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自我摧殘」的天才
如果你是一個頂級富二代,你會如何生活?你會把生命獻給享樂?或是投資?慈善?還是,獻給哲學?
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這麼一位來自奧地利的頂級富二代,他家族的富有程度幾乎難以用言語形容,而他卻選擇了放棄財富,研究哲學,他就是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中,瑞·蒙克(Ray Monk)蒐集了大量資料,包括筆記、日記、信件、圖片等,描述了這位頂級富二代、20世紀的哲學巨擘維特根斯坦「自我摧殘」的傳奇一生。
維特根斯坦的祖父輩已是富賈一方。到了他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Karl Wittgenstein)的時候,他們家族被人們稱作「奧地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卡爾·維特根斯坦是奧匈帝國「最富有的人」和「帝國鋼鐵工業的領軍人物」。他們的住所則被當地人稱為「維特根斯坦宮殿」。
維特根斯坦家的常客有音樂家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和馬勒(Gustav Mahler)。在他家中,能夠看到羅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畫。
維特根斯坦家還資助瞭如克里姆特、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科柯施卡(Kokoschka)等多位知名畫家。
維特根斯坦的姐姐結婚時,克里姆特還特意為他姐姐繪製了一幅肖像,送給她作為彩禮,這幅畫後來成了傳世名作。
當然,還有維特根斯坦最小的哥哥保爾,作為一位職業鋼琴家,他因參加一戰而失去了右臂。為了安慰他,法國著名印象派音樂大師拉威爾(Maurice Ravel)特意為他寫作鋼琴作品,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拉威爾代表作之一的《為左手而作的鋼琴協奏曲》。
一戰期間,當戰友談起這幅畫,維特根斯坦承認那幅畫是送給自己姐姐的,引起一片驚呼。戰友們繼而追問他和維特根斯坦家族的關係,他卻撒謊說只是「遠房親戚」。
過分的富有使得維特根斯坦家族縈繞著自我毀滅的傾向,優秀成了一種負擔。但當他那具有極高天才的哥哥漢斯,以及天賦稍遜的哥哥魯道爾相繼自殺之後,一直被家族認為毫無天賦的笨孩子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似乎很難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了。這就是維特根斯坦自我毀滅的根源,除了有一個無比富有的家族以外,他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
面對驚人的財富和地位,維特根斯坦的表現幾乎驚世駭俗,但也順理成章。當他父親過世,將巨大的財富分給子女之後,維特根斯坦成了「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他卻將全部財富「轉讓給姐姐海倫娜和赫爾米勒,以及哥哥保爾」,並「成百上千次地」確保「不可能有任何錢以任何形態和方式仍然屬於他」。
在做出這些舉動之前,維特根斯坦將自己的積蓄的一部分約5萬英鎊(其購買力相當於現在數百萬人民幣)捐給了文藝刊物《火炬》,資助了將近二十個詩人、畫家,這其中就有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和畫家科柯施卡。
在此之後,維特根斯坦自己卻一直過著極端樸素的生活。哥哥、姐姐給他寄來的支票和禮物他都堅持原封不動寄回去,寧可忍飢挨餓。這種如同佛陀般的苦行主義,使他身邊所有人都大惑不解。至於那些後來見到他的人都普遍相信,這是一位窮困潦倒的讀書人,與富有的維特根斯坦家族沒什麼關係。
然而,他對自己的折磨遠不止於此。從維特根斯坦生平的表面上看,他是近乎瘋狂地折磨自己的。不僅放著萬貫家財分毫不取,他還幾次三番拋棄自己在劍橋三一學院的學者生活。他的一生不斷在換工作,而且沒有一個工作能和哲學扯上關係,他當過工程師、士兵、教師、囚犯、隱士、勤務工,甚至還當過建築師。
一戰爆發時,他不顧家人、朋友的阻攔,毅然選擇為奧匈帝國而戰。在入伍之後,他還嫌文書工作缺乏挑戰,「想得到一個更危險的崗位」。如他所願,一戰的最後歲月,他在戰火紛飛的前線碉堡裡度過。與當年和他曾是校友,如今同樣身處戰場的阿道夫·希特勒相比,他在戰爭中表現出同樣的勇猛。
一戰之後,維特根斯坦毫髮無傷地倖存了下來,他想到了一個折磨自己的新方式,那就是到最艱苦的地方教書。在奧地利眾多小學中,他選擇了一所最差的農村學校。這位出身高貴、本該極度富有的哲學家,居然在農村的小學度過了難以想象的漫長歲月。這期間,他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就是一張桌子,和每日三餐的麵包,以及微薄的工資。
這種令人費解的自我折磨,到了維特根斯坦晚年仍舊不衰。二戰期間,他又突發奇想,決定為戰爭做點什麼,於是他的職業「從劍橋哲學教授變成蓋斯醫院的藥房勤務工」,為戰時醫院發放藥物。這位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一星期掙二十八先令」,並且「非常累,常常幾乎動不了」。
僅僅這些事例還遠不能完全體現維特根斯坦一生的傳奇性。富有與苦行的反差所造成的矛盾,只能是他生命中眾多矛盾的一部分。那些和他有所接觸的人,不論是知識分子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凱恩斯(Keynes)、圖靈(Turing)、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還是他的戰友、朋友、學生,都一致認為他是那種強勢、尖刻、陰鬱、病態、不好接觸的人。但另一方面,所有人又能感受到他的魅力,那種深刻、優雅、樸素和真誠。
作為「不好接觸的人」,他咒罵前輩數學家摩爾(G. E. Moore),與羅素鬧掰,用拔火棍威脅波普爾。戰爭時,他嫌惡自己的戰友粗俗。在當小學老師時,經常打男孩耳光,拽女孩頭髮。這些行為與他放棄財富選擇苦行,似乎都將維特根斯坦的性格刻畫成了聖徒和魔鬼的混合體。長時間以來,令人們津津樂道的,正是這些怪異的行為,它們與維特根斯坦晦澀的哲學相比,似乎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02.
