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勵志典型,當今之世,可數褚橙之父——褚時健。褚時健的褚橙是一個有故事的品牌。
首先來說說褚橙的品質吧。作為一個先吃褚橙而後才瞭解到褚老的人,談談一個雲南當地人吃褚橙的感受:首先皮薄,不管是用工具還是手剝,果皮都很容易和果肉分離;然後多汁(自言自語:從小吃的冰糖橙都比較幹,當然也許是放太久了,但那麼多年不應該每次都買到放太久的),味道比較中立吧,酸甜適中,入口沒有很多渣,映像中,還是偶爾有幾顆籽吧,記不清了。但快消品就是這樣的,一旦給了人好感,下次重複購買是,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所以我認為,首先褚橙上市時做的廣告很合適,導致很多人認識,接觸到這個品牌。緊接著,褚橙的品質讓人們接受並且認可了這個品牌,在之後,應該沒有營銷什麼事了吧,靠著品質和粉絲越做越好。
再來說說褚老的勵志人生經歷。
開始種植褚橙的時候,褚時健還是保外就醫,從人生巔峰跌落低谷,遭遇牢獄之災、喪女之痛,種種打擊沒有摧毀褚時健。在他身上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企業家的素質:直面殘酷現實並且擊敗它。褚時健的希望是把褚橙做到中國乃至世界第一,他的目標就是要超過美國的新奇士,他說:新奇士的外觀漂亮,口感不行,卻價格賣得很貴。他常告訴員工:現在還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過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時健說:“幹什麼都要爭第一!”
有個細節是,坐車的時候他喜歡車開得很快,別人都有點頭暈了,他還很興奮。80多歲的老人,不想輸給時間,更不想輸給所謂的命運。
明年初,褚時健就90歲了,而在他心裡,只有忙碌的未來,絲毫沒有退休概念,他自言人生“已經沒有遺憾”。
“(我)不做事不行,天生就愛忙。他們問我(未來的打算),以我的感覺,再活個八九年,隨便活活!”
11月初,褚橙熟了,黃澄澄的果子掛著露珠,等著被採摘。
再往前一個月,“褚時健去世”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褚時健現身闢謠。
短暫的風波過後,新一季褚橙如約上市,更提早一個月推出新品牌。這款名為實建橙的早橙,被稱為“青春版”褚橙。
始事為創。做了許多開創性事情的褚時健是標準的“連續創業者”,從煙王到橙王,他在高齡時把一個傳統品種改造成爆款,又讓市場為它加封“中國橙類第一品牌”。
不知道已品嚐過頭茬實建橙的粉絲,從清新趕早的橙味中,是否能體會到近90歲褚時健的壯心不已。
青春橙
“有本事”的第三代操盤手
10月2日,中秋節前兩天,褚時健又來到褚橙莊園。
這一次,他照例巡視了果子的長勢,還特意抽出時間,跟趕來的媒體朋友聊起了即將上市的實建橙。這一次的露面,也彷彿是他為了提前實現此前回應不實訊息時許下的諾言———“我身體很好,10月底爭取跟大家見見面”。
從玉溪出發,沿蜿蜒的山路驅車近4小時,便是雲蒸霞蔚、果香飄飄的哀牢山。
近一年來,褚時健上哀牢山的頻率明顯少了。畢竟是快90歲的人了,腿腳不大好。但每隔一二十天,他總還是要上那麼一兩次山。
離褚橙上市還有一個多月,褚時健知道,打頭陣的實建橙要上市了。從褚橙到實建橙,歷經5年。
實建橙的操盤手,是他的外孫女婿李亞鑫。80後李亞鑫曾留學加拿大6年,2008年回國後,開始負責褚橙的市場銷售,並協助褚時健種植褚橙,因與電商合作、讓褚橙名聲大噪而為外界所熟知。
實建橙並非新品種,它和褚橙都是冰糖橙,兩者的生產基地也都在哀牢山。只不過,前者是早橙,因種植地的海拔比褚橙種植地海拔低至少400米,年平均溫度又高兩攝氏度,故能提早上市。
2013年起,在褚時健的指導下,李亞鑫率領的團隊透過多次修改種植技術,因地制宜改良施用肥料,借鑑褚橙精細化的管理制度,成功在新平縣漠沙基地實現了讓果子擁有優質口感的同時又比褚橙早一個月成熟。
實建橙是褚家第三代李亞鑫領銜孵化出的新品牌,為了鼓勵年輕人,褚時健特地給它取名“實建橙”,褚橙團隊也稱它是“青春版褚橙”。
往年,“基本靠搶”的褚橙上市,銷售期僅有短短40多天。每年褚橙季結束後,粉絲又要等上一年。實建橙縮短了等待的時間,也彌補了市場空缺。
近90歲的褚時健,用一款青春橙,告訴外界他還在思考和實踐。
十五年
科學種橙卻砍樹十幾萬棵
“青春就要熟得早”,實建橙的包裝盒上印著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語。但眾所周知,褚時健“二次創業”上山種橙時,並不早。
