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諸葛亮三氣周瑜,將對手氣死,沒意義拍手稱快就算了,還過江祭拜
10
回覆列表
  • 1 # 那放肆的青春

    諸葛亮給周瑜弔孝有政治因素,也有其他原因,總之是是被逼無奈,詳解如下: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他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在當時就被人稱為臥龍,司馬徽更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小說更寫了諸葛亮妙計如神,什麼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借東風燒戰船三氣周瑜諸葛亮弔孝等等,似乎只要諸葛亮出馬沒有辦不成的事。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尤其是三氣周瑜後的諸葛亮弔孝,是諸葛亮一生中的最大敗筆。

      我們知道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諸葛亮非常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願,那就是要聯合東吳對抗曹操。此時曹操雖然逃回北方,但是仍然有要下江南的意思。而諸葛亮和周瑜的鬥法,一是奪回了南郡,二是收編了孫權的妹妹,並且編造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惡毒語言,終於讓周瑜氣得吐血。兩番爭鬥之下,周瑜又來挑戰,並說要助劉備取下西川,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諸葛亮將計就計,讓周瑜狐狸沒打著惹得一身騷,最後吐血而亡。得知周瑜一死,諸葛亮滿心歡喜,他知道以周瑜為代表的鷹派一死,東吳無人,孫權肯定會委派鴿派魯肅取代周瑜,如果如此,那麼孫劉兩家就可以繼續結盟。沒有最流氓,只有更流氓,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諸葛亮於是辭別劉備,大包大攬前來去江東弔孝。當時周瑜手下有很多大將,都要殺死諸葛亮為主帥報仇。

      為了防止東吳報復,諸葛亮一面拉著魯肅的手,一面叮囑手下大將趙雲不離自己左右,一面在靈堂發表沉痛的悼詞,他說: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嘗!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居。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丰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孔明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

      由於諸葛亮猜透了東吳的心思,終於使自己虎口脫險,並且替劉備招納了另一個謀士龐統。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這樣做,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到東吳,萬一東吳不按常規出牌,自己不就死於非命嗎?

      知道為何還要這樣做,因為他是諸葛亮,此時除了這一招,別無二法。

      其一,強化孫劉聯盟,讓自己害死周瑜的言論不攻自破,從而在孫劉聯盟中奠定自己崇高的威望。

      其二,在劉備手下,關羽張飛的地位無法撼動,有了出師東吳的不敗戰績,可以繼續為自己加分。

      其三,告誡關羽張飛,不要認為我是白面書生,江東數萬大軍我不拿正眼相看,視若無物。

      不過諸葛亮這樣做,危害也很巨大:

      其一,嚴重破壞了孫劉聯盟,為今後孫劉兩家的麻煩買下了伏筆,你以為江東都是膿包,其實江東領袖孫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智謀絕不在於一城的得失。和孫權比試,諸葛亮未必是對手。

      其二,讓關羽張飛佩服同時又效仿。你想一個書生到東吳都能如走平地,我關羽是堂堂大將,為何不能單刀赴會,關羽今後看江東為鼠輩,罵孫權如孺子,和諸葛亮早年不無關係。

      可見凡事皆有兩面性,諸葛亮到東吳弔孝,表面上顯擺自己,顯示自己有勇有謀,其實則種下東吳攻打荊州的禍根,為關羽日後防守荊州帶來巨大的隱患。

  • 2 # 方於圓

    周瑜屬東吳,諸葛屬劉蜀,二者在戰略上是結盟關係,目的是公共對付曹操,為了維護結盟關係(也因為東吳方面部分人認為是諸葛氣死周瑜的),算是釋疑解惑吧,所以諸葛有必要去祭奠他,當然更主要的是還是為了聯吳抗曹的目的。

  • 3 # 昊陽閒看歷史

    周瑜死後,諸葛亮帶趙雲乘船親往柴桑弔喪,在周瑜靈前,親自奠酒,跪在地上讀了一段祭文:“公瑾呀,你怎麼就死了?我心裡很痛苦呀,從此天下,再無知音。”

    嗚呼公瑾,不幸夭折。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這一段是《三國演義》第57回描寫的情景,當時周瑜因要荊州不成,設計帶兵去奪,被諸葛亮識破,將計就計設下伏兵欲擒他。周瑜怒氣填胸,引發舊傷,墜於馬下,被手下急救回巴丘。

    在收到諸葛亮的書信後,周瑜又氣又急。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遂安排好後事,上書孫權,說自己不是不想盡忠,只是天命已絕,希望手下輔佐吳候,共成大業。死之前還仰天長嘆,說了那句世人很熟悉的話: “既生瑜,何生亮!”

