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陋人德馨苑

    自古有狡兔死,良弓藏之說。有些功臣不能安守本分,激流勇退,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人之關係很難永久保持良好,古代君臣之間更難處理此事,遇見相左的事,再加上小人的惑亂,很容易出現間隙

  • 2 # 小義老師扯歷史

    自古以來最危險的職業就是功臣,功高震主被殺者不計其數,開國功臣善終者更是寥寥無幾。

    開國功臣功勞甚大,整個江山都是他們打下來的,居功自傲是通常高機率犯的毛病,遇到缺乏安全感的帝王下場可想而知會更慘。

    李唐王朝開國功臣亦逃不出歷史規律,相比其他王朝,李唐開國功臣已經算是特別幸運了,遇到李世民這樣寬容感恩之主,如果功臣可以安分守己又不使皇帝產生誤會的機會,可以善終。功臣們喜歡的另一個開國之君是趙匡胤,幾乎沒怎麼殺功臣,杯酒釋兵權,劉邦和朱元璋讓功臣們聞名喪膽,太嚇人啦!

  • 3 # 師明禮

    沒那麼誇張,真正被處死的也就三個人。

    先說一個結論,那就是二十四功臣裡真正死的翻不了身的只有侯君集和張亮兩個,其餘的不管是生前死,還是死後受牽連的,最後都恢復了名譽,細分起來的結局大概有這麼幾種。

    (1)不得善終的有三個。

    長孫無忌:被誣告謀反,許敬宗派人逼他自盡,長孫一族衰落。長孫無忌主要是得罪了武則天,死的算是比較慘的了。

    張亮:好巫術,有不軌之心,被唐太宗下令處斬。這個人腦子有點秀逗了,拋舊妻娶新妻,還認新妻的相好為養子,二十四功臣裡就他死的最廉價。

    侯君集:深度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處斬,觀其一生所為,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2)免職罷官的有兩個。

    長孫順德:長孫皇后的族叔,因參與李孝常謀反案被罷官。死後李世民派人憑弔,一輩子也還罷了。

    唐儉:被特賜免死罪一次,因怠於政事罷官。他很能活,一直活到唐高宗時期,死後陪葬昭陵(李世民陵墓),其實很好了。

    (3)生前榮耀,死後受辱的有三個。

    魏徵:因為牽涉到侯君集案,死後墓碑被李世民下令推倒,之後又被樹立,算是有短暫的無光時刻。

    房玄齡:因兒子房遺愛被告謀反,失去了配享太廟的資格。房氏子孫也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這純粹是飛來橫禍,都被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害慘了。大唐有好幾個公主,誰碰到誰倒黴。

    李世勣:因孫子徐敬業謀反武則天,李世勣被剖棺戮屍。

    (4)生前顯赫,死後榮耀的:十六個。

    壽不過55的:李孝恭,杜如晦,段志玄,殷開山,柴紹,張公謹。

    壽60以上的:高士廉,尉遲恭,李靖,蕭瑀,劉弘基,屈突通,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秦瓊。

  • 4 # 傾聽歷史觀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考證的,但可以作出結論——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不得善終者佔了四分之一”就是一個偽命題。

    下面給出理由。

    先說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唐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凌煙閣,並在此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畫像,皆為真人大小,由褚遂良題字。後又有5位皇帝在凌煙閣陳列功臣畫像(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唐昭宗),總計陳列100人左右。畫像全部面向北方,閣中有中隔,隔內北面寫“功高宰輔”,南面寫“功高侯王”。後來凌煙閣毀於戰火。

    貞觀十七年是個讓李世民心情抑鬱的年份。除了那些隨他征戰天下、又共創貞觀盛世的老臣們或已早逝或已老病外,更關鍵的是發生在這一年的李承乾謀反案,不但使得他為了培養帝國接班人而花費的十幾年心血付諸東流,還被迫斬殺了愛將侯君集,堪稱是李世民晚年受到的最大的打擊。而此時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的落成,算是給了他一個小小的慰藉。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包括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

    再說說二十四功臣的結局。

    根據史料記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最終病死的有21人,自縊1人,被處斬2人。

    其中虞世南終年80歲,已是杖朝之年。程知節終年79歲、李靖78歲、唐儉77歲、李勣75歲、尉遲敬德和蕭瑀73歲、高士廉72歲、屈突通70歲也是古稀之年。房玄齡終年69歲、劉弘基68歲、魏徵63歲,都是年逾花甲,在古時都算高壽。(要知道歷史上活過80歲的皇帝也不過5位而已)