2002年,保外就醫的褚時健和老伴馬靜芬回雲南新平縣老家的嘎灑鎮,在哀牢山承包硬梁寨子和新梁寨子兩個山頭,開始種橙。
這一年,他已75歲。
上山種橙6年後,樹苗陸續開始掛果;10年後,和電商本來生活合作,“進京”的褚橙才真正走出哀牢山和雲南,家喻戶曉。又過了5年,褚橙推出它的“青春版”———實建橙。這時,距褚時健上哀牢山已有15個年頭。
農業是個慢熱的行業,褚時健不是沒有急過,也不是沒有“想早一點”賺錢。
他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開始(創業)時,眼前是一棵這麼高的小樹(伸手在膝蓋的高度比劃),還有滿山紅土。我開始也急,也想馬上成林、馬上有利潤,種了兩年樹,還是滿山紅土,(橙子銷售)到了2007年還不好辦。但是我歷經幾十年,在進入七八十歲時,就有點耐心了。現實教育我們,果樹每年只能長這麼高,肥料、水源等問題都是原來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不管產量怎麼樣,我認為質量始終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做菸草還是種橙,褚時健總是這樣說。自言“七八十歲時有點耐心”了的他,為了橙子的質量,他說“等得起”。
10月2日,在褚橙莊園,面對媒體的褚時健更“自揭家醜”,主動提及前年褚橙的品質,“(當時)有人給我寫信說,褚橙變味了。”農業種植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雨水多了會影響褚橙口感。褚時健明白這一點。
今年上半年,雲南雨水也不少,褚時健記下了今年以來所有颱風的編號。雨水較多,他就主張在橙園全面開挖擴寬排水溝,及時排水,避免果樹被浸泡,保證果子糖分累積。
“以前碰到雨水多的問題很頭疼,好在去年解決了,褚橙的味道又回來了”,像研究菸草一樣研究橙子的褚時健說。
科學種橙不僅僅是埋頭種樹,等它開花結果。相反,該砍的樹褚時健也不手軟。
“果子不好的樹就砍掉。現在看到的大樹都是當初創業時期種下的,多年更新下來,34萬棵老樹只有19萬棵了”,褚時健說。褚橙公司經理王遷介紹,因為捨得砍樹,別家果樹掛果年限基本上8-9年,而褚橙可以達到30年。
褚橙剛開始掛果時,產量不盡如人意,褚時健研究農業書籍,把各級柑橘種植專家請到現場,自己也到田間地頭巡視檢視。經過試驗,他和手下的作業長們知道了間伐過的果樹長勢明顯優於其他果樹。最終,他在辦公室一拍桌子:“砍!每畝砍到80棵左右!”
當年有農戶不捨得,眼看要結果的樹砍了,幾年的勞動和投入豈不白白浪費?褚時健出了一條新規:砍一棵果樹補助30-40元。農戶心理平衡了很多,從2006年到2009年,果園經過幾年連續砍樹,基本保證了每畝80棵左右的果樹規模。
王遷介紹,繼去年砍樹3萬餘棵後,今年種植基地每棵橙樹都嚴格控制花骨朵數量,使果樹有足夠的營養,保證每棵果樹平均結240個橙子;嚴格控制每棵樹之間的間距,把多餘枝條剪掉,保證Sunny可以360°照射到每個角落,保證風可以穿透枝葉。
褚橙的作業長也曾說,“我們一年四季都在剪枝,這是老闆(褚時健)的獨創”;為避免果子出現斑痕,每年春天在橙園毗鄰紅河谷的一面,會人工拉起一道道防風網。在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下,褚橙莊園今年核心產區產量將達到1萬噸。
電商本來生活的負責人還記得,2012年,本來生活跟褚橙第一年合作。當時褚橙在雲南已火了起來,但由於它第一年“進京”,本來生活起初不敢拿太多貨。“剛開始只有20噸,什麼概念?只有一貨車。”這位負責人說,後來褚橙網售價格比當時在雲南地區定價高了一倍,仍然搶手,20噸果子被一搶而空。
很多人說,褚橙自帶品牌效應和傳奇屬性。因為褚時健,外界對他種的果子也自然青眼有加。
但褚時健明白,果子第一年可以“講故事”,第二年、第三年未必能,說到底別人看重的還是品質。
代言人
自己賺錢總怕別人吃虧的老農
作為“中國年紀最長的創業者”,褚時健既是年輕創業者的男神,也是王石、潘石屹等商界大佬的偶像。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時髦的創業者,更像是位做事靠譜的老農。
許多創業者的“第一桶金”來自風險投資。褚橙的啟動資金,不是來自天使投資,而是借來的。