    所以當諸葛亮來給周瑜弔喪時,周瑜的屬下都想殺了諸葛亮。但眼見趙雲隨侍身旁,才不敢下手。可是諸葛亮為什麼會到周瑜的靈前哭祭?諸葛亮不會平白無故的來做這件事情,他這麼做有什麼目的?我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安撫東吳將領

    我前面已經介紹了周瑜死的過程,和諸葛亮是有很大的關係。赤壁大戰之後,劉備和孫權都想要荊州。但因赤壁大戰,東吳出力更多,也是整場大戰能贏的關鍵,所以兩家有約定,由周瑜先去攻打荊州,若是不成,劉備再去攻打。

    當週瑜和曹軍在前線抗戰,打得你死我活,諸葛亮派人在後面悄悄的把南郡、襄陽、荊州等地都佔了。周瑜得知,氣極吐血,極恨諸葛亮。

    諸葛亮這個行為的確為劉備取得了荊州的地盤,但又確確實實傷害了東吳將士。再加上週瑜的死,東吳將領看到諸葛亮前來,本就要動手殺了諸葛亮,卻因趙雲威猛而膽怯,可見兩軍之間敵對情緒已經非常強烈。

    兩軍以後還要合作,不能鬧得太僵。劉備這邊竟然已經得了好處,總要賣點乖。所以才有諸葛亮前來周瑜靈前哭祭這一場戲,事後,效果很不錯,眾將都覺得諸葛亮情深意重,而周瑜是氣量太小才死的。

    孔明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眾將相謂曰:“人盡道公瑾與孔明不睦,今觀察其祭奠之情,人皆虛言也!”魯肅見孔明與此悲切,亦為感傷,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周瑜手下的情緒轉變,若周瑜在地下有知,只怕要氣得跳起腳來。不過,諸葛亮這頓做作,的確安撫了東吳的將領。

    二、做戲給孫權看,好維繫兩家的聯盟。

    權力之爭,只有上層才心知肚明,諸葛亮為周瑜哭祭,其用心騙得了底下的將士,卻騙不了孫權。

    劉備這邊已經不顧盟約取得了荊州,孫權短時間也拿他們沒辦法,但並不代表他永遠都沒辦法。

    所以,劉備這邊還是要拿出態度來,告訴孫權:我雖然搶了你的地方,但我還是想維繫我們之間盟約,我們兩家只有團結,才能與曹操抗衡。

    因此,才有了諸葛亮的這一場哭祭。既安撫了下面的將領,又向孫權傳達了一個訊號:我們不想和你鬧翻, 希望你能接受我們的歉意,周瑜的死,我們也很遺憾。

    大家肯定想知道,孫權有沒有接受?他接受了,忍了那一口氣。但在關羽攻打樊城時,又在背後給了蜀國重重一擊,風水輪流轉,荊州又重回東吳手上。

    三、為龐統。

    諸葛亮在荊州時,夜觀天文,見將星墜地,還和劉備笑著說:“周瑜已經死了。”他又告訴劉備,我看天象,將星聚於東方。我要以弔喪之名,為主公到江東走一趟,尋賢士輔佐主公。

    玄德問孔明曰:“周瑜既死,還當如何?”孔明曰:“代瑜領兵者,必魯肅也。亮觀天象,將星聚於東方。亮當以弔喪為由。往江東走一遭,就尋賢士佐助主公。”

    後來這個賢士就要印在龐統身上,諸葛亮哭祭之後,正要坐船返回,龐統拉著諸葛亮大笑的說:“你氣死周郎,還來弔孝,你是欺東吳沒人嗎?”諸葛亮也大笑,趁機招攬龐統,要他來荊州輔佐劉備。

    龐統長得貌醜,孫權覺得他是狂士,遂不用他。龐統最後無法,也只有去荊州投劉備去了。

    我的總結: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諸葛亮哭祭,本就不是為了周瑜,只是為了演給活著的人看,這是一場很成功的公關活動,使孫權和劉備的關係沒有立馬破裂, 手段極其高明。

    你是怎麼看待諸葛亮哭祭周瑜的呢?

  • 4 # 茶館閒聊

    如果說是《三國演義》裡的情節話,那鄙人就來聊一聊,我認為,原因是有兩方面的。

    為劉備尋找人才

    話說諸葛亮夜觀天象,算到周瑜已死,大喜之下,對劉備說:

    “亮當以弔喪為由。往江東走一遭,就尋賢士佐助主公。”

    後來,諸葛亮找來的人才,就是與他並稱的“鳳雛”龐統。

    因為諸葛亮早就已經料定,孫權不會重用龐統,為了防止他被其他人(其實也就是曹操)挖走,所以專門到江東去勸說,並留下推薦信,好讓龐統順利投入劉備麾下。

    重英雄惜英雄

    諸葛亮和周瑜雖然是對手,但是對於此次之間的才能,還是很欽佩的。就好像諸葛亮在他自己寫的祭文中說的那樣: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 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鑑我心。 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不管諸葛亮是否真的將周瑜當作知音,至少欣賞周瑜的才華是不假的。而且人已經死了,來祭奠一下這個曾經的對手,也是合情合理的。

