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夏漢韻網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透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區域性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 、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 ,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 2 # 江湖夜雨9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片問月傳疑惑:寫詞人把酒問天,營造了虛無縹緲的月宮仙境,引發意欲昇天,又有憂慮的奇特想象,富有浪漫色彩。

    全詞首句,發端突兀,如空谷傳響,化用了李白的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瓊樓玉宇,指月中宮殿,唐代典籍中有記載。中秋時節,仰頭看月,不禁想乘風去月宮,但又怕月宮中太嚴寒。

    正如劉石老師所說,這雖是一篇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作品,但絕不是一篇容易理解的作品。其中,起舞弄清影,多數人理解為,是詞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實際上,應該是嫦娥在月宮中,寂寞的舞動著身影。為什麼這麼說?你看,此前的引子已經告訴我們,歡飲達旦,那是熱鬧場面,蘇軾當時是密州知州,宋朝官場有節日聚會歡宴的習俗,怎麼可能一個人在哪裡悽清地跳著舞,那不太搞笑了嗎?如果真像教課書中說的,我這個瀟灑的單身狗,在這裡跳舞,多自在,天上怎麼比得了。那是兼懷子由嗎?與下面的哀怨不和諧。如果是嫦娥在哪裡寂寞長舞,就容易理解的多了,你為何要偷吃靈丹,去淒冷的月宮,還不如在人家呢?

    下片怨月表哲理:寫詞人慨嘆人生好事難全,自我排遣後,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願。

    月已西斜,轉過硃紅色樓閣,灑落在矮矮的門窗上,照得有心事的人徹夜難眠。月亮啊!你應該沒有什麼怨恨吧!詞人把月亮當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了,為何偏在我骨肉分離的時候,那麼圓?就這一句話,成就了一幅絕妙佳對:北宋時,有人出一上聯,乃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無人能對下句,石曼卿知道後,隨口吟道,月如無恨月長圓。

    人生好事古難全,道盡人生至理。人生總是要經歷坎坷的,《易經》也說,無平不陂,沒有一味地平坦大道,總是要有曲折。一位詩人也說過,幸福只有短短一瞬,痛苦卻長長一生,只要我們看的開,就能撥開雲霧見晴天。

    最後兩句,也已經成為表達對親人祝願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化用了南朝謝莊的詩句,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

    這首詞情緒複雜,而藝術高超,詞中交織著出世與入世,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他既想建立功業,又與官場不合,既想在京城,又請求外放,一時難以自持。詞中包含了對自然與人生,短暫與永恆的思考,有對人生的迷茫,對親人分離的鬱悶,有自我排遣的曠達,更有對親人祝願的豪邁,不愧為千古中秋第一詞。

  • 3 # 禪悟淨慧

    蘇軾的【水調歌頭】為何被評為中秋第一詞?

    我認為在以中秋佳節為題材的詩詞中,蘇軾的這首詞,前無古人。首先來看他的上半片,是以景入情,循序漸進,把讀者的目光引入到詞畫中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中秋的明月來的非常珍貴,月圓之時可以讓人情趣盎然,心為之開朗起來。由此聯想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感慨。

    情感引發出來了,那就是把酒問青天,如今到底是何年何月呢?一個假設性的自問。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表達了蘇軾此刻的心情已到達高潮之處,寫作手法上比喻,誇張,哲理據在,讓人心情為之一振。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到此處才是詞的中心點,也是全詞最精華之處。現實的,借喻的,理性的,祝願的全都集會於此。對親人的思念,事物上的無奈,時間和空間上無法把握,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蘇軾不愧為千古奇才,【水調歌頭】是寫中秋思念的佳作,歷來的詩詞大家都甘拜下風。特別是他那一首【赤壁懷古】更是千古絕唱,讓人流連忘返。