當年,保外就醫後的褚時健,曾考慮過好幾個行業。有人建議他搞搞炙手可熱的礦山開發,他很快意識到以自己當時的財力,不適合搞這項高投入的生意。老伴馬靜芬一度在玉溪承包種植百合花,做了一兩年,褚時健認為種花是不痛不癢的生意,把地退了。褚時健還考慮過做米線生意。不過一算賬,玉溪街上一個賣米線的攤檔一碗利潤是多少,一天大概能賣上多少碗,一個月無休大概能掙多少錢,加上考慮到米線生意很難標準化,也就作罷。
最後決定上山種橙。
“一個原因是農業我一直有接觸,熟悉行業,橙子在水果裡味道營養都好,但並沒有太普及。我們如果種出一個好的品種來,對市場來說是件好事,”褚時健後來回憶。
從當年管理新平糖廠期間對甘蔗的種植,到玉溪捲菸廠期間對“第一車間”菸葉的種植,褚時健對土地有著天然的親切感,也有足夠自信。
2015年底出版的《褚時健傳》中記錄,上世紀80年代末,管理玉溪捲菸廠的褚時健大規模建設“第一車間”,在菸廠附近的玉溪、通海縣以及相鄰的江川縣三個地方建立優質菸葉基地。“第一車間”其實就是煙田,捲菸廠和菸農簽訂合同,按照菸廠的規定種植菸草。
“第一車間”的成功,讓褚時健嚐到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甜頭。等到風風雨雨過後的二次創業,他希望延續這種做法。只不過這一次,他要把以工業的方式來對待傳統農業的經驗“嫁接”到種橙上。
“其實種橙我也是從頭開始學起,樣樣都要自己翻書看”,《褚時健傳》收錄的《種橙十年》中褚時健自述,“我從小數學並不好,但我心裡總在盤賬,對數字敏感得很”。
2009年,褚時健曾大手筆一次性捨棄幾萬棵已生長了六七年的溫州蜜柑。當年褚橙果園建成初期,為規避風險,在種下冰糖橙的同時,還種下5萬棵溫州蜜柑。2008年湖南、江西等地遭遇雪災,當時褚時健就預感,冰糖橙豐產地一旦遭災,勢必影響未來幾年冰糖橙的供需。很快,褚時健決定把已種下的5萬棵溫州蜜柑全部捨棄,改種冰糖橙。
他的這個決定幾乎讓果農“肝腸寸斷”。種植了五六年的蜜柑,馬上就能到手的變現說沒就沒了。
事實證明了褚時健的判斷。
當年他“強行”嫁接改種的冰糖橙第二年結果,2009年果園總產量達到4000噸,實現了新突破,公司盈利突破千萬元大關,股東們第一次拿到分紅。如果當年繼續種植蜜柑,5萬棵的規模成不了大氣候,和市場上同類產品競爭也無法形成絕對優勢。
多年來,無論做菸草還是種橙,褚時健總喜歡跟樸實的農民打交道。他信奉的,都是些實在的道理。他賺錢,也總怕別人吃虧,“我們一直在求發展。教農民怎麼種(橙),教農民怎麼管(橙)”。
過去褚橙種植基地所在地區幾乎是荒山一片,果農一戶年平均收入僅兩三千元。如今,農戶給褚橙公司打工,褚橙根據產量及果子品質為農戶核發工資。目前參與種植褚橙的農戶有200戶左右,農戶年均收入已達10萬餘元,最高可達13萬-14萬元,遠高於當地農村的年平均收入。
2002年褚時健正式種橙時借了1000多萬元。很多人借錢給他時說“不用還”,但據他介紹,“到2007年的時候就全部還清了。”
2012年起在成都做褚橙推廣和銷售的張小軍評價,“褚老從早年開荒種地、釀酒,到管理糖廠菸廠,然後到高齡種橙,可以說這些行業都和土地有密切關係。他一直在從事農業,和土地和食物打交道。從他做的這幾件事情用結果來看,都非常成功。很多專家到了褚橙的地裡,會認為褚老對自然的尊重、對土地的認識和方法已經領先很多。而他對農業的理解已深入骨髓,深入泥土。”
張小軍稱,毫不誇張地說,高齡開始種橙的褚時健夫婦是中國農業的代言人。15年前,75歲的褚時健和二三十歲的創業者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褚橙的成功,給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帶來極大信心,而這個信心並不只限於農業領域。
誰接班
“腦子裡從來沒有退休的概念”
瞭解橙果的褚時健同樣瞭解自己,“不做事不行,天生就愛忙”。
10月2日,離中秋節還有兩天,褚時健一大早就從玉溪出發,跟了他30多年的司機張師傅開車把他送到山上。到達褚橙基地時,長勢不錯的果子還掛著露珠。即使現在腿腳不便,走不了多少路,每回褚時健上山,也要堅持讓人扶著,走走看看。
如果不上哀牢山,褚時健很可能一大早就去玉溪大營街菜市場轉悠。9月中旬,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迴應“褚時健去世”傳聞時也透露,父親身體非常好,“當天早上還在菜市場走了一個小時買菜”。
如今,去菜市場買菜成了褚時健的日常,他說,“我還是閒不住,家裡(最多時)兩桌人吃飯,我辦伙食。”問他是否親自下廚,他一笑,“不做了,指導一下。”老伴馬靜芬調侃,“你猜他會不會做飯?他會做的,多數是跟我學的!”
