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磊衛靜
-
2 # 一燈照破千年暗
既要孝順,又要規勸。
孝順是你的本分!長久堅持!你的孝順也許會感化他們!建議熟讀《弟子規》。
南無阿彌陀佛
-
3 # 我高興18
謝邀。父母品行惡劣對子女的影響是很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會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談不上孝順,很可能依樣學樣,同流合汙。不過父母有劣跡不等於兒女一定有劣跡,他們中許多人好學上進,品行端正是優秀人才。但常會受到父母劣跡牽連,增加發展難度。不過父母是無法選擇的,無論父母有多少不是,血緣關係也無法改變,只能面對現實自己爭氣。記住父母的好,拋棄父母的孬,盡到兒女的責就是孝順。
-
4 # 節度使95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血緣有關係,不等於三觀相同,做人的底線是先保持自己的精神成長!
孝是無違禮,禮後面是資源配置,你有多少能耐就幹多少事。樹大分杈、人大分家,你有自己的事業追求,還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顧孩子的撫育成長,不必要被誰綁架人生。
聖人論孝是“父沒,三年不改其志”,古代父親是家裡的經濟支柱,經濟環境變化不影響你實現自己志向這叫孝。那些解釋為“照父親的做法做”是錯誤的解讀!
我在《因果思維》裡寫了,貼給你。
“因果思維 6
三觀會因為思維的發展或停滯而相互影響,思維是用進的,是在不斷地反思、求知、釋疑過程中提升。閱讀之外,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致用反思自己的不足是思和學的結合,比一味埋頭閱讀的效果更好,所以三觀建立的決定性因素是心地、是平等觀。從平等心出發,一個人會因追求資源配置的絕對公平而不斷換度思考來促進自己對知識的需求——無緣大慈。“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主動追求公平的心是人生持續學習的動力,會推進世界觀的建立、推進心量的擴大。簡單表述: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心性決定目的、目的決定行為。
於成人的思維提升,人生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是長夜裡哭過的人就有資格談人生,是反省過自己、能在同樣的地方不再摔倒的人才有資格談人生。在反覆反省的過程中,自己能感受到思維的開闊漸進。人的個體性很強,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和性格成型的因素不一樣,三觀不盡相同。對三觀不同造成問題的反思,能促進自己換位思考的度,訓練自己思維的深度。人生並不是一碗雞湯,思維深度才決定人的認知和改變。提升思維之後,再重點思考行為的度,行為有效如同管理要達目的。
成人在孩子思維建立過程中身教重於言傳,所以成人要先梳理好自己的人生和感情,要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梳理原生家庭對自我價值觀的塑造過程,是從社會環境對父母的性格塑造中檢討自己因父母思維和行事造成的觀察、思考、理解角度的缺失,以及自己由原生家庭而來的創傷引發的自我補償心理造成的行為問題。將自己的認知與孩子一起討論,虛心認錯並修正,對於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親密信任的朋友關係、互相體諒、支援成長有益。人的思維成長並不因年齡而停滯,撫育過程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將以上換成對管理的認識,就是決策者與管理成員互利共生共贏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成人的守護和陪伴是為了讓孩子對這世界有安全感,讓孩子理解這個世界的好和不好以及製造這些現象的源頭。孩子會從家長的言行中認知自己的性格、能力並坦然接受,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在這裡要說說婚戀: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貼心的情感最難得,愛緣很複雜,但盡心即無愧。動心的愛是輪迴中的再遇,與身高長相年齡學歷金錢種種世俗的考量沒有關係,與性也沒關係。脫離以上考量還是喜歡,這就是愛,否則只是無聊而已。不是所有的愛都有婚姻。為了對方能更好的成長、有一個快樂的人生,有時候放手就是愛。前提是你的思維能力夠了,你足夠了解對方也瞭解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給自己的懦弱和貪鄙找藉口。懦弱和貪鄙是三觀決定的,所以相愛與否實質在於三觀的契合度。
