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探趣

    太宗即位前是晉王,開封府尹。太宗很會經營,政治勢力遍佈朝野。太宗的野心被太祖察覺,也許在某些情況下已對太宗做出了警告。太宗深感不妙,於是先下手為強,或者毒酒或者其他手段,反正燭影斧聲裡太祖歸西,太宗即位。

    《宋史·杜太后傳》記載:“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說的是,杜太后臨終之時召太祖與丞相趙普至榻前,問太祖江山是如何得來?太祖答曰:祖宗庇佑,杜太后搖頭告知太祖:你的天下是周世宗讓位幼子,你才有機會的得之。周王朝如果有一個成年皇帝,這天下豈迴歸你所有,你與光義都是同胞兄弟,都是我的兒子,有朝一日你把帝位傳與光義,國有長君是社稷之綱國之福!你百年之後將帝位傳給光義,光義再傳與廷美,廷美再傳與你的長子德昭。太祖應允並作出承諾。杜太后便丞相趙普將其記錄下來,當面寫成誓詞並封存於金匱裡,便是歷史上所說的金匱之盟。

    這種說法始終不能讓人完全信服,因為在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正值壯年,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十四歲了,然而事實上十七年後五十歲的趙匡胤駕崩,而這時他的長子已經接近三十歲歲。這根本就不是幼帝執政,自然也不會出現周世宗遺孤群龍無首的局面。而且金匱之盟並不是在趙匡胤駕崩之時就公佈與於眾的,而是趙光義登基多年之後才得以公佈。

    開寶九年,在一個朔風凜冽大雪飛揚的夜裡,宋太祖命人以商議國家大事之名召趙光義入宮,趙光義來到後太祖屏退了左右獨自與趙光義酌酒對飲直至深夜。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趙匡胤身邊侍從只能在遠處看到宮室裡燭光下人影晃動,且聽到斧鉞擊物的碰撞聲。在趙光義離開後眾人見太祖早已駕崩了,享年五十歲。這便是有名的“燭影斧聲”。

    關於“燭影斧聲”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燼餘錄》記載,趙光義對趙匡胤的花蕊夫人垂涎已久。於是便在趙匡胤病中調戲花蕊夫人,不料驚醒了趙匡胤。趙匡胤便用玉斧砍之,無奈力不從心,玉斧便砍到了地上,於是趙光義殺了趙匡胤。趙匡胤在晚年與其兄弟趙光義的關係並不好,當時的趙光義掌管太多的軍事要務,顯然這對太祖已是莫大的威脅。而趙匡胤最後死得十分離奇,其歷史記載有光的文字也非常的少。從趙光義毒死李後主來看,趙光義很可能也毒死太祖。

    趙光義在登上皇位後便發動對遼戰爭,迫切想收回幽雲十六州,但在決戰大敗後趙光義獨自逃離,曾經神秘的失蹤了一段時間。朝廷還曾懷疑已經死去,甚至有人提議讓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繼位。趙光義回宮後得知此事後大怒,沒過多久,年僅二十九歲趙德昭便自殺身亡。

    在趙德昭死後的第三年,趙匡胤的另一個兒子八賢王趙德芳因不明原因暴斃。此外,趙光義與趙匡贏的同胞兄弟趙廷美被誣陷謀反,發往邊疆流放。趙光義下令修改皇族名錄,將趙廷美改為養子,不久趙廷美便在流放途中病死。

    趙光義的做法遭到太子的反對,太子以裝瘋焚燒宮殿來抗議。趙光義便廢了太子,將二兒子立為太子,不曾想到二兒子卻被自己的小妾殺死,無奈最後的繼承者卻自己最不看好的小兒子。

  • 2 # 黃豆媽媽VS黑豆兒

    宋太祖暴斃時未曾留下遺囑,所以他的弟弟和兩個兒子就都有可能成為繼承人!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誰抓住先機,誰的權勢大誰才能在皇權爭奪中勝出當皇帝!

