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叄孕嬰童
-
2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大家都說玉米下半年的價格會漲價,到底會漲價嗎?農民辛辛苦苦種植了半年的農作物,就渴望有一個好的收成有時候還不如願,一家人累死累活的種植幾畝地到頭來連飯都吃不飽,那下半年關乎到我們吃飯的玉米價格會如何呢?到底會不會上漲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有人分析玉米的價格會上漲,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一下的兩點①小麥今年產量降低,小麥今年普遍減產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作為主食的玉米,無論是飼用還是食用都可以替代玉米。②由於關稅的原因,今年我們進口的玉米會增加關稅等,從而會影響我們國內的價格。那情況到底如何呢?
目前:華北地區的某些用糧企業收購價格稍微上調,有人預測7-9能賣就賣基本上上漲的空間不大,這其中和養殖業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生豬價格一直處於疲軟的價格,另外就是我們也可以從其他的地方進口玉米,從而彌補國內玉米市場的空缺。
-
3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謝謝悟空邀請:玉米價格是人們一直以來爭論的話題,眾說紛紜,很難一錘定奪。有的人說是要上漲幅度要大的,可透過半年的銷售量看和國家臨儲玉米的拍賣,價格是一直保持在九角二三分之間。也有的人說隨著國家臨儲玉米的衝擊,會給玉米價格帶來下降,這些盲目的猜測是亳無根據的,只有靠市場執行機制來決定價格高低。農民朋友很希望捏在手中的玉米了漲個高價,以此來增加點收入,可透過這近年來種植玉米的產量和養殖加工轉化看是協調穩步執行的,根本形不成大起大落的現象。我最近路過幾個村,發現農民種植的玉米並沒有增加,反而種植苗木的數目在增加了,即便玉米價格在九毛多了,但還是比不過苗木收入高的,農民朋友就是認準的個理:什麼價格高,我們就一個勁往裡鑽,儘管田野裡地頭間有大量的苗木賣不出去當柴燒,也是心甘情願,總是報著信心十足的希望,萬一我這回能賣上個好價呢?就比種糧食收入的要高的多。農民朋友總是愛跟風走,人家說種苗木很掙錢,他就心癢癢的跟著一起種,從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人家資訊靈通有門路,你有嗎?人家有技術經驗種植一年就成功,還能保證銷售到位。你有技術經驗會管理嗎?你能和人家一樣保證銷售掉嗎?所以說,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賺錢多少,關鍵是看各人的文化素質掌握的程度了。
-
4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就目前形勢看,個人對2018年下半年玉米行情價格上漲看好。其中原因有以下方面。
1、今年玉米總產量預計將大幅下降。受供給側改革影響,玉米非優勢產區面積壓縮,及部分產區對大豆種植力度的加大,和玉米適播期東北乾旱天氣影響,及當前南澇北旱的格局形成影響,不僅種植面積預計比往年減少20%左右,而且玉米單產總體也將不容樂觀,因此今年秋季玉米總產量預計較往年總產量將大幅下降,因此對緩解市場供給利好。
2.玉米需求持續增加。目前因天氣原因及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影響,玉米飼料需求量可能會有所影響,但隨溫度下降,養殖業對玉米需求量將持續增大,同時加之近年對玉米深加工能力和專案的不斷扶持研究等,當前中國對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斷增加,每年因深加工方面對玉米需求量持續不斷增加,平均約每年以10%以上速率增加。另外今年小麥受天氣影響等,產量有所下降,勢必也會刺激養殖業對玉米需求等
3.國家市場衝擊減弱。受厄爾尼諾等天氣影響,不僅僅中國玉米等種植產業受到影響,以玉米出口為主的美國及巴西等國家也深受其害,玉米產量和種植面積等也較往年明顯減少,在優先保證內需基礎上,會大大減少對中國玉米出口能力,因此國際市場對中國玉米市場衝擊下半年將會減弱。
4.國際貿易保護。受國際貿易爭端頻繁影響,國家會針對市場形勢,制定反貿易措施等,以保護中國經濟利益,因此預計會加強對進口玉米限制,削弱對玉米進口需求,利於國內玉米市場利好。目前中國玉米臨儲價格走低,不僅與市場需求有關,個人預計也與此有很大關聯,即刺激了國內玉米需求,同時庫容增加,對下半年秋季玉米上市,價格上漲利好。
總之,2018年下半年玉米行情總體個人看漲,但增長幅度預計不大,受品質、區域交通等影響,也不排除有短期震盪影響可能。(個人分析,僅供參考) -
5 # 三農科學家
2018下半年玉米行情漲跌說法不一,你怎麼看?