  • 5 # 唯戀無名

    赤壁一戰,一舉奠定了天下鼎立的格局,形成了曹魏、蜀漢、東吳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促成赤壁之戰結果,讓曹操南下之徵,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兩個罪魁禍首便是諸葛亮和周瑜了。

    而按照《三國演義》裡的橋段,諸葛亮和周瑜素來不合。先是周瑜妒忌諸葛亮之才,數次都想要把諸葛亮弄死;後是諸葛亮在周瑜之前,率先拿下了荊州各郡,更是三氣周瑜,活活把周瑜氣死。周瑜死之前更是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可見這本是兩個天生反衝的人,可是在周瑜死後,作為幕後黑手的諸葛亮卻偏偏還要漂洋過海去祭奠周瑜,非親非故更是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痛哭流涕道:

    嗚呼公瑾,不幸夭折。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諸葛亮如此行徑咋一看實在不得其解,但是其中原因細想一下便會恍然大悟。

    其一,英雄之間,惺惺相惜

    作為英雄,難免惺惺相惜,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諸葛亮和周瑜同為當時奇才,更是如此。

    周瑜和極諸葛亮為了解對方。不是如此諸葛亮也無法弄死周瑜。先是兩人一起商討破敵之策,都不約合同的在手心裡寫了個“火”字,周瑜說此計還缺了一個條件,諸葛亮同樣對周瑜所想心知肚明,那就是東風。

    周瑜和諸葛亮極為相信對方。諸葛亮一說自己知道缺什麼,周瑜立刻都相信對方想到了他所顧慮的問題,諸葛亮一說叫周瑜放心,周瑜立刻就不再擔心這個問題。

    周瑜原本是想和諸葛亮做朋友的。周瑜見到諸葛亮,交談之後直接視其為知己,更是極力想拉攏諸葛亮到東吳作自己的同僚。只是發現諸葛亮一心只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根本不可能改投東吳,擔心諸葛亮日後成為東吳大患,所以才開始想要除掉諸葛亮。

    周瑜對諸葛亮如此,諸葛亮同樣對周瑜如此。正所謂最好的敵人,就是最好的朋友。作為惺惺相惜的英雄,諸葛亮和周瑜兩人雖然是敵人,但也是彼此極為看重的朋友。拜祭自己重要的朋友,怎麼都不會有錯。

    其二,安撫江東,共抗曹操

    諸葛亮一直以來的核心戰略思想建設“聯吳抗曹”。

    從諸葛亮出山之日起,給劉備提出的建議建設聯合東吳,北抗曹魏。因為曹操勢力太大,佔據了整個北方,不管是劉備的勢力,還是東吳的勢力都遠遠比不上,甚至兩家加起來都不一定比得上。那麼敵人曹操的實力如此強大,要如何才能抵抗?就只有劉孫兩家,合力抗之。

    首先,既然兩家要聯盟了,人家最重要的大臣死了,作為合作的友方,你是不是應該去看望拜祭一下,表示一下悲痛之心?不然怎麼拉近兩家的關係。

    其次,大家都知道周瑜之死和你諸葛亮脫不了干係,你不去做做意思,安撫一下對方,人家還怎麼和你合作?肯定都擔心下一次你會再坑死誰。

    最後,諸葛亮去江東,還能表達自己和江東是一家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的家事我都來參見了,咋們就是一家人了,你看曹操就沒來,我們家人就應該一起抵抗外人曹操。

    其三,為主謀才,拉攏龐統

    其實赤壁之戰除了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罪魁禍首,還有一個幕後黑手,沒有他,火燒赤壁一樣不能取得如此戰果。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

    龐統在赤壁之戰前曾假意向曹操獻策,建議曹操把所以的戰船用鐵索連起來,這樣暈船的北方將士在上面也能如履平地,發揮出最強戰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鐵索連舟。

    可惜,暈船倒是不暈船了,但是火一燒起來,跑都沒地方跑去,害得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在一把火下幾乎全部灰飛煙滅。

    而功成身退的龐統直接去了東吳,並且面見了東吳大佬孫權。可惜孫權有眼不識泰山,以貌取人,看龐統長得醜陋,賊眉鼠眼,直接認為這不是什麼人才,把龐統趕出來了。

    諸葛亮前往江東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想要為自己的主子劉備招攬這位有國士之稱的大才,想拉攏他去荊州和自己一起輔佐自己的老大劉備。

    只是後來諸葛亮也沒有直接把龐統帶到劉備面前,龐統才高氣傲,送上門的鴨子別人不會重視。而是自己暗地裡去荊州考試當了個縣官,現實荒廢政事,後來被張飛發現他竟然一個時辰可以處理完白天的事務,直接驚掉了下巴,才把龐統帶到了劉備面前。

    重英雄惜英雄,諸葛亮和周瑜這本是兩個天生反衝的人,可是在周瑜死後,作為幕後黑手的諸葛亮卻偏偏還要漂洋過海去祭奠周瑜,非親非故更是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看來也是屬於正常。

  • 6 # 長史如歌

    歪讀三國:這件事蘊含著一個驚天陰謀,周瑜詐死賺諸葛亮,諸葛亮親身去確認周瑜死訊,雙方在鬥智鬥勇中,周瑜不敵諸葛亮,被悶死在棺材裡。有圖有真相!