性和情,因情而性。性不是愛,性本身不能讓人長久愉悅。因性或者物質需求而性,這不是正常人的心理和情感需要,基於買賣的開始也能因為下一次買賣結束。愛可能有性,如果你能確定自己行為的後果且願意承擔後果。輪迴中再遇不是為了佔有而互相撕扯,是為了互相成就。愛緣是為了雙方都有更美好的人生,但愛不一定適合進入婚姻。在進入婚姻前,為長久計,請仔細思考雙方三觀差異和雙方原生家庭成員三觀、行事對新家庭的影響再做人生規劃。深思熟慮過,才懂得責任的意義。
婚姻以愛為基石,但婚姻實質是人和財的雙重配置。不能沒有愛,也不能只有愛;不能沒錢,也不能只是錢——就像管理中談情懷不能不給待遇。婚姻的重點是人品相當、心地寬宏、相互扶持成長,有一起努力的生活目標。“愛是恆久忍耐”,婚姻是每一天體力和心力的付出,以親密朋友的身份互相關心支援、一起成長,身心成長的快樂超過了任何物質利益。一個屋簷下的相處,是缷下所有榮譽、金錢、地位的舒適自在,更多的是本性本心的溝通。重於外在因素的權衡,忽略本心吸引,最後難受的是自己。所以合適的是最好的,互補技能愛好的兩個人不存在誰犧牲的問題,最長久。婚姻里人生觀相合之外,生活技能的互補超過了物質要求,這與公司初創尋找合夥人多麼相似!不過對於公司合夥人,是三觀合拍後要有能以共同事業為目標的天賦特長互補。
與原生家庭關係的處理,要注意孝是無違禮:“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禮”是資源的度,無違禮是不超過自己的負擔能力。樹大分杈、人大分家,國有國法,小家有一定之規。沒有什麼愚孝,只有愚蠢和無知。感恩生因和慧因,對父母衣食安養盡孝:兩輩人存在三觀差異,血緣也不等於人生觀相同,所以對長輩以敬為先;“色難”,和顏悅色地溝通,講究分寸;“見志不從”,且無論父親在不在、不因經濟狀況變化而改志行,“可謂孝矣”!
因果思維 7
儘量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讓自己行事有度。人生有度,人生先有事業,經濟獨立再說情感。軀體的滿足充實不了心靈,獨立生活能精神充實了再找個人分享人生,這是正常的婚姻。自己的缺憾想要從對方身上找補最後會發展成令人窒息的掌控欲,導致婚姻失敗。不要讓外界和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影響自己的婚戀判斷力;控制心念行為,不讓煩雜的家事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定心!獨立家庭的責任由自己擔當,沒有人能代替自己決斷人生。事業成就人生,溫暖的情誼扶持相互精神的成長。
婚姻出現問題絕不是單方面的原因,能成夫妻總有過恩愛的時刻,只要起始是雙方自主選擇就沒有單方面的受害者。思維不能共進才是婚姻出現問題的根由,各自檢討自己對三觀的理解和生活中行事的度,從反思中找到自己的思維盲點就是在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因果,心因執著在自己的付出和應得時最痛苦。不執無因,因改果改。所以反覆說提升思維,是你心夠定、不被物慾裹挾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內心的需要,才能以自己的三觀作定位去尋找合適的人相攜人生。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受影響的不止是孩子,但互相傷害的父母對孩子的殺傷力遠大於單親家庭的生活或者一個孤獨的童年。上市公司控制人的婚姻若出狀況,不止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培養,還影響股民們的家庭狀況。
如果婚姻已經出問題了,請不要用孩子做藉口來掩飾自己的思維無能和沒有獨立行走人生的擔當。與爭吵相比,自行自擔,自負其責才是給孩子樹立人生的榜樣。因緣聚,緣盡散!處理和善後才是緣盡時的行為關鍵。脫出“我”的執念,意識到責任為先,處理婚姻中的問題就能理智清晰。分開時對財產誠懇真實地分割即是對自己過去人生的認可,請對孩子的教育做妥善安排,這是為人父母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一定要在反省過前面的感情糾紛後再開始下一段感情!爛瘡不挖,毒會入骨。別讓過去的挫敗像毒汁一樣無聲無息地滲透進現在的思維,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從而影響對孩子的教育和判斷,影響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創造美好人生的動力。