「我認為你一個字也讀不懂」
與他奇異的生平相比,他的哲學晦澀難懂,雖然它們看起來是清晰、簡練的。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生涯始於22歲 ,他初讀了弗雷格( Frege )和羅素的著作,開始懷疑自己的工程師身份。他極力壓制自己思考哲學的熱情,直到他認定,哲學是他的天才所在,而他的生命意義應是對自己的天才負責。
1911年的秋天,年輕的維特根斯坦作為一位奧地利的航天學工程師來到了劍橋。他是來找羅素的。此時的羅素,已經用「羅素悖論」使整個學術界為之震動,這一又稱為「理髮師悖論」的邏輯困局引起了著名的「第三次數學危機」,動搖了數學的基礎。在此之後,羅素與懷特海展開對數理邏輯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數學原理》的第一卷,大獲成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事業高峰期 。一個工程師的來訪本是一件小事,可它最終卻改變了羅素的一生:
「一個陌生的德華人出現了,他幾乎不會說英語,但拒絕說德語。結果他是這麼個人:曾在夏洛騰堡學工程,但在那期間自己對數學哲學產生了熱情,現在來劍橋是想聽聽我怎麼說。」
羅素當時並不知道他是誰,來自哪裡。只是有人願意聽他的邏輯課,讓他感到一絲高興,於是答應了這個不起眼的工程師可以來旁聽。沒過幾天,羅素就發現,這位工程師幾乎是課堂上的一霸,他的課程變成了與這位年輕工程師的辯論課。往往到了下課,兩人還沒有結束辯論,於是就邊走邊爭論,一直到羅素的寓所,直到把羅素搞得筋疲力盡。
但是,最終羅素被他征服了,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到:「我愛他,覺得他將解決我因為太老而解決不了的問題」。至此,羅素找到了自己等待多年的愛徒,這位製作飛機發動機的工程師正式成為了一位哲學家。
與維特根斯坦的這段交往,讓羅素告別了純哲學的思考,使他成為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識分子。而維特根斯坦則繼承羅素的分析派哲學,將其發揚光大。這次會面被瑞·蒙克詳細地記錄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中,他認為維特根斯坦前來找羅素的目的是:
「在羅素面前表現自己……為了一次性地搞清楚自己有沒有真正的哲學天賦,從而搞清楚自己放棄航空學研究是否合理。」
這位以設計飛機為職業的哲學愛好者,在與羅素會面後的四年中,用充沛的精力和藝術家般的激情,將數理哲學發展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從羅素的愛徒慢慢變成羅素的導師。
他的《邏輯哲學論》引起早期一批邏輯原子主義者的激烈討論,其中就有弗雷格、羅素、卡爾納普(Carnap)和摩爾。他以極大的熱情和驚人的速度完成了這部《邏輯哲學論》,裡面幾乎全是維特根斯坦自己的原創思想,其精純令羅素汗顏。瑞·蒙克引用羅素的話這樣評價他:
「他對哲學具有比我更多的激情,他的是雪崩,相形之下的我似乎只是雪球。」
又說:
「哲學是一位不情願的女士——只有激情之手握住的冰冷的劍,才能觸到她的心。」
