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歌泡泡糖

    隨著剛剛進入二伏高溫天氣。

    連續的降雨和高溫,讓很多地方進入了桑拿天。

    雖然在三伏天高溫潮溼炎熱,很容易加重體內的溼氣。

    但是卻也正好是祛溼的最好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可以將秋冬天累積的溼毒排除,

    除此之外,還由於在夏季長時間吹空調,吃冷飲,

    使得身體內的熱量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導致溼邪在體內堆積的情況。

    一個是來自於外界潮溼的氣候,空氣中的溼邪進入人體,像住在沿海城市地區的人群,體內都多溼。

    另一個來自人體脾虛產生內溼,由於脾胃虛弱,對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夠很好消化吸收,導致堆積在體內生成溼氣。中醫說,脾虛生溼氣,而溼氣重又會加重脾虛,形成惡性迴圈。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

    症狀一、身體困重,四肢乏力,這是體內溼氣重的最典型的表現。

    症狀二、頭暈,頭部沉重“蒙查查”,想要睡覺。

    症狀三、大便粘,便便拉出來粘在馬桶上,用水衝都衝不乾淨。

    症狀四、沒有胃口,感覺肚子飽脹,總是不想吃東西。

    症狀五、嘴巴發粘,並且發甜。

    症狀六、頸肩腰腿痛人群感覺症狀加重,提示體內有溼氣。體內溼氣越重,腰腿痛的症狀越厲害,表現為邁不開腿、腳步沉重、脖子沉重。

    冬病夏治是關鍵:三伏天去溼氣治體寒,切記“飲食三個寶、飯後三不宜、睡前三大忌”

    想要三伏天不要沾惹太多的溼氣,一定要謹記這“飲食三個寶、飯後三不宜、睡前三大忌”,不要給溼氣可趁之機。

    飲食三個寶:

    1、第一寶:白鼓丁薏仁茶——有祛溼、健脾胃的作用。

    其主要材料有:玉米鬚、薏苡仁、白鼓丁根、白鼓丁葉、赤小豆、芡實、山楂、淡竹葉、五方草

    玉米鬚,具有利水、消腫、洩熱的功效,不僅能排水祛溼,也能開胃止瀉,預防腎病。

    薏仁,是祛溼中常用到的材料,具有利溼健脾、祛風勝溼的功效。與赤小豆搭配後,祛溼效果更突出。

    馬齒莧,據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的功效,還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白鼓丁,是清熱解毒、利尿利溼的佳品,可改善溼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等症,還可以養胃護胃,改善胃病。芡實,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

    山楂,歸脾經,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脹滿、不思飲食等病症。

    淡竹葉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煩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對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

    2、第二寶:調料巧用,多吃薑和蒜。

    蔥、姜、蒜,是我們常見的調味料,做菜時加入,不僅能增加味道,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全身發過汗之後,病症會有所緩解。

    此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等。

    3、第三寶:古古丁茶——下火消炎,利尿祛溼

    入伏後,天氣炎熱易上火,空氣潮溼溼氣大。此時,用古古丁泡水喝,可預防改善上火,利尿消炎,祛溼除煩。

    古古丁也叫白鼓丁,婆婆丁,學名蒲公英。在夏季,古古丁,隨處可見,簡單易得,是“藥食兩用”小植物。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可以幫助人體去火、利尿、消炎、排毒。

    中醫認為,古古丁,入肝、胃二經,擅長降肝火,清胃熱,對於夏季肝火旺,胃熱,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用古古丁泡水喝,不但可去火,還可消炎殺菌,對於嗓子疼痛,咽喉腫痛等,皆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所以,入伏後,經常泡上一杯,去火、消炎、排毒、保護肝臟、養護胃部,都十分有益。

    飯後三不宜:

    1、飯後不宜立刻洗澡。

    有時候在樓下剛吃完飯回家,走了幾步就覺得渾身汗膩得慌,想衝個涼水澡解暑消汗,這個時候剛吃飽,胃部血液流動活躍,乍然洗澡,一冷一熱容易引起代謝紊亂,導致溼氣趁虛而入。應該稍微休息一下,消汗以後再去洗澡。

