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蟲害一般有蚜蟲、豆野螟(豆莢螟)、薊馬等。蚜蟲俗稱蚰蟲。種類非常多,有桃蚜、棉蚜、瓜蚜、蘿蔔蚜等40來種。幾乎能以所有的蔬菜作物為寄主植物,但主要是瓜類、茄果類、十字花科蔬菜。此外許多雜早也是蚜蟲的主要寄主植物。以成蚜和若蚜群集於葉片、嫩莖、嫩梢或花梗上刺吸汁液為害。苗期被害,植株生長緩慢、葉片捲縮、直至枯死;成株期被害,葉片捲縮,影響開花結果。蚜蟲僅透過其口器取汁液直接為害,而且會傳播病毒,產生更大的危害。蚜蟲一年有兩個發生高峰。上半年三月份,隨著氣溫的回升,蚜蟲開始為害作物,並於4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達到高峰;之後的7到8月份,由於氣溫過高,蚜蟲活動減弱,並由無翅蚜變成有翅蚜,遷飛到生長於陰涼處的雜草上越夏;8月以後,氣溫下降,雜草老化,又回到作物上為害;12月開始蚜蟲便以卵或若蟲蚜在大棚內的雜草等處越冬,所以,下半年蚜蟲的為害高峰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蚜蟲繁殖的適宜溫度為16到20度,當溫度超過27度、空氣相對溼度大於75%時不利於蚜蟲繁殖。防治方法:蚜蟲不僅其自身對作物產生危害,而且還會帶毒傳染,從而產生更大的危害。因此,對蚜蟲要“見蟲就防,治早治少”,用藥一定要均勻、周到,並注意葉背噴霧,使藥液接觸蟲體。除了用藥劑防治外,還要採用其它的措施。1避蚜(銀色光對蚜蟲具有驅避性,在生產上可採用銀色薄膜覆蓋來降低蟲口密度,減輕蚜蟲的危害。2清潔田園(剷除雜草,使其不能越夏和越冬。)3藥劑防治(由於蚜蟲還能帶毒傳病,故藥劑防治應掌握“見蟲就防,治早治少”的原則,可採用50%闢蚜霧(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0%蚜剋星乳油(試製品)1000倍液,或25%菊樂合酯2500倍液,3%莫比朗(可溼粉劑或藥液)2000到2500倍,70%康福多8000到12000倍(20%康福多2000倍),10%一遍淨1000到1500倍,20%好年冬1500到2000倍,1%殺蟲素3000倍,1.8%蟲蟎光(阿維菌素)3000倍,這些農藥應交替使用。豆野螟以毛豆、豆角、豌豆、菜豆等豆類蔬菜為食(是以幼蟲蛀食豆類作物的豆莢和花蕾,早期造成落花落莢,後期果莢、種子被食殘缺或出現空莢,此外,豆莢螟還能疊合數片葉子並潛入葉肉及蛀食花瓣和嫩莖,造成枯梢,影響產量)蟲體特徵:成蟲體長13毫米,暗黃褐色。前翅中央有兩個白色透明斑;後翅白色半透明,內側有暗棕色波狀紋,老熟幼蟲體長18毫米,體黃綠色。在南方地區一年發生5到6代。各代幼蟲為害期分別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出現各世代交叉為害,6到9月為害最嚴重。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於嫩莢、花蕾、葉柄上,幼蟲有背光性。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摘除被害的卷葉與豆莢,集中處理)物理防治(利用成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黑光燈誘殺),藥劑防治(應掌握在花期防治,並根據幼蟲的生活習性在傍晚噴藥,同時需注意噴藥於開花部位,兼噴落落地的花朵。可選用的藥劑有:5%銳勁特3000倍、44%速凱2000倍、0.6%m滅蟲靈2000到3000倍、48%樂斯本1000倍、10%安綠寶乳油1000倍、25%功夫乳油5000倍、80%敵百蟲800倍、20%速滅殺丁2000倍液等,間隔7到10天一次,連續3到4次。棕櫚薊馬的成蟲蟲體長1毫米左右,金黃色,頭近方形,複眼稍突出。蔥薊馬的成蟲蟲體長1.2到1.4毫米,淡褐色。為害特點: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產生危害。棕櫚薊馬以成蟲和若蟲銼吸蔬菜的嫩梢,嫩葉,花和幼瓜(果)的汁液,初害時嫩葉、嫩梢變硬縮小,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幼瓜受害後也變硬,毛變黑,造成落瓜。蔥薊馬的成蟲、若蟲以銼吸式口器為害寄主植物的心葉、嫩芽等,使植株形成許多黃色斑紋,嚴重時植株扭曲枯黃。在設施栽培環境下幾乎週年發生,終年繁殖,但以夏、秋季為害最重。成蟲活躍、善飛、怕光,一般在早晚或陰天取食,多數在蔬菜的嫩梢或幼瓜的毛叢中取食,各部位葉片均能受害,但以葉背為主。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及時清除雜草
病葉,減少蟲源。加強栽培管理(適時定植,避開薊馬的為害高峰,進行地膜覆蓋。藥劑防治(常用的農藥有:5%銳勁特3000倍;20%好年冬2000倍,1%殺蟲素3000到4000倍。噴霧時,除了噴植株外,還應注意噴地表。縱使不是上述害蟲,還是可以借鑑一二的。
