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秦鐵鷹劍士
-
2 # 小龍談歷史
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因晉國內亂先後逃往翟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等。在逃亡途中常常半飢半飽,受盡屈辱,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
晉文公重耳為何流亡?《左傳·僖公五年》: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斬其祛,遂出奔翟。晉國的始祖是周武王之弟姬叔虞,姬叔虞也是姜子牙的外甥,所以晉國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姬姓諸侯國。晉國經過近300年的發展,到晉文公祖父晉武公開始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到了晉文公父親晉獻公時,晉國對外發動了12次戰爭,滅掉17個國家。晉獻公也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但是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他在處理家務事上面並不是那麼得心應手。晉獻公在攻打驪戎時,驪戎獻上驪姬求和,驪姬深得晉獻公喜愛,後生育公子奚齊,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即位,便設計陷害太子申生,太子被逼自殺。太子死後驪姬又開始誣陷晉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公子夷吾逃往梁國,公子重耳逃往母舅家翟國,重耳在翟國待了12年,總的來說舅舅們對他還是不錯的,給他娶妻生子,日子過得很滋潤。
逃往齊國,路過衛國《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過衛,衛文公不禮。去,過五鹿,飢而從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進之。重耳怒。趙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在翟國生活4年後,晉國內部貴族發動政變,先後兩任國君被殺,晉國處於無君狀態。此時秦國和晉國貴族都擁護重耳回國即位,但是重耳手下謀士卻說,晉國貴族各種勢力錯綜複雜,拼得你死我活,現在回去恐怕情況不妙。所以重耳便拒絕回國即位,把這次機會拱手相讓給了弟弟夷吾,夷吾在秦國的幫助之下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即位8年後,由於不得人心,怕群臣擁護重耳,威脅到他的地位,就派人到翟國刺殺重耳,重耳為了逃避夷吾的追殺,便計劃逃往當時正在稱霸的齊國,而且齊桓公樂善好施。
在逃往齊國途中,路過衛國,衛文公看他們是一批流亡貴族,並沒有好好招待。在衛國沒有待多久,就離開了。離開衛國路過五鹿時,重耳飢餓難忍,於是向田野上勞作的農民要飯吃,農民一看一幫落魄的貴族還問我要飯吃,我還沒飯吃呢?於是農夫就給重耳一塊土,重耳非常生氣,便想打農夫。趙衰卻說,農民給你土,代表給你地,將來五鹿這塊地將是主公的領土,重耳這才冷靜下來。
重耳一行人來到齊國後,作為東道主的齊桓公,盛情款待重耳及其隨從,賜重耳80匹馬,豪宅,還給了不少的土地,還將齊國公主齊姜許配給重耳。重耳在齊國日子過得很滋潤,他常常感嘆到回國做國君也不過如此,所以就不想走了。可是好景不長,來到齊國一年後,齊桓公便去世了,齊國隨後發生內亂,重耳一行人在齊國受到排擠。齊國是待不住了,所以重耳一行人準備離開齊國,準備去投靠正在圖霸的宋襄公。
逃往曹國《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去,過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宋司馬公孫固善於咎犯,曰:“宋小國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國。”乃去。重耳逃往宋國之前,路過曹國,當時曹國的國君是曹共公,曹共公不知道從哪兒聽說重耳是駢肋,引發曹共公好奇心,便想看看重耳到底是不是駢肋。但是古代禮法很嚴,古人非常重視禮法,身體怎麼能隨意給人觀看,曹共公不聽謀士的勸誡,趁重耳沐浴之時,躲在簾子後方窺視,被重耳發現,給重耳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屈辱感。曹國大夫僖負羈之妻認為重耳的隨從並非泛泛之輩,個個才華橫溢,都是能夠輔助重耳即位的賢才良將,倘若重耳回國登基稱霸,那首要任務就是討伐無禮之國,那麼曹國必定首當其衝。僖負羈聽取妻子的建議給重耳送飯之時,順便附帶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目的是給重耳賠禮道歉,但是重耳把飯接下,卻把玉退了回去。