    蘇軾的【水調歌頭】韻律講究,意境深遠,用詞華美,是宋詞中的佼佼者。也令無數文人墨客望而興嘆,自愧不如。

    從唐詩到宋詞寫中秋佳節的作品,如海之浪花,淘盡英雄。但是能與蘇軾【水調歌頭】相媲美的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可能。

    藝術成就上蘇軾的【水調歌頭】達到巔峰之作,這也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為什麼是中秋詞作代表唯一原因。

    千古奇才,千古絕唱,千古蘇軾。

  • 4 # 梅鶴讀書

    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處,餘詞盡廢。”顯然按照胡仔的意思,蘇軾這首中秋詞為詠中秋的第一詞。雖然這種說法有些絕對,但是蘇軾這首詞的確是曠世傑作,有其獨到之處。

    這首詞不落前人窠臼

    蘇東坡這首《水調歌頭》,突破了歷史上所有中秋詞寫團圓之夜不能團圓之痛苦的窠臼。蘇軾推己及人,由自己的痛苦,推及天下人的痛苦,並由衷地希望天下所有因離別而痛苦的人能夠擺脫這種痛苦。這種博大的胸懷,是以前在中秋詩詞中抒發個人離別之苦的人望塵莫及的。這也是對普天之下所有正在經歷離別之苦的人的祝福。因此,蘇軾這首詞在眾多的中秋詩詞中脫穎而出,成為永恆的經典,流傳至今。

    因為兄弟情深,才有了這首詞

    這首詞作於北宋熙寧九年中秋,當時蘇東坡任密州太守。密州就是今天的山東諸城。此前,蘇軾因為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自請外放,做了三年的杭州通判。在熙寧七年,他調任密州太守。此時的蘇軾,雖然在地方任職,但是厄運還沒有開始,所以處境比較寬鬆,心態也比較平和。因此才能“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是東坡的弟弟蘇轍。東坡的一生與弟弟蘇轍的感情非常好,兄弟情深,才有了這首詞。

    東坡這首詞推己及人,境界高遠,被評為“中秋詞第一”也是有道理的。

  • 5 # 大山之林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全詞是: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時所作。當時作者與當權者政見不同,自求外放,他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結果未能如願。這一年中秋,皓月當空,作者想到他與胞弟七年未見,十分想念,此刻,詩人心潮起伏,乘酒興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文。

    這首詞以月起興,彷彿是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與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求中,既有理性,又有情趣,耐人尋味。同時借月抒懷,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整篇詞語清麗雄闊,表達自己的困感,以及曠達自適,追求人生長久的美好願望,富有人生哲理,構思新穎,色彩浪漫,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是迄今為止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首詩詞最大的好處,是作者表達了最深刻的兄弟之情,是能夠觸動人心的感情。望見了一輪圓月,想起來了好久不見的弟弟,借月思人,情深義切。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宇宙永恆的理解,對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的認識,是作者仰古今變遷或感慨宇宙流轉,厭倦宦海沉浮。將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達到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 6 # 寒柏隴臥子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題主說到《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是出自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中:“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出處是尋著了,可是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就容寒柏隴臥子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和了解細細說來,看能不能盡力完整的回答題主的問題和各位看官的疑問。

    【一】此詞的由來和背景

    這首詞蘇東坡創作於丙辰中秋(就是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四十一歲,為密州太守(現在的山東諸城)。

    當時的蘇軾與弟弟子由己經六、七年沒見過面了,在中秋賞月夜思念其弟蘇轍寫下此詞。咱們也欣賞一下,全詞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二】此詞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本來十分明顯。因為蘇軾在政治處境上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蘇轍的別離,又遇上中秋佳節,不由產生抑鬱惆悵之感。

    ❶詞的上半部分主要是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開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這兩句脫化而來的。接下來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面上看好像是讚美月夜,但也有不知道當今朝廷上情況怎樣的含意。

