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軍武滷麵

    劉武若不先死,劉徹還是能當皇帝!

    首先我們從劉徹的出生來看,他並不是漢景帝的嫡長子,他是王姬之子,封號膠東王,劉徹這樣的出生在整個封建社會來說,屬於出生很普通的皇子,但是,他能上位的原因,源於有一個智慧的母親王氏,王氏巴結當時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這位長公主是薄太后就喜歡的,在當時的政治影響力很大,劉徹能上位,館陶長公主功不可沒,王氏與長公主聯姻,約定,長公主助劉徹得太子之位,成為皇帝后,迎娶長公主之女陳阿嬌為後,這也就是後世金屋藏嬌的典故來源,長公主利用自已的權勢和與景帝的關係,逐步離間景帝與原太子的關係,最終使的景帝另立劉徹為太子,其次,長公主與梁王劉武的關係並不好,劉武想稱帝,長公主是不會答應的,第三,漢朝禮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種繼承方式不符合禮法。

  • 2 # 大辰海

    即使劉武不死,劉徹也能當皇帝,畢竟中國皇帝是父子相傳,兄終弟及的畢竟是少數,而且阻力非常大, 條件也非常苛刻。

  • 3 # 中孚鑑

    劉武,是漢景帝的弟弟,劉武深受他母親竇太后的喜愛。劉武曾先後被封為代王、淮陽王、梁王。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登基為帝。曾經在漢景帝未立太子的時候,竇太后是希望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劉武的。

    後來因為漢景帝施行削藩而引發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的前期叛軍進攻速度很快,之後漢景帝讓周亞夫統率漢軍平叛,經過努力最終平定七國之亂。而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梁王劉武作為漢景帝的弟弟,他帶兵堅守梁都而抵禦吳楚聯軍,這對整個戰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保衛了京城長安。因此梁王劉武的功勞也是很大的。

    劉武是漢景帝的親弟弟,又立下大功,同時他的封國又屬於大國,他還深受竇太后的喜愛,因此在劉榮被廢去太子位時,這時太子之位空缺,竇太后因喜愛他的小兒子,所以就想讓劉武將來繼承皇位。但是這件事卻被大臣所諫阻,所以劉武最終是被沒有被定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後來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梁王劉武就對曾經諫阻他為繼承人的大臣非常怨恨,於是劉武就派人刺殺了他們,從而導致讓漢景帝非常痛恨劉武,不過因為有館陶公主和竇太后在中間調停,所以漢景帝就沒有懲治劉武。劉武最終因病去世,他去世後,諡號為孝王。

    當漢景帝駕崩後,作為太子的劉徹登基為帝,是為漢武帝。

    那如果劉武若不先死,劉徹能當皇帝嗎?

    其實,劉武雖然受到竇太后的喜愛,同時漢朝也是以孝治天下,但漢景帝對於大事方面還是又主見的,漢景帝在誰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有著很大的選擇權利,通常都是父位子繼的。雖然也有兄終弟及的事情,但漢景帝卻不會如此,故而劉武還是很難登基為帝,所以就算劉武不先死,劉徹還是能當皇帝的。

    首先,在劉武未去世的時候,漢景帝已經明確了繼承人,那時漢景帝已經立了劉徹為太子。皇位誰來做已經很明確,當漢景帝駕崩後,繼位的理所當然是劉徹。

    所以就算劉武不先死,他也只是藩王諸侯,很難繼承皇位的。

    其次,在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後,劉武就對曾經反對諫阻他為繼承人的大臣非常怨恨,由此劉武就做出來刺殺大臣之事,劉武的這個做法讓漢景帝非常怨恨,雖然後來因為館陶公主和竇太后的原因沒有懲治劉武,但劉武在漢景帝心中的地位已經大大減弱,主要的是漢景帝已經猜忌劉武,如此漢景帝對他則會多加防範。

    最後,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劉武得到竇太后的喜愛,同時他又不先死,但反對他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再則竇太后雖然偏愛於劉武,但竇太后也是希望大漢王朝安定的。若因為此事而導致混亂這是竇太后不願看到的。