    先不說太祖的兒子到底有沒有權利,但是權利是絕對沒有太祖的弟弟趙光義的大,太祖杯酒釋兵權所有權重的人權利都收回中央集權,唯獨沒有奪其弟趙光義的兵權,所以杯酒釋兵權之後沒有其他人可以和趙光義抗衡。燭光斧影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所有人包括太祖都受到逼迫。這種情況下宋太祖的兒子還怎麼跟自己的叔叔爭

  • 3 # 小編虎哥

    前兩天看新聞,有兩個關係不錯的發小,平時吃喝不分你我、稱兄道弟。大哥要出外務工,於是就把家中的妻小託付小弟多多關照。

    誰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弟竟和家中的大嫂發生了關係,瞞著在外務工的大哥好多年,直到大哥家的兒子長大,才發現媽媽和叔叔有姦情,然後告訴了爸爸,一場家庭悲劇發生了……

    漢高祖劉邦和他的發小審食其的關係就好比新聞中大哥和小弟的關係,劉邦的妻子呂后就是家中的大嫂。

    換言之,呂后肯定和審食其有姦情。不過劉邦和新聞中的大哥有一點不同,劉邦到死都沒發現呂后和審的姦情,劉邦戴著綠帽子進了墳墓。

    話說審食其和劉邦是同鄉,兩家住的不遠,兩人關係好比劉、關、張的關係,劉邦年輕時愛喝酒,審食其經常打酒給他喝。

    自從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以來,由於忙於軍中事務無暇照顧家庭,劉邦就把妻子呂雉和老爺子劉太公託付給了審。

    在劉邦離開家後,審確實盡到了朋友之責,早、晚給劉太公請安問候,幫著呂雉劈柴、擔水,甚至幫著呂雉洗內褲。

    呂雉和劉太公看在眼中,喜在心上。

    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這些瑣事,在生死關頭,審食其和呂雉、劉太公始終站在一起,表現出了生死與共的氣魄。這件事是這樣的。

    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楚漢戰爭時期),項羽為了要挾劉邦投降,把呂雉、劉太公抓了起來,本來審食其可以逃跑,但為了照料二人選擇了和他們在一起。

    項羽在陣前燒開了一鍋熱水,把呂雉等三人押到大鍋前,向對面的劉邦喊話:“劉兄(劉邦比項羽大24歲),快點投降吧,我把你老婆、你老爸和你發小都捉來了,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他仨熬了肉湯。”

    此時直嚇得呂雉和劉太公二人瑟瑟發抖,審食其不停地安慰:“別怕,沛公不會放棄咱們的,一定會想辦法營救的。”

    然而,劉邦接下來的一番話狠狠打了審食其一耳光。

    項羽喊話剛停,就聽對面劉邦嬉皮笑臉的回道“項老弟,咱倆曾結拜為兄弟,一個頭磕在地上。我父親就是你父親,我妻子就是你大嫂,我發小就是你哥們,你把他們煮成肉湯可別忘了分哥哥我一杯羹啊!”

    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看到劉邦如此無賴的樣子,項羽一怒之下就想煮了劉太公。項伯這時候出面說道,這天下的事還不能預料到結果,爭天下的人都是將家拋之腦後,你殺了他父親、老婆和兄弟也沒有用,徒增隱患罷了。

    呂雉把項羽和項伯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幸虧項伯的阻攔,否則自己早死了。

    從這以後,呂雉對劉邦徹底失去了信任,與此同時,她和審的關係向前邁了一大步,“一個能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難的男人值得託付一生”。呂雉等三人被項羽釋放後,呂雉和審有了私情。