    這裡是書讀得少君的歪讀三國,從非主流角度來解讀三國,發現其中有趣的事情!01

    據非主流野史傳聞,在得知劉備佔領荊州後,周瑜一心想挽回局勢。但劉備一方有臥龍諸葛亮出謀劃策,想要算計劉備是不可能的。只有先除掉諸葛亮,“魚水之情”的水舀幹了,劉備這條大錦鯉是清蒸還是刺身都隨東吳拿捏了。

    於是周瑜心生一計,詐死藏在棺材裡,棺材裡留著一個氣孔,只等諸葛亮來弔祭的時候從氣孔裡咳嗽為號,埋伏在周圍的刀斧手就一擁而上把諸葛亮拿下。

    而諸葛亮得知周瑜“死訊”後,知道周瑜是個聰明人,掐指一算,知道將來《三國志》對周瑜的評價是“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沒那麼容易被氣死。所以親自出馬進行戰略偵查。

    結果,諸葛亮在弔祭的時候發現了棺材上留著這個窟窿眼兒,心知有異。於是假借扶棺痛哭,暗中用大拇哥兒把那個窟窿眼兒堵上了,結果周瑜的聲音傳不出去,拍棺材的聲音又被諸葛亮拍棺材掩飾住,就活活悶死在棺材裡了。

    此說有圖有真相,請見下圖諸葛亮扶棺哭周瑜時,右手大拇指的位置。

    02

    又一說是周瑜假死藏在棺材裡,諸葛亮算出其詐死,於是手上戴了一枚特指扳指,在哭喪時用手拍打棺材,把周瑜活活震死。

    此說乍看匪夷所思,但仔細一想,諸葛亮作為當時的科技發明達人,木牛流馬這種全自動運輸工具,諸葛弩這種大殺器,饅頭這種美食都能發明出來,還會借東風召喚氣象武器,縮地千里進行空間摺疊,發明個能震死人的扳指真是小意思了。

  • 7 # 史研

    這個當然是要擊敗自己最喜歡的對手呢,要是自己強大實力沒有一個對手能夠和自己相比的話,那自己算什麼強大的人呢,活在世界上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孤獨。而諸葛亮在三國之中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的,他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對手能夠一直和自己爭鬥下去,要是這樣輕而易舉的奪得天下,那就是太可憐了,而且這對手也不能夠比自己太強大,要是和自己棋逢相對那種就好了,而周瑜就是這樣的好人。

    可惜的是周瑜的氣量實在太小了,要是他氣量大一點就好了,如果和自己多活幾年的話,那麼天下奇事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可能在三國演義裡面就會有更多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自從周瑜結束了之後,諸葛亮的日子是過得越來越不開心。

    諸葛亮非常喜歡他的這一個對手,把他當做自己的知己。

    諸葛亮和周瑜的話,他們兩個是一個疾風的對手,他們在三國演義裡面有很多場景都是描寫他們的,這個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實在是太殘酷了,他們最大的表現就是赤壁這一戰之中,他們兩個人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了,並且是以弱勝多。

    諸葛亮是非常喜歡周瑜的,雖然他總是捉弄周瑜,但是把它當做一個好的對手,雖然那些描寫的場景很多是虛實的,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他們還是非常好的。他們曾經一起戰鬥過,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曹操,這完全是他們一起合作努力的,在這之間裡他們培養了很好的感情。

    所以他們就喜歡一起聊天一起喝酒,但是後來赤壁之戰結束了,劉備和孫權的關係,就是因為他們主公是有矛盾的,最後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主公考慮,如果沒有主公的話,或許他們能夠成為真正的好友而不是對手,正所謂在不同的陣營裡就要為自己的主公思考,所以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

    周瑜其實是非常有才能的,只不過他死的太早了,諸葛亮感到非常的可悲。

    周瑜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諸葛亮都自己都非常覺得周瑜是一個好人,但是他還是死的太早了,諸葛亮是非常喜歡周瑜的,不希望他死的那麼早,希望他能夠好好的活下去,並且是能夠帶領孫權走向成功,就像他帶領劉備一樣,可惜沒想到周瑜死的這麼早,雖然他已經預料到了,但是內心還是非常悲痛,畢竟是曾經最好的對手,一旦失去了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了。

    當聽到周瑜死了訊息的時候,諸葛亮就立刻跑了過來,一定要去見他最後一面,就算當時有很大的矛盾,所有人都認為是諸葛亮的原因,可是諸葛亮卻沒有管這麼多,他認為自己一定要去看他一眼,一定要留下好的印象,不能夠留下遺憾。