逃往宋國《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去,過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宋司馬公孫固善於咎犯,曰:“宋小國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國。”乃去。曹國氣氛尷尬,事與願違,重耳便立刻前往宋國,可是機不逢時,此時宋國正遭受“泓之戰”的慘敗,宋襄公因腿傷臥床不起,宋襄公聽聞重耳賢明,便以國禮接待重耳,贈送重耳40匹馬。宋國大夫公孫固對重耳手下謀事狐偃說,宋國是小國,而且正遭受敗仗之果,無力幫助你們回國,你們最好尋求大國的幫助。於是重耳一行人離開了宋國,準備前往楚國。
逃往楚國,路過鄭國吃閉門羹《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過鄭,鄭文公弗禮。鄭叔瞻諫其君曰:“晉公子賢,而其從者皆國相,且又同姓。鄭之出自厲王,而晉之出自武王。”鄭君曰:“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公元前637年,在逃往楚國之時,路過鄭國,鄭文公不想招待落魄公子,但是國相叔詹卻說,晉國自晉惠公即位以來,國內一直不安,晉君無法駕馭政治局面。重耳隨從皆為英雄豪傑,其得賢才而重用之,將來必成大業。鄭文公仍不納諫,堅持緊閉城門,不接待重耳,重耳只好往南逃往楚國。
來到楚國《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諸侯禮待之,重耳謝不敢當。重耳到楚國之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成王,非常熱情的招待重耳,招待重耳還用了九獻之禮。楚成王就問重耳:“我們對你好吧?”重耳說:“那是當然。”楚成王便說:“那將來你回國後怎麼報答我啊。”重耳說:“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兩國不幸交戰,我退避三舍。”楚國將領子玉看重耳氣度不凡,手下一行人都是厲害角色,將來必成大器。便勸楚成王殺了重耳一行人,但是楚成王並沒有同意。子玉的陰森恐怖讓公子重耳坐立不安,亡刺在背。就在此時,晉國的國君跟秦穆公鬧翻了,秦穆公便找到重耳,願意幫助他回國即位。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
綜上,亂世造就英雄,磨難練就意志,晉文公逃亡時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受盡屈辱。一個養尊處優的晉國公子,遭遇19年的流亡。有人對他輕薄無禮、嗤之以鼻,有人卻贈地送馬。晉文公近20年的流亡生活,嚐盡人間的酸甜苦辣,也是這種流亡的生活經歷,錘鍊堅強的意志,讓他積累了寶貴的人生財富。他整個流亡經歷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話概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
3 # 惜緣小歷史
公元前632年,一場會盟在踐土(今河南衡雍)召開,晉、魯、齊、宋、蔡、鄭、衛等諸侯依次落座後,緊接著司儀手拿周襄王作的《晉文侯令》大聲朗讀:“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大意為希望晉文公在周天子的帶領下,掃除四周的蠻夷,讓天子與晉國都能興旺發達下去!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僅僅5個月後衛國國君衛成公就與大夫元晅,將官司打到了晉文公面前,控訴衛成公不理朝政任用奸臣,致使國不將國有傾覆的危險,最後晉文公行使霸主之權將衛成公投入了周天子的大牢,派元晅回去立公子暇繼承國君寶座。
因為此次會盟剛好距離齊桓公的葵丘之盟已20年,所以當時的眾諸侯都公認晉文公為第二任霸主,制定了團結一致匡扶周王室,齊心協力遏制楚勢力的工作方針!都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而晉文公也是經過19年的流亡生活才脫穎而出!具體流亡線路為:晉國→翟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晉國。今日本文重點講述晉文公在鄭國與楚國的遭遇。
私利是跌落谷底的關鍵原因晉國的起源可以用桐葉封弟來說明,那鄭國又是如何誕生的呢?據《史記》記載“”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鄭國的首任國君叫姬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與周宣王是同母兄弟,在周宣王當政第22個年頭時被分封在鄭國!而晉國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兒子唐叔虞,因此鄭、晉二國是正兒八經的兄弟之國,可即便如此晉文公卻受到了冷遇!