用另一段感情覆蓋之前的感情創傷並不能起到格式化的作用,人有心識,不是電腦。對於過去的經歷沒有認真思辨反省的勇氣,就沒有調頭的勇氣;現在沒有反省的力量,以後會為自己的軟弱付出代價。反省能自守本心,不被別人的價值觀綁架自己的生活。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才有快樂可言。
成人所有的挫折無非是自己的思維能力不夠,被不同的價值觀裹挾或者被“為你好”的理由送進坑。認真辯識三觀,知己識人;處理好自己的挫折、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從側面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在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背叛的憤怒與能接受現狀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自主思維做選擇,與其生怨,不如提升改變。發脾氣實際是成人無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決策者不要把家事的情緒帶入工作,遷怒代表無能。心定慧生!肝主謀,更主要的是發火傷肝,意味著接下來決策思維不清晰。
人的行為是在折射一個人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心念。如果一個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只會讓自身思維混亂、行為失度。靠犧牲個人天性來證明自己,本身是不自知自信而否定自己,壓抑的天性總有爆發的一天。懂得本我的人能正視自己的需求,能界定自尊和尊他的尺度――能說出口的話都是經過仔細考慮、能負責的,所以本真、平直為聖。“行於大道,唯施是畏”、關係到任何其它人的時候言行以誠實坦率為準則,利於自己的心意通達,能夠讓自己專注于思維能力的發展。行重、行果,行為目的與手段和思維角度對應,是思維與自己的行動互相驗證來構建和穩定世界觀的過程。
理解因果後的願發行隨,用行為赴心願,思維能隨願漸進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行動力在於思維深度和意志力,在於自己控制自己的心念和主導自己的行為。之所以反反覆覆說反思、說定心,定住心就能控制行為;持續地用心控制行為就形成意志力。人為什麼需要意志力?因為沒有人能代替自己的堅強,人生,自行擔負自己選擇的後果。
慎言而後慎行,思維先體現在語言然後才有肢體行為。言語謹慎是指語言是透過自己思考後說出來的,不是隨口附和,不是惡意詆譭,不是挑撥,不是無中生有,“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慎行,行動之前想清楚行為的後果能否與目的一致。對決策者而言,“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慎言慎行的後面是思維的縝密:知識量決定你能考慮到的條件;世界觀人生觀決定你思考問題的角度;再加上因果推理思維的訓練、日常觀察力的訓練,日常生活中知識與變現情況比較思考的訓練、不同知識運用的比較判斷,不斷地閱讀思考、當這一切形成習慣的時候思維自然縝密。對個人思維縝密度的形成來說,本身具有分析問題的愛好和動手執行的愛好與感受力、想象力同樣重要。
”
-
5 # 香漫寶居
也要孝順的,父母品行再不好,他也是生養我們的恩人。我們可以好言相勸。但不能不孝順他。你要是不孝順他,那是你德行有缺。你有罪過。再就是,我們可以替他彌補過錯,我們反過來,做個好樣子,給父母看,也能替他彌補過失。天長日久,用實際行動感化他。這都是比較好的,可行的辦法。不能說,他不好,我就不要孝順他了。隨他怎麼樣吧。那我們就錯了,除了自己落個不孝的名聲以外,還會讓鄰里鄉黨,笑話你家,家風不正,也會給下一代,留下不好的印象。你總不希望,你的下一代,照著你和你父母的路子來吧。所以說,不管父母如何,我們的孝心不能缺失。父母的品行,跟你孝不孝是兩碼事。這不能混為一談。哪怕你又千萬個理由,都不能成為,不孝順父母的理由。不管從哪一方面說,我們都要有個做孩子的樣子。那是做人的標準那。什麼情況下,都不可以丟了孝心,沒有了孝心,你就什麼也不是了。百善孝為先,這個社會,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孝子!這個正能量的榜樣!