  • 8 # 那放肆的青春

    諸葛亮給周瑜弔孝有政治因素,也有其他原因,總之是是被逼無奈,詳解如下: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他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在當時就被人稱為臥龍,司馬徽更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小說更寫了諸葛亮妙計如神,什麼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借東風燒戰船三氣周瑜諸葛亮弔孝等等,似乎只要諸葛亮出馬沒有辦不成的事。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尤其是三氣周瑜後的諸葛亮弔孝,是諸葛亮一生中的最大敗筆。

      我們知道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諸葛亮非常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願,那就是要聯合東吳對抗曹操。此時曹操雖然逃回北方,但是仍然有要下江南的意思。而諸葛亮和周瑜的鬥法,一是奪回了南郡,二是收編了孫權的妹妹,並且編造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惡毒語言,終於讓周瑜氣得吐血。兩番爭鬥之下,周瑜又來挑戰,並說要助劉備取下西川,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諸葛亮將計就計,讓周瑜狐狸沒打著惹得一身騷,最後吐血而亡。得知周瑜一死,諸葛亮滿心歡喜,他知道以周瑜為代表的鷹派一死,東吳無人,孫權肯定會委派鴿派魯肅取代周瑜,如果如此,那麼孫劉兩家就可以繼續結盟。沒有最流氓,只有更流氓,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諸葛亮於是辭別劉備,大包大攬前來去江東弔孝。當時周瑜手下有很多大將,都要殺死諸葛亮為主帥報仇。

      為了防止東吳報復,諸葛亮一面拉著魯肅的手,一面叮囑手下大將趙雲不離自己左右,一面在靈堂發表沉痛的悼詞,他說: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嘗!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居。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丰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孔明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

      由於諸葛亮猜透了東吳的心思,終於使自己虎口脫險,並且替劉備招納了另一個謀士龐統。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這樣做,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到東吳,萬一東吳不按常規出牌,自己不就死於非命嗎?

      知道為何還要這樣做,因為他是諸葛亮,此時除了這一招,別無二法。

      其一,強化孫劉聯盟,讓自己害死周瑜的言論不攻自破,從而在孫劉聯盟中奠定自己崇高的威望。

      其二,在劉備手下,關羽張飛的地位無法撼動,有了出師東吳的不敗戰績,可以繼續為自己加分。

      其三,告誡關羽張飛,不要認為我是白面書生,江東數萬大軍我不拿正眼相看,視若無物。

      不過諸葛亮這樣做,危害也很巨大:

      其一,嚴重破壞了孫劉聯盟,為今後孫劉兩家的麻煩買下了伏筆,你以為江東都是膿包,其實江東領袖孫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智謀絕不在於一城的得失。和孫權比試,諸葛亮未必是對手。

      其二,讓關羽張飛佩服同時又效仿。你想一個書生到東吳都能如走平地,我關羽是堂堂大將,為何不能單刀赴會,關羽今後看江東為鼠輩,罵孫權如孺子,和諸葛亮早年不無關係。

      可見凡事皆有兩面性,諸葛亮到東吳弔孝,表面上顯擺自己,顯示自己有勇有謀,其實則種下東吳攻打荊州的禍根,為關羽日後防守荊州帶來巨大的隱患。

  • 9 # 方於圓

    周瑜屬東吳,諸葛屬劉蜀,二者在戰略上是結盟關係,目的是公共對付曹操,為了維護結盟關係(也因為東吳方面部分人認為是諸葛氣死周瑜的),算是釋疑解惑吧,所以諸葛有必要去祭奠他,當然更主要的是還是為了聯吳抗曹的目的。

  • 10 # 昊陽閒看歷史

    周瑜死後,諸葛亮帶趙雲乘船親往柴桑弔喪,在周瑜靈前,親自奠酒,跪在地上讀了一段祭文:“公瑾呀,你怎麼就死了?我心裡很痛苦呀,從此天下,再無知音。”

    嗚呼公瑾,不幸夭折。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這一段是《三國演義》第57回描寫的情景,當時周瑜因要荊州不成,設計帶兵去奪,被諸葛亮識破,將計就計設下伏兵欲擒他。周瑜怒氣填胸,引發舊傷,墜於馬下,被手下急救回巴丘。

    在收到諸葛亮的書信後,周瑜又氣又急。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遂安排好後事,上書孫權,說自己不是不想盡忠,只是天命已絕,希望手下輔佐吳候,共成大業。死之前還仰天長嘆,說了那句世人很熟悉的話: “既生瑜,何生亮!”