    呂后和審食其的地下情,到劉邦去世都沒露出破綻,反而劉邦感激他多年對妻子的照顧,封其為侯。

    劉邦去世後,呂后的兒子劉盈繼位,在呂后的提議下,封其為左丞相。

    審食其迎來了他仕途輝煌時刻,同時也迎來了他人生春風得意之時。

    自從劉邦去世後,審和呂總算沒有了忌憚,放開手腳盡情享受著“魚水之歡”。

    有道是“得意必忘形”。

    有一次呂后正和審食其鬼混,漢惠帝劉盈把二人抓了個現場,呂后羞愧難當。

    劉盈勃然大怒,把審食其下了大獄。

    情人被兒子關押,呂后十分著急,但她又不便親自出面求情。

    這時呂后想起一個叫朱建的是兒子的好朋友,呂后就求朱建勸勸兒子放了審,朱建受寵若驚,急忙說:“太后放心,這事包我身上了,你等好訊息吧”。

    第二天,朱建沒有直接找劉盈,而是找到了劉盈的男寵閎儒。

    朱建知道閎儒勸劉盈比自己好使。劉盈有龍陽之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性戀”。

    漢朝的皇帝都好這一口,要不怎麼有“髒唐臭漢”之說呢?劉盈喜歡閎儒甚至達到了想把漢朝江山讓他來座的地步。

    朱建找到閎儒,開門見山說“你有性命之危!”

    閎儒大惑不解,問,“此言怎講?”

    朱建說“現在漢惠帝把太后的情人審食其下了大獄,據說過幾天要開刀問斬。”

    閎儒說,“我也聽到了一點訊息,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兒子把老媽的相好殺了,老媽怨恨兒子,雖然不肯報復兒子,卻肯定要報復兒子的相好,奪其所好。殺兒子的相好太后可不會手軟的!”朱建說完望著閎儒。

    閎儒一聽大驚失色,急忙求計朱建。

    “你現在救審食其就等於救你自己,惠帝最聽你的話,只要你求惠帝放過審食其不就行了”。朱建的一番話點醒了閎儒。

    愛情的力量很強大,惠帝對男寵言聽計從,閎儒剛說完,惠帝就命人放了審食其,呂后和情人審食其又團聚了。

  • 4 # 阿火的歷史

    關於這段歷史,史學界一直沒有定論,傳說中的“燭影斧聲”也成為歷史謎案。

    那麼現在,我們就試著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形。

    趙匡胤的得位,大家都知道,這裡不再贅述。他稱帝時,也基本是和其他並存的割據勢力差不多性質,充其量也就是個草頭皇帝,說不定哪天就被其他勢力給吞併了。可是那時候他兒子們還小,老二趙德昭(長子德秀與三子德林早亡)才10歲。那麼他為了老趙家的基業,就不得不倚重他的弟弟趙光義。此其一。其二,歷史上一直以來就有皇權與相權的分配問題。之前歷朝歷代的丞相都有著相當大的權力,他們甚至可以與皇帝做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可是到了趙匡胤稱帝后,他就覺得很不爽了,而他當時的丞相趙普,可以說是一手策劃了“黃袍加身”的大功之臣,威望地位自不用說。於是趙匡胤想要打壓相權。怎麼辦呢?有一次,他召集丞相、樞密使等重臣會議,按照以往慣例,這樣的會議大家都是有座位的,可是他們到了會議室一看,唉?怎麼沒座位了?他們不知道,座位已經提前被趙匡胤安排太監給撤掉了。幾位相互看了幾眼,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又都不敢問,那就只好站著了。自此之後,無論大小會議,大臣們再也沒有坐下過。這些小把戲,只能從形式上打壓重臣尤其是丞相的威勢,可是權力並沒有削弱。為了制衡,他加封趙光義為中書令、同平章事、行開封府事。加重了趙光義的實力。後來更加封趙光義為晉王。

    後來,兒子們逐漸長大,趙匡胤也想削弱開封府的勢力,可他又不願意使用暴力手段(從杯酒釋兵權來看,老趙同志不是一個喜歡使用暴力的君主),這也會引起政局動盪。好在他還年輕(四十多歲,正值壯年),有的是時間慢慢來。