話說晉文公逃難至鄭國時,該國的國君是鄭文公,為人是私利心特別嚴重,大臣勸鄭文公:“您和晉文公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如今他有難逃至您的地盤,另外跟隨他的都是安邦定國之人,請您務必熱心款待。”不屑一顧的鄭文公道:“現在時局動亂,逃難的公子多如過江之鯽,怎麼可能都當上賓對待。”故而晉文公只得轉身離開,後來鄭文公怕上位的晉文公報復遂背晉助楚,不想此舉引來了秦穆公與晉文公的聯合討伐,急火攻心的鄭文公在選定親晉的姬蘭為接班人後,匆匆忙忙的撒手人寰了。
鄭文公的結局說明,在看人的時候,不能夾雜私心,更不能戴有色眼鏡,只有在兼聽則明和與人為善的心態下,做出的決定才是正確無誤的!
感恩是事業成功的必備因素與鄭國相反的是,楚國待晉文公如親人一般熱情。每日楚成王都是親自關心他的衣食住行,有一次兩人在酒酣耳熱之際,楚成王問:“有朝一日你回到晉國繼承了王位,該如何報答我的深情厚誼?”晉文公起初回答自己別無長物,而楚王什麼都不缺,故只能銘記在心無以回報。
聽著毫無實際用處的答案楚成王顯然不滿意,隨後又逼問道:“如果我非要刨根問底,你該怎麼回答?”此時晉文公腦子一轉說,將來如果與楚國開戰,不論是平地、湖汊、山地,晉軍都會主動退避三舍。後來果真在城濮之戰晉文公兌現了諾言,晉軍大敗楚軍為晉文公當上霸主增添了一份力量!
綜上所述,晉文公雖然遭遇了困境,但是還能做到常懷感恩之心,更能做到知人善任,最終藉助秦穆公的力量登上了晉國國君的位置,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很沉重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能和他一樣,相信沒什麼什麼坎是邁不過去的!
-
4 # 讀春秋思無忌
驪姬之亂後,晉文公在外流浪19年,正好圍著晉國走了一圈。路過好幾個國家,國君對他的態度也是各有千秋。晉文公流亡之時的身份認為晉公子,故下文中用重耳來稱呼他比較合理。
1 第一站 狄國狄國是重耳母親的故鄉,然後跟他一起跑路的還有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胥臣等人,其中狐偃就是重耳的親舅舅。當時放眼天下,恐怕最安全的國家非狄國莫屬了。所以,舅舅帶著外甥一起逃到了狄國。
狄囯確實對重耳也不錯,那時正和廧咎如火拼,俘獲了兩個美女。狄人就把這兩個美女送給了重耳。雖然重耳當時已經42週歲了,但是前路一片渺茫,不知何日才能回到晉國,也許就要呆在這裡一輩子了。於是,他就娶了季隗,生了伯鰷和叔劉,把另一個賜給了好朋友趙衰。
幾年後,晉國傳來訊息,晉獻公去世了。大臣就殺死了太子奚齊和公子卓子,想迎接重耳回國。重耳不願意,然後夷吾在秦穆公的扶持下繼位了,是為晉惠公。晉惠公背信棄義,外面對不起秦穆公,裡面和大臣們又不和睦。