    所以當諸葛亮來給周瑜弔喪時,周瑜的屬下都想殺了諸葛亮。但眼見趙雲隨侍身旁,才不敢下手。可是諸葛亮為什麼會到周瑜的靈前哭祭?諸葛亮不會平白無故的來做這件事情,他這麼做有什麼目的?我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安撫東吳將領

    我前面已經介紹了周瑜死的過程,和諸葛亮是有很大的關係。赤壁大戰之後,劉備和孫權都想要荊州。但因赤壁大戰,東吳出力更多,也是整場大戰能贏的關鍵,所以兩家有約定,由周瑜先去攻打荊州,若是不成,劉備再去攻打。

    當週瑜和曹軍在前線抗戰,打得你死我活,諸葛亮派人在後面悄悄的把南郡、襄陽、荊州等地都佔了。周瑜得知,氣極吐血,極恨諸葛亮。

    諸葛亮這個行為的確為劉備取得了荊州的地盤,但又確確實實傷害了東吳將士。再加上週瑜的死,東吳將領看到諸葛亮前來,本就要動手殺了諸葛亮,卻因趙雲威猛而膽怯,可見兩軍之間敵對情緒已經非常強烈。

    兩軍以後還要合作,不能鬧得太僵。劉備這邊竟然已經得了好處,總要賣點乖。所以才有諸葛亮前來周瑜靈前哭祭這一場戲,事後,效果很不錯,眾將都覺得諸葛亮情深意重,而周瑜是氣量太小才死的。

    孔明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眾將相謂曰:“人盡道公瑾與孔明不睦,今觀察其祭奠之情,人皆虛言也!”魯肅見孔明與此悲切,亦為感傷,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周瑜手下的情緒轉變,若周瑜在地下有知,只怕要氣得跳起腳來。不過,諸葛亮這頓做作,的確安撫了東吳的將領。

    二、做戲給孫權看,好維繫兩家的聯盟。

    權力之爭,只有上層才心知肚明,諸葛亮為周瑜哭祭,其用心騙得了底下的將士,卻騙不了孫權。

    劉備這邊已經不顧盟約取得了荊州,孫權短時間也拿他們沒辦法,但並不代表他永遠都沒辦法。

    所以,劉備這邊還是要拿出態度來,告訴孫權:我雖然搶了你的地方,但我還是想維繫我們之間盟約,我們兩家只有團結,才能與曹操抗衡。

    因此,才有了諸葛亮的這一場哭祭。既安撫了下面的將領,又向孫權傳達了一個訊號:我們不想和你鬧翻, 希望你能接受我們的歉意,周瑜的死,我們也很遺憾。

    大家肯定想知道,孫權有沒有接受?他接受了,忍了那一口氣。但在關羽攻打樊城時,又在背後給了蜀國重重一擊,風水輪流轉,荊州又重回東吳手上。

    三、為龐統。

    諸葛亮在荊州時,夜觀天文,見將星墜地,還和劉備笑著說:“周瑜已經死了。”他又告訴劉備,我看天象,將星聚於東方。我要以弔喪之名,為主公到江東走一趟,尋賢士輔佐主公。

    玄德問孔明曰:“周瑜既死,還當如何?”孔明曰:“代瑜領兵者,必魯肅也。亮觀天象,將星聚於東方。亮當以弔喪為由。往江東走一遭,就尋賢士佐助主公。”

    後來這個賢士就要印在龐統身上,諸葛亮哭祭之後,正要坐船返回,龐統拉著諸葛亮大笑的說:“你氣死周郎,還來弔孝,你是欺東吳沒人嗎?”諸葛亮也大笑,趁機招攬龐統,要他來荊州輔佐劉備。

    龐統長得貌醜,孫權覺得他是狂士,遂不用他。龐統最後無法,也只有去荊州投劉備去了。

    我的總結: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諸葛亮哭祭,本就不是為了周瑜,只是為了演給活著的人看,這是一場很成功的公關活動,使孫權和劉備的關係沒有立馬破裂, 手段極其高明。

    你是怎麼看待諸葛亮哭祭周瑜的呢?

  • 11 # 茶館閒聊

    如果說是《三國演義》裡的情節話,那鄙人就來聊一聊,我認為,原因是有兩方面的。

    為劉備尋找人才

    話說諸葛亮夜觀天象,算到周瑜已死,大喜之下,對劉備說:

    “亮當以弔喪為由。往江東走一遭,就尋賢士佐助主公。”

    後來,諸葛亮找來的人才,就是與他並稱的“鳳雛”龐統。

    因為諸葛亮早就已經料定,孫權不會重用龐統,為了防止他被其他人(其實也就是曹操)挖走,所以專門到江東去勸說,並留下推薦信,好讓龐統順利投入劉備麾下。

    重英雄惜英雄

    諸葛亮和周瑜雖然是對手,但是對於此次之間的才能,還是很欽佩的。就好像諸葛亮在他自己寫的祭文中說的那樣: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 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鑑我心。 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不管諸葛亮是否真的將周瑜當作知音,至少欣賞周瑜的才華是不假的。而且人已經死了,來祭奠一下這個曾經的對手,也是合情合理的。