在羅素看來,維特根斯坦就擁有這樣激情的手。一段時間內,羅素是極其崇拜維特根斯坦的,這位年輕人在哲學上的成就超出了他的預期。因此,儘管維特根斯坦總是表現出不耐煩和鄙視的情緒,羅素仍然虛心地向維特根斯坦詢問他的最新成果。總是讓人感到自負的維特根斯坦一般這樣回覆羅素的請教和關心:
「我請求你自己思考這些事情;我無法忍受重寫甚至第一遍時我也是懷著極度厭惡寫出的文字解釋。」
他還常常和羅素、摩爾說「我認為你一個字也讀不懂」、「你甭想讀懂其中的任何一個字」之類的話。
當維特根斯坦想要憑藉《邏輯哲學論》來領取學士學位的時候,摩爾向他轉告了學院的意思,說他的論文缺乏標準的結構,至少應該有一些引用書目。收到信的維特根斯坦卻對摩爾反咬一口,惡狠狠告訴摩爾,如果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為他破一次例,那麼他就會下地獄。這導致摩爾長時間不再與維特根斯坦有任何接觸。
不過,當很多年過去以後,維特根斯坦不再願意去小學任教時,他回到了劍橋大學,並準備仍然憑藉《邏輯哲學論》獲得博士學位。那個時候的劍橋,已經有了一大批維特根斯坦的追隨者,《邏輯哲學論》已經是劍橋大學生爭相閱讀和討論的一本書。他輕鬆地通過了由羅素和摩爾主持的博士答辯,這兩位都曾和維特根斯坦絕交過,只是為了他不容置疑的天才,才應付過了這次答辯。
然而,尖刻的維特根斯坦,答辯結束還不忘羞辱一下自己的導師們,他拍著兩位世界級的數學家、哲學家的肩膀,和他們說道:「我知道你們永遠都不會理解(這本書)的。」
就在《邏輯哲學論》這部神作在劍橋如日中天,大放光芒之時。維特根斯坦卻開始著力反對自己在這本書中的一些根本命題,走向了另一條哲學之路。他後期的實證主義哲學更加否定了哲學問題的存在,像是宣告了哲學的滅亡。他的名言「凡是可以被語言描述的東西都可以被清楚地描述;對於不能描述的東西則必須保持沉默」,其實就可以看成是他哲學的一個縮影。
羅素之所以走向分析哲學,是為了使數學與邏輯學中出現的模糊能夠透過哲學變得清晰起來,而維特根斯坦沿著這條路走了進去,卻發現在這背後等待他的是空無一物。維特根斯坦發現,哲學不但不能作為數理邏輯的基礎,它本身更是「無法言說」的。這是對哲學命題的根本質疑,如果哲學命題都是假命題,則哲學不存在,倫理學、美學都不可能被討論。但是維特根斯坦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哲學和倫理學的追尋,他終生信仰基督教,對倫理學更是頗為關心。他認為這些不可言說的東西卻是可以「顯現」的,這就導致了一種羅素無法接受的「神秘主義」。
數學、邏輯學和哲學的基礎被維特根斯坦動搖了。與其說維特根斯坦攻擊的是某種定義性質的東西,他實際上更多是在攻擊「提出這類定義的動機」(這也是他和圖靈的分歧所在)。分析哲學的基礎,在於將邏輯學當作一切討論的核心,希望透過對邏輯、語詞的整合,達到使命題清晰的結果,最終能夠更有效地討論問題。這樣的方法,最終使得哲學命題都成了偽命題,它所涉及的語詞不僅是我們不理解的概念,甚至是不存在的概念,於是分析哲學就走到了死衚衕。這一思考正是維特根斯坦在早期版本的《邏輯哲學論》中所表達的。他開創的語言哲學,是透過語詞的關係,探索其背後的哲學實質。
雖然在理論上,維特根斯坦多半判了哲學的死刑。但他對哲學、倫理學、藝術的關切,並不因此而停止。哲學對於他而言一直存在,只不過不是以一種「言說」的方式存在,而是「顯現」的。
03.
