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如既往前行1
-
2 # 雛菊西瓜Peterpan
目前的巡航導彈攻擊精度高、飛行距離遠、發射平臺廣泛已經能夠勝任空中打擊任務。相比于飛機和飛行員來說造價便宜,被攔截不心疼。如果派戰機直接轟炸,一旦飛機被擊落損失將很大,而且戰機直接轟炸並不能保證轟炸精度。如果出現誤傷還會引來不必要的外交和輿論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巡航導彈是最好德選擇。
近些年來美國在空中打擊中廣泛使用巡航導彈,1991年海灣戰爭、1993年打擊伊拉克核設施、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2011年空襲利比亞、2017年空襲敘利亞、2018年空襲敘利亞都能看見巡航導彈的身影。
首先巡航導彈攻擊精度高、飛行距離遠。美國使用最普遍的的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最高命中精度30米,最大射程2500公里。其中戰斧Block4型採用慣性+GPS複合制導,末端採用紅外成像匹配,具備雙線衛星訊號傳輸能力,具備戰區上空滯留並接受新目標的能力,基本上是指哪打哪。
其次,巡航導彈發射平臺廣泛,從陸地上、海上、空中、水下都可以發射。比如水面艦艇和水下潛艇可以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B1、B2、B52轟炸機可以攜帶AGM158聯合防區外巡航導彈。靈活性非常強,可以再任意位置發起攻擊,不受平臺侷限。如果是航空炸彈只能由飛機投放、大口徑火炮只能由海上或陸地投放。
再就是可以減少傷亡降低損失。如果採用戰鬥機攻擊機甚至轟炸機直接突防轟炸,一旦飛機被擊落那麼飛機飛行員都會出現損失。一架飛機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南韓購買的F15K戰機連帶機載裝置後平均1億美元一架、F18E/F超級大黃蜂採購價格5500萬美元、F22戰鬥機採購價格1.42億美元,一架B2轟炸機採購價22億美元。而一枚戰斧巡航導彈採購價180萬美元,即便被攔截,那麼也不心疼。而一位合格的飛行員從培養到能夠作戰花費鉅額資金和時間,而且優秀的飛行員不是常有的。所以使用巡航導彈可以有效降低損失風險。1999科索沃戰爭的F117就是例子
如果派戰機直接突防轟炸,一旦出現誤傷或這平民傷亡,這個很不好解釋,會受到外交和輿論上的壓力。如果使用巡航導彈攻擊,一旦出現誤擊那麼可以把責任推給其他方面,比如受到干擾或者被攔截帶來地面傷害。所以使用巡航導彈也能有效規避外交上的一些麻煩。
綜合來講巡航導彈用起來簡單省事,省錢減少人員傷亡,對付小國家綽綽有餘。
-
3 # 皇家橡樹1972
B–1B遠端戰略轟炸機正在投擲AGM–158遠端巡航導彈,之所以是投擲,而不是發射的原因是導彈在旋轉發射架上就點火發射,是危險的!要是“卡死”發射不出去,導彈發動機燃料還在燃燒有可能引爆其他彈藥……所以,轟炸機進入投擲區以後是將導彈從發射架上面解鎖,導彈自由落下,落到不危機載機的距離後點火飛向目標。
言歸正題,美軍願意用飛機去投擲(發射)巡航導彈好處很多的。首先就是現代化的巡航導彈射程都很遠,一般來說射程都在800㎞–1500㎞以上,這個距離任何敵方的防空導彈系統都攔截不了轟炸機,即使是敵方的大型制空戰鬥機也難以攔截,倒不是航程不足,而是轟炸機在1000㎞以外不清楚它是否帶有威脅性,而且轟炸機看似“笨拙”,實則機動性很高(畢竟是飛機),它什麼時候發射導彈、它在哪個方向進入攻擊狀態……這些沒法確定!大部分情況下眼睜睜的看著它在“防區外”發起攻擊,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二,由於轟炸機載彈量很大,3000㎞的作戰半徑都可以載彈20噸左右,甚至更多!並且也不需要再去“凌空轟炸”,轟炸機自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幾分鐘內發射完導彈以後“扭頭就走”,導彈自己尋找目標…這對於轟炸機機組來說轟炸任務變得很輕鬆, 可以做到“零傷亡”。英法聯合研製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參加了前幾日 美英法 空襲敘利亞的行動。
現代大型巡航導彈戰鬥部裝藥都很多,基本上都在500㎏左右,等於一枚1000磅的航彈的威力,500㎏的高能炸藥可以摧毀大部分半硬目標!上圖就是被美英法發射的巡航導彈摧毀的敘利亞一所研究機構,整棟的鋼筋混凝土大樓被摧毀!所以,大型巡航導彈的威力是驚人的!另外,巡航導彈其實是難以攔截的,倒不是它飛的很快,而是這種貼地形地貌飛行的彈藥非常難以發現,由於“海灣戰爭”期間戰斧導彈的表現,北約國家也害怕俄羅斯的巡航導彈……90年代中期,美軍在“紅旗軍演”就模擬了攔截巡航導彈,當時美軍動用了:遠端雷達、預警機、F15/16戰鬥機掛載AIM–120中距攔截彈…一堆先進武器,但是由於“地雜波”的影響(濾波器太渣)根本難以發現 模擬戰斧的靶彈和真正的戰斧導彈(去掉戰鬥部模擬俄羅斯KH–55),攔截率僅10%左右!美軍武器先程序度世界第一,他們攔截巡航導彈都這樣的水平,何況其他國家?所以,巡航導彈被攔截根本不是中小國家能辦到的事情…這次俄羅斯謊稱攔截70%以上的美英法巡航導彈…但是,殘骸呢?到現在一具都沒有!