豆角蟲害一般有蚜蟲、豆野螟(豆莢螟)、薊馬等。蚜蟲俗稱蚰蟲。種類非常多,有桃蚜、棉蚜、瓜蚜、蘿蔔蚜等40來種。幾乎能以所有的蔬菜作物為寄主植物,但主要是瓜類、茄果類、十字花科蔬菜。此外許多雜早也是蚜蟲的主要寄主植物。以成蚜和若蚜群集於葉片、嫩莖、嫩梢或花梗上刺吸汁液為害。苗期被害,植株生長緩慢、葉片捲縮、直至枯死;成株期被害,葉片捲縮,影響開花結果。蚜蟲僅透過其口器取汁液直接為害,而且會傳播病毒,產生更大的危害。蚜蟲一年有兩個發生高峰。上半年三月份,隨著氣溫的回升,蚜蟲開始為害作物,並於4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達到高峰;之後的7到8月份,由於氣溫過高,蚜蟲活動減弱,並由無翅蚜變成有翅蚜,遷飛到生長於陰涼處的雜草上越夏;8月以後,氣溫下降,雜草老化,又回到作物上為害;12月開始蚜蟲便以卵或若蟲蚜在大棚內的雜草等處越冬,所以,下半年蚜蟲的為害高峰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蚜蟲繁殖的適宜溫度為16到20度,當溫度超過27度、空氣相對溼度大於75%時不利於蚜蟲繁殖。防治方法:蚜蟲不僅其自身對作物產生危害,而且還會帶毒傳染,從而產生更大的危害。因此,對蚜蟲要“見蟲就防,治早治少”,用藥一定要均勻、周到,並注意葉背噴霧,使藥液接觸蟲體。除了用藥劑防治外,還要採用其它的措施。1避蚜(銀色光對蚜蟲具有驅避性,在生產上可採用銀色薄膜覆蓋來降低蟲口密度,減輕蚜蟲的危害。2清潔田園(剷除雜草,使其不能越夏和越冬。)3藥劑防治(由於蚜蟲還能帶毒傳病,故藥劑防治應掌握“見蟲就防,治早治少”的原則,可採用50%闢蚜霧(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0%蚜剋星乳油(試製品)1000倍液,或25%菊樂合酯2500倍液,3%莫比朗(可溼粉劑或藥液)2000到2500倍,70%康福多8000到12000倍(20%康福多2000倍),10%一遍淨1000到1500倍,20%好年冬1500到2000倍,1%殺蟲素3000倍,1.8%蟲蟎光(阿維菌素)3000倍,這些農藥應交替使用。豆野螟以毛豆、豆角、豌豆、菜豆等豆類蔬菜為食(是以幼蟲蛀食豆類作物的豆莢和花蕾,早期造成落花落莢,後期果莢、種子被食殘缺或出現空莢,此外,豆莢螟還能疊合數片葉子並潛入葉肉及蛀食花瓣和嫩莖,造成枯梢,影響產量)蟲體特徵:成蟲體長13毫米,暗黃褐色。前翅中央有兩個白色透明斑;後翅白色半透明,內側有暗棕色波狀紋,老熟幼蟲體長18毫米,體黃綠色。在南方地區一年發生5到6代。各代幼蟲為害期分別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出現各世代交叉為害,6到9月為害最嚴重。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於嫩莢、花蕾、葉柄上,幼蟲有背光性。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摘除被害的卷葉與豆莢,集中處理)物理防治(利用成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黑光燈誘殺),藥劑防治(應掌握在花期防治,並根據幼蟲的生活習性在傍晚噴藥,同時需注意噴藥於開花部位,兼噴落落地的花朵。可選用的藥劑有:5%銳勁特3000倍、44%速凱2000倍、0.6%m滅蟲靈2000到3000倍、48%樂斯本1000倍、10%安綠寶乳油1000倍、25%功夫乳油5000倍、80%敵百蟲800倍、20%速滅殺丁2000倍液等,間隔7到10天一次,連續3到4次。棕櫚薊馬的成蟲蟲體長1毫米左右,金黃色,頭近方形,複眼稍突出。蔥薊馬的成蟲蟲體長1.2到1.4毫米,淡褐色。為害特點: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產生危害。棕櫚薊馬以成蟲和若蟲銼吸蔬菜的嫩梢,嫩葉,花和幼瓜(果)的汁液,初害時嫩葉、嫩梢變硬縮小,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幼瓜受害後也變硬,毛變黑,造成落瓜。蔥薊馬的成蟲、若蟲以銼吸式口器為害寄主植物的心葉、嫩芽等,使植株形成許多黃色斑紋,嚴重時植株扭曲枯黃。在設施栽培環境下幾乎週年發生,終年繁殖,但以夏、秋季為害最重。成蟲活躍、善飛、怕光,一般在早晚或陰天取食,多數在蔬菜的嫩梢或幼瓜的毛叢中取食,各部位葉片均能受害,但以葉背為主。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及時清除雜草
病葉,減少蟲源。加強栽培管理(適時定植,避開薊馬的為害高峰,進行地膜覆蓋。藥劑防治(常用的農藥有:5%銳勁特3000倍;20%好年冬2000倍,1%殺蟲素3000到4000倍。噴霧時,除了噴植株外,還應注意噴地表。縱使不是上述害蟲,還是可以借鑑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