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鵬和小波

    1、施肥前儘量將原三年以上生長較弱無培育前途的老竹砍去,每叢保留兩年生竹3至4株,一年生竹全部保留,保持竹子相對年輕,結構合理,生長旺盛。對遭受凍害的竹子,只保留地上部分被凍乾的1至2節,其餘將其砍去,確保竹林單位產量的提高。

    2、施肥前將竹叢內的石塊、雜物撿盡,注意不要傷及竹筍,再將竹叢周圍40至50釐米內的雜草除盡,在竹叢上方,離竹篼30至40釐米處,用鋤頭挖一條深10至15釐米的半圓形溝槽,按規定的肥料用量,將肥料均勻灑在溝槽內,用土覆蓋。

    3、另外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已腐熟的農家肥(牛糞、羊糞)等有機肥,按每窩(叢)20至30斤施於窩子表面。

  • 2 # 快樂25225

    要想竹林有好收成,首先, 在每年的9一10月,就要在山上開始清理雜草,雜柴。

    為了更好地利用竹林,必須全面進行施肥。並且要採取有力辦法,如果是有條件,那就進行全面翻鬆山土。要是條件有限,釆取坑式。在山上繞山橫挖坑,(不能挖直下)深度在3一5寸,把肥料放入坑內,然後用土覆蓋好肥料。使竹根能有效快速地吸收肥料,不讓肥料走失,來年的竹筍能粗而長。

  • 3 # 肖十三

    竹子生長快,吸收養份比較多。而在砍伐竹子時,把竹材和枝葉運出林地,帶走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因此必須透過施肥來補充營養物質,才能保證毛竹林的持續生產。

    毛竹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除氮、磷、鉀外,一般都可以從土壤中得到滿足。氮、磷、鉀是竹子生長最主要的三要素,需要量大,土壤中常常供肥不足,需透過施肥加以補充。

    1、施肥數量毛竹林的施肥量,可根據竹林的採伐耗肥量和林地土壤肥力狀況來確定。根據國內外研究者的分析資料,毛竹生長對氮、磷、鉀的要求比例為:5:1:7,每採伐鮮竹材(胸徑D=9釐米)500千克,稈、枝葉全部運走,需消耗氮1.56千克、磷0.38千克、鉀2.38千克。但是在確定施肥量時,還要考慮肥料的利用率,因為採伐帶走的養分數量中不包括土壤流失的養分和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養分,以及林下植物消耗的養分。也就是說,施肥的數量一定要超過採伐帶走的數量,才能保證竹林生產力不斷提高。

    2、施肥時間施肥時間要隨肥料種類不同和竹子生長需要而定。一般遲效性有機肥在冬季鬆土前施用,並埋入土中。對速效性化肥的使用國內外均有不同看法。有的主張出筍前施,有的主張在筍芽分化期施。從大多數試驗來看,一般出筍大年在5~6月份施有利於行鞭;小年在5~6月施有利於換葉,使新枝新葉茂密濃綠,增強整個林分同化效率,積累大量幹物質;小年在8~9月份施有利於筍芽分化,對來年出筍成竹的數量和質量影響很大,這也是生產上普遍採用的時期。而出筍大年在2~3月份施,對新竹質量和產量也有效果,但總不及小年8月施。此外,採筍後在筍潭中施追肥,其效果非常理想的。

    3、施肥方法

    不論施有機肥或化肥都提倡深施,不宜面施。面施不僅流失快、揮發多,有機肥也難以轉化為腐殖質,而且容易誘導鞭梢向上,產生浮鞭。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撒施、溝施、竹蔸施和伐樁施等幾種。撒施適用於有機肥和化肥,是一種與鬆土相結合的施肥方法。其做法是:先將化肥均勻撒在林地上(或將有機肥均勻鋪在面上),爾後再墾覆或鬆土埋入土中。開溝施肥是在林地內開深寬都為20釐米的水平帶溝(有機肥要更深更寬些),溝距3~4米,肥料撒入溝內後,回土覆蓋。竹蔸施肥是在竹稈基部上方30釐米左右開半圓形溝,深20釐米、寬15釐米,撒入化肥後,覆土蓋好。伐樁施肥是在竹子砍伐後不久的伐樁中,用鐵桿打破節隔,施入化肥,然後用泥土封好。伐樁施肥具有吸收率高、速度快、操作簡便,同時能加速伐樁腐爛又不傷鞭等優點。伐樁施提倡當年砍竹當年施,一般施碳酸氫銨較為經濟。近年來有人在地形複雜、坡度較陡、大暴雨較頻繁、削山鬆土後容易引起水、土、肥流失的竹林中做了毛竹林免耕施肥試驗,效果較好。