  • 12 # 唯戀無名

    赤壁一戰,一舉奠定了天下鼎立的格局,形成了曹魏、蜀漢、東吳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促成赤壁之戰結果,讓曹操南下之徵,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兩個罪魁禍首便是諸葛亮和周瑜了。

    而按照《三國演義》裡的橋段,諸葛亮和周瑜素來不合。先是周瑜妒忌諸葛亮之才,數次都想要把諸葛亮弄死;後是諸葛亮在周瑜之前,率先拿下了荊州各郡,更是三氣周瑜,活活把周瑜氣死。周瑜死之前更是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可見這本是兩個天生反衝的人,可是在周瑜死後,作為幕後黑手的諸葛亮卻偏偏還要漂洋過海去祭奠周瑜,非親非故更是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痛哭流涕道:

    嗚呼公瑾,不幸夭折。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諸葛亮如此行徑咋一看實在不得其解,但是其中原因細想一下便會恍然大悟。

    其一,英雄之間,惺惺相惜

    作為英雄,難免惺惺相惜,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諸葛亮和周瑜同為當時奇才,更是如此。

    周瑜和極諸葛亮為了解對方。不是如此諸葛亮也無法弄死周瑜。先是兩人一起商討破敵之策,都不約合同的在手心裡寫了個“火”字,周瑜說此計還缺了一個條件,諸葛亮同樣對周瑜所想心知肚明,那就是東風。

    周瑜和諸葛亮極為相信對方。諸葛亮一說自己知道缺什麼,周瑜立刻都相信對方想到了他所顧慮的問題,諸葛亮一說叫周瑜放心,周瑜立刻就不再擔心這個問題。

    周瑜原本是想和諸葛亮做朋友的。周瑜見到諸葛亮,交談之後直接視其為知己,更是極力想拉攏諸葛亮到東吳作自己的同僚。只是發現諸葛亮一心只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根本不可能改投東吳,擔心諸葛亮日後成為東吳大患,所以才開始想要除掉諸葛亮。

    周瑜對諸葛亮如此,諸葛亮同樣對周瑜如此。正所謂最好的敵人,就是最好的朋友。作為惺惺相惜的英雄,諸葛亮和周瑜兩人雖然是敵人,但也是彼此極為看重的朋友。拜祭自己重要的朋友,怎麼都不會有錯。

    其二,安撫江東,共抗曹操

    諸葛亮一直以來的核心戰略思想建設“聯吳抗曹”。

    從諸葛亮出山之日起,給劉備提出的建議建設聯合東吳,北抗曹魏。因為曹操勢力太大,佔據了整個北方,不管是劉備的勢力,還是東吳的勢力都遠遠比不上,甚至兩家加起來都不一定比得上。那麼敵人曹操的實力如此強大,要如何才能抵抗?就只有劉孫兩家,合力抗之。

    首先,既然兩家要聯盟了,人家最重要的大臣死了,作為合作的友方,你是不是應該去看望拜祭一下,表示一下悲痛之心?不然怎麼拉近兩家的關係。

    其次,大家都知道周瑜之死和你諸葛亮脫不了干係,你不去做做意思,安撫一下對方,人家還怎麼和你合作?肯定都擔心下一次你會再坑死誰。

    最後,諸葛亮去江東,還能表達自己和江東是一家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的家事我都來參見了,咋們就是一家人了,你看曹操就沒來,我們家人就應該一起抵抗外人曹操。

    其三,為主謀才,拉攏龐統

    其實赤壁之戰除了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罪魁禍首,還有一個幕後黑手,沒有他,火燒赤壁一樣不能取得如此戰果。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

    龐統在赤壁之戰前曾假意向曹操獻策,建議曹操把所以的戰船用鐵索連起來,這樣暈船的北方將士在上面也能如履平地,發揮出最強戰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鐵索連舟。

    可惜,暈船倒是不暈船了,但是火一燒起來,跑都沒地方跑去,害得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在一把火下幾乎全部灰飛煙滅。

    而功成身退的龐統直接去了東吳,並且面見了東吳大佬孫權。可惜孫權有眼不識泰山,以貌取人,看龐統長得醜陋,賊眉鼠眼,直接認為這不是什麼人才,把龐統趕出來了。

    諸葛亮前往江東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想要為自己的主子劉備招攬這位有國士之稱的大才,想拉攏他去荊州和自己一起輔佐自己的老大劉備。

    只是後來諸葛亮也沒有直接把龐統帶到劉備面前,龐統才高氣傲,送上門的鴨子別人不會重視。而是自己暗地裡去荊州考試當了個縣官,現實荒廢政事,後來被張飛發現他竟然一個時辰可以處理完白天的事務,直接驚掉了下巴,才把龐統帶到了劉備面前。

    重英雄惜英雄,諸葛亮和周瑜這本是兩個天生反衝的人,可是在周瑜死後,作為幕後黑手的諸葛亮卻偏偏還要漂洋過海去祭奠周瑜,非親非故更是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看來也是屬於正常。

  • 13 # 長史如歌

    歪讀三國:這件事蘊含著一個驚天陰謀,周瑜詐死賺諸葛亮,諸葛亮親身去確認周瑜死訊,雙方在鬥智鬥勇中,周瑜不敵諸葛亮,被悶死在棺材裡。有圖有真相!