從上面簡要的列舉了空射巡航導彈的好處來看,不論是美國還是其他軍事大國,使用飛機發射巡航導彈打擊敵方,是今後戰略空軍的發展方向和基本作戰方式!
-
4 # 西部六神
因為美軍的巡航導彈在戰爭中大部分用到的都是巡航導彈,攻打敘利亞大部分都是用的巡航導彈,那麼美軍為何偏愛巡航導彈呢?
首先它射程遠,短程的在600-800㎞,遠端的在1500-2500㎞。有效的預防遠端導彈的攻擊,避免己方的人員傷亡,足夠的射程可以對敵人有效的威脅打擊。
其次它機動性靈活,可以在各種發射臺上發射。可以在陸地,海上,空中發射,多樣話的發射可以互相協作,更好的打擊敵人。
還有就是它的突防能力強,它的體積較小,可以低空飛行,很好的躲避敵方雷達這也是它的優勢。
所以美軍酷愛巡航導彈。
-
5 # 五嶽掩赤城
成本低,安全性高,外科手術打擊零傷亡
由於一直使用,採購量大,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採購成本現在已經可以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第四代戰斧巡航導彈,採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以及使用廉價部件替代,大大降低採購成本,價格最低可以降到86萬美元一枚。
對比一下,美軍的一枚155mm的“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價格都要14萬美元,也就是說一枚戰斧巡航導彈價格也就相當於6枚“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而雙方的打擊效果和威力相差多少?XM982“”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屬於典型的美式軍火商忽悠案例,最初說GPS制導方式代替昂貴的鐳射制導,可以降低成本,最初廣告宣稱只要3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方面戰斧巡航導彈實在是太有良心了,你說美軍怎麼才能不愛?
如果繼續對比的話,一枚S-300常用的48N6防空導彈大概是45萬美元,如果第一枚沒有攔截中的話,發射第二枚去攔截的話,要虧本……
而另一個方面就是安全,戰斧巡航導彈最大射程達到1600公里,可以非常安全的在對方防區外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這次對敘利亞進行的巡航導彈空襲,美英法所有戰艦和戰機都是在敘利亞領空外面發射的,根本不需要擔心自身安全。
相比較以色列的空襲,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一架F-16被擊落,一架F-35“被撞鳥”。這方面損失和代價會有多大?一架F-16I現在價格超一億(2001年合同是45億美元52架,現在算上通脹絕對過億),可以買120枚戰斧block4了,而飛行員損失或者跳傘後被俘的後果恐怕比一億美元更頭疼。被擊落的以色列F-16殘骸
-
6 # 平頭公民
最近,美國空襲敘利亞就使用的是戰斧巡航導彈。分別在紅海,阿拉伯灣,地中海共計發射了66枚戰斧巡航導彈。發射平臺有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從地中海核潛艇發射的導彈奔襲1300公里。可見,戰斧巡航導彈對於美軍的重要性,一提到軍事打擊,首先想到的就是戰斧。為什麼戰斧如此受到美軍的喜歡呢?戰斧的以下幾點值得稱讚。
①很高的打擊精確度
現在戰爭很注重防區外的遠端精確打擊。在很遠的地方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打擊。這樣己方的武器平臺和人員就可以得到安全保障。戰術戰斧巡航導彈打擊距離超過1500KM。打擊精度3米以內。採用捷聯式慣性導航、GPS導航、精確地形匹配、數字式景象匹配、電視攝像機制導等多種制導方式,構成了在不同飛行階段不同的制導方式。 正因為這種先進的制導方式,才造就了戰斧巡航導彈如此精確的打擊能力,成為美軍遠端精確打擊的不二選擇。
②實現更靈活的戰術