    李孝恭於50歲 “暴薨”,柴紹也是在50歲病故,餘者杜如晦、段志玄、張公謹分別於46、44、39歲病故。

    殷開山、長孫順德、劉政會和秦瓊四人在史料中查不到生年,但死因均為病故。

    二十四功臣中排名首位的長孫無忌在高宗年間因與武則天結怨,被許敬宗誣以謀反,遭到削爵流放,並被迫自縊;侯君集作為李承乾謀反案中的主謀,意圖殺君立儲,事洩被殺;而張亮則比較冤,以“意圖不軌”的莫須有之罪被殺。

    從虞世南到魏徵,無論從史料記載的死因還是去世時的年齡看,都不符合“不得善終”的條件。

    從李孝恭到張公謹,其實也算不上“早逝”——據有關史料,貞觀初年關中地區的人均壽命還不到30歲。段志玄和張公謹都是對李世民功勳卓著、而且深受其信任的大將,柴紹的妻子是與李世民關係同父同母、且關係甚好的姐姐(妹妹)平陽昭公主,而杜如晦作為李世民的文膽之一且身體一直病弱,所以這幾個人的死因都與“不得善終”關係不大。唯一算疑點的就是身為宗室的李孝恭的“暴薨”,不過考慮到他一無兵權二無野心,而且從李世民一貫的表現和事後的反應看,嫌疑也不大:

    “孝恭性奢豪,重遊宴,歌姬舞女百有餘人,然而寬恕退讓,無驕矜自伐之色。太宗甚加親待,諸宗室中莫與為比。孝恭嘗悵然謂所親曰:“吾所居宅微為宏壯,非吾心也,當賣之,別營一所,粗令充事而已。身歿之後。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十四年,暴薨,年五十。太宗素服舉哀,哭之甚慟,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諡曰元,配享高祖廟庭。”(《舊唐書 · 卷六十 · 列傳第十 · 宗室》)

    生年不詳的四人中,殷開山、長孫順德和劉政會都算是高祖朝的老臣子。其中殷開山病逝於武德年間的出征途中,劉政會病逝於貞觀九年,都沒什麼疑點。長孫順德因為貪汙,李世民可能考慮到皇后的關係未予治罪,只是貶官,因此死於外任,也算不得“不得善終”。

    秦瓊作為李世民的金牌打手之一,因早年負傷太重而死,更沒有什麼嫌疑。

    長孫無忌在貞觀一朝都備受信任,最終“不得善終”也算不到李世民頭上;而侯君集則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別人;唯有張亮,栽到他頭上的四項罪名中,三項沒證據、一項根本算不得罪證,可以說他是因為李世民的猜忌而“不得善終”的唯一一人,而且李世民也很快就後悔了:

    “往者李道裕議張亮雲‘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時雖不用其言,至今追悔。”《貞觀政要·公平第十六》

    所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真正算得上“不得善終”的只有長孫無忌、侯君集、張亮三人,即便算上有些疑點的李孝恭,也不過三個半,遠沒到“四分之一”這麼嚇人的比例。

    最後說說功臣“不得善終”這回事。

    翻開史書,在大一統王朝中,開國皇帝濫殺功臣的首推劉邦和朱元璋,偏巧這二位都出身草根。而那些非草根出身的帝王,要麼威望足以服眾,要麼權術手段高超,要麼乾脆不存在壓制不住功臣的疑慮,所以濫殺功臣、使其“不得善終”並非是每朝每代都有的事。

    起碼在唐朝的開國兩代君主中,從未發生大規模屠殺功臣的現象。而在貞觀年間,稱得上是被冤殺的功臣,除了前面說的張亮,也就一個李君羨了。

  • 5 # 城市農人平子

    從歷代王朝來看,和皇帝打天下的時候可以患難與共、稱兄道弟,但是打下江山後,就不能同富貴了,絕大多數皇帝得到江山後會對曾經的功臣展開清洗,當然原因多種,有的作奸犯科、違法亂紀,有的功高震主,居功自傲,有的遭到皇帝的猜忌,總之,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會想盡辦法剷除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歷史上比較典型的如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基本上把跟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全部殺完了,除了早死的,最後只有三個能活命,其中一個是他的義子,對他比較忠,防守雲南,另外一個早早交出兵權,晚年又眼瞎生病,對他沒有威脅,另一個幾代人都為朱元璋效命,多人戰死沙場,此人對朱元璋比較衷心,人相對老實些,沒有更高的權力慾望,對朱元璋也沒什麼威脅,這麼多功臣殺得只剩下三人。劉邦取得天下後也一樣對功臣展開清洗。

    所以相比較,李氏唐朝的皇帝對開國功臣已經是非常的仁慈和寬宏大量,沒有對功臣展開清洗和屠殺,可以說是唯一能做到同患難共富貴的皇帝,已經非常難得了,可以說在李世民當政時都做到了善終,除了自然生老病死的,其中被殺的也是犯了大罪,其他的都能享受到榮華富貴。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錄及排名