    再則當時太子是劉徹,漢景帝駕崩後,作為太子的劉徹登基是名正言順的。所以就算劉武不先死,劉徹還是能當皇帝。

  • 4 # 執著的放牛娃

    我是放牛娃,我來回答。

    1.劉武就算不死,也輪不到他皇帝。

    劉武是漢景帝的弟弟,他們三兄妹,漢景帝劉啟老大,館陶公主劉嫖(陳阿嬌的母親)排行老二,劉武排第三。

    ☞劉武

    公元前154年,劉武從封地梁國進京,眼睛已瞎的竇太后欣喜若狂,大擺筵席招待這個最疼愛的小兒子。在宴席上,她趁機勸說漢景帝,立弟弟劉武為太子,這樣一來太子位置確定,其他人就沒有非分之想了;二來劉武可以光明正大留在京城,天天陪她;三來兄弟齊心,向天下昭示大漢王朝的精誠團結。漢景帝心裡十分不爽,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猶豫間說錯話,說道"這個,也不是不可以……"。竇太后聽聞此言,當場逼著漢景帝寫下詔書,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最後,幸虧魏其侯竇嬰頂住壓力,以不符合祖製為理由,給了漢景帝借坡下驢的臺階,才化解了尷尬,最終宴席不歡而散。

    其實,竇嬰的想法,代表了絕大多數朝臣的觀點,算的上是主流觀點。劉武,確實不太可能當皇帝。

    理由一:不符合祖制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家天下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一代又一代君王,還在世時便會早早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因為他們知道,兄弟再親,也不可能比自己的兒子親。皇位傳給兒子,他還會念著父親的好,代代用心祭祀。如果傳給弟弟,自己死後,弟弟未必會真心誠意祭奠,就更別想弟弟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會用心祭奠自己這個伯伯了,畢竟伯伯沒有父親親,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漢景帝和劉武關係再好,也不可能主動打破慣例。他也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

    理由二:有兒子在,肯定優先立兒子為太子

    漢景帝劉啟有十四個兒子,公元前154年劉武進京時,已經至少有十個兒子了(劉徹剛好排名第10),其中最大的兒子劉榮已經18歲了。有這麼多兒子,正常人肯定不會去選弟弟當太子。

    理由三:漢景帝剛繼位,還很年輕

    公元前157年,漢景帝繼位。到公元前154年劉武進京,不過才四年。這時的漢景帝劉啟,年齡才34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青壯年,身體倍兒棒,還完全沒考慮過立太子的事。不過,劉武的事情,倒是側面提醒了漢景帝。一年後,即公元前153年,因皇后無子,漢景帝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徹底斷絕了劉武的痴心妄想。

    ☞漢景帝劉啟

    2.劉徹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唯一人選的?

    前文說了,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劉徹只是排名第十。如果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劉徹機會很渺茫。幸好,還有子以母貴和立賢兩種方式。

    第一:慄妃失寵,使得劉徹機會大增。

    ☞慄妃

    很長一段時間,慄妃是漢景帝最寵愛的妃子,愛屋及烏,漢景帝對慄妃的三個兒子劉榮、劉德、劉閼的喜愛,自然也高於其他皇子,並早早立了劉榮為太子,任命魏其侯竇嬰為太子太傅,悉心教導太子。然而,慄妃自以為大局已定,先後犯了致命的錯誤,從而葬送了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一是得罪了漢景帝的妹妹,館陶公主。館陶公主想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慄妃因為個人對館陶公主所作所為的厭惡,賭氣拒絕了這門婚事,逼的劉嫖大怒,最終和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美人聯手。

    ☞館陶公主劉嫖

    二是沒有愛心,被漢景帝否決。漢景帝是一個特別講究仁孝、寬容之人。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後,新的太后如何對待自己的這些孩子。所以先後試探了慄妃和王美人。

    慄妃心機不深,隨便亂答,說了句:我自己的兒子都忙不過來,他們又是我親生的,該去哪裡去哪裡。

    王美人則心機很深,看出漢景帝這是在試探她,於是偽裝的很好,說道:臣妾一定會好好善待他們。他們雖然不是臣妾所生,可都是彘兒(劉徹乳名)的兄弟姐妹,說到底,大家都是一家人……