目前最新的戰斧巡航導彈都加裝了資料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之前都可以透過資料鏈對導彈進行實時的指令更新。這樣整個打擊過程都可以根據戰場形式變化對打擊目標和打擊方式進行靈活的調整。
由於美軍的戰場資訊化程度很高,透過各種偵查手段獲得的實時目標資訊被實時的同步到飛行的導彈上。從而可以實現對移動目標的打擊。
戰斧巡航導彈還可以對戰場毀傷評估。透過資料鏈,不同時段發射的導彈可以對前批次導彈打擊目標的效果畫面進行回傳。使作戰中心可以及時瞭解到打擊的效果。避免對目標進行重複打擊。從而減少彈藥的浪費。
總之,加裝資料鏈後,戰斧巡航導彈的作戰靈活性得到大大提升,這就是它靈活戰術的根本所在。
目前的戰斧巡航導彈是第四代戰斧。成本從第三代的一枚是140萬美元降低到了60萬美元。這樣的價格下降,對於全世界到處燒錢的美軍來說可是不少的節儉。你可以使用同樣的經費採購更多的導彈。
④提高了敵方的防禦成本
美軍發射一枚60萬美元的戰斧導彈,敵方就需要兩枚導彈進行攔截。目前敘利亞攔截彈成本為每枚100萬美元。如即使攔截成功,對方也會損失140萬美元。這樣對敵方的戰爭潛力也是一種極大的消耗。
所以說,不管從打擊效果還是打擊成本來講,戰斧巡航導彈都是美軍最佳的選擇。所以每次戰斧導彈都是美軍戰爭開始的急先鋒。
-
7 # 大東看戲
第一,美華人怕死。自二戰以來,美國參予的所有軍事行動都是以少死美華人為終極目標,海灣戰爭中美國最大宣傳點是美華人死了多少,而美軍傷亡一旦超出範圍,立馬談判退兵,越南、阿富汗等都如此。又要做全球憲兵到處管事,又要美國大兵少死幾個,巡航導彈這類遠距離打擊目標還能減少自身傷亡的武器,是美國必用手段之一。
第二,美華人打仗別人出錢。一枚巡航導彈再便宜也得幾十萬美刀,一次幾百發打出去就得上億,照這標準,美國政府從二戰後到現在應該破產幾十次了,但美國政府一點屁事木有,為什麼?再以海灣戰爭做例,這場戰爭的軍費開支大約1200億美元,美國這個主打國家只出了一半多軍費,剩餘的都由其他國家出,特別是日本、德國這兩個八杆子打不到的國家居然出了二百億軍費,真是看熱鬧也要錢。既然有人給錢,那就不省了,多用點先進武器,美國把事辦了,美國大兵再少死點豈不是大家都開心。
綜合以上二點,巡航導彈這種高階貨也只能是美國多用了,換個國家還真真瞧不上、用不起。
-
8 # 修戈伐遠
美軍之所以在空中打擊時“偏愛”使用巡航導彈,是由巡航導彈各方面的效能和美軍參與的軍事行動的性質決定的,但並不是美軍不樂意使用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在執行某些任務時,聯合防區外武器(AGM-154)、“哈姆”、“JDAM”、小直徑炸彈等可能會發揮更好的效果,比如美軍去年對阿富汗東部武裝實施打擊時就使用了炸彈之母“M0AB”。
美軍“偏愛”使用巡航導彈主要由於巡航導彈相比其他型別精確制導武器有以下優勢:
一是射程遠。以美軍主力服役的BGM-109“戰斧”為例,該導彈最大射程超過1600km,可於防區外對各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因此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及幾次區域性衝突中,美軍在戰爭前期及未完全摧毀對方防空體系的情況下使用“戰斧”巡航導彈對重要目標實施打擊可確保自身武器發射平臺的安全。
二是使用靈活。美軍巡航導彈可從空中(AGM-86)、海上和潛艇(BGM-109)發射,中段制導一般採用GPS/INS複合制導模式,並使用地形匹配製導備份,還可使用資料鏈臨時改變打擊目標;末端制導一般使用DSMAC景象匹配製導,打擊精度高(當然打擊精度不能和JDAM、寶石路等近程打擊武器比)。巡航導彈飛行機動效能好,巡航高度一般為20m(海面或平原)、50m(丘陵地區)、100-150m(山地),可有效躲避對方雷達的探測。
但同時巡航導彈由於自身特性在打擊運動目標(特別是時間敏感目標)和固定工事時有些力不從心,因此美軍在實施打擊時會根據對方防空力量實際和打擊目標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
-
9 # 陶德中士
自海灣戰爭以來巡航導彈就已經成為美軍對外武力干涉的主要遠端打擊武器,實際上與其他武器相比,巡航導彈確實有不少優勢,讓美華人相當的鐘愛~~