    ▪ 趙國公長孫無忌 ▪ 河間王李孝恭 ▪ 萊國公杜如晦▪ 鄭國公魏徵 ▪ 梁國公房玄齡 ▪ 申國公高士廉 ▪ 鄂國公尉遲敬德 ▪ 衛國公李靖 ▪ 宋國公蕭瑀 ▪ 褒國公段志玄 ▪ 夔國公劉弘基 ▪ 蔣國公屈突通 ▪ 勳國公殷開山 ▪ 譙國公柴紹 ▪ 邳國公長孫順德 ▪ 鄖國公張亮 ▪ 陳國公侯君集 ▪ 郯國公張公瑾 ▪ 盧國公程咬金 ▪ 永興公虞世南 ▪ 邢國公劉政會 ▪ 莒國公唐儉 ▪ 英國公李勣 ▪ 胡國公秦叔寶

    長孫無忌是武則天當政被殺的,因為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以及反對武則天擅自干政,最後遭到武則天殺害。

    魏徵只是死後因為小人的進讒,被李世民推到了紀念碑,那個碑是李世民親自書寫的,後來弄清真相後李世民又把魏徵的碑立起來,更加感念魏徵的好。

    房玄齡在李世民當政的時候也能善終,李世民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房玄齡的次子,房玄齡死後四年,他的次子房遺愛與高陽公主被舉報參與到謀反被處死。

    侯君集之前做過些違法亂紀的事,居功自傲,已經被李世民降過職,侯君集後又參與太子的謀反才被李世明處死,某犯罪在當時屬於大逆不道,大罪,要被誅九族,李世民僅處死侯君集,處死以後他的畫像仍能留在凌煙閣沒被完全清除,用現在的話說,李世明對他已經夠意思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勳國公張亮私下收養義子,意圖圖謀不軌,被告發後處死,你想想,收養義子在皇帝眼裡是大忌,當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也是收養很多義子,雲南王沐英就是其中一個,有了義父義子這層關係維繫,這些義子比較忠心和賣命,所以藍玉收養玉子,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最後藍玉居功自傲,目無法紀,握有兵權又狂妄被朱元璋以某犯罪處死,你想想,當時李世民已經取得天下,天下也太平,你張亮收養這麼多義子幹嘛,居心何在,難道給你榮華富貴還不夠,你還是閒著無聊啊,沒有點想法,誰會收養這麼多義子。

    程咬金也只是在唐高宗李治時因過被免職,唐高宗排程咬金徵賀魯時,殺了已經投降的數千名平民,而且還私自把征戰繳獲的財物佔為私有,才被高宗免官。

    可以說在李世民當政時,除了個別幾個犯了重罪被處理外,其他都能善終,享受榮華富貴,在其他朝代的皇帝是做不到的。

  • 6 # 閒將西話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修建了凌煙閣。入駐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中。有四種類型,皆算不得“善終”。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壽終:指人因衰老而正常死亡。

    1.英年早逝型,算不得“善終”

    殷開山於公元622年在征途中病逝,年僅三四十歲,算不得上是“善終”。

    張公瑾於公元632年病逝,年僅三十九,英年早逝,算不得上是“善終”。

    還有段志玄,45歲病逝,李孝恭50歲病逝。

    2.大事大非型,算不得“善終”

    長孫無忌出身關隴貴族,位居凌煙閣之首,對李世民有佐名之功。李世民臨終前仍對大臣們說:“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功。”在高宗年間因與武則天結怨,被武氏寵臣許敬宗誣陷為謀反,遭到削爵流放,被被迫自縊,全宗族或殺或流放。

    陳國公侯君集,早年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不世之功。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隨李靖平突厥。後又領軍滅高昌國,因私取高昌國財物被下獄,對李世民心生怨恨,遂約張亮反唐。侯君集作為李承乾太子謀反案的主謀,意圖殺君立儲,事洩被殺。家人被流放到嶺南。

    鄖國公張亮,最早為秦王李世民的車騎將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封為懷州總管。其後告發侯君集謀反,提為刑部尚書。貞觀二十年,遭人告發,說他私養五百義子,意圖不軌。資治通鑑記載:上曰:“亮有假子五百人,養此輩何為?正欲反耳!”命百官議其獄,皆言亮反。結果張亮被處斬於長安西市,籍沒其家。

    3.因小失大型,算不得“善終”

    魏徵病逝時,李世民“上登苑西樓,望哭盡哀。”親自制作了碑文,並刻在了上邊。魏徵死前曾留下了進諫日記。裡面記載了某年某月某日,我魏某人給皇帝提了某條意見,皇帝因為某原因拒絕了我,我又怎麼怎麼批評了他……李世民看後心裡很不爽:“好你個魏徵鄉巴佬,我待你不薄,你卻用我的寬容來賺取名聲。如此沽名釣譽的人豈容我榻?”李世民越想越氣,就親自砸了魏徵的墓碑。

    蕭瑀,被唐太宗譽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貞觀二十年,因性格倔強被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封號。病逝。

    長孫順德,小受賄賂,又和謀反的李孝常有聯絡,被免官半年。後出來做事,又犯法難逃此咎,徹底丟掉了官職。晚年得病,唐太宗李世民也覺得活該!