    2、飯後不宜立刻運動。

    剛剛吃飽飯,為不處於飽和狀態,這個時候立刻運動,不僅會使胃壁不適,產生痙攣影響消化,一旦出汗,更容易溼氣入體。運動應該與晚餐時間間隔一小時為佳。

    3、飯後不宜立刻吃冰冷食品。

    尤其是當吃了燒烤或者火鍋這種油膩食品,大家在飯後總喜歡來個冰淇凌或者冷飲解解膩去去暑氣,但是飯後立刻就吃這些病來那個的食物,迴應給腸胃造成刺激,影響腸胃的“正常工作”,不僅容易拉肚子,還容易累計溼氣。

    睡前三大忌:

    1、睡前忌劇烈運動。

    夏季室溫較高,在劇烈運動的話,體內氣血翻騰,如果運動完立刻睡覺的話會加大心臟負擔,不僅不利於睡眠,還容易溼氣入體。

    2、睡前忌直對空調。

    夏季酷暑,空調是救命的神器,但是萬事都是過猶不及,睡前切記不要讓空調口只對著面門送冷風,不僅容易造成風溼感冒,還影響睡眠質量。

    3、睡前忌飲酒。

    睡前飲酒會造成腸胃不適,還會影響到肝腎功能“加班”來分解酒精,不僅影響睡眠,還容易產生溼氣。所以喝完酒不要立刻就睡,應該喝杯蜂蜜水休息休息再入眠。

  • 2 # 一生的感悟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中醫認為,溼邪乃“萬病之源”。

    炎熱的三伏天,高溫酷暑,雨水多,稍加不注意,便會導致溼邪侵入人體。

    此外,三伏期間,人們喜冷飲,會損害脾胃,進而導致溼氣侵入人體。

    水溼困脾,體內溼氣重,又會進一步損害脾胃,加重體內溼氣,如此進入惡性迴圈。

    三伏天,新陳代謝加快,氣血執行也加快,出汗多,可以洩出體內的暑溼、熱氣、寒氣。

    所以,三伏天,是祛溼的一個好時節,切莫錯過!

    一旦出現5種跡象,需抓緊時間祛溼排毒

    1、舌苔厚、有齒痕

    如果,出現舌苔發白且厚,舌頭邊緣有明顯的齒痕形態,常感覺自己口內粘膩。

    同時,伴有臉色發黃發暗,則說明溼邪較重。

    2、大便黏膩、小便渾濁

    很多人表示大便黏膩,粘便池,衝不乾淨,有時衝幾次都還會有“餘孽”殘留,這其實就是溼氣重的表現。

    此外,如果你小便混濁也可能是體內溼氣較重,需注意。

    3、頭髮油膩

    不少人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剛洗的頭,剛到下午就非常的油膩,那種油膩感,自己看著都噁心。

    你可能是被溼氣纏上了。溼氣能全面的呈現在頭髮上,讓你的頭髮看起來非常的油膩。

    4、嘴巴幹苦,有異味

    晨起嘴巴又苦又幹,也可能是體內有溼氣的訊號。

    中醫認為,體內溼氣重,會導致水溼內阻,就會導致嘴巴又苦又幹的現象,嚴重時還可出現口臭等現象。

    5、臉上起痘,愛出油

    溼氣重,會導致人體內分泌的失調,臉部等部位面板較為油膩,痘痘也就隨之而來。

    很多溼氣重的人,不僅臉上有痘痘,背上、前胸也會有很多痘痘,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痤瘡。

    並且,還會伴有滿面油光。

    三伏天,這幾個習慣不改,會加重體內溼氣

    1、喝大酒

    中醫講,酒助溼邪。

    大量喝酒,會導致體內溼氣加重,嚴重損害健康。

    所以,伏天要注意少飲酒,尤其是冰鎮的啤酒,更要少喝為好。

    2、溼發入睡

    三伏天,人們都會衝個澡,再睡覺。

    此時,一定要注意,把頭髮吹乾,切不可睡溼發覺。

    如果頭髮溼,就進入睡眠狀態,不但容易導致頭痛,還會招致溼邪入體。

    三伏天,原本就溼熱重,一旦溼邪入體,秋冬十分容易生病,危害健康。

    3、貪吃冷飲

    伏天,很多人,貪吃冷飲,然而,這樣會嚴重損害脾胃健康。

    脾,主要是運化水溼,一旦脾受損,會導致體內溼氣重。

    溼邪困脾,體內溼氣重,又會進一步損害脾臟健康,進入惡性迴圈。

    所以,伏天,一定不要貪吃冷飲,否則不但會導致溼氣重,還會為秋冬留下病根。

    教你幾招,簡單易做,去溼氣,更健康

    第一招:茶療,健脾祛溼

    茶療,是藥與茶的完美結合,能防禦疾病,強體魄,延年益壽,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用一些健脾祛溼的食材,做成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溼方法之一。