首先,巡航導彈射程遠,可以在防區外就發射,導彈內部可以提前設好航線及打擊的目標資訊,最新型號甚至可以中途變換目標。普遍在1500-2500公里外就可以發射巡航導彈了,這樣的距離基本已經超過大多數戰術預警雷達的探測範圍和大多數防空導彈的射程,可以讓載機從容的發射導彈之後,再安全撤離。這符合美軍零傷亡的要求~~還沒發現敵人呢,導彈已經先打過來了~同時,巡航導彈的內建多種導航方式,打擊準確度也相當的高,滿足精確打擊的要求~。
同時,巡航導彈使用起來比較靈活,戰艦上,戰機上、潛艇上都可以裝載發射。很適合發起突襲行動。
另外,經過事先設定好的航線,巡航導彈的可以進行超低空飛行,這讓對方探測起來難度增加,很難發現來襲的巡航導彈,其巡航高度可以在30-100米之間,除了這個高度難發現之外,巡航導彈還可以利用山體等地貌來遮蔽雷達探測,突防能力很強。
經過多年的發展,巡航導彈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以做到每枚成本控制在70-100萬美元之間,雖然要遠比無控航彈成本高。但是可以減少人員傷亡,避免損失戰機,打擊效果又好,幾大優點一綜合,這個使用成本完全可以接受,因此讓美軍非常中意,基本一有對外國的武力干涉,首先使有的就是巡航導彈。
-
10 # 軍情作家陳曦
應該這麼說,美國和其盟國,目前,還都偏愛巡航導彈。
早先並不是這樣。冷戰早期,巡航導彈技術根本不可靠,產量也還遠不夠。像美國空軍“鯊蛇”戰略巡航導彈,海軍“天獅星”巡航導彈。美國軍隊主力還是飛機,盟國也一樣。1957年,美國空軍戰略司令部,有350架B-52轟炸機,以及絕對主力——1500架B-47。那時候,就是飛機炸炸炸。
一直到“戰斧”出來以後,巡航導彈才慢慢開始崛起。從1991年海灣戰爭打薩達姆開始,美國軍隊就開始使用巡航導彈,不管是打誰,在“空中進攻戰役”之中,增加導彈打擊的重要部分,而且越來越倚重巡航導彈,甚至搞出了只用巡航導彈的“沙漠之狐”行動——1998年打伊拉克。
美國和其盟國的導彈力量,目前主要包括: (1)美國BGM-109戰斧,海基發射,理論射程1500-2000公里,它的歐洲版本——法國MDCN“海軍巡航導彈”
(2)美國AGM-158A/JASSM,隱形,空基發射,理論射程370公里,它的歐洲版本——英國“風暴陰影”SCALP巡航導彈
(3)美國AGM-158B/JASSM-ER,隱形,空基發射,理論射程926公里,它還沒有歐洲版本
(4)美國AGM-86,AGM-129中遠端巡航導彈,空射,理論射程1500公里以上,也沒有歐洲版本。
主要原因呢——
一個是因為不用死人。巡航導彈射程遠,理論上在1000-2000公里,實戰中也能達到1000公里。也不用人在上面操作,防區外打擊,再也不用寶貴的飛行員去送死。目前一個飛行員訓練費用,飛戰鬥機7-10年,訓練培養費用,往往比戰鬥機還昂貴,真的是根本死不起。經濟上只是一個方面。美國歐洲,死一個人,還有社會成本,公眾輿論罵,與其這樣,還不如多打幾發導彈算了。這種社會承受能力的下降,其實也是墮落的表現。
一個是因為作戰組織。美國在伊拉克、南聯盟、阿富汗等地,實踐的戰役導彈作戰,改變了整體作戰方式。以前美國軍隊,都是追求”全時域、全縱深制空權”,意思就是不論天上哪裡,都得全部管上。因為都是靠飛機投彈,大機群集結、展開、分散打擊,需要很長時間,組織也麻煩,不把天空全佔下來,這仗打不了。現在呢?反正最後都是導彈,沒有人在上面操作,一個彈群、一個彈群過去行了,制空權區域性就行,幾個小時就行,把敵軍前出偵察、監視兵力清一下就行,也不用進別人佔優勢空域,讓導彈去突防就行了。
所以我們看到,美軍一天到晚打巡航導彈,而從敘利亞戰爭開始,歐洲也跟著炫耀武力。
回覆列表
戰爭中,無論是美軍還是他軍,對使用哪種導彈,取決於戰爭需要,而不是因為偏愛來決定的。
現代戰爭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看你的遠端打擊的精準度怎麼樣,巡航導彈具有打擊精準,自損機率低的特點 ,非常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因此,在實戰中美軍運用巡航導彈比較多,打擊效果也非常好,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軍在實施空中打擊時,使用巡航導彈的次數比較多,也算是一種“偏愛”吧。