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獨史書

    孫皓是三國時期吳國的最後一任皇帝。人們對他的印象大抵是一開始很努力在經營,到後期昏庸無道的人設。

    我們都知道孫權曾經在南昌稱帝,但不久後又遷都到了建業。孫皓,曾經又遷回了建業“一會兒”,因為種種問題最終還是回到了建業。

    孫皓為何要遷都到武昌?我們就離不開上述勸諫遷都的步闡,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位步老二。

    步闡是誰?他可是大名鼎鼎前吳國丞相步騭的兒子,雖然他是次子,但他的哥哥步協去世的相對較早,在大哥去世後步闡繼任了西陵督的官職。

    步闡簡介

    步闡繼承了西陵都的那年之前,蜀漢政權已經被魏國滅掉,他的哥哥步協還曾經討伐蜀國卻成就了羅憲。

    步協去世以後,步闡繼續經營西陵。在當時的東吳有一個傳言,那就是“荊州有王氣會對建安宮不利”。步闡不會放過這個諂媚的機會,上書請求孫皓遷都武昌來壓壓這股子王氣。

    孫皓同意了就遷都到了武昌,因為種種問題沒過多久孫皓又回到了建業。而孫皓回到建業後就立刻讓步闡來都城入職,因為步闡自疑於是就投降了晉朝。

    投降之後晉朝方面立刻打算救援步闡,穩定已有根據地,只可惜最後被陸抗攻入了西陵,步家被滅掉了三族,連嬰兒也沒有幸免。

    本文主要是分析一下步闡為何要叛變吳國而投降於晉可能的要素。

    1:步騭和陸遜的恩怨

    要說起同事的恩怨,我們不得不提步闡的老爹步騭和孫權的駙馬陸遜之間的恩怨。

    赤烏五年,孫權因太子孫登早逝,就立老三孫和為太子,老四孫霸為魯王。

    話說王也許都是有野心的,魯王孫霸因為明知孫權更喜歡自己,野心漸生,拉攏了全家和楊竺的選票之後就積極準備廢掉自己的太子哥哥,這就是我們俗稱的二宮之爭。

    在這場沒有硝煙得到鬥爭中,孫權明知卻沒有正確調解,自然而然兩位孫主子都要拉黨羽來活的選票,吳國自然而然也就分成了兩撥。

    太子孫和方面的陣容有:陸遜,顧譚,朱據,諸葛恪,滕胤,施績和丁密。看似這邊的陣容非常強大,但孫老四其實也不弱。

    魯王孫霸方面: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如果熟悉吳國曆史的朋友,上面太子陣營和魯王陣營的每個支持者都是吳國的重要人物。

    兩邊對壘,結果只有政治危機,國內一片紊亂。

    最後的結果呢,就是孫和與孫霸都沒有成為吳國第二任皇帝。而是透過孫亮得到母親得寵的方式讓孫亮一步登天。

    雖然結果讓兩撥人大跌眼鏡,但這樑子多多少少也算結下了。其他人也許還好,兩撥帶頭人陸遜和步騭可謂針鋒相對了。

    2:步闡對同事的不信任

    步闡在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相繼去世後,雖然沒有獲得步騭的爵位,但是繼承了自己的哥哥步協的官職。時間飛快度過,當時吳國的皇帝已經是孫皓了。

    孫皓時期吳國有個傳聞,那就是“荊州有王氣會對建安宮不利”。我們都知道吳國當時的都城就在建業,我們把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荊州現在有王氣,皇帝您得振振來;如果不來可能會對建業宮有害(隱喻對國家不利)。

    孫皓有個特點,那就是聽人勸諫的時候基本不經過大腦,或者總是選擇錯的那條路。步闡建議孫皓遷都武昌,孫皓還真去了。孫皓到了武昌之後,雖然自己待的也許挺舒服,但還是因為種種原因(逆流運輸,更換都城需要巨大勞動力,民怨沸騰)第二年的十二月又回到建業去了,總共在武昌城只待了一年零三個月左右。

    孫皓遷回建業這麼折騰我們猜測肯定是心裡不爽的,雖然自己曾經擊破叛變認為遷都武昌是正確的選擇,畢竟遷都讓自己的人設崩塌的更快了,那怎麼辦?最大的可能就是和左右人諮詢自己為什麼不開心。

    孫皓到底怎麼想的我們不清楚,不過沒過多久步闡收到了詭異的敕封。那就是讓步闡離開步家經營四十多年的西陵,到皇帝身邊當繞帳督,負責管理宿衛和侍從,其實在吳國來說這個官職不一定多大但是頗為重要。

    步闡心理快速的思考,總覽漢末三國(除了最後這幾年),哪位將領被離奇調回首都是有好下場的?孫皓懂個什麼?一定是同行的陷害把遷都的罪過仍給自己了,看來如果真去首都就是九死一生了。

    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郭德綱

    他孃的,反了!