    還有後面幾句,從“我欲乘風歸去——何似在人間”,也是指的政治遭遇。又想回到朝廷去,但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後來自己又覺得做個地方宮也挺好,只要奮發圖強,做一方地方官同樣也能為國家出力。想通了後,他仰望明月,不禁跳起舞來,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情緒。

    ❷詞的上半部分敘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半部分主要抒發了對兄弟的懷念之情。

    蘇軾和蘇轍,手足之情甚好。蘇軾拋開湖山秀麗的杭州,由南向北來到山東,原就是為兄弟之情。但是到了山東密州後,仍然不能與弟蘇轍時常會面。對弟弟的思念,構成這首詞下半部分的主要抒情內容。

    下片開頭的“轉朱閣——照無眠”,既寫月光,也寫月下的人,這樣就自然過渡到個人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去了。後面的“不應有恨——此事古難全”,表達了既然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自古如此,那就沒有什麼可悲傷的了。惟願兄弟倆彼此珍重,在遠離分別的情況下共資中秋美好的月色。

    最後一句,再結合整首詞的內容迴歸到積極樂觀。一方面是對兄弟不能團聚的安慰,同時也是對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三】此詞蘊含的意義

    這首詞的上、下片都帶有人生哲學的意味。就是說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凡境、聖域、清境、濁境。

    當自己心中沒有慾念的時候,就是在聖域、在清境裡。但凡慾念一起,清境、聖域便通通不見了。

    同時,這也是儒家“無入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確對待事物的思想,那麼無論在哪裡都可以有所作為,讓人心安理得。這也是我們閱讀此詞時,應該明白和獲得的哲理。

    【四】另注:

    在《水滸傳》的“血濺鴛鴦樓”一回中,也曾寫到八月十五妓女唱到這首詞,可見當時傳唱之廣盛。歷代讀者選閱蘇軾的詩詞文章時,也總是選到這一首的居多。

    著名歌手王菲,也曾唱過此詞為歌詞內容的歌曲,讓蘇軾的這首詞更是廣為年輕人所知。

  • 7 # 星其裡

    古詩詞有長有短,一般詩詞中能有一兩句特別驚豔的句子都不錯了y。但是蘇軾《水調歌頭》不一樣,金句頻出。加上詞的意境情懷,當之無愧是中秋詞第一。

    金句高處不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闋詞裡面有這麼多耳熟能詳的句子,《水調歌頭》堪配第一。

    意境情懷

    開篇第一句就驚豔,“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豪放之情撲面而來。問了天問了自己寫了人間景像,終還是釋然點名了不在乎朝夕: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佳節分離也沒什麼好憂傷。只要在乎的人長長久久即使相隔千里,共賞一輪明月也知道心意了吧。

    豪放、灑脫氣象萬千!

  • 8 # 鴻鵠迎罡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血緣關係和親情關係,在傳統觀念裡,每逢佳節倍思親,傳統節日一直是人們維繫親情關係的重要紐帶。尤其春節和中秋節這兩大傳統節日,漂泊在天南海北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回家,跟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是約定俗成的觀念。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於這兩大節日的詩詞非常多,如果要說關於中秋詞裡邊最著名的一首,無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名作。

    (蘇軾)

    蘇軾把中秋明月作為核心意象,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整首詞的風格高古、悲壯、深沉,卻不失慷慨、激昂,把個人的喜怒哀樂,以及人間的悲歡離合,全部融入到宇宙自然規律中,道盡了人世間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情感,讓整首詞的格調上升到了“天人合一”的化境。同時,蘇軾並沒有沉溺於悲觀厭世中,他能化悲痛為力量,流露出自己積極樂觀、熱愛生活、悲憫蒼生的一面。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歷來好評如潮,近現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評價:東坡之《水調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

    這首詞寫於1076年中秋節晚上,此時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已有兩年,面對皎潔的明月,身邊卻沒有一個親人陪伴他,他只能坐在明月下,一個人喝著悶酒,心裡五味雜陳,於是,乘著酒興提筆寫下了這首詞。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本是一個美好節日,蘇軾為何悶悶不樂,這還要從他當時的處境說起。