  • 4 # 小村小哥

    竹子的施肥方法

    1、氮肥的使用。竹子是喜肥的植物,一般施肥放在5-6月,這個時期施肥最佳,一定要保證好這個時期的施肥量。一定要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施用,尤其是氮肥。

    2、催芽肥。秋季氣候轉涼,開始進行筍芽分化,為增加筍芽分化的數量、提高筍芽分化的質量,使筍芽飽滿,應及時施好催芽肥,肥料以速效肥為主,畝撒施尿素50公斤、磷肥20公斤,以促進筍芽分化,為第二年春筍多發打好基礎。

    3、基肥。竹子在冬季也要施入基肥,以保證充足的養分,來越過寒冷的冬季。

    竹子施肥注意事項

    1、竹子發現病害要及時將病葉病枝剪除,夏季高溫要注意遮陰,冬季要放置在背風向陽處。

    2、施肥時氮肥的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能讓氮肥施入量太大,這樣容易造成徒長。

  • 5 # 壯鄉小波

    毛竹生長快、產量高、吸收土壤養分多。而在砍伐竹子時,要把竹材和枝葉運出林地,帶走了大量的營養物質,而殘留的竹蔸和根系一時不能腐爛分解,所含的養分大多為暫不可用狀態。因此必須透過施肥來補充營養物質,才能保證毛竹林的持續生產。

    毛竹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除氮、磷、鉀外,一般都可以從土壤中得到滿足。氮、磷、鉀是竹子生長最主要的三要素,需要量大,土壤中常常供肥不足,需要透過施肥加以補充。

    施肥必須講究科學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必須根據竹林生長需要和土壤缺肥狀況來施用,一般來說是竹林生長需要什麼施什麼,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施,土壤缺什麼施什麼。此外,還要注意施肥方法,要注意少量多次,深施入土,並且把握好施肥天氣,提高利用率,防止流失,造成環境汙染而產生公害。

  • 6 # 傑豪車改

    冬季如何管理竹林?這裡收集了三點,以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1、墾複、治蟲。冬季毛竹進入休眠,即使傷及竹鞭也不致引起傷流和影響生長。墾複前先清除雜草灌木,林地坡度20以下的可全面墾翻,坡度25以上的宜帶狀墾翻,深度20-25釐米。土要大塊翻轉,不必打碎,既可保持水土,還可把地下越冬的害蟲凍死、悶死。4-5年墾複一次,非墾複年份要鬆土除草,並把林內林緣的雜草燒成肥料,以消滅越冬害蟲。墾複時清除樹根、竹根和廢竹鞭等,但切勿損傷竹鞭和筍芽。   

    2、施肥、覆蓋。冬季施肥、覆蓋,可以提高林地溫度、溼度和肥力;能夠提前出筍和促進竹林持續豐產。施肥時將廄肥和餅肥在青壯竹株上坡溝施。覆蓋時先墊垃圾、森林腐殖質、秸稈等較溼的材料作發酵層;中間鋪稻麥殼、樹葉等較乾的材料作保溫層;上面蓋塑膠薄膜作保溫保溼層。畝施廄肥和餅肥計150-300公斤、覆蓋物2500公斤厚度20釐米左右。要經常檢查蓋膜下溫度,如超過25℃要揭膜降溫,以免燒鞭燒筍。覆蓋前最好先在林地灌水一次,以提高覆蓋效果。   

    3、鉤梢、伐竹。嚴冬天氣毛竹外表易形成霧凇,加上下雪,竹竿易被壓斷。因此對西北坡的毛竹林,應採取鉤梢進行預防。鉤梢宜入冬時進行,用長柄刀把竹竿15盤枝以上尾梢鉤斷拉下,竹梢可制掃帚等另行加工利用。冬季毛竹進入休眠,此時,其樁不會引起傷流,所採竹材效能好,不易遭蟲蛀,利用率較高。採毛竹要遵循“二度(二年為一度)留養、三度抽砍、四度養空,五度不留”和“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優”的原則。要用刀齊地面砍,或用鋸貼地面鋸斷,如能連蔸挖起則更好,但是要回填挖出的土壤,恢復原有地面狀況。