    白鼓丁薏仁茶,泡水喝,祛溼的同時,還可健脾和胃,祛溼效果更佳。

    取白鼓丁、薏仁、赤小豆、山楂、芡實、玉米鬚、淡竹葉、馬齒莧,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日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白鼓丁,利尿利溼,洩溼熱,改善溼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症,還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溼健脾、祛風勝溼,利腸胃,消水腫。與赤小豆搭配後,健脾利溼、消腫解毒,祛溼效果更突出。

    玉米鬚,入肝、腎、膀胱經,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涼血、瀉熱,可去體內的溼熱之氣。

    芡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溼。它能去除體內溼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淡竹葉, 以滲溼洩熱見長。山楂,歸脾經,可健脾,有助於祛溼。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溼。

    幾種搭配在一起,去除體內溼氣,效果尤佳,不妨試試。

    第二招:泡腳

    熱水泡腳,也是很好的祛溼方式之一。

    泡腳可以「引氣下行」,引導陽氣到足底、助眠強身,也有發汗排溼氣的作用。

    泡腳水中加點“料”,對於祛溼效果更佳。

    泡腳水+花椒

    中醫認為花椒又祛溼、驅寒的功效。

    花椒本身性辛溫,香氣濃重,能夠祛除寒氣。

    日常用花椒泡腳,花椒的除溼除燥的功能,透過腳底傳遍五臟六腑,改善女性宮寒的體質。

    用法:用一個棉布包,準備好一定量的花椒,然後將花椒放進包裡,繫緊之後就可以放入水中開大火煎煮,要將花椒的藥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後就可以泡腳了,泡腳的過程當中可以不停的放入花椒,時間大概10~30分鐘為宜,身體微微出一點汗就最好了。

    第三招:穴位按摩

    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透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

    輕輕按壓承山穴會有酸脹感,說明體內有溼氣;按揉一段時間之後,身體會微微發熱,說明溼氣已經在散發出去了。

    足三里

    溼氣與脾胃不好有關,而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

    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鬆,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

    第四招:刮痧散熱祛溼

    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祛溼。

    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欖油,以起到潤滑作用。

    從背部,沿脊柱,從上往下單向地刮,再沿著距離脊柱1.5寸寬的地方,從上往下刮,然後,再選擇距離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樣的方法由上往下刮。

    大概每個區域刮5-8下即可。

  • 3 # 養生知識屋

    三伏天,降水量增大,溼熱交加。此時,溼熱之氣最容易入侵體內,危害身體健康!

    溼熱重的人,會出現多種跡象。特別三伏天,是經常“滿面油光”的人,體內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溼熱,這時就要注意了!!

    三伏天,是“去溼毒”黃金期,出現5種跡象,需抓緊時間排毒

    表現1:面板騷癢、頭臉油膩

    經常莫名的面板瘙癢、起小疹子,可能是溼氣搞的鬼,溼氣重還可引起溼疹,反覆發作。

    此外,經常滿臉油光、頭髮油膩,也是溼氣重的表現。

    表現2:肩頸肥厚、腰痠乏力

    溼氣重的人更愛胖,而且是標準的虛胖,不僅小肚子大,而且肩頸肥厚,看起來和正常勻稱的胖不一樣。

    溼毒還會導致人沒精神,經常腰痠乏力,總是沒有休息好的樣子。

    表現3:肩痛腰痛、關節痛

    溼氣重,溼毒進一步侵犯身體,就會引起實質性的病變,最常見的就是風溼關節炎。

    常見的表現為肩痛、腰痛,身體各關節疼痛不適。

    表現4:便秘多痰,婦科病

    很多人知道溼氣會導致大便溏稀,其實溼氣過重的時候,溼毒還會影響身體的代謝,讓體內垃圾無法順暢排洩,導致便秘的出現。

    同時,體內痰溼重,會讓人多痰,咳也咳不淨的感覺。女性溼毒入體,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婦科疾病。