    兩相對比後,漢景帝劉啟對慄妃徹底絕望,從此不再寵幸她。

    不久後,太子劉榮被貶為臨江王,被人抓到把柄,畏罪自殺。劉德、劉閼受母親慄妃的牽連徹底失去了當太子的可能。於是,漢武帝劉徹的競爭對手,一下子減少了3個,變成了只有10個。

    ☞劉榮

    第二:王美人上位,子以母貴

    慄妃失去寵愛後,後宮總共還有6個妃子:薄皇后(早已失寵)、王美人(王痣)、程姬、唐姬、賈姬,以及王痣的妹妹王皃姁。薄皇后無子,與漢景帝劉啟屬於政治聯姻,最終被廢。剩下的幾位妃子,都有兒子,但寵愛不及王美人。最終,王美人被冊封為皇后,而王美人只有三女一男(劉徹),子以母貴,劉徹於是進入漢景帝劉啟的考察視野。

    第三:劉徹本人爭氣,在多次考驗中表現出色

    劉徹天生聰明,自幼生長在皇宮,深受母親王美人悉心教導,對皇宮的激烈競爭有著深刻的感受。七國之亂時,年僅三歲的小劉徹,親眼目睹了漢景帝是如何運籌帷幄,平定叛亂。舅舅田蚡的指導,更加快了推動了他的成熟。有兩件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一次是劉徹三歲時的一次考驗。據《漢孝武故事》載:“至三歲,景帝抱於膝上,撫念之……試問兒:‘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年僅三歲的小劉徹,面對父皇的問答,已經胸有成竹,脫口而出。俗話說,言為心聲。只有平時思考的多,把問題想透,才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從此,漢景帝劉啟對劉徹有了新認識,認為孺子可教,可委以重任。四年後,果真任命他為太子。

    ☞少年劉徹

    另一次是劉徹十四歲時的一次考驗《漢武故事》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劉徹十四歲的時候,朝中的廷尉判處了一個案子,殺人的犯人,名叫防年,因為繼母殺死了生身父親,於是防年就殺死了這個繼母。依照漢代的法律,防年殺死了母親,應該判為大逆罪。景帝對這個案子有所懷疑,詢問劉徹怎樣看待這個案子?

    此時,劉徹早已被立為太子,他知道這是父皇對他的再次考驗。

    他認真思索片刻後,回答道:

    繼母和生母是不一樣的。我們之所以尊重生母,是因為她給了我們以生命。而我們之所以尊重繼母,是因為父親娶了她,她因而在家庭中具有了母親的地位。在這個案子中,當繼母殺了防年的父親時,母子之間的紐帶就已經斷裂,雙方也因此就不存在母子之情。既然不存在母子之情,防年殺母,就不能認定為大逆罪,而只能認定為一般的殺人罪。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徹的聰明過人、智商之高、反應之快。透過這次對話,漢景帝對劉徹作為太子感到非常的滿意。

    公元前141年,48歲的漢景帝駕崩,年僅16歲的劉徹繼位,史稱漢武帝。從此,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的傳奇人生。

    總結:

    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弟弟,劉徹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劉武雖然深得母親竇太后的百般寵愛,可根據自春秋戰國以來的"父死傳子"的傳統,是不可能被立為太子,登上皇位的。劉徹之所以從一個排名第十的皇子,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一代雄主,和慄妃的戰略決策失誤、王美人的偽裝隱忍、自己的爭氣,是分不開的。

    歷史選擇了劉徹,給了他馬踏匈奴,建立強大漢王朝的機會,可以說,無愧於父皇的所託,無愧於眾人的期望,也無愧於他這一生。

    人非聖賢,他也不是完人,也犯過錯誤,可根據三七開的評價原則,他可謂七分功勞,三分錯誤。毛澤東同志對他也高度評價,認為"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可謂極高的評價。