馬靜芬說褚時健年輕時就不打麻將、不會玩牌,喜歡打籃球、打獵和抓魚。她至今還記得當年褚時健打下兩頭麂子,她回家一看“廚房都是肉”的往事。如今遵從醫囑,褚時健飲食清淡,“肉吃得少了,多吃些小菜,瘦了幾斤”。
白天買菜,下午午睡,到了晚上,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是褚時健雷打不動的習慣。外孫女婿李亞鑫說,“老爺子特別關注中國經濟,關注大的事情”。
成大業若烹小鮮。
即使不上山,在山下買菜也一樣精神頭十足的褚時健,似乎已對自己75歲以後打下的“江山”胸有成竹。
新一季的褚橙又熟了。漫山遍野的果子褪綠後變白,最後變黃。
如今的褚橙,在雲南各地建立了多個果園基地。新品牌實建橙已推出,在建的果汁廠也計劃明年初投產。李亞鑫介紹,這個新建的果汁廠將是一間工人很少、擁有現代化生產線的工廠,裝置主要從美國和西班牙進口。
“不敢想大了”,褚時健說將來褚橙要實現1萬噸到6萬噸的飛躍。“老爺子有點保守了”,李亞鑫補充,2022年,褚橙、褚柑和果汁廠的產量,計劃力爭達到7萬噸。
“80多歲一點都不惆悵”,褚時健覺得種橙這些年是自己人生最放鬆的階段。所以即使是面對“被去世”的傳聞,也表現得很淡定,還對媒體迴應,覺得“朋友是真誠的,媒體是公道的。這麼多人關心老褚,把我的事情當做他們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人生能夠做到這一步,我滿足了。”
他曾答,還真想過,就是養羊。他當時想過,雲南氣候條件比出產羊肉的西北地區溫暖溼潤,也認真研究過紐西蘭、澳洲的氣候條件、羊種和牛種。只不過他80歲以後,身體和精神狀態不如以前,“這輩子只能在山裡種橙了”。
褚時健在自述《種橙十年》裡直言,“我也在考慮,將來如何持續發展下去?中國傳統的家族企業弊病很多,我們總說富不過三代。自己家人一直親自經營是個冒險,請別人經營同樣也是冒險。所以我在想,當我們發展到五六萬噸的時候,讓我們家的這些主要家族成員,一人一部分,自己成立自己的公司,分開管理。到時有個集團公司或者總公司,統一執行一些產品質量標準和市場經營原則,做董事長的就把這件事管起來。至於各自公司獨立經營的事情,董事長就不要管了,讓他們互相競爭,也各自發展。”
如今,李亞鑫領銜的褚橙行銷團隊以年富力強的80後為主。“現在,褚橙的行銷也有本事了”,10月2日,剝開一枚實建橙,褚時健說,“他們問我(未來的打算),以我的感覺,(我)再活個八九年,隨便活活!”