    這裡是書讀得少君的歪讀三國,從非主流角度來解讀三國,發現其中有趣的事情!01

    據非主流野史傳聞,在得知劉備佔領荊州後,周瑜一心想挽回局勢。但劉備一方有臥龍諸葛亮出謀劃策,想要算計劉備是不可能的。只有先除掉諸葛亮,“魚水之情”的水舀幹了,劉備這條大錦鯉是清蒸還是刺身都隨東吳拿捏了。

    於是周瑜心生一計,詐死藏在棺材裡,棺材裡留著一個氣孔,只等諸葛亮來弔祭的時候從氣孔裡咳嗽為號,埋伏在周圍的刀斧手就一擁而上把諸葛亮拿下。

    而諸葛亮得知周瑜“死訊”後,知道周瑜是個聰明人,掐指一算,知道將來《三國志》對周瑜的評價是“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沒那麼容易被氣死。所以親自出馬進行戰略偵查。

    結果,諸葛亮在弔祭的時候發現了棺材上留著這個窟窿眼兒,心知有異。於是假借扶棺痛哭,暗中用大拇哥兒把那個窟窿眼兒堵上了,結果周瑜的聲音傳不出去,拍棺材的聲音又被諸葛亮拍棺材掩飾住,就活活悶死在棺材裡了。

    此說有圖有真相,請見下圖諸葛亮扶棺哭周瑜時,右手大拇指的位置。

    02

    又一說是周瑜假死藏在棺材裡,諸葛亮算出其詐死,於是手上戴了一枚特指扳指,在哭喪時用手拍打棺材,把周瑜活活震死。

    此說乍看匪夷所思,但仔細一想,諸葛亮作為當時的科技發明達人,木牛流馬這種全自動運輸工具,諸葛弩這種大殺器,饅頭這種美食都能發明出來,還會借東風召喚氣象武器,縮地千里進行空間摺疊,發明個能震死人的扳指真是小意思了。

  • 14 # 史研

    這個當然是要擊敗自己最喜歡的對手呢,要是自己強大實力沒有一個對手能夠和自己相比的話,那自己算什麼強大的人呢,活在世界上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孤獨。而諸葛亮在三國之中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的,他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對手能夠一直和自己爭鬥下去,要是這樣輕而易舉的奪得天下,那就是太可憐了,而且這對手也不能夠比自己太強大,要是和自己棋逢相對那種就好了,而周瑜就是這樣的好人。

    可惜的是周瑜的氣量實在太小了,要是他氣量大一點就好了,如果和自己多活幾年的話,那麼天下奇事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可能在三國演義裡面就會有更多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自從周瑜結束了之後,諸葛亮的日子是過得越來越不開心。

    諸葛亮非常喜歡他的這一個對手,把他當做自己的知己。

    諸葛亮和周瑜的話,他們兩個是一個疾風的對手,他們在三國演義裡面有很多場景都是描寫他們的,這個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實在是太殘酷了,他們最大的表現就是赤壁這一戰之中,他們兩個人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了,並且是以弱勝多。

    諸葛亮是非常喜歡周瑜的,雖然他總是捉弄周瑜,但是把它當做一個好的對手,雖然那些描寫的場景很多是虛實的,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他們還是非常好的。他們曾經一起戰鬥過,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曹操,這完全是他們一起合作努力的,在這之間裡他們培養了很好的感情。

    所以他們就喜歡一起聊天一起喝酒,但是後來赤壁之戰結束了,劉備和孫權的關係,就是因為他們主公是有矛盾的,最後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主公考慮,如果沒有主公的話,或許他們能夠成為真正的好友而不是對手,正所謂在不同的陣營裡就要為自己的主公思考,所以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

    周瑜其實是非常有才能的,只不過他死的太早了,諸葛亮感到非常的可悲。

    周瑜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諸葛亮都自己都非常覺得周瑜是一個好人,但是他還是死的太早了,諸葛亮是非常喜歡周瑜的,不希望他死的那麼早,希望他能夠好好的活下去,並且是能夠帶領孫權走向成功,就像他帶領劉備一樣,可惜沒想到周瑜死的這麼早,雖然他已經預料到了,但是內心還是非常悲痛,畢竟是曾經最好的對手,一旦失去了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了。

    當聽到周瑜死了訊息的時候,諸葛亮就立刻跑了過來,一定要去見他最後一面,就算當時有很大的矛盾,所有人都認為是諸葛亮的原因,可是諸葛亮卻沒有管這麼多,他認為自己一定要去看他一眼,一定要留下好的印象,不能夠留下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女朋友,開始時都是怎麼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