  • 5 # 財神爺爺說你要發

    劉武,西漢文帝之子,其母是文帝皇后竇太后,漢景帝的同母胞弟,文帝時封梁王,很受竇太后和景帝的喜愛,因此,性格驕橫,膽大妄為。文帝死後,景帝即位,一次,招待入朝的梁王,當時,景帝無子,便隨口說道;‘’我若駕崩,便傳位於你。‘’當時,竇太后和劉武都明知景帝說的不是真心話,但都很高興,只有竇太后的侄子竇嬰以此言違反祖制而反對,竇太后當時很不高興,從此不願再見他,而梁王劉武卻做起了皇帝夢。

    事隔不久,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由於梁國地處要塞,所以猛功梁國,而劉武表現英勇,指揮梁軍奮勇殺敵,拼死抵住了叛軍的進攻,為周亞夫率領的漢軍包抄叛軍身後,贏得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平定叛亂後,漢中央賞賜了梁王大量的封地,財富,而劉武以功臣自居,更加無法無天,在封國內,公然用天子禮儀,以大漢未來的皇儲自居。而恰在這時,漢景帝廢了慄太子[景帝此舉是為了傳位給武帝劉徹。

    但是,梁王劉武又認為機會到了,他入京活動,希望被立為太子,但此舉被大臣袁盎等阻止,劉武老羞成怒,竟狗急跳牆,指使手下的無行浪人羊勝,公孫詭等人派刺客入京殺了袁盎等一批朝中重臣,一時間,朝野震動,舉國震驚,而景帝更是憤怒不已,誓撲兇手,他知道這事十有八九是他的不成器的弟弟乾的,所以派人包圍了梁王府,要梁王交出兇手,起初,梁王還想包庇兇手,但他的手下將軍韓安國勸他,他才讓公孫詭等一干人等自殺,自己赴京師請罪,竇太后得知此事後,哭泣不已,景帝孝順,下令赦免梁王的罪,這樣,劉武才逃過一劫,但此後,他與景帝的兄弟之情不復從前,不久,鬱鬱而終。西漢早期,各諸侯王擁兵自重,野心餑餑,但不少人卻身死族滅,像淮南王劉安,不僅自己自殺,而且連累妻子,兒女,媳婦,血染刑場,而劉武雖有不軌之心,但終未釀成大禍,也未累及後代,實屬萬幸。

    總結: 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弟弟,劉徹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劉武雖然深得母親竇太后的百般寵愛,可根據自春秋戰國以來的"父死傳子"的傳統,是不可能被立為太子,登上皇位的。劉徹之所以從一個排名第十的皇子,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一代雄主,和慄妃的戰略決策失誤、王美人的偽裝隱忍、自己的爭氣,是分不開的。 歷史選擇了劉徹,給了他馬踏匈奴,建立強大漢王朝的機會,可以說,無愧於父皇的所託,無愧於眾人的期望,也無愧於他這一生。 人非聖賢,他也不是完人,也犯過錯誤,可根據三七開的評價原則,他可謂七分功勞,三分錯誤。毛澤東同志對他也高度評價,認為"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可謂極高的評價。

  • 6 #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次子,與漢景帝劉啟同為竇太后所生,先是被封為代王,後改封為淮陽王,最後被封為梁王,死後諡號“孝王”葬於芒碭山。

    可能看過《漢武大帝》的朋友們都知道其中有一段竇太后想要讓漢景帝劉啟立劉武為太子的橋段,主要是竇太后想有這個意思屢次給漢景帝施加壓力,但是正史中是漢景帝的確對自己的弟弟有過一次試探,漢景帝在劉武某一次入朝探望母親的宴會上,漢景帝就說道:“自己千秋萬歲之後,回傳位給梁王。”在一個君王的位置上來說,這句話應該是漢景帝在試探自己的弟弟,而對於一個親弟弟,劉武對哥哥的話持幾分懷疑,但是對於一個愛著自己小兒子多一點的母親來說,這句話應該是作數的,竇太后也覺得劉武不必漢景帝差,應該可以勝任為一國之君的。