天才之為責任
維特根斯坦是一位絕頂天才的哲學家。這種天才令羅素相形見絀。某種程度上,維特根斯坦代表了分析哲學的一種邏輯終局。在後世無數對維特根斯坦的研究上,許多書出色地介紹了維特根斯坦的「主要哲學論題是什麼、他是如何處理的」,卻從未解釋他的工作與他自己有何相關,即「主導他生活的精神上和倫理上的關切,與主導他工作的貌似是冷僻的哲學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絡」。
瑞·蒙克的這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所做的,正如他自己所說:
「希望同時描述他的生活和工作,從而說清這個人是怎樣做出這種工作的,並顯現出——許多讀維特根斯坦著作的人本能地感覺到的——他的哲學關切與他的感情和精神生活的統一。」
這部書的開篇,瑞·蒙克引用了魏寧格(Otto Weininger) 《性與性格》中的話:「邏輯和倫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們無非是對自己的責任」作為對維特根斯坦一生的判詞。在他看來,維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學與心路歷程實際上都是一種對自己天才的責任。
由此,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與生活的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終於在這部傳記中聯絡起來。
他的生活源自於他的哲學關切。這種關切從他兒時就已形成。「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麼要說實話?」——這是維特根斯坦最早的哲學思考。這種思考讓他寢食難安,直至他從「討人喜歡和順從」的孩子變成了後來人們熟悉的那個樣子。
他的天才就體現在他從未希望透過哲學去解決什麼問題,而是「哲學找到了他」,是哲學問題的「強制傾向把他拽進了哲學」。在他決定去參加一戰的時候,是因為他在哲學上遭遇了瓶頸,希望從與死亡的接觸中得到靈感。瑞·蒙克評價道:
「維特根斯坦參戰時希望戰爭能改變自己,戰爭確實改變了他,經受了四年的戰時服役和一年的監禁;面臨過死亡,經歷了宗教覺醒,為別人的生命擔負過責任。」
誠實是維特根斯坦一生的追求,面對真實的自己,對抗自己的虛偽,追求一種清晰、準確、有序的生活和價值是他的執念。在這種執念的控制下,他放棄了自己並不真心喜歡的工程,選擇了哲學,同樣也選擇了以往假裝排斥的宗教,成為一位帶有懷疑的神秘主義者。
還是因為這個執念,他毅然決然奔向鄉村,面對教師的崗位,為學生編字典,教他們超過教材範圍的數學、拉丁語。包括在二戰時他甘冒生命危險去醫院當藥房勤務工,都只是他本性中真誠的需求,是他生活的意義。
維特根斯坦不是一個博愛的人,也不是什麼慈善家,甚至其實也不是一個苦行主義者。他的心中只有自己,他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此而已。在他看來,他必須承認自己的天才,併為之忍受獨屬於天才的痛苦。他從不否認自己愛過別人,也不否認自己的性衝動。
相反,他雖然遭到非議,被當作是一名同性戀者,並終生未婚,但他仍把愛當作「一種禮物,一種幾乎神聖的禮物」。在他小時候,哥哥魯道爾因自己的同性戀身份而自殺,他難免不受到影響。在分析他接觸的那幾個男性知己和一個女朋友之後,瑞·蒙克並不將他簡單地列為一位同性戀者,他說這是「嚴重誤解了真相的簡化說法」。透過維特根斯坦的加密札記,瑞·蒙克描述到:
「無論是對男人或女人的愛,都是他的珍視之物......他截然地區分愛和性。他極為憂慮性慾的勃發——無論是對同性還是異性的。他似乎認為那不容於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
而「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是為自己負責的人,是對自己邏輯和倫理的負責。他不允許自己違抗那個被自己外在化,甚至當作敵人的那個「自己的天才」,他必須服從這種天才,以使自己真的成為那個應該成為的自己。
這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在哲學上的所作所為,即他雖然憑藉《邏輯哲學論》成為劍橋名人,卻仍然要反對自己以往的哲學。
他的哲學看似是分析哲學的一個分支或一種路徑。而在他自己看來,哲學之於他也是一種責任,他要在哲學中找尋自我、完善自我。哲學是他唯一應該去做的事,因為如果不去把哲學為他提出的種種難題解決掉,他就無法獲得任何幸福——這在他年輕時是他不自殺的唯一的理由。
這樣看來,他的苦行更像是一種必經之路。幸福的凡人生活並不能解決維特根斯坦最根本的苦惱。他之所以放棄富人的生活、之所以在自己譽滿天下之時選擇反對自己過去的觀點,在這一層面上,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瑞·蒙克正是在這一點上,使得維特根斯坦自身與其哲學相連,使他「成為了一個人」,而不只是一個應該讓人仰慕的偉大哲學家,或是一個傳奇。
在書中,瑞·蒙克引用了維特根斯坦於1929年寫的日記,我們可以將它當作維特根斯坦的一次自述:
「我不能在一個比我生存的層面更高的層面上寫我的自傳。僅僅寫出自傳,我並不就必然提高了我自己;我那麼做,甚至可能使自己比起初更髒。內心的某種東西鼓動我寫自傳;事實上,我願意有一天把自己的生活清楚地鋪展開,以便把它清楚地擺在我、也擺在其他人面前。無論如何,與其說是為了讓我的生活接受拷問,不如說是為了得到清晰的真相。」
01.
一個「自我摧殘」的天才
如果你是一個頂級富二代,你會如何生活?你會把生命獻給享樂?或是投資?慈善?還是,獻給哲學?