-
6 # 玥40209513
孝 必須在你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之內 很多品行惡劣的父母貪得無厭 只能負責他們餓不死 凍不死 其他的 你也做不了多少
-
7 # 經典老表叔
一定是要孝順的。
人們在傳統文化、人類歷史、人類血緣、家族傳承等等很多方面都是混沌的和迷失的,經常出現或一知半解,或渾然不知,或根本不想知道。今天想談談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為什麼要祭拜列祖列宗?並希望以此來引起人們對“孝”,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再認識。
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百善”的意思不是“行善”,而是“做諸多自己該做的本分的好事”,而無論做多少好事,不先做好“孝”,為不是;“孝”,上“老”下“子”,“孝為先”是在說尊重和感恩自己的血緣,孝為根本。一個對自己的血緣都不尊重、不敬畏的人,他把自己放到只是個世間的過客、一個遊蕩的魂兒,他必離經叛道,人性不具,最後成為孤魂野鬼。講孝道,培養一代代對血緣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在一代代子孫心中牢牢樹立起對傳統的尊重和敬仰。
為什麼要祭拜列祖列宗?現代人對於那些還在祭拜列祖列宗的行為不屑一顧,或呲之以鼻,但那對老祖宗代代相傳血緣延續的祭拜才是真正的孝,是真正地對自己血緣的尊重、感恩和敬仰,特別是我們看到了此類族家,少有或沒有出格之人,而成為社會的典範。
讓我們先算一道系列數學題,應該會令我們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明白。
題一:無論從哪一代算起,設此人為1。從1個人始,一人有父母二人,上一代就是2人為1人的出生而存在;父母又各有其父母二人,上二代就是4人為1人的出生而存在;……而往上倒10代,您知道有多少人為這1人的出生而存在過的嗎?答案是1024人為1的出生而存在。
才一千多人?這還不夠令您驚訝吧?再題。
題二:上倒10代有1024人為1的出生而存在,那麼,如果往上倒20代呢?你能想象會有多少人曾經為1的出生而存在過嗎?答案是1,048,576人,一百多萬人呀!!!
題三:這麼多人,這麼多人呀,那麼上倒20代,是要多少年的呀?答案是300-500多年。證明是:若按古人平均18年為一代,那就是300多年;如果按俗語,同姓之人見面常會說:咱們500年前是一家呀。
啊?為了我1人的出生和成長,勞駕了浩蕩的一百多萬人,歷經了浩瀚的幾百年,走過滄桑,勇敢生存,熱烈相愛,細心培育……期望“我1”將血緣繼續傳遞下去呀。而我卻全然不知,有時還認為是他們應該做的。
您吃不吃驚?惶恐不惶恐?應不應尊重?該不該感恩?孝是不是要當先?給老祖宗下跪,頂禮膜拜,還能說足矣的了嗎?
