,一個是教化社會的思想,二者有交集,但不等同。
儒家思想最大的貢獻是在精神層面框定了社會的準則。在此之前,不是沒有學派為社會制定規則,法家便是如此。戰國時期崇尚法家的秦國掃平六合,結束了五百年紛爭戰亂,這裡面法家居功至偉。
但以嚴刑厲法來約束,不如從道德上來同化,所以儒家興盛、法家沒落,這是歷史證實的事情。
講求愚民的法家不會長久,講求智民的儒家受到擁戴,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百姓對統治者的思想認同還是不認同。儒家建立了一個在當時很完善的道德標準,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全都奉行一種道德,每一種職業都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都去做自己該做的事,那這個社會還不穩定嗎?
時至今日,可以很公正地講,中國的道德標準底子還是儒家建立的那一套標準,只是根據時代不同,我們將其完善了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去否定他。
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每一次都是後一個朝代對前一個朝代的道德標準進行修訂。當今這個時代也是如此,我們剔除了忠君,加以愛國;廢止了繁文縟節,加以文明友善,這些都只是在儒家的道德標準上進行修繕而已。
-
9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以“仁”“禮”為核心思想,以“為政以德”為治國思想,以“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為教育思想的學說。
“仁”即理解體貼愛護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禮”即有很高的自律性,使己成為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主張人與人之間應建立友好和睦的關係,這種主張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對我們今天建立和諧社會至關重要。
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教化的治國思想及“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又其積極的意義。
科舉制度在中國已建立1300多年,清末為何突廢之,這與當時極其複雜的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有關。
19世紀20年代伴隨著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他們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清王朝大門,強勢介入了各個領域,他們代表先進的以發展科技為主的工業文明。國內雖有康有為等以“廢八股改試策論”的摺子,但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
歷代科舉以人文科學為主,而西方在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後教育的內容以自然科學為主。面對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內憂外患的清朝統治者也看到落後的科舉制度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發展,所以不得不廢除了它。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來認識事物、分析事物,從而得出科學的合乎邏輯的觀點。
-
10 # 振興民族文化
文化是每個民族文明史的根源。要讓天下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驕傲自滿,那就要振興創新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更是每個時代華夏子孫後代的責任,義務擔當。讓我們以華人驕傲自信自強。。。。。。
-
11 # 復興路上你我同行
存在即有合理性。炎黃孫子可以自信的說,儒家學說”有用”而且”有大用”。
因為已經被地球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及幾千年的時間驗證過。
科舉的失敗不等於儒學的失敗,如同蘇聯模式的失敗不等於社會主義的失敗。
一、儒學在當今社會的功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學習是人的基本技能,使人獲取更多改造自然的能力。
學習方法的優劣直接決定學習的效果。孔子教大家對於學過的知識、技能,要經常的溫習、練習。
在快樂中增長知識、體驗中鞏固技能。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家是個大社會,社會是個大家庭,家庭由千千萬萬的個人組成。
人做為組成集體的最小單元,凡事從自我做起,管理好身心,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團結家人,友善鄰里、尊老愛幼、尊紀守法。
就會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社會安定,國泰民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徳,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國家的繁榮昌盛,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安。
必須法治健全,政治清明,從制度和環境上引人向善,弘揚光明正大的徳行,
棄舊從新,日日精精,不斷追求人生真、善、美。
二、廢除科舉的原因
科舉制度始於隋唐止於清朝,為封建王朝的人才建設、選拔,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強了階層流動,為底層人士進入上流社會,保留了合法渠道,
利於當時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廢除科舉即是歷史的必然,也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任何制度都有其先進性,時效性,最終都將被時代潮流所替換。
-
12 # 四川達州人
說明一,1905年廢除科舉與儒學無關。
說明二,科舉被廢除,是因為中國面臨外部威脅與工業革命的衝擊,科舉本身走入歧途,沒有似唐宋那樣與時俱進,反而搞起八股制式文章,桎梏思想。
說明三,科舉本意是剔除始終由勳貴世家把持的仕途,扶持士大夫階層。從這個角度看,科舉是成功的。
說明四,科舉是古今中外最公平、最完善、最有效的選仕辦法,沒有之一。
說明五,儒學的核心價值是禮,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民間則推廣學。到目前為此,儒學依舊是中華民族普世價值觀的體現。
說明六,董仲舒開始肢解與曲解儒學,逐步神化孔子。到了朱熹,則宣稱克己復禮,推動理學。所以,儒學本身沒有錯,是歷代統治者閹割儒學,取有利部分為己所用。
回覆列表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科舉制是儒家思想衍生出的。自科舉制產生,教育下移,改變了士大夫做官的局面,經隋煬帝隋文帝的進士科,成了普通百姓做官的途徑。科舉內容大多考的是儒家作品,在唐代發展到鼎盛。
尤其是在明清時代,科舉內容變成了八股取士,也就是規定的儒家作品,這一做法,嚴重束縛了學士的思想發展,但是卻對帝王的封建思想專制起到了積極作用。
所以,辯證的看待科舉制,它有其存在的理由,是儒家思想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