目前全國部分地區的玉米收購價格呈現明顯的趨勢是:東北玉米收購價格比關內普遍價格低150-200元/噸,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最近成了拉動國內玉米價格上升的主要動力,這是源於最近華北地區交通管制嚴重,導致關外玉米無法順利入關進入華北市場,華北市場出現區域性玉米緊缺現象,價格上漲。
目前哈市玉米收購價1520元/噸,瀋陽1600元/噸、通遼1600元/噸、濰坊1790元/噸、石家莊1730元/噸、鄭州1790元/噸、西安1800元/噸、大連1738元/噸、福州1820元/噸、廣州1830元/噸、上海1810元/噸、成都1990元/噸、徐州1820元/噸。從這些全國主要玉米消耗城市我們不難看出來玉米價格“南強北弱,西部崛起”的現象,下邊老張詳細說一下這個問題。
一、政策利好因素。玉米價格怎麼樣,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政策和市場,老張認為政策在某方面是大於市場的。今年國家對玉米種植面積進行了較大調整,取消了鐮刀灣、西南、西北等玉米主產區的種植面積,據業內人士透露,本次玉米減種可能直接會減少今年玉米產量1000萬噸以上,這對於今年玉米價格是利好的。
二、自然因素。今年年初玉米主產區東三省遭遇大旱,很多玉米種植出苗困難,這勢必會造成今年玉米主產區的東北玉米產量大為減少。再加上目前臺風開始登陸中國南方地區,據悉造成廣西等西南玉米種植區大面積玉米發生洪災,不少良田被毀,今年臺風過後地區玉米產量也會受損。今年全國很多地方玉米病蟲害都比去年嚴重的多,很多一線老農都和老張反應今年預估自己家種的玉米減產15-30%,這些都是促進今年玉米價格上漲的利好因素,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咱們農民的犧牲之上,身為農民大的老張完全高興不起來。
三、市場因素。中美貿易局勢緊張,這個月即將實施關稅上調20%的議案,再加上阿根廷、巴西今年玉米減產,國家前幾日不得不從亞洲尋求玉米進口來源,陸續宣佈了取消南韓、印度等6亞洲國家的玉米關稅,這幾個國家玉米入關完全0關稅,這些都說明了今年玉米的強勁後勁。
事實上,目前臨儲玉米雖然入市9000萬噸,成交6000萬噸,但是國家有著“臨儲玉米不進老百姓飯碗”的原則,所以臨儲玉米實際上只能做飼料和釀酒,所以臨儲玉米雖然數量巨大,但是對新玉米市場影響其實有限,事實上今年開年玉米價格就一直呈上升趨勢,要不是臨儲玉米拍賣,今年玉米價格早就漲到1元以上了,即便數量巨大的臨儲玉米也只是拉低了玉米價格50-60元/噸左右。所以老張認為今年下半年新玉米價格還是比較樂觀的,東三省今年有望突破0.9元,其他地區有望突破1元!
-
6 # 農大知事
2018下半年玉米行情漲跌說法不一,你怎麼看?
就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下半年玉米價格上漲的機率要大些,為什麼這樣說?下面就談談我的看法。
現在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了,也就是在上個月很多經濟學家還分析說,中美貿易戰是打不起來,考慮到雙方利益的問題。但是出乎眾人的預料,美方還是先聲奪人了。中美貿易戰對玉米價格走勢會發生什麼影響呢?