  • 7 # 農村小夥軍哥

    一、肥料品種及用量

    竹林施肥儘量使用林業部門提供或要求購買的竹子專用肥,每畝施肥用量25公斤,按每畝40窩(叢)計,則每窩(叢)施專用肥0.6公斤左右。

    二、施肥技術要點

    1、施肥前儘量將原三年以上生長較弱無培育前途的老竹砍去,每叢保留兩年生竹3至4株,一年生竹全部保留,保持竹子相對年輕,結構合理,生長旺盛。對遭受凍害的竹子,只保留地上部分被凍乾的1至2節,其餘將其砍去,確保竹林單位產量的提高。

    2、施肥前將竹叢內的石塊、雜物撿盡,注意不要傷及竹筍,再將竹叢周圍40至50釐米內的雜草除盡,在竹叢上方,離竹篼30至40釐米處,用鋤頭挖一條深10至15釐米的半圓形溝槽,按規定的肥料用量,將肥料均勻灑在溝槽內,用土覆蓋。

    3、另外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已腐熟的農家肥(牛糞、羊糞)等有機肥,按每窩(叢)20至30斤施於窩子表面。

  • 8 # 農村養兔人王二毛

    一、毛竹的生物學特性 毛竹屬於禾本科剛竹屬植物,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稈、枝、葉組成的有機體。毛竹生長髮育主要依靠兩個迴圈系統,一是由地下鞭根吸收水分、養分,由下往上供給地上部分生長,二是地上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質由上往下輸導,儲藏在竹鞭進行孕筍養竹,這兩個迴圈是同步進行的。 竹鞭具有強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佈在土壤上層15-40釐米的範圍,每節有一個側芽,可以發育成筍或發育成新的竹鞭。壯齡竹鞭上的部分肥壯側芽在每年夏末秋初開始萌動分化為筍芽,到初冬筍體肥大,筍殼呈黃色,被有絨毛,稱冬筍。冬季低溫時期,竹筍在土內處於休眠狀態,到了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時,又繼續生長出土,稱為春筍(即春筍是冬筍發育成的)。春筍中一些生長健壯的,經40--50天的生長後,竹杆上部開始抽枝展葉而成為新竹。 新竹在第二年春全株換葉一次,以後每二年換葉一次,每換葉一次稱為一“度”。一度就是一個週期(二年),包含大年和小年。小年換葉長鞭,換葉後進入大年,大年孕筍長竹。新竹經過2-5年生理代謝,抽鞭發筍能力增強、竹稈材質處於增進期的壯齡竹階段;經過6-8年的生長,竹稈材質生長達到強度穩定的中齡竹階段。 二、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徵和指標 1、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徵 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徵,要求達到“密、大、齊、高、低、勻”六個字。即竹林立竹要密;竹林平均眉圍(胸徑)要大;竹林中竹子的大小要整齊;竹林葉面積指數要高, (葉面積指數是指竹林中的竹葉總面積與其林地面積的比值);竹林平均年齡要低;竹林中竹子分佈要均勻。 〔由於我縣大部份竹農經營毛竹粗放,無撫育施肥的習慣。在經營管理上違背了毛竹的生長規律,竹農只求眼前利益,採取“撥大毛”的方法,砍大竹,留小老竹,只砍不管,管而不精,無節制、無季節、無規律的採伐,導致毛竹林衰敗,地力衰退,結構破壞,產量下降,經營狀況日趨西下,形成惡性迴圈的狀態。〕 2、豐產竹林達到的指標: ①平均胸徑達10cm以上(1尺以上) ②毛竹豐產林立竹數達到230一250株。 ③毛竹豐產林立竹度要求達到結構合理: 1-2齡(1度)立竹度株數為30%。 3-4齡(2度)立竹度株數為30%。 5-6齡(3度)立竹度株數為30%。 7齡以上(4度)立竹度株數為10%。 3、培育毛竹豐產林的技術措施 培育豐產竹林目的,主要是提高毛竹的立竹數、培育大徑竹,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由量擴張向質的提高)。 ①劈山清雜:在 8-10月份劈除林內的叢生雜草、砍除林內的雜灌、藤本,間伐或除去部分影響竹林生長的闊葉喬木的枝條。改善林內衛生狀況,增加綠肥。