    表現5:身體虛胖,肚子大

    溼氣重引起的肥胖,多是肚子比較大,並且減肥很難減下去。

    所謂的虛胖就是,脂肪和溼氣混合在一起,導致體型的變化。

    多是女性比較常見,這樣的肥胖很難減下去,最好是排溼和減肥結合,效果更佳。

    排溼氣,飲一水,食二蔬,按三穴,少生病,更健康!

    飲一水

    取薏苡仁、白鼓丁、玉米鬚、赤小豆、山楂、芡實、淡竹葉、馬齒莧等草藥植物。

    製成白鼓丁薏仁茶,有利水滲溼的作用。

    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補肺清熱、可袪風寒,排溼毒等功效 。

    白鼓丁,可清熱解毒、去火消炎,促進溼氣的代謝。

    玉米鬚,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能幫助溼氣從尿液中排出,可去體內的溼熱之氣,起到很好的去溼效果。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溼,避免溼氣的侵蝕,增加溼氣的代謝,減少體內毒素的堆積。

    赤小豆,是我們常用的祛溼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芡實、淡竹葉,即有助於脾胃的功能,有可促進溼氣的代謝。

    食二蔬

    1、苦瓜

    苦瓜的味道雖然不是很好,但是苦瓜的營養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苦瓜入脾臟,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

    有清熱解毒,袪火利尿,排溼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促進溼氣的代謝。

    2、青椒

    辣椒本身會使人的毛孔舒張,使人發熱,出汗可將溼氣代謝掉。

    同時青椒中的營養物質,提高身體的代謝,解毒的功能。

    對於寒氣重,溼氣重的人,可以適當使用。

    按三穴

    1、委中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效:在人體的膀胱經上,而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袪溼的通道。

    常按摩,有利尿,減少體內溼氣的儲存。

    2、中脘穴

    位置:在肚臍向上4寸的位置。

    功效:次穴有調理脾胃,利水排毒的作用,

    有效的治療溼氣重,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的出現。

    3、陰陵泉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功效:通利三焦之功,有健脾祛溼,調理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

    另外,溼氣“偏愛”這6個習慣,占上一個,也要抓緊改改!

    習慣1、溼頭髮睡覺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經絡都聚於頭部,頭部總容易損傷的位置。

    溼著頭髮睡覺很容易導致,增加溼氣對全身的侵害。

    除了溼著頭髮入睡外,還要主要不要用毛巾包裹,損傷陽氣,儘量擦乾或吹乾。

    習慣2、太晚洗澡

    洗澡並且馬上擦乾,是不會導致溼氣的侵蝕。

    但是晚上是主“藏”,晚上也是人體陽氣潛伏,身體虛弱的時候。

    尤其是9點以後洗澡,最容易導致溼氣進入體內,造成身體損傷。

    習慣3、愛光腳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人們穿的越來越少,也給溼邪入侵的機會。

    尤其是過早的漏腳脖,肚臍等位置,特別是女生容易導致婦科疾病。

    同時也要避免光腳在地上走路,洗完腳要及時的擦乾淨。

    夏天也要避免,猛吹空調,都會增加溼氣的侵蝕。

    習慣4、喜歡生冷食物

    海鮮,冷水,一次性吃太多的水果等。

    生冷的食物,導致腸胃的消化減慢,是脾臟的功能下降。

    增加溼氣侵蝕的機會,也加重溼氣對身體的危害。

    習慣5、長期久坐

    《黃帝內經》中說“久坐傷肉”,而脾主肌肉,長期久坐的人,會導致脾臟虧虛,不能運化溼氣。

    並且不運動的人,不能將體內的溼氣代謝掉,同時身體的免疫力也直接下降。

    習慣6、愛喝酒

    雖然酒有助於提神,是人心情放鬆,舒服愜意。

    但是酒也損傷肝臟,血管,同時也加重溼氣。

    中醫認為“酒助溼邪”,酒精是加重溼毒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棉花布是從哪朝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