要知道中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美國高粱的,高粱和玉米有什麼關聯性呢?其實這個問題還有很多人不明白的,在很多地方高粱是用作玉米的替代品使用的。這貿易戰開打後,中國對美國的高粱進口量勢必要縮減,甚至於停止進口美國高粱,可想而知,這對於中國的玉米價格是很大的利好。
另外,今年小麥產量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減產,因而在玉米能夠替代小麥深加工的企業或用糧大戶,如飼料、食品加工單位等,他們也會增加玉米用量。
綜合所述,我對今年下半年玉米價格看漲,以上觀點,屬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鄉村波比
2018年下半年玉米行情漲跌說法不一,你怎麼看?
隨著中國各地交通嚴查,火車運輸查超嚴重,玉米作物運輸成本也隨之增加。部分地區玉米市場供應量相對偏緊,因此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漲。但是個人預測未來玉米持續大幅度上漲機會不大,主要還是以穩中小幅度上漲為主。
由中國玉米網(上圖)資料統計,截止今日(7月12日)目前中國東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大部分均價在1550元/噸左右,與昨日持平。目前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7月6日開始中國對美國進口玉米加徵25%關稅,導致進口玉米相對減少。
其次由於去年中國大部分地區玉米種植受環境、病蟲害因素影響,玉米產量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減產。然而隨著豬價的不斷上漲,養殖戶生豬補欄量也隨之增加,作為生豬飼料的玉米需求量也逐步增加,這幾個方面導致了目前玉米價格呈現上漲局面。
目前中國玉米存量仍然十分巨大,短時間內難以消化,玉米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機會不大。7月5日,臨儲玉米拍賣共計投放402萬噸,成交108.8萬噸,成交率27.06%,成交均價1529元/噸。隨著臨儲玉米拍賣的持續,市場玉米存量短暫偏緊的狀態將會不復存在。隨著拍賣持續進行,糧源入市,高粱等進口穀物的不斷到貨,玉米市場的過剩局面延續,玉米市場的漲跌還需理性看待。
-
8 # 鍾情三農
2018年9月底,10月初之前的這段時間,國內玉米價格難有上漲的機會,畢竟臨儲玉米拍賣到那個時候才算是結束。
而到了2018年產新季玉米上市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今年下半年玉米上漲開始,屆時將吹響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的號角!
據筆者瞭解,截至7月12日,本年度臨儲玉米拍賣累計投放量已超過1億噸,成交量達到了5100萬噸左右,成交率在50%左右。
但是近期的臨儲玉米拍賣熱度明顯降了下來,不復往日的火爆態勢,在今天上午舉行的臨儲玉米拍賣交易中,投放量399萬噸,最終成交123萬噸,成交率為30%左右。
但是今年臨儲玉米拍賣屢破紀錄已經是一個事實,去庫存效果遠超此前的預測。業內人士近期表示,今年臨儲玉米拍賣總成交有望超過8000萬噸,待拍賣屆時的時候,中國臨儲玉米庫存將不足1億噸。
由此可見,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持平略增,但是消費需求大幅增加,由於下游需求增長的幅度要高於供給增加的幅度,今年玉米市場的供應缺口將繼續放大,達到創紀錄的4000多萬噸。
加之上文所言的2018年中國玉米“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而且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也不再對國內玉米市場帶來太大的衝擊,留給中國產玉米價格上漲的空間就更大了。
以上這些利好因素足以令2018年產玉米的上市價格及後市價格遠超往年。
等了三年,從2016到2018,中國產玉米價格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把了。
-
9 # 原地奔跑吧
2018年下半年玉米行情分析