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這麼一位來自奧地利的頂級富二代,他家族的富有程度幾乎難以用言語形容,而他卻選擇了放棄財富,研究哲學,他就是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中,瑞·蒙克(Ray Monk)蒐集了大量資料,包括筆記、日記、信件、圖片等,描述了這位頂級富二代、20世紀的哲學巨擘維特根斯坦「自我摧殘」的傳奇一生。
維特根斯坦的祖父輩已是富賈一方。到了他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Karl Wittgenstein)的時候,他們家族被人們稱作「奧地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卡爾·維特根斯坦是奧匈帝國「最富有的人」和「帝國鋼鐵工業的領軍人物」。他們的住所則被當地人稱為「維特根斯坦宮殿」。
維特根斯坦家的常客有音樂家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和馬勒(Gustav Mahler)。在他家中,能夠看到羅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畫。
維特根斯坦家還資助瞭如克里姆特、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科柯施卡(Kokoschka)等多位知名畫家。
維特根斯坦的姐姐結婚時,克里姆特還特意為他姐姐繪製了一幅肖像,送給她作為彩禮,這幅畫後來成了傳世名作。
當然,還有維特根斯坦最小的哥哥保爾,作為一位職業鋼琴家,他因參加一戰而失去了右臂。為了安慰他,法國著名印象派音樂大師拉威爾(Maurice Ravel)特意為他寫作鋼琴作品,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拉威爾代表作之一的《為左手而作的鋼琴協奏曲》。
▲克里姆特所繪的《瑪格麗特·維特根斯坦像》,為維特根斯坦的姐姐瑪格麗特而作。一戰期間,當戰友談起這幅畫,維特根斯坦承認那幅畫是送給自己姐姐的,引起一片驚呼。戰友們繼而追問他和維特根斯坦家族的關係,他卻撒謊說只是「遠房親戚」。
過分的富有使得維特根斯坦家族縈繞著自我毀滅的傾向,優秀成了一種負擔。但當他那具有極高天才的哥哥漢斯,以及天賦稍遜的哥哥魯道爾相繼自殺之後,一直被家族認為毫無天賦的笨孩子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似乎很難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了。這就是維特根斯坦自我毀滅的根源,除了有一個無比富有的家族以外,他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
面對驚人的財富和地位,維特根斯坦的表現幾乎驚世駭俗,但也順理成章。當他父親過世,將巨大的財富分給子女之後,維特根斯坦成了「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他卻將全部財富「轉讓給姐姐海倫娜和赫爾米勒,以及哥哥保爾」,並「成百上千次地」確保「不可能有任何錢以任何形態和方式仍然屬於他」。
在做出這些舉動之前,維特根斯坦將自己的積蓄的一部分約5萬英鎊(其購買力相當於現在數百萬人民幣)捐給了文藝刊物《火炬》,資助了將近二十個詩人、畫家,這其中就有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和畫家科柯施卡。
在此之後,維特根斯坦自己卻一直過著極端樸素的生活。哥哥、姐姐給他寄來的支票和禮物他都堅持原封不動寄回去,寧可忍飢挨餓。這種如同佛陀般的苦行主義,使他身邊所有人都大惑不解。至於那些後來見到他的人都普遍相信,這是一位窮困潦倒的讀書人,與富有的維特根斯坦家族沒什麼關係。
然而,他對自己的折磨遠不止於此。從維特根斯坦生平的表面上看,他是近乎瘋狂地折磨自己的。不僅放著萬貫家財分毫不取,他還幾次三番拋棄自己在劍橋三一學院的學者生活。他的一生不斷在換工作,而且沒有一個工作能和哲學扯上關係,他當過工程師、士兵、教師、囚犯、隱士、勤務工,甚至還當過建築師。
一戰爆發時,他不顧家人、朋友的阻攔,毅然選擇為奧匈帝國而戰。在入伍之後,他還嫌文書工作缺乏挑戰,「想得到一個更危險的崗位」。如他所願,一戰的最後歲月,他在戰火紛飛的前線碉堡裡度過。與當年和他曾是校友,如今同樣身處戰場的阿道夫·希特勒相比,他在戰爭中表現出同樣的勇猛。
▲維特根斯坦(左下)與阿道夫·希特勒(右上)在學校合影中。實際上兩人並不認識,維特根斯坦是希特勒的學長。他們後來都不約而同地參加一戰,以及不同程度上的反猶主義,都源自同一位老師。一戰之後,維特根斯坦毫髮無傷地倖存了下來,他想到了一個折磨自己的新方式,那就是到最艱苦的地方教書。在奧地利眾多小學中,他選擇了一所最差的農村學校。這位出身高貴、本該極度富有的哲學家,居然在農村的小學度過了難以想象的漫長歲月。這期間,他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就是一張桌子,和每日三餐的麵包,以及微薄的工資。
▲維特根斯坦(最右)與他的學生們這種令人費解的自我折磨,到了維特根斯坦晚年仍舊不衰。二戰期間,他又突發奇想,決定為戰爭做點什麼,於是他的職業「從劍橋哲學教授變成蓋斯醫院的藥房勤務工」,為戰時醫院發放藥物。這位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一星期掙二十八先令」,並且「非常累,常常幾乎動不了」。
僅僅這些事例還遠不能完全體現維特根斯坦一生的傳奇性。富有與苦行的反差所造成的矛盾,只能是他生命中眾多矛盾的一部分。那些和他有所接觸的人,不論是知識分子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凱恩斯(Keynes)、圖靈(Turing)、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還是他的戰友、朋友、學生,都一致認為他是那種強勢、尖刻、陰鬱、病態、不好接觸的人。但另一方面,所有人又能感受到他的魅力,那種深刻、優雅、樸素和真誠。
▲維特根斯坦 1929作為「不好接觸的人」,他咒罵前輩數學家摩爾(G. E. Moore),與羅素鬧掰,用拔火棍威脅波普爾。戰爭時,他嫌惡自己的戰友粗俗。在當小學老師時,經常打男孩耳光,拽女孩頭髮。這些行為與他放棄財富選擇苦行,似乎都將維特根斯坦的性格刻畫成了聖徒和魔鬼的混合體。長時間以來,令人們津津樂道的,正是這些怪異的行為,它們與維特根斯坦晦澀的哲學相比,似乎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02.