    程咬金,功高蓋世,但是,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降民數千,豪奪錢財,晚節不保。因此免官,最終老死家中。

    4.兒女惹事型,算不得“善終”

    房玄齡,有名的“房謀杜斷”,太宗即位,房玄齡官至中書令。李世民還把女兒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但是,在他病死後僅僅四年,兒子房遺愛和兒媳高陽公主被指控謀反,房遺愛被斬,高陽公主賜死。諸子被髮配流放到嶺表。房玄齡配享太廟待遇而被廢止。

    柴紹貞觀十二年病故,但其子柴令武卻因李承乾謀反受牽連而被殺。可以說“善終”的柴紹九泉之下又作何感想?

    杜如晦貞觀四年病逝,年僅46歲,應為英年早逝。但其子杜荷參與李承乾謀反案,被斬首。杜如晦是否會含笑九泉呢?

    李靖功勳卓著,但兒子李德謇也參與了李承乾謀反案,是謀反大罪,本應處斬,但顧及李靖的功勞,改為流放嶺南,半途死去。

    李績,原名徐茂公,貞觀年間,十六年鎮北疆。李世民去世後,徵高麗。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總章二年,病故。但他的孫子李敬業卻舉起反武則天的大旗。史載:追削李敬業祖考官爵,發家斫棺,複姓徐氏。

    5.不屈不撓,算得上“善終”

    程咬金,幾乎參加了李世民所有軍事行動,二十四臣中活的最長的。但是,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降民數千,豪奪錢財,免官在家,最終壽終。

    尉遲敬德,曾居功自傲過,唐太宗說你想反嗎?尉遲敬德大呼冤枉:“我跟您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現在能還活著,都是刀劍留人啊。天下太平了,您不能亂懷疑我吧!”遂脫衣秀刀疤,向唐太宗表忠心。壽終七十三。

    秦瓊,玄武門之變後,就退出政壇,養病在家,貞觀十二壽終。

    虞世南,81歲,壽終。唐儉,78歲,壽終。

    綜上所述,要想壽終正寢,必須對皇權無法構成威脅,莫結黨營私,更莫向皇權身手,伸手必被捉!

  • 7 # 江左V九

    唐代詩人李賀曾寫過一組言情詩《南園十三首》,其中的第五首最為大家所熟悉: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能夠入選凌煙閣,是天下追求功名利祿者的心頭想。入選雖然很風光,但是,這也不能保證就能風光到底,畫像“入駐”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中,不能善終的就佔了6位,他們分別是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張亮、侯君集、程咬金。 名列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的長孫無忌,由於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體弱擅權,與武氏結怨。後遭武氏寵臣許敬宗以謀反罪名誣陷,全宗族或殺或流放,長孫無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今重慶市武隆縣),不久被迫自縊身亡。 被李世民倍加推崇的鄭國公魏徵,在其死後,也迎來了不測之禍。因為唐太宗對魏徵的特殊禮遇與尊寵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許多人在李世民面前進讒,太宗信以為真,因而對魏徵產生了深深的不滿,並下令推倒了親自書寫的紀念碑。 房玄齡在李世民還為秦王時,就投奔了他,在為李世民的得力參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 為了接近與房玄齡的關係,李世民還將自己的女兒高陽公主嫁給他的兒子房遺愛。房玄齡本人雖得善終,但是,在他死後僅僅4年,老房的次子房遺愛與高陽公主被指謀反。房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髮配流放到嶺表。房玄齡嗣子房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鄖國公張亮,早年投靠瓦崗軍,因告密而獲得李密信任,後來又投唐,成為秦王府車騎將軍。李世民與太子、齊王爭位時,張亮在嚴刑拷打下一直沒有供出李世民,讓李世民大為感動。太宗即位後,封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其後,他又因檢舉告發侯君集,擢升為刑部尚書且參知政事。結果,張亮也遭人告發,說他私下收養了五百義子,意圖不軌。結果,張亮被處斬。 陳國公侯君集,入秦王府後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又助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隨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最終,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家人被遷至嶺南。 盧國公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歷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世襲普州刺史。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數千人,晚節不保,殺降利財,因此免官,最終病死家中。 老話說的“伴君如伴虎”,此言非虛。雖然身居高位了,也不可得意忘形,否則,即使已上“凌煙閣”,有時也救一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1月,有哪些新番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