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洋菘説運勢

    孔子的道就是指仁道.分開來講,有天道、人道,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大同之道等等.這些道,孔子都是以仁來表達的.天道是仁,人道也要求是仁義的.個人和社會要求是仁義的,這就是孔子所要在人類社會中實現的道.孔子的弟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認為,老師的文章,是可以學得到的也是可以領悟得到的,而老師所說的性和天道,是很難學得到和領悟得到的啊.這個道存在於孔子的心中,卻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對於這個仁道,孔子看得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儘管有時孔子的生活也並不是很好,也會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的困難,而他對於“道”執著是從來不動搖,對於道的追尋也是從來不會停止的.他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表達了孔子對於道的重視是超過了對食物和居住條件的要求.他又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他說:“君子無終食物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所說的仁道,不是在我們的自己之外去尋求的,而是存在於我們得內心裡面.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2 # 上醫自療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傳只能體會,修(道)與身其德乃真。陰陽和是道,怎麼和,衝氣以為和,守靜篤,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些即是修道的提示

  • 3 # 原點E家學苑之財商

    孔子說的道與老子說的道是不一樣的。哦,不僅不一樣,其實猶如天地之別!

    孔子說的道是社會層面的,仁,心智;禮,規範;孝,家庭;所以,孔子講的道就是社會規範的道。

    我們為什麼不說孔子是哲學家而是說他是教育家倫理學家?道理就是在此!

    換句話說,他說的只是社會之道;而老子所說是宇宙之道、生命之道、智慧之道;

    一個是根基,是哲學;一個是倫理,是教化;差別有多大?你想想孔子拜師老子回家三天不吃不喝不睡覺,然後說老子之思想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可見,他是多麼沮喪,是多麼的高山仰之。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你學了儒家的道,別人說你是狗屎,你要氣死,竭力從仁義孝辯論說你不是狗屎。但你學習了道家的道,你會微笑說,你說的是狗屎嗎?那是你的評價,也許吧!

    道家的道是內在純靜的心性,別人說什麼與你是什麼是無關的,他在自已的生命本源上,與道為一,和諧而自然,守拙而虛靜,充滿對世界的感悟和愛,你那個社會的充滿焦慮和功利印評價它是不在意的,因為,所有的行為出於這種一個和諧的道的選擇。

    簡而言之:孔子的道是社會倫理規範之道;而道家的道宇宙天地心智之大道;

    用老子的話翻譯一下,一個是有侷限的象,一個是象背後的道,決定象的不是象,是象背後的道;

    換言之,你要修的不是象而是象背後的道!

  • 4 # 小貓去炸魚

    大家的回答都很精彩,我也來拋磚引玉,簡單的回答一下:

    在中國,有三種顯著而影響深刻的流派:儒、道、釋。它們都有深刻的內涵和道理,以詮釋世界。

    儒:經世之道,簡單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自然之道,順應天理,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佛:避世之道,當世忍耐修行,來生享受極樂福報。

  • 5 # 金剛一樣的堡壘

    孔子所說的道為“仁道”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匯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物件,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體系.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恆的“不滅之火”.

    1)聖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並非是唯一不變的道路;真正的名聲是可以去求得的,但並非一般人一直追求的名聲。

    (2)道是可以被說出來的,說出來的卻不是永恆的道,萬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卻不是萬物永恆的名。

    (3)道本身也是遵循著一定的“道”,但這個“道”並不是平時可以觀測到的最基本的道,雖然對這個“道”也確實存在著,但不是以現有的道的維度所能解釋的

  • 6 # 曉牧文化

    所謂"道",即為處事有度。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其畢生之理想就是回覆周朝的天子禮發。論語講“不學禮,無以立”這跟孔子所談的“道”又有什麼關係呢?

    關鍵在於萬物皆有“度”。沒有“度”,再美好的東西也會過猶不及。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處世有度,則待人接物平和安然。找準做人做事的“度”,就能踏上孔子的“道”。

  • 7 # 頤博盛世傳統文化

    道是什麼,君子自己的道路。食是什麼,功名利祿。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只謀劃自己的道路,不去追名逐利,隨波逐流。為什麼,耕也,追名逐利,餒在其中,必然會陷入困境,困頓不堪。為物所奴役,能不累嗎。但學也,謀道的手段就是學,不斷的學,學而時習之,則祿在其中矣。自然福祿降臨,根本不用擔心吃飯問題。