「我認為你一個字也讀不懂」
與他奇異的生平相比,他的哲學晦澀難懂,雖然它們看起來是清晰、簡練的。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生涯始於22歲 ,他初讀了弗雷格( Frege )和羅素的著作,開始懷疑自己的工程師身份。他極力壓制自己思考哲學的熱情,直到他認定,哲學是他的天才所在,而他的生命意義應是對自己的天才負責。
1911年的秋天,年輕的維特根斯坦作為一位奧地利的航天學工程師來到了劍橋。他是來找羅素的。此時的羅素,已經用「羅素悖論」使整個學術界為之震動,這一又稱為「理髮師悖論」的邏輯困局引起了著名的「第三次數學危機」,動搖了數學的基礎。在此之後,羅素與懷特海展開對數理邏輯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數學原理》的第一卷,大獲成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事業高峰期 。一個工程師的來訪本是一件小事,可它最終卻改變了羅素的一生:
「一個陌生的德華人出現了,他幾乎不會說英語,但拒絕說德語。結果他是這麼個人:曾在夏洛騰堡學工程,但在那期間自己對數學哲學產生了熱情,現在來劍橋是想聽聽我怎麼說。」
羅素當時並不知道他是誰,來自哪裡。只是有人願意聽他的邏輯課,讓他感到一絲高興,於是答應了這個不起眼的工程師可以來旁聽。沒過幾天,羅素就發現,這位工程師幾乎是課堂上的一霸,他的課程變成了與這位年輕工程師的辯論課。往往到了下課,兩人還沒有結束辯論,於是就邊走邊爭論,一直到羅素的寓所,直到把羅素搞得筋疲力盡。
▲雕塑家雅各布·愛潑斯坦在為羅素塑像,羅素當時已經成為一位世界聞名的學者,常常與愛因斯坦並稱。但是,最終羅素被他征服了,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到:「我愛他,覺得他將解決我因為太老而解決不了的問題」。至此,羅素找到了自己等待多年的愛徒,這位製作飛機發動機的工程師正式成為了一位哲學家。
與維特根斯坦的這段交往,讓羅素告別了純哲學的思考,使他成為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識分子。而維特根斯坦則繼承羅素的分析派哲學,將其發揚光大。這次會面被瑞·蒙克詳細地記錄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中,他認為維特根斯坦前來找羅素的目的是:
「在羅素面前表現自己……為了一次性地搞清楚自己有沒有真正的哲學天賦,從而搞清楚自己放棄航空學研究是否合理。」
這位以設計飛機為職業的哲學愛好者,在與羅素會面後的四年中,用充沛的精力和藝術家般的激情,將數理哲學發展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從羅素的愛徒慢慢變成羅素的導師。
他的《邏輯哲學論》引起早期一批邏輯原子主義者的激烈討論,其中就有弗雷格、羅素、卡爾納普(Carnap)和摩爾。他以極大的熱情和驚人的速度完成了這部《邏輯哲學論》,裡面幾乎全是維特根斯坦自己的原創思想,其精純令羅素汗顏。瑞·蒙克引用羅素的話這樣評價他:
「他對哲學具有比我更多的激情,他的是雪崩,相形之下的我似乎只是雪球。」
又說:
「哲學是一位不情願的女士——只有激情之手握住的冰冷的劍,才能觸到她的心。」