和人聊天,褚時健的話題總繞不開種橙。倒是普通話更流暢的老伴馬靜芬替他總結,“他的磨難,從小就有。磨難是財富,磨練得很堅強,才能把事情做好。人生世間,不單是考慮怎麼賺點錢、過日子”。
張小軍說,他曾反覆問過褚時健,多次創業成功到底有什麼訣竅,褚時健幾次的回答都一樣,就是認真做事,一個一個把問題解決。
而褚時健似乎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這些問題可以細到一個鍋爐的爐橋寬窄,也可以大到提前5年在鮮果超級暢銷時就佈局果汁加工的戰略。
也許有人說,褚橙成功是因為有紅河集團每年幫他消費400噸。其實,這不是“褚橙”做起來的關鍵原因。“褚橙”有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種植中。
還有一點,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市場營銷和定位:褚橙的市場目標是成為大中城市白領的平常送禮首選,就像腦白金的目標是成為兒女送父母的禮品首選一樣。平常走親訪友選禮品是個麻煩事,貴的不合適,便宜的太寒酸,10斤一箱的褚橙價值一百多,拿得出手又不破費,有味道有健康有勵志有品牌,還多少有點稀罕,不是街頭巷尾隨便能買到的,作為平時走親訪友禮品簡直太合適了好嗎。
說起勵志典型,當今之世,可數褚橙之父——褚時健。褚時健的褚橙是一個有故事的品牌。
首先來說說褚橙的品質吧。作為一個先吃褚橙而後才瞭解到褚老的人,談談一個雲南當地人吃褚橙的感受:首先皮薄,不管是用工具還是手剝,果皮都很容易和果肉分離;然後多汁(自言自語:從小吃的冰糖橙都比較幹,當然也許是放太久了,但那麼多年不應該每次都買到放太久的),味道比較中立吧,酸甜適中,入口沒有很多渣,映像中,還是偶爾有幾顆籽吧,記不清了。但快消品就是這樣的,一旦給了人好感,下次重複購買是,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所以我認為,首先褚橙上市時做的廣告很合適,導致很多人認識,接觸到這個品牌。緊接著,褚橙的品質讓人們接受並且認可了這個品牌,在之後,應該沒有營銷什麼事了吧,靠著品質和粉絲越做越好。
再來說說褚老的勵志人生經歷。
開始種植褚橙的時候,褚時健還是保外就醫,從人生巔峰跌落低谷,遭遇牢獄之災、喪女之痛,種種打擊沒有摧毀褚時健。在他身上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企業家的素質:直面殘酷現實並且擊敗它。褚時健的希望是把褚橙做到中國乃至世界第一,他的目標就是要超過美國的新奇士,他說:新奇士的外觀漂亮,口感不行,卻價格賣得很貴。他常告訴員工:現在還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過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時健說:“幹什麼都要爭第一!”
有個細節是,坐車的時候他喜歡車開得很快,別人都有點頭暈了,他還很興奮。80多歲的老人,不想輸給時間,更不想輸給所謂的命運。
明年初,褚時健就90歲了,而在他心裡,只有忙碌的未來,絲毫沒有退休概念,他自言人生“已經沒有遺憾”。
“(我)不做事不行,天生就愛忙。他們問我(未來的打算),以我的感覺,再活個八九年,隨便活活!”
11月初,褚橙熟了,黃澄澄的果子掛著露珠,等著被採摘。
再往前一個月,“褚時健去世”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褚時健現身闢謠。
短暫的風波過後,新一季褚橙如約上市,更提早一個月推出新品牌。這款名為實建橙的早橙,被稱為“青春版”褚橙。
始事為創。做了許多開創性事情的褚時健是標準的“連續創業者”,從煙王到橙王,他在高齡時把一個傳統品種改造成爆款,又讓市場為它加封“中國橙類第一品牌”。
不知道已品嚐過頭茬實建橙的粉絲,從清新趕早的橙味中,是否能體會到近90歲褚時健的壯心不已。
青春橙
“有本事”的第三代操盤手
10月2日,中秋節前兩天,褚時健又來到褚橙莊園。
這一次,他照例巡視了果子的長勢,還特意抽出時間,跟趕來的媒體朋友聊起了即將上市的實建橙。這一次的露面,也彷彿是他為了提前實現此前回應不實訊息時許下的諾言———“我身體很好,10月底爭取跟大家見見面”。
從玉溪出發,沿蜿蜒的山路驅車近4小時,便是雲蒸霞蔚、果香飄飄的哀牢山。
近一年來,褚時健上哀牢山的頻率明顯少了。畢竟是快90歲的人了,腿腳不大好。但每隔一二十天,他總還是要上那麼一兩次山。
離褚橙上市還有一個多月,褚時健知道,打頭陣的實建橙要上市了。從褚橙到實建橙,歷經5年。
實建橙的操盤手,是他的外孫女婿李亞鑫。80後李亞鑫曾留學加拿大6年,2008年回國後,開始負責褚橙的市場銷售,並協助褚時健種植褚橙,因與電商合作、讓褚橙名聲大噪而為外界所熟知。
實建橙並非新品種,它和褚橙都是冰糖橙,兩者的生產基地也都在哀牢山。只不過,前者是早橙,因種植地的海拔比褚橙種植地海拔低至少400米,年平均溫度又高兩攝氏度,故能提早上市。