    後來也隨著漢景帝所立的太子劉榮被廢黜,竇太后和劉武都覺得是一個爭取繼帝位的好機會。後來,劉武也知道竇太后想讓自己成為漢景帝的接班人,梁王劉武便上奏摺給漢景帝,想要留在京城,上有竇太后壓著,後又考慮到自己的名聲,漢景帝答應了,給劉武的待遇更是極為恩寵,和漢景帝同乘步輦,出宮則同車遊獵,甚至梁王的手下也像是朝廷的人一樣隨意進出天子殿門,讓人有一種一國有二君的感覺。

    知道在大臣們的極力勸阻下,漢景帝頂住壓力,立劉徹為太子,但是劉武卻記恨上了勸阻漢景帝的大臣,企圖謀害,最後事情暴露,自己的前途都難保了。可畢竟是皇帝的親弟弟,透過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寬恕。

    後面,劉武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得不到哥哥的恩寵之後,心情也變得極差,最後在熱病的折磨下逝世了。

    有人就說,要是劉武沒有先死,劉徹能當皇帝麼?我覺得即使劉武不先死,漢景帝也不會把位置給他。這個問題我覺得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一、已經被列入了黑名單

    自從劉武透過各種手段獲取繼位的資格,又要暗殺漢朝的臣子,要是一般的諸侯王應該早就被法辦了,可偏偏他就是梁王,法辦不了,拉入黑名單總可以吧!即使那時候還沒有劉徹這個人,但是在立太子的時候漢景帝也會選擇其他的兒子。

    二、人情大不過祖制

    雖然在漢景帝時期還沒有漢武帝時期的獨尊儒術,但是儒家的思想已經滲透到各個角落,再說還有其他禮制方面的古籍做支撐,雖然有竇太后支援將劉武立威繼位者,但是朝中的百官和天下的老百姓不會答應的。還有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祖制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門檻,要是在漢景帝一代有悖祖制,將皇位傳給了劉武,留下的應該不好的評價。

    三、劉徹本就能力強

    漢武帝劉徹本來就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角色,還有他媽媽也是個厲害的女兒,在深宮中能夠最大力量的爭取自己的利益,還不發生什麼翻車事件,可謂是能力很強。在漢景帝對劉徹的屢次試探和考察中,劉徹都表現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情商和智商,就算劉武還沒有被拉入黑名單,也還沒有逝世,我想漢景帝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把劉徹立為太子,因為在劉徹的身上他應該看到了明天的輝煌。

    所以,綜上所述,歷史的車輪總是在滾滾向前,他選擇的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人,但是是最適合的人,在朝代更迭中,血腥與殺戮在 一遍一遍的上演,道不完講不盡的春秋故事。

  • 7 # 南方鵬

    劉武的先死,與他當不上皇帝的繼承人儲君有極大關係,他未死時,其兄景帝已立過兩任太子即慄太子劉榮和劉徹,劉武太子位無望也宣告下任皇帝沒有機會。就算活到劉徹上位,除非造反搶侄兒的寶座,但這卻不會是竇太后所樂意見到的,以竇猗房相夫教子,致力維護家庭和睦、以黃老之治遍惠天下的性格,必不願意見到同室操戈,如此,梁王劉武縱然能夠活到劉徹上位,也不可能當上皇帝。

    劉武得知此事後非常怨恨袁盎等人,和手下羊勝、公孫詭等人謀劃,暗中派人刺殺袁盎等十多位大臣。引起景帝的警覺,兄弟慢慢失和,從而母子也互相猜忌,在逼死了羊勝、公孫詭之後,兄弟二人情份到一段落,劉武也鬱鬱而終。竇太后終日以淚洗面,在館陶公主的勸說下,和景帝做出讓步,分封劉武五子為王的情況下,竇太后才慢慢收斂悲情。此情此景,大勢所趨,就算劉武熬過他的兄長劉啟,也是無緣帝位的,劉徹依然會是皇帝,只是漢朝後續就難以預測了。

    參考史料:《史記》、《漢書》:《史記·梁孝王世家》、《漢書·文三王傳第十七》、《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是所有歷史演義中最值得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