    可以直接的說,君子謀得道中也有食的問題,人不吃不就死了?那還謀個什麼道,稱什麼君子。只不過,道中不只是僅有食的問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是一個各種欲求交織的系統工程。君子謀的,如何利用現有的主客觀條件,最好的平衡自身各方面的需求。這種謀道的結果,吃飯問題自然是解決了的,人的身心其他方面的需求也是在取捨中兼顧了的。當然,吃飯問題是不是最大程度的滿足了?那是另一個問題。人各有不同,各有取捨,取捨之間,吃飯問題是多大一個比重。因人而異。

    所以道,並不是一個客觀的東西。而是因人而異。有人以賺錢為樂,哪怕自己身家鉅萬,吃飯省下一分,也能快樂半天。你說這樣的人,謀食就是謀道,你能說他錯了?他樂在其中啊。也有這樣的人,學知識就是最大的樂,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讀起書來就是忘我之境。常人無法理解,但他也在謀道。一簞食一飄飲的顏回,最得孔子喜愛。孔子喜歡他的一簞食一瓢飲嗎?人各有道。

  • 8 # 吾之元

    《論孔子“道”的內涵:慎獨與中庸》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孔子所謂“道”一定是今人哲學層面上講的那個“道”:天理天道的“道”,類似於康德所謂的“終極真理”。這才有後來儒家要“格物致知”弄明白的那個包含個體生命乃至生命萬物執行法則的那個形而上學符號“道”。

    其次,我們要探究孔子哲學思想真正的源頭是老子(查閱孔子問道於老子)的“無思也”。(參讀過《老子帛書校注》(即《德經》《道經》帛書原文)的讀者就很容易理解了,至於老子的“無思也”“無為也”思想與《易》的關係茲不贅述)。

    何以見得孔子悟“道”來源於老子,除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前面提到的孔子問道於老子之外,孔子在後來的講學過程中其實自己已經表明過。比如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著名美學家李澤厚說,“思是語氣助詞,不作思辨解,邪也不作邪惡解”。他贊同近代學者鄭浩的解釋:“夫子蓋言於《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託虛徐之意”。因此李澤厚對此翻譯為:“《詩經》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虛假”(《論語今讀》P50)。這恰恰是李先生對孔子哲學思想的誤讀,也是對先秦古漢語認知的不足造成的。

    按照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者、古漢語及國學教授、詩人,《論語與現代企業管理》作者(2000年1月出版的大陸首次“論語今讀”著作)金顯聲先生的解讀,則是:思,思維、思想(動詞)、評價;邪,同耶(秦漢邪耶通用,多用邪。比如“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子曰一句白話意思即:《詩經》三百多篇(過半都是“風雅頌”的“風”。風者,交配也,今人所用成語詞語“風馬牛不相及也”、“放風”仍用原意,後來的風俗風騷風情等均為引申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別思量,別矯情,just do it!

    搞明白孔子的這個“思無邪(ye)”與老子的“無思也”的哲學內涵及其關聯,對理解孔子所謂的“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是解開孔子“道”門的鑰匙。

    那麼,孔子所言“道”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呢?孔子論“道”的目的何在?

    孔子說的“道”具體指的就是:慎獨與中庸!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朱熹集註:“謙讀為慊qie。慊,快也,足也……以自快足於己也。”

    【譯文】

    所謂誠實底面對(觀照)自己的意念思維,就是不要自我欺騙。如同厭惡噁心的臭味,如同喜好好看的有色物體(佛門所指:眼根所緣的外境“色塵”)(當然包含“喜愛嘉好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自欺),這就叫自足自樂(自己對自己滿足滿意)。所以君子(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滿意)就一定會獨自面對(觀修)自己的內心。

    子程子(伊川先生程頤,字正叔。“程朱理學”中的“北宋二程”程顥、程頤之一。二人首列“四書”並論,為《中庸》成為宋明道學問世的理論基礎,開闢了路徑)曰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庸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

    【劃線文句譯文】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記錄的)孔子傳授的孔門實修心法。子思擔心時間久了(大家糾纏於孔子實修心法的文理解讀)而(忘記實修的本來方法)出現偏差,所以整理抄寫來傳授給孟子。這各實修心法的書卷反覆只強調一個“至理”,即“中庸”就是一切,就是道“道”,就是知道個體生命實修的“法門”。可惜孟子之後漸流為學問之說,遠離了其實修真意。而後世統治者為了馭民之需,將孔門心法篡改矯造為所謂的儒家理論(其緣起亦因孔子本人嘗試將從老子處悟得的“道”運用在其個體生命的實修與世俗經世濟用的結合失敗上)。