不孝,就是丟掉了做人的根本,就基本不算個人。
講孝道是極有意義和作用的。是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不要忘記自己承載著百萬人的期望,承載著幾百年的期許,你自己要認真地活動下去。而每個人又是社會的組成分子,獨立的個體卻不可能獨立生存,“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雖非血緣崇拜,卻是血緣延續的支撐,當一樣尊重和感恩。
所以依然要孝順,因為父親是在為自己這個人。而你可以去勸阻,但必須孝順,那是你在為你自己的血緣。
-
8 # 怪自己太傻
啥叫品行惡劣???說一個我自己的事情!從小父母離異,但是有原因的,媽媽被外公抵債嫁到我們家,後來沒錢了又把我媽帶回去改嫁了,姐妹五個都被外公抵債改嫁過,可想而知外公是有多麼可惡!說說我媽,在我們家隔壁村子,從小對我不管不問的,上學路過他們家,都躲著我,後來我長大了,她老公腦梗癱了,她兒子又到了適婚的年齡,想回來認我,這是什麼用意,我都不用揣摩,哪怕是做生意也要先投資吧?這如意算盤打的我都心寒!說我畜生也好,不孝也罷,對於我來說,她就是個陌生人,沒感情,所以不僅不會認,更不會孝順!家裡窮的時候,去學校上學沒錢賒的書,她送她兒子上學就在我旁邊,眼睜睜的看著我被老師訓話,從那以後,心如止水!!!公婆嗜賭且離婚,老公想孝順但是他們不領情,除非給錢,無底洞的填,到最後老公也不回家了,反正回去也找不到人,索性逢年過節回去送點兒東西就走,對於這樣的父母我們能怎麼辦?養老送終是義務,順可以,但是孝有些強人所難…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能好好的在家裡活下來都已經算恩惠了,至少沒被餓死,沒凍死,沒有病的留下後遺症,也沒有被送人,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同,有的是來還債的,有的是來報恩的,有的是討債的,像我和老公就是來還債的…
-
9 # 一大口香糖
我就是,不冷不熱,無所謂,多少年,都看淡了,小時候被虐待,大的時候我也沒啥太大感情,就跟熟人似的,無所謂,至於孝順不孝順,你們自己看著辦,順其自然,改怎麼辦怎麼辦,有能力就好點沒能力就那樣。我至今未婚,跟父母有很大關係,拖累我,被謊言包圍,對外對我說怎麼對我好實際謊言一輩子。遠離這個家庭9歲就開始有這個想法了。我兄弟三個,我說實話沒啥太大的親情,一家子跟宮鬥似的,我最小,看透不說透,慢慢長大,自己心裡有桿秤。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太多事情,現在掙錢了,我自己過得挺好,但是一直覺得我在我們家,早一點解脫就好了,我現在不願意跟原來的熟人接觸,可能最大的原因,我不喜歡這樣的家庭,也不想別人見到我後回憶出我這樣的家庭環境,雖然別人不說,但是我不願意承認這樣的家庭環境。但願自己成家,不讓下代承受我這樣的環境。
回覆列表
我談一下我的觀察:
一、對於在社會上品行惡劣的人
1、留下一定資產的,兒女們的照顧及孝順一般不存在問題。
2、沒留下資產的,有的得到了照顧,大多數未得到照顧。
未得到照顧的大概情況,一是由於老子的影響太差,連累的兒女處境也相當差。二是一些兒女本心太自私,本來就不想照顧老人,剛好有個藉口。三是一些兒女顧慮對壞老人好,連累自己。
沒有一定照顧的,必然得到社會的譴責。
二、在家內品行差的人
1、對自己母親或父親不好的老人。這個應屬於老一輩之間的矛盾糾葛,小一輩是難以斷清的,也是現在不易理解的,或許快到老年時才可理解。小一輩最好不要參與,還當父母對待為好。
2、對於拋棄妻子和兒女,或者是拋棄丈夫和兒女的,不管不顧的,大多屬於品行有不同程度問題的。這是被拋棄兒女難以接受的。但是,也應有一定照顧,不然,公眾會譴責你的。
3、社會上還有一種最令兒女窩心的父母。即對兒女性侵害的父母。這個我認為還是免為其難的給予一點照顧。須知你不照顧,丟人還是丟的你家的人,也有將醜事擴散的問題。
三、孝敬父母是人類的傳統,別以為只是我們中華民族這樣。當然,在我們中華民族尤其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做為兒女必須注意。
1、中青壯年出外覓食,主持家裡重大事情,老年人在家養老及照顧孫輩,這是人類之所以幾百萬年一直繁衍生息,代代進步的基本保證。否則,人類可能早已消失,最起碼達不到世界的主宰地位。
2、尊老愛幼,扶助老弱病殘是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
3、社會輿論對孝順老人是有較大關注的,因為人人都有老的一天。
4、尊老愛幼也是一種身體力行,即是教育你的兒女將來怎麼待你的教育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