在羅素看來,維特根斯坦就擁有這樣激情的手。一段時間內,羅素是極其崇拜維特根斯坦的,這位年輕人在哲學上的成就超出了他的預期。因此,儘管維特根斯坦總是表現出不耐煩和鄙視的情緒,羅素仍然虛心地向維特根斯坦詢問他的最新成果。總是讓人感到自負的維特根斯坦一般這樣回覆羅素的請教和關心:
「我請求你自己思考這些事情;我無法忍受重寫甚至第一遍時我也是懷著極度厭惡寫出的文字解釋。」
他還常常和羅素、摩爾說「我認為你一個字也讀不懂」、「你甭想讀懂其中的任何一個字」之類的話。
當維特根斯坦想要憑藉《邏輯哲學論》來領取學士學位的時候,摩爾向他轉告了學院的意思,說他的論文缺乏標準的結構,至少應該有一些引用書目。收到信的維特根斯坦卻對摩爾反咬一口,惡狠狠告訴摩爾,如果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為他破一次例,那麼他就會下地獄。這導致摩爾長時間不再與維特根斯坦有任何接觸。
不過,當很多年過去以後,維特根斯坦不再願意去小學任教時,他回到了劍橋大學,並準備仍然憑藉《邏輯哲學論》獲得博士學位。那個時候的劍橋,已經有了一大批維特根斯坦的追隨者,《邏輯哲學論》已經是劍橋大學生爭相閱讀和討論的一本書。他輕鬆地通過了由羅素和摩爾主持的博士答辯,這兩位都曾和維特根斯坦絕交過,只是為了他不容置疑的天才,才應付過了這次答辯。
然而,尖刻的維特根斯坦,答辯結束還不忘羞辱一下自己的導師們,他拍著兩位世界級的數學家、哲學家的肩膀,和他們說道:「我知道你們永遠都不會理解(這本書)的。」
就在《邏輯哲學論》這部神作在劍橋如日中天,大放光芒之時。維特根斯坦卻開始著力反對自己在這本書中的一些根本命題,走向了另一條哲學之路。他後期的實證主義哲學更加否定了哲學問題的存在,像是宣告了哲學的滅亡。他的名言「凡是可以被語言描述的東西都可以被清楚地描述;對於不能描述的東西則必須保持沉默」,其實就可以看成是他哲學的一個縮影。
▲維特根斯坦在斯旺西。(本·理查茲攝 他也是維特根斯坦的緋聞「情人」之一)羅素之所以走向分析哲學,是為了使數學與邏輯學中出現的模糊能夠透過哲學變得清晰起來,而維特根斯坦沿著這條路走了進去,卻發現在這背後等待他的是空無一物。維特根斯坦發現,哲學不但不能作為數理邏輯的基礎,它本身更是「無法言說」的。這是對哲學命題的根本質疑,如果哲學命題都是假命題,則哲學不存在,倫理學、美學都不可能被討論。但是維特根斯坦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哲學和倫理學的追尋,他終生信仰基督教,對倫理學更是頗為關心。他認為這些不可言說的東西卻是可以「顯現」的,這就導致了一種羅素無法接受的「神秘主義」。
數學、邏輯學和哲學的基礎被維特根斯坦動搖了。與其說維特根斯坦攻擊的是某種定義性質的東西,他實際上更多是在攻擊「提出這類定義的動機」(這也是他和圖靈的分歧所在)。分析哲學的基礎,在於將邏輯學當作一切討論的核心,希望透過對邏輯、語詞的整合,達到使命題清晰的結果,最終能夠更有效地討論問題。這樣的方法,最終使得哲學命題都成了偽命題,它所涉及的語詞不僅是我們不理解的概念,甚至是不存在的概念,於是分析哲學就走到了死衚衕。這一思考正是維特根斯坦在早期版本的《邏輯哲學論》中所表達的。他開創的語言哲學,是透過語詞的關係,探索其背後的哲學實質。
雖然在理論上,維特根斯坦多半判了哲學的死刑。但他對哲學、倫理學、藝術的關切,並不因此而停止。哲學對於他而言一直存在,只不過不是以一種「言說」的方式存在,而是「顯現」的。
03.