2013年起,在褚時健的指導下,李亞鑫率領的團隊透過多次修改種植技術,因地制宜改良施用肥料,借鑑褚橙精細化的管理制度,成功在新平縣漠沙基地實現了讓果子擁有優質口感的同時又比褚橙早一個月成熟。
實建橙是褚家第三代李亞鑫領銜孵化出的新品牌,為了鼓勵年輕人,褚時健特地給它取名“實建橙”,褚橙團隊也稱它是“青春版褚橙”。
往年,“基本靠搶”的褚橙上市,銷售期僅有短短40多天。每年褚橙季結束後,粉絲又要等上一年。實建橙縮短了等待的時間,也彌補了市場空缺。
近90歲的褚時健,用一款青春橙,告訴外界他還在思考和實踐。
十五年
科學種橙卻砍樹十幾萬棵
“青春就要熟得早”,實建橙的包裝盒上印著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語。但眾所周知,褚時健“二次創業”上山種橙時,並不早。
2002年,保外就醫的褚時健和老伴馬靜芬回雲南新平縣老家的嘎灑鎮,在哀牢山承包硬梁寨子和新梁寨子兩個山頭,開始種橙。
這一年,他已75歲。
上山種橙6年後,樹苗陸續開始掛果;10年後,和電商本來生活合作,“進京”的褚橙才真正走出哀牢山和雲南,家喻戶曉。又過了5年,褚橙推出它的“青春版”———實建橙。這時,距褚時健上哀牢山已有15個年頭。
農業是個慢熱的行業,褚時健不是沒有急過,也不是沒有“想早一點”賺錢。
他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開始(創業)時,眼前是一棵這麼高的小樹(伸手在膝蓋的高度比劃),還有滿山紅土。我開始也急,也想馬上成林、馬上有利潤,種了兩年樹,還是滿山紅土,(橙子銷售)到了2007年還不好辦。但是我歷經幾十年,在進入七八十歲時,就有點耐心了。現實教育我們,果樹每年只能長這麼高,肥料、水源等問題都是原來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不管產量怎麼樣,我認為質量始終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做菸草還是種橙,褚時健總是這樣說。自言“七八十歲時有點耐心”了的他,為了橙子的質量,他說“等得起”。
10月2日,在褚橙莊園,面對媒體的褚時健更“自揭家醜”,主動提及前年褚橙的品質,“(當時)有人給我寫信說,褚橙變味了。”農業種植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雨水多了會影響褚橙口感。褚時健明白這一點。
今年上半年,雲南雨水也不少,褚時健記下了今年以來所有颱風的編號。雨水較多,他就主張在橙園全面開挖擴寬排水溝,及時排水,避免果樹被浸泡,保證果子糖分累積。
“以前碰到雨水多的問題很頭疼,好在去年解決了,褚橙的味道又回來了”,像研究菸草一樣研究橙子的褚時健說。
科學種橙不僅僅是埋頭種樹,等它開花結果。相反,該砍的樹褚時健也不手軟。
“果子不好的樹就砍掉。現在看到的大樹都是當初創業時期種下的,多年更新下來,34萬棵老樹只有19萬棵了”,褚時健說。褚橙公司經理王遷介紹,因為捨得砍樹,別家果樹掛果年限基本上8-9年,而褚橙可以達到30年。
褚橙剛開始掛果時,產量不盡如人意,褚時健研究農業書籍,把各級柑橘種植專家請到現場,自己也到田間地頭巡視檢視。經過試驗,他和手下的作業長們知道了間伐過的果樹長勢明顯優於其他果樹。最終,他在辦公室一拍桌子:“砍!每畝砍到80棵左右!”
當年有農戶不捨得,眼看要結果的樹砍了,幾年的勞動和投入豈不白白浪費?褚時健出了一條新規:砍一棵果樹補助30-40元。農戶心理平衡了很多,從2006年到2009年,果園經過幾年連續砍樹,基本保證了每畝80棵左右的果樹規模。
王遷介紹,繼去年砍樹3萬餘棵後,今年種植基地每棵橙樹都嚴格控制花骨朵數量,使果樹有足夠的營養,保證每棵果樹平均結240個橙子;嚴格控制每棵樹之間的間距,把多餘枝條剪掉,保證Sunny可以360°照射到每個角落,保證風可以穿透枝葉。
褚橙的作業長也曾說,“我們一年四季都在剪枝,這是老闆(褚時健)的獨創”;為避免果子出現斑痕,每年春天在橙園毗鄰紅河谷的一面,會人工拉起一道道防風網。在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下,褚橙莊園今年核心產區產量將達到1萬噸。
電商本來生活的負責人還記得,2012年,本來生活跟褚橙第一年合作。當時褚橙在雲南已火了起來,但由於它第一年“進京”,本來生活起初不敢拿太多貨。“剛開始只有20噸,什麼概念?只有一貨車。”這位負責人說,後來褚橙網售價格比當時在雲南地區定價高了一倍,仍然搶手,20噸果子被一搶而空。
很多人說,褚橙自帶品牌效應和傳奇屬性。因為褚時健,外界對他種的果子也自然青眼有加。
但褚時健明白,果子第一年可以“講故事”,第二年、第三年未必能,說到底別人看重的還是品質。
代言人
自己賺錢總怕別人吃虧的老農