    他有什麼打算呢?一次他回洛陽(那裡是他的出生地)時,曾經表示要遷都洛陽。這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打算。洛陽,自古以來就是形勝之地,東漢、西晉、武周等朝都在此建都。而開封戰略位置前出,又無險可守,實在不是個理想的都城所在。而且他提議遷都洛陽也是個過渡,他理想中的都城其實是在長安。他這樣做,從戰略角度上,可以使朝廷長治久安,避免直接面對契丹的騷擾,大大的減少衛戍京師的禁軍數量,節省大筆的軍費開支;從現實角度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擺脫開封府勢力的影響。

    可是他的這些想法趙光義怎麼會不明白呢?於是他極力勸阻遷都,並說出了一個無比冠冕堂皇的理由:預使國家長治久安,“在德而不在險”。趙匡胤一聽,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遷都的打算。

    可是這時,年近五旬的趙匡胤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從畫像上看,趙匡胤是個大胖子,這個年齡也正是出現“三高”的時候)。

    時間到了976年,有一天(10月19日)晚上,他請趙光義進宮喝酒,可能還要談論機密大事,於是就屏退左右,兄弟二人自斟自飲,然後就發生了“燭影斧聲”。然後趙光義回到了晉王府。夜裡,趙匡胤病情加重,皇后吩咐內侍王繼恩召四子德芳安排後事。可是王繼恩早被趙光義收買,於是他離宮後直奔晉王府。這時候趙光義在做什麼呢?按理說他剛喝完酒,又是半夜了,應該早就休息了,可是他沒有,他正在和太醫程德玄座談。大晚上的一個親王和一個太醫座談,談什麼呢?不知道。王繼恩到來後,告訴趙光義:“事久將為他人有矣!”

    於是,趙光義同王繼恩進宮。皇后聽到腳步聲後,以為德芳到了,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答到:是晉王到了。

    一切都明白了,皇后也只能面對現實,乞求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

    趙光義答:“共保富貴,無憂也。”

    然後趙光義繼位。

    “燭影斧聲”未必盡實,但趙光義自感得位有愧確是事實。怎麼見得?以下幾件事可以說明。

    一、炮製“金匱之盟”

    何為金匱之盟,傳說這是趙匡胤剛稱帝不久,其母杜太后害怕趙匡胤早死,而皇子年齡又小,不能擔大任,所以令趙匡胤封密詔於金匱。具體內容是,如果趙匡胤早死,由趙光義繼位,然後是趙廷美(趙匡胤四弟),再次後才是趙德昭。而這密詔只有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和趙普四人知道,連趙廷美和趙德昭都不知道。可不可疑?這裡應該有很多漏洞。①趙匡胤稱帝時正值青壯,何來早死?就算是早死也應該是死於非命(被敵軍戰敗),那麼趙光義還能那麼安穩的繼位嗎?②事關趙廷美和趙德芳,他們如何不知?③趙光義繼位之前直至繼位後六年以來,從未有“金匱之盟”之說,更未有相關記載。

    那麼我們猜想一下,事實應該是這樣的。趙光義自感得位不正,總得找個可以昭告天下的理由啊。於是他找到了趙普(其時已被罷相多年),兩人達成妥協,由趙普證明確有其事,他恢復趙普的相位。因為當時關於“金匱之盟”的當事人也是知情人就只剩他倆了,所以他倆說什麼都是成立的。

    二、趙廷美、趙德昭和趙德芳之死

    趙廷美在趙光義剛繼位時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他本是親王,又被封為行開封府事,完全一副趙光義繼位前的路子。可是後來因為“聽說”有“金匱之盟”,就陰謀篡位,事洩後被趙光義貶出京城“憂憤成疾”,吐血而死。時年38歲。

    趙德昭開始也被重用。趙匡胤在位時一直沒有給他封王,趙光義繼位後,封他為侍中、京兆尹、武功郡王,位在丞相之上。可是後來因趙光義徵遼失策,被趙德昭諫言時,趙光義給他說了一句話“等你當了皇帝再說吧”!嚇人不。於是趙德昭被“嚇死了”——回府後即自殺身亡。