晉惠公派大臣們又去依附重耳,便派勃鞮追殺重耳。重耳接到線報後便和趙衰他們,商量前去投奔齊桓公。重耳在狄國12年,娶妻生子,倒也安樂,臨走前還跟妻子許下25年的約定。妻子說那時我已經50歲了,還是等你一輩子吧。然後重耳出發前往齊國。
2 第二站 衛國重耳到達齊國前,還曾經進過衛國。衛文公看他那個落魄樣,也沒按公子之禮來招待他。
3 第三站 齊國重耳來到齊國,齊桓公厚待他,不但許配他一名年輕貌美的宗室女子齊姜,還贈送了80匹馬。霸主出手果然闊綽,晉惠公膽子再肥也不敢到齊國來撒野啊。美女寶馬,夫復何求!50多歲的重耳覺得十分滿足,就這樣在齊國過上了安逸的生活。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發生內亂。在宋襄公的扶持下,齊孝公即位,齊國從此霸權不再。追隨重耳的大臣們在桑樹下商量,一致認為再這樣下去,重耳就毫無鬥志了,要想辦法讓他離開齊國。這些話正好被採桑的女奴聽見了,報告齊姜。齊姜殺了女奴,對重耳說:“您有遠大的志向,趕緊離開齊國吧!”重耳不肯。於是齊姜和狐偃就把重耳灌醉,然後帶他離開齊國。重耳醒後,氣得拿著長戈追打狐偃。
4 第四站 曹國曹共公到也沒有像衛文公那麼勢利,但是也很奇葩。他聽說重耳的肋骨很密,就想一探究竟。於是,重耳洗澡的時候,他就躲在簾子那裡偷看。好奇心害死貓,說的就是曹共公這樣的人啊,重耳回國後,他就受到了教訓。
6 第六站 鄭國鄭文公也沒有以禮相待,話說這諡號為“文”字的人品不咋地,和衛文公一個德行。鄭文公的弟弟就勸他:“重耳有三大優勢,這就是老天要讓他做國君啊!”鄭文公不但沒采納他的建議,還嘀咕著:“我又不是慈善家,這天下那麼多逃難的公子,個個以禮相待,鄭國都要破產了。”
7 第七站 楚國重耳在鄭國遭受了白眼後,就來到了蠻夷之國楚國。沒想到,這個楚成王到是挺熱情的,設宴款待重耳他們,然後就問:“你將來打算怎麼報答我?”
重耳回答:“日後兩國刀戈相遇時,晉國退避三舍。如果您還不滿意,那再開戰。”楚國大夫成得臣一聽就不滿意,難道就不會投降嗎?這小子毫無誠意啊!就請求楚成王殺掉重耳以絕後患。楚成王卻認為重耳身負天命,貿然除掉他,將大禍臨頭。於是,就把重耳送到了秦國。
8 第八站 秦國重耳本就是秦穆公的二舅子,秦穆公正為晉懷公私自逃回晉國惱火不已,便把重耳從楚國接了過來。秦穆公想到夷吾父子就氣不打一處來,終於下定決心要擁立重耳為晉君。
秦穆公為了籠絡重耳,一出手就是5個美女,然後又送重耳回國。得知晉國大臣想燒死重耳後,不但幫重耳殺死了那兩個逆賊,還送了三千衛士給他,其實就是專業保鏢。看,這丈人對女婿夠闊綽吧!
結語:重耳在外流浪19年,前後到過8個國家,除了母親故鄉狄國,齊、宋、楚、秦這個大國的國君皆有大國風範,厚遇重耳,當然這幾位國君除了楚成王,其他三個都是五霸之一。
反觀衛、曹、鄭三國,雖然同為姬姓國家,兄弟國的公子有難前來投奔,毫無憐憫之心,真讓人心寒!國家小,國君的格局也不過如此,後來被晉文公教訓,也純屬是自作孽而不可活啊!