    3:孫皓的殘暴

    話說步闡應該是非常理解自己的主子孫皓的,砍人滅族是家常便飯,他經常會聽信讒言並且做出最錯誤的決定。

    徐紹之死,全家遷徙;逼殺朱太后;折磨孫休的四個兒子並把年長的兩個殺害;屠殺施但全家。

    一串串血淋淋的往事讓步闡不堪回首。

    步闡應該是讀過書的,不說讀書應該也是聽過故事的。什麼王凌諸葛誕毌丘儉,哪一個叫鍾會鄧艾,誰是李嚴他應該都知道,因為這些人雖有一萬個不同點但同樣有某種共同點。

    活著,也許是步闡最想要的一條路。

    4:離得近

    在步闡的哥哥步協還活著的時候,蜀漢就滅亡了。雖然自己的哥哥幫羅憲出了回名,但羅憲必然無法長久下去。晉朝最終還是兼併了蜀漢最後一絲土地,天下已成二分。

    步家世代經營的地方在西陵,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宜昌市。只要稍稍看一下地圖,我們就知道宜昌和原蜀漢已經很近了,換句話說離晉朝實際控制範圍也不遠了。

    是投降還是逃跑?逃跑的話孫權理論上可以控制到交州,而且家族中還有襁褓的孩子,尊貴慣了自然而然就會放棄麻煩的方法。那隻好投降了,晉朝離自己很近,那就晉吧。

    而且晉朝軍隊離自己並不太遠。

    也許,地理優勢一直影響著步闡的決定。

    5:魏晉包容的政策

    從歷史上來看,魏國的確有很多包容降將的經驗。且不提劉禪的養尊處優和獻帝的悠然自得,蜀漢的孟達,黃權這兩位就是非常優秀的典型。說起魏國我們會想到文鴦,吳國的話韓當的兒子韓綜與曹髦時期投降過去的孫壹,全端、全懌都是鮮明的例子。

    雖然有的下場堪憂,但也有大部分繼續榮華富貴。

    6:自身的價值

    另外,步闡可是吳國故丞相步騭的兒子,他接觸到的國家情報一定會比其他人更有價值。最少,對於吳國西部邊防肯定更加了解。雖然晉和吳之間曾經有過短暫的曖昧,但晉無時無刻不想滅掉吳國統一全國。

    大目標是統一全國,知己知彼才是萬全之策啊。

  • 2 # 小奔說史

    都城,是一個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一般來說,選擇在哪裡定都,需要縱橫衡量評估各種因素才能加以確定。

    明代陳建在《建都論》認為都城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

    正因為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太複雜,都城地點的選擇歷來都很費腦筋。

    簡單粗暴的,如西楚霸王一把火燒掉咸陽,回到彭城定都,反覆糾結的如朱元璋,先後選了南京、開封、鳳陽,甚至還有長安,作為都城的候選地。

    當然,還有那種隨著勢力範圍逐步擴大而遷都的,比如北魏,崛起於北方,先是以平城作為都城,後來又有孝文帝打算一統天下而遷都洛陽。

    我們今天說的東吳,情況有點和北魏相似,都是因為控制的地盤不斷擴大而適時變更都城的地點。

    一、先後有四個城市成為東吳都城

    1、吳縣。即蘇州,這裡是秦漢吳郡治所,《吳書》中說孫堅家族一直居住在這裡,“堅世仕吳,家於富春”。

    東漢中平元年,即184年,黃巾之亂爆發,孫堅被徵召入軍,帶領兒子孫策渡江跟隨中郎將朱儁南征北戰。初平三年,即192年4月,孫堅在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被暗箭射中身亡。

    孫堅死後,時年17歲的孫策將其葬在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後,舉家遷到江都(今屬江蘇省揚州市)。

    不久,孫策帶兵渡江回到江東,先後奪取吳郡、會稽郡等地。此後,孫策被刺身亡後,孫權繼位初期,依然以吳縣為治所。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說,“曹公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從時間上來看,孫吳前後在吳縣待了14年之久。

    2、京口。

    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國時期的入海口在今天的鎮江一帶,這裡江面遼闊,寬達幾十公里,浩浩瀚瀚蔚為壯觀。

    東漢末年,這裡是吳郡的丹徒縣。《元和郡縣圖志·江南道·潤州》說,“本春秋吳之朱方邑。始皇改為丹徒,漢初為荊國劉賈所封,後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孫權自吳理丹徒,號曰京城。十六年遷都建業,以此為京口鎮。”

    可見,孫吳定都京口的時間是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赤壁之戰後一年。

    3、建業。

    建業即南京,古稱金陵,東漢末年叫秣陵,東晉南朝改名建康。

    從文獻記載可以得知,孫權建都南京是聽從了謀臣張紘和劉備的建議,其中張紘是從所謂的王者之氣角度說的,稱秣陵“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劉備則是從軍事角度加以建議,“宿於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