在劈山撫育時,要均勻保留伴生樹種每畝約15株,如楓香、杉、雜等喬木等,有利於竹林生長和有利於增強竹林抗災害能力,逐步形成竹闊混交林。 ②適度疏伐:留足1—5年生竹,疏伐時應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強、間密留疏原則,適度間伐一些細、倒、病竹,以促進竹林生長。 ③竹林施肥:竹林的合理施肥有顯著的增產效果,是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施肥的種類、數量根據竹林結構狀況、土壤養分含量、竹林經營目的和產量水平不同而異。施肥要施氮、磷、鉀全肥,以施有機肥為佳。如施化肥,應以氮、磷肥為主,氮磷比為7:3,每畝施用高氮複合肥40-50kg,鉀肥視情況適量施用。根據毛竹秋季孕筍、春季發筍長竹、夏季行鞭的三個重要階段。如餅肥等有機肥宜在夏季竹鞭生長前施;秋季孕筍應施氮、磷為主的化肥;春季竹筍出土生長前施速效性氮肥,以保障竹林良好生產和豐產。最低限度應保證8-10月施足秋季孕筍肥或新竹長成後的夏季5-7月施長鞭肥,施肥方法,可結合劈山撫育進行施肥。 竹林施肥主要有四種方法: 第一種是25度以上坡度地勢比較陡的竹林,採用林內開溝埋肥,即按間距1.5-2米開水平環形條溝、溝深15--20㎝,1米長溝內投肥約0.25公斤高氮複合肥,投肥後及時復土,每畝施用高氮複合肥40-50公斤。 第二種是25度以下坡度地勢比較平緩的毛竹林,可採用全墾施肥,即先把肥料撒施在竹林內,後全面進行墾複翻土,深15--20公分左右。 第三種是竹蔸施肥:即將前一年冬天採伐的竹蔸,用鋼釺將竹隔打通,將化肥施入竹蔸中,然後蓋上土。 第四種是穴施:在距竹株40-50cm挖半月形溝,逐株施肥蓋土;也可在竹林中均勻挖穴後將肥料施入穴中。 ④定量留筍養竹筍。留筍養竹是調整竹林結構的一項重要措施。留竹要留盛期筍即清明前後(3月25日-4月10日)10-15天內出土的壯筍、空膛(檔)筍(林空中生長的竹筍)、林緣筍(竹林邊緣生長的竹筍)、留大筍、留壯筍。花年(大小年不明顯的年份)竹林每畝健壯大筍30-40株。大年每畝留筍40—50株,出筍小年則注重選留大徑級竹筍達到每畝年均選留春筍30—40株,以保證竹林新竹的增長量。 ⑤護筍。強化冬筍、春筍的保護,特別加強春筍出筍期間從春分至穀雨後10天約40天的管護期,確保留養的筍竹數。 ⑥號竹。號竹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毛竹生長年度檔案,為合理採伐毛竹打好基礎。每年6月底新竹長成後,應用紅漆或專用油筆或用鐵釘直接在1.3米左右的竹杆上按年度數字進行號竹。如2008年春生長的新竹寫上“8”。 號字方向統一朝山下,便於觀察,每年要進行一次號字,形成習慣。 ⑦合理採伐 合理採伐是調整和保持竹林良好結構的重要手段。合理採伐要掌握好採伐年齡、採伐數量、採伐季節和採伐方法, 1、採伐季節。採伐一般在秋冬季毛竹休眠期進行, 嚴禁在竹子生長季節採伐毛竹,以避免傷流。大小年分明的竹林一般是2年採伐1次。秋分時進行採伐到第二年立春前結束,即9月下旬至次年2月進行採伐;花年(大小年不明顯的)竹林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立冬-大寒)進行採伐。但只要在竹林中採伐些竹葉發暗或發黃即將落葉的竹林,因為這些竹林已在春季發筍成竹後進入小年, 對竹林生長影響不大, 而葉色正濃的竹株來年發筍不宜採伐。 2、採伐原則。採伐嚴格掌握“三砍三留”的原則,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優的原則,不砍邊緣竹、不砍空膛(檔)竹。採伐年齡可根據經營目的、竹材利用和竹林可持續經營等方面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凡未達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除採伐病、小、老竹以外,其它的竹不能採伐;已達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大年每畝採伐40-50根,小年每畝採伐20-30根。 3、採伐方法。採用齊地伐竹採伐,伐後竹蔸打洞,促其腐爛。為保證竹林合理採伐,以號竹年限為基準,原則上堅持砍六留五(即砍6年以上竹,留5年以下竹)。今後砍伐毛竹,堅持按砍樹的程式進行申報,審批、監管。