天才之為責任
維特根斯坦是一位絕頂天才的哲學家。這種天才令羅素相形見絀。某種程度上,維特根斯坦代表了分析哲學的一種邏輯終局。在後世無數對維特根斯坦的研究上,許多書出色地介紹了維特根斯坦的「主要哲學論題是什麼、他是如何處理的」,卻從未解釋他的工作與他自己有何相關,即「主導他生活的精神上和倫理上的關切,與主導他工作的貌似是冷僻的哲學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絡」。
瑞·蒙克的這部《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所做的,正如他自己所說:
「希望同時描述他的生活和工作,從而說清這個人是怎樣做出這種工作的,並顯現出——許多讀維特根斯坦著作的人本能地感覺到的——他的哲學關切與他的感情和精神生活的統一。」
這部書的開篇,瑞·蒙克引用了魏寧格(Otto Weininger) 《性與性格》中的話:「邏輯和倫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們無非是對自己的責任」作為對維特根斯坦一生的判詞。在他看來,維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學與心路歷程實際上都是一種對自己天才的責任。
由此,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與生活的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終於在這部傳記中聯絡起來。
他的生活源自於他的哲學關切。這種關切從他兒時就已形成。「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麼要說實話?」——這是維特根斯坦最早的哲學思考。這種思考讓他寢食難安,直至他從「討人喜歡和順從」的孩子變成了後來人們熟悉的那個樣子。
他的天才就體現在他從未希望透過哲學去解決什麼問題,而是「哲學找到了他」,是哲學問題的「強制傾向把他拽進了哲學」。在他決定去參加一戰的時候,是因為他在哲學上遭遇了瓶頸,希望從與死亡的接觸中得到靈感。瑞·蒙克評價道:
「維特根斯坦參戰時希望戰爭能改變自己,戰爭確實改變了他,經受了四年的戰時服役和一年的監禁;面臨過死亡,經歷了宗教覺醒,為別人的生命擔負過責任。」
誠實是維特根斯坦一生的追求,面對真實的自己,對抗自己的虛偽,追求一種清晰、準確、有序的生活和價值是他的執念。在這種執念的控制下,他放棄了自己並不真心喜歡的工程,選擇了哲學,同樣也選擇了以往假裝排斥的宗教,成為一位帶有懷疑的神秘主義者。
還是因為這個執念,他毅然決然奔向鄉村,面對教師的崗位,為學生編字典,教他們超過教材範圍的數學、拉丁語。包括在二戰時他甘冒生命危險去醫院當藥房勤務工,都只是他本性中真誠的需求,是他生活的意義。
維特根斯坦不是一個博愛的人,也不是什麼慈善家,甚至其實也不是一個苦行主義者。他的心中只有自己,他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此而已。在他看來,他必須承認自己的天才,併為之忍受獨屬於天才的痛苦。他從不否認自己愛過別人,也不否認自己的性衝動。
相反,他雖然遭到非議,被當作是一名同性戀者,並終生未婚,但他仍把愛當作「一種禮物,一種幾乎神聖的禮物」。在他小時候,哥哥魯道爾因自己的同性戀身份而自殺,他難免不受到影響。在分析他接觸的那幾個男性知己和一個女朋友之後,瑞·蒙克並不將他簡單地列為一位同性戀者,他說這是「嚴重誤解了真相的簡化說法」。透過維特根斯坦的加密札記,瑞·蒙克描述到:
「無論是對男人或女人的愛,都是他的珍視之物......他截然地區分愛和性。他極為憂慮性慾的勃發——無論是對同性還是異性的。他似乎認為那不容於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
而「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是為自己負責的人,是對自己邏輯和倫理的負責。他不允許自己違抗那個被自己外在化,甚至當作敵人的那個「自己的天才」,他必須服從這種天才,以使自己真的成為那個應該成為的自己。
這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在哲學上的所作所為,即他雖然憑藉《邏輯哲學論》成為劍橋名人,卻仍然要反對自己以往的哲學。
他的哲學看似是分析哲學的一個分支或一種路徑。而在他自己看來,哲學之於他也是一種責任,他要在哲學中找尋自我、完善自我。哲學是他唯一應該去做的事,因為如果不去把哲學為他提出的種種難題解決掉,他就無法獲得任何幸福——這在他年輕時是他不自殺的唯一的理由。
這樣看來,他的苦行更像是一種必經之路。幸福的凡人生活並不能解決維特根斯坦最根本的苦惱。他之所以放棄富人的生活、之所以在自己譽滿天下之時選擇反對自己過去的觀點,在這一層面上,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瑞·蒙克正是在這一點上,使得維特根斯坦自身與其哲學相連,使他「成為了一個人」,而不只是一個應該讓人仰慕的偉大哲學家,或是一個傳奇。
▲維特根斯坦墓,他最終被葬在了劍橋在書中,瑞·蒙克引用了維特根斯坦於1929年寫的日記,我們可以將它當作維特根斯坦的一次自述:
「我不能在一個比我生存的層面更高的層面上寫我的自傳。僅僅寫出自傳,我並不就必然提高了我自己;我那麼做,甚至可能使自己比起初更髒。內心的某種東西鼓動我寫自傳;事實上,我願意有一天把自己的生活清楚地鋪展開,以便把它清楚地擺在我、也擺在其他人面前。無論如何,與其說是為了讓我的生活接受拷問,不如說是為了得到清晰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