    趙德芳,死的年輕(時年23歲),關於他的記載很少。宋史中關於他的死因就三個字:“寢疾薨。”意思是,睡著後就得病死了!意不意外?是不是令人無限遐想啊。(後世關於“八賢王”的藝術形象原以他命名,可是真正是“查無此人”。)

    三、改元易名

    古代新君繼位,一般是於次年改元。然而他卻等不到過年,976年於12月22日就改元“太平興國”。還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趙炅”。是什麼原因使他連10天都等不得,而甘願行此違反古制之舉,而且連他自己的名字也一併改了呢?應該還是心中有鬼吧!

    四、收買人心

    他繼位後對大臣大肆封賞,而後又廣結天下士子之心。自隋朝開創科舉後,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機制,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三百多年來由此入仕的少之又少。但是趙光義繼位後,廣開科舉,除按定例每三年一次之外,還屢開恩科。在他執政時期進仕的平民比前三百多年來加起來還要多。(宋的重文抑武實是自他開端,自此之後,中原地區就越發文弱可欺了。)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偉人將其四人相提並論,可見趙匡胤雄才大略,只可惜敗在了這個不成器的弟弟手裡,也屬千古遺恨啊!

  • 5 # 大宋說書人

    趙德芳、趙德昭在繼承皇位上可以說是有名無實,名義上他們是皇位的繼承人,但實質上趙匡胤在死之前並沒有立太子,也沒有任何遺言或者遺詔。

    宋朝人受五代時的影響,後周郭威任自己侄子柴榮為開封府尹,後立為太子,後繼承皇位,所以開封府尹在政治角度上是繼承皇位的第一職位,趙光義在開封府尹十七年,每當趙匡胤離京出征,都會讓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京城留守,這都給了朝中大臣以及宋朝人一種不言說的暗示,這也讓趙光義在京城的勢力和權力日益擴張,趙匡胤還罷免了與趙光義實力相當的開國第一文臣“趙普”,當時朝中最能牽制趙光義勢力的就是宰相趙普,趙普被罷相後,趙光義在京的勢力到了一家獨大的地步。

    官職

    趙光義、太祖即位,以帝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親征澤、潞,帝以大內點檢留鎮,尋領泰寧軍節度使。徵李重進,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徵太原,改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趙德昭、乾德二年(964年),任貴州防禦史。開寶六年(973年),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趙德芳,開寶九年(976)年出閣,授貴州防禦使。

    趙匡胤在位期間,趙光義可謂是一路高升,一直到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而他們倆個兒子只是一些虛銜,到趙匡胤死他的倆個兒子都沒有封“王”,趙德芳,還只是一州的防禦使。

    勢力

    趙德芳、趙德昭在政治舞臺上基本就是空白,在趙匡胤死的前幾個月,趙匡胤讓自己的大兒子趙德昭前往今天的河南商丘迎接進京晉見的錢俶,讓趙德芳主持了當天的宴會。這是趙德芳、趙德昭少有的在政治舞臺上露面,這也就說明了趙德芳、趙德昭在朝中沒有任何勢力可言。

    趙光義,任開封府尹多年在朝中甚至宮中都有自己的勢力,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宋皇后派宦官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但王繼恩卻到了趙光義的府邸,召趙光義快點進宮,當宋皇后見到趙光義後,大驚失色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淚流滿面地回答:“共保富貴,無憂也。”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趙光義在宮內也是有自己的勢力,宋皇后見到趙光義後就已經知道,再想讓趙匡胤得兒子繼位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有保住命了,說明宋皇后對趙光義的勢力也是清楚的。

    趙德芳、趙德昭也想爭皇位,可惜他們的老子一沒給他們培養近臣,二沒給他們實實在在皇位繼承人的名份,沒有自己的一點勢力怎麼爭皇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由於前半年有些地區乾旱少雨導致玉米減產,今年玉米會不會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