作為“中國年紀最長的創業者”,褚時健既是年輕創業者的男神,也是王石、潘石屹等商界大佬的偶像。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時髦的創業者,更像是位做事靠譜的老農。
許多創業者的“第一桶金”來自風險投資。褚橙的啟動資金,不是來自天使投資,而是借來的。
當年,保外就醫後的褚時健,曾考慮過好幾個行業。有人建議他搞搞炙手可熱的礦山開發,他很快意識到以自己當時的財力,不適合搞這項高投入的生意。老伴馬靜芬一度在玉溪承包種植百合花,做了一兩年,褚時健認為種花是不痛不癢的生意,把地退了。褚時健還考慮過做米線生意。不過一算賬,玉溪街上一個賣米線的攤檔一碗利潤是多少,一天大概能賣上多少碗,一個月無休大概能掙多少錢,加上考慮到米線生意很難標準化,也就作罷。
最後決定上山種橙。
“一個原因是農業我一直有接觸,熟悉行業,橙子在水果裡味道營養都好,但並沒有太普及。我們如果種出一個好的品種來,對市場來說是件好事,”褚時健後來回憶。
從當年管理新平糖廠期間對甘蔗的種植,到玉溪捲菸廠期間對“第一車間”菸葉的種植,褚時健對土地有著天然的親切感,也有足夠自信。
2015年底出版的《褚時健傳》中記錄,上世紀80年代末,管理玉溪捲菸廠的褚時健大規模建設“第一車間”,在菸廠附近的玉溪、通海縣以及相鄰的江川縣三個地方建立優質菸葉基地。“第一車間”其實就是煙田,捲菸廠和菸農簽訂合同,按照菸廠的規定種植菸草。
“第一車間”的成功,讓褚時健嚐到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甜頭。等到風風雨雨過後的二次創業,他希望延續這種做法。只不過這一次,他要把以工業的方式來對待傳統農業的經驗“嫁接”到種橙上。
“其實種橙我也是從頭開始學起,樣樣都要自己翻書看”,《褚時健傳》收錄的《種橙十年》中褚時健自述,“我從小數學並不好,但我心裡總在盤賬,對數字敏感得很”。
2009年,褚時健曾大手筆一次性捨棄幾萬棵已生長了六七年的溫州蜜柑。當年褚橙果園建成初期,為規避風險,在種下冰糖橙的同時,還種下5萬棵溫州蜜柑。2008年湖南、江西等地遭遇雪災,當時褚時健就預感,冰糖橙豐產地一旦遭災,勢必影響未來幾年冰糖橙的供需。很快,褚時健決定把已種下的5萬棵溫州蜜柑全部捨棄,改種冰糖橙。
他的這個決定幾乎讓果農“肝腸寸斷”。種植了五六年的蜜柑,馬上就能到手的變現說沒就沒了。
事實證明了褚時健的判斷。
當年他“強行”嫁接改種的冰糖橙第二年結果,2009年果園總產量達到4000噸,實現了新突破,公司盈利突破千萬元大關,股東們第一次拿到分紅。如果當年繼續種植蜜柑,5萬棵的規模成不了大氣候,和市場上同類產品競爭也無法形成絕對優勢。
多年來,無論做菸草還是種橙,褚時健總喜歡跟樸實的農民打交道。他信奉的,都是些實在的道理。他賺錢,也總怕別人吃虧,“我們一直在求發展。教農民怎麼種(橙),教農民怎麼管(橙)”。
過去褚橙種植基地所在地區幾乎是荒山一片,果農一戶年平均收入僅兩三千元。如今,農戶給褚橙公司打工,褚橙根據產量及果子品質為農戶核發工資。目前參與種植褚橙的農戶有200戶左右,農戶年均收入已達10萬餘元,最高可達13萬-14萬元,遠高於當地農村的年平均收入。
2002年褚時健正式種橙時借了1000多萬元。很多人借錢給他時說“不用還”,但據他介紹,“到2007年的時候就全部還清了。”
2012年起在成都做褚橙推廣和銷售的張小軍評價,“褚老從早年開荒種地、釀酒,到管理糖廠菸廠,然後到高齡種橙,可以說這些行業都和土地有密切關係。他一直在從事農業,和土地和食物打交道。從他做的這幾件事情用結果來看,都非常成功。很多專家到了褚橙的地裡,會認為褚老對自然的尊重、對土地的認識和方法已經領先很多。而他對農業的理解已深入骨髓,深入泥土。”
張小軍稱,毫不誇張地說,高齡開始種橙的褚時健夫婦是中國農業的代言人。15年前,75歲的褚時健和二三十歲的創業者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褚橙的成功,給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帶來極大信心,而這個信心並不只限於農業領域。
誰接班
“腦子裡從來沒有退休的概念”
瞭解橙果的褚時健同樣瞭解自己,“不做事不行,天生就愛忙”。
10月2日,離中秋節還有兩天,褚時健一大早就從玉溪出發,跟了他30多年的司機張師傅開車把他送到山上。到達褚橙基地時,長勢不錯的果子還掛著露珠。即使現在腿腳不便,走不了多少路,每回褚時健上山,也要堅持讓人扶著,走走看看。
如果不上哀牢山,褚時健很可能一大早就去玉溪大營街菜市場轉悠。9月中旬,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迴應“褚時健去世”傳聞時也透露,父親身體非常好,“當天早上還在菜市場走了一個小時買菜”。
如今,去菜市場買菜成了褚時健的日常,他說,“我還是閒不住,家裡(最多時)兩桌人吃飯,我辦伙食。”問他是否親自下廚,他一笑,“不做了,指導一下。”老伴馬靜芬調侃,“你猜他會不會做飯?他會做的,多數是跟我學的!”