    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山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的美譽。1057年,蘇軾22歲時,父親蘇洵帶著他跟20歲的弟弟蘇轍來到京城開封府趕考。

    這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正好是文壇領袖歐陽修(1007年——1072年),看到蘇軾的幾首詩詞後,眼前一亮,認為蘇軾是一個好苗子,準備大力栽培他。

    蘇軾不負眾望,1061年跟弟弟蘇轍一起考中進士,被安排到鳳翔府做了4年判官,之後,又調回京城,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父親蘇洵卻在1066年病逝,蘇軾和蘇轍只能放下手頭工作,一起回到老家奔喪,按照當地傳統,他們必須守孝3年。

    1069年,3年守孝期完成,蘇軾再次踏入京城。

    (王安石)

    不幸的是,這次他趕上了“王安石變法”。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當朝宰相,看到北宋自立國以來,實行文人治國的政策後,出現了種種問題,於是,王安石就上書宋神宗,主張對現行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以便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現狀。

    王安石的建議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援,因此,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變法,一直持續到宋神宗去世的1085年,才宣告結束。

    蘇軾跟他的老師歐陽修站在一起,強烈反對變法,被王安石看作是眼中釘,所以,他很快遭到了王安石的排擠,被擠出京城,從此,蘇軾開啟了流浪式的仕途生涯,經常奔走在偏遠地方任職。

    1074年秋季,蘇軾前往密州任職,直到1077年四月才離開。在出任密州知州前,他曾要求王安石把自己調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任職,因為弟弟蘇轍正好在這裡當差,如此一來,他們兄弟可以經常見面。

    (宋神宗)

    他跟弟弟同在1069年年底被貶出京城後,長達5年沒有見面,弟弟此刻的狀況究竟怎麼樣,他一點訊息也沒有。

    然而,蘇軾這樣的請求並沒有被王安石放在心上,他還是被安排到距離齊州500多里的密州任職。在古代交通落後的狀況下,500多里是相當遙遠的距離。

    1076年的中秋佳節晚上,在這樣美好的節日,本該是親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加深感情的時刻,而蘇軾只能跟弟弟蘇轍天各一方,無法見面,心中的苦楚沒人能懂。

    蘇軾的母親、父親在這時已經過世10多年,他的妹妹也早已嫁為人婦,很少再跟他來往,弟弟蘇轍幾乎成為他唯一的親人。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秋佳節,蘇軾十分掛念這個弟弟,卻又無法如願,再加上仕途一片坎坷,殘酷的現實把他打擊的心力交瘁。

    於是,他只有藉助酒精的麻醉來苦中作樂,寫下了這首傑作。

    這首詞這所以被譽為表現中秋佳節的第一詞,以我的理解,主要有三大優勢。

    (蘇軾與佛印)

    其一,想象奇特瑰麗,氣勢恢宏壯闊,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這首詞本身就是在中秋夜寫出,寄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自然景色、個人情感、人格理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韻致。

    其二,情感飽滿而深沉,句句如歌如泣,非常感人。然而,讀起來並不頹廢,沒有消極的思想,反而有一種壯志未酬的悲壯。

    這是因為蘇軾擁有積極、樂觀、豁達、堅韌的個性,這種個性昇華了詞的格調和境界。

    其三,意境深遠,思想深刻,流露出崇高的博愛精神和人格理想。

    尤其最後幾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世間避免不了悲歡離合的變遷,月亮也避免不了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從古至今難以圓滿。只希望天下所有人的親人能健康平安,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皎潔美好的月色。

    這是何等的大度和博愛,跟杜甫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何其相似,自己已經十分不幸了,卻以一顆慈悲之心關心著他人,只有那些大儒才能做到。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是天下所有文人最高的人格理想,在蘇軾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科生選擇財經類專業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