玉米的價格行情經歷了大的波動,在2015年之間由於國家政策支援,價格一直堅挺,曾一度達到1.1-1.2元每斤,但隨著2015-2016年度國家政策的調整,玉米商品糧價格大縮水,直接跳到0.5-0.6元每斤,近兩年國家鐮刀彎政策效應逐漸顯現,玉米麵積已縮減5000萬畝,價格也是穩中有升,今年的收穫價格一度維持在0.8-0.85元每斤,筆者認為2018年下半年玉米價格會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
從需求方來看,玉米的需求途徑是擴大的,傳統的養殖業需求變化不大,主要是工業需求變化大,東北地區的味精廠是以政府主導形式在建立,而味精廠的玉米需求量是很大的,我們以通遼地區的梅花味精廠為例,梅花味精廠年消化通遼地區(通遼地區玉米麵積容量1500萬畝)20%的玉米商品糧,可想而知味精廠對玉米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從生產供給來看,隨著國家鐮刀彎政策的推進,玉米麵積在逐步縮減,整體容量還有進一步縮減趨勢,我們以幾個地區為例吧,內蒙古地區政策主導是要退耕還林的,即按照2008年航拍確定的土地性質來還原當前土地性質,這一項政策就要調整近千萬畝的玉米容量;黃淮海地區大豆種植補貼政策,也是在鼓勵農戶種植大豆;河北的張家口地區,承辦2022年奧運會,地方政策主導植樹造林,承德地區,鼓勵種植高杆作物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指向都是在縮減玉米種植面積,下年度生產供給量應該是減少的。
綜合以上兩方面來看,玉米的需求方式是增加的,生產供給是減少的,下半年的價格應該會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當然玉米價格走勢還要受到大的國際形式的影響,這塊背景複雜,因素多變,不可控性大,但是總體走勢是向好的。
-
10 # 糧小咖
謝邀。現在已經是下半年了。從7月份以來的玉米價格走勢來看,受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用糧企業需求回升、加徵關稅正式實施等利多因素刺激,玉米價格呈現出穩中震盪偏強走勢,其中東北產區總體穩定,區域性小幅上漲了10元/噸左右,華北深加工企業玉米價格累計上調了40-50元/噸。
新玉米上市之後,玉米的行情總體被看好。一方面是因為今年國內玉米播種面積增幅並不大,主要是前期的乾旱等影響,初步預計產量在不利天氣的影響下,區域性地區單產水平的下降可能會衝抵面積增加帶來的產量增長預期。另一方面,包括玉米、大麥、高粱、DDGS等在內的與玉米有關的品種下年度進口量也能會下降,加徵關稅已經正式實施,儘管後期還存在著不確定性,但進口下降的預期,會使得南方銷區用糧企業加大對中國產玉米的採購。再者,今年新產玉米的種植成本增加較多,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租地費,以及農藥、化肥等農資價格的上漲,使得農民對新玉米價格的期望值比較高。最後是從玉米消費需求來看,總體上隨著規模養殖的繼續推進,以及深加工產能的擴張,預計對玉米的用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受此影響,新產玉米的年度到來之後,預計供需基本面將會比上年度更加偏緊,產需缺口也會加大。而且,在新玉米收購季節,臨儲玉米拍賣也會暫停,市場供應的主渠道轉向新作,如果東北主產省繼續出臺玉米收購加工補貼政策的話,對於價格的提振作用將會更加明顯。
總的來看,儘管上面的因素分析並不全面,但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後期玉米的價格易漲難跌,其中陳玉米在臨儲拍賣底價的支撐下,會保持在成交成本價以上執行;新玉米還需要密切關注主產區的最終產量和品質情況。
回覆列表
2018年你賭對了麼?
1、2018年下半年玉米行情基本還處於下跌趨勢,前期美國貿易戰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比較大,因為豬肉等產品出口受限導致養殖業低迷,玉米使用量減少
2、同比2017年玉米價格比較低來看2018年玉米行情,存在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大,根據1年好1年壞的自然法則,2018年玉米價格不容樂觀
3、河南作為玉米產出大省,2018年1月份開始天氣不太正常,小麥絕收,2018年下半年雨水太大,玉米長勢不容樂觀
建議:
1、合理種植玉米,可以看看當地是否有種養一體化的補貼政策
2、拓展思路,打破傳統銷售模式
3、種植有機玉米,從營養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