參考資料:《左傳》
回覆列表
晉文公姬重耳因驪姬之亂,流亡國外19年,先後達到過狄國、衛國、五鹿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公子重耳逃亡列國時43歲,回到晉國當國君時62歲了,周遊列國讓重耳見識不凡,意志更堅,最終成為一代霸主。
晉獻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國君,他在位期間滅國無數,奠定了晉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皆有賢名。晉獻公攻滅驪國時,捕獲了驪國的兩位公主,也就是驪姬姐妹,驪姬有傾國傾城之貌,深得獻公寵愛,生子奚齊,驪姬的妹妹生子悼子。獻公想立奚齊為太子,故將太子申生安置在曲沃守宗廟,將公子重耳安置在蒲城防備秦國,將公子夷吾安置在屈城防備楚國。
獻公二十一年,太子獻胙肉給父親獻公,驪姬在胙肉中放毒,兩天後獻公狩獵歸來欲食胙肉。驪姬讓獻公用狗試毒,狗死,用奴隸試毒,奴隸死。獻公大怒,發兵捕殺太子申生,申生聽聞父親要殺自己,拒不逃跑,自盡於新城。獻公又派兵捕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重耳逃奔母國狄國,夷吾先起兵反抗,失敗後逃梁國,梁國當時是秦國的附屬國。公子夷吾藉助秦國的力量平定驪姬之亂,當了國君,是為晉惠公;後傳位兒子姬子圉,是為晉懷公。
公子重耳居母國狄國共12年之久,有五賢士追隨重耳,分別是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武子。狄國將大公主嫁給重耳,將小公主嫁趙衰,晉獻公譴兵來伐狄,狄人因重耳之故與晉軍戰,晉軍不勝而退。五年後,晉國權臣裡克已殺奚齊、悼子,迎重耳回國繼位,重耳怕被殺,不去。裡克又迎夷吾為國君,秦國大夫百里奚率軍護送夷吾歸國,殺裡克,掌握實權。
夷吾當國君第七年,派重兵捕殺重耳,他怕重耳回來跟他奪君位。重耳不忍母國被滅,率五賢士奔齊,投靠齊桓公。奔齊前重耳對妻子說等他二十年,不回來就嫁人;重耳的狄妻一直等重耳歸來。齊桓公姜小白厚待重耳,將齊國公主嫁重耳為妻,賜戰車二十乘。重耳在齊國呆了五年,因寵愛齊女不忍離去,齊女與五賢士商量,將重耳灌醉帶走。當時齊恆公已死,齊孝公在位。
重耳一行人經過曹國,曹共公不接待重耳。曹國大夫釐負羈說:晉公子賢,又同姓,窮來過我,柰何不禮!曹共公不從其謀。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還其璧。
重耳一行人離曹去宋,當時宋襄公新敗於楚國,欲召重耳共圖霸業,待之甚厚。五賢士謀曰:宋國弱小而新敗,不可成霸王之資,不如離去。
重耳一行人離宋去鄭,鄭文公不禮遇重耳一行人。鄭叔瞻諫其君曰:晉公子賢,而其從者皆國相,且又同姓。鄭之出自厲王,而晉之出自武王。鄭君曰: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叔瞻曰:君不禮,不如殺之,且後為國患。鄭君不聽。後來重耳聯合秦軍攻鄭,理由就是當年鄭國沒有禮遇重耳,其事在《燭之舞退秦師》中。
重耳一行人離鄭去楚,楚成王待之以國禮。楚成王問重耳:他日為國君,何以報楚?重耳回答說:他日與楚軍相戰,當退避三舍!楚將子玉聞言,拔劍欲斬重耳,以重耳看不起楚軍之故。楚成王說:晉公子賢而困於外久,從者皆國器,此天所置,庸可殺乎?且言何以易之!幾個月後,在秦國為人質的姬子圉私逃秦國回晉繼位。重耳認為是他出山的好時機了,請楚國發兵助他回晉國繼位。楚成王說:楚遠,更數國乃至晉。秦晉接境,秦君賢,子其勉行!楚國給重耳置辦了豐厚的行李,資助重耳到秦國。
重耳一行人離楚去秦,秦穆公厚待重耳,一次性將五位秦國公主嫁給重耳。五位公主中就有姬子圉的妻子懷嬴公主。姬子圉是姬夷吾的兒子,姬重耳的侄子,那麼懷嬴公主就是重耳的侄兒媳婦,重耳不想接受五位公主。司空季子勸諫說:姬子圉的國家你都要得到,何況他的一個妻子呢?不如娶了懷嬴公主,藉助秦國的勢力回晉國繼位。重耳於是娶了五位秦國公主,與秦穆公交好,秦國發兵護送重耳歸國繼位,是為晉文公!
秦穆公的妻子是重耳的姐姐,因此秦穆公既是重耳的姐夫,也是重耳的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