    《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意譯】

    道,是生命中不可須臾離開的生起心念的那個能力,凡是生命可以離開的東西都不能稱之為道(每個人從不間斷的思維作用、心念活動,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體現。生起思維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所以,依照道來修行的人(君子),對自己不能耳聞目睹的事物,應該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懼的恭敬態度。雖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侷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還是能夠在最隱秘的地方和最細微之處,感知到普通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所以修行人應該謹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獲得的)獨有的覺知合知見。

    概言之,孔子說的“道”就是指“慎獨”與“中庸”的實修心法。它既是個體生命覺知自己身心靈脩正提升自己能量的方式方法,也是人對外物(物件化)、宇宙萬物進行解讀、理解並(重新或再次)形成與建立關聯、融為一體的路徑。

    由此我們就進入了先秦的“終極真理”:“道”的範疇,明白了孔子與老子“道”之為一的秘密。甚至藉由這一解讀工具,我們就能徹底思維儒道同源儒道一體的真實含義以及為何後世二者走向大相徑庭的原因了。

    以此之故,我引用下面的內容作為這一短文的結束語,也希望由下面的文句內容再次引發對老子道門“道”的思辨與探索,還望方家不吝賜教。

    《莊子·大宗師》: 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金先生DavidLynch20190918晨五點於天涯

  • 9 # 潤家潤家滋潤萬家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盡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 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其始無名,“老子”強名曰:“道”。

    道就是指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我們說的不知“道”意思就是不知它的執行規律

  • 10 # 無跡漫聊

    在中國文化中,“中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這是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概念。很多人都以為,“中庸”是和稀泥,是沒原則,是當好好先生。其實,中國儒家恰恰把那種表面上的好好先生,但是沒有道德原則的人稱之為“鄉愿”。儒家最痛恨這種人,孔子不是說嘛——鄉愿,德之賊也。

    那“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原則,是主觀世界的事情。而中庸,則是另一個世界的事,就是實踐世界。很多人就是因為搞不清這兩個世界的區別,不僅誤解了“中庸之道”,而且也容易成為一個失敗者。

    舉個例子,我們上駕校學習開車,先學交規,學汽車的機械原理,這都是主觀世界的事,你會學到很多原則。但是一旦進了車、上了路,原則的用處就不大了。開車的每一刻,你說是向左打方向盤好,還是向右打方向盤好?都不對,開車實踐講究的是“剛剛好”,不左也不右,這就是中庸。

    再比如,經濟學有兩個大的流派,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觀世界裡,在學理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可以堅持自己以為的真理。但是實踐中的治國者,不會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種,他會力爭在特定的情況下給出“剛剛好”的政策。

    實踐世界中,每一個具體的事都是這樣,寫字、做手工、打球、創業等等,都是在兩個互相矛盾的原則中,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動態平衡點。所以,如果“中庸”這個詞你不喜歡,那就來一句西方名言好了——“一個人同時保有兩種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這和“中庸”是同一個意思。

    你看,主觀世界和實踐世界之間有一條深深的溝,主觀世界裡有一大堆絕對的原則,而客觀世界裡則只有剛剛好的行動。

    羅胖講了一段話,大意也是這個。每一個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腦子裡的主觀世界就已經建成了,什麼道理都懂。那餘生的任務是啥呢?就是不斷地對付那些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不一致的情況。

    舉些例子啊,不是說好了人要誠實嗎?這是主觀世界的原則。可為什麼客觀世界裡,有時候不得不撒謊,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

    不是說好了法律是追求正義的嗎?為什麼在實踐中,法律追求正義也不會完全不計算成本?

    不是說好了認真努力、與人為善就會前程似錦嗎?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可還是混得不夠好?聽過那句話吧,“聽了那麼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這條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溝,每時每刻我們都可能掉進去。如果你能爬出來,就是彌合了這條溝,把那個和我們主觀世界不一致的東西,放到自己的身體裡自我破碎,然後重建自我。這個過程就叫成長。

    所以,一個人成長得越快,歲數越大,成長的時間越長就越會在自己精神世界裡容得下很多複雜的東西。所以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一再強調“多元思維模型”。至於有多麼“多元”無所謂,可是我們不能“一元”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到了2000多年來最熱的時候,你在靠空調續命,而法國空調安裝率只有6%,難道他們只愛環保不怕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