  • 9 # 河北玉麒麟1988

    毛竹生長快、產量高、吸收土壤養分多。而在砍伐竹子時,把竹材和枝葉運出林地,帶走了大量的營養物質,而殘留的竹蔸和根系一時不能腐爛分解,所含的養分大多為暫不可用狀態。因此必須透過施肥來補充營養物質,才能保證毛竹林的持續生產。

    毛竹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除氮、磷、鉀外,一般都可以從土壤中得到滿足。氮、磷、鉀是竹子生長最主要的三要素,需要量大,土壤中常常供肥不足,需透過施肥加以補充。

    施肥必須講究科學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必須根據竹林生長需要和土壤缺肥狀況來施用,一般來說是竹林生長需要什麼施什麼,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施,土壤缺什麼施什麼。此外,還要注意施肥方法,要注意少量多次,深施入土,並且把握好施肥天氣,提高利用率,防止流失,造成環境汙染而產生公害。

  • 10 # 基層林業

    竹林只要經營得當,毛竹不僅發筍多,而且個體較大,大小年不明顯,基本能夠實現穩產、豐產。其中竹林的科學經營不僅僅指冬季施肥,還包括清灌、“去三頭”、墾複、勾稍等,下面分享一些竹林科學經營策略。

    清灌、“去三頭”

    到過浙江安吉的朋友都會驚歎安吉竹林風景的旖旎,卻忽略安吉竹農付出的艱辛。在安吉,竹農真的把竹林當地種,把竹子當菜養,首當其衝的就是清灌和“去三頭”。

    1)清灌:清灌是指適時清除林下雜草、灌木。一般情況下,初夏草灌生長旺盛季節及時清除一次,夏末秋初再次清理,徹底剷除林下草灌,減少草灌對竹林生長的影響,同時也可減少病蟲害發生。

    2)“去三頭”:“去三頭”一般結合清除草灌進行,主要是指清除林下石頭、樁頭、竹蔸頭,以方便竹林的經營管理,促進竹子生長。

    墾複

    竹林的墾複是指將竹園土壤深翻,既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調節土壤通透性,增加竹林土壤的腐殖質含量,透過竹林土壤肥力,還可以適度截斷老竹鞭,促進新竹鞭的萌發和生長,有利於竹園穩產豐產。

    竹林墾複應避開春季發筍季節,在夏秋或冬季實施為妥。

    勾稍

    勾稍是指利用長柄利刃截斷毛竹頂稍,也有少數地方在新竹半木質化時採用“搖稍”的方式斷梢,目的和作用都是一樣,那就是控制竹子的頂端優勢,避免空耗營養,促進竹子生長,多積累營養,多發筍;同時也可以預防冬季積雪給竹子帶來的劈裂、翻蔸、倒伏等損傷。

    施肥

    在中國南方,除筍用林專業施肥以外,普通的毛竹施肥均採用簡單的方式,結合“去三頭”、墾複時開展,簡單而富有成效,遠山、高山竹林很少施肥。

    竹農通常採用的方式是結合“去三頭”、墾複,用攜帶的彎刀刀頭或者鋤頭敲破當年或去年砍伐殘留的竹蔸竹節,撒施0.1-0.2公分尿素或複合肥,然後覆土掩蓋,既能促進老竹蔸腐爛,又能透過老竹蔸的根系吸收肥料的養分,供給竹鞭生長,效果相當不錯。當然也可以結合墾複,每畝撒施、溝施100公斤左右的複合肥,來給老竹林復壯。

    綜上所述,竹林的科學經營是一整套措施的綜合,不能簡單的開展某一項內容,只要上述措施到位,老竹林就能年年煥發活力,長出粗壯的新竹,也可以有效規避竹林大小年的分化,取得穩產豐產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金斯重創諾埃爾頭部,暫停期間不去看望諾埃爾,一直躲在森林狼替補席,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