馬靜芬說褚時健年輕時就不打麻將、不會玩牌,喜歡打籃球、打獵和抓魚。她至今還記得當年褚時健打下兩頭麂子,她回家一看“廚房都是肉”的往事。如今遵從醫囑,褚時健飲食清淡,“肉吃得少了,多吃些小菜,瘦了幾斤”。
白天買菜,下午午睡,到了晚上,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是褚時健雷打不動的習慣。外孫女婿李亞鑫說,“老爺子特別關注中國經濟,關注大的事情”。
成大業若烹小鮮。
即使不上山,在山下買菜也一樣精神頭十足的褚時健,似乎已對自己75歲以後打下的“江山”胸有成竹。
新一季的褚橙又熟了。漫山遍野的果子褪綠後變白,最後變黃。
如今的褚橙,在雲南各地建立了多個果園基地。新品牌實建橙已推出,在建的果汁廠也計劃明年初投產。李亞鑫介紹,這個新建的果汁廠將是一間工人很少、擁有現代化生產線的工廠,裝置主要從美國和西班牙進口。
“不敢想大了”,褚時健說將來褚橙要實現1萬噸到6萬噸的飛躍。“老爺子有點保守了”,李亞鑫補充,2022年,褚橙、褚柑和果汁廠的產量,計劃力爭達到7萬噸。
“80多歲一點都不惆悵”,褚時健覺得種橙這些年是自己人生最放鬆的階段。所以即使是面對“被去世”的傳聞,也表現得很淡定,還對媒體迴應,覺得“朋友是真誠的,媒體是公道的。這麼多人關心老褚,把我的事情當做他們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人生能夠做到這一步,我滿足了。”
他曾答,還真想過,就是養羊。他當時想過,雲南氣候條件比出產羊肉的西北地區溫暖溼潤,也認真研究過紐西蘭、澳洲的氣候條件、羊種和牛種。只不過他80歲以後,身體和精神狀態不如以前,“這輩子只能在山裡種橙了”。
褚時健在自述《種橙十年》裡直言,“我也在考慮,將來如何持續發展下去?中國傳統的家族企業弊病很多,我們總說富不過三代。自己家人一直親自經營是個冒險,請別人經營同樣也是冒險。所以我在想,當我們發展到五六萬噸的時候,讓我們家的這些主要家族成員,一人一部分,自己成立自己的公司,分開管理。到時有個集團公司或者總公司,統一執行一些產品質量標準和市場經營原則,做董事長的就把這件事管起來。至於各自公司獨立經營的事情,董事長就不要管了,讓他們互相競爭,也各自發展。”
如今,李亞鑫領銜的褚橙行銷團隊以年富力強的80後為主。“現在,褚橙的行銷也有本事了”,10月2日,剝開一枚實建橙,褚時健說,“他們問我(未來的打算),以我的感覺,(我)再活個八九年,隨便活活!”
和人聊天,褚時健的話題總繞不開種橙。倒是普通話更流暢的老伴馬靜芬替他總結,“他的磨難,從小就有。磨難是財富,磨練得很堅強,才能把事情做好。人生世間,不單是考慮怎麼賺點錢、過日子”。
張小軍說,他曾反覆問過褚時健,多次創業成功到底有什麼訣竅,褚時健幾次的回答都一樣,就是認真做事,一個一個把問題解決。
而褚時健似乎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這些問題可以細到一個鍋爐的爐橋寬窄,也可以大到提前5年在鮮果超級暢銷時就佈局果汁加工的戰略。
也許有人說,褚橙成功是因為有紅河集團每年幫他消費400噸。其實,這不是“褚橙”做起來的關鍵原因。“褚橙”有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種植中。
還有一點,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市場營銷和定位:褚橙的市場目標是成為大中城市白領的平常送禮首選,就像腦白金的目標是成為兒女送父母的禮品首選一樣。平常走親訪友選禮品是個麻煩事,貴的不合適,便宜的太寒酸,10斤一箱的褚橙價值一百多,拿得出手又不破費,有味道有健康有勵志有品牌,還多少有點稀罕,不是街頭巷尾隨便能買到的,作為平時走親訪友禮品簡直太合適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