    因此,孫權在京口僅僅2年便都秣陵,順便將其改名建業。

    建業者,建帝王之業也。這也是南京歷史上第一次成為都城所在。

    4、武昌。

    武昌古稱為“鄂”,兩漢期間,鄂縣屬於江夏郡。赤壁之戰後,為劉琦所控制。公元215年,即建安二十年,劉備與孫權爭奪長沙等三郡失利,孫吳實際控制了鄂縣。

    此後,吳國兩次在此建都。

    第一次是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於蜀,孫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此後,一直到公元229年4月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還都建業,但是仍然留下儲君與重臣在此鎮守,“徵上大將軍陸遜輔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第二次是二十多年後,吳國末帝孫皓於公元265年9月遷都建業,當時有民謠唱道,“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次年12月因為建業局勢不穩,被迫還都。

    二、東吳皇帝為何熱衷遷都

    從吳——京口——建業——武昌,東吳之所以不停地遷都,是伴隨著它的實力發展壯大而自然做出的選擇。

    早期孫吳政權實力弱小,偏處江東,只能在孫堅家族所在地,吳縣。

    公元208年爆發的赤壁之戰,阻止了曹操統一中國的步伐,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開始形成。

    實力壯大的吳國,再僻處吳縣已經無法及時應對天下大勢,遷都京口、建業事所必然。

    因為赤壁之戰後,曹操雖然暫時退回北方,但並未放棄再次南下的企圖。

    不過由於劉備勢力的崛起,曹操已然放棄從荊州南下的企圖,而是打算改以揚州為主攻方向,即所謂“四越巢湖”,即經壽春、合肥至巢湖,再沿濡須水南入長江。

    史載,公元209年曹操親率大軍出征揚州,“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

    此外,從地理形勢上看,北方軍隊南下,長江下游有兩處重要渡口,分別是採石渡和瓜州渡。

    其中瓜州渡的對面正是京口,所以孫權若是繼續屯兵於吳,已經不符合時局的要求。

    在京口定都兩年後,孫權發現了更好的地方,這就是秣陵(南京)。

    和京口相比,這裡有三大優勢:

    1、地勢險要。“遠近群山,環繞拱衛,鬱蔥巍煥,形勝天開”,《丹陽記》稱“因山為城,因江為池”,所謂“鐘山龍蟠,石頭虎踞”。

    2、治理水軍。秦淮河水道寬闊,入江口有大型港灣,可以停泊大型艦隊,也是孫權考慮在此定都的重要原因。

    3、居中兼顧。曹軍的進攻路線,除了水師由濡須口入江外,還可以經和縣從採石磯渡江。所以在秣陵建都,既可以照顧到瓜洲渡,又可以及時對採石渡做出反應。

    我們知道,三國鼎立的形成之戰是赤壁之戰,真正定型的則是爆發於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7月,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由於長江的獨特地理形勢,自古以來,東南立國的政權都必須控制荊襄一帶,才能偏安東南。

    孫權奪回荊州後,考慮到上游“一旦有警,水道溯流二千里,不相赴及”,意思就是距離太遠,來不及反應,做出了遷都武昌的決定。

    三、從孫權到孫皓——吳國為何對武昌念念不忘

    早在偷襲關羽的時候,孫權就將其軍隊主力調往湖北,應對可能的大戰。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后,孫權將駐蹕地從公安遷到鄂縣,隨後在此建都並改名武昌。

    這是因為孫權奪取荊州後,勢力範圍再次急劇膨脹,“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防守壓力隨之增大。

    此時的東吳,不僅需要抗擊三峽和襄陽方向的蜀國魏國軍隊,還要照顧到後方的安全,防止曹魏突然發兵南下。

    位於長江中游的武昌,順理成章進入孫權的視野,這裡建都屯兵既能兼顧東西兩線戰事,又能方便軍隊沿江調動。

    事實的發展,也證明了定都武昌的正確,就在夷陵之戰的次年,曹丕下令三道伐吳,其中“曹休、張遼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圍南郡”,結果孫權居中排程,應付闕如,成功擊退了魏國氣勢洶洶的進攻。

    不僅如此,武昌和建業一樣,都位於長江南岸的重要渡口,都有長江支流可以停泊軍隊(武昌有樊川,建業有夾江),此外,建業有前湖、玄武湖、清涼山,武昌有洋蘭湖、三山湖和梁子湖、西山。

    從外圍來看,還有虎林、夏口、沔口、邾城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予以護衛。

    武昌還富有銅鐵等礦藏,可以鑄造兵器、錢幣等。陶弘景《刀劍錄》記載,黃武四年,即公元225年,孫權遷都武漢第三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三尺九寸,刀頭方。

    公元229年,考慮到蜀吳重修和約,東吳已經無法再向長江上游發展,同時迫於廣陵方向面臨曹魏空前軍事壓力,孫權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重心,再次遷都回到建業。

    不過因為有著以上諸多優越的因素,武昌在吳國的戰略地位始終未曾下降,如229年開始,孫權便以重臣陸遜鎮守武昌,直到245年去世,武昌始終是吳國首屈一指的重鎮。

    可惜的是孫皓看到武昌處於長江上有的重要性,卻因為種種因素制約未能遷都成功。

    不僅如此,他對荊州防務作出的種種變更導致兵不足用,將非其才,“我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恐邊江諸城,盡莫能御也。”

    丹陽太守沈瑩的預言最終成真,最終西晉伐吳的時候,幾乎兵不血刃拿下武昌,“王戎遣參軍襄陽羅尚、南陽劉喬與王浚將兵攻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督武昌諸軍虞昺降。”

    小奔說:

    當初孫權初見魯肅的時候,後者向其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第二步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第三步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提出“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可見,無論是魯肅還是周瑜,都敏銳地看出來立國東南只能偏安,要想進取中原,必須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掃除劉表、劉璋所在的荊州、益州,與北方形成對立,繼而才可進取中原。

    後來孫吳的遷都其實也正體現這樣一個思路,吳——京口——建業——武昌。

    可惜的是,孫權死後,東吳陷入內亂(諸葛恪輔佐孫亮時,曾打算遷都回武昌,但沒有成行,自己就被人幹掉了),最終不能守住荊州,被西晉數路並攻最終亡國,所謂“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從哪裡來還打回哪裡去。

    唏噓。

  • 3 # 明熙看歷史

    公元229年也就是黃龍元年,孫權在新都武昌稱帝。他完成了孫家幾代人沒有完成的夢想,同時開創了中國在南方地區建立國家的一個創舉。孫氏家族世代在吳地做官,在當地算是名門望族,一個家族的崛起往往就在那麼幾個關鍵的人物上,慶幸的是孫家恰恰出了幾個當時的豪傑。父輩孫堅少時即英武果敢,後又屢立戰功,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又生了兩個好兒子,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假如孫策不死,也沒有孫權什麼事了,孫權更不用說,史稱東吳大帝。

    東吳的皇帝為什麼愛遷都,我看要分成幾個階段。

    一、草創江東

    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北方的割據勢力有曹操、袁紹、袁術等實力雄厚,柿子要挑軟的捏。因此,投奔袁術的孫策開始全力向江東發展,在此期間不斷的有人來投效,相繼吞併了會稽、吳郡、丹陽、廬江等地。

    之後的孫權繼續征伐南方的不臣勢力,鑑於管理的地方越來越大,為了便於治理各地的民政和戰爭,公元208年孫權審時度勢的將治所由吳郡遷徙到京城(今江蘇鎮江),這是孫權的第一次遷徙都城,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遷都,因為孫權還沒有稱帝。

    第二次的遷徙都城是建業。秦始皇東巡會稽,看這兒的地形有王者之氣,就下令掘斷連崗,改名秣陵。謀士張紘認為這兒的地氣並沒有被破壞,仍然是帝業都城的好地方,於是向孫權建議。公元211年,孫權將治所遷徙到秣陵(今南京)。第二年築石頭城,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

    二、稱帝遷都

    孫權稱帝的遲了一些,劉備自稱漢室宗親之後,稱帝反而在前面,徒留一笑。那麼為什麼要在武昌稱帝呢?因為這個時候孫權跟劉備互掐起來,相繼發生了襄樊之戰、夷陵之戰,為了便於指揮對劉備軍事集團的指揮戰鬥,所以第三次將都城遷徙到武昌。孫權稱帝后與蜀漢化干戈為玉帛,又成了好兄弟好哥們,再待在這兒就不好意思了,有挑釁的意味,所以必須撤了;又因將士大臣皆是江東這一塊的都思念家鄉,江東父老也盼望著遊子回來,同時武昌的經濟又不發達,所以孫權下令遷都建業。有老百姓民謠為證:“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三、帝都永固

    孫權死後,後續繼位的孫亮、孫休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內部的權力紛爭上,那顧得上考慮遷都了,只有末帝孫皓執意想遷都武昌,因有望氣的人說荊州有王氣會對建安宮不利,於是265年遷都武昌,結果遭到舉國上下的強烈反對。又因武昌在長江中游,物資由江東向荊州逆江運送不便,引發了民怨。隔年十二月。孫皓不得不再次還都建業。自此之後,南京開始崛起成為了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六朝古都”之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馬3繫上市,同樣為2.0T發動機,